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怎样做好决策气象服务思考 06
主要抓好以下八项工作:
(一)着力提高气象防灾减灾能力和水平
气象灾害防御形势严峻,涉及面广,社会关注度高。要切实履行基本职责,不断加强能力建设,着力提高气象防灾减灾水平和效益。
完善气象防灾减灾工作机制。努力做到重大气象灾害与衍生次生灾害预报准确,预警及时,信息传播快速,确保预报预警信息发布不出现失误。进一步完善“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气象灾害防御机制,强化与各级防灾减灾及应急管理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和应急联动,深化防灾减灾资源整合与协调配合。切实发挥国家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体系建设效用。
加强基层防灾减灾体系建设。落实中央一号文件要求,着力推动基层气象防灾减灾服务融入式发展。推进基层气象防灾减灾工作逐步纳入地方基层组织体系和公共财政预算,纳入地方政府“三定”方案和绩效考核体系。推进基层气象防灾减灾发布手段融入地方社会治理体系和基层网格化管理体系,融入各部门减灾示范社区、智慧社区创建,融入各类公共服务信息平台,实现信息发布手段互联互通、共建共享和安全运维。推动将气象信息员纳入地方公共服务组织管理体系,加强管理与效能考核。
依法开展气象防灾减灾工作。强化依法履职意识和责任,扎实推进气象防灾减灾的相关法律法规的有效实施,依法规范政府、部门、社会和公民在防灾减灾中的责任和义务。推动建立政府主导下重大气象灾害预警的社会应急响应机制。强化对重点领域、重点区域、重点单位极端天气公共安全的依法监督职责。引导和鼓励社会志愿者参与气象防灾减灾服务。进一步加强气象防灾减灾科普宣传工作。
提高气象灾害风险管理水平。强化风险防范意识,逐步建立气象灾害风险管理业务。加强气象灾害风险普查,建设灾情信息管理系统,初步实现灾害信息实时、快捷、综合采集。开展台风、暴雨、干旱气象灾害风险评估和灾害风险区划试点,发展定量化的灾害风险评估业务,着力提高对地质灾害隐患点、设施农业、交通气象的影响预报和风险预警的针对性、有效性。发挥保险机构、红十字会等组织在气象灾害风险转移中的作用,建立重大气象灾害及次生衍生灾害跨部门联合调查制度。发展防灾减灾与公共气象服务效益评估业务,逐步建立国家、省两级气象服务白皮书制度。
(二)全力做好各项气象服务
气象服务是立业之本。要始终把做好气象服务放在首位,坚持“面向民生、面向生产、面向决策”,全力做好各项气象服务。
努力提升气象服务“三农”的水平。创新气象为农服务机制,融入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深化联合会商和产品制作发布机制,加强国家级与省级农业气象业务服务的技术指导和支撑反馈,强化关键农时、重大农业气象灾害实时监测和定量影响评估服务。服务国家农业对外合作,继续做好国内主要农作物长势监测和产量预报,并逐渐向国外重点农产品和重点农业产区拓展。推进中央财政“三农”服务专项建设与现代农业示范区、综合减灾示范社区等的融合,深化基层气象为农服务社会化发展试点,推动气象为农服务“两个体系”可持续发展。
全力提高公众气象服务水平。创新服务方式,发展更加适应需求的个性化、多样化、专业化公众气象服务。继续加强气象服务品牌建设,强化按需服务、移动式交互、智能定位信息发布,推进新媒体技术在公众气象服务业务中的应用。继续推进气象服务进学校、进农村、进社区、进企事业单位、进工地,进一步扩大气象预报预警信息发布的覆盖面。
做好国家重大战略和重大活动气象服务。围绕国家重大战略,以及新型城镇化建设、大气污染防治等重大任务,优化需求导向的服务机制,强化专项气象服务业务。做好大型运动会和2022年冬奥会申办等重大活动气象保障服务工作。
加强各项专业气象服务。完成全国交通气象灾害风险普查,深入推进交通气象沿线精细化预报和高影响天气短临预报试点。继续推进与住建部城市内涝防治合作。加强流域气象中心业务能力建设,发挥服务防汛抗旱及重大水利工程建设运行等职责。与国土资源部联合开展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示范区建设。继续做好海洋、森林草原防火、旅游、电力等专业领域气象服务。加强安全生产气象保障服务。
(三)做好应对气候变化和生态文明建设服务支撑工作
应对气候变化和生态文明建设是攸关当前和长远利益的大事。要切实发挥应对气候变化的基础科技支撑作用,有力保障国家应对气候变化和生态文明建设。
强化气候变化适应工作。加快建设中国气候服务系统,强化传统天气气候服务与气候变化应对需求的融合。推进省级气候变化适应工作。做好能源设施、城乡建设、交通基础等关键领域的气候变化风险评估,建立极端气候事件预警指数和等级标准,继续开展气候变化对特色产业和行业的影响评估。
做好应对气候变化决策支撑。做好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的支撑工作,围绕巴黎气候变化大会、气候变化立法、我国二氧化碳峰值排放路径和气候变化适应等开展决策咨询。积极参加IPCC未来规划,科学支撑气候变化公约谈判,参与气候变化全球治理。
加强气候变化科学研究。深入开展气候变化规律研究。强化气候变化基础数据建设,稳步推进全球气候系统模式和区域气候模式研发,继续开展气候变化检测归因研究,启动气候变化综合评估模式研发。做好气候变化最新科学进展和热点问题的分析解读工作。
更加重视气候安全工作。根据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确定中长期气候安全目标,减轻气候变化对粮食生产、水资源、生态、能源、城镇化建设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威胁,保障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加强生态文明气象服务。加强国家级、区域和省级环境气象预报预警业务能力和运行机制建设。推进与环保部门联合开展重污染天气预报预警和空气质量预报。发展污染源减排措施效果评估业务。继续做好生态脆弱区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加快推进区域人工影响天气工程立项建设。实施人工影响天气业务能力建设三年行动计划。促进气候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开展全国贫困县光伏发电资源评估与服务,组织开展风能经济开发潜力评估研究。加强城市规划、重大工程等气候可行性论证服务。
(四)全面深入推进气象现代化
气象现代化是兴业之路。要大力推进气象业务现代化、气象服务社会化、气象工作法治化,并将气象业务现代化作为核心重点任务来推动,落实目标任务和主体责任,全面深入推进气象现代化。积极发展现代气象服务业务。认真贯彻第六次全国气象服务工作会议精神,围绕构建中国特色现代气象服务体系的目标和要求,制定公共气象服务业务发展指导意见,集约化发展公共气象服务核心业务能力。强化决策气象服务业务能力建设。研发气象灾害影响预报和灾害风险评估技术,发展基于影响预报的专业气象服务业务。面向个性化服务需求,研发快速循环预报服务产品加工和产品检验监控系统。优化完善全国公共气象服务共享产品库。依托数据分析技术和新媒体,发展智能化公众气象服务业务。
深入推进现代气象预报预测业务。制订现代天气、气候业务发展指导意见,着力提升预报预测准确率和精细化水平。推进数值预报发展与应用,实现GRAPES全球模式业务运行,区域数值预报重点做好资料同化和产品应用工作。着力提高灾害性天气、局地性天气的分析能力和预报技术。开展全国10公里分辨率的精细化格点全要素预报业务试验。加强海洋气象、空间天气预报业务能力建设。实现第二代季节预测模式业务运行,进一步提高动力与统计相结合的客观预测技术水平。加快推进MICAPS4.0、SWAN2.0和CIPAS2.0系统建设,继续推进县级综合预报预警业务平台的建设与应用。召开第七次全国气象预报预测工作会议。
大力推进现代气象观测业务。强化综合观测业务的自动化、集约化、标准化,着力提高观测质量和效益。开展国家天气观测网台站遴选,加强国家基准站网建设,实现国家级台站和其他台站的分级管理。完成县级综合观测业务平台的试点工作并推广。统一各类自动气象站技术标准和数据格式,开展自动气候站设备选型,提高观测数据可同化水平。组织开展风廓线等观测资料的应用试验和观测预报互动科学试验,提高现代观测资料的应用水平。规范温室气体等大气成分业务,提高业务稳定运行能力。完成风云二号G星在轨测试并投入业务运行,统筹在轨气象卫星管理,优化地面应用系统设计,进一步提升气象卫星和雷达观测业务应用水平。加强国家级和省级计量检定能力建设,启动国家气象技术装备保障分中心(新疆)建设。严格执行气象专用技术装备许可制度。
着力加强气象资料业务和信息化基础能力建设。制订气象资料业务发展指导意见。加强气象资料基础工作。加快推进气象数据格式标准化工作。以推进全球气象再分析资料工作为抓手,优化气象数据采集、收集、质控、存储和应用业务流程。重点推进卫星、雷达等资料质量评估业务应用和同化工作。规范各类气象资料质量和时效的考核评估。提高全国气象广域网传输能力。加快推进全国综合气象信息共享系统(CIMISS)业务化,推进国家、省两级集约化数据环境建设。国家级气象业务内网和中国气象数据网上线运行。启动实施国家级高性能计算机二期建设和气象业务异地应急备份中心(上海)建设。
进一步强化责任考核。出台《全国气象现代化发展纲要》,完善气象现代化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切实推进各项保障政策落地。国家级业务单位要积极主动履责,加强与相关单位互动对接,完成气象现代化实施方案年度任务。省级气象部门要强化责任担当,着力推进省级气象业务现代化,有序推进县级综合气象业务发展。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将气象现代化工作纳入各级政府绩效考核中。
加强试点经验总结与推广。组织开展江苏、上海、北京、广东、重庆以及浙江杭州和宁波等第一批率先基本实现气象现代化试点总结评估,推广试点经验。加大对河南作为中部地区于2018年率先基本实现气象现代化试点省份的工作推进力度。针对东中西部各自不同发展特点,把握好东部率先,中、西部赶超的节奏。
(五)着力深化气象改革
改革是发展的动力源泉。要凝聚共识,密切跟踪国家改革进展,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倒逼,以气象服务体制改革为重点、以防雷体制改革为突破口,以气象科技体制改革为抓手,扎实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认真落实气象服务体制改革部署。要按照《气象服务体制改革实施方案》的部署,以国家级和部分省级公共气象服务中心为试点,创新发展气象服务业务体制、服务供给体制和运行机制以及专业气象服务实体规模化发展机制,更好地发挥气象事业单位在公共服务中的主体作用。推进中央和地方政府气象防灾减灾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健全政府购买气象服务制度。以气象为农服务社会化及大城市社区气象防灾减灾为试点,培育基层气象服务多元化提供主体。开展人工影响天气作业队伍纳入地方公共服务和保障体系试点。成立中国气象服务协会、中国人工影响天气协会。以上海自贸区气象服务管理和气象协会组织为抓手,制定出台气象服务管理办法、标准和规范,建立部门与社会组织对气象服务的市场管理机制。
加快推进防雷体制改革。依法加强雷电灾害防御工作的组织管理职能,发挥防雷减灾在保障公共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方面的作用。以激发市场发展活力,提升服务能力和创新方式为重点,试点带动,加快推进防雷体制改革,依法有序开放防雷检测市场,强化法规标准建设和市场监管。统一准入标准,制定出台全国防雷装置检测资质管理办法。清理与改革要求不相适应的规范性文件,完善防雷相关法规标准及业务规范,加强防雷服务市场监管。重庆、广东、浙江等试点单位要重点推进防雷工作政事企分开,发挥防雷服务行业协会作用,建立现代防雷企业制度,培育骨干企业。
稳步推进气象业务科技体制改革。按照信息化、集约化、标准化的发展要求,改革气象业务体制,优化气象业务布局、业务系统和业务流程,提升气象业务的效率和水平。通过试点建立省市县三级集约化的业务布局和业务流程,制定气象业务系统平台集约化发展指导意见。落实精细化气象预报服务产品制作向国家级和省级业务集约的气象服务业务技术体制。规范全国数值预报业务布局,制定数值预报业务发展改革指导意见。强化预报预测质量检验考核工作。建立预报员团队定量考核管理制度和激励机制。改革科研组织管理方式,进一步集中资源聚焦核心技术突破。深化气科院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完善以技术突破与业务贡献为导向的评价制度和激励机制,强化中试基地与业务用户参与成果评估,发挥学会等第三方机构在项目管理、科技奖励和成果评价中的作用。完善合作共赢机制,引导利用国内外优势资源参与重大核心任务协同攻关。
