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新媒体 > 新媒体健康教育

新媒体健康教育

发布时间:2021-03-13 00:26:12

1、什么是531行动计划

531行动计划是指通过实施全民健康素养提升工程,普及健康知识与技能,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推进健康自我管理,促进医患共同决策,建立健全健康教育体系,提升全民健康素养,推动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深度融合。 531主要内容如下:

1、开发一套家庭健康自测工具。开发一个融健康自测量表和健康实用技能学习于一体的家庭健康APP,覆盖家庭全体成员、生命全周期,寓健康于娱乐,实现健康自测与早期发现相结合,建立家庭健康学习网络,提高健康素养水平。

2、建立一个公共卫生科普中心。结合苏州市健康教育园升级改造,利用VR、AR等新技术,打造融卫生与健康知识学习和技能实践于一体的公共卫生科普中心。每年开展多部门协作的健康科普宣传,大力推进青少年暑期实践教育活动。

3、开展一系列健康公益活动。依托各级健康教育讲师团,开展健康公益活动进社区、进企业、进学校、进机关、进特殊人群等“五进”活动,开展需求服务调查,每年开展千场健康公益讲座,普及健康素养知识与技能。探索建立网络预约健康讲座系统,方便基层单位菜单式选学。

4、建设一批健康示范场所。以制定实施健康策略、提供健康服务、营造健康环境为主要内容,开展健康社区、机关、企业、学校、医院等健康场所标准化建设,着重建立单位健康讲堂、建设健康小屋、开展健康自我管理活动、应用站立式办公系统和建成无烟环境。

5、建设一批运动健身指导站。完善监测网络,探索建设一批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相结合的市民健康自测、体质测定服务,打造集健康自测、体质测定、运动能力评估、科学健身指导等为一体的运动健身指导站,继续开展“全民健身大课堂”“三进工程”等健身指导服务。

6、播放一批健康宣传公益广告。继续完善与主流媒体和新媒体的宣传机制,在全市形成健康苏州建设的浓厚氛围。加强公益宣传,与苏州广电合作,每月1个主题,在有线电视机顶盒开机画面播放一批健康宣传公益广告,提高市民对健康相关内容的知晓程度。

(1)新媒体健康教育扩展资料

531行动实施方法:

1、加强健康素养提升工程实施领导。在健康城市531行动计划领导小组领导下,成立健康素养提升工程实施小组,落实责任分工,明确时间节点,确保经费落实。各地要健全健康教育体系建设,根据国家卫计委颁布的《全国健康教育专业机构工作规范》,建齐建强健康教育专业机构。

2、加大社会力量参与力度。积极引入社会组织、企业、志愿者等主体,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在健康支持性环境建设、健康自我管理、全民健身、控烟、全民健康教育资金设立等方面积极参与。

3、加强专业队伍能力建设。通过培训、竞赛、评比等方式,加强健康教育专业机构队伍、健康自我管理小组组长队伍等能力建设。联合体育部门的社会体育指导员,探索建立健康生活指导员队伍,为全民健康素养提升工程顺利实施提供智力支持。

