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新媒体 > 信息流原型

信息流原型

发布时间:2020-07-24 08:22:25

1、什么叫"工作流"?什么叫"信息流"?请具体解释.

工作流(Workflow)就是“业务过程的部分或整体在计算机应用环境下的自动化”,它主要解决的是“使在多个参与者之间按照某种预定义的规则传递文档、信息或任务的过程自动进行,从而实现某个预期的业务目标,或者促使此目标的实现”。

简单地说,工作流就是一系列相互衔接、自动进行的业务活动或任务。一个工作流包括一组任务(或活动)及它们的相互顺序关系,还包括流程及任务(或活动)的启动和终止条件,以及对每个任务(或活动)的描述。

工作流在大多数的实际应用中的情况可以这样来简单地描述:在网络、服务器和多台计算机客户端的硬件平台上,业务过程按照预先设定的规则并借助应用程序和人对相关数据的处理而完成。例如,在日常办公中,当撰写好某份报告之后,可能需要将其提交给领导进行审阅或批示;审批意见可能需要汇集并提交给另外一个人,以便对报告进行进一步的修改。这样,可能会形成同一篇文档在多个人之间的顺序或同时传递。对于这样的情况,我们可以使用工作流技术来控制和管理文档在各个计算机之间自动传递,而非手工传递。这就可以称之为工作流。

类似的关于文档的自动化处理只是工作流技术的一种简单应用。事实上,工作流技术在现实生活中能够完成更多更复杂的任务。如企业(或机构)内部的各种数据或信息的自动处理,多种业务流程的整合,企业(或机构)之间的数据交换,借助Internet技术实现跨地域的数据传输和处理等等。

一、工作流发展

工作流技术起源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中期办公自动化领域的研究,由于当时计算机尚未普及,网络技术水平还很低以及理论基础匮乏,这项新技术并未取得成功。1983年至1985年间,在图像处理领域和电子邮件领域出现了早期的含有工作流特征的商用系统。

进入九十年代以后,随着个人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普及和推广,以及信息化建设的日益完善,使得工作流技术的研究与开发进入了一个新的热潮。1993年8月,第一个工作流技术标准化的工业组织——工作流管理联盟(Workflow Management Coalition,简称WFMC,下同)成立。1994年,工作流管理联盟发布了用于工作流管理系统之间互操作的工作流参考模型,并相继制定了一系列工业标准。与此同时,关于工作流技术的学术研究也十分活跃,许多原型系统在实验室里开发出来。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工作流技术已被越来越多的人认可,与之相关的标准规范、工作流引擎及商业产品不胜枚举。人们在开发推广工作流产品的同时,更加注重工作流的理论研究,以推动该项技术走向成熟。

二、工作流的特点

1,图形化、可视化设计流程图
2,支持各种复杂流程
3,组织结构级处理者指定功能
4,B/S结构,纯浏览器应用
5,强大的安全性特色
6,表单功能强大,扩展便捷
7,灵活的外出、超时管理策略
8,处理过程可跟踪、管理
9,丰富的统计、查询、报表功能
10,与MAIL系统集成

三、工作流的优点

企业实施工作流管理所带来的好处是非常明显的,这包括提高企业运营效率、改善企业资源利用、提高企业运作的灵活性和适应性、提高工作效率、集中精力处理核心业务、跟踪业务处理过程、量化考核业务处理的效率、减少浪费、增加利润、充分发挥现有计算机网络资源的作用。实施工作流将达到缩短企业运营周期、改善企业内(外)部流程、优化并合理利用资源、减少人为差错和延误,提高劳动生产率等目的。

总结实施工作流带来的好处,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1,要处理的事项已自动传递到个人电脑上
2,不再需要对员工进行流程的培训,平滑实现流程变更
3,员工只需将精力集中在处理自己关心的数据上
4,随时得到历史数据
5,随时生成处理效率报表
6,达到无纸化办公的目标
7,完全支持移动办公,使作业同步化
8,科学管理更进一层,办公效率明显提高
9,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将有提升
10,通过流程自动化与数据库集成,以及各类表单统计查询功能,提高决策能力

