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新媒体是什么?包括哪些方面?
新媒体工作其本质上还是媒体,而传播的媒介主要还是以文字,语音,图片,视频为主。就是指利用微信、微博和贴吧等新兴的媒体平台进行品牌推广和产品营销。通过策划出与品牌相关的优质、高度传播性的内容,以及线上活动,向客户广泛、或者精准地推送消息,提高客户的参与度,提高品牌、产品的知名度,从而达到相应营销目的。
新媒体运营工作主要包括:
1、负责移动互联网自媒体平台(微信、微博、手机终端为主)的日常运营及推广工作;
2、负责能够独立运营微信公众号,为粉丝策划与提供优质、有高度传播性的内容;
3、负责策划并执行微信营销线日常活动及跟踪维护,根据项目发送各种微信内容;
4、负责增加粉丝数,提高关注度和粉丝的活跃度,并及时与粉丝互动;
5、挖掘和分析网友使用习惯、情感及体验感受,及时掌握新闻热点,有效完成专题策划活动;
6、紧跟微信发展趋势,广泛关注标杆性公众号,积极探索微信运营模式;
7、充分了解用户需求,收集用户反馈,分析用户行为及需求。
2、新媒体如今都通过链接为大家推送新闻,引发的版权问题怎么看?以今日头条为例
感觉大势所趋吧!感觉今日头条不完全是新闻APP,它提供的应该是一种搜索引擎功能吧,就像百度问题。不过转载时确实要注意下版权问题,至于这个,人家自己协商解决嘛。
3、新媒体平台这么多,如何选择适合自己产品的平台?
在我做新媒体的五年职业生涯中,曾有两年多的时间是在做音频,对音频新媒体平台的选择,有一些自己的看法。
我以为,做音频新媒体,还是要把微信公众号作为大本营,同时用小密圈、小鹅通一类的应用来辅助社群运营,这之后尽可能地去占领各大小音频平台,在各音频平台上做专题运营,谋求推荐位,头条号一类的以图文和短视频为主的媒体平台尽量不要碰了,浪费时间。
①微信公众号。
微信把在设计公众号这款产品的时候,就秉承着不做流量分发的原则,所以只为公众号搭建各种基础设施,几乎不干预公众号上流量的正常来去。因此,新媒体人在做公众号的时候,就得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调动自己能够调动的各种资源与能量,想尽办法获取流量(粉丝),在获取流量后尽全力提高流量的利用率,或者是维护品牌(公关),或者是变现。
公众号上的流量(粉丝)都是我们找来的,因此流量的效果可预期并且可持续。这就是我们所有新媒体人,无论是做文字、做图片,还是做视频或音频,都把公众号当成大本营的主要原因。
微信公众号对音频的支持相比其他媒体形式的确弱了一点,但几乎不比音频平台差。目前已经能够实现暂停、拖拽、连播等功能,我个人预计,未来还会加大对音频的支持力度,实现音频转文字等功能,当然,音频转文字这样的功能需要很强的技术实力,不是一蹴而就的。在没实现音频转文字的功能时,我们可以手动地把文字版精编在微信公众号后台,搭配合适的图片,弄得赏心悦目的,提升用户使用音频产品时候的体验。
②蜻蜓FM、喜马拉雅FM、、荔枝FM、企鹅FM。
我个人建议重点经营这四个音频平台。
前三家的用户量相对大一些,也就是说,总流量会更多,第四家是腾讯自己推出电台,虽然用户量相对较少,但因为其可以接入QQ音乐、QQ空间等腾讯系其他平台,所以一旦我们能够获得平台的推荐,还是能够获得很大的流量。
这四家中,我觉得蜻蜓的流量分配机制相对公平,凡是内容好的,都有机会脱颖而出,而其他几家,平台对流量的干预相对比较多,所以做其他几家的话,一定要跟平台搞好关系,最好是跟平台签订战略合作协议,这样平台会有专门的人与我们对接,辅助我们的运营,我们可以适当地根据平台的要求生产内容以获取更多的推荐机会,我们可以经常性地以专题的形式做内容运营,尤其是逢节假日或突发热点,这就要求我们有强大的内容生产能力了,当然,如果我们内容生产能力不怎么样,我们也没必要去做音频了。
在这些音频平台上做内容,我以为就是两个目的,第一就是扩大品牌影响力,顺带脚来一点变现,之所以说是顺带脚,是因为这些平台也没有很好地培养用户付费习惯;第二就是把流量导出,导入我们的大本营中,所以我们在做内容的时候,一定要经常性地似有意似无意地提醒用户订阅我们的公众帐号,给用户一个从音频平台转到我们公众号的充足理由,就可以了。
除了以上四家平台以外,在有余力的状态下,一说、百度乐播、考拉FM等相对比较小的音频平台也可以尝试,如果做的是音乐类的音频,QQ音乐的音乐号、网易云音乐等音乐平台也要入驻。
4、新媒体运营应该怎样做?