2、媒体是双刃剑,对医疗卫生事业有好有坏

 为提升有关精神卫生新闻的报道质量,促进公众提高心理健康的意识和能力,由健康报社主办、礼来制药支持的“精神卫生与媒体社会责任高端论坛”日前在京举办。此次论坛旨在搭建一个政府主管部门、精神卫生专家与媒体高层沟通的平台。论坛上,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区办公室专家、卫生部相关负责人、精神卫生专家,以及国内近20家媒体负责人,就我国精神卫生的现状、媒体报道对精神卫生的影响、媒体在精神卫生报道中应担负的责任等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精神卫生报道需把握好媒体责任
卫生行业的新闻宣传和其他领域、行业的新闻宣传有一个显著的不同就是,除了宣传解读政府的政策、介绍工作成绩外,还要开展健康教育,传播健康知识,提高公众的健康知识水平和自我防护能力。精神卫生的新闻宣传工作更是如此。
精神卫生工作关系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促进精神健康与防治精神疾病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其中新闻媒体的作用至关重要,这就涉及到媒体的社会责任。
在日常的卫生精神新闻报道中,如何把握好媒体的责任?国际上一些组织在这方面还是有很好的做法,我们可以借鉴。公开资料显示,“香港报业评论会”就有一个新闻从业人员专业操守守则。其第三条规定,新闻从业人员在处理涉及暴力、性犯罪、自杀等社会新闻的时候,应该避免不雅或煽情的用词,除非涉及重大公众利益,否则应低调处理。电视台必须顾及其强大的影响力而把有关新闻安排在非主要时段播出,避免报道自杀过程等。在涉及精神卫生方面,报道自杀者的名字和刊登照片这些举动可免则免,避免给人以错误的观念引导。世界卫生组织也给媒体提供关于精神卫生报道包括自杀内容等方面的要求。这些规定包括慎重使用自杀行为的概括语言,比如“X国是全球自杀率最高的”或者“X省是全国自杀率最高的”;当列举自杀事实的时候,要与精神卫生领域的专家共同协商,给受众有益的资讯。
这些都对我们有很大的启示。对于媒体报道的指引,我们可以通过举办培训班、研讨班等,把国际上这些值得借鉴的做法提供给媒体。
媒体要能够架起政府与民众沟通的桥梁
我在工作中,深深感受到媒体宣传报道和知识普及对于我们精神卫生工作特别重要。精神病患者是一个弱势群体,他们特别需要得到社会的关注。而我国精神卫生事业起步晚,基础薄弱,它就像是一棵小树,还需要发展,需要进步,需要提高,也与媒体息息相关。近年来,媒体的宣传报道,包括很多报刊的内参,对精神卫生工作起到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很多领导做得很有力的一些指示,对精神卫生工作措施的落实起到了非常积极的推动作用。
精神卫生工作涉及的领域和人群非常广泛,可以说贯穿整个人的生命过程。从涉及的领域来说,很多精神卫生事件跟政治、社会息息相关。“水可以载舟也可以覆舟”,希望媒体能够架起政府与民众沟通的桥梁,进行积极向上的报道,给精神病人带来希望,促进精神卫生工作和谐发展与进步。
精神疾病在中国疾病总负担中排名首位
精神卫生问题不仅仅是一个公共卫生问题,还演变成了关系到国家和谐与稳定的社会问题。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现代人承受的压力不断增加,精神疾病的患病率也日益升高。根据最新的精神疾病流行病学调查显示,中国精神疾病总患病率达到15%。精神疾病在中国疾病总负担中已排名首位,约占中国疾病总负担的20%。预计到2020年,这个比率将上升至1/4。但公众对精神疾病的知晓率不足5成,就诊率则更低。
一方面精神病患者在不断增加,另一面是精神卫生方面的资源短缺。我自己感受特别深的就是我国精神科医生严重短缺。我的很多同事就是因为感到收入和付出以及所承受的压力不成正比从精神科医生转到药企的。
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作为在全球中枢神经领域居领先地位的制药企业,礼来公司多年来奋战在中枢神经药物研发阵线的前沿,并长期与卫生部及相关单位合作。我们希望能在精神卫生知识普及,医生和患者教育等方面做更多的工作。
我国精神卫生工作的“三步走”策略
精神卫生问题不仅是一个公共卫生问题,同时也是社会问题,而且受到社会广泛关注。世界卫生组织在21世纪之初预测,如果不采取措施,中国神经精神疾病负担到2020年将上升至疾病总负担的1/4。
精神卫生关注的对象范围很广泛,包括重性精神病患者、常见精神疾病患者,也包括类似躯体亚健康状态的“心理亚健康状态”即心理行为问题者,还有健康人。2002年4月卫生部、民政部、公安部、中残联联合发布的《中国精神卫生工作规划(2002~2010年)》提出,“我国精神卫生工作既包括防治各类精神疾病,也包括减少和预防各类不良心理及行为问题的发生”,并提出精神卫生工作指导原则是“预防为主、防治结合、重点干预、广泛覆盖、依法管理”。
与我国过去情况相比,现在全国精神卫生的资源无论数量还是质量都有了较大进步。但是与全球平均水平相比,我国每万人平均拥有的资源数量仍然处于一个比较低的水平。在这样的情况下,精神卫生发展应该采取怎样的工作策略?2008年,卫生部疾控局组织全国精神医学、心理卫生、公共卫生、行政管理等专家开展研究,提出了“三步走”的策略:第一步,推进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工作。即首先将工作重点放在治疗和管理好对社会安全危害最大而且对患者健康损害最大的重性精神病防治工作上,建立并完善全国精神卫生防治工作体系和服务网络。近年,国家实施了中央转移地方“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项目”这为我们迈开第一步提供了契机和依托。第二步,提高常见精神疾病的治疗率。主要是开展以抑郁症为主的常见精神疾病防治,减少自杀危害。同时,开展心理危机干预,提供社会心理支持服务,例如,在城市建设心理援助热线电话等。落实这一阶段的工作,需要依托精神卫生医疗机构和精神卫生防治服务网络,还需要加强综合医院、专科医疗机构及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精神卫生服务能力培训,增加服务人员的数量。目前,这一步工作已在少数地方试点。第三步,开展精神疾病预防和心理行为问题干预。这一步工作的对象范围广泛,卫生部门不可能独自承担,需要协同相关部门和团体共同开展。目前,我们开展了少量精神卫生的宣传和健康教育工作。由于大多数精神疾病的病因不清楚,针对性的精神疾病预防手段依然缺乏,有待科学研究。
让媒体“拯救更多的生命”

