1、显微镜成像有何特点?
显微镜的成像特点:
1.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指标本放大的长度或宽度,而不是指面积或体积。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等于所用物镜与目镜放大倍数的乘积。目镜的放大倍数越小镜头越长,物镜的放大倍数越小镜头越短。
2. 显微镜视野观察的特点:低倍镜下细胞数目多,体积小,视野亮;高倍镜下细胞数目少,体积大,视野暗。
3. 显微镜下实物与物象的关系:显微镜下所成的像是倒立的虚像,即上下、左右均是颠倒的。如细胞在显微镜下的像偏“右上方”,实际在玻片上是偏“左下方”,要将其移至视野中央,应将玻片向“右上方”移动。
原理:
光学显微镜主要由目镜、物镜、载物台和反光镜组成。目镜和物镜都是凸透镜,焦距不同。物镜的凸透镜焦距小于目镜的凸透镜的焦距。物镜相当于投影仪的镜头,物体通过物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目镜相当于普通的放大镜,该实像又通过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经显微镜到人眼的物体都成倒立放大的虚像。反光镜用来反射,照亮被观察的物体。反光镜一般有两个反射面:一个是平面镜,在光线较强时使用;一个是凹面镜,在光线较弱时使用,可会聚光线。
电子显微镜是根据电子光学原理,用电子束和电子透镜代替光束和光学透镜,使物质的细微结构在非常高的放大倍数下成像的仪器。
电子显微镜的分辨能力以它所能分辨的相邻两点的最小间距来表示。20世纪70年代,透射式电子显微镜的分辨率约为0.3纳米(人眼的分辨本领约为0.1毫米)。
电子显微镜最大放大倍率超过300万倍,而光学显微镜的最大放大倍率约为2000倍,所以通过电子显微镜就能直接观察到某些重金属的原子和晶体中排列整齐的原子点阵。
(1)sem二次成像特点扩展资料:
显微镜之所以能将被检物体进行放大,是通过透镜来实现的。单透镜成象具有象差,严重影响成象质量。因此显微镜的主要光学部件都由透镜组合而成。
从透镜的性能可知,只有凸透镜才能起放大作用,而凹透镜不行。显微镜的物镜与目镜虽都由透镜组合而成,但相当于一个凸透镜。为便于了解显微镜的放大原理,简要说明一下凸透镜的5种成象规律:
(1) 当物体位于透镜物方二倍焦距以外时,则在象方二倍焦距以内、焦点以外形成缩小的倒立实象;
(2) 当物体位于透镜物方二倍焦距上时,则在象方二倍焦距上形成同样大小的倒立实象;
(3) 当物体位于透镜物方二倍焦距以内,焦点以外时,则在象方二倍焦距以外形成放大的倒立实象;
(4) 当物体位于透镜物方焦点上时,则象方不能成象;
荧光显微镜原理:
(A) 光源:光源辐射出各种波长的光(以紫外至红外)。
(B) 激励滤光源:透过能使标本产生萤光的特定波长的光,同时阻挡对激发萤光无用的光。
(C) 荧光标本:一般用荧光色素染色。
(D) 阻挡滤光镜:阻挡掉没有被标本吸收的激发光有选择地透射荧光,在荧光中也有部分波长被选择透过。
2、二次成像是怎么回事?
成像的本质是光的反射,只要反射一次,其反射的光线进入人的眼睛就可以看到它的回像.
可见答:
来自物体的光经平面镜第一次反射后,其反射若进入人的眼睛,就可以看到它的像了;若反射的光线再一次被另一个平面反射,则第二次反射的反射光线进入人眼睛同样也看到了像,这个像就是第一个像所成的虚像.以此类推,第三次反射……都可以成像的.
3、摄影方面,什么是二次成像技术?