密切跟踪落实国家各项改革。及时贯彻落实国家关于科技体制、人事制度、财税制度及其他改革政策。配合中编办制定地方气象管理权力清单指导意见。继续推进气象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强化分类指导、上下协调、有序承接,建立完善规章制度、审批程序和事中事后监管措施,做到放管结合、监管到位。深化部门预算管理体制改革,管好用好财政资金。完善双重计划体制和相应财务渠道,积极争取地方财政解决气象部门职工的地方性津补贴。
认真组织并推进改革试点工作。总结省级气象局事业单位分类改革试点,推进省及省以下气象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切实抓好各试点单位经验总结,查找并解决存在的问题,创造出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和做法,探索形成一批特色鲜明的改革成果。
(六)大力推动创新驱动发展
创新始终是推动事业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要大力实施国家气象科技创新工程,培养创新型人才,着力推进气象信息化建设,有力保障和支撑气象现代化。
加快推进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全面落实国家气象科技创新工程核心攻关任务。发挥中央财政科技资金效益,落实四项研究计划重点任务。做强部门科研院所,优化学科布局,构建科研业务紧密结合的学科体系和协同攻关机制。加强区域科技协同创新,围绕区域重大业务核心技术进行攻关。优化气象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强化野外科学试验基地的开放共享。建立气象科技成果认定和分类评价制度。推动成果转化应用和向技术标准的深度延伸。完善有利于激发创新活力的激励制度。深入推进科技研发任务法人责任制落实。
加强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坚持党管人才原则,进一步强化人才工作“一把手”责任制。围绕国家气象科技创新工程,组建核心技术领域创新团队。完善人才和团队的评价激励等政策措施。深入实施“双百计划”、强基工程和青年英才培养计划。加强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培训。开展人才政策执行情况评估,优化人才发展环境。联合教育主管部门和高等院校,加强气象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加强西部欠发达地区人才队伍建设。
加快推进气象信息化工作。加强顶层设计,完成气象信息化总体规划编制。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强化气象信息化标准规范体系建设,统筹气象业务、服务、科研、教育培训和行政管理等的信息资源和数据,逐步构建资源高效利用、数据充分共享、流程高度集约的气象信息化新格局。加强气象信息化工作统一领导,开展国家和省级气象业务信息化建设试点,推进气象信息化总体规划实施,推进“气象云”工程建设。建立气象信息化社会运行保障机制。
提升开放合作质量效益。制定新常态下具有前瞻性和可操作性的合作计划及方案,深化省部、部际合作。围绕国家“一带一路”等总体外交大局和气象事业发展全局,做好第十七次世界气象大会参会等重要国际气象合作机制建设工作。多渠道、多方式加强多双边气象合作,提升国际引智和培训工作水平。加强气象援外工作。继续做好港澳台及周边区域气象交流合作工作。进一步规范外事管理,加强国际合作队伍建设。
切实抓好规划实施和编制,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做好气象发展“十二五”规划的总结评估,积极参与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和重大专项规划起草,组织编制“十三五”规划,提出未来五年气象事业发展重大工程和建设任务。加快《海洋气象发展专项规划(2014-2020年)》、气象卫星应用发展规划等专项规划的编制和审批。强化山洪地质灾害防治气象保障工程等项目的统筹建设与管理。开展气象监测与灾害预警工程、国家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一期工程竣工验收。组织召开全国气象部门西藏工作会议。完善对口支援西藏和四省藏区、新疆及艰苦台站工作方案。扎实推进新疆兵地气象融合发展。重视和支持基层气象台站能力建设。
(七)全面推进气象法治建设
气象工作法治化是新时期全面推进气象现代化的内在要求。要坚持依法发展、依法行政、依法履职,全面提高气象工作法治化水平。
推进气象立法和标准化管理。积极参与全国人大常委会涉气象法律草案和国务院涉气象行政法规起草。继续推进气象灾害防御法和气候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条例的立法进程及《人工影响天气管理条例》修订。突出各地气象事业发展特色,加快推进地方气象立法步伐。切实提高气象标准质量,不断强化标准执行。加快霾等重点标准的制修订,建立以标准为依据的业务管理工作机制,清理修订完善现有业务规范,制定标委会绩效评价指标,开展标准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
提升依法履行气象社会治理能力。全面梳理气象行政管理职能,制定气象部门权力和责任清单。完善并实施气象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管理办法和指导标准,做好气象行政执法监督检查,及时制止和查处违反气象法律法规的行为。继续开展防雷综合治理督导检查,加强事中事后监管。
提高依法管理气象事务水平。完善学法、用法制度,增强干部职工运用法治思维和方式推动改革发展的能力。完善重大决策法定程序,建立重大决策终身责任追究制度及责任倒查机制。积极推进国家和省级气象部门法律顾问制度。突出抓好局党组各项重大决策部署、事业发展重点目标、深化改革各项任务等的落实。改进目标管理,完善综合考评体系。重点解决不落实、难落实问题。强化职能调整和下放的衔接和后续工作。
(八)全面加强部门党建和文化建设
加强党的领导是全面推进气象现代化和深化改革的重要保证。要强化责任,加强思想、组织、作风、廉政和制度建设,营造奋发有为团结和谐氛围。
把从严治党要求贯彻各项工作始终。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严明党的各项纪律。自觉把维护党中央权威、遵守党的政治规矩落实到全部工作中去。持续深入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严格执行有关制度。进一步精简公文数量,提高公文质量。强化会议管理监督,提高会议质量效率。厉行勤俭节约,严肃查处违反“约法三章”问题。持续反对“四风”,加强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和纠正存在的突出问题。组织开展教育实践活动专项检查,巩固拓展活动成果,健全作风建设长效机制。继续抓好机关作风建设月活动。
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是政治责任、直接责任。各级党组(党委)要统筹谋划,把党风廉政建设贯穿于各项工作的全过程。要紧紧抓住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这个“牛鼻子”,以上率下,层层传导压力,级级落实责任,强化党组(党委)责任担当,细化主体责任,建立责任台账,对主体责任不落实或落实不力的要严肃问责,要分级开展基层党组织主要负责同志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轮训工作
2、北京气象在线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简介:北京气象在线科技有限公司,致力于面向移动互联网,搭建气象新媒体传播平台。为公众进行天气预报、气象灾害预警、气象新闻和科普等权威内容的制作和发布,为不同人群提供差异化专属服务。
法定代表人:纪广军
成立时间:2017-01-03
注册资本:1000万人民币
工商注册号:110114022807075
企业类型:其他有限责任公司
公司地址:北京市昌平区北七家镇温泉花园甲6号楼103
3、如何应对新媒体
建立自己的网站。网络具有更新快,信息多,网民多的优点,但传统媒体也有其权威性和新闻采编的内容优势。两者结合起来则如虎添翼。因此我们可在互联网上设立独立网站,形成跨媒体的综合信息平台。网络媒体可以突破传统媒体所受到的版面和时间的限制,可真正实现全天候的开放和运转,可以极大地弥补传统平面媒体的不足。同时,充分利用网络的特点,向读者提供远远超过纸质媒体的更多内容,如提供当地媒体、教育、企业、生活、旅游、购物、美食、房地产、气象、交通等多种服务,并且将本地所有相关资料整合成一个在线数据库,担当起一个城市在互联网上的一个窗口平台。
利用网络实现覆盖,重新占领媒体市场。由于社会生活的丰富性与多样性,使受众对生活资讯产生了多重要求。那么如何有效地满足这些读者和消费者的多种需求,争取更多的消费人群,就成为传统报业新的市场机会。笔者认为,我们可以充分利用网络的优势,将海量的资讯细化,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这样细分市场的结果是既全面覆盖了市场,聚集了消费者的眼球,又吸引了广告商的眼球。
对于报业来说,媒体细分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地域细分和行业细分,其实质都是传媒对市场多样化需求的适应。通过网络这个平台,我们可以做精、做细消费者有需求的内容,形成对传播区域内目标受众的最大覆盖,从而达到在最大范围内对读者群的影响,重新产生新的媒体市场,从而建立起新的盈利模式。在新媒体迅猛发展的今天,平面媒体可以网络为技术平台,将自己的编采内容细分,通过细分后的内容全方位满足不同需求的消费者,以达到读者全覆盖和区域全覆盖。
整合集团众多报纸资源,扩大集团品牌影响力。目前国内各地的报纸都存在着严重的同质化倾向,结果是哪家媒体“模样”都差不多,读者选谁都一样。这也是造成传统媒体读者分流、广告分流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我们可以借助于网络,利用集团各报纸的编采力量与资源,将报纸信息源的整体规模优势和报纸的传统声誉与互联网的信息综合集成展示能力相结合,做成一个上规模的、有丰富信息量的、有巨大影响力的网络媒体和大型新闻网站。这个网络媒体不只是一个内容集成的展示平台,而且还是一个报纸信息的综合分类与加工整理的加工厂,这样可大大提升集团的品牌号召力。今后则可利用集团品牌的号召力,逐步整合其它媒体,以实现效益最大化。
建立视频网站,进行跨媒体和跨区域发展。目前,党中央号召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提倡国有媒体进行跨媒体、跨行业、跨区域发展,但在现行的行政区划和管理体制下,真正要进行跨媒体、跨区域扩张,是比较困难的。但是,网络的出现,却给传统媒体的全方位扩张提供了极好的技术平台,使得原本困难重重的跨越,变成了轻而易举的可能。可以充分利用网络这个高技术平台,将平面内容与影像内容结合起来,以增强对消费者和广告客户的吸引力,如对区县经济的宣传,对旅游、房地产、酒店、求职、教育、医院、网络销售等领域的宣传,都可以通过有着跨媒体、超越区域性优势的网络视频来完成。从今后的发展前景来看,网络视频将不再仅仅是纸质媒体的赢利补充手段,甚至完全可以超越纸质媒体而成为一个独立的赢利平台。笔者可以断言,从现在起,哪家传媒集团抢先跨出经营网络视频这个新兴媒体的步子,则就可以抢先于其它媒体完成跨媒体和跨区域发展的目标,进而可抢先在全国做大做强。
建立报纸的立体营销网络,提升报纸的广告价值。传统报纸的经营是单一的,其结果是在同质化竞争的环境里,要么广告流失,要么广告价值不高,同时还导致了报纸的发行量下降。现在我们所要改变的就是这样一种单一的经营模式,实现对平面媒体的立体营销。
4、中国气象app是干什么的
中国气象app有什么用?
