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新媒体 > 新媒体新技术的关键事件

新媒体新技术的关键事件

发布时间:2021-03-18 09:25:19

1、新技术和新媒体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方式有哪些

随着新媒体、新技术的迅猛发展和普及,运用新媒体、新技术进行教育教学已经在很多学校广泛应用,这对于转变传统教育思想观念,促进教学模式、教学体系、教学内容和教育教学方法的改革;加速教育手段的现代化;对于实施素质教育,有效地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激发学习兴趣,真正地改变传统教育的单调模式,使乐学落到实处;促进基础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效益,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更新教育观念、强化创新意识、有较强的整合能力
课程的改革,强调了学生自主参与和合作学习。新媒体、新技术是以网络技术作为学习工具,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学生利用网络技术收集、处理、交流进行探讨学习,从而获取知识,这种学习模式突出了以学生为主体,强调了学生自主参与学习,真正突破了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新课程背景下,更新教育观念是每一个教师不可忽视的问题。要强化创新意识。面对世界科技飞速发展的挑战,我们必须把增强民族创新精神提到关系中华民族兴衰存亡的高度来认识。教育在培育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型人材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我们的教师也要不断地创新,如果教师缺乏创造性思维,将失去学科的灵魂和动力,特别是在信息技术背景下的学习,保持旺盛的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显得尤为重要。网络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学习是一个全新理念的课程,它以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为教学基础、又延伸到通信、网络技术等高科技的综合应用技能教学,需要知识性与技能性很强的整合能力,现代信息技术以提供大容量教育信息载体为特征,担负着开拓视野、搜索资料、整合知识、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等功能。这其中,教师素质是关键要素。教师整合能力是信息技术发挥应有作用的前提。因此,在新的教学环境中,教师应该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
二、用新媒体、新技术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效率和教学质量
新媒体、新技术在教学中的使用,可以提高教学媒体的展示力和交互性,极大地丰富了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教师经过精心准备,运用先进手段,创作出严谨而丰富的电子课件,其目的就是将它应用于教学,从而优化课堂教学。在这样的教学中,教师不必像以前那样,携带地球仪、三角板、等繁琐的教具,而是借助电脑、投影仪、电子白板等先进的电脑多媒体工具向学生展示图、文、声、像相结合的电子课件,充分发挥多媒体网络的功能,可优化课堂教学的信息传递结构、学生认识结构、课堂时间结构、师生活动结构等。丰富、生动的多媒体课件的灵活运用,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发学生探究的欲望。新媒体、新技术全方位刺激,使人脑左右协调发展,增强记忆力,学习的效率明显提高。使学习氛围轻松、愉快。通过多媒体网络的科学运用,可全面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效率和教学质量。
三、依托局域网丰富校园网达到资源共享,进一步服务教学
学校应该重视校园网资源库的建设,专人负责,统筹规划。并安排熟悉计算机操作和网络维护的教师专门负责本校校园网教育资源库的建设与维护。学校应该调动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鼓励教师搜索和整理网上的教育资源,利用城域网的资源进行本校教育资源库的建设。教师可以把自己搜集到的适合教学的资源进行合理分类,同时教师应该将已有的课件、音频资源、视频资源、图片资源通过非线性音视频编辑系统、扫描仪、数码相机等对其进行加工和改造,使之成为学校教育资源信息的重要来源。学生可以上网快速地获取丰富的信息资料,有目的地处理信息,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索、创新意识,有利于学生开展主动的探索型的学习活动。
四、培养学生对计算机运用能力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运用新媒体、新技术进行教学,首先必须让学生学会使用计算机,会将计算机作为一种学习的工具,运用于学科学习,学会对知识和信息进行检索,从而达到自主学习,而不是学会计算机的所有知识。体现计算机是帮助学生开阔视野,增加知识的好帮手。真正是“秀才不出门,能知天下事” ,使学生变被动学知识为主动汲取知识。学校利用网络教室多提供让学生操作计算机的机会。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同时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让学生尽可能多的自己操作计算机,这样,他们才觉得学到的是自己迫切知道的知识,是自己学到的,而不是教师“灌输”的,学生学起来会更加积极,记得也更牢固。同时,这样还可以缩短反馈的周期,发现问题可以及时补救。
总之,教师应当充分认识到新媒体、新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功能和作用,要建立教育、教学信息资源库,大力整合网上资源,实现资源共享。自觉地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有效地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从实际出发,加大新媒体、新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探索规律,启发思维,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学改革!

