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谁知道媒介技术的发展简史啊~?
那个我从百度文库上找到一个,其实咱们应该兼收并蓄不是,我觉得底下那位仁兄回答的也不错,你一起结合着看吧!冒昧问一句:不知道你要这资料要干什么呢?
这是百度贴吧上的:
媒介作为信息传递、交流的工具和手段,在人类社会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没有语言和文学的终结,人类就不能摆脱原始的动物传播状态;没有机械印刷和电子传输;没有机械印刷和电子传输等大量复制住处的科技手段的出现,就不可能有近现代的大众传播,也不可能有今天的信息社会。媒介的发展与社会的演化变革密切结合在一起。媒介的发展史可以从“口语传播时代,文字传播时代,印刷传播时代,电子传播时代,信息时代”五个阶段来研究。
口语传播时代:口语传播与岩画传播
口语传播时代大致从人类摆脱“与狼共舞”的野蛮状态、、组成原始社会开始,一直到文字的出现。简言之,就是从人类开口说话到用手写字这一漫长时期。
德国著名释义学者加达默尔认为,语言本身就是一种世界观,人类有了语言,所以有了一个“世界”,同“世界”有了一种“关系”,对世界有了一种特殊的态度。“无论我们用什么语言,我们获得的只是一个更为扩大的方面,一种世界观。”换句话说,人类驾驭了语言,也就拥有了一个动物类所没有的丰富的“语义世界”。由此而知,口语最初仅仅是一种将声音与周围事物或环境联系起来的符号,在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社会实践中,逐渐提高了它的抽象能力,成了一种能够表达复杂含义的音声符号系统。与此同时,口语也大大促进了人类思维的发达。美国传播学家德弗勒认为,语言与思维是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的,思维的规则与说话的规则相同,思维也就是内向操作语言。而思维,特别是抽象思维,是人类与动物的最本质的区别。语言使这一本质区别得以落实,使人类有了作为高级生物的独立的意义。
此外,语言还体现了媒介的最基本的功能,即实现信息的交流与共享。个人生活在自然环境或社会环境当中,要保证其生存与发展,就必须及时了解环境的变化,并据此不断调节自己的行为以适应新的变化。这种信息需求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必然要求,而语言的产生使这种要求得到相当的满足。尤其是在以口语传播为主的时代,人类主要处于原始社会时期,以小规模、近距离的群体生活、部落生活为主。此时社会生产力低下,个人的生存能力也较薄弱。语言使人们能够有效的组织在一起,共同抵御自然的灾害,或相互协作进行农耕、渔猎等社会生产。这种群体的行动使社会生产力得以提高,并发展了人类的社会性。
总之,口语的产生无疑大大加速了人类社会进化和发展的过程,直到今天,口语依然是人类最基本、最常用和最灵活的交流手段。但是,作为声音符号的口语是有其局限性的。第一,口语只能在很近的距离内传递和交流;第二,口语信息转瞬即逝,记录性较差,其保存和积累只能依赖人脑的记忆能力。因此,口语受到空间和实践的巨大限制,只能适用于小规模的距离社会群体或部落内的信息传播,当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单纯的口语传播便无法满足客观的需要。
事实上,即使在以口语传播为主的时代,口语也并不是唯一的传播手段。为了适应越来越复杂的社会生活和越来越大的环境空间,人类不断发明和采用了一些早期的媒介工具,例如擂鼓、烟火、结绳记事等等。这些原始媒介的功能已接近文字,意味着人类社会即将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文字传播时代
文字是人类发展史上第二座重大的里程碑,如果说语言的产生使人类摆脱了动物状态,那么文字的出现则使人类进入了一个更高的文明发展阶段。
文字是在结绳符号、原始图画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我国《易经·系词下》中有“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的记载,日本历史上则有过“结绳时代”。在文字产生以前,世界上许多国家都经历过结绳记事的时期。中国有句古老的成语叫做“书画同源”,这说明早期图形符号同样是文字的重要源泉。根据考古学的发现,人类用图形或绘画来传递信息从旧石器时代晚期就开始了。那时人们将对自然界和自身认识绘成简单的图画,刻在岩壁或各种石器上。到了新石器和铜石并用时代,这些早期绘画已经发展成一种图画文字。而考古学则证明,在公元前3000年左右,真正的文字已产生了。