中国气象客户端不仅提供了权威的气象信息,还为决策用户提供了图形化的电子信息地图组件服务,可以在电子地图上展现气象监测、预报服务、气象灾害预警、云图、台风路径、雷达图、降雨图等气象信息。可全面直观的展现全国各地区的具体天气实况和预报预警等信息,为政府、各级应急指挥人员以及行业部门决策提供了准确的地理位置、应急地点等信息
中国气象同时提供全国天气信息资讯、气象服务专报等专业服务信息,可实现为每一位决策用户第一时间提供高精准、全方位、立体式的气象信息服务,为与天气相关的防灾减灾工作提供可靠的保障。同时,联网式的用户同步响应,更是架起了关联部门的沟通桥梁,使得应急联动部门能够统一行动,提高了应急的针对性、及时性和有效性,从而降低气象灾害所带来的各项损失。
中国气象手机决策气象服务客户端是集多地区、多行业、多功能的综合性决策气象服务新媒体客户端应用。采用了先进的信息网络技术,集合了丰富的气象服务内容,依托美观清晰的服务界面,迎合移动互联网成为网络服务第一终端的发展趋势,为政府、应急等部门提供可靠、专业、及时、准确的气象服务
5、互联网新媒体具有哪些社会特性
(一)全方位的数字化
新媒体最为显著的特点即数字化的传播方式。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必然带来数字化传播方式。Nicholas Negroponte在《数字化生存》一书中提出:“现代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必然将改变人类的工作、学习、娱乐方式,即人类的生存方式。”“当无数产业扪心自问‘我在数字化世界中前途将如何’时,事实上,它们的前途归根结底要看它们的产品或者服务能不能转化为数字形式。”而新媒体就是通过全方位的数字化过程,将所有的文本缩减成二进制元编码,并且可以采用同样的生产、分配与储存的过程。
(二)互动性
提及新媒体最常提到的就是其交互性。传统的大众媒介都是单向式传播,但新媒体则突破了单向传播,增强了传播者与接收者之间的互动性。新媒体以其新兴技术新兴,特别是互联网,可以连接网上任一用户,实现网络信息资源共享,使用户之间无障碍沟通交流。受众不再仅仅是信息的接受者,同时也是信息的传播者。交互性使传播者和接受者极易进行角色转换,这种双重身份的角色使受众可以畅所欲言,及时反馈,使媒体得以与受众在互动中同声同气。
(三)个性化
新媒体实现了信息传播与收阅的个人化。以网络环境为基础,基于信息用户的信息使用习惯、偏好和特点向用户提供满足其各种个性化需求的服务。这种新媒体提供的个性化信息服务,令信息的传播者针对不同的受众提供个性化服务。此外,受众也对信息具有同样的操控权,受众可以运用新媒体选择信息、搜索信息甚至定制信息。所以,新媒体的时代是一个“受众个性化”的时代,传统媒体中具有“被动接受信息”的受众转变为主动寻找和制作信息的用户,这是一个基于用户个人建立起来的双向交流的系统。
网络作为新媒体的优势:
网络是信息社会的重要标志,它于1969年起源于美国,经历了从军事运用到全面商业化的发展历程,形成了真正的“信息高速公路”。列文斯通提到:“网络带来的新气象,在于它结合了互动性以及那些对大众媒介来说是创新性的特征:没有限制的内容范围,广大的受众规模以及表现出传播的全球性本质。”网络作为新媒体有其自身优势:
(一)交互性
网络新媒体的传播方式可分为以下四种:多人对个人,个人对个人和个人对多人的异步传播,是指信息接收者通过使用网络上寻找信息的活动,例如浏览网页和远程通信等;个人对个人的异步传播,如电子邮件;个人对个人、个人对少数人、个人对多人的同步传播,例如网络在线闲谈、多用户游戏等;多人对多人的异步传播,如新闻讨论组、电子公告牌和电子论坛等。在第一类中,用户只是作为信息的接收者。而在后三类里,用户很有可能是信息的发布者或交流者。由此可见,网络新媒体的传播方式最突出的变化即为“受众”不仅仅是指大众,也可能是个人,“受众”不仅是信息的接收者,也可能是信息的发布者。
(二)分众性
互联网更加适应受众需求的多样化和受众市场的细分化。互联网的交互性特征引起了用户分化。它将目标受众按年龄、性别、种族、社会地位、文化程度、兴趣爱好、专业程度等标准划分为一个个群体,从而有针对性为这些不同的群体提供信息服务。所以说,这是具有小众化倾向的传播。由于媒体生存与发展必然与受众群体数量密切相关,所以每个受众群体仍然保有一定数量。
(三)复合性
通过互联网传递信息突破了传统媒体传递信息的单一性,互联网传递实现了信息传播的图文声一体化,它将文字、图像、声音、视频、音频等完全融合。其复合性也充分体现了传播形态的多样性特点。它将报纸、电视、广播的传播手段与传播方式基于一体,其形式的多样化是前所未有的。它将各种接受终端,各种传输渠道,各种信息形态整合一起,从而保证用户可在任何地方、通过任何终端进入新媒体网络。
互联网新媒体发展现状及问题:
互联的迅猛发展给信息传播乃至生活带来新的景观,更是将传媒行业带入一个崭新时代,但在其迅速发展的同时,互联网的健康发展也日益成为焦点问题。目前我国网络新媒体发展现状为:第一,网络新媒体已经相当普及。网络新媒体所传播内容的丰富性和传播信息数量已远远超过传统媒体,数据显示,传统媒体每日传播的信息量不到网络的四分之一。网络新媒体的市场已经达到了一定规模,且逐年扩大。其次,网络新媒体的技术支撑比较成熟。我国网络新媒体传播的硬件技术较为成熟,尤其是在通讯领域,可以与国外发达国家相媲美。
但是,网络新媒体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第一,我国网民数量激增,但分布不均。调查显示,城市网民,尤其是大城市网民是主力军。知识、信息之间的这一鸿沟将会变得更宽而不是更窄。第二,网民素质良莠不齐。网民拥有自由发表意见的平台,但此类言论自由随意、导向不明,甚至部分网民热于揭人隐私、制造谣言,而导致偏激和非理性、盲从与冲动。第三,虚假信息多。目前,网络上频繁出现一些虚假、低俗等有害信息给构建健康文明网络造成了极坏影响。
6、如何全面提高气象事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主要抓好以下八项工作:
(一)着力提高气象防灾减灾能力和水平
气象灾害防御形势严峻,涉及面广,社会关注度高。要切实履行基本职责,不断加强能力建设,着力提高气象防灾减灾水平和效益。
完善气象防灾减灾工作机制。努力做到重大气象灾害与衍生次生灾害预报准确,预警及时,信息传播快速,确保预报预警信息发布不出现失误。进一步完善“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气象灾害防御机制,强化与各级防灾减灾及应急管理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和应急联动,深化防灾减灾资源整合与协调配合。切实发挥国家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体系建设效用。
加强基层防灾减灾体系建设。落实中央一号文件要求,着力推动基层气象防灾减灾服务融入式发展。推进基层气象防灾减灾工作逐步纳入地方基层组织体系和公共财政预算,纳入地方政府“三定”方案和绩效考核体系。推进基层气象防灾减灾发布手段融入地方社会治理体系和基层网格化管理体系,融入各部门减灾示范社区、智慧社区创建,融入各类公共服务信息平台,实现信息发布手段互联互通、共建共享和安全运维。推动将气象信息员纳入地方公共服务组织管理体系,加强管理与效能考核。
依法开展气象防灾减灾工作。强化依法履职意识和责任,扎实推进气象防灾减灾的相关法律法规的有效实施,依法规范政府、部门、社会和公民在防灾减灾中的责任和义务。推动建立政府主导下重大气象灾害预警的社会应急响应机制。强化对重点领域、重点区域、重点单位极端天气公共安全的依法监督职责。引导和鼓励社会志愿者参与气象防灾减灾服务。进一步加强气象防灾减灾科普宣传工作。
提高气象灾害风险管理水平。强化风险防范意识,逐步建立气象灾害风险管理业务。加强气象灾害风险普查,建设灾情信息管理系统,初步实现灾害信息实时、快捷、综合采集。开展台风、暴雨、干旱气象灾害风险评估和灾害风险区划试点,发展定量化的灾害风险评估业务,着力提高对地质灾害隐患点、设施农业、交通气象的影响预报和风险预警的针对性、有效性。发挥保险机构、红十字会等组织在气象灾害风险转移中的作用,建立重大气象灾害及次生衍生灾害跨部门联合调查制度。发展防灾减灾与公共气象服务效益评估业务,逐步建立国家、省两级气象服务白皮书制度。
(二)全力做好各项气象服务
气象服务是立业之本。要始终把做好气象服务放在首位,坚持“面向民生、面向生产、面向决策”,全力做好各项气象服务。
努力提升气象服务“三农”的水平。创新气象为农服务机制,融入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深化联合会商和产品制作发布机制,加强国家级与省级农业气象业务服务的技术指导和支撑反馈,强化关键农时、重大农业气象灾害实时监测和定量影响评估服务。服务国家农业对外合作,继续做好国内主要农作物长势监测和产量预报,并逐渐向国外重点农产品和重点农业产区拓展。推进中央财政“三农”服务专项建设与现代农业示范区、综合减灾示范社区等的融合,深化基层气象为农服务社会化发展试点,推动气象为农服务“两个体系”可持续发展。
全力提高公众气象服务水平。创新服务方式,发展更加适应需求的个性化、多样化、专业化公众气象服务。继续加强气象服务品牌建设,强化按需服务、移动式交互、智能定位信息发布,推进新媒体技术在公众气象服务业务中的应用。继续推进气象服务进学校、进农村、进社区、进企事业单位、进工地,进一步扩大气象预报预警信息发布的覆盖面。
做好国家重大战略和重大活动气象服务。围绕国家重大战略,以及新型城镇化建设、大气污染防治等重大任务,优化需求导向的服务机制,强化专项气象服务业务。做好大型运动会和2022年冬奥会申办等重大活动气象保障服务工作。
加强各项专业气象服务。完成全国交通气象灾害风险普查,深入推进交通气象沿线精细化预报和高影响天气短临预报试点。继续推进与住建部城市内涝防治合作。加强流域气象中心业务能力建设,发挥服务防汛抗旱及重大水利工程建设运行等职责。与国土资源部联合开展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示范区建设。继续做好海洋、森林草原防火、旅游、电力等专业领域气象服务。加强安全生产气象保障服务。
(三)做好应对气候变化和生态文明建设服务支撑工作
