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何利用新媒体加强青年思想教育工作
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事关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的战略工程。我们党历来重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理论研究、课程设置、队伍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大成绩。近年来,以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移动通信技术为依托的新媒体迅速发展,在改变大学生生活方式、学习方式、思维方式的同时,也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从机遇方面看,新媒体海量、快速、交互、生动等特点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新载体、新平台,丰富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有效利用就能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从挑战方面看,新媒体虚拟、开放、难以掌握和监控等特点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许多新矛盾、新问题,迫切要求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和方式方法。在这种情况下,广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全面把握新媒体的特性,趋利避害、发挥优势,利用新媒体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依托新媒体搭建平台,拓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空间。利用新媒体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很多优势,比如,新媒体功能强大、应用广泛,在一定程度上摆脱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容量无限的新阵地;信息传播方式多样生动,符合大学生希望平等交流的心理特征和接受习惯,有利于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吸引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在坚持课堂教育、主题活动、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传统方式的基础上,把新媒体引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利用论坛、博客、微博和专业网站等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从而拓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空间。
通过新媒体加强互动,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效果。传统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具有较强的单向性特征,而新媒体条件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双向、交互、开放的。这有利于发挥教与学两方面的积极性,特别是吸引大学生积极参与。但是,由于新媒体尤其是互联网上的信息内容繁多而芜杂,也由于大学生存在一定的猎奇心理、判断力不够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受到一定影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尽可能地通过新媒体与大学生加强互动,及时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认真做好相应的引导工作。一方面,可以利用论坛、博客、微博等进行一对一、一对多、多对多的沟通交流,针对大学生的特点和思想困惑,有的放矢地进行引导,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做到大学生的心坎上;另一方面,建设和完善专业的思想政治教育网站,丰富其内容、改进其形式,为大学生提供互动平台。学校各部门则应加强协调、形成合力,建立必要的信息监督机制,倡导健康文明上网,营造良好网络环境。
利用新媒体开展学习,提高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能力。新媒体的蓬勃发展不仅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方式方法产生了重大影响,而且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业务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面对新形势新挑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既应不断提高政治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确保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正确方向;又应不断提高媒介素养和运用新媒体的能力,确保有效利用新媒体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两课”教学中,应积极发掘网络资源,随时更新教育素材,并善于利用图片、动画等形式,使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更充实、形式更生动。在日常管理中,应注重利用新媒体开展相关调研和测评,了解和掌握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心理状况、精神需求,使思想政治教育更贴近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取得更好效果。
2、如何利用新媒体开展思想政治教育
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事关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的战略工程。我们党历来重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理论研究、课程设置、队伍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大成绩。近年来,以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移动通信技术为依托的新媒体迅速发展,在改变大学生生活方式、学习方式、思维方式的同时,也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从机遇方面看,新媒体海量、快速、交互、生动等特点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新载体、新平台,丰富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有效利用就能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从挑战方面看,新媒体虚拟、开放、难以掌握和监控等特点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许多新矛盾、新问题,迫切要求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和方式方法。在这种情况下,广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全面把握新媒体的特性,趋利避害、发挥优势,利用新媒体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依托新媒体搭建平台,拓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空间。