您说的应该是二次曝光,或者多次曝光吧。
多次曝光技术是在一张页片或一幅胶片上拍摄几个影像。同一个物体可以拍摄几次,或者将几个不同的物体拍摄在一起。多次印放是用一张底片在同一张相纸上反复曝光多次。与这相似的一种技术叫合成印放,是在一张相纸上用几张不同的底片曝光多次。 是特技摄影方法之一,通过两次以上曝光,完成一个电影画面的摄影方法。可以把不同时空的拍摄对象有机地合成在一个画面里。基本原理是用遮片相互遮挡,使多次曝光的影象不重叠。也可以不用遮片,使多次曝光的影象重叠。
操作方法
用照相机对一个物体进行多次曝光的一种方法是将快门敞开,同时,用频闪灯进行脉冲闪光,或用几个闪光灯连续闪光。在镜头前转动一个辅助快门--开有一个小孔的不透光圆盘,也能得到多次曝光。在进行这样的多次曝光时,为了使胶片的影像略为分开,必须移动物体、照相机、变焦镜头,或任何两种同时移动。
第二种更常用的多次曝光方法是,每一次曝光打开一次快门,对35毫米和使用卷片的照相机来说,这就要求给快门上弦时,胶片不卷动。有些照相机可以在推动卷片杆给快门上弦的同时,拨动退片杆以防止胶片卷动。如果各物体中有黑暗部分,那就可以在构图时使各影像的主要明亮部分不要互相重叠。对于从背后?焦点平面?取景的照相机,可以把每个物体的位置划在取景玻璃或覆盖的白纸上,以取得精确的构图。如果各影像的中间调和明亮部分互相重叠,它们的曝光效果将加在一起而记录在胶片上。为了避免曝光过度,每个物体只能得到总曝光量的一部分。每个物体应得的曝光量由总曝光次数除正常曝光量来确定。对于自动曝光控制的照相机,可用总曝光次数乘胶片速度,并用这个速度调整摄影机的测光表,这样,也能得到同样的正确曝光。
在多次印放中,重叠曝光效果也是一个问题,在重叠部分它将显得过黑?在胶片上,曝光过度部分印成相片后,将显得过亮,在幻灯片中也是过亮?。印放曝光平稳问题,通过纸条和样片的测试,比较易于解决。一个更重要的问题,是对影像的重叠与分离要加以控制使其达到适当的程度。这就需要利用某种逐渐重合的方法,使放大纸或镜头能在各次曝光之间适当地移动。
单纯多次曝光
在拍摄照片的过程中,相机和被摄物体都保持不动,对被摄物体不同时间或不同光线照射情况下进行多次曝光拍摄,这样就可以突出被摄物体的层次感。这是一种最基本的多次曝光技法,比较适合拍摄夜景。
变换焦距多次曝光
对于花卉或者静物的拍摄,可以采用变换焦距的方法进行两次拍摄,一次使用实焦拍摄,一次使用虚焦拍摄。在实焦拍摄过程中可以曝光多些,而虚焦拍摄时则曝光少些。
遮挡法多次曝光
所谓的遮挡法,就是前文所说的先遮挡镜头的一半拍摄一次被摄物体,然后再遮挡镜头的另一半拍摄一次不同位置的被摄物体,这样就可以将被摄物体同时曝光到一张底片上。不过使用数码相机拍摄的时候不用遮挡镜头,只要拍摄两张照片就可以了,需要注意的是,需要保持镜头的位置不动。
叠加法多次曝光
还有一种方法就是在画面的某些区域预先留出位置,在预留区域内多次曝光,也可以形成一种极富表现力的效果。拍摄的过程中相机的位置可以固定,也可以移动。这里我们以相机位置固定的方法拍摄一个人物在多个位置的多张照片,然后把它们合成到一起。
4、显微镜成像有何特点
显微镜的成像特点:
1.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指标本放大的长度或宽度,而不是指面积或体积。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等于所用物镜与目镜放大倍数的乘积。目镜的放大倍数越小镜头越长,物镜的放大倍数越小镜头越短。
2. 显微镜视野观察的特点:低倍镜下细胞数目多,体积小,视野亮;高倍镜下细胞数目少,体积大,视野暗。
3. 显微镜下实物与物象的关系:显微镜下所成的像是倒立的虚像,即上下、左右均是颠倒的。如细胞在显微镜下的像偏“右上方”,实际在玻片上是偏“左下方”,要将其移至视野中央,应将玻片向“右上方”移动。
原理:
光学显微镜主要由目镜、物镜、载物台和反光镜组成。目镜和物镜都是凸透镜,焦距不同。物镜的凸透镜焦距小于目镜的凸透镜的焦距。物镜相当于投影仪的镜头,物体通过物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目镜相当于普通的放大镜,该实像又通过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经显微镜到人眼的物体都成倒立放大的虚像。反光镜用来反射,照亮被观察的物体。反光镜一般有两个反射面:一个是平面镜,在光线较强时使用;一个是凹面镜,在光线较弱时使用,可会聚光线。
电子显微镜是根据电子光学原理,用电子束和电子透镜代替光束和光学透镜,使物质的细微结构在非常高的放大倍数下成像的仪器。
电子显微镜的分辨能力以它所能分辨的相邻两点的最小间距来表示。20世纪70年代,透射式电子显微镜的分辨率约为0.3纳米(人眼的分辨本领约为0.1毫米)。
电子显微镜最大放大倍率超过300万倍,而光学显微镜的最大放大倍率约为2000倍,所以通过电子显微镜就能直接观察到某些重金属的原子和晶体中排列整齐的原子点阵。
(4)sem二次成像特点扩展资料:
显微镜之所以能将被检物体进行放大,是通过透镜来实现的。单透镜成象具有象差,严重影响成象质量。因此显微镜的主要光学部件都由透镜组合而成。
从透镜的性能可知,只有凸透镜才能起放大作用,而凹透镜不行。显微镜的物镜与目镜虽都由透镜组合而成,但相当于一个凸透镜。为便于了解显微镜的放大原理,简要说明一下凸透镜的5种成象规律:
(1) 当物体位于透镜物方二倍焦距以外时,则在象方二倍焦距以内、焦点以外形成缩小的倒立实象;
(2) 当物体位于透镜物方二倍焦距上时,则在象方二倍焦距上形成同样大小的倒立实象;
(3) 当物体位于透镜物方二倍焦距以内,焦点以外时,则在象方二倍焦距以外形成放大的倒立实象;
(4) 当物体位于透镜物方焦点上时,则象方不能成象;
荧光显微镜原理:
(A) 光源:光源辐射出各种波长的光(以紫外至红外)。
(B) 激励滤光源:透过能使标本产生萤光的特定波长的光,同时阻挡对激发萤光无用的光。
(C) 荧光标本:一般用荧光色素染色。
(D) 阻挡滤光镜:阻挡掉没有被标本吸收的激发光有选择地透射荧光,在荧光中也有部分波长被选择透过。
5、成像特点
实现倒立,像与物相似
6、TEM和SEM的工作原理差别?