信息流 information flow
信息流是在空间和时间上向同一方向运动中的一组信息,它有共同的信息源和信息接收者,即是由一个分支机构(信息源)向另一个分支机构(地址)传递的全部信息的集合。各个信息流组成了企业的信息网,称之为企业的神经系统。信息流畅与否,决定着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是否能正常运行。
信息流是企业发展的脉络
评价企业成功与否,一个简易的办法是看其物流、工作流和信息流“三流”的情况,其中,信息流的质量、速度和覆盖范围,尤其可以“映照”企业的生产、管理和决策等各方面的“成色”。企业的“生命活动”最终都将以信息流的“高级形式”展现……
评价企业成功与否,一个简易的办法是看其物流、工作流和信息流“三流”的情况,其中,信息流的质量、速度和覆盖范围,尤其可以“映照”企业的生产、管理和决策等各方面的“成色”。因为物流、工作流在企业的“生命活动”中无不最终以信息流的“高级形式”展现,就象生物体的所有活动都是基于神经系统传递的生物电信号一样。因此,深入认识“信息流”,将掀开企业发展的新视角。
如同流动的资金带来价值一样,当信息不受限制的从一个地点流动到另一地点,帮助企业实时获取信息,并促使企业创造出真正的经济效益时,才具有最高的价值和意义。其关键,是打造闭环的信息流。不仅要打破企业内部各种信息孤岛,实现数据的收集整合、加工分析、信息的传递应用,以及信息数据的再加工、应用的反复“循环”,还要将企业内部的信息流与企业外部上下游用户的需求信息结合起来,形成“内外融合”的闭环的“大信息流”。这样认识信息流,可以帮助用户“打开眼界”,审视IT建设中局部与整体统一规划和发展的问题,即通过集成实现不同层面的信息流同时,也要为建立企业间高效的信息流打好基础。
此外,建立全面的信息流也是实现业界提出的“按需应用IT资源”理想的基础。信息流具有速度、质量等特征,反映着企业的IT基础水平。信息流速度慢,企业无法及时获取所需信息。而系统数据不完整或得到不一致数据,又将严重影响信息流的质量,进而影响业务系统的成败。只有高质量的信息数据不受任何限制平稳地流向所需位置,才能最终实现按需应用的理想。这对企业各层系统的无缝集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建立丰富的实施信息流的技术方案体系,包括数据层集成、应用层集成、垂直业务处理层集成、发布层集成以及通用建模和开发工具的应用。 “信息流”是企业发展的基本脉络。

2、网站设计需求分析怎么写

1)绘制关联图:绘制系统关联图是用于定义系统与系统外部实体间的界限和接口的简单模型。同时它也明确了通过接口的信息流和物质流。

2)创建开发原型:创建用户接口原型当开发人员或用户不能确定需求时,开发一个用户接口原型,这样使得许多概念和可能发生的事更为直观明了。用户通过评价原型将使项目参与者能更好地相互理解所要解决的问题。注意要找出需求文档与原型之间所有的冲突之处。

3)分析可行性:分析需求可行性在允许的成本、性能要求下,分析每项需求实施的可行性,明确与每项需求实现相联系的风险,包括与其它需求的冲突,对外界因素的依赖和技术障碍。

4)确定需求优先级:确定软件工程需求的优先级别应用分析方法来确定使用实例、产品特性或单项需求实现的优先级别。以优先级为基础确定产品版本将包括哪些特性或哪类需求。当允许需求变更时,在特定的版本中加入每一项变更,并在那个版本计划中作出需要的变更。

5)为需求建立模型:为需求建立模型需求的图形分析模型是软件需求规格说明极好的补充说明。它们能提供不同的信息与关系以有助于找到不正确的、不一致的、遗漏的和冗余的需求。这样的模型包括数据流图、实体关系图、状态变换图、对话框图、对象类及交互作用图。