英国历史学家巴勒克拉夫在《泰晤士世界历史地图集》中指出:“公元前3000年左右的文字发明,是文明发展中的根本性的重大事件。它使人们能够把行政文献保存下来,把消息传到遥远的地方,也就使中央政府能够把大量的人口组织起来:它还提供了记载知识并使之世代相传的手段。”
巴勒克拉夫这段话概括了文字发明的重要意义。首先,文字克服了口语转瞬即逝的缺陷,能够把信息长久保留下来,使人类的知识、经验的积累、储存不再单纯依靠人脑有限的记忆力;其次,文字能够把信息传播到遥远的地方,打破了口语的距离限制,扩大了人类的交流和社会活动的空间;第三,文字的出现使人类文化的传承不再依赖容易变形的神话,而有了确切可靠的资料和文献依据。一句话,文字的产生使人类住处传播在时间和空间两个领域都发生了重大变革。这种变革进而影响到人类社会的各个方面。在政治上,文字使大规模的行政统治成为可能,法律政令、官僚系统都有可以有效地组织起来;在经济上,文字促进了社会生产,并使不同地点、不同地域间的经济交往变得简单方便,商品经济因此而获较大发展;在文化上,文字的贡献尤为突出,人类的精神遗产得以保存和延续,文明因此而得到持续性的发展。总之,文字有效的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不同民族所拥有的独特的文字,都对本民族有至关重要的意义。以我国为例,秦始皇在统一中国时的一项重要措施就是实行“书同文、车同轨”的制度,从而大大推进了各地区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可见汉字在统一的中华民族和中国文化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发挥了多么巨大的作用。
印刷传播时代:
印刷——东方的贡献与西方的成就
文字出现以后,人类经历了一个很长的手抄传播阶段。手抄传播效率低、规模小、成本高。加上教育的普及程度低,所以文字传播基本上还属于政府、官吏以及统治阶层的特权。这种情况,直到印刷时代出现以后才有了改变。
印刷时代的到来是建立在纸张和印刷术发明的基础之上的,这是中华民族为世界文明作出的两大贡献。早在公元105年,中国东汉时代的蔡伦就在前人经验的基础上,造出可结实耐磨的植物纤维纸。在公元7世纪的唐代,中国已经出现了雕版印刷。1045年,宋代的毕升发明了胶泥活字印刷术。到了元代和明代,中国又先后出现了木活字和造纸术广泛流传到东亚和西方各国,为推动世界文明和人类社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印刷术的发明标志着人类已经掌握了复制文字信息的技术原理,有了对信息进行批量生产的观念。但是在中国,由于封建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制约,中国的印刷事业长期停滞在手工作业和人力劳动的水平上。直到15世纪40年代,德国工匠古登堡在中国活字印刷和油墨技术的基础上创造了金属活字排版印刷,并把造酒用的压榨机改装成了印刷机,才使文字信息的机械化生产和大量复制成为可能。在欧洲工业革命中,印刷技术不断革新,迅速跨越了人力生产而进入机械动力和电力生产的阶段,印刷时代此时才真正来临。
印刷机的出现催生了近代报刊,伴随着读写能力的普及,印刷媒介开始在社会变革和社会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它使马丁· 路德宗教改革的梦想变为现实,并使孟德斯鸠、卢梭的言论为人所知;它催生了印刷自由(即新闻自由,英文作press freedom)思想,成为自由民主思想的一大柱石;它还促进了人们文化水平的提高。总之,由于印刷时代的到来,西方的思想面貌大为改观,进而在政治、文化上也发生了重大的变革。传播学家史拉姆指出:“书籍和报刊同18世纪欧洲启蒙运动是联系在一起的。报纸与政治小册子参与了17世纪和18世纪所有的政治运动和人民革命。正当人们越来越渴求知识的时候,教科书使得举办大规模的公共教育成为可能。正当人们的权利分配普遍感到不满的时候,先是报纸、后来是电子媒介使普通平民有可能了解政治和参与政府。”史拉姆的这段话高度概括了印刷媒介的发展在社会政治、文化和教育领域中的巨大影响。美国社会学家库利认为“印刷意味着民主”,恩格斯则提出,如果没有印刷术,就不会有欧洲的资产阶级革命。印刷媒介的重大意义可见一斑。不仅如此,它自己本身也成为一种规模宏大的产业,并迅速成为正在萌芽中的信息经济的主要部分。
在20世纪,印刷媒介已经高度普及,书籍、报纸、杂志等出版物作为人们每天获取信息、知识、娱乐的基本渠道之一,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发挥着重大的影响。
电子传播时代
如果说印刷实现了文字信息的大量生产和大量复制,那么电子技术最重要的贡献之一就是实现了信息的远距离传输。1837年,美国人塞缪尔·摩尔斯发明了第一台实用电报机。1844年,当美国第一条电报线开通时,摩尔斯从华盛顿向巴尔的摩发出了第一封电报,其内容是《圣经》中的一句话:“上帝啊,你究竟创造了什么!”
