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突发事件发生后如何开展舆论宣传引导和舆情控制工作
1、提高网络舆情环境监测能力,增强对于危机的研判能力。
2、第一时间发布准确信息。全面拓展新媒体信息发布渠道,快速、全面、以我为中心的发布准确信息。越早介入舆情事件,越有助于把握舆情主动权。在发布信息时要做到全面客观,以免陷入新一轮的舆情危机。发布信息除了要及时、全面,还应该主动掌握信息发布的主动权。
3、第一时间修复自身形象。采取合作而非对抗的危机应对策略,勇于承担责任。要坦诚地公开信息,让公众、消费者或媒体参与舆情事件的处理,有助于化解危机。直接面对网民,把已经了解和可以确定的事实真相、正在采取的措施、有关部门和责任人员的态度予以公布,只有让真相站出来,占领舆论的制高点,才能防止流言蜚语,变被动为主动。对重大舆情适时跟踪,及时公开事件调查、处置情况,不给滥加猜测留有空间。
2、突发重大事件的新闻发布工作应注意哪些问题
国办公布《关于在政务公开中进一步做好政务舆情回应的通知》,专门就特别重大、重大突发事件发生后,政府部门的舆情回应、新闻发布做出流程化规定。《通知》明确,特别重大、重大突发事件下,要快速反应、及时发声,最迟应在24小时内举行新闻发布会。
明确重大突发事件新闻发布流程
《通知》详细地对特别重大、重大突发事件发生后,如何进行新闻发布、回应社会舆论的流程做出规定。
据规定,对涉及特别重大、重大突发事件的政务舆情,首先是要“快速反应、及时发声”;然后应当在24小时之内举行新闻发布会。对于其他政务舆情,则应是在48小时内予以回应,并根据工作进展情况,持续发布权威信息。
对于监测发现的政务舆情,也要加强研判,区别情况、分类处理,并通过发布权威信息、召开新闻发布会或吹风会、接受媒体采访等方式进行回应。基于新媒体时代的特点,《通知》还提出要利用新媒体与公众平等交流、实现互动传播,提升回应信息到达率。
“在国务院规定的框架下,各部门和地方政府也都将根据自身情况,制定重大突发事件新闻发布的操作规范。”中国传媒大学教授董关鹏告诉南都记者,在明确了“规定动作”和“操作流程”后,将有助于减少一些地方在重大突发事件发生后“捂着不说”、“多干少说”的情况。
首提对新闻发言人失误要宽容
南都记者关注到,《通知》中还特别规定,相关部门负责人或新闻发言人应当出席新闻发布会或吹风会回应社会关切,而对于出面回应的政府工作人员,要给予一定的自主空间,宽容失误。
有学者向南都记者指出,这是首次在国家层面文件中提出对新闻发布工作人员要“容错”。中国建立新闻发言人制度十多年来,也曾出现“冲在前面”、“努力发声”的政府工作人员因发言不恰当而被“冷处理”。
董关鹏也认为,只有“宽容失误”,抱着“一次没说准确还可以再说一次”的心态对待,才能鼓励更多的政府工作人员积极回应社会公众疑问。
延伸 去年公共事件有多少在24小时内开发布会
以上《通知》要求,对涉及特别重大、重大突发事件的政务舆情,最迟应在24小时内举行新闻发布会。
根据《人民日报》“人民网舆情监测室”的相关研究发现,2015年,我国受关注程度较高的公共事件包括“东方之星”号客轮翻沉事件、河北肃宁发生特大枪击案、上海金山居民抵制“PX”事件、浙江丽水山体滑坡事故等。
南都记者据公开资料统计发现,排在前20位的舆情事件中,有10件官方在24小时内举行了官方新闻发布会,另外10件则主要是通过微博通报等形式发布消息。
通知指出,目前各地区各部门发布、解读、回应衔接配套的政务公开工作格局基本形成。但是,与互联网对政府治理的要求相比、与人民群众的期待相比,一些地方和部门仍存在工作理念不适应、工作机制不完善、舆情回应不到位、回应效果不理想等问题。
为何此前新闻发布会举办不够及时?一位在中央部委长期负责新闻发布工作的人士称,这主要是因为,此前是否召开发布会,新闻发言人与其团队不能自己做决定,而要经业务部门商议后决定。上述人士指出,以上《通知》发布后这一问题今后会得到解决。
3、如何进行突发事件中的舆情引导?