6)编写数据字典:创建数据字典数据字典是对系统用到的所有数据项和结构的定义,以确保开发人员使用统一的数据定义。在需求阶段,数据字典至少应定义客户数据项以确保客户与开发小组是使用一致的定义和术语。分析和设计工具通常包括数据字典组件。

7)应用质量功能调配:使用质量功能调配质量功能调配是一种高级系统技术,它将产品特性、属性与对客户的重要性联系起来。该技术提供了一种分析方法以明确那些是客户最为关注的特性。它将需求分为三类:期望需求,即客户或许并未提及,但如若缺少会让他们感到不满意;普通需求;兴奋需求,即实现了会给客户带去惊喜,但若未实现也不会受到责备。

3、23.原型法贯彻的是( )的开发策略。 A.自上而下 B.自下而上 C.系统调查 D.系统设计

自上而下
《管理信息系统》第六版书上原话,阅者可以保留意见

4、什么是原型化技术

所谓原型化技术就是根据对用户的信息需求的大致了解,借助强有力的软件环境支持,迅速构造一个新系统的原型,然后通过反复修改和完善,最终完成新系统开发的技术流程。

原型化技术的基本思想是:原型应该是可以实际运行的软件系统,具有最终系统的基本特征,且构造方便、快速、造价低。

原型化技术的基本特征:(1)不要求在系统开发之初就完全掌握系统的所有需求;(2)构造原型必须依赖快速的原型构造工具;(3)原型需要反复的修改。

原型化技术的适应范围:适用于用户不明确、管理及业务处理不稳定、需求常常变化、规模小且不太复杂、不要求集中处理的系统或者是有比较成熟的借鉴经验的系统开发中。

5、Linux下有什么类似Axure的产品原型设计的软件吗

JustProto是一个在线的网站及桌面应用的原型设计工具,它能让你用高效的方式来处理重要的信息流,能让你的项目进程更加简单、快速和高效。

你能在JustProto上找到每个项目(任何规格)的详细说明,并可以立即处理项目中的功能改进、bug修复或评论信息。它能让项目中的所有人都对项目进展了如指掌,并让每个人在工作的同时也对项目提出自己的宝贵意见。

6、在信息系统的开发方法中,什么是原型方法?

原型法是凭借着系统开发人员对用户要求的理解,在强有力的软件环境支持下,给出一个实实在在的系统原型,然后与用户反复协商修改,最终形成实际系统。
一、原型方法的工作流程
首先用户提出开发要求,开发人员识别和归纳用户要求,根据识别、归纳的结果,构造出一个原型(程序模块),然后同用户一道评价这个原型。如果根本不行,则回到第三步重新构造原型;如果不满意,则修改原型,直到用户满意为止,这就是原型法工作的一般流程。
二、原型方法的特点
原型方法具有如下几方面的特点。
(一)从认识论的角度来看,原型方法更多地遵循了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因而更容易为人们所普遍接受,这主要表现在:
l 人们认识任何事物都不可能一次就完全了解,并把工作做得尽善尽美。
l 认识和学习的过程都是循序渐进的。
l 人们对于事物的描述,往往都是受环境的启发而不断完善的。
l 人们批评指责一个已有的事物,要比空洞地描述自己的设想容易得多,改进一些事物要比创造一些事物容易得多。
(二)原型方法将模拟的手段引人系统分析的初期阶段,沟通了人们的思想,缩短了用户和系统分析人员之间的距离,解决了结构化方法中最难于解决的一环。这主要表现在:
l 所有问题的讨论都是围绕某一个确定原型而进行的,彼此之间不存在误解和答非所问的可能性,为准确认识问题创造了条件。
l 有了原型后才能启发人们对原来想不起来或不易准确描述的问题有一个比较确切的描述。
l 能够及早地暴露出系统实现后存在的一些问题,促使人们在系统实现之前就加以解决。
(三)充分利用了最新的软件工具,摆脱了老一套工作方法,使系统开发的时间、费用减少,效率、技术等方面都得以提高。
三、软件支持环境
到目前为止,原型方法所需要的软件支撑环境主要有:
l 一个方便灵活的关系数据库系统(RDBS)
l 一个与RDBS相对应的,方便灵活的数据字典,它具有存储所有实体的功能。
l 一套与RDBS相对应的快速查询系统,能支持任意非过程化的(交互定义方式)组 合条件查询。
l 一套高级的软件工具(如4GL或信息系统开发生成环境等)用以支持结构化程序,并且允许采用交互的方式迅速地进行书写和维护,产生任意程序语言的模块(即原型)。
l 一个非过程化的报告或屏幕生成器,允许设计人员详细定义报告或屏幕输出样本。
四、适用范围
作为一种具体的开发方法,原型法是有一定的适用范围和局限性。这主要表现在:
l 对于一个大型的系统,如果我们不经过系统分析来进行整体性划分,想要直接用屏幕来一个一个地模拟是很困难的。
l 对于大量运算的、逻辑性较强的程序模块,原型方法很难构造出模型来供人评价。因为这类问题没有那么多的交互方式(如果有现成的数据或逻辑计算软件包,则情况例外),也不是三言两语就可以把问题说得清楚的。
l 对于原基础管理不善、信息处理过程混乱的问题,使用有一定的困难。首先是由于工作过程不清,构造原型有一定困难;其次是由于基础管理不好,没有科学合理的方法可依,系统开发容易走上机械地模拟原来手工系统的轨道。
l 对于一个批处理系统,其大部分是内部处理过程,这时用原型方法有一定的困难。