当然,这个奇迹并不是上帝创造的,而是科学技术发展的结果。尽管如此,人们仍然不能不为这一“时空的超越者”和“闪电般的”通讯工具发出由衷的赞叹。在电报出现以前,信息的交流与物质的流通、人的流通是等速度的;换句话说,信息的交流也是通过交通工具进行的,书籍、报刊、信件的传输并不比人流和物流的速度更快。但是,电子通信工具的出现使得远隔万里、重洋阻隔不再成为人类沟通信息的严重障碍。1858年,当横跨大西洋的海底电缆宣告竣工时,接近于实时传播速度的远距离信息传递已经成为现实。
早在电子传播技术诞生两个世纪以前,西方的探险家们就开始寻求对地域的突破。到了十九世纪,多范围的跨国经济、大规模的殖民体系都已建立,不同地区间的联系更为紧密,人口的流动性也大为整加,因此,信息传播要求更快的速度和更高的速率,还要求克服印刷媒介在传播空间上的缺陷。电报的产生初步满足了这些要求。此后,随着电话、电视以及卫星通信的依次问世,信息传播的范围和速度出现了质的飞跃。电子传播技术真正实现了“天涯若比邻”的景象,给社会和个人生活带来极大影响。这种影响首先体现在经济上。由于地域屏障被突破,商家可以及时了解把握不同地区的市场情况,同时对自身的调节控制也更为便利,经济组织的弹性和活力大大整强,整个社会的经济也因此而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和发展潜力。其次,电子传播技术在政治尤其是军事方面也有重大作用,无论在战争时期还是和平时期,它都是相当于眼耳鼻舌的重要工具。而就个人生活来讲,电话、电视已成为几乎所有现代人必不可少的生活用品,其位置不容取代。
电子媒介为人类传播带来的变革并不仅仅是空间距离和速度上的突破。从人类社会信息系统的发展的角度来看,电子媒介还在别的方面具有里程碑的意义。过去,无论声音还是影象,其本身都不具备记录性和复制性,以至于考古学家无法找到他们的“化石”。电子媒介出现以后就不同了,随着摄影、录音和录象技术的进步,人们不但实现了声音和影响信息的大量复制和大量传播,而且实现了它们的历史保存。我们今天考察古代社会时,只能根据文字记录或考古发现进行想象和推测,而当千百年后的人们研究我们这个时代时,他们则可直接聆听和观察我们的音容笑貌。这就使人类文化的传承内容更加丰富,感觉更加直观,依据更加可靠。一句话,它使人类知识经验的积累和文化传承的效率和质量产生了新的飞跃。
信息时代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电子传播技术的突破,使人类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前所未有的信息社会。所谓信息社会,是指“信息成为与物质和能源同等重要甚至比之更加重要的资源,整个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以信息为核心价值而得到发展的社会”。由于信息与媒介的唇齿关系,媒介在社会中的地位比起过去的时代来更为突出。
新媒介 信息爆炸信息社会全球信息化
媒介的每一次重大变革,都是建立在社会生产力大发展、社会信息系统复杂性提升的基础上;而媒介的演进,又对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反作用,极大地促进了社会和人类文明的进步。
语言使人类彻底摆脱了动物状态,标志着真正意义上的人类的产生;文字则使人类文明有了飞跃式的发展;印刷和电子技术在工业社会中地位突出,在政治、经济、文化、宗教、军事等诸多方面影响深远;新媒介的产生,则使地球变为一个小小的“村落”,大大促进了全球一体化的进程。不过,一种社会现象的产生,究竟使媒介工具形式引起的,还是由它的传播内容引起的,或者是由其他社会因素引起的,要在理论和实证上做出严密的结论,目前还是很困难的。我们必须承认,一种媒介的出现和普及,对社会以及人的行为产生的冲击和影响是巨大的,由于其活动的内在规律和特性,人们在某些方面不得不受制于它;但是如果把社会变革的全部原因都归结于它,也是不切实际的。
这是我从社会新闻网上找的:
200多年前,在国际领域,伴随着报纸的诞生,与媒介公信力有关的现象、讨论开始出现。
200多年后,在中国本土,社会转型与和谐社会的语境下,中国气派的媒介公信力正在发生着理论与实践的互激,学界和业界开始探索媒介公信力的发生发展规律:媒介公信力的历史渊源、概念界定、产生机制、判断维度、功能作用、监督规范――《媒介公信论》(新华出版社,江作苏等著)一书正是上述议题的书写。
本书跨越多学科研究领域、采用创新性的研究方法,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指导,立足于现实,求证于历史,从媒体公信力的界定、历史的梳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论述到媒体公信力在和谐社会建设中的实践,阐明了“责任造就公信力”不仅是一种理论创新,更应成为一种媒介文化。“责任造就公信力”,是贯穿本书的核心思想;“责任”、“信任”与“人”,是贯穿本书的关键词;依据框架理论,媒介框架的责任与受众框架的信任重复博弈的“责任―信任模式”,是本书的核心理论骨架。