2、什么是“新媒体事件”

随着微博的出现,面对微博微博语境下的层出不穷、瞬息万变的“新媒体事件”,不同的学者也有自己的独特见解。以“郭美美事件”和“温州动车追尾事件”为例,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何镇飚教授认为前者属于“新媒体事件”,后者属于“新媒体中的事件”,认为是否判断为“新媒体事件”,要看事件发生的信息源是否来自于新媒体,也要看传统媒体跟进报道的时间是否紧随其后。武汉大学信管院和计算机院的沈阳教授则认为,有些事情是在新媒体中发酵、传播、扩散、衰弱、沉淀后激活,这类似乎可以定义为“新媒体中的事件”,例如郭美美事件;而有些事情仅仅是通过新媒体来传播、扩散之类的,和传统媒体交相辉映,这类似乎可以称为“新媒体与传统媒体交织性事件”,例如“温州动车追尾事件”。这两位学者不同的说法,让我困惑不已。郭美美在微博上炫富和网友“羊圈圈羊”发出动车求助信息,都是以微博作为信息源,也都先后有主流媒体跟进报道。仅仅根据信息源和主流媒体跟进的时差多少来断定是否为“新媒体事件”,我觉得看不出两者的明显区别。另外,在传统媒体积极进行数字化转型的媒介大环境下,新旧媒体互相交织、相映成趣的事件。是不是因为有了传统媒体的介入,就不能算做“新媒体”事件?香港学者李立峰则以香港“巴士阿叔”的Youtube短片事件,探讨了香港报章与新媒体之间的关系。他指出,通过这一事件,可以看出“新媒体事件”的一个重要特点在于,“新媒体事件”往往在新媒体上流传的信息和影像所引发,但是主流传媒的反应、其接入的程度、时间和方式都会对新媒体事件的形成及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他发现香港大众传媒在受到“新媒体事件”的冲击后,很快做出了“范式修正”,结果导致了“新媒体事件”在新闻生产的过程中被常规化、工具化,最终又被纳入到权力关系的旧有体系之内,并没有对传统媒体的权力架构形成强有力的改变。在香港的“巴士阿叔”事件中,我们可以看到,电台节目、报章、电视台以及国际媒体所生产的内容,形成了一种“媒体循环”(media loops),当媒体互相引用对方的内容时,产生的便是这种滚雪球的效应,推动着事件的发展和膨胀,层出不穷的新版本则成为主流传媒继续关注事件的重要依据和报道的内容。

3、新媒体新技术的哪些功能

?