如果你同时在抱怨3个人,你就得反省一下自己的精神状态是不是有问题
精神卫生这个词,有3个含义:第一,它是一个学科,最核心的内容是精神病学,还包括心理学、行为医学等,以及对精神疾病预防、治疗与康复、心理健康促进等方面进行研究。第二,为有精神障碍的群体提供的医疗和社会服务。第三,就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感受比较多的,作为一个个体的精神健康状态。
判断自己和他人的精神健康,简单说就是3个标准:第一,你自己感觉怎么样。整天愁眉苦脸恐怕不健康。第二,跟人家相处得怎么样。看谁谁不顺眼恐怕不健康。第三,你得干点儿什么,得干成点什么,这是一个社会功能。总之,一个主观感觉,一个人际关系,还有就是社会功能,根据这3点可判断一个人是否精神健康。如果你同时在抱怨3个人,你就得反省一下自己的精神状况是不是有问题。
研究证实:媒体报道可以导致模仿行为,致使自杀增加
媒体对于精神卫生能够产生显著的影响力。联合国艾滋病署执行总监曾说过“媒体人可以比医生拯救更多的生命”。这只是一个可能性,怎么做才能拯救更多的生命?就以自杀问题为例,一些国家和地区制定了指南,对自杀的报道做了一些规定。但在实际报道过程中,香港、台湾、韩国、日本,包括中国大陆都对自杀报道得比较多。报道的题目很直观很醒目,不乏一些细节描写,而且滥用图片,但有关心理治疗及危机干预的信息却很少提供。
这种与指南相背离的报道会带来什么样的负面影响呢?有关自杀的媒体报道与自杀率变化之间的关系,可以从一个侧面说明问题。
韩国自杀的明星、政界名人被报道得很多。2008年10月2日~7日,韩国有3个影视界明星接连自杀,最开始是知名度非常高的演员崔真实。以自杀事件发生后的28天为观察期,跟踪韩国自杀率的变化,我们发现,韩国自杀人数的变化从10月份的不到1100人一下增加到11月的1800人。即使不做任何进一步的所谓统计分析,不排除其他干扰因素,我认为这已经足够让我们警醒并采取一些行动了。在英国,名人明星自杀之后,自杀率也有20%左右的增加。在我国香港,张国荣自杀后,香港自杀率的增加是28%。相关数据显示,对于自杀的模仿,受影响最大的是20岁~50岁的女性。
国际上在探讨“特定人的自杀和媒体报道之间的关系”方面进行了长期大量的研究,一个简单的结论是:媒体报道可以导致模仿行为,致使自杀增加。因此媒体有义务权衡言论自由、公众知情权与可能造成的伤害,要谨慎报道。
借鉴国外做法优化媒体在精神卫生方面的报道
那么,媒体怎么办?国外媒体的历史比我国要长一些,从他们的经验、教训里产生的种种做法值得我们借鉴:第一,法律法规。第二,自律。媒体通过制订行为守则来自律。第三,由有关部门、机构或组织发布指南性文件。第四,培训与教育。第五,奖优惩劣。第六,监督机制。第七,研究评估。
在新西兰,对于自杀的报道只可以报道姓名、年龄、住址、职业等信息,其他任何细节报道必须有验尸官的准许。我国尽管有很多相关的法规条例涉及这个问题,但是没有任何具体的法规条例。
媒体自行制定规范守则对于行业自律至关重要。有研究证实,出台行业规范来调节、改变、引导媒体的报道,是预防自杀很有效的策略。
由有关部门、机构或组织发布指南性文件是十分常见的做法。世界卫生组织(WHO)在上世纪90年代制定了“自杀报道指南”,主要内容包括:要利用报道自杀的机会进行自杀的教育,避免煽情、夸大的报道,避免使自杀正常化或者提示自杀是解决问题的办法之一的表述等。再者,就是尽量提供诸如热线号码、诊所机构等求助的信息等。值得欣慰的是,最早编制指南的国家是奥地利,在指南发布传播之后,奥地利在地铁发生的自杀率减少了75%,整个奥地利国家的自杀率减少了20%。
就培训而言,不仅要培训在职人员,还有一个很好的切入点就是在新闻传播学院对在校学生就开始着手这方面的教育。
在监督机制方面,英国以前的媒体完全依靠自律,但是在上世纪80年代、90年代以后,议员开始推动立法来规范媒体的行为,建立了出版投诉委员会“PCC”。这是一个独立的实体,跟媒体没有利益关系,接受各种各样的投诉。现在,还有一些专门的监督组织,以及监督网站等新媒体也发挥越来越大的监督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实施新政策或采取新措施,都应该进行系统的评估,确定有关措施和政策的反响、可行性、实施的成本、取得的效果,以及面临的挑战,从而不断修正完善。
负面报道有可能加深对精神病人的歧视