媒介公信力的研究背景
在全球化背景下,媒体的市场主体地位、媒体产品的商品性质、媒体从业人员的社会一般经济人共性,都使得基于人产生的公信力在纯洁性和持久方面面临经常的挑战。
目前,我国正处于转型期,社会使公众处于不确定状态或有风险之中,公众不得不更为积极地关注周围发生的一系列事件,对媒介的依赖性增强。为说明这种“依赖性”,作者在导论部分引入了“媒介化社会”这一概念:媒介化社会是一个全部社会生活、社会事件和社会关系可以在媒介上展露的社会。媒介化社会的重要特征是媒介影响力对于社会的全方位渗透,从本质上来讲也是人的媒介化、人与人关系的媒介化。
一方面,现代人对周围环境的认知高度依赖媒介,媒介视野的扭曲和偏差将导致人们对社会认识的扭曲和偏差。另一方面,在市场化的运作条件下,部分新闻媒介机构和工作者受经济利益驱动,出现媒介道德失范,违背新闻专业理念和职业道德,忽视社会价值,过分追求炒作效果和经济利益的现象。
20世纪50年代以来,媒介公信力研究即成为国外大众传播研究中一个引人注目的研究领域。媒介公信力的概念在我国大陆使用的时间较短,在我国的公信力的研究中,大众传播媒介被视为概念主体,因此,媒介公信力研究在很大程度上等同于大众媒介公信力。
媒介公信力因素分析
第四章《媒介公信力因素分析》是全书的核心和精华部分,作者引入源自贝特森的“框架”理论以及关于知觉与认知的讯息处理模型――社会基模,阐述了媒介公信力的市场机制,建构了媒介公信力的判断维度,实为新闻传播领域研究方法的突破与创新。
首先,阐述了媒介公信力的市场机制,媒介公信力的产生是媒介框架与受众框架的重复博弈。
新闻框架是新闻工作人员、消息来源、受众、社会情境之间互动的结果。媒介框架其实就是一种意义的构建活动。新闻工作者将自然事件(未经人为加工处理)转换为社会关注事件,并在考虑这一事件的公共性质与社会意义后,再将其转化为新闻报道。在此转换与再转换的过程中,新闻工作者一方面以自己的经验(框架)将事件从原有情境中抽离,另一方面则将事件与其他社会意义联结(或再框架化),产生新的情境意义。
受众框架是指受众在接触媒介时,他们的认知基模会影响对新闻报道内容的选择、解读与判断。
媒介框架与受众框架的反复博弈,导致了最后形成新闻报道的流程:客观事实→媒介组织框架→记者个人框架→文本框架→编辑个人框架→新闻报道。
媒介框架与受众框架的互动关系是一种博弈活动,这种博弈活动要持续下去,需要满足一个条件就是媒介框架与受众框架之间建立起一定的信任关系。从信任的博弈论模式来看,如果在媒介框架与受众框架的初次博弈中产生了初步的媒介公信力,这种程度的媒介公信力又能使后续的博弈能够发生,如此反复,就能在不同博弈阶段形成程度不等的媒介公信力。
其次,进行了媒介公信力的判断维度分析。
在传播学术界,学者们基本上是沿着媒介(传播渠道)和消息来源两个外延来进行公信力的判断维度探讨的。
本书则对消息来源公信力、媒介(传播渠道)公信力、媒介机构公信力、媒介产品公信力四个外延的维度构成情况进行论述。作者依据框架理论,建立媒介框架的责任与受众框架的信任重复博弈的责任――信任模式,即“责任造就公信力”。对媒介公信力的维度判断,更倾向于媒介框架的内涵分析,即公信力包含以人为本、内容真实、导向正确、形式亲和四个维度,分别对应媒介组织框架的记者框架、编辑框架和文本框架等。
媒介公信力的内涵、实质与价值
媒介公信力是公信力的一种,是媒介的一种客观属性,同时,媒介是整个社会系统的一个子系统,其在社会活动过程的行为和表现特别是它的新闻传播活动直接面向公众,要靠公众来评价,因此传媒的公信力也离不开公众的主观评价。
我国媒体影响力的构成要素主要有以下几个:公信力、权威性、接触率、指导性、贴近性等。媒介公信力的具体内涵包括新闻是否真实、客观、公正、公平等,媒介是否符合专业规范和具有职业操守等。
媒介公信力实质是受众和新闻媒介机构在新闻传播活动中履行社会契约承担社会责任而展现的信任力和责任力。它一方面反映了受众对一媒介的满意度和信任度,另一方面反映了该媒介在受众中的吸引力、影响力、号召力、引导力,是媒介的社会皮肤,是媒介竞争的关键,是媒介追求的目标,包含以人为本、内容真实、导向正确、形式亲和四个方面。
本书的第三章叙述了媒介公信力的价值表现与现实表征,并指出当代社会媒介公信力的异化。
媒介公信力在价值层面表现为社会价值和专业价值的统一,新闻职业道德与社会伦理的统一,公正传播与社会正义的统一,社会进步与媒体地位的统一。同时,公信力是媒体的核心竞争力,是媒介专业主义的体现,对媒介政治、经济和文化功能的发挥具有决定性作用。媒介公信力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以人为本,即要满足受众的信息需求;内容真实,即准确客观地报道事实和反映世界;导向正确,即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形式亲和,即传播形式和方式能够为受众所接受。