4、如何利用新媒体新技术来提高自己学习效率的方法与故事

一、更新教育观念、强化创新意识、有较强的整合能力
课程的改革,强调了学生自主参与和合作学习。新媒体、新技术是以网络技术作为学习工具,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学生利用网络技术收集、处理、交流进行探讨学习,从而获取知识,这种学习模式突出了以学生为主体,强调了学生自主参与学习,真正突破了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新课程背景下,更新教育观念是每一个教师不可忽视的问题。要强化创新意识。面对世界科技飞速发展的挑战,我们必须把增强民族创新精神提到关系中华民族兴衰存亡的高度来认识。教育在培育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型人材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我们的教师也要不断地创新,如果教师缺乏创造性思维,将失去学科的灵魂和动力,特别是在信息技术背景下的学习,保持旺盛的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显得尤为重要。网络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学习是一个全新理念的课程,它以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为教学基础、又延伸到通信、网络技术等高科技的综合应用技能教学,需要知识性与技能性很强的整合能力,现代信息技术以提供大容量教育信息载体为特征,担负着开拓视野、搜索资料、整合知识、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等功能。这其中,教师素质是关键要素。教师整合能力是信息技术发挥应有作用的前提。因此,在新的教学环境中,教师应该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
二、用新媒体、新技术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效率和教学质量
新媒体、新技术在教学中的使用,可以提高教学媒体的展示力和交互性,极大地丰富了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教师经过精心准备,运用先进手段,创作出严谨而丰富的电子课件,其目的就是将它应用于教学,从而优化课堂教学。在这样的教学中,教师不必像以前那样,携带地球仪、三角板、等繁琐的教具,而是借助电脑、投影仪、电子白板等先进的电脑多媒体工具向学生展示图、文、声、像相结合的电子课件,充分发挥多媒体网络的功能,可优化课堂教学的信息传递结构、学生认识结构、课堂时间结构、师生活动结构等。丰富、生动的多媒体课件的灵活运用,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发学生探究的欲望。新媒体、新技术全方位刺激,使人脑左右协调发展,增强记忆力,学习的效率明显提高。使学习氛围轻松、愉快。通过多媒体网络的科学运用,可全面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效率和教学质量。
三、依托局域网丰富校园网达到资源共享,进一步服务教学
学校应该重视校园网资源库的建设,专人负责,统筹规划。并安排熟悉计算机操作和网络维护的教师专门负责本校校园网教育资源库的建设与维护。学校应该调动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鼓励教师搜索和整理网上的教育资源,利用城域网的资源进行本校教育资源库的建设。教师可以把自己搜集到的适合教学的资源进行合理分类,同时教师应该将已有的课件、音频资源、视频资源、图片资源通过非线性音视频编辑系统、扫描仪、数码相机等对其进行加工和改造,使之成为学校教育资源信息的重要来源。学生可以上网快速地获取丰富的信息资料,有目的地处理信息,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索、创新意识,有利于学生开展主动的探索型的学习活动。

5、新媒体比较重要的是哪些环节?

一、定义介绍 

1、新媒体 

所谓的新媒体(New Media)是一个相对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的概念,包括网络媒体、手机媒体、数字电视等。新媒体亦是一个宽泛的概念,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通过互联网、宽带局域网、无线通信网、卫星等渠道,以及电脑、手机、数字电视机等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娱乐服务的传播形态。严格地说,新媒体应该称为数字化新媒体。 

2、新媒体运营 

指利用微信、微博、贴吧等新兴媒体平台进行品牌推广、产品营销的运营方式。通过策划品牌相关的优质、高度传播性的内容和线上活动,向客户广泛或者精准推送消息,提高参与度,提高知名度,从而充分利用粉丝经济,达到相应品牌推广目的。 

3、新媒体营销 

是指利用新媒体平台进行营销的模式。在web2.0带来巨大革新的年代,营销思维也带来巨大改变,体验性、沟通性、差异性、创造性、关联性,互联网已经进入新媒体传播2.0时代。 并且出现了网络杂志、博客、微博、微信等这些新兴的媒体。 

二、岗位工作内容 

1、新媒体运营 

负责平台用户的拉新、留存、促活。 

①、拉新:苦逼运营者们每天最关心平台的数据变化情况,上班打开电脑第一件事,就是查看昨日增长和文章打开率,数据好,一天心情好,数据差,一天苦逼脸。 

②、留存:通过设置自定义回复、设置菜单栏、后台勾搭粉丝,与粉丝互动,只有一个目的,让粉丝别走开,来跟小编一起玩。 

③、促活:通过情人节、圣诞节、元旦、春节...各种节各种活动,过情人节比情人还忙,过母亲节比母亲还忙,过妇女节比妇女还忙,只有清明节,才可以歇一歇,方案憋得死去活来,只为唤醒粉丝第一次关注时的热情。 

2、新媒体营销 

通过运营平台进行产品的线上营销,一般的营销方式有:微信营销、微博营销、事件营销、口碑营销、饥饿营销等,一说一大把。 

两者关系 

区别:新媒体运营更侧重的是一些新媒体平台如微信、微信公众平台、微博的策划推广,而新媒体营销更侧重的是利用新媒体工具来完成对产品的销售和售后。 

联系:从本质上来讲,新媒体运营是企业文化软性渗透的商业策略在新媒体平台形式上的实现,通常通过内容传播使用户认同他们的某种概念、观点和思路,从而达到企业品牌宣传、产品销售等目的。所以,新媒体运营是属于新媒体营销的一部分,新媒体营销是以新媒体运营的传播方式来实现销售目的。 

