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怎样应对新媒体环境下的网络舆情应对处置
1.做好舆情监测,建立完善的应急制度
受互联网特性的影响,企业舆情危机无时不在,无处不在,为避免危机爆发时企业处于被动地位,所以舆情管控工作的第一要务是做好舆情监测,建立完善的应急管理制度。通过借助一些第三方舆情监测软件,可为企业舆情提供全天候不间断的全网监测服务,及时发现负面苗头及时通知相关人员处置,有效避免危机来临时的自乱阵脚,错失危机处置良机。
2.利用新媒体,发挥媒介宣传作用
面对舆情危机,一些企业仍不能主动、及时、权威地发布新闻,引导媒体传播有利于企业的信息,而是用对付传统媒体的方式来进行新媒体时代的舆情事件处理其实并不能够发挥企业媒体资源的作用。在这里建议企业方可以利用微博、微信等新兴媒介,发挥其强大的舆论宣传力,及时发布真实权威信息,引导舆论的正确走向。
3.建立快速反应的舆情应对机制
企业在舆情危机发生后,如果过了黄金24小时后才回复,时效性太差,这个时效在舆情中是非常重要的因素。一旦负面舆情产生,就很容易扩散到全网全国,引起广泛关注。因此,建议企业可以利用专业的舆情监测软件,通过设置一些与行业、领域、产品、领导人等标签相关的关键词,进行实时全网监测,但凡出现了一丝丝的危机苗头快速发布处理进展,及时回复大众的问题,做好问题的解释工作。
4.加强自身管理和监督,完善善后工作
很多企业错误地认为舆情事件结束后,舆情应对工作就完成了,其实不然。例如,此前发生的顺丰快递员私拆包裹事件,顺丰虽在前期的应对处理中通过“绝不姑息、纵容任何违反法律法规和企业行为准则的不当行为”的表态巧妙地化解了一场舆论危机,但是事后仅对快递员作出调离岗位处理,不符合部分网友的预想,使得回落的舆情再次升温,掀起新一轮舆论风向。
因此,企业一定要多在自身管理和监督,以及事后形象恢复上多花时间,完善善后工作。比如危机处理过程中的举措是否有严格执行、有没有对相关部门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健全相关机制建设、是否有参与一些社会公益或者赞助活动恢复企业形象等等,来自识微科技商情知识栏目。
2、如何转变领导层对新媒体的理解,他们很多人认为跟风,只要找个运营,不用投入,就可以有量有转化,请问应
新媒体的运营投入是战略管理问题。
移动社交成为主流趋势,移动属性的媒体更受社交用户青睐。目前绝大多数信息都通过新媒体微信、微博等平台进行传播,大家获取信息的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甚至一些信息是通过草根自媒体的传播才到大众的视线,之后主流媒体才开始关注报道。
信息的传播和获取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变为粉丝用户的传播——到自媒体的关注——到主流信息媒体的关注,信息的传播越来越多从底层开始,从而带动上层主流平台的关注和传播。
这更是未来信息传播的一种巨大趋势。在移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这几年,特别是微信、微博等社交自媒体的快速发展,以及智能机的普及,大家获得信息的渠道从单一依靠PC搜索引擎,到社交朋友圈,也使用户的习惯发生了巨大变化,大家从获得企业的信息从PC官网到企业的微信公众号、微博等平台,也是企业的PC官网浏览量巨大降低,企业获取流量和用户的渠道,从单一依靠PC推广,到社交媒体的推广,到中心化内容分发平台的推广。这是当前企业推广方式和渠道的巨大变革,这就要求企业不断转变推广思路和渠道。信息的传播方式的变革,也会带动企业品牌和公共关系处理方式的变革。我们看到很多电商企业在发力移动端微电商;很多传统企业在运营自己的新媒体进行品牌传播;很多的自媒体在输出自身垂直细分领域的内容集聚与之相关的粉丝。甚至大家公关都转战到新媒体端,比如:前几天,易到和微信的公关事件 ;以及百度也开通了自己的公关的微信公众号等等。这些现象都在说明着,伴随信息传播方式的改变,企事业也在放生着经营方式的改变,这是适应新媒体发展的必然要求。未来是分散的信息流来源,更多的移动社交平台会为用户提供更有价值的信息检索,也会从跟本上洗牌企业的推广和营销方式,这也要求企业逐渐摆脱传统推广渠道的依赖,逐渐到移动端(比如当前的推广渠道:腾讯广点通;今日头条推广等新媒体的推广模式),去发展粉丝,去经营粉丝,才能不断的创新和变革企业的经营推广渠道,带来移动互联网+的新型的商业推广模式。
自媒体是重运营的过程,必须拥有一个团队才能运营有效果,靠一个人,又不想投入,想转化,简直有些天方夜谭。
管理者只有意识到移动端的趋势,才能做的好。
该回答来自于百度问咖 晋冲 大咖
3、新媒体和传统媒体各有什么优缺点?