歧视就是一个区别对待。它有几个要素:一是一种态度,伴随有情感的反应,或者生气或者厌恶或者憎恨。二有行为上的表现,可以是个体的行为(如攻击、谩骂),也可以是一种社会行为,体现在制度及法律法规方面。歧视对精神病人的生活质量和预后都有很大的影响。
以“精神病”为关键词,检索2005年9月至2006年8月一年间20个省市各一家平面媒体和一家国家新闻媒体的报道情况,我们发现媒体关注的重点以肇事肇祸的比例最高,而专家的声音、精神卫生服务的现状和对精神病人的正面报道则相对较少。
如果通过媒体这个窗口来看的话,我们可以了解到,单就精神病人的管理与治疗而言,很多病人没有接受到正规治疗。而且,精神疾病患者明显受到歧视。这里既有患者受到的歧视,也有家属受到的歧视,甚至有对于精神卫生机构与从业人员的偏见。对于精神病人根深蒂固的偏见和各种错误的认识充斥这个社会。从语言方面来看,也有一些带歧视的措词,比如,使用“疯、傻、怪”这种词语。
总之,媒体对精神病病人的报道以负面的居多,通过媒体看精神病人更多是非常可怕、疯狂、暴力、脏、怪的形象。媒体报道一方面是现实社会大众对精神病人歧视的反映,另一方面,这样的报道有可能会更加深对精神病人的歧视。
为改变这种现状,建议专业机构与媒体联手,使媒体报道得到专业支持;媒体要多传播知识,并在报道中注意准确、平衡、善意,避免使用歧视性语言;同时,多一些正面报道,并加强媒体监测和自审。
还精神病学以真相
精神科大夫对精神疾病的诊断与处理,有一个伦理规范问题。2005年,中国精神科医师协会制定的《精神科医师道德伦理规范》明确提出:精神科医生应该尊重每一个病人的基本人权和尊严;为病人的临床资料保守秘密;在采取任何处置或治疗前应该征得病人或家属的知情同意;从事研究工作应该遵守公认的伦理学准则。这个规范跟联合国的规范是一致的。
但公众和媒体对精神障碍的认知往往存在误解。第一,精神障碍等于精神病、等于疯子。这显然是错误的。精神障碍涵盖的范围很广,而重性精神障碍只占人群的1%左右。第二,能够比较正常工作、生活就不是精神病。实际上,即使是有些精神病性的障碍,也能相对正常地工作、生活、学习,维持比较好的社会功能,这些病人的问题往往局限于精神问题的某一个方面,如思维等。第三,不承认有病的就是精神病。这是一个悖论。精神病学里面讲,有没有自制力是指病人对过去的精神障碍有没有一个充分、正确的认识。正常人没有精神病性症状,当然不存在这样的问题。第四,精神障碍的原因都是精神刺激或者是遗传的结果。目前的研究还不能得出精神障碍的确切病因。研究发现,精神疾病的发生、发展、转归与遗传以及社会心理刺激有一定的关系,但绝对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只是遗传因素会使得精神障碍的几率增加。例如,夫妇双方一方有精神病的,如分裂症,大概生的小孩10%的概率有精神病。如果夫妇双方都有精神病,生的小孩大概50%有问题。第五,精神病都是思想病,是因为想不开所致,精神障碍治不好。这是错的。从医学上说,很多内科毛病都治不好。糖尿病能治得好?肾脏病能治得好?如果从根治的角度来看,都治不好。但是精神病的治疗,临床痊愈能够恢复正常功能比内科病好得多。我们认为,精神障碍是一类可以治疗、临床效果比较好的疾病。第六,精神病人违法犯罪不负责任。不对,肯定要负责任,只有一些人比如在幻觉妄想的支配下出了问题,才可能不受法律制约,但是这些人一定要被强制治疗。一个人醉酒驾车或者人格有问题而致违法、犯罪的,必须要承担责任。
还有诸如“把精神病人关起来就是促进社会和谐”、“炒作精神病人攻击行为有助于社会、政府重视精神卫生”等观点都是值得质疑的。
如果我们能够把这些误解解决了,我相信我们的社会会更协调。本版文字由李阳和整理
■观点集纳
精神卫生的意义可以归纳成三句话:矛盾凸现井喷课题,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重要问题,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长期任务。评估目前我国精神卫生的现状,我个人感觉,精神疾患对全社会的困扰比我们想象的要大;有很多关于精神疾患的误解在我们身边还大量存在;受众对相关信息的需求比我们所能提供的要多得多。希望卫生领域的专家多做科普性的工作,把我们关于这方面最新的进展、最新的成果等比较通俗地解释给读者。媒体还可以设置议题,请专家就精神卫生领域的话题作深入的阐释。