举例说明 

运营:你们公司有一个微信公众化,需要你来运营,你根据这个公众号的定位进行一定频率推送有价值的内容,并根据各种阅读数据(阅读量、转发数和分享数等)变化情况,调整内容推送方向,不时通过举行活动来增强粉丝互动和粘性,主要是让平台更活跃有粘性。 

营销:如果你们公众号粉丝少,阅读转发数更少,那你会找一些媒体平台或者大V投放广告,并针对你们产品的类别找相应平台推广,做更精准的广告投放,这样主要是为了给平台带来更多流量,这就叫营销。  

分析总结 

其实新媒体运营和营销的没有分得很明显,现在也很少有岗位明确把新媒体运营和营销完全分开,但对于大部分刚入运营的新人而言,招聘广告里说的新媒体运营大多实质上就是微信运营、或者微博运营。

6、新媒体技术如何推动新型采编协作机制的建立

新媒体与传统媒体如何融合发展从六个方面融合:
做强传统媒体,树立主流权威,积极发挥引领带动作用。
把握时代走向,借鉴先进经验,进一步更新、深化媒介融合理念。
完善技术手段,拓展新技术新应用,为媒体融合发展提供强大支撑。
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提高行业队伍综合素质,打牢融合发展根基。
增强政策支撑,拓宽资金渠道,助推新媒体良性发展。
加强有效监管,做好舆情防控,规范新媒体传播行为。
分别介绍:
(一)做强传统媒体,树立主流权威,积极发挥引领带动作用
虽然新媒体发展迅猛,但从宣传的实际情况看,传统媒体不可能被新媒体取代。在媒介融合的浪潮中,传统媒体要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形成品牌优势,以达到引领带动新媒体发展,促使传统媒体影响力辐射新媒体的目的。
一是变革观念,强化互联网思维,学会运用网络技术手段改造传统媒体,不断适应新媒体平等交流、互动传播的特点,树立用户观念,改变过去媒体单向传播、用户被动接受的方式,更加注重用户体验。
二是传统媒体要适应全媒体时代用户参与热情高涨的舆情特点,深入掌握重大新闻事件的各种舆论倾向,拓宽视角,扩大自身舆论引导的影响力,做大做强自身品牌,保持良好形象,从而提高新媒体在用户心中的权威性和可信度。
(二)把握时代走向,借鉴先进经验,进一步更新、深化媒介融合理念
加快观念转变,深化媒介融合理念,主动作为,是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融合发展的关键一环。
首先,宣传部门要以积极主动、开放包容的态度对待新媒体。加强对新媒体的正确引导不仅是一项重大的研究课题,也是一项紧迫而重要的政治任务,各级宣传部门应该高度重视,要通过教育培训引导干部科学认识和正确对待新媒体,促使干部通过亲身体验了解互联网运行机制,创新工作方式,加强网络舆论引导,凝聚社会共识,不断提高运用新媒体的能力和水平。
其次,传统媒体要转换思维,促使传统媒体与新媒体深度融合。各级报纸、电台和电视台要善于学习和借鉴主流媒体融合发展的经验,从本地实际出发,制定长期规划,逐步实现媒介深度融合的发展目标。传统媒体要善于分析和运用互联网模式,不断提升新媒体的影响力,通过融合发展创品牌、出精品、促发展。
第一,各级新闻媒体要加快网站建设,整合媒体资源,弥补传统媒体内容不易保存、检索不便等缺点,不断推动媒介内容向网络延伸。
第二,加强内容建设。一是坚持内容为王,发挥专业采编优势和信息资源优势,以权威报道满足用户信息需求,以更好地发挥舆论引导作用;二是适应新媒体传播特点,多生产精准短小、鲜活快捷、吸引力强的信息,在传播中抢占先机;三是塑造融合新闻,在“全”“深”“广”上狠下工夫,以传统媒体的内容为核心,通过跨媒体联动推助优势互补,通过专题策划利用多媒体手段呈现新闻事件的事、理、情,促使主题血肉丰满,更富感染力和渗透力。
第三,立足大数据运用,创新采编流程。各级新闻媒体应致力于建立统一指挥调度、高效整合采编资源、融合运用多媒体技术、适应多介质新闻生产的新型多功能一体化采编平台,实现新闻一次采集、新闻产品多种生成。加快建立松原市媒体数据中心,形成立足本市、辐射县区的基础性海量信息资源池,集数据存储、整合、备份为一体,实现数据共享。
第四,要重视在服务和互动上出特色。优化信息服务,强化用户理念,注重分析用户特点,准确把握用户个性化需求,以用户为中心明确网站定位,将政策宣传与用户需求有机结合,提高传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强化新媒体的“快”和“准”,在即时视频播报上求实效。与时俱进,把握媒体发展脉搏,积极主动建立官方微博和微信公众账号,有条件时打造24小时不间断的信息发布平台,不断扩大新媒体影响力。