应对气候变化和生态文明建设是攸关当前和长远利益的大事。要切实发挥应对气候变化的基础科技支撑作用,有力保障国家应对气候变化和生态文明建设。
强化气候变化适应工作。加快建设中国气候服务系统,强化传统天气气候服务与气候变化应对需求的融合。推进省级气候变化适应工作。做好能源设施、城乡建设、交通基础等关键领域的气候变化风险评估,建立极端气候事件预警指数和等级标准,继续开展气候变化对特色产业和行业的影响评估。
做好应对气候变化决策支撑。做好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的支撑工作,围绕巴黎气候变化大会、气候变化立法、我国二氧化碳峰值排放路径和气候变化适应等开展决策咨询。积极参加IPCC未来规划,科学支撑气候变化公约谈判,参与气候变化全球治理。
加强气候变化科学研究。深入开展气候变化规律研究。强化气候变化基础数据建设,稳步推进全球气候系统模式和区域气候模式研发,继续开展气候变化检测归因研究,启动气候变化综合评估模式研发。做好气候变化最新科学进展和热点问题的分析解读工作。
更加重视气候安全工作。根据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确定中长期气候安全目标,减轻气候变化对粮食生产、水资源、生态、能源、城镇化建设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威胁,保障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加强生态文明气象服务。加强国家级、区域和省级环境气象预报预警业务能力和运行机制建设。推进与环保部门联合开展重污染天气预报预警和空气质量预报。发展污染源减排措施效果评估业务。继续做好生态脆弱区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加快推进区域人工影响天气工程立项建设。实施人工影响天气业务能力建设三年行动计划。促进气候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开展全国贫困县光伏发电资源评估与服务,组织开展风能经济开发潜力评估研究。加强城市规划、重大工程等气候可行性论证服务。
(四)全面深入推进气象现代化
气象现代化是兴业之路。要大力推进气象业务现代化、气象服务社会化、气象工作法治化,并将气象业务现代化作为核心重点任务来推动,落实目标任务和主体责任,全面深入推进气象现代化。积极发展现代气象服务业务。认真贯彻第六次全国气象服务工作会议精神,围绕构建中国特色现代气象服务体系的目标和要求,制定公共气象服务业务发展指导意见,集约化发展公共气象服务核心业务能力。强化决策气象服务业务能力建设。研发气象灾害影响预报和灾害风险评估技术,发展基于影响预报的专业气象服务业务。面向个性化服务需求,研发快速循环预报服务产品加工和产品检验监控系统。优化完善全国公共气象服务共享产品库。依托数据分析技术和新媒体,发展智能化公众气象服务业务。
深入推进现代气象预报预测业务。制订现代天气、气候业务发展指导意见,着力提升预报预测准确率和精细化水平。推进数值预报发展与应用,实现GRAPES全球模式业务运行,区域数值预报重点做好资料同化和产品应用工作。着力提高灾害性天气、局地性天气的分析能力和预报技术。开展全国10公里分辨率的精细化格点全要素预报业务试验。加强海洋气象、空间天气预报业务能力建设。实现第二代季节预测模式业务运行,进一步提高动力与统计相结合的客观预测技术水平。加快推进MICAPS4.0、SWAN2.0和CIPAS2.0系统建设,继续推进县级综合预报预警业务平台的建设与应用。召开第七次全国气象预报预测工作会议。
大力推进现代气象观测业务。强化综合观测业务的自动化、集约化、标准化,着力提高观测质量和效益。开展国家天气观测网台站遴选,加强国家基准站网建设,实现国家级台站和其他台站的分级管理。完成县级综合观测业务平台的试点工作并推广。统一各类自动气象站技术标准和数据格式,开展自动气候站设备选型,提高观测数据可同化水平。组织开展风廓线等观测资料的应用试验和观测预报互动科学试验,提高现代观测资料的应用水平。规范温室气体等大气成分业务,提高业务稳定运行能力。完成风云二号G星在轨测试并投入业务运行,统筹在轨气象卫星管理,优化地面应用系统设计,进一步提升气象卫星和雷达观测业务应用水平。加强国家级和省级计量检定能力建设,启动国家气象技术装备保障分中心(新疆)建设。严格执行气象专用技术装备许可制度。
着力加强气象资料业务和信息化基础能力建设。制订气象资料业务发展指导意见。加强气象资料基础工作。加快推进气象数据格式标准化工作。以推进全球气象再分析资料工作为抓手,优化气象数据采集、收集、质控、存储和应用业务流程。重点推进卫星、雷达等资料质量评估业务应用和同化工作。规范各类气象资料质量和时效的考核评估。提高全国气象广域网传输能力。加快推进全国综合气象信息共享系统(CIMISS)业务化,推进国家、省两级集约化数据环境建设。国家级气象业务内网和中国气象数据网上线运行。启动实施国家级高性能计算机二期建设和气象业务异地应急备份中心(上海)建设。
进一步强化责任考核。出台《全国气象现代化发展纲要》,完善气象现代化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切实推进各项保障政策落地。国家级业务单位要积极主动履责,加强与相关单位互动对接,完成气象现代化实施方案年度任务。省级气象部门要强化责任担当,着力推进省级气象业务现代化,有序推进县级综合气象业务发展。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将气象现代化工作纳入各级政府绩效考核中。
加强试点经验总结与推广。组织开展江苏、上海、北京、广东、重庆以及浙江杭州和宁波等第一批率先基本实现气象现代化试点总结评估,推广试点经验。加大对河南作为中部地区于2018年率先基本实现气象现代化试点省份的工作推进力度。针对东中西部各自不同发展特点,把握好东部率先,中、西部赶超的节奏。
(五)着力深化气象改革
改革是发展的动力源泉。要凝聚共识,密切跟踪国家改革进展,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倒逼,以气象服务体制改革为重点、以防雷体制改革为突破口,以气象科技体制改革为抓手,扎实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认真落实气象服务体制改革部署。要按照《气象服务体制改革实施方案》的部署,以国家级和部分省级公共气象服务中心为试点,创新发展气象服务业务体制、服务供给体制和运行机制以及专业气象服务实体规模化发展机制,更好地发挥气象事业单位在公共服务中的主体作用。推进中央和地方政府气象防灾减灾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健全政府购买气象服务制度。以气象为农服务社会化及大城市社区气象防灾减灾为试点,培育基层气象服务多元化提供主体。开展人工影响天气作业队伍纳入地方公共服务和保障体系试点。成立中国气象服务协会、中国人工影响天气协会。以上海自贸区气象服务管理和气象协会组织为抓手,制定出台气象服务管理办法、标准和规范,建立部门与社会组织对气象服务的市场管理机制。
加快推进防雷体制改革。依法加强雷电灾害防御工作的组织管理职能,发挥防雷减灾在保障公共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方面的作用。以激发市场发展活力,提升服务能力和创新方式为重点,试点带动,加快推进防雷体制改革,依法有序开放防雷检测市场,强化法规标准建设和市场监管。统一准入标准,制定出台全国防雷装置检测资质管理办法。清理与改革要求不相适应的规范性文件,完善防雷相关法规标准及业务规范,加强防雷服务市场监管。重庆、广东、浙江等试点单位要重点推进防雷工作政事企分开,发挥防雷服务行业协会作用,建立现代防雷企业制度,培育骨干企业。
稳步推进气象业务科技体制改革。按照信息化、集约化、标准化的发展要求,改革气象业务体制,优化气象业务布局、业务系统和业务流程,提升气象业务的效率和水平。通过试点建立省市县三级集约化的业务布局和业务流程,制定气象业务系统平台集约化发展指导意见。落实精细化气象预报服务产品制作向国家级和省级业务集约的气象服务业务技术体制。规范全国数值预报业务布局,制定数值预报业务发展改革指导意见。强化预报预测质量检验考核工作。建立预报员团队定量考核管理制度和激励机制。改革科研组织管理方式,进一步集中资源聚焦核心技术突破。深化气科院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完善以技术突破与业务贡献为导向的评价制度和激励机制,强化中试基地与业务用户参与成果评估,发挥学会等第三方机构在项目管理、科技奖励和成果评价中的作用。完善合作共赢机制,引导利用国内外优势资源参与重大核心任务协同攻关。
密切跟踪落实国家各项改革。及时贯彻落实国家关于科技体制、人事制度、财税制度及其他改革政策。配合中编办制定地方气象管理权力清单指导意见。继续推进气象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强化分类指导、上下协调、有序承接,建立完善规章制度、审批程序和事中事后监管措施,做到放管结合、监管到位。深化部门预算管理体制改革,管好用好财政资金。完善双重计划体制和相应财务渠道,积极争取地方财政解决气象部门职工的地方性津补贴。
认真组织并推进改革试点工作。总结省级气象局事业单位分类改革试点,推进省及省以下气象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切实抓好各试点单位经验总结,查找并解决存在的问题,创造出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和做法,探索形成一批特色鲜明的改革成果。
(六)大力推动创新驱动发展
创新始终是推动事业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要大力实施国家气象科技创新工程,培养创新型人才,着力推进气象信息化建设,有力保障和支撑气象现代化。