然而,随着媒介生态环境的变化,媒介公信力在当代社会发生了异化,出现了虚假新闻、煽情主义新闻、有偿新闻和虚假广告等严重损害媒介公信力的现象。
因此,不仅要从理论层面认识到媒介公信力对于社会的重要价值,对于媒体的重要意义,还要认识到部分媒体发生“异化”严重损害媒体公信力的现状,必须重塑媒介公信力的核心价值,坚持媒介公信力的四项标准。
其中,以人为本是公信力的根本目的,内容真实是公信力的第一要义,导向正确是媒介公信力的保证,形式亲和是媒介公信力的外在体现。
这是一个人博客上的:
首先,促使媒介不断进行发展和革新的最直接动力来自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们交流沟通的范围不断扩大,人们对信息的需求量同时增大,从而使得一些原先的传播媒介的局限性暴露出来,促使新的传播革命的爆发,进而产生出一种新型的适应当时社会发展的媒介。如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迈进,催进媒介传播由语言文字传播时代走向了印刷传播时代。但反过来,传播媒介同时也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如秦始皇颁布的“书同文,车同轨”,这就意味着文字的出现及统一更利于统治阶级集中管理国家。印刷传播时代的到来,报纸、杂志、书籍大量的进行印刷和复制,孟德斯鸠、卢梭的一些重要思想就是通过这些媒介被人们所知。由此也可以看出,传播媒介使文化得以传播、传承和沿袭,因此说,一部传媒史也是一部文化史。
其次,媒介变革的决定力量取自于科学技术的每一次变革。科技的每一次变革都会带来传播媒介的每一步飞跃。笔墨纸砚和印刷术的发明带来了印刷传播时代,光电影像等技术带来了电子技术传播时代,计算机的高速发展使传播媒介发生了全方位划时代的变革,社会也进入了信息时代。可见,科学技术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会使传播媒介发生突变,传播媒介本身也会率先引进新技术来变革自己,使传播媒介在空间和时间上都能有开拓新的空间,但同时,传播媒介反过来也会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
再次,传播媒介的发展过程并不是一个新生与消亡的过程,一个新媒介的出现并不意味着一个传统媒介的消失。它们是一个共同演进,不断融合的过程。新媒介往往具有传统媒介没有的优势,但它的一些特点又是对传统媒介的兼并,如多媒体就是集文字、声音、视频、图像等元素于一体,正如报纸网站大多是在传统报纸的基础上进行了一些改动,添加了视频、读者互动、读者反馈等。但同时报纸面对着报纸网站的挑战,也在吸取新型媒体的介质形态和受众理念,不断的改进和变革,如注重民生新闻,深度报道、增强与读者互动等。再者,数字杂志、报纸网站、数字电视等的出现也说明了传统媒介正与新媒介进行融合,利用新媒介的优势扩大自己的影响力和实力。传统与新型媒介的融合和汇流正是媒介本身发展的一条规律。
最后,在《传媒》杂志上的月度聚焦栏目里看到这样一个观点:在汶川大地震中中国媒体前所未有的整齐划一的表现可以理解为,中国传媒大航海时代的到来。对于这个比喻,我觉得很形象。在这个大传媒时代,任何媒体都不是单一和孤立的,它们必定是互相合作,搭建一个共有的资源平台,将资源和媒体力量发挥到极致。比如一条资讯会被许多家媒体报道和播报,总而形成一种强大的氛围和影响力,也就早就了传媒热点和焦点。在汶川大地震中,正是各个媒体形成了一股合力,使官方和民众、灾区和全国人民、社会各个组织机构之间的信息交流得到了协调。当然,传媒的这种合力也成了一股巨大的动力推动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然后你在百度文库里打“媒介技术的发展史”也会有一个ppt
然后你在豆丁网文库里打“媒介的发展史”也会有一个ppt
OK,差不多就这些,剩下的自己努力加油!
2、新媒体有什么发展吗?有哪些优势吗?
新媒体是相对传统媒体而言的,传统媒体类似电视、报纸、杂志、电台等,生产者都是比较专业的人,比如书的作者、编辑、主播等,而普罗大众大多都是消费者。而新媒体人人都可以成为生产者,每个个体都可以通过微信公众号、知乎、头条号发出自己的声音。
新媒体前景很好,现在随着互联网快速发展,传统的品牌推广、宣传方式已经无法满足企业的要求,所以现在新媒体的岗位还是比较多的世-纪-教-育-
3、新媒体的发展历程经过哪几个时代?
新媒体发展时代是相对于传统媒体发展而言的,“新媒体是一个不断变化的概念。在今天网络基础上又有延伸,无线移动的问题,还有出现其他新的媒体形态,跟计算机相关的。这都可以说是新媒体。”
媒体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精英媒体、大众媒体和个人媒体。这三个阶段分别代表着传播发展的农业时代、工业时代和信息时代。
4、电视新媒体的发展历史是什么样的?