1、扫描电子显微镜 SEM(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1)、扫描电子显微镜工作原理:
是1965年发明的较现代的细胞生物学研究工具,主要是利用二次电子信号成像来观察样品的表面形态,即用极狭窄的电子束去扫描样品,通过电子束与样品的相互作用产生各种效应,其中主要是样品的二次电子发射。二次电子能够产生样品表面放大的形貌像,这个像是在样品被扫描时按时序建立起来的,即使用逐点成像的方法获得放大像。
(2)扫描电子显微镜的制造是依据电子与物质的相互作用。当一束高能的人射电子轰击物质表面时,被激发的区域将产生二次电子、俄歇电子、特征x射线和连续谱X射线、背散射电子、透射电子,以及在可见、紫外、红外光区域产生的电磁辐射。同时,也可产生电子-空穴对、晶格振动 (声子)、电子振荡 (等离子体)。原则上讲,利用电子和物质的相互作用,可以获取被测样品本身的各种物理、化学性质的信息,如形貌、组成、晶体结构、电子结构和内部电场或磁场等等。扫描电子显微镜正是根据上述不同信息产生的机理,采用不同的信息检测器,使选择检测得以实现。如对二次电子、背散射电子的采集,可得到有关物质微观形貌的信息;对x射线的采集,可得到物质化学成分的信息。正因如此,根据不同需求,可制造出功能配置不同的扫描电子显微镜。
2、透射电镜TEM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
(1)透射电镜工作原理:
是以电子束透过样品经过聚焦与放大后所产生的物像, 投射到荧光屏上或照相底片上进行观察。
(2)透射电镜的分辨率为0.1~0.2nm,放大倍数为几万~几十万倍。由于电子易散射或被物体吸收,故穿透力低,必须制备更薄的超薄切片(通常为50~100nm)。其制备过程与石蜡切片相似,但要求极严格。要在机体死亡后的数分钟钓取材,组织块要小(1立方毫米以内),常用戊二醛和饿酸进行双重固定树脂包埋,用特制的超薄切片机(ultramicrotome)切成超薄切片,再经醋酸铀和柠檬酸铅等进行电子染色。电子束投射到样品时,可随组织构成成分的密度不同而发生相应的电子发射,如电子束投射到质量大的结构时,电子被散射的多,因此投射到荧光屏上的电子少而呈暗像,电子照片上则呈黑色。称电子密度高(electron dense)。反之,则称为电子密度低(electron lucent)。
7、二次成像法
设第一次成像时,物距u小于像距v.第二次成像物距等于第一次成像像距版,像距等于第一次物距.则u=(D-d)/2,v=d+u=(D+d)/2.凸透镜成像权公式:
1/f=1/u+1/v 得 1/f=2/(D+d) +2/(D-d) 所以 f=1/[2/(D+d) +2/(D-d)] .
8、简要说明sem的二次电子像的成像原理,二次电子像主要反映试样的什么特征
?
9、照相机成像特点
(1)倒立 缩小 实像
(2)倒立 放大 实像
(3)正立 放大 虚像
(4)凸透镜所成的像与物距有什么关系?
(5)照相机U大于2f 幻灯机U大于f小于2f 放大镜U小于f
10、SEM如何利用二次电子成像
从书上查了一些内容,书的年代比较久远,可能买不到...有兴趣的话,尝试着去图书馆借一下吧。
SEM工作时,电子枪发射的入射电子束打在试样表面上,向内部穿透一定的深度,由于弹性和非弹性散射形成一个呈梨状的电子作用体积。电子与试样作用产生的物理信息,均由体积内产生。
二次电子是入射电子在试样内部穿透和散射过程中,将原子的电子轰击出原子系统而射出试样表面的电子,其中大部分属于价子激发,所以能量很小,一般小于50eV。因此二次电子探测体积较小。二次电子发射区的直径仅比束斑直径稍大一些,因而可获得较高的分辨率。
二次电子像的衬度取决于试样上某一点发射出来的二次电子数量。电子发射区越接近表面,发射出的二次电子就越多,这与入射电子束与试样表面法线的夹角有关。试样的棱边、尖峰等处产生的二次电子较多,相应的二次电子像较亮;而平台、凹坑处射出的二次电子较少,相应的二次电子像较暗。根据二次电子像的明暗衬度,即可知道试样表面凹凸不平的状况,二次电子像是试样表面的形貌放大像。
SEM内在试样的斜上方放置有探测器来接受这些电子。接受二次电子的装置简称为检测器,它是由聚焦极、加速极、闪烁体、光导管和光电倍增管组成。在闪烁体前面装一筒装电极,称为聚焦极,又称收集极。在其前端加一栅网,在聚焦极上加250-300V的正电压。二次电子被此电压吸引,然后又被带有10kV正电压的加速极加速,穿过网眼打在加速极的闪烁体上,产生光信号,经光导管输送到光电倍增管,光信号转变为电子信号。最后输送到显示系统,显示出二次电子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