传统媒体:投入大、根基稳、老成、权威性高,但高高在上。收益稳定但平缓下降,互动性较差。
新媒体:分为公司行为和个人行为。若个人行为则投入较小,(需具备某项专长,形成价值效应)。很多公司在媒体上投入是很节约的,当然大公司舍得,可是他们也将在新媒体上的广告投入比重加大很多。互动性较高、具有创意性和实效性,但权威性差,用户忠诚度不高。这类媒体大多在积累一定粉丝后就忘记品牌建设,开始胡搞了。而成功的一群则借助前期积累开始进入更高级别的事业规划。新媒体时代之后,我认为是权威媒体会更加注重互动性,接地气的传播方式。而个人媒体具有一定粉丝后要更加依靠大公司背景传播(产生权威性)。两者媒体互相补取双方的长处。权威走下神坛,草根渴望登基。暂时不赞成什么时代的说法。学者还能编出什么新词?新新时代?现代派之后是后现代,后现代之后再来个超现实主义?只要所做的事业是跟着时代在走,管它什么时代(不过又是一个新出的词而已)。
4、如何充分发挥新媒体作用,把握舆论导向,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建设
当今时代,网络舆论的影响越来越大,已经成为社会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传统媒体相比较,网络舆论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民意和社会心理。由于网络传播具有开放性强、交互性好、传播速度快、影响面广等一系列优势,其舆论形成具有自发性、快捷性、多元性、长留性等特征。也因为网络的开放性、网民身份的隐匿性以及受部分网民社会经验、自身素养等因素的影响,网络舆论往往又呈现出一定的盲目性和不确定性,甚至会以偏激和非理性的谩骂与攻击来表达观点。因此,正确分析和引导网上舆论,显得十分重要。
网上舆论引导重要而紧迫
正确引导网络舆论是准确汇集民情民意的需要。准确汇集和分析民情民意是宣传思想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民意反映的集约性、普遍性、可视性在网络舆论得到最为显明的反应。与传统媒体舆论相比,网络舆论在真实、直接、及时反映民意方面更具有代表性。各大网站的留言板、BBS论坛,成为表达民意、体现观点、形成网络舆论的重要场所。网民的留言被放大成一种观点后,经过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的交互影响,就会形成舆论。然而,我们也应该看到,由于网民素质参差不齐,难免会出现起哄、攻击等宣泄型、情绪型舆论。如果不能对这些偏激的舆论加以正确引导,势必造成“网民的声音一大片,群众的声音听不见”的混乱嘈杂局面,严重扰乱党和政府掌握民情、了解民意的视线。因此,要使互联网真正成为引导和洞察社会舆论的重要窗口,就必须加强对网络舆论的引导。
正确引导网络舆论是人民行使监督权力的需要。监督和被监督的关系,从来没有像网络舆论这样明显。网络舆论在形成以后会产生巨大的作用力施加于决策者。特别是在一些重大事件、与民休戚相关的决策上,网民关注的越多,越容易形成强有力的舆论压力。与此同时,由于广大网民的关注,也使得解决问题的各项流程更加透明化。但由于网络上传播者身分的匿名性及隐藏性的特点,会导致一些不良言论出现,混淆视听,削弱正确舆论的导向。因此,我们有必要维护网络舆论的正确声音,使之发挥正确引导民众的积极作用。