从岩画和巫会的模拟传播,到诗歌和戏剧的口语传播,到造纸术和印刷术发明之后的文字传播,到无线电发明之后的电子传播,回顾人类的大众传播史我们可以发现,传播的媒介形态日趋丰富,而传播行为日趋自由。
印刷品传播和电子传播的形态、通道是固定的,其传播的专业要求和边际成本都很高,传播者具有较强的垄断性和控制权,而数字化必然带来的网络化,以及网络化必然导致的交互性,使传播者和接收者的身份转换极其容易。如今,一个人通过发送手机短信、撰写博客日志、发起网络群聊,就可以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对任何人”进行大众传播,突破传统主流媒体的话语权壁垒。
5、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发展知多少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新媒体以爆炸式的速度发展变化着,新媒体的很多应用控制并主宰者人们信息的接收和使用,而传统媒体的相关产业受到了严重的冲击,对传统媒体行业的发展造成了严重的阻碍。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媒体之间的相互借鉴、相互作用、相互融合是非常必要的,媒体之间的良性互动已经成为了信息传播的主旋律。为了更好促进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功能发展,笔者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1)彰显传统媒体的权威性
传统媒体拥有庞大的资金基础、多年的传播经验、规范化的管理体制等优点。不仅仅在内容生产力方便具有很高的优势,更重要的是在受众眼中具有很高的权威性。新媒体在新闻的传播速度上远胜于传统媒体,对于新媒体而言,迅速提高自己的品牌价值的主要方式就是利用传统媒体的权威性,与传统媒体进行一种良性互动。
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广泛合作,用户能够更加及时地获得准确、真实、丰富的报道。同时,从促进新闻传播事业的发展来看,通过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二者是互利互惠的关系,二者合作能够促进整个新闻传播事业的发展,进一步拓展新闻传播理论。
(2)发挥新媒体的交互性
传统媒体具有单向传播的功能局限性,而新媒体具有媒体与受众交流顺畅、及时、互动更具有针对性等特点。信息发布过程中的的如何让受众主动成为其中的活跃分子而不仅仅是被动的信息接受者,是提高受众的参与感与交互感的重要方面。新媒体的受众不再是传统的被动信息接受者,用户通过移动终端的社交媒体来看新闻的同时也可以发消息,甚至可以进入社区去进一步的讨论新闻,传统媒体的互动性较差,这一点新媒体具有比较高的优势。
对于传统媒体来说,与新媒体的竞争不可避免,但充分利用新媒体的交互性,与其合作,传统媒体的发展前景将更为广阔。新闻的关键在于是否最新,最即时。事实的急剧变化要求新闻媒介应尽快对新闻事件进行报道或传播。在获取信息的渠道上,传统媒体与新媒体有着不同的优势。新媒体拥有遍布全球的使用用户,网络终端普及率极高,可以以最快的速度获得信息,及时发布。而传统媒体拥有着更加专业的新闻报道团队,新闻的专业性要远远超过自媒体。同时二者也都有着各自的劣势:传统媒体虽然有着严谨的信息发布渠道,权威性较高,但传播速度上较慢。新媒体在传播速度上快,但权威性较低。只有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相互合作、形成良性互动的商业闭环才能够以最好的态势将新闻推送给用户。
新旧媒体的融合发展是媒体发展的前景,是应该畅想的媒体发展的主旋律。融合发展不仅解决了传统媒体报道时效性不强、新闻源不广的问题,而且还解决了新媒体的权威性不强的弱点。只有二者相互融合发展才能够给企业带来利润、给用户带来好的使用体验,提供更加优质的新闻服务,拓展整个新闻传播事业的发展。
6、音乐传播历史,不同阶段媒介所起的作用
文化产品的交流和传播一般要经历两个阶段:一是经过专家、作家艰苦的脑力劳动所创作出的精神产品,也可以说是原始的文稿;二是经过规格化的批量生产,然后向大众传播。 编辑在这两个阶段中起着中介和枢纽的作用。通过编辑这一中介,一方面指导作者的文化创作和文化生产,使之适应于各类传播媒介的特点和要求,更好地发挥其功能与价值,以满足社会对于信息的、知识的、思想的、审美的等多方面的需求。另一方面,编辑还要按照一定的形式和规格,对文化产品进一步进行整理、加工,为文化产品的规格化的批量生产作准备。
以上我们介绍了编辑在文化发展中的四个基本作用,当然除了这些作用外,编辑对于文化发展的意义还有完善与提高的作用、文化产品的物化处理的作用以及推广与普及作用等等。这些内容我们在本书的其它地方将作陆续的介绍。
也许有人会说,当今社会正在进入网络传播时代,编辑的地位将会愈来愈不突出、不重要,因为的网络传播时代,任何人都是文化的生产者(只要他愿意),传统的编辑把关的意义将全部丧失,编辑角色的本身就有可能消亡,当然也就谈不上对于文化发展的意义了。其实这种观点并不全面:其一,在未来的社会发展进程中,传统的大众传播媒介是不是就真的完全消失还是一个未知数,以作者的观点看,由于传统大众传播媒介有着许多独特的优势,网络将不可能完全取代报纸等印刷传播以及广播、电视、电影等光和电子传媒而一枝独秀(请参看本书编辑客体部分的有关论述)。既然传统媒体还将继续存在和发展下去,那么传统的编辑对于文化发展的意义将会一直延续着。其二,即使网络传媒每一天真的能完全取代现今的大众传媒,那传统的编辑所作的信息把关作用可能会改变甚至不再存在编辑的信息把关作用,但编辑对于文化发展的中介作用和意义也还会存在着。因为在网络传播这种点对点的传播模式中,虽然编辑的信息特权必然崩溃,但只要他们充分发挥原有的优势,运用新技术,适应全新的信息传播方式的需要,及时转变自己的传播观念,完成自身角色的转换,成为信息提供者、信息“引路人”、规范倡导者和监督者以及虚拟社会的组织者、小群体里的意见领袖等,编辑在文化发展中还会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
7、新媒体的发展?