突发事件一般具有不可抗拒、无法预料、破坏性强、瞬间聚众等特点,而政府或媒体对于突发事件的信息发布是否及时、真实,采取的处理措施是否得力、有效,都成为平息事件、安抚公众的关键因素,媒介融合的传播优势也在突发事件的危机公关中彰显出来。
及早介入,让政府的主流意见成为舆论主导
由于报纸、电视台等传统主流媒体相对有一个制作周期,因此官方对突发事件的处理一般遵循“黄金24小时”原则,即在突发事件发生的24小时内通过主流媒体向外发布权威消息。用传统的“黄金24小时”处理突发事件之法,已经让人感觉力不从心,但以论坛、贴吧、微博、微信等为代表的新媒体,却能够快速生成舆论并迅速传播。对此,人民网的舆情监测室根据突发事件的舆情生成和发展规律,提出了“黄金4小时媒体”之说,即在事发四小时内,利用微博、微信、BBS论坛、QQ群等新媒体传播平台,及时有效地发布信息,利用这些“黄金4小时媒体”进行危机公关。这一方面需要政府各部门协调工作,厘清事实真相,组织文字语言,完成信息发布;另一方面,在这段时间内的危机公关可以在短时间内控制事件的传播、发酵,避免发展成为重大舆论事件。
由于新媒体信息有发布门槛低、传播速度快、环境虚拟性等特点,近年来很多突发事件、热点事件都是在新媒体平台上发布,并得到迅速扩散。从舆情生成的规律来看,在一个突发事件发生的最初几小时之内,意见的呈现是多元的、弱小的,还没有形成统一的或有意见领袖的民间舆论。但是几小时的发酵之后,舆论导向或意见领袖一旦占据了主导性优势,就能很容易影响公众的意见走向。因此,在一定程度上来说,当某一突发事件出现时,与其等待其自行发酵、最终发展成舆论风暴,不如及早介入,让政府的主流意见成为舆论主导。
无论是政府,还是主流媒体,都应充分利用新媒体的“黄金4小时”传播优势,使其成为公众了解突发事件发展进程的重要传播渠道。这既能在第一时间满足受众对信息的需求,又有利于社会稳定及事件的妥善处理。
及时发布消息,避免信息传播出现“真空期”
随着手机、网络等新媒体平台的广泛应用,公众的参与意识也越来越强,微博、微信、微视等“三微”信息铺天盖地,逐渐形成强大的“民间舆论场”。在信息传播过程中,无论是新媒体还是传统主流媒体,都有义务对要发布的信息内容进行客观取舍。这种客观有效的取舍,一方面要保障党、国家和人民的权益不受损害;另一方面也要综合考虑,满足公众的基本知情权,避免产生次生舆论灾害。
尤其是对那些涉及到民众生命财产安全的突发事件,政务新媒体和主流媒体在事件信息的发布中应兼顾大局,秉承人文关怀,从人性化的角度承担起自己的社会责任。这种媒介融合信息发布的形式既是高度社会责任感的具体体现,也是在处理重大舆情事件中必须承担的社会责任。同时在面对突发事件时,采取客观公正的态度,是政府和传统主流媒体首先要做到的。政府和主流媒体第一时间利用新媒体平台发布真实的信息,可以避免信息传播过程中出现“真空期”,防止谣言滋生。从利于人心安定、社会稳定、利于事件妥善处理的角度,有效封杀谣言传播的空间,阻止那些非理性、有意损害公共利益和国家利益的不和谐杂音出现,净化社会舆论环境。
加强政府、主流媒体和新媒体之间的融合协作
传统主流媒体以深度的新闻报道见长,是新闻事件的叙述者,是国家政策法规的解读者,也是社会主流舆论的引导者,其信息传播一直被认为是最权威和最具影响力的。对于突发事件的危机公关,不仅要依靠政府网站的信息发布,而且要与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主流媒体合作,尤其是与主流新闻网站的合作更是不容忽视。