正确引导网络舆论是提高互联网服务经济社会水平的需要。为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提供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是新闻媒体的作用集中表现。互联网作为新兴媒体自然也不例外。互联网发展十几年以来,为我国改革发展稳定起到了不可忽视的积极作用。但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随着网络这种新媒体的产生,一些新的问题也随之而来,一些网站注重经济效益而忽视社会效益,过多的关注社会的阴暗面,导致负面报道层出不穷,正面报道形不成声势,严重脱离中心工作,给社会的发展和稳定带来不利影响。为此,要充分发挥互联网宣传科学真理、传播先进文化、塑造美好心灵、倡导科学精神、弘扬社会正气的作用,就必须牢牢把握正确的网络舆论导向,坚持顾全大局、服务中心、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的方针,积极为经济社会的发展营造氛围、凝聚人心、汇集人气。
正确引导网络舆论是巩固党的领导地位的需要。网络媒体作为一种更加有效的媒介,在宣传党的方针政策方面发挥着重大的作用。但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互联网上各种文化类型、思想意识、价值观念、生活准则道德规范都可以找到立足之地。国内外一些敌对势力和别有用心的人,还利用网络散布谣言、传播反动言论,甚至雇佣网络写手对一些“热点”进行炒作,欺骗网民,误导舆论。面对这样的严峻形势,我们要有清醒的认识,增强紧迫感和忧患意识,在互联网上旗帜鲜明地宣传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维护主流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使网络舆论成为巩固党的领导地位的主阵地。
要把握好网络舆论的特征和形成机制
当前,社会舆论环境复杂多变,重大突发事件和自然灾害频频,加剧了人们思想情绪的变化。镇定与恐慌、理性与冲动、事实与谣言、积极态度与消极言论同时出现,各种思想认识相互交织,无论是以及时丰富的新闻信息满足人民群众的知情权,还是以准确有效的舆论引导社会公众,都需要我们第一时间掌握社会舆论的趋势和特点。
来自互联网的舆论压力越来越大。网络舆论关注的公共事务素材,一方面是来自传统媒体如报纸期刊、广播电视的报道,另一方面来自网络原创,尤其是BBS上网友自行发布的新闻和传言。如果传统媒体的报道被门户网站转载,或网上传言得到传统媒体的证实,或网上观点得到传统媒体的声援,那么这种网上网下的交互作用,会促使舆情汹涌,形成强大的舆论声浪,对当事人特别是负有社会管理责任的公权力形成压力。
互联网成为反映社会心理和表达公众诉求的重要渠道。从今年网上舆情来看,社会敏感问题成为网络舆论焦点,经济民生类、政府管理、立法司法备受网络关注。环境问题、腐败问题、司法不公等事件极易激发网民的非理性情绪,甚至一些偶然的事件也会引发不良情绪,应该加以警惕。
警惕“网络暴力”现象。据统计,我国网民中,30岁及以下的超过了70%。这个年龄段的大部分人都心怀正义、充满激情、好奇心强,强烈期待融入社会,热切希望表达自我,并表现出积极的参与性。但是这一年龄段的人涉世未深,很难摆脱冲动与激情,容易在群体的兴奋中忘记理性地制约自己,习惯于用简单粗暴的方式惩罚他们认定的“坏人”。他们很难对自己在“善良动机”下所导致的行为后果作出全面客观的估计。在网上讨论某一事件时,会出现极端、辱骂、非理性的声音,在有的引起网民反感的事件中,一些网民自以为怀着正义之心,对当事人实施“网络暴力”,包括公布当事人隐私、电话骚扰、现场骚扰等需警惕。
重视“意见领袖”的作用。随着互联网的出现,对于热点社会事务、公共话题,非专业人士积极发言,与大众分享他们的智慧、学识和价值观。这些民间身分的观察家对公众的影响力较大。特别是网上一些较权威的论坛和知名个人博客,以及一些资深网友,扮演了传播学上的“意见领袖”角色。在一些复杂的现实问题的辩论中,他们的观点往往能影响网友的价值判断。有时“意见领袖”的意见并不完全客观正确,却能引导整个网络舆论的走向,导致了网络舆论的偏向性。因此,需要找到恰当的方式,与“意见领袖”进行沟通,让互联网中的“意见领袖”与我们合作,成为上情下达、下情上达的桥梁和纽带。
积极探索引导网上舆论的机制和措施