7、VR虚拟现实与VM虚拟制造有什么区别

虚拟现实技术(英文名称:Virtual Reality,缩写为VR),又称灵境技术,是20世纪发展起来的一项全新的实用技术。虚拟现实技术囊括计算机、电子信息、仿真技术于一体,其基本实现方式是计算机模拟虚拟环境从而给人以环境沉浸感。随着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各行各业对VR技术的需求日益旺盛。VR技术也取得了巨大进步,并逐步成为一个新的科学技术领域。
,
 虚拟制造 在当今经济全球化、贸易自由化和社会信息化的形势下,制造业的经营战略发生了很大变化,在30~60年代企业追求的是规模效益,如:美国福特汽车公司、通用汽车公司相继采用刚性流水线进行大批量生产;70年代更加重视降低生产成本,如:日本丰田公司采用准时化生产;80年代提高产品质量成为主要目标;进入90年代新产品开发及交货期成为竞争的焦点。由此产生了多种多样的制造哲理,如:精益生产、并行工程、敏捷制造和虚拟制造等,它们各有侧重,从不同角度研究如何增强企业的竞争力。而虚拟制造技术是制造技术与仿真技术相结合的产物。
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技术是使用感官组织仿真设备和真实或虚幻环境的动态模型生成或创造出人能够感知的环境或现实,使人能够凭借直觉作用于计算机产生的三维仿真模型的虚拟环境。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虚拟制造(Virtual Manufacturing)技术是在一个统一模型之下对设计和制造等过程进行集成,它将与产品制造相关的各种过程与技术集成在三维的、动态的仿真真实过程的实体数字模型之上。其目的是在产品设计阶段,借助建模与仿真技术及时地、并行地、模拟出产品未来制造过程乃至产品全生命周期的各种活动对产品设计的影响,预测、检测、评价产品性能和产品的可制造性等等。从而更加有效地、经济地、柔性地组织生产,增强决策与控制水平,有力地降低由于前期设计给后期制造带来的回溯更改,达到产品的开发周期和成本最小化、产品设计质量的最优化、生产效率的最大化。
虚拟制造也可以对想象中的制造活动进行仿真,它不消耗现实资源和能量,所进行的过程是虚拟过程,所生产的产品也是虚拟的。虚拟制造技术的应用将会对未来制造业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它的重大作用主要表现为:
●运用软件对制造系统中的五大要素(人、组织管理、物流、信息流、能量流)进行全面仿真,使之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集成,为先进制造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更广大的空间,同时也推动了相关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
●可加深人们对生产过程和制造系统的认识和理解,有利于对其进行理论升华,更好地指导实际生产,即对生产过程、制造系统整体进行优化配置,推动生产力的巨大跃升。