同时,也要加强与其他门户网站共享信息资源。政府网站和主流媒体在对事件信息发布的权威性和把握舆论的正确导向方面,有着无可比拟的宣传优势,社会公众对其信息传播有着很强的认同感。而新媒体的优势资源在于其对民意舆情的收集和监测,新媒体网络已经成为舆论生成的重要信源。政府可以在第一时间从博客、论坛、贴吧、微博、微信等新媒体上搜集相关信息,从中提取与突发事件相关的舆情关键词,进行正确的分析和研究筛选,开展动态跟踪,及时通过新媒体的传播平台进行问题处理,通过多种手段和渠道,传播正确的舆论导向。
以平等而又不失严谨的态度积极通报事件的过程与进展
由于面对突发事件时,很多公众缺乏必要的了解和应对措施,所以任何风吹草动都可能引发公众情绪的波动。因此,政府加强对公众的舆论引导和心理疏导就显得十分重要。政府和主流媒体在发布和报道重大舆情事件时,除了要及时准确地向公众传递事件的最新进展外,还要科学解读舆情事件产生的根源。通过政务新媒体的科学解读、主流媒体的现场报道,进而引导公众科学、理性地对待事件本身。
比如2014年12月31日上海外滩踩踏事件发生后,包括新媒体在内的多家媒体都对事件进行了全方位关注、报道。一些政府网站,新闻网站和主流媒体除了不间断地报道事件的最新进展之外,还针对此类事件,整理总结了近几年来全国各地发生的各类踩踏事件,从领导意识、信息发布、城市管理、风险评估、安全责任、公共安全等各方面提出问题并进行反思,更重要的是邀请部分专家和社会专业人士进行深入分析,告知公众在遇到此类突发事件时,学会如何自救、互救等救助方法,使人们了解和掌握此类突发事件的自救之道。这种痛定思痛的信息发布和深度报道形式,不仅及时客观地对事件进行报道,充分尊重了公众的知情权,而且督促政府建立起有效的管理责任机制,通过科学解读、媒体引导,避免此类事件再次发生。
我国各级政府在经过一些重大舆情事件的历练后,在对外发布消息、对舆情事件进行应急处理和对公众进行舆论引导方面,己经吸取了一些教训,积累了一定的实践经验。政府和媒体在进行事件平息、舆论引导的过程中,官方用语上的不严谨和小失误,都有可能引起公众的反感和不良情绪的蔓延。政务新媒体和传统主流媒体在进行重大舆情事件的信息发布和报道时,以何种口吻、何种形式、何种姿态向民众及时而准确地传递事件的最新进展,要把握语言上的严谨和措辞的准确性,通过政务新媒体的传播和主流媒体的现场报道,告知人们事实真相,有助于舆情事件的解决。此外,政府在引导舆论时,需要摒弃以往简单的、强势的、惯性思维的官方态度,而要注意官方用语的艺术性和人文性,以接地气、亲民的语言与民众沟通。同时,政府部门需要用积极谨慎的态度面对媒体与公众,以平等而又不失严谨的态度积极通报处理事件的过程与进展,以缓解社会的恐慌情绪,消除公众误解。
这种政府、主流媒体以及新媒体之间的媒介融合联动工作机制,不仅可以发挥媒体之间的引导作用,也可以正确应对突发事件的危机问题,成功进行突发事件后的危机公关。最终既能达到疏解公众情绪的良好效果,又取得公众的信任和支持,有利于维护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发展。
4、如何进行突发事件中的舆情引导
媒体如何加强对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抢占舆论制高点1.主动及时客观报道突发事件的真相,赢得舆论引导主动权。
近年来遇到的大量事件说明,当重大突发性事件发生时,主流媒体在政府和宣传部门的支持和指导下,在第一时间及时、准确地进行报道,就有可能抑制谣言传播的空间,维护社会稳定和人心安定,在第一时间掌握话语权,排解萌芽中的非理性舆论压力。
在互联网时代,人们通过互联网、手机短信等渠道,获取信息快捷便利,一有重大事件发生,消息会不胫而走,短期内就会对大众心理产生强大冲击。
主流媒体应当在履行相关的审稿程序后,在事件一发生就占据舆论的先机,主动、及时地公开报道,以树立本媒体的公信力,赢得受众的信任。
2.报网融合,优势互补,形成正确引导舆论走向的合力。