首先新媒体是相对传统媒体(电视、广播、报纸、户外)而言的,借助互联网,狭义的新媒体指微博、微信、公众号、短信、邮件,这也是目前企业常用的;广义的新媒体包括网络媒体、手机媒体、数字电视等。
新媒体运营:
1、微博每天发文,涨粉,促活跃(评论、转发);
2、微信公众号发文,涨粉,促活跃(阅读、评论、转发);
3、短信营销、EDM营销
4、与其他新媒体合作,平台互推、大号转发
5、软文投放、热点营销、事件营销等
现在很火的直播、小视频也可以算作新媒体
5、新媒体运营要学习哪些知识?
新媒体运营虽然不像编程开发类的需要很强的逻辑思维能力,但是新媒体运营里需要学习的内容也非常广泛,需要了解不同平台之间的差异以及一些行业动态,并且熟练的运用各类操作工具,更好的实现运营的效果。
新媒体运营人员需要掌握的知识还是很多的,首先需要具备的是内容原创能力,新媒体运营人员需要自己产出高质量的原创文章,而不仅仅是将一些已有文章拼凑而来的“伪原创”,需要具备一定的行业见解,如果只是
Ctrl+C 和 Ctrl+V就没有太大意义了。
其次另外一项重要的是活动策划能力,新媒体运营人员不仅仅是撰写文章,拥有一定的活动策划能力也是必不可少的,通过活动策划可以更深入的了解活动的整个流程,并且有一个更加清晰的认知,对于内容创作也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另外拥有一定的数据分析能力也会对运营工作产生更有利的帮助,新媒体行业本身更多的是依靠数据来体现工作结果,合理正确的利用数据所反馈出的问题,并且及时的纠正解决也是新媒体运营人员需要掌握的一项基本能力。
其实想要成为优秀的新媒体运营人员需要具备的知识远远不止于此,上面所介绍的是一些基本的技能,随着工作的不断积累,需要运营人员对于行业有一个深刻的理解,更加丰富的知识储备。
6、如果把一个微博账号看作一款新媒体产品,那么产品调研、产品设计、上线调试各?
如果把一个微博账号看作一款新媒体产品,那么产品调研、产品设计、上线调试各,不太好协调的。
7、新媒体营销:内容运营都有哪些原则
第一个原则:建立内容运营的流程化
第二个原则:内容运营的无限精细化
最后给出以下建议:
1.标题新闻点及关键字要尽量靠前
2.起标题利用名人效应,更有看点
3.要善于利用地点的知名度做新闻
4.不鼓励标题党,但鼓励标题创新
8、多媒体视觉设计的基本原则
多媒体视觉设计的基本原则:
一、对比原则
1.大小的对比
大小关系是界面布局中最受重视的一项。一个界面中有许多区域,包括文字区、图像区、控制区等,它们之间的大小关系决定了用户对系统的最基本的印象。
2.明暗的对比
阴与阳、正与反、昼与夜等等的对比可使人感觉到日常生活中的明暗关系。明暗是色感中最基本的要素。利用这一对比可以通过将界面背景设计得暗一些,把最重要的菜单选项或图形设计得亮一些,来突出它的地位。明暗逆转时,背景与前景的关系就会互相变换。
3.粗细的对比
细字如果份量增多,粗字就应该减少,这样的搭配看起来比较明快。重要的信息常用粗体大字、甚至立体形式表现在画面上,这样再搭配激荡的音乐,就会使用户产生一种气魄感;而比较柔情的词汇,则选择纤细的斜体或倒影字体出现。
4.曲线和直线的对比
曲线富有柔和感、缓和感,直线则富坚硬感、锐利感。自然界中的线条皆由这两者协调搭配而成,故如果要加深用户对曲线的意识,就以一些直线来对比,也就是说,少量的直线会使曲线更引人注目。
5.水平线和垂直线
水平线给人以稳定和平静的感受,垂直线正好和水平线相反。垂直线表示向上伸展的活动力,具有坚硬和理智的意象,使界面显得冷静又鲜明。如果不合理地强调垂直性,界面就会变得冷漠僵硬,使人难以接近。将垂直线和水平线作对比处理,可以使两者的表现更生动,不但使画面产生紧凑感,还能避免冷漠僵硬的情况产生。
6.质感的对比
在艺术上,质感是很重要的形象要素,譬如弛感、平滑感、湿润感、凸凹感等等。质感不仅表现出情感,而且与这种情感融为一体。画面上的元素之间,可以采用质感的方式加强对比.