把传统媒体网站、政府新闻网站等主流媒体网站作为发展的战略重点,形成网络舆论引导的合力。由于我们的主要新闻媒体在社会和公众中有较高的媒介公信力,当人们在网上要获得新闻信息时,总是把传统媒体网站、有影响力的新闻网站和重要的门户网站作为主要甚至是首要的选择。因此,主流媒体既是维护公民知情权的重要社会力量,发挥着信息传播主渠道的作用,同时也是有效引导社会舆论的排头兵。因此,要建设一批政府管得住、网民信得过的主流媒体网站,以较大规模和影响力在网络舆论中做好引导。在政策、资金上给予支持,为他们提供新闻发布上的优先权,促进有影响的网站与传统媒体的合作,以增强信息互通,形成舆论联动,确保网络舆论引导的合力。
提高行政决策的透明度,确保各类信息及时公开,从源头上堵住网络流言和虚假信息的泛滥。提高政府部门行政决策的透明度,确保各类信息及时、客观、全面的发布,是相信群众、依靠群众,满足公众知情权,贯彻“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执政理念的具体体现。以往的新闻传播实践告诉我们,当重大的突发性事件发生后,如果政府能通过媒体(特别是网络媒体)及时发布信息,就能安抚公众情绪、保持社会稳定。对于那些影响面大且具有持续性的事件,要注意形成信息传递的波次效应,在及时满足网民知情欲的同时,逐渐降低人们的关注度。反之,由于网络传播本身的放大作用,信息的混乱、错误、拖延,会使谣言大行其道。在网络传播的时代,在播客、博客、个人新闻盛行的时代,在传统大众媒体不是信息惟一来源的时代,更要避免因对正常信息的过度控制而导致信息短缺,而使那些虚假信息通过网络得以广泛传播。只有加大信息公开的力度,增强信息的透明度,才能确保包括网络舆论在内的社会舆论向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加快网络“意见领袖”群体的培养,借助专业网络评论员的力量,帮助网民从舆论客体的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转化。借助专家、学者、社会名流以及网络当中部分民间观察家的力量,培养网上的“意见领袖”,不仅可以起到媒介信息中介和过滤环节的作用,还可以为网民提供科学理性的观点和建议,也可以成为上情下达、下情上达的桥梁和纽带,以强化主流言论,孤立非主流言论,对网络舆论的最后形成起着主导性作用。
建立分工协作、专兼职结合的网络评论员队伍,理顺体制机制,增加投入,扩大网上影响。培养一支高素质的网络评论员队伍是做好网上舆论引导工作的关键,要着手建立起专职、兼职和覆盖全省各地、各部门的不同层次的网络评论员队伍。在此基础上,有意识地培育起一支高素质的网络写手,由专兼职网评员平时负责与其联系和交流,以应对必要时舆论引导的特殊需要。要理顺工作机制,把新闻发言人与网络评论员两只队伍结合起来,扩大发展网络评论员队伍的外延。
5、传统媒体不行了,新媒体就行么
如果是跟新媒体相比较的话,传统媒体肯定是江河日下。这是时代发展必然的结果,毕竟现在科技进步神速,手机电脑及其他信息传播渠道日渐完善,新媒体作为依靠该类事物发展起来的新型信息传播渠道再加上自身的一些优点自然是如虎添翼。而且就目前来看能够取代新媒体传播的其他传播途径尚未出现,短时间内新媒体还是很行的!
6、为什么在新媒体的冲击下传统媒体中 纸媒衰落最快
新媒体简称:移动媒体,随着智能手机的发展,如今靠手机和电视来获取信息时代
纸媒也只有老一辈的人看,成本也太高
新媒体讲师邓海舟
7、最近打算提升技能,新媒体这一块儿,网上有很多,看到有个达内,哪位大神知道这个机构怎么样?
新媒体的门槛并不高,最主要的是看你是否具有特色或者特长,其实比起去报名新媒体的培训,不如去培训些其他特长,毕竟新媒体行业获取粉丝并不是靠着新媒体的技能,而是靠着你是否能够有吸引人的地方。就好比我们维科号,粉丝积累靠的不是你排版多么精美、昵称多么响亮,靠的就是你对高科技行业是否有独特的见解。只有肚子里有墨的人进入自媒体行业才会如鱼得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