过去电视比报纸快,现在网络比电视快,将来手机比网络快。
传播的速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舆论引导的效果。
面对舆论传播中的这种新情况,作为平面媒体的党报,该怎样在竞争和竞合中,努力发挥自己的传统优势,同时借助其他媒体的速度优势,提高舆论引导的有效性。
实践表明,报网融合,是一个有效的途径。
传统媒体与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之间,只有实现优势互补、彼此融合、形成合力,才能更为主动。
不久前,有家大型商场为了搞店庆促销活动,贴出告示:开张当天排队进店的前100名顾客,每人可领到一定数额的免费购物券。
第二天一早,前来店门口排队的达数千人,有的凌晨就来了。
购物券发完后,没有领到的人心中不满,往前乱冲,现场秩序混乱,店门的玻璃被挤破。
这起突发性事件由于发生在市中心,很快有人通过手机、网络快速传播,质疑“商场在商业炒作,吹泡泡”,“购物券早就分给了关系户”,等等,一时传言四起,引发了网络和现实的双重关注。
面对这种情况,媒体在第一时间迅速通过网络版将最新了解到的情况告诉网民,既报道了商场分发购物券的活动是公正的,同时又指出现场管理、秩序维护做得不够,估计不足。
面对网络上对这种促销手段的质疑,还主动设置议题,在网络论坛中就“商场该如何促销让利顾客”为主题,展开网上讨论,力求把媒体舆论和民间舆论最大限度重叠,以群众需求点、关注点为助推,对事件进行多方位、多层次的深入探讨,整合网友议论,努力发掘这起事件中值得引发人们进行有意义的深度思考的内容,正确引导舆论走向。
事实证明,在突发事件发生时,社会最需要的是传媒的准确、及时传播,以及态度鲜明、立场明确、导向清晰的评论。
现在,地方党报大都同时办有网站,要抢占第一时间发出第一个声音,首先可以通过网络发布消息,以及时满足受众的需求,将受众的注意力尽可能多地吸引到本媒体中。
通过报网联动,将网络上发布的消息与报纸的进一步报道加以整合,使报道更深入地走进受众,扩大党报的舆论影响力。
3.坚持以人为本,以降低突发事件的危害性为准则,承担起主流媒体的政治责任和社会责任。
5、怎样应对新媒体环境下的网络舆情应对处置
1.做好舆情监测,建立完善的应急制度
受互联网特性的影响,企业舆情危机无时不在,无处不在,为避免危机爆发时企业处于被动地位,所以舆情管控工作的第一要务是做好舆情监测,建立完善的应急管理制度。通过借助一些第三方舆情监测软件,可为企业舆情提供全天候不间断的全网监测服务,及时发现负面苗头及时通知相关人员处置,有效避免危机来临时的自乱阵脚,错失危机处置良机。
2.利用新媒体,发挥媒介宣传作用
面对舆情危机,一些企业仍不能主动、及时、权威地发布新闻,引导媒体传播有利于企业的信息,而是用对付传统媒体的方式来进行新媒体时代的舆情事件处理其实并不能够发挥企业媒体资源的作用。在这里建议企业方可以利用微博、微信等新兴媒介,发挥其强大的舆论宣传力,及时发布真实权威信息,引导舆论的正确走向。
3.建立快速反应的舆情应对机制
企业在舆情危机发生后,如果过了黄金24小时后才回复,时效性太差,这个时效在舆情中是非常重要的因素。一旦负面舆情产生,就很容易扩散到全网全国,引起广泛关注。因此,建议企业可以利用专业的舆情监测软件,通过设置一些与行业、领域、产品、领导人等标签相关的关键词,进行实时全网监测,但凡出现了一丝丝的危机苗头快速发布处理进展,及时回复大众的问题,做好问题的解释工作。
4.加强自身管理和监督,完善善后工作
很多企业错误地认为舆情事件结束后,舆情应对工作就完成了,其实不然。例如,此前发生的顺丰快递员私拆包裹事件,顺丰虽在前期的应对处理中通过“绝不姑息、纵容任何违反法律法规和企业行为准则的不当行为”的表态巧妙地化解了一场舆论危机,但是事后仅对快递员作出调离岗位处理,不符合部分网友的预想,使得回落的舆情再次升温,掀起新一轮舆论风向。