发展过程如下:
(1).Web1.0技术
1.是拨号上网,50K的平均宽带新媒体
2.内容提供方式是平移传统媒体内容
3.以编辑为中心,具有严格把关特色
4.以门户网站为主要代表,"一对多"的传播模式
5.是传统媒体向新媒体过度的阶段
(2).web2.0技术
1.是宽带上网,1M的平均宽带
2.由机构和个人共同提供咨询
3.以互动交流为特点,"把关"比较模糊
4.以BBS和博客为主要代表,"一对多"和"多对多"并存的传播模式
(3).web3.0
1.10M的平均宽带
2.提出"个人门户网站"概念,提供基于用户偏好的个性化聚合服务
3.让个人和机构之间建立一种互为中心而转化的机制,有人认为个人可以从此实现经济价值
4.以百度空间和iask为主要代表"一对多"的传播模式,但此时"一"为个人用户
5.也有人认为带有"移动"的特点
8、新媒体与传统媒体如何融合发展
新媒体与传统媒体如何融合发展从六个方面融合:
做强传统媒体,树立主流权威,积极发挥引领带动作用。
把握时代走向,借鉴先进经验,进一步更新、深化媒介融合理念。
完善技术手段,拓展新技术新应用,为媒体融合发展提供强大支撑。
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提高行业队伍综合素质,打牢融合发展根基。
增强政策支撑,拓宽资金渠道,助推新媒体良性发展。
加强有效监管,做好舆情防控,规范新媒体传播行为。
分别介绍:
(一)做强传统媒体,树立主流权威,积极发挥引领带动作用
虽然新媒体发展迅猛,但从宣传的实际情况看,传统媒体不可能被新媒体取代。在媒介融合的浪潮中,传统媒体要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形成品牌优势,以达到引领带动新媒体发展,促使传统媒体影响力辐射新媒体的目的。
一是变革观念,强化互联网思维,学会运用网络技术手段改造传统媒体,不断适应新媒体平等交流、互动传播的特点,树立用户观念,改变过去媒体单向传播、用户被动接受的方式,更加注重用户体验。
二是传统媒体要适应全媒体时代用户参与热情高涨的舆情特点,深入掌握重大新闻事件的各种舆论倾向,拓宽视角,扩大自身舆论引导的影响力,做大做强自身品牌,保持良好形象,从而提高新媒体在用户心中的权威性和可信度。
(二)把握时代走向,借鉴先进经验,进一步更新、深化媒介融合理念
加快观念转变,深化媒介融合理念,主动作为,是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融合发展的关键一环。
首先,宣传部门要以积极主动、开放包容的态度对待新媒体。加强对新媒体的正确引导不仅是一项重大的研究课题,也是一项紧迫而重要的政治任务,各级宣传部门应该高度重视,要通过教育培训引导干部科学认识和正确对待新媒体,促使干部通过亲身体验了解互联网运行机制,创新工作方式,加强网络舆论引导,凝聚社会共识,不断提高运用新媒体的能力和水平。
其次,传统媒体要转换思维,促使传统媒体与新媒体深度融合。各级报纸、电台和电视台要善于学习和借鉴主流媒体融合发展的经验,从本地实际出发,制定长期规划,逐步实现媒介深度融合的发展目标。传统媒体要善于分析和运用互联网模式,不断提升新媒体的影响力,通过融合发展创品牌、出精品、促发展。
第一,各级新闻媒体要加快网站建设,整合媒体资源,弥补传统媒体内容不易保存、检索不便等缺点,不断推动媒介内容向网络延伸。
第二,加强内容建设。一是坚持内容为王,发挥专业采编优势和信息资源优势,以权威报道满足用户信息需求,以更好地发挥舆论引导作用;二是适应新媒体传播特点,多生产精准短小、鲜活快捷、吸引力强的信息,在传播中抢占先机;三是塑造融合新闻,在“全”“深”“广”上狠下工夫,以传统媒体的内容为核心,通过跨媒体联动推助优势互补,通过专题策划利用多媒体手段呈现新闻事件的事、理、情,促使主题血肉丰满,更富感染力和渗透力。
第三,立足大数据运用,创新采编流程。各级新闻媒体应致力于建立统一指挥调度、高效整合采编资源、融合运用多媒体技术、适应多介质新闻生产的新型多功能一体化采编平台,实现新闻一次采集、新闻产品多种生成。加快建立松原市媒体数据中心,形成立足本市、辐射县区的基础性海量信息资源池,集数据存储、整合、备份为一体,实现数据共享。
第四,要重视在服务和互动上出特色。优化信息服务,强化用户理念,注重分析用户特点,准确把握用户个性化需求,以用户为中心明确网站定位,将政策宣传与用户需求有机结合,提高传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强化新媒体的“快”和“准”,在即时视频播报上求实效。与时俱进,把握媒体发展脉搏,积极主动建立官方微博和微信公众账号,有条件时打造24小时不间断的信息发布平台,不断扩大新媒体影响力。