利用新媒体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很多优势,比如,新媒体功能强大、应用广泛,在一定程度上摆脱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容量无限的新阵地;信息传播方式多样生动,符合大学生希望平等交流的心理特征和接受习惯,有利于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吸引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在坚持课堂教育、主题活动、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传统方式的基础上,把新媒体引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利用论坛、博客、微博和专业网站等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从而拓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空间。
通过新媒体加强互动,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效果。传统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具有较强的单向性特征,而新媒体条件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双向、交互、开放的。这有利于发挥教与学两方面的积极性,特别是吸引大学生积极参与。但是,由于新媒体尤其是互联网上的信息内容繁多而芜杂,也由于大学生存在一定的猎奇心理、判断力不够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受到一定影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尽可能地通过新媒体与大学生加强互动,及时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认真做好相应的引导工作。一方面,可以利用论坛、博客、微博等进行一对一、一对多、多对多的沟通交流,针对大学生的特点和思想困惑,有的放矢地进行引导,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做到大学生的心坎上;另一方面,建设和完善专业的思想政治教育网站,丰富其内容、改进其形式,为大学生提供互动平台。学校各部门则应加强协调、形成合力,建立必要的信息监督机制,倡导健康文明上网,营造良好网络环境。
利用新媒体开展学习,提高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能力。新媒体的蓬勃发展不仅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方式方法产生了重大影响,而且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业务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面对新形势新挑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既应不断提高政治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确保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正确方向;又应不断提高媒介素养和运用新媒体的能力,确保有效利用新媒体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两课”教学中,应积极发掘网络资源,随时更新教育素材,并善于利用图片、动画等形式,使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更充实、形式更生动。在日常管理中,应注重利用新媒体开展相关调研和测评,了解和掌握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心理状况、精神需求,使思想政治教育更贴近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取得更好效果。
3、如何利用新媒体开展基层思想政治工作
近年来,以互联网、移动手机为代表的新兴媒体的发展和普及,推动了传播方式、传播格局和舆论格局的深刻变革,拓宽了人们的视野和信息渠道,丰富了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给新形势下的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一般来说,新媒体是相对于传统媒体(电视、广播、报刊、户外)而言的,不少人也称其为“第五媒体”。它是泛指利用数字信息、网络技术,通过互联网、无线通信网等渠道以及计算机、手机等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娱乐的传播形态和媒体形态,如网络视频、聊天工具、微博、论坛、手机短信等。
新媒体所具有的互动性与便捷性、海量性与共享性、数字性与虚拟性、多媒体与超文本、个性化与社群化等特点,让人们的交往变得更加简单容易,获得信息的方式变得更加灵活快捷,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信息传播者和受众之间的互动更广泛、更深入,对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观念、行为模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探索如何利用互联网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新形势下,必须以积极主动、开放包容的态度面对新媒体,趋利避害,化弊为利,充分利用新媒体开展思想政治工作,不断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主动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一是唱响网上主旋律,用正面声音占领新媒体舆论阵地。任何宣传思想阵地,正面的、主流的、科学的东西不去占领,反面的、非主流的、伪科学的东西就会占领。必须牢固树立新媒体“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为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服务”的阵地意识,充分发挥其覆盖面广、传播迅捷、参与程度高等优势,利用新媒体大力宣传社会主流价值,在复杂的社会舆论中唱响社会主旋律,有效引领和整合社会舆论,用正面声音占领网上阵地。要借助各种网络媒体平台,深入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先进思想文化和科学民主精神的传播,进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的教育,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不断增强中华民族团结进步的凝聚力。要认真研究新媒体传播规律,在创新教育形式上多动脑筋,在强化引导效果上多下功夫。要推广应用手机报、微博、QQ群等媒介快速传递“正面声音”,把党和政府制定的重大方针政策、关注民生和绿色低碳发展等重要信息,直接送到广大基层干部群众的“口袋”里,让国家繁荣、民族复兴、和谐社会成为大家的主流思想和自觉行动。针对网络中一些不负责任、恶意造谣以及不健康、反动的言论,要迅速鉴别并加以查封和堵截。要采取法律和政策手段,健全完善网络管理制度,加强对网络信息传播的监控,把不良信息堵在用户终端之外,最大限度地净化网络空间,营造良好的网络舆论环境。
二是畅通诉求表达渠道,搭建干群网上互动沟通交流平台。当前,社会上不同群体的利益诉求越来越强烈。部分当事人借助于网络平台,特别是微博平台进行“上访”,期待引起上级领导、媒体以及社会大众的关注。“上访不如上网”。网络已成为当前群众表达诉求和心声的一个重要渠道。通过网络“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是了解民情、倾听民意、化解民忧的“最短路径”。要充分发挥新媒体优势,积极开展网上心田建设,通过在网上与受众互动沟通交流和心理咨询,解决思想认识和心理问题,使酝酿中的负面情绪及时得以疏导。同时,通过建立完善领导信箱、QQ群、开设微博等,畅通基层诉求表达渠道、倾听群众呼声、解决群众困难,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