我们对精神卫生领域的报道,偏向于进行科学的、细水长流的解读。我相信,所有健康传媒一块儿推动一个事情,一块儿推动一个意识、一个理念或者一个概念,对我们国家和社会的健康教育都会很有益。
对精神卫生领域方面的内容,怎样科学报道,怎样进行不影响核心稳定的报道,我认为,首先我们要重视这方面的报道,其次是要提升在这方面的报道艺术。
为做好精神卫生方面的知识普及和宣传报道,编辑记者要跟专家进行沟通,以便把专业的知识转化成更直接更简单为老百姓服务的工具和手段。
■ 观点集纳
在类似自杀事件的精神卫生的宣传报道上,新华社的做法是不炒作,以新闻、消息来关注事件本身,并邀请专家从知识的角度来做一些宣传。我们希望在类似的宣传上能够有一个指南,进行一些具体的规范。
作为媒体人,我反思我们报纸在传播精神卫生方面做得迟、做得少,也做得不深。精神卫生问题越来越重要,发生率也越来越高了。媒体在报道中要注意避免各种各样的歧视,包括身份的歧视、群体的歧视、疾病的歧视等。报社可以考虑编一些手册,把禁用的词汇列进去。在这个基础上,媒体报道还要体现对人的尊重,对生命的尊重,要做到“无害”。
在精神卫生方面,媒体报道有哪些注意的,目前我们还是缺少这方面的基本知识,需要加强。就以“无害”原则来说,怎么做到“无害”,需要再细化,并有较强的操作性。
中宣部有很多媒体领导培训班,建议中宣部把“如何把握好对精神卫生的报道”这方面内容融入到对报社领导培训的课程里面去。精神卫生方面的内容哪些是可以在媒体公开的,用什么形式公开,不妨在网上让大家讨论,让大家都有警醒意识。毕竟,精神卫生问题不只是一个专业话题,还是社会话题,跟现在社会的文化包括宗教信仰实际有很深层次的联系,不是一个医生或者某一个社会问题专家或者政治家能解决的问题。
卫生领域的报道一是要有人文精神,就是要“以人为本”。如果把不当的信息加以披露,进行不当的炒作,会引发群体性感应,引起一些恐慌。二是要有科学精神。好的媒体报道可以挽救更多人的生命,但是不当的报道则会造成更多的社会问题,所以科学知识的宣传普及很重要。三是要有专业精神,即要做到平衡报道,不仅是客观的报道,还要有解释性的提供、背景的提供,以及对策的提供等。
维护社会和人们的精神健康,做起来并不容易,因为它是人的精神问题,甚至涉及到思想意识问题,所以需要我们媒体共同配合来做这个工作。建议用好媒体,多发一些专业指导性的文章,甚至开一些宣传心理健康知识的栏目。
现在社会正经历大变革,必然给人们的精神带来很多影响。在这种大变革中,媒体的宣传引导存在一些问题,这跟媒体的社会责任和新闻价值取向有关。维护好人们的精神健康,需要发挥媒体的社会责任,建议新闻界做好宣传的同时,也呼吁通过政府的职能部门把精神卫生纳入政府工作规划和民生科普工程中。
媒体在事关公共卫生的话题当中,起着枢纽和信息集散地的作用,具体来讲就是,媒体一头联系着专业人员也就是医生群体,另一头连着公众或是病患群体。在这样一个关系中,媒体应该发挥更大的作用。未来,媒体应该做的工作,首先是要提高媒体自身的健康素质,其次是与精神科医生应该有更多的联系,把这个群体动员起来积极介入到精神卫生健康教育工作之中。在此提两个建议:一是制定卫生报道操守原则,给健康类媒体的记者提供很好的参照;二是做一些公民精神卫生素养的调查。精神卫生素养指数的发布,对动员政府、媒体及整个社会共同关心精神疾病患者群体,消除对精神疾病患者的偏见可能会起到一个很好的作用。
精神卫生既是一个小众话题,也是一个大众话题,既是冷题材,也是热题材。媒体报道在精神卫生领域能做些什么?第一,影响卫生政策。第二,多传递人文关怀。对于重症的精神病人,多传递一些温暖。第三,加强生命教育。针对大家可能遇到的一些心理问题,媒体也要进行专业指导,请专家把好的、有操作性的方法简明扼要地教给大家,以帮助解决问题。
人民网地方协作部总监周雷刚:
精神卫生宣传工作有必要发挥网络在传播方面的优势。建议由卫生部和疾控局牵头,把精神疾病的诊断标准普及出去,让大家有一个自我教育和自我认识的平台,能够根据标准评判自己是否心理有问题。同时,还需要专家做科普工作,告诉公众精神卫生疾病哪些是可以治愈的,治愈的标准是什么。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早间新闻部副主任姜保红:
我们关于精神卫生的报道之前报道得比较少,原因我想大概和社会对心理精神卫生、心理疾病的重视不够有关。以前社会不大承认精神卫生和心理疾病,今天把这个问题提出来,说明社会在进步、文明程度在提高进步。