因此,企业一定要多在自身管理和监督,以及事后形象恢复上多花时间,完善善后工作。比如危机处理过程中的举措是否有严格执行、有没有对相关部门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健全相关机制建设、是否有参与一些社会公益或者赞助活动恢复企业形象等等,来自识微科技商情知识栏目。
6、如何做好突发事件中的舆论引导工作
媒体如何加强对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抢占舆论制高点
1.
主动及时客观报道突发事件的真相,赢得舆论引导主动权。
近年来我们遇到的大量事件说明,
当重大突发性事件发生时,
主流媒体在政府和宣传部门的
支持和指导下,
在第一时间及时、准确地进行报道,就有可能抑制谣言传播的空间,维护社
会稳定和人心安定,
在第一时间掌握话语权,
排解萌芽中的非理性舆论压力。
在互联网时代,
人们通过互联网、手机短信等渠道,
获取信息快捷便利,
一有重大事件发生,消息会不胫而
走,
短期内就会对大众心理产生强大冲击。
主流媒体应当在履行相关的审稿程序后,
在事件
一发生就占据舆论的先机,主动、及时地公开报道,
以树立本媒体的公信力,
赢得受众的信
任。
2.
报网融合,优势互补,形成正确引导舆论走向的合力。
过去电视比报纸快,
现在网络比电视快,
将来手机比网络快。
传播的速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
着舆论引导的效果。
面对舆论传播中的这种新情况,
作为平面媒体的党报,
该怎样在竞争和
竞合中,
努力发挥自己的传统优势,
同时借助其他媒体的速度优势,
提高舆论引导的有效性?
实践表明,
报网融合,是一个有效的途径。传统媒体与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之间,
只有
实现优势互补、彼此融合、形成合力,才能更为主动。
不久前,
有家大型商场为了搞店庆促销活动,
贴出告示:
开张当天排队进店的前
100
名顾客,
每人可领到一定数额的免费购物券。
第二天一早,
前来店门口排队的达数千人,
有的凌晨就
来了。购物券发完后,没有领到的人心中不满,往前乱冲,现场秩序混乱,店门的玻璃被挤
破。这起突发性事件由于发生在市中心,很快有人通过手机、网络快速传播,质疑
“
商场在
商业炒作,吹泡泡
”
,
“
购物券早就分给了关系户
”
,等等,一时传言四起,引发了网络和现
实的双重关注。
面对这种情况,
我们媒体在第一时间迅速通过网络版将最新了解到的情况告
诉网民,
既报道了商场分发购物券的活动是公正的,
同时又指出现场管理、
秩序维护做得不
够,估计不足。
面对网络上对这种促销手段的质疑,我们还主动设置议题,
在网络论坛中就
“
商场该如何促销让利顾客
”
为主题,
展开网上讨论,
力求把媒体舆论和民间舆论最大限度重
叠,
以群众需求点、
关注点为助推,
对事件进行多方位、
多层次的深入探讨,
整合网友议论,
努力发掘这起事件中值得引发人们进行有意义的深度思考的内容,正确引导舆论走向。
事实证明,在突发事件发生时,社会最需要的是传媒的准确、及时传播,以及态度鲜明、立
场明确、导向清晰的评论。现在,我们地方党报大都同时办有网站,要抢占第一时间发出第
一个声音,
首先可以通过网络发布消息,
以及时满足受众的需求,
将受众的注意力尽可能多
地吸引到本媒体中。
通过报网联动,
将网络上发布的消息与报纸的进一步报道加以整合,
使
报道更深入地走进受众,扩大党报的舆论影响力。
3.