加快推进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全面落实国家气象科技创新工程核心攻关任务。发挥中央财政科技资金效益,落实四项研究计划重点任务。做强部门科研院所,优化学科布局,构建科研业务紧密结合的学科体系和协同攻关机制。加强区域科技协同创新,围绕区域重大业务核心技术进行攻关。优化气象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强化野外科学试验基地的开放共享。建立气象科技成果认定和分类评价制度。推动成果转化应用和向技术标准的深度延伸。完善有利于激发创新活力的激励制度。深入推进科技研发任务法人责任制落实。
加强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坚持党管人才原则,进一步强化人才工作“一把手”责任制。围绕国家气象科技创新工程,组建核心技术领域创新团队。完善人才和团队的评价激励等政策措施。深入实施“双百计划”、强基工程和青年英才培养计划。加强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培训。开展人才政策执行情况评估,优化人才发展环境。联合教育主管部门和高等院校,加强气象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加强西部欠发达地区人才队伍建设。
加快推进气象信息化工作。加强顶层设计,完成气象信息化总体规划编制。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强化气象信息化标准规范体系建设,统筹气象业务、服务、科研、教育培训和行政管理等的信息资源和数据,逐步构建资源高效利用、数据充分共享、流程高度集约的气象信息化新格局。加强气象信息化工作统一领导,开展国家和省级气象业务信息化建设试点,推进气象信息化总体规划实施,推进“气象云”工程建设。建立气象信息化社会运行保障机制。
提升开放合作质量效益。制定新常态下具有前瞻性和可操作性的合作计划及方案,深化省部、部际合作。围绕国家“一带一路”等总体外交大局和气象事业发展全局,做好第十七次世界气象大会参会等重要国际气象合作机制建设工作。多渠道、多方式加强多双边气象合作,提升国际引智和培训工作水平。加强气象援外工作。继续做好港澳台及周边区域气象交流合作工作。进一步规范外事管理,加强国际合作队伍建设。
切实抓好规划实施和编制,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做好气象发展“十二五”规划的总结评估,积极参与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和重大专项规划起草,组织编制“十三五”规划,提出未来五年气象事业发展重大工程和建设任务。加快《海洋气象发展专项规划(2014-2020年)》、气象卫星应用发展规划等专项规划的编制和审批。强化山洪地质灾害防治气象保障工程等项目的统筹建设与管理。开展气象监测与灾害预警工程、国家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一期工程竣工验收。组织召开全国气象部门西藏工作会议。完善对口支援西藏和四省藏区、新疆及艰苦台站工作方案。扎实推进新疆兵地气象融合发展。重视和支持基层气象台站能力建设。
(七)全面推进气象法治建设
气象工作法治化是新时期全面推进气象现代化的内在要求。要坚持依法发展、依法行政、依法履职,全面提高气象工作法治化水平。
推进气象立法和标准化管理。积极参与全国人大常委会涉气象法律草案和国务院涉气象行政法规起草。继续推进气象灾害防御法和气候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条例的立法进程及《人工影响天气管理条例》修订。突出各地气象事业发展特色,加快推进地方气象立法步伐。切实提高气象标准质量,不断强化标准执行。加快霾等重点标准的制修订,建立以标准为依据的业务管理工作机制,清理修订完善现有业务规范,制定标委会绩效评价指标,开展标准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
提升依法履行气象社会治理能力。全面梳理气象行政管理职能,制定气象部门权力和责任清单。完善并实施气象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管理办法和指导标准,做好气象行政执法监督检查,及时制止和查处违反气象法律法规的行为。继续开展防雷综合治理督导检查,加强事中事后监管。
提高依法管理气象事务水平。完善学法、用法制度,增强干部职工运用法治思维和方式推动改革发展的能力。完善重大决策法定程序,建立重大决策终身责任追究制度及责任倒查机制。积极推进国家和省级气象部门法律顾问制度。突出抓好局党组各项重大决策部署、事业发展重点目标、深化改革各项任务等的落实。改进目标管理,完善综合考评体系。重点解决不落实、难落实问题。强化职能调整和下放的衔接和后续工作。
(八)全面加强部门党建和文化建设
加强党的领导是全面推进气象现代化和深化改革的重要保证。要强化责任,加强思想、组织、作风、廉政和制度建设,营造奋发有为团结和谐氛围。
把从严治党要求贯彻各项工作始终。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严明党的各项纪律。自觉把维护党中央权威、遵守党的政治规矩落实到全部工作中去。持续深入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严格执行有关制度。进一步精简公文数量,提高公文质量。强化会议管理监督,提高会议质量效率。厉行勤俭节约,严肃查处违反“约法三章”问题。持续反对“四风”,加强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和纠正存在的突出问题。组织开展教育实践活动专项检查,巩固拓展活动成果,健全作风建设长效机制。继续抓好机关作风建设月活动。
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是政治责任、直接责任。各级党组(党委)要统筹谋划,把党风廉政建设贯穿于各项工作的全过程。要紧紧抓住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这个“牛鼻子”,以上率下,层层传导压力,级级落实责任,强化党组(党委)责任担当,细化主体责任,建立责任台账,对主体责任不落实或落实不力的要严肃问责,要分级开展基层党组织主要负责同志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轮训工作。
7、如何提高新时期决策气象服务质量
主要抓好以下八项工作:
(一)着力提高气象防灾减灾能力和水平
气象灾害防御形势严峻,涉及面广,社会关注度高。要切实履行基本职责,不断加强能力建设,着力提高气象防灾减灾水平和效益。
完善气象防灾减灾工作机制。努力做到重大气象灾害与衍生次生灾害预报准确,预警及时,信息传播快速,确保预报预警信息发布不出现失误。进一步完善“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气象灾害防御机制,强化与各级防灾减灾及应急管理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和应急联动,深化防灾减灾资源整合与协调配合。切实发挥国家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体系建设效用。
加强基层防灾减灾体系建设。落实中央一号文件要求,着力推动基层气象防灾减灾服务融入式发展。推进基层气象防灾减灾工作逐步纳入地方基层组织体系和公共财政预算,纳入地方政府“三定”方案和绩效考核体系。推进基层气象防灾减灾发布手段融入地方社会治理体系和基层网格化管理体系,融入各部门减灾示范社区、智慧社区创建,融入各类公共服务信息平台,实现信息发布手段互联互通、共建共享和安全运维。推动将气象信息员纳入地方公共服务组织管理体系,加强管理与效能考核。
依法开展气象防灾减灾工作。强化依法履职意识和责任,扎实推进气象防灾减灾的相关法律法规的有效实施,依法规范政府、部门、社会和公民在防灾减灾中的责任和义务。推动建立政府主导下重大气象灾害预警的社会应急响应机制。强化对重点领域、重点区域、重点单位极端天气公共安全的依法监督职责。引导和鼓励社会志愿者参与气象防灾减灾服务。进一步加强气象防灾减灾科普宣传工作。
提高气象灾害风险管理水平。强化风险防范意识,逐步建立气象灾害风险管理业务。加强气象灾害风险普查,建设灾情信息管理系统,初步实现灾害信息实时、快捷、综合采集。开展台风、暴雨、干旱气象灾害风险评估和灾害风险区划试点,发展定量化的灾害风险评估业务,着力提高对地质灾害隐患点、设施农业、交通气象的影响预报和风险预警的针对性、有效性。发挥保险机构、红十字会等组织在气象灾害风险转移中的作用,建立重大气象灾害及次生衍生灾害跨部门联合调查制度。发展防灾减灾与公共气象服务效益评估业务,逐步建立国家、省两级气象服务白皮书制度。
(二)全力做好各项气象服务
气象服务是立业之本。要始终把做好气象服务放在首位,坚持“面向民生、面向生产、面向决策”,全力做好各项气象服务。
努力提升气象服务“三农”的水平。创新气象为农服务机制,融入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深化联合会商和产品制作发布机制,加强国家级与省级农业气象业务服务的技术指导和支撑反馈,强化关键农时、重大农业气象灾害实时监测和定量影响评估服务。服务国家农业对外合作,继续做好国内主要农作物长势监测和产量预报,并逐渐向国外重点农产品和重点农业产区拓展。推进中央财政“三农”服务专项建设与现代农业示范区、综合减灾示范社区等的融合,深化基层气象为农服务社会化发展试点,推动气象为农服务“两个体系”可持续发展。
全力提高公众气象服务水平。创新服务方式,发展更加适应需求的个性化、多样化、专业化公众气象服务。继续加强气象服务品牌建设,强化按需服务、移动式交互、智能定位信息发布,推进新媒体技术在公众气象服务业务中的应用。继续推进气象服务进学校、进农村、进社区、进企事业单位、进工地,进一步扩大气象预报预警信息发布的覆盖面。
做好国家重大战略和重大活动气象服务。围绕国家重大战略,以及新型城镇化建设、大气污染防治等重大任务,优化需求导向的服务机制,强化专项气象服务业务。做好大型运动会和2022年冬奥会申办等重大活动气象保障服务工作。