●在虚拟制造与现实制造的相互影响和作用过程中,可以全面改进企业的组织管理工作,而且对正确作出决策有不可估量的影响。例如:可以对生产计划、交货期、生产产量等作出预测,及时发现问题并改进现实制造过程。
●虚拟制造技术的应用将加快企业人才的培养速度。我们都知道模拟驾驶室对驾驶员、飞行员的培养起到了良好作用,虚拟制造也会产生类似的作用。例如:可以对生产人员进行操作训练、异常工艺的应急处理等。
虚拟制造技术的研究内容是极为广泛的,除了虚拟现实技术涉及的共同性技术外,虚拟制造领域本身的主要研究内容有:
●虚拟制造的理论体系;
●设计信息和生产过程的三维可视化;
●虚拟制造系统的开放式体系结构;
●虚拟产品的装配仿真;
●虚拟环境中及虚拟制造过程中的人机协同作业等。
一般来说,虚拟制造的研究都与特定的应用环境和对象相联系,由于应用的不同要求而存在不同的侧重点,因此出现了三个流派,即以设计为中心的虚拟制造、以生产为中心的虚拟制造和以控制为中心的虚拟制造。
虚拟制造技术的广泛应用将从根本上改变现行的制造模式,对相关行业也将产生巨大影响,可以说虚拟制造技术决定着企业的未来,也决定着制造业在竞争中能否立于不败之地。
虚拟制造(VM)是国际上提出的新概念。VM与AM联系密切。VM的特征是:当市场新的机遇出现时,组织几个有关公司联作,把不同的公司,不同地点的工厂或车间重新组织协调工作。在运行之前必须分析组合是否最优,能否协调运行,以及投产后的效益和风险进行评估,这种联作公司称虚拟公司。虚拟公司在一定的环境和条件下通过虚拟制造系统运行,包括物理基础、法律保障、社会环境和信息技术。因此研究开发虚拟制造技术(VMT)和虚拟制造系统(VMS)意义重大,美国称AM为21世纪制造业发展战略。
虚拟现实技术(Virtual Reality Technology)主要包括虚拟制造技术和虚拟企业两个部分。
虚拟制造技术将从根本上改变了设计、试制、修改设计、规模生产的传统制造模式。在产品真正制出之前,首先在虚拟制造环境中生成软产品原型(Soft Prototype)代替传统的硬样品(Hard Prototype)进行试验,对其性能和可制造性进行预测和评价,从而缩短产品的设计与制造周期,降低产品的开发成本,提高系统快速响应市场变化的能力。 虚拟企业是为了快速响应某一市场需求,通过信息高速公路,将产品涉及到的不同企业临时组建成为一个没有围墙、超越空间约束、靠计算机网络联系、统一指挥的合作经济实体。虚拟企业的特点是企业的功能上的不完整、地域上的分散性和组织结构上的非永久性,即功能的虚拟化、组织的虚拟化、地域的虚拟化。

8、UIUE 是什么意思?

总的来说UIUE是:用户界面体验。

但应该分开解释:

1、UI:视觉设计师,就是产品的美观

UI即User Interface(用户界面)的简称。泛指用户的操作界面,包含移动APP,网页,智能穿戴设备等。

2、UE:用户体验设计师,就是管产品好不好用,是不是人性化。

用户体验(User Experience,简称UX或 UE)是一种纯主观的在用户使用一个产品(服务)的过程中建立起来的心理感受。

(8)信息流原型扩展资料:

UI Design (User Interface Design) ,用户界面设计。

用户界面设计就是如何选取合适的界面元素,例如文字、按钮、文本框、颜色等。做这些目的是就是让用户在界面上完成一项操作的时候, 觉得易懂、易用。尽可能的让用户与界面的交互简单高效。