第五,凸显个性促发展,打造新媒体品牌效应。各级媒体要在网页设计、图文制作、内容安排等方面做足“特色”文章,彰显媒体气质,增强竞争力。
最后,增强用户参与互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要进一步加大各级新闻网站宣传力度,通过开展网上投票和有奖问答等形式,引导用户积极参与互动、发表评论,不断提高网站活跃度。只有既满足用户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又提高用户的参与和贡献,才能促使网站赢得良好口碑,从而聚集人气,不断提高广大用户对本地网站的关注度。
(三)完善技术手段,拓展新技术新应用,为媒体融合发展提供强大支撑
传统媒体向新媒体转型需要以互联网思维为导向,以先进技术为支撑,不断加大技术投入。一是积极利用新技术,充分发挥4G等新一代网络的技术优势,提高信息传输效率,发展网络视听服务,将优质内容推送到互联网电视、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多屏幕多终端,推动社交平台与新闻传播平台对接,广泛吸引用户,不断提升影响力;二是不断探索新应用,发展移动客户端、手机网站和手机报等应用,借力微博、微信等传播平台,建设公共账号,抢占舆论高地,进一步扩大覆盖面;三是加强信息传播技术应用研发,顺应互联网传播移动化、社交化和互动化趋势,努力实现媒体融合发展的最佳效果。
(四)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提高行业队伍综合素质,打牢发展根基
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深度融合,需要一批复合型人才。一是要加强对现有人才的培养,通过业务培训和参观学习,提高编采人员综合素质,尽快建立一支集采、编、摄、播于一体,并且能够熟练掌握和运用现代传播科技手段的多媒体记者队伍;二是要大力引进适应新媒体环境的管理人才、技术人才、经营人才,适当提高技术人员的工资待遇,为新媒体的发展储备人才力量;三是重构新闻采编生产流程,升级采编系统,建立统一指挥调度的多媒体采编平台,加大新兴媒体内容生产、技术研发、资本运作和经营管理人才的培养引进力度,优化人才结构、统一调配使用;四是建立健全绩效考核体系,提升业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责任感,探索媒体融合条件下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的有效途径。
(五)增强政策支撑,拓宽资金渠道,助推新媒体良性发展
利用好新技术,推进新媒体产业化发展,不仅需要广大运营商和主流媒体发挥好主体作用,也需要各有关部门主动跟进、积极参与,以实际行动支持新媒体的健康发展。市政府及各有关部门要适时出台支持媒体融合发展的配套政策,制定行之有效的措施,大力培育地方网站,促进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相互促进、融合发展。
要不断拓宽新媒体发展的资金渠道,提高新闻采编人员和技术人员待遇,完善技术设备,吸引人才主动投身新媒体建设。一是加大政府资金扶持,为新媒体平稳有序发展提供充足保障;二是新媒体要通过提高点击率吸引广告商,加大新媒体广告的投放比例。要改变以往集中轰炸式的广告宣传与投放模式,转而建立在实证数据采集分析基础上的精准投放。与传统的广告更注重内容、创意、覆盖面相比,新媒体广告更看重效果、渠道、目标用户到达率。通过广告赞助等形式筹集资金,是当前维持新媒体运营的主要渠道。
(六)加强有效监管,做好舆情防控,规范新媒体传播行为
推动媒体融合发展,要始终坚持党管媒体原则,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方针,把正确导向贯穿到融合发展的各个环节。要完善媒体管理制度,出台相关政策法规,认真研究新媒体管理的科学方法,严格规范传播行为,加快实现管理方式上的创新。一是加大网络监管支持力度。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互联网管理纳入各部门年度考核指标,将网络知识作为公务员培训的必修内容。同时,以政府购买的形式,提高薪酬待遇,吸引专业人才参与互联网管理,扩大网评员队伍,营造积极向上的网络环境。二是改进网络舆情监测系统。通过公开监看、数据分析、技术侦察等多种手段和方法分析研判,及时掌握网络状态,获取网络情报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