加强各项专业气象服务。完成全国交通气象灾害风险普查,深入推进交通气象沿线精细化预报和高影响天气短临预报试点。继续推进与住建部城市内涝防治合作。加强流域气象中心业务能力建设,发挥服务防汛抗旱及重大水利工程建设运行等职责。与国土资源部联合开展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示范区建设。继续做好海洋、森林草原防火、旅游、电力等专业领域气象服务。加强安全生产气象保障服务。
(三)做好应对气候变化和生态文明建设服务支撑工作
应对气候变化和生态文明建设是攸关当前和长远利益的大事。要切实发挥应对气候变化的基础科技支撑作用,有力保障国家应对气候变化和生态文明建设。
强化气候变化适应工作。加快建设中国气候服务系统,强化传统天气气候服务与气候变化应对需求的融合。推进省级气候变化适应工作。做好能源设施、城乡建设、交通基础等关键领域的气候变化风险评估,建立极端气候事件预警指数和等级标准,继续开展气候变化对特色产业和行业的影响评估。
做好应对气候变化决策支撑。做好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的支撑工作,围绕巴黎气候变化大会、气候变化立法、我国二氧化碳峰值排放路径和气候变化适应等开展决策咨询。积极参加IPCC未来规划,科学支撑气候变化公约谈判,参与气候变化全球治理。
加强气候变化科学研究。深入开展气候变化规律研究。强化气候变化基础数据建设,稳步推进全球气候系统模式和区域气候模式研发,继续开展气候变化检测归因研究,启动气候变化综合评估模式研发。做好气候变化最新科学进展和热点问题的分析解读工作。
更加重视气候安全工作。根据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确定中长期气候安全目标,减轻气候变化对粮食生产、水资源、生态、能源、城镇化建设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威胁,保障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加强生态文明气象服务。加强国家级、区域和省级环境气象预报预警业务能力和运行机制建设。推进与环保部门联合开展重污染天气预报预警和空气质量预报。发展污染源减排措施效果评估业务。继续做好生态脆弱区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加快推进区域人工影响天气工程立项建设。实施人工影响天气业务能力建设三年行动计划。促进气候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开展全国贫困县光伏发电资源评估与服务,组织开展风能经济开发潜力评估研究。加强城市规划、重大工程等气候可行性论证服务。
(四)全面深入推进气象现代化
气象现代化是兴业之路。要大力推进气象业务现代化、气象服务社会化、气象工作法治化,并将气象业务现代化作为核心重点任务来推动,落实目标任务和主体责任,全面深入推进气象现代化。积极发展现代气象服务业务。认真贯彻第六次全国气象服务工作会议精神,围绕构建中国特色现代气象服务体系的目标和要求,制定公共气象服务业务发展指导意见,集约化发展公共气象服务核心业务能力。强化决策气象服务业务能力建设。研发气象灾害影响预报和灾害风险评估技术,发展基于影响预报的专业气象服务业务。面向个性化服务需求,研发快速循环预报服务产品加工和产品检验监控系统。优化完善全国公共气象服务共享产品库。依托数据分析技术和新媒体,发展智能化公众气象服务业务。
深入推进现代气象预报预测业务。制订现代天气、气候业务发展指导意见,着力提升预报预测准确率和精细化水平。推进数值预报发展与应用,实现GRAPES全球模式业务运行,区域数值预报重点做好资料同化和产品应用工作。着力提高灾害性天气、局地性天气的分析能力和预报技术。开展全国10公里分辨率的精细化格点全要素预报业务试验。加强海洋气象、空间天气预报业务能力建设。实现第二代季节预测模式业务运行,进一步提高动力与统计相结合的客观预测技术水平。加快推进MICAPS4.0、SWAN2.0和CIPAS2.0系统建设,继续推进县级综合预报预警业务平台的建设与应用。召开第七次全国气象预报预测工作会议。
大力推进现代气象观测业务。强化综合观测业务的自动化、集约化、标准化,着力提高观测质量和效益。开展国家天气观测网台站遴选,加强国家基准站网建设,实现国家级台站和其他台站的分级管理。完成县级综合观测业务平台的试点工作并推广。统一各类自动气象站技术标准和数据格式,开展自动气候站设备选型,提高观测数据可同化水平。组织开展风廓线等观测资料的应用试验和观测预报互动科学试验,提高现代观测资料的应用水平。规范温室气体等大气成分业务,提高业务稳定运行能力。完成风云二号G星在轨测试并投入业务运行,统筹在轨气象卫星管理,优化地面应用系统设计,进一步提升气象卫星和雷达观测业务应用水平。加强国家级和省级计量检定能力建设,启动国家气象技术装备保障分中心(新疆)建设。严格执行气象专用技术装备许可制度。
着力加强气象资料业务和信息化基础能力建设。制订气象资料业务发展指导意见。加强气象资料基础工作。加快推进气象数据格式标准化工作。以推进全球气象再分析资料工作为抓手,优化气象数据采集、收集、质控、存储和应用业务流程。重点推进卫星、雷达等资料质量评估业务应用和同化工作。规范各类气象资料质量和时效的考核评估。提高全国气象广域网传输能力。加快推进全国综合气象信息共享系统(CIMISS)业务化,推进国家、省两级集约化数据环境建设。国家级气象业务内网和中国气象数据网上线运行。启动实施国家级高性能计算机二期建设和气象业务异地应急备份中心(上海)建设。
进一步强化责任考核。出台《全国气象现代化发展纲要》,完善气象现代化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切实推进各项保障政策落地。国家级业务单位要积极主动履责,加强与相关单位互动对接,完成气象现代化实施方案年度任务。省级气象部门要强化责任担当,着力推进省级气象业务现代化,有序推进县级综合气象业务发展。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将气象现代化工作纳入各级政府绩效考核中。
加强试点经验总结与推广。组织开展江苏、上海、北京、广东、重庆以及浙江杭州和宁波等第一批率先基本实现气象现代化试点总结评估,推广试点经验。加大对河南作为中部地区于2018年率先基本实现气象现代化试点省份的工作推进力度。针对东中西部各自不同发展特点,把握好东部率先,中、西部赶超的节奏。
(五)着力深化气象改革
改革是发展的动力源泉。要凝聚共识,密切跟踪国家改革进展,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倒逼,以气象服务体制改革为重点、以防雷体制改革为突破口,以气象科技体制改革为抓手,扎实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认真落实气象服务体制改革部署。要按照《气象服务体制改革实施方案》的部署,以国家级和部分省级公共气象服务中心为试点,创新发展气象服务业务体制、服务供给体制和运行机制以及专业气象服务实体规模化发展机制,更好地发挥气象事业单位在公共服务中的主体作用。推进中央和地方政府气象防灾减灾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健全政府购买气象服务制度。以气象为农服务社会化及大城市社区气象防灾减灾为试点,培育基层气象服务多元化提供主体。开展人工影响天气作业队伍纳入地方公共服务和保障体系试点。成立中国气象服务协会、中国人工影响天气协会。以上海自贸区气象服务管理和气象协会组织为抓手,制定出台气象服务管理办法、标准和规范,建立部门与社会组织对气象服务的市场管理机制。
加快推进防雷体制改革。依法加强雷电灾害防御工作的组织管理职能,发挥防雷减灾在保障公共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方面的作用。以激发市场发展活力,提升服务能力和创新方式为重点,试点带动,加快推进防雷体制改革,依法有序开放防雷检测市场,强化法规标准建设和市场监管。统一准入标准,制定出台全国防雷装置检测资质管理办法。清理与改革要求不相适应的规范性文件,完善防雷相关法规标准及业务规范,加强防雷服务市场监管。重庆、广东、浙江等试点单位要重点推进防雷工作政事企分开,发挥防雷服务行业协会作用,建立现代防雷企业制度,培育骨干企业。
稳步推进气象业务科技体制改革。按照信息化、集约化、标准化的发展要求,改革气象业务体制,优化气象业务布局、业务系统和业务流程,提升气象业务的效率和水平。通过试点建立省市县三级集约化的业务布局和业务流程,制定气象业务系统平台集约化发展指导意见。落实精细化气象预报服务产品制作向国家级和省级业务集约的气象服务业务技术体制。规范全国数值预报业务布局,制定数值预报业务发展改革指导意见。强化预报预测质量检验考核工作。建立预报员团队定量考核管理制度和激励机制。改革科研组织管理方式,进一步集中资源聚焦核心技术突破。深化气科院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完善以技术突破与业务贡献为导向的评价制度和激励机制,强化中试基地与业务用户参与成果评估,发挥学会等第三方机构在项目管理、科技奖励和成果评价中的作用。完善合作共赢机制,引导利用国内外优势资源参与重大核心任务协同攻关。
密切跟踪落实国家各项改革。及时贯彻落实国家关于科技体制、人事制度、财税制度及其他改革政策。配合中编办制定地方气象管理权力清单指导意见。继续推进气象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强化分类指导、上下协调、有序承接,建立完善规章制度、审批程序和事中事后监管措施,做到放管结合、监管到位。深化部门预算管理体制改革,管好用好财政资金。完善双重计划体制和相应财务渠道,积极争取地方财政解决气象部门职工的地方性津补贴。
认真组织并推进改革试点工作。总结省级气象局事业单位分类改革试点,推进省及省以下气象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切实抓好各试点单位经验总结,查找并解决存在的问题,创造出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和做法,探索形成一批特色鲜明的改革成果。