坚持以人为本,
以降低突发事件的危害性为准则,
承担起主流媒体的政治责任和社会责任。
7、如何做好重大突发事件的新闻发布
国办公布《关于在政务公开中进一步做好政务舆情回应的通知》,专门就特别重大、重大突发事件发生后,政府部门的舆情回应、新闻发布做出流程化规定。《通知》明确,特别重大、重大突发事件下,要快速反应、及时发声,最迟应在24小时内举行新闻发布会。
明确重大突发事件新闻发布流程
《通知》详细地对特别重大、重大突发事件发生后,如何进行新闻发布、回应社会舆论的流程做出规定。
据规定,对涉及特别重大、重大突发事件的政务舆情,首先是要“快速反应、及时发声”;然后应当在24小时之内举行新闻发布会。对于其他政务舆情,则应是在48小时内予以回应,并根据工作进展情况,持续发布权威信息。
对于监测发现的政务舆情,也要加强研判,区别情况、分类处理,并通过发布权威信息、召开新闻发布会或吹风会、接受媒体采访等方式进行回应。基于新媒体时代的特点,《通知》还提出要利用新媒体与公众平等交流、实现互动传播,提升回应信息到达率。
“在国务院规定的框架下,各部门和地方政府也都将根据自身情况,制定重大突发事件新闻发布的操作规范。”中国传媒大学教授董关鹏告诉南都记者,在明确了“规定动作”和“操作流程”后,将有助于减少一些地方在重大突发事件发生后“捂着不说”、“多干少说”的情况。
首提对新闻发言人失误要宽容
南都记者关注到,《通知》中还特别规定,相关部门负责人或新闻发言人应当出席新闻发布会或吹风会回应社会关切,而对于出面回应的政府工作人员,要给予一定的自主空间,宽容失误。
有学者向南都记者指出,这是首次在国家层面文件中提出对新闻发布工作人员要“容错”。中国建立新闻发言人制度十多年来,也曾出现“冲在前面”、“努力发声”的政府工作人员因发言不恰当而被“冷处理”。
董关鹏也认为,只有“宽容失误”,抱着“一次没说准确还可以再说一次”的心态对待,才能鼓励更多的政府工作人员积极回应社会公众疑问。
延伸 去年公共事件有多少在24小时内开发布会
以上《通知》要求,对涉及特别重大、重大突发事件的政务舆情,最迟应在24小时内举行新闻发布会。
根据《人民日报》“人民网舆情监测室”的相关研究发现,2015年,我国受关注程度较高的公共事件包括“东方之星”号客轮翻沉事件、河北肃宁发生特大枪击案、上海金山居民抵制“PX”事件、浙江丽水山体滑坡事故等。
南都记者据公开资料统计发现,排在前20位的舆情事件中,有10件官方在24小时内举行了官方新闻发布会,另外10件则主要是通过微博通报等形式发布消息。
通知指出,目前各地区各部门发布、解读、回应衔接配套的政务公开工作格局基本形成。但是,与互联网对政府治理的要求相比、与人民群众的期待相比,一些地方和部门仍存在工作理念不适应、工作机制不完善、舆情回应不到位、回应效果不理想等问题。
为何此前新闻发布会举办不够及时?一位在中央部委长期负责新闻发布工作的人士称,这主要是因为,此前是否召开发布会,新闻发言人与其团队不能自己做决定,而要经业务部门商议后决定。上述人士指出,以上《通知》发布后这一问题今后会得到解决。
(原标题:国办公布重大突发事件新闻发布流程
8、如何进行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