3、如何利用新媒体加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

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事关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的战略工程。我们党历来重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理论研究、课程设置、队伍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大成绩。近年来,以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移动通信技术为依托的新媒体迅速发展,在改变大学生生活方式、学习方式、思维方式的同时,也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从机遇方面看,新媒体海量、快速、交互、生动等特点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新载体、新平台,丰富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有效利用就能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从挑战方面看,新媒体虚拟、开放、难以掌握和监控等特点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许多新矛盾、新问题,迫切要求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和方式方法。在这种情况下,广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全面把握新媒体的特性,趋利避害、发挥优势,利用新媒体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依托新媒体搭建平台,拓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空间。利用新媒体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很多优势,比如,新媒体功能强大、应用广泛,在一定程度上摆脱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容量无限的新阵地;信息传播方式多样生动,符合大学生希望平等交流的心理特征和接受习惯,有利于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吸引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在坚持课堂教育、主题活动、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传统方式的基础上,把新媒体引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利用论坛、博客、微博和专业网站等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从而拓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空间。
通过新媒体加强互动,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效果。传统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具有较强的单向性特征,而新媒体条件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双向、交互、开放的。这有利于发挥教与学两方面的积极性,特别是吸引大学生积极参与。但是,由于新媒体尤其是互联网上的信息内容繁多而芜杂,也由于大学生存在一定的猎奇心理、判断力不够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受到一定影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尽可能地通过新媒体与大学生加强互动,及时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认真做好相应的引导工作。一方面,可以利用论坛、博客、微博等进行一对一、一对多、多对多的沟通交流,针对大学生的特点和思想困惑,有的放矢地进行引导,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做到大学生的心坎上;另一方面,建设和完善专业的思想政治教育网站,丰富其内容、改进其形式,为大学生提供互动平台。学校各部门则应加强协调、形成合力,建立必要的信息监督机制,倡导健康文明上网,营造良好网络环境。
利用新媒体开展学习,提高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能力。新媒体的蓬勃发展不仅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方式方法产生了重大影响,而且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业务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面对新形势新挑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既应不断提高政治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确保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正确方向;又应不断提高媒介素养和运用新媒体的能力,确保有效利用新媒体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两课”教学中,应积极发掘网络资源,随时更新教育素材,并善于利用图片、动画等形式,使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更充实、形式更生动。在日常管理中,应注重利用新媒体开展相关调研和测评,了解和掌握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心理状况、精神需求,使思想政治教育更贴近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取得更好效果。

4、武汉体育学院体育科技学院的专业设置

(一)本科
1. 体育教育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从事学校体育教育工作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够胜任学校体育与健康教学、训练和竞赛工作,能够从事社会体育指导,并能够进行体育管理以及科学研究等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2. 舞蹈学专业(体育舞蹈、健美操、大众艺术体操、啦啦操、舞蹈表演与教育方向)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能在专业表演团体、学校、企事业单位及文化系统从事舞蹈表演及舞蹈教育的应用型、高素质专门人才。通过培养使学生较系统地掌握舞蹈教育理论与基本技术、技法,熟悉相关学科知识,有较高的文化艺术修养,有较强的审美感觉和创造性思维能力,能从事本专业的教学、训练和科研工作,在知识、能力、素质上协调发展,具备良好的专业素养、创新思维和适应能力。
3.新闻学专业(体育新闻方向)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 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体育和新闻兼通的、能在各类新闻单位及相关领域从事体育新闻传播、文秘写作以及网络传播等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4.经济学专业(体育经济方向)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扎实的经济学理论基础,熟练掌握现代经济分析方法,熟悉企业经营和财务等方面相关的知识,了解体育产业的发展与运作,能够在综合经济管理部门、经济政策研究部门、体育相关行业及工商企业和金融机构等从事经济分析、预测、规划管理、财务管理、经营策划和市场开发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5. 英语专业(体育外事英语方向)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和良好的科学文化素养,熟悉体育英语,能从事体育外事、英语教育等领域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6. 休闲体育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较强休闲体育运动技能、懂经营、擅管理的复合型人才,能从事经营与管理、研究与规划、产品策划与设计、休闲体育指导与推广以及相关专业方向学校教学工作。
7. 运动康复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有较系统的运动康复和健康科学理论知识及应用技能,能够从事运动康复治疗与训练、健康科学管理、大众健康教育与指导等相关领域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8. 网络与新媒体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掌握系统的新闻传播学和基本理论,拥有扎实的计算机网络和新媒体知识,以互联网信息服务与新媒体开发设计与实务、网站运行和管理为学习重点,以文理交叉为办学特色。旨在培养具备数字媒体设计、网站开发与编辑、互联网信息管理、媒体调查与分析、媒体经营管理、网络媒体设计与开发等技能,适应性强、富于创新能力、具有文理交叉特色的复合型人才。
9.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 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广播电视播音学、新闻传播学、语言文学以及艺术、美学等多种学科知识与能力,能在各级各类广播电台、电视台和影视制作公司及相关单位从事广播电视播音与节目主持工作的复合型应用语言学科的专门人才。
10.文化产业管理专业
培养目标:培养掌握经济学、管理学及文化学基本理论与方法,具有宽阔的文化视野和现代管理意识,熟悉文化法规及政策,具备较强规划、决策、组织、策划、创意以及沟通表达能力,具备较强社会调研和信息处理能力,能够在文化产业及相关产业、政府文化管理部门及文化事业单位从事文化经营管理、市场营销与策划、文化贸易与交流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高级人才。[3]
(二)专科(三年,仅招湖北考生)
1.体育教育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从事学校体育工作的专门知识与技能,能够胜任中小学体育教学、训练、竞赛和管理工作,以及相关社会体育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2.舞蹈表演专业(体育舞蹈、健美操、大众艺术体操、啦啦操方向)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表演和体育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一定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能够胜任学前教育单位、中小学、表演性组织、健身俱乐部、社区等单位体育艺术教学、训练、表演、管理等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5、如何利用新媒体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索