(六)大力推动创新驱动发展
创新始终是推动事业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要大力实施国家气象科技创新工程,培养创新型人才,着力推进气象信息化建设,有力保障和支撑气象现代化。
加快推进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全面落实国家气象科技创新工程核心攻关任务。发挥中央财政科技资金效益,落实四项研究计划重点任务。做强部门科研院所,优化学科布局,构建科研业务紧密结合的学科体系和协同攻关机制。加强区域科技协同创新,围绕区域重大业务核心技术进行攻关。优化气象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强化野外科学试验基地的开放共享。建立气象科技成果认定和分类评价制度。推动成果转化应用和向技术标准的深度延伸。完善有利于激发创新活力的激励制度。深入推进科技研发任务法人责任制落实。
加强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坚持党管人才原则,进一步强化人才工作“一把手”责任制。围绕国家气象科技创新工程,组建核心技术领域创新团队。完善人才和团队的评价激励等政策措施。深入实施“双百计划”、强基工程和青年英才培养计划。加强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培训。开展人才政策执行情况评估,优化人才发展环境。联合教育主管部门和高等院校,加强气象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加强西部欠发达地区人才队伍建设。
加快推进气象信息化工作。加强顶层设计,完成气象信息化总体规划编制。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强化气象信息化标准规范体系建设,统筹气象业务、服务、科研、教育培训和行政管理等的信息资源和数据,逐步构建资源高效利用、数据充分共享、流程高度集约的气象信息化新格局。加强气象信息化工作统一领导,开展国家和省级气象业务信息化建设试点,推进气象信息化总体规划实施,推进“气象云”工程建设。建立气象信息化社会运行保障机制。
提升开放合作质量效益。制定新常态下具有前瞻性和可操作性的合作计划及方案,深化省部、部际合作。围绕国家“一带一路”等总体外交大局和气象事业发展全局,做好第十七次世界气象大会参会等重要国际气象合作机制建设工作。多渠道、多方式加强多双边气象合作,提升国际引智和培训工作水平。加强气象援外工作。继续做好港澳台及周边区域气象交流合作工作。进一步规范外事管理,加强国际合作队伍建设。
切实抓好规划实施和编制,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做好气象发展“十二五”规划的总结评估,积极参与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和重大专项规划起草,组织编制“十三五”规划,提出未来五年气象事业发展重大工程和建设任务。加快《海洋气象发展专项规划(2014-2020年)》、气象卫星应用发展规划等专项规划的编制和审批。强化山洪地质灾害防治气象保障工程等项目的统筹建设与管理。开展气象监测与灾害预警工程、国家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一期工程竣工验收。组织召开全国气象部门西藏工作会议。完善对口支援西藏和四省藏区、新疆及艰苦台站工作方案。扎实推进新疆兵地气象融合发展。重视和支持基层气象台站能力建设。
(七)全面推进气象法治建设
气象工作法治化是新时期全面推进气象现代化的内在要求。要坚持依法发展、依法行政、依法履职,全面提高气象工作法治化水平。
推进气象立法和标准化管理。积极参与全国人大常委会涉气象法律草案和国务院涉气象行政法规起草。继续推进气象灾害防御法和气候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条例的立法进程及《人工影响天气管理条例》修订。突出各地气象事业发展特色,加快推进地方气象立法步伐。切实提高气象标准质量,不断强化标准执行。加快霾等重点标准的制修订,建立以标准为依据的业务管理工作机制,清理修订完善现有业务规范,制定标委会绩效评价指标,开展标准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
提升依法履行气象社会治理能力。全面梳理气象行政管理职能,制定气象部门权力和责任清单。完善并实施气象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管理办法和指导标准,做好气象行政执法监督检查,及时制止和查处违反气象法律法规的行为。继续开展防雷综合治理督导检查,加强事中事后监管。
提高依法管理气象事务水平。完善学法、用法制度,增强干部职工运用法治思维和方式推动改革发展的能力。完善重大决策法定程序,建立重大决策终身责任追究制度及责任倒查机制。积极推进国家和省级气象部门法律顾问制度。突出抓好局党组各项重大决策部署、事业发展重点目标、深化改革各项任务等的落实。改进目标管理,完善综合考评体系。重点解决不落实、难落实问题。强化职能调整和下放的衔接和后续工作。
(八)全面加强部门党建和文化建设
加强党的领导是全面推进气象现代化和深化改革的重要保证。要强化责任,加强思想、组织、作风、廉政和制度建设,营造奋发有为团结和谐氛围。
把从严治党要求贯彻各项工作始终。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严明党的各项纪律。自觉把维护党中央权威、遵守党的政治规矩落实到全部工作中去。持续深入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严格执行有关制度。进一步精简公文数量,提高公文质量。强化会议管理监督,提高会议质量效率。厉行勤俭节约,严肃查处违反“约法三章”问题。持续反对“四风”,加强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和纠正存在的突出问题。组织开展教育实践活动专项检查,巩固拓展活动成果,健全作风建设长效机制。继续抓好机关作风建设月活动。
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是政治责任、直接责任。各级党组(党委)要统筹谋划,把党风廉政建设贯穿于各项工作的全过程。要紧紧抓住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这个“牛鼻子”,以上率下,层层传导压力,级级落实责任,强化党组(党委)责任担当,细化主体责任,建立责任台账,对主体责任不落实或落实不力的要严肃问责,要分级开展基层党组织主要负责同志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轮训工作
8、气象局需要什么特长?
气象局不需要什么特长,但是你得有知识,有气象部门的知识,专业学习的专业需要对口。
9、2万家政府网站首晒年检报告有多雷人?
2万家政府网首晒“年检”报告
常态化监测覆盖面扩大,各地区各部门每季度网站抽查比例从10%提高到30%;全国累计整合迁移无力维护政府网站2万余个,减幅达46%;清除“山寨”政府网站持续推进……
1月底,各地区、各部门2万多家政府网站首次公布“年检”报告,既有强化监督的《政府网站监管年度报表》,也有深入“自检”的《政府网站工作年度报表》,向全社会亮出政府网站“家底”,进一步推动建设整体联动、高效惠民的网上政府。政府网站是否合格、能否满足公众期待等,指标数据一目了然。
98%政府网站发布年报
“四不”问题成考察重点
截至2月25日,一个叫“衡水市工业新区教育局”的“山寨”网依然能顺利打开,栏目建设看似有模有样,而实际上该局纯属杜撰;去年10月,安徽省池州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网站被发现假冒,省政府网站接到报告后立即处置,完成全省范围内网络封堵。
近年,假冒政府网站一度层出不穷,假证、假商品、假缴费借此打掩护,损害公众利益。2017年,清除行动持续进行。截至目前,北京市、河北省、山西省政府网站分别发现并处置假冒网站2个、3个和7个。
去年5月,国办《关于印发政府网站发展指引的通知》正式印发,明确要求从2017年度开始,逐年编制《政府网站监管年度报表》和《政府网站工作年度报表》,并在每年1月31日前向社会公开发布。
记者从国务院办公厅政府信息与政务公开办公室了解到,今年2月初,全国2万多家政府网站中,已有约98%网站公布工作报表,接受社会监督。此外,各地区、各部门公布了对本地区、本部门政府网站监管工作的报表。目前,国办正在对公布情况核准统计。
除“假冒政府网站处置”这项指标外,两份报表的考察指标紧扣群众反映强烈的更新不及时、信息不准确、互动不回应、服务不实用等“四不”问题。公开网站抽查、网站开设整合、“我为政府网站找错”平台网民留言办理、假冒政府网站处置……《政府网站监管年度报表》的指标内容侧重机制建设,引导和强制各管理单位建立并完善这些机制,更好为网上政务保驾护航;《政府网站工作年度报表》的指标内容更多考虑用户使用,包括信息发布、专栏专题、解读回应、办事服务、互动交流、安全防护、移动新媒体、创新发展等。
“两份年报的重要特点是量化、数字化、客观化,适应不同层级、不同类别、不同发展水平的政府网站,既便于横向或纵向比较,又清晰直观体现网站监管和工作具体情况”,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博士王友奎认为,这意味着政府网站建设和管理的方向性更加明确。
98%网民留言及时办结
在线办事程度尚不平衡
打开北京市政府门户网站,登录首页“政务服务”栏目,根据服务类型,市民可选择个人服务、部门服务、便民服务、利企服务、阳光政务等项目。进一步点击,可以看到“便民服务”项目覆盖日常生活多个方面,如出境游证件、居住登记卡等,还可查询车辆违法信息;“利企服务”则提供查询纳税申报、企业年报等服务。
根据《北京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2017年度工作报表》,2017年网站政务服务事项数量超过20万,一批公共服务事项实现网上预约、网上申报。