突发事件一般具有不可抗拒、无法预料、破坏性强、瞬间聚众等特点,而政府或媒体对于突发事件的信息发布是否及时、真实,采取的处理措施是否得力、有效,都成为平息事件、安抚公众的关键因素,媒介融合的传播优势也在突发事件的危机公关中彰显出来。如何进行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
一、及早介入,让政府的主流意见成为舆论主导
由于报纸、电视台等传统主流媒体相对有一个制作周期,因此官方对突发事件的处理一般遵循“黄金24小时”原则,即在突发事件发生的24小时内通过主流媒体向外发布权威消息。用传统的“黄金24小时”处理突发事件之法,已经让人感觉力不从心,但以论坛、贴吧、微博、微信等为代表的新媒体,却能够快速生成舆论并迅速传播。对此,人民网的舆情监测室根据突发事件的舆情生成和发展规律,提出了“黄金4小时媒体”之说,即在事发四小时内,利用微博、微信、BBS论坛、QQ群等新媒体传播平台,及时有效地发布信息,利用这些“黄金4小时媒体”进行危机公关。这一方面需要政府各部门协调工作,厘清事实真相,组织文字语言,完成信息发布;另一方面,在这段时间内的危机公关可以在短时间内控制事件的传播、发酵,避免发展成为重大舆论事件。
由于新媒体信息有发布门槛低、传播速度快、环境虚拟性等特点,近年来很多突发事件、热点事件都是在新媒体平台上发布,并得到迅速扩散。从舆情生成的规律来看,在一个突发事件发生的最初几小时之内,意见的呈现是多元的、弱小的,还没有形成统一的或有意见领袖的民间舆论。但是几小时的发酵之后,舆论导向或意见领袖一旦占据了主导性优势,就能很容易影响公众的意见走向。因此,在一定程度上来说,当某一突发事件出现时,与其等待其自行发酵、最终发展成舆论风暴,不如及早介入,让政府的主流意见成为舆论主导。
无论是政府,还是主流媒体,都应充分利用新媒体的“黄金4小时”传播优势,使其成为公众了解突发事件发展进程的重要传播渠道。这既能在第一时间满足受众对信息的需求,又有利于社会稳定及事件的妥善处理。
二、及时发布消息,避免信息传播出现“真空期”
随着手机、网络等新媒体平台的广泛应用,公众的参与意识也越来越强,微博、微信、微视等“三微”信息铺天盖地,逐渐形成强大的“民间舆论场”。在信息传播过程中,无论是新媒体还是传统主流媒体,都有义务对要发布的信息内容进行客观取舍。这种客观有效的取舍,一方面要保障党、国家和人民的权益不受损害;另一方面也要综合考虑,满足公众的基本知情权,避免产生次生舆论灾害。
尤其是对那些涉及到民众生命财产安全的突发事件,政务新媒体和主流媒体在事件信息的发布中应兼顾大局,秉承人文关怀,从人性化的角度承担起自己的社会责任。这种媒介融合信息发布的形式既是高度社会责任感的具体体现,也是在处理重大舆情事件中必须承担的社会责任。同时在面对突发事件时,采取客观公正的态度,是政府和传统主流媒体首先要做到的。政府和主流媒体第一时间利用新媒体平台发布真实的信息,可以避免信息传播过程中出现“真空期”,防止谣言滋生。从利于人心安定、社会稳定、利于事件妥善处理的角度,有效封杀谣言传播的空间,阻止那些非理性、有意损害公共利益和国家利益的不和谐杂音出现,净化社会舆论环境。
三、加强政府、主流媒体和新媒体之间的融合协作