新媒体是新的技术支撑体系下出现的媒体形态,如数字杂志、数字报纸、数字广播、手机短信、移动电视、网络、桌面视窗、数字电视、数字电影、触摸媒体等。相对于报刊、户外、广播、电视四大传统意义上的媒体,新媒体被形象地称为“第五媒体”。大学生是新媒体技术使用最为广泛、最为活跃的群体。新媒体与传统教育方式相比具有独特的优势,但也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新的情况与问题。分析新媒体对大学生的影响,并探索新媒体技术环境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途径、新方法显得十分重要。
一、新媒体技术对大学生的影响
1.改变了大学生获取信息的方式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大学生所获取的信息不仅量大,获取信息的方式也日趋多元化。首先,新媒体信息发布更为快捷多元。大学生获取第一手信息的时间大大缩短,信息的叙述方式更能调动起大学生获取信息的兴趣。其次,信息形式更为综合多样。在这种情况下大学生在通过新媒体技术获取信息是饿潜在意识和角色也易发生改变。
2.改变了大学生的交流方式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大学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相比传统媒体环境下他们更喜欢以QQ、电子邮件、微信、博客、手机短信等方式进行人际间的沟通与交流。他们利用新媒体可以真实地表达情感,甚至自我宣泄。这也造成了大学生在新媒体环境下表达观点的随意和偏激。
3.改变了大学生的学习习惯
在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们开始更多地利用网络搜索功能能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虽然可以使大学生的学习形式变得更加灵活、多元,但同时由于缺少专业教师的系统指定,使学生学习缺乏系统性,容易造成大学生对问题的认识和理解停留在较为肤浅的感性认识上。也阻碍了大学生思维能力和辨别能力的提高。不利于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塑造、良好心理品质的养成与综合素质的提高。
4.使大学生的性格塑造发生了变化
新媒体环境具有信息丰富的特点,提供了更加广阔的信息传播领域,灵活多变且不易控制。丰富多变的信息对大学生不稳定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可能受到巨大冲击。大学生有更多的载体和方式来张扬个性,展现自我。
二、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问题
1.易使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受到影响
新媒体信息的丰富性与多元化,会导致大学生价值冲突更加尖锐化、价值取向更多元化、价值选择更加困难。存在于新媒体环境中的信息丰富多样、良莠不齐,对于价值观正在变化和发展的大学生来说确实难以辨别真假、好坏。这就需要思想政治教育者对他们科学的加以引导,使其能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突显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
2.对传统的大学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带来了挑战
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崭新的背景下,面对全新的挑战。由于多媒体技术的承载和网络信息平台的迅速发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形态也变得丰富多样,由平面化走向立体画、由静态内容变为动态过程。这就需要我们改变传统的教育模式,应不断丰富教育内容,转变教育观念、创新教育载体,采用符合大学生群体行为习惯和心理特征的教育模式和教育观念。尤其要在认可大学生主体地位的前提下开展工作。
三、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探析
1.更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观念
首先,转变教育观念。在新媒体环境下,应积极主动利用网络载体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摒弃传统教育的单项灌输模式,构建大学生的主体性,充分依靠和发挥大学生的自主性和主动性,注意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其次,更新新媒体信息观念,切实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者的工作者水平。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及其在教育上的广泛应用,对教育者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作为信息时代的思想政治教育者要充分巧妙利用新媒体优势,增强教育效果。
2.积极构筑新媒体的资源平台,努力拓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阵地
首先,依托校园网建立服务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络舆情疏导机制。把新媒体文化建设与校园文化建设紧密结合起来,通过校园网络文化建设主动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阵地。采取“疏堵结合,及时沟通”的办法,通过校园网密切关注大学校园中出现的焦点、难点和疑点,及时做出判断、答复、澄清,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其次,建立健全校园新媒体信息的监督机制。依托校园网建立一支由教师、辅导员、学生网络管理员、校园网版主、学生干部等组成的思想教育工作队,队伍成员要积极活跃在校园网各个论坛板块中,对于违反国家方针政策和学校规章制度的错误信息,要及时予以屏蔽或删除;积极发布健康向上的、有利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帖子。
3.充分利用新媒体的独特优势,不断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
首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积建立班级“QQ群”,主动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扩展到网络中,克服课堂教学的时间限制。其次,打造学生班级“博客群”。班级博客是一个班级学生思想交流、资源共享的平台。第三,打造学生班级“短信群”。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善于利用手机短信传播信息,即时把握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和思想动向。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既可与原有教育方式结合,使其创新发展,也可以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方法、新途径,以满足不同形势、不同阶段、不同群体条件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需求。
新媒体作为迅猛发展的科学技术,它是一把“双刃剑”,面对新媒体环境带来的利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者要善于发挥新媒体优势,更新观念,积极构筑新媒体的资源平台,不断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努力把握规律性、注重实效性、提高预见性,把新媒体的功能延伸到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服务上来。