第五,凸显个性促发展,打造新媒体品牌效应。各级媒体要在网页设计、图文制作、内容安排等方面做足“特色”文章,彰显媒体气质,增强竞争力。
最后,增强用户参与互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要进一步加大各级新闻网站宣传力度,通过开展网上投票和有奖问答等形式,引导用户积极参与互动、发表评论,不断提高网站活跃度。只有既满足用户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又提高用户的参与和贡献,才能促使网站赢得良好口碑,从而聚集人气,不断提高广大用户对本地网站的关注度。
(三)完善技术手段,拓展新技术新应用,为媒体融合发展提供强大支撑
传统媒体向新媒体转型需要以互联网思维为导向,以先进技术为支撑,不断加大技术投入。一是积极利用新技术,充分发挥4G等新一代网络的技术优势,提高信息传输效率,发展网络视听服务,将优质内容推送到互联网电视、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多屏幕多终端,推动社交平台与新闻传播平台对接,广泛吸引用户,不断提升影响力;二是不断探索新应用,发展移动客户端、手机网站和手机报等应用,借力微博、微信等传播平台,建设公共账号,抢占舆论高地,进一步扩大覆盖面;三是加强信息传播技术应用研发,顺应互联网传播移动化、社交化和互动化趋势,努力实现媒体融合发展的最佳效果。
(四)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提高行业队伍综合素质,打牢发展根基
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深度融合,需要一批复合型人才。一是要加强对现有人才的培养,通过业务培训和参观学习,提高编采人员综合素质,尽快建立一支集采、编、摄、播于一体,并且能够熟练掌握和运用现代传播科技手段的多媒体记者队伍;二是要大力引进适应新媒体环境的管理人才、技术人才、经营人才,适当提高技术人员的工资待遇,为新媒体的发展储备人才力量;三是重构新闻采编生产流程,升级采编系统,建立统一指挥调度的多媒体采编平台,加大新兴媒体内容生产、技术研发、资本运作和经营管理人才的培养引进力度,优化人才结构、统一调配使用;四是建立健全绩效考核体系,提升业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责任感,探索媒体融合条件下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的有效途径。
(五)增强政策支撑,拓宽资金渠道,助推新媒体良性发展
利用好新技术,推进新媒体产业化发展,不仅需要广大运营商和主流媒体发挥好主体作用,也需要各有关部门主动跟进、积极参与,以实际行动支持新媒体的健康发展。市政府及各有关部门要适时出台支持媒体融合发展的配套政策,制定行之有效的措施,大力培育地方网站,促进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相互促进、融合发展。
要不断拓宽新媒体发展的资金渠道,提高新闻采编人员和技术人员待遇,完善技术设备,吸引人才主动投身新媒体建设。一是加大政府资金扶持,为新媒体平稳有序发展提供充足保障;二是新媒体要通过提高点击率吸引广告商,加大新媒体广告的投放比例。要改变以往集中轰炸式的广告宣传与投放模式,转而建立在实证数据采集分析基础上的精准投放。与传统的广告更注重内容、创意、覆盖面相比,新媒体广告更看重效果、渠道、目标用户到达率。通过广告赞助等形式筹集资金,是当前维持新媒体运营的主要渠道。
(六)加强有效监管,做好舆情防控,规范新媒体传播行为
推动媒体融合发展,要始终坚持党管媒体原则,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方针,把正确导向贯穿到融合发展的各个环节。要完善媒体管理制度,出台相关政策法规,认真研究新媒体管理的科学方法,严格规范传播行为,加快实现管理方式上的创新。一是加大网络监管支持力度。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互联网管理纳入各部门年度考核指标,将网络知识作为公务员培训的必修内容。同时,以政府购买的形式,提高薪酬待遇,吸引专业人才参与互联网管理,扩大网评员队伍,营造积极向上的网络环境。二是改进网络舆情监测系统。通过公开监看、数据分析、技术侦察等多种手段和方法分析研判,及时掌握网络状态,获取网络情报信息。