传统主流媒体以深度的新闻报道见长,是新闻事件的叙述者,是国家政策法规的解读者,也是社会主流舆论的引导者,其信息传播一直被认为是最权威和最具影响力的。对于突发事件的危机公关,不仅要依靠政府网站的信息发布,而且要与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主流媒体合作,尤其是与主流新闻网站的合作更是不容忽视。
同时,也要加强与其他门户网站共享信息资源。政府网站和主流媒体在对事件信息发布的权威性和把握舆论的正确导向方面,有着无可比拟的宣传优势,社会公众对其信息传播有着很强的认同感。而新媒体的优势资源在于其对民意舆情的收集和监测,新媒体网络已经成为舆论生成的重要信源。政府可以在第一时间从博客、论坛、贴吧、微博、微信等新媒体上搜集相关信息,从中提取与突发事件相关的舆情关键词,进行正确的分析和研究筛选,开展动态跟踪,及时通过新媒体的传播平台进行问题处理,通过多种手段和渠道,传播正确的舆论导向。
四、以平等而又不失严谨的态度积极通报事件的过程与进展
由于面对突发事件时,很多公众缺乏必要的了解和应对措施,所以任何风吹草动都可能引发公众情绪的波动。因此,政府加强对公众的舆论引导和心理疏导就显得十分重要。政府和主流媒体在发布和报道重大舆情事件时,除了要及时准确地向公众传递事件的最新进展外,还要科学解读舆情事件产生的根源。通过政务新媒体的科学解读、主流媒体的现场报道,进而引导公众科学、理性地对待事件本身。
比如2014年12月31日上海外滩踩踏事件发生后,包括新媒体在内的多家媒体都对事件进行了全方位关注、报道。一些政府网站,新闻网站和主流媒体除了不间断地报道事件的最新进展之外,还针对此类事件,整理总结了近几年来全国各地发生的各类踩踏事件,从领导意识、信息发布、城市管理、风险评估、安全责任、公共安全等各方面提出问题并进行反思,更重要的是邀请部分专家和社会专业人士进行深入分析,告知公众在遇到此类突发事件时,学会如何自救、互救等救助方法,使人们了解和掌握此类突发事件的自救之道。这种痛定思痛的信息发布和深度报道形式,不仅及时客观地对事件进行报道,充分尊重了公众的知情权,而且督促政府建立起有效的管理责任机制,通过科学解读、媒体引导,避免此类事件再次发生。
我国各级政府在经过一些重大舆情事件的历练后,在对外发布消息、对舆情事件进行应急处理和对公众进行舆论引导方面,己经吸取了一些教训,积累了一定的实践经验。政府和媒体在进行事件平息、舆论引导的过程中,官方用语上的不严谨和小失误,都有可能引起公众的反感和不良情绪的蔓延。政务新媒体和传统主流媒体在进行重大舆情事件的信息发布和报道时,以何种口吻、何种形式、何种姿态向民众及时而准确地传递事件的最新进展,要把握语言上的严谨和措辞的准确性,通过政务新媒体的传播和主流媒体的现场报道,告知人们事实真相,有助于舆情事件的解决。此外,政府在引导舆论时,需要摒弃以往简单的、强势的、惯性思维的官方态度,而要注意官方用语的艺术性和人文性,以接地气、亲民的语言与民众沟通。同时,政府部门需要用积极谨慎的态度面对媒体与公众,以平等而又不失严谨的态度积极通报处理事件的过程与进展,以缓解社会的恐慌情绪,消除公众误解。
这种政府、主流媒体以及新媒体之间的媒介融合联动工作机制,不仅可以发挥媒体之间的引导作用,也可以正确应对突发事件的危机问题,成功进行突发事件后的危机公关。最终既能达到疏解公众情绪的良好效果,又取得公众的信任和支持,有利于维护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