界面元素包括但不仅限于以下内容:

输入控件:按钮、文本框、选取框、单选按钮、下拉列表、列表框、开关按钮、

导航控件:面包削导航、滑块、搜索栏、分页、标签、图标

信息控件:文本提示框、图标、进度条、提示、消息框、模式窗口

行业工具:Photoshop, Sketch, Illustrator, Fireworks, InVision

UE发展:

用户体验贯穿在一切设计、创新过程,如用户参与建筑设计和工作环境、生活环境的设计和改善,用户参与IT产品设计和改善等。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用户体验更加得到重视,IT应用设计方面的用户体验逐渐在软件设计、互联网设计中占据主流地位。

而信息技术支撑下的创新模式,也就是面向未来的创新2.0模式,则从更加广阔的领域关注用户体验、强调以人为本。



9、“原型”是什么意思?

原型:

用线条、图形描绘出的产品框架,也称线框图。

交互设计的结果输出,可能是一张纸上的几张图;原型代表着交互设计的结果,当最终实现的时候,交互流程会和原型保持一致;可以理解为草稿或者叫做参照物

原型是一种让用户提前体验产品、交流设计构想、展示复杂系统的方式。就本质而言,原型是一种沟通工具。

目前比较好用的在线原型设计工具有Marvel,Invision,墨刀等等。

10、贵阳学院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研究中心的网络生态文明与安全研究所

现有人员6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3人,博士后1人,博士1人,博士生1人。
贵阳学院生态城市建设研究中心“网络生态文明与安全研究所”的目标明确、人员齐备,主要有4名成员,分别是张牧博士,贺忠博士,梁昱博士,张桂玲博士。围绕网络生态文明与网络安全提出了几项切实可行的研究目标,详细内容如下:
1、开发具有我市自主知识产权的贵阳市生态城市地理信息综合分析系统,为我市生态文明城市建设提供直观可靠的图像数据分析决策系统。
该系统以Google Earth为基础,目的就是实现我市各类生态信息在GIS上的体现,我市的生态信息包括我市境内森林、绿地、河流、湖泊等自然资源的分布信息;各工业企业的分布情况以及其排污数据;各居民小区的地理位置、人口分布等等一系列可以反映我市生态环境的图像与数据,这些大量的信息需要在GIS系统上体现才能清楚地认识。我们的系统可以Virtual NET实现上述类似MIS部分的功能和GIS部分我市各地区的地理信息,这样一来,可使我市的各种大量数据加载,使政府的规划和决策更加准确、更加可靠,更有说服力。
2、网络信息流量识别与监控管理技术研究。
网络空间生态环境的保护重在防患于未然。因此,加强网络空间的技术管理手段,以技术防治信息污染,通过采用给网络设置过滤器、装上防毒卡等技术过滤手段,对海量信息加以甄别,以清除信息垃圾、识别信息病毒,阻止有害信息的直接威胁,达到净化网络环境的目的,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目前互联网络信息内容过滤选择的技术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网络层上,采用路由器过滤法,通过在互联网络的国际出入口上设置路由过滤功能,将境外有害信息源的IP地址在路由器上设为“拒绝通过”得以实现;二是应用层面上,采用在服务器上安装专门的软件作为过滤网关,依靠网关进行筛选和过滤,将有害信息摒除在外,而让无害信息顺利通过网关到达用户终端。
我们主要针对VOIP网络的特点,深入研究分布式大规模网络环境下IP网络业务服务质量(Qos)的管理和监测技术,探索建立下一代网络的业务感知模型和Qos监测管理体系结构,将网络的业务级别定义与网络QoS的监测数据进行对比验证,利用基于策略的网络管理技术、移动代理技术和主动网技术,构建VOIP网络QoS的配置、实施、获取、分析、关联和反馈机制,从而实现基于业务感知的VOIP网络QoS的分布式主动监测和管理。通过研究开发,我们可以掌握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下一代通信网络监控、管理与优化技术,可借此机会培育出面向下一代网络的监测、管理系列高技术产品群,确保我市网络通畅、安全、健康,创造我市文明的网络生态环境,同时可以提升我市信息产业的技术水平,创造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价值。