通过是否发布服务事项目录、注册用户数、政府服务事项数量、可全程在线办理政务服务事项数量等指标,公众可快速了解各网站办事服务成效,也可与平日办事感受做比较。年报显示,政府网站服务事项种类和总数呈现逐年增加的现状,天津市政府门户网站提供政务服务事项超17万项,江西达16万项。
然而,各地在线办事程度发展并不平衡。
例如,云南省政府门户网站去年政务服务事项总量在全国靠前,但全程在线办事比例不到1%。相比之下,湖北省、黑龙江省总数虽不靠前,但在线办事率分别接近20%、100%。专家指出,网站服务在向着“应上尽上”方向发展的同时,实际生活中能否“在线”办理直接关系公众体验的好坏。
2017年,政府网站工作更加注重与公众的互动交流,报表里有关互动交流的指标不少。比如,留言办理、征集调查、在线访谈的数量与时间等,被要求明确填写;收到留言数量、按期办结数量、超期办结数量等情况被要求公布。据统计,截至2017年底,全国政府网站已累计处理37138条网民留言和投诉,总体办结率达98%。
移动政务首次纳入考核
雷人雷语仍需积极治理
2月25日,在安徽省政府微信公众号“安徽省人民政府发布”最新一期“回应关切”栏目中,针对一位网友反映向当地村委会申请宅基地“遇阻”一事,有关部门给予权威政策释疑,并公布回复内容,受到网友好评。据了解,安徽省政府官方微博也已开通留言办理功能,2017年筛选需办理的网民留言事项604条,涉及住房、城乡建设、土地、环保等领域,平均每天给网友办成2件事。
目前,安徽省政府网站积极推动各项服务工作向移动端拓展,全省16个市、105个县(市、区)全部开通政务微博微信。“当网民在线发声、隔空喊话,移动新媒体正成为让每一件‘小事’落地生根的新平台。”安徽省政府网站负责人说。
“移动新媒体”考察指标,首次出现在政府网站年度报表里。根据此次公布情况,政府两微一端等政务移动端正在迅速“吸粉”。
河南省政府门户网站的移动APP“河南政务”下载量达几十万;农业部开设农民日报、中国农业新闻、微观三农、农视网微信公号,总订阅数超500万;广东省政府门户网站开发省政府公报微信小程序,去年发布36期公报,用户数迅速过万。
此外,北京市、贵州省、四川省等地以及科技部、公安部、国家食药监总局、中国科学院、中国气象局等政府网站,纷纷入驻网易新闻、搜狐新闻、腾讯企鹅号等新闻客户端,不少已“小有名气”。
不可忽视的是,仍有部分地区和部门的政府网站新媒体管理发布混乱,存在开办底数不清、管理责任不明等问题。有的频现雷人雷语,有的政府新媒体账号还成了“娱记”“段子手”,有些地区还未开通移动端服务。
据清华大学对全国415家政府门户网站的抽样调查,2017年59.2%的网站建设了政务微信且更新较好,12.8%更新一般,27.2%尚未建立政务微信;28.4%建设了APP且更新较好,22.2%更新一般,49.4%尚未建设APP。
移动政务的建设还需更多技术支持。专家指出,关注信息服务聚合的“搜索即服务”、细分用户群体的“多语言版本”、打造个人和企业个性化服务的“千人千网”以及大数据支撑等“硬”指标,既是对政府网站一年来运维成果的展现,也为政府网站的发展指出了新方向。
脚踏实地实干。
10、如何做好新媒体运用及舆情监控管理
如何做好新媒体运用及舆情监控管理;1.背景:新媒体发展下的舆情监控管理形势;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络媒体作为一种新的信息传;2.分析:新媒体及舆情信息主要特点;2.1新时代下新兴媒体呈现的鲜明特征;①新媒体的开放性:扩展宣传的覆盖范围,增强工作的;②新媒体的无界性:新兴媒体的出现改变了时间和空间;提高了工作覆盖的广度和深度;③新媒体的互动性:新兴媒体具有双
如何做好新媒体运用及舆情监控管理
1.背景:新媒体发展下的舆情监控管理形势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络媒体作为一种新的信息传播形式,已深入人们的口常生活。大学生作为网络媒体的主要参与者,在网络舆情的产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大学生网友言论活跃已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一种促成媒体间融合发展的新兴媒体技术和媒介传播形态——“全媒体”(omnimedia,也称“新媒体”)开始出现雏形。这种新兴媒体逐步镶嵌于社会结构和社会互动关系中,对社会舆情信息的生成与传播产生了重大影响。前瞻性地探讨全媒体的性质、特点及其发展态势,全面把握新形势下舆情工作的新特点,对于认识传统舆情工作模式中存在的局限性,找到顺应媒体发展要求并符合信息传播一般规律的工作思路,从而有针对性地做好全媒体语境下的舆情信息和舆论引导工作,实现社会管理创新具有重大意义。
2.分析:新媒体及舆情信息主要特点
2.1新时代下新兴媒体呈现的鲜明特征
①新媒体的开放性:扩展宣传的覆盖范围,增强工作的社会影响力,拓展信息收集渠道,使大众的思想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呈现出多元化、复杂性的发展趋势。随着大众思想活动的自主性、思维方式的个性化明显增强,在价值观上更加注重自我、讲求实效,价值取向多元、行为灵活务实。
②新媒体的无界性:新兴媒体的出现改变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一方面丰富了工作手段,实现了工作的地域无界、身份无界、领域无界,
提高了工作覆盖的广度和深度。另一方面,由于网络等新兴媒体的无界性,相对于传统媒体,信息来源的不确定性、信息传播的不可控性等大大增强,对加强信息传播、扩散的有效管理和及时掌控带来相当大的难度,出现了一些怀有不良企图的人传播虚假信息,散布非法言论危害社会稳定。
③新媒体的互动性:新兴媒体具有双向、多向、即时、互动的数字化传播特点,使意见沟通、整合、反馈的效率大幅提升。
④新媒体的多样性: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比较热门的新兴媒体不下 30多种,主要有电子邮箱、手机报、博客( Blog )、微信、微博、对话链(Chatwords)虚拟社区、搜索引擎、简易聚合(RSS)、门户网站等。新兴媒体可以提高工作效率,丰富工作形式,增强工作吸引力。 ⑤新媒体的隐蔽性:由于互联网等新兴媒体的虚拟性,使得屏蔽了真实身份的交流者脱离了自我约束和社会监督。他们利用虚拟网络空间来发表自己的观点,意图以自己的声音来达到危害社会的目的。
2.2舆情信息生成与传播的主要特点
①易感性:如同一个具有“自组织”性质的复杂系统(如气象系统),舆情信息在其生成与扩散、发布与接收过程中,往往一个微小的“扰动”(如一条新闻、一则爆料、一张图片、一个“段子”),就有可能酿成重大舆情热点事件,从而产生广泛而持续的影响。
②不可控性:全媒体语境下,舆情信息传播没有固定中心或中心不明确,没有舆论集散地,没有固定的“关口”或“渠道”,传播渠道和终端分散,传播主体多元,没有绝对意义上的“受众”。同时,舆情
信息呈海量增长,热点事件层出不穷且瞬息万变,人们很难从中确切把握舆情信息的类型、发生方式及走向。
③复杂性:由于高新技术的介入,舆情信息的形成与传播不再局限于口口相传和书信传递,也不再局限于主流媒体相对单一的机构与渠道之中,而是呈现在由大众媒体与个体媒介所构成的媒体生态系中。系统里隐匿的不同阶层的人群与个体,和交织的各种利益、权力、欲望、目的和情感,常常使舆情的样态及趋势呈现纷繁复杂的局面。
④弱导向性:全媒体语境下,由于媒体间的融合,传统意义上单个媒体传播的空间限制被逐渐打破,主流媒体与非主流媒体的界限在不断地被模糊。信息传播的主动权被分散到广大受众手中,而受众进入媒体的通道是有选择性的。现在能够通过各种形式的自媒体、全媒体记者发出自己的声音。显然,这些都将大大减弱舆情信息传播的导向性功能。
3.思考:新媒体运用及舆情监控管理的对策
3.1确立与新媒体形态发展相适应的舆情工作新理念
确立媒体与信息产业发展并重的理念,要求我们从发展高新技术和高科技产业的角度认识新兴媒体,以开放的心态主动认识和把握新技术发展的基本规律,坚持做到“积极利用、科学发展、依法管理、确保安全”。
3.2消除不利于新媒体形态与舆情工作良性互动的体制性障碍
由于管理与运营的过度行政化跨媒体、跨行业、跨地域的商业性网络组织和传媒集团难以形成,市场机制与计划机制难以真正对接。
在媒体与舆情层面上,作为媒体传播内容的舆情也存在多头管理、职能交叉的问题,难以形成舆情联动与整合的机制。对于这些体制性问题,必须加大改革力度,最大限度地消除体制性障碍。
3.3建立既充满活力又协调有序的工作机制
在创新制度的同时重点和热点相关部门应当围绕舆情工作的目激活系统要素的组合及有机构并以制度固化的方式形成稳定的工作流程及组标成织形式。
3.4探索新形势下舆情信息和舆论引导工作的新方法
应当顺应全媒体的发展趋势,遵循当代信息传播和舆情发展的客观规律,改进我们的工作方法。当前应当充分发挥主流媒体的作用,加强主流媒体与新兴媒体的融合,使主流媒体能够在第一时间抢占新闻和舆情制高点,增强其正面引导舆论的能力。
3.5完善与新媒体技术相匹配的舆情监控新技术
网络舆情监测要求达到实时性、全面性和准确性。多瑞科舆情数据分析站能满足系统舆情信息服务市场三个要素,实时性:舆情获得越早,给应对和处置留下的余地就越大,而网络舆情的发展往往是爆发式的,机会稍纵即逝,一旦错失最佳时机将追悔莫及;全面性:网络舆情容易攻其一点,不及其余,信息量大,容易使很多重要信息被忽略;准确性:海量信息条件下,如何准确地掌握问题核心,不为纷扰所困,是得出正确判断的关键。
加强相关监测软件的开发,建立一套自动化的网络舆情分析系统。基于新媒体技术的应用实践,着力开发突发事件监测与预警技术、搜索引擎优化和屏蔽技术、事件信息特定对象发布技术等;加快发展政府应急管理预警电子政务,综合应用Internet技术等,整合多部门、多行业、多层次的已有系统和信息资源,实现对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实时响应和调度指挥;通过技术革新探索建立覆盖广播、电视、论坛、博客、微博、手机、视频等媒介的内容监测系统,净化网络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