7、新技术与新媒体的出现对新闻事业的影响

首先是新技术和新媒体的特点分析
其次是对传统条件下的新闻事业所具有的局限有什么促进,这种促进带来的正反两面的影响是什么
短期内的影响,长期内的影响,对新闻事业报道的客体的影响 已经对新闻媒体本身的影响。

例如网络的出现,信息量大,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人们可以相对自由的选择所想要看的内容,这些特点都极大的区别与传统的媒体的被动与弱势地位,从卖方市场变成了买方市场,变成了人们来选择阅读的内容。

第一,突破了原有的限制,更加具有时效性,更加广泛的传播,不受时间空间约束;
第二,传播的主题从传统的大的新闻机构和有话语权的名人,变成了每个人都有话语权的可能,在这种情况下,各类新闻内容的分析和对比,必须更有吸引力和骇人听闻才能获取眼球。
第三,大量的冗余和无序信息和行为的出现,一夜爆红的等,网络监管和新闻自由等等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东西。
第四,传统媒体的地位受到严重削弱,平面媒体显然顶不住新技术的攻势,传统媒体何去何从,新媒体是不是不可战胜。

总的来说,新的技术迫使新闻机构更加注重受众的需求,从收视率到点击率,人们从被动的选择到主动的挑选,更大的选择空间,迫使新闻媒体必须更贴近社会的热点和关注点。随着技术的进步,人们更会期待更多的信息;
同时新的技术也使得更多的人获取了话语权,从单纯的受众成为了一个传播者的角色,每个人都可以说话,这在传统媒体时代是不可能的,而那些草根也能通过新技术成为明星。这一点是传统媒体把持者所不能控制的。

8、互联网新媒体的技术性包括哪些特征

1.全时传播。信息传播的时效性有四个发展阶段:定时、即时、实时、全时,全时传播指的是信息随时可以进行发布。

2.全域传播。地域和空间限制越来越少,只需要设备和传输信号,就可以发布信息。

3.全民传播。传播不再是机构、媒体单位的事情,每一位民众都可以参与其中,谁都可能是记者、编辑。

4.全速传播。传播速度比旧媒体快,在事件发生的同时就能够进行传播活动。

5.全媒体传播。传播信息不单是文字或者图片,还附有音频、视频等多触觉通道。

6.全渠道传播。客户端多样化,比如电脑、手机、短信等都可以进行信息发布。

7.全互动传播。新闻的线索搜集、采访、发行等一系列活动,所有用户都有机会参与进去,并且在事后可以发表评论。

8.去中心化传播。不存在类似于“头版头条”这样的状况,不同受众可以选择出很多主题进行讨论,另一方面也说明了新媒体使新闻多元化。

9.去议程设置传播。信息传播不再是比较固定的用词模式,不同的消息发布人可以用自己使用语言的习惯进行传播。

10.自净化传播。虽然在新媒体的传播过程中,负面信息传播面积是正面信息的四倍,但是一般小道消息都会有相关人员出面澄清,所以造成的误会基本可以得到有效的遏制。

与新媒体新技术的关键事件相关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