6、新媒体传播的概括及其利弊

新媒体好像主要是网络传媒、新闻电视传媒,等等吧。
利嘛,大家都有感触的。在这个信息发展的社会,网络的普及。让所有可以相互共享很多各个方面的信息。不论是横向还是纵向,都是可以有好多只是可以得到拓宽的。像新闻电视传媒,我们可以坐在家里走遍全世界,领略各国各地的风俗习惯。新闻联播,我们可以专注到世界各国的情况,和一些国情等等。也增强了我们的国家凝聚力。像一些广告的播出。可以让我们对一些产品的有点好处进行了解。当然也很大程度上推动了生产力销售的增长。
弊吧。像网络。我们们都说网络是双刃剑。里面的东西一哄而来,很多时候我们都来不及看清她的好坏,或者说对我们是否真正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反而更多是我们在浪费精力。甚至像很多青少年都不能正确使用电脑,用于玩游戏甚至沉迷。

7、自考本科有哪些专业

成人自考本科的专业选择性很多,一般我们常见的专业自考是都有开设的,比如说会计学、电子商务、工商企业管理、行政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网络工程、土木工程、市场营销、英语等。至于成人自考本科报考什么专业通过率高,这个需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来选择适合的专业。

1、会计学(Accounting)是以研究财务活动和成本资料的收集、分类、综合、分析和解释的基础上形成协助决策的信息系统,以有效地管理经济的一门应用学科,可以说它是社会学科的组成部分,也是一门重要的管理学科。会计学的研究对象是资金的运动。

2、电子商务是以信息网络技术为手段,以商品交换为中心的商务活动;也可理解为在互联网(Internet)、企业内部网(Intranet)和增值网(VAN,Value Added Network)上以电子交易方式进行交易活动和相关服务的活动,是传统商业活动各环节的电子化、网络化、信息化。

3、工商企业管理,是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计划、组织、领导、人员配备、指挥、协调和控制等一系列职能的总称。工商企业管理专业是自学考试学科调整后产生的新专业。这一专业的设置是为了培养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从事工商业及其他各类企业管理方面工作的专门人才。

4、行政管理( public administration)是运用国家权力对社会事务的一种管理活动。也可以泛指一切企业、事业单位的行政事务管理工作。行政管理系统是一类组织系统。它是社会系统的一个重要分系统。

5、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是研究计算机的设计与制造,并利用计算机进行有关的信息表示、收发、存储、处理、控制等的理论方法和技术的学科。

6、人力资源管理,是指在经济学与人本思想指导下,通过招聘、甄选、培训、报酬等管理形式对组织内外相关人力资源进行有效运用,满足组织当前及未来发展的需要,保证组织目标实现与成员发展的最大化的一系列活动的总称。

7、市场营销(Marketing),又称作市场学、市场行销或行销学,MBA、EMBA等经典商管课程均将市场营销作为对管理者进行管理和教育的重要模块包含在内。市场营销是在创造、沟通、传播和交换产品中,为顾客、客户、合作伙伴以及整个社会带来经济价值的活动、过程和体系。主要是指营销人员针对市场开展经营活动、销售行为的过程。

8、行政管理,最广义的定义是指一切社会组织、团体对有关事务的治理、管理和执行的社会活动。同时也指国家政治目标的执行,包括立法、行政、司法等。狭义的定义指国家行政机关对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又称为公共行政。

(7)新媒体健康教育扩展资料:

自考本科是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本科的简称,自考本科是我国基本高等教育制度之一,成绩合格后由主考学校和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委员会联合颁发大学毕业证书,国家承认学历,学信网可查,符合条件者由主考大学授予学士学位。

自考主要是以自学为主,难度较大,如果考生只是为了拿一个学历的话,那不建议选择自考。如果考生是想多学下书本上的知识,那可以报考自己感兴趣的专业,或者是报考自己所从事行业相关的专业。

获得自考本科学历,根据国家教育部1988年15号文件,享受普通高等教育毕业证书相同的法律效力。考生根据专业考试计划自己判断并申请毕业,市自考办不负责通知考生办理毕业手续。

根据国务院关于发布《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暂行条例》的通知,国发[1988]15号。第三十二条规定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毕业证书获得者的工资待遇:非在职人员录用后,与普通高等学校同类毕业生相同;在职人员的工资待遇低于普通高等学校同类毕业生的,从获得毕业证书之日起,按普通高等学校同类毕业生工资标准执行。

参考资料:

网络-自考本科

8、如何加强新媒体从业人员教育引导,促进新媒体行业健康发展

1.一方面新媒体对于提高社会管理水平、便利百姓生活、推动经济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新媒体市场裂变式的发展也隐藏着许多潜在的危机。
2.核心在于育人,新媒体从业人员代表人士被列为统战工作需要重点团结人群。
3.在整理分析现有研究的基础上,对新媒体从业人员代表人士进行了深入剖析,并从经济、社会与政治等多个视角分析新媒体从业人员代表人士政治引导工作的必要性,
4.从新媒体与政府部门的显著矛盾冲突的角度入手分析工作开展的困难之处,并从提高思想认识、重视教育培养、加强管理引导等方面提出建议,以期对加强新媒体从业人员代表人士政治引导工作起到一定的决策参考作用。

与新媒体健康教育相关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