7.位置的对比
通过位置的不同或变化可以产生对比。例如在画面两侧放置某种物体,不但可以表示强调,同时也可产生对比。画面的上下左右和对角线上的四隅皆有力点存在,而在此力点处配置照片、大标题或标识记号等,便可显出隐藏的力量。因此在对立关系位置上,放置鲜明的造型要素,可显出对比关系,并使画面具有紧凑感。
8.多重比对
将上述各种对比方法,如曲线与直线、垂直与水平、锐角与钝角等,交叉或混合使用,进行组合搭配,就能制作出富有变化的画面。
二、协调原则
1.主与从
界面设计和舞台设计有类似的地方,主角和配角的表现关系就是其中一个方面。在画面上明确表示出主从关系是很正统的界面构成方法。如果两者的关系模糊,便会令人无所适从;相反,主角过强就会失去
动感,变成庸俗画面。
2.动与静
一座庭院中,有假山、池水、草木、瀑布等的配合,同样,在设计上也有动态部分和静态部分的配合。动态部分包括动态的画面和事物的发展过程,静态部分则常指界面上的按钮、文字解说、菜单等。在周边留出适当的空白以强调各自的独立性.
3.入与出
整个界面空间因为各种力的关系而产生动感,进而支配空间。入点和出点会彼此呼应、协调。两者的距离愈大,效果愈显著,而且可以充分利用画面的两端。不过入点和出点要特别注重平衡,必须有适当的强弱变化才好,若有一方太软弱无力就不能引起共鸣。 4.统一与协调
如果过份强调对比关系、空间预留太多或加上太多造形要素,则容易使画面产生混乱。要协调这种现象,最好加上一些共同的造形要素,使画面产生共同的风格,具有整体统一和协调的感觉。反复使用同形事物,能使界面产生协调感。若把同形的事物配置在一起,便能产生连续感。两者相互配合运用,能创造出统一与协调的效果。
三、平衡原则
画面是否平衡是非常重要的,达到平衡的一种作法是将画面在高度上分为三等分,图形的中轴落在下三分之一划分线上,这样可保持空间上的平衡。中心也是平衡的一个方面。在人的感觉上,左右有微妙的差异。人的视觉对从左上到右下的流向较为自然。
四、乐趣原则
1.比例
黄金分割点,也称黄金比例,是界面设计中非常有效的一种方法。在设计物体的长度、宽度、高度及其型式和位置时,如果能参照黄金比例来处理,就能产生特有的稳定和美感。 2.强调
在单一风格的界面中,加进适当的变化,就会产生强调的效果。强调可打破界面的单调感,使界面变得有朝气.
3.凝聚与扩散
我们的注意力总会特别集中到事物的中心部分,这就构成了视觉的凝聚。
4.形态的意象
由于计算机屏幕的限制,一般的编排形式总是以四边形为标准形,其他各种形式都属于它的变形。四角皆成直角,给人以很规律、表情少的感觉,其他的变形则呈现出形形色色的感觉.
5.规律感
具有共同印象的形状反复排列时,就会产生规律感。规律感在设计一个多媒体应用系统时,可以使用户很快地熟悉系统,掌握操作方法。
6.导向
依眼睛所视或物体所指的方向,使界面产生一种引导路线,称为导向。设计者在设计界面时,常利用导向使整体画面更引人注目,建立导向的最简单方法是直接画上一支箭头,指向希望用户关注的地方。
7.空白区
界面设计的空白量问题很重要,无论排版的平衡感有多好,读者一看界面的空白量就已给它打好分数了。没有空白区,就没有界面的美。空白的多寡对界面的印象有决定性的影响。
8.屏幕上字的大小
为了视觉的舒适感,呈现在电脑屏幕上最小并且清晰的中文字型应为16×16点阵字型的仿宋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