3、网络生态环境的法律法规建设研究。
网络生态环境危机是世界性难题,尤其是我国刚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出现一些问题是必然的。但应认识到,网络行为虽然是在“虚拟环境”进行,但这却是社会行为,不良行为、不法行为危害的是整个人类社会。“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网络环境也同社会环境、自然环境一样,要有法律、法规和道德规范去约束和治理。国家相关部门快针对当前网络环境危机中存在的问题,应尽制定有关法规,加大监管力度,保护网络环境的纯洁。
4、信息产业与文化产业和谐发展中的转变机制问题,增强贵阳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软硬实力,营造和谐贵阳的良好网络氛围。
在推进社会信息化的进程中,要把握网络传播的特点和规律,大胆创新,在推进互联网物理层面建设的同时,注重从网络文化消费引导、网络文化趣味培养、网络文化价值弘扬等方面,加强引导、管理和服务,实现网络文化产业与信息产业的统筹协调发展。增强网络文化的社会服务功能,改进网络文化的建设和管理。加强网络文化管理,是完善社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网络文化的教育、服务和引导功能,为完善社会管理、构建和谐社会提供有力的网络文化支撑,这是一个亟待深入研究的崭新课题,是建设和谐贵阳的必然趋向。
首先,网络文化要增强社会服务功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文化建设的支撑作用日益凸显。网络文化在社会服务领域中大有可为。比如,建设诚信度高、安全性强的电子商务网站,服务经济交往;建设收集民意、政民互动的网络论坛,畅通民众诉求渠道;建设社会服务类组织和商业信息的资源站点,实现网上搜索,方便群众生产生活,等等。总之,要增强网络文化的社会服务功能,为完善社会管理奠定坚实的群众基础和社会基础。
其次,网络文化的管理必须走法治化道路。应本着依法、科学、有效的原则,综合运用法律、行政、经济、技术、教育、行业自律等手段,形成依法监管、行业自律、社会监督、规范有序的互联网信息传播秩序。政府网站要发挥表率作用,规范运转,提供优质的网络服务。我们要从国情出发,借鉴国外互联网管理的先进经验和有效做法,使网络管理文化的发展更上层楼。
近五年承担课题:
主持人 来源 项目名称 时间
张牧 省科技厅 VOIP网络业务流量识别与安全主动监控系统 2008
张牧 省信息产业厅 NGN业务综控仪应用与推广 2008
张牧 省教育厅 特定信息流的实时识别和过滤系统原型机的研究和实现 2007
张牧 贵阳市人才办 下一代通信网络流量识别、分析与控制系统原型机研究和实现 2007
张牧 贵阳市科技局 贵阳市网络生态安全监控关键技术研究 2008
张牧 贵阳学院 下一代通信网络中自适应多播拥塞控制方案关键技术研究 2007
贺忠 贵阳市社科联 唐代宫廷诗歌与唐代社会生活史研究 2007
贺忠 省教育厅 《王阳明的文学形象——以〈皇明大儒王阳明先生出身靖乱录〉为中心》 2008
贺忠 贵阳学院 《沈从文乡土小说与湘西方言研究》 2008
张桂玲 省科技厅 靶向拓扑异构酶I抗癌双核配合物的设计、合成及构效关系研究 2008
张桂玲 贵阳学院 高度不对称配合物的合成、结构、性质及其在手性分离中的应用 2008
梁昱 省教育厅 生物质制气-柴油双燃料发动机燃烧及排放三维模拟研究 2008
梁昱 江苏省动力机械清洁能源与应用重点实验室 柴油机燃用小油桐油料燃烧排放及应用研究 2008
梁昱 省科技厅 柴油机燃用小油桐压榨油的性能研究 2008
梁昱 贵阳学院 双燃料发动机燃烧过程三维模拟研究 2007

与信息流原型相关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