三是注重网络舆情分析研判,牢牢把握舆论引导主动权。网络舆情是公众通过互联网对现实社会中各种现象、问题所表达的政治信念、态度、意见和情绪的总和。新媒体下,网络舆情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民众的意见,已成为民意的“晴雨表”。在公共突发危机事件中,为避免网上鱼龙混杂的言论引发社会不稳定,要及时占领舆论的高地,掌握话语权,成为“意见领袖”,积极主动应对复杂多变的网络舆情。要把关注网络舆情当作一种工作常态来坚持,把引导网络舆情作为一种能力来锻炼,前瞻性地做好思想政治工作。要加强网络舆情监控工作,准确把握网络舆情的存在空间,及时搜索发现影响社会大局稳定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要注重舆情表象背后本质的分析研判,不断提高网络舆情处置引导能力。对于网上搬弄是非、恶意炒作的内容,要采取有效措施消除根源,控制事态的发展。通过各种媒介及时发布真实信息,正确引导和弱化负面信息,使党和政府的声音始终占据舆论制高点。在开展热点问题和敏感问题舆论引导时,要注意引导艺术,深入研究各类受众群体的心理特点和接受习惯,准确把握舆论引导的时机、节奏、力度。在新媒体时代,一个不能熟练掌握和运用网络与群众打交道的领导干部,不是称职的领导干部。党员干部必须要将懂网、上网、用网作为一项基本要求来落实,主动加强新媒体的业务学习,全面研究和掌握新媒体技术,学会运用网言网语和网络交流技巧,在良性互动交流中把握舆情的主动权。
四是坚持“网上做与网下做”相结合,着力增强工作的实效性。网上“灌水”之处、“拍砖”之语,尽管理解上会有偏差,但大多是民生关注所在。必须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善于在网上发现问题并及时交流引导,在网下集中力量加以解决,实现网上与网下结合,虚拟与现实结合,不断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因为具体问题,特别是一些敏感、热点、疑难和深层次问题,在网上是得不到彻底解决的,仍然离不开网下耐心细致的深入工作,进网络只是思想政治工作在网络领域的有效延伸和有益补充。通过在网上一段时间的浏览和关注,可以归纳总结出一些苗头性、倾向性、普遍性的问题,在网下采取座谈讨论、专题宣讲、解释说明等“点对点”、“面对面”的方式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引导,并对网上反映的实际问题积极给予答复解决,依靠解决实际问题来化解思想认识和心理上的疑惑。要坚持“一把钥匙开一把锁”,通过人际交流和心理咨询开展一人一事的思想政治工作,把解决思想认识问题与解决心理问题紧密联系在一起,通过心理咨询帮助解决思想问题,拓展思想政治工作的视野。近年来,各级党委、政府和企业通过开通“网络民生直通车”,采取“实时问答、在线交流、线下服务”等方式,积极把握民生动向,针对环境污染、食品安全、贪污腐败等问题,在网上及时解释答复的同时,在网下积极协调给予妥善解决,有效避免了矛盾激化,得到群众的普遍认可和广泛赞同。
总之,新形势下,必须高度重视和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顺势而为,因势利导,不断拓展思想政治工作阵地,扩大覆盖面,增强影响力,提高实效性,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积极贡献。(郭玉成:胜利油田现河采油厂党委书记、高级政工师)
4、如何利用新媒体开展思想政治工作
近年来,以互联网、移动手机为代表的新兴媒体的发展和普及,推动了传播方式、传播格局和舆论格局的深刻变革,拓宽了人们的视野和信息渠道,丰富了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给新形势下的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一般来说,新媒体是相对于传统媒体(电视、广播、报刊、户外)而言的,不少人也称其为“第五媒体”。它是泛指利用数字信息、网络技术,通过互联网、无线通信网等渠道以及计算机、手机等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娱乐的传播形态和媒体形态,如网络视频、聊天工具、微博、论坛、手机短信等。
新媒体所具有的互动性与便捷性、海量性与共享性、数字性与虚拟性、多媒体与超文本、个性化与社群化等特点,让人们的交往变得更加简单容易,获得信息的方式变得更加灵活快捷,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信息传播者和受众之间的互动更广泛、更深入,对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观念、行为模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探索如何利用互联网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新形势下,必须以积极主动、开放包容的态度面对新媒体,趋利避害,化弊为利,充分利用新媒体开展思想政治工作,不断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主动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一是唱响网上主旋律,用正面声音占领新媒体舆论阵地。任何宣传思想阵地,正面的、主流的、科学的东西不去占领,反面的、非主流的、伪科学的东西就会占领。必须牢固树立新媒体“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为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服务”的阵地意识,充分发挥其覆盖面广、传播迅捷、参与程度高等优势,利用新媒体大力宣传社会主流价值,在复杂的社会舆论中唱响社会主旋律,有效引领和整合社会舆论,用正面声音占领网上阵地。要借助各种网络媒体平台,深入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先进思想文化和科学民主精神的传播,进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的教育,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不断增强中华民族团结进步的凝聚力。要认真研究新媒体传播规律,在创新教育形式上多动脑筋,在强化引导效果上多下功夫。要推广应用手机报、微博、QQ群等媒介快速传递“正面声音”,把党和政府制定的重大方针政策、关注民生和绿色低碳发展等重要信息,直接送到广大基层干部群众的“口袋”里,让国家繁荣、民族复兴、和谐社会成为大家的主流思想和自觉行动。针对网络中一些不负责任、恶意造谣以及不健康、反动的言论,要迅速鉴别并加以查封和堵截。要采取法律和政策手段,健全完善网络管理制度,加强对网络信息传播的监控,把不良信息堵在用户终端之外,最大限度地净化网络空间,营造良好的网络舆论环境。
二是畅通诉求表达渠道,搭建干群网上互动沟通交流平台。当前,社会上不同群体的利益诉求越来越强烈。部分当事人借助于网络平台,特别是微博平台进行“上访”,期待引起上级领导、媒体以及社会大众的关注。“上访不如上网”。网络已成为当前群众表达诉求和心声的一个重要渠道。通过网络“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是了解民情、倾听民意、化解民忧的“最短路径”。要充分发挥新媒体优势,积极开展网上心田建设,通过在网上与受众互动沟通交流和心理咨询,解决思想认识和心理问题,使酝酿中的负面情绪及时得以疏导。同时,通过建立完善领导信箱、QQ群、开设微博等,畅通基层诉求表达渠道、倾听群众呼声、解决群众困难,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
三是注重网络舆情分析研判,牢牢把握舆论引导主动权。网络舆情是公众通过互联网对现实社会中各种现象、问题所表达的政治信念、态度、意见和情绪的总和。新媒体下,网络舆情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民众的意见,已成为民意的“晴雨表”。在公共突发危机事件中,为避免网上鱼龙混杂的言论引发社会不稳定,要及时占领舆论的高地,掌握话语权,成为“意见领袖”,积极主动应对复杂多变的网络舆情。要把关注网络舆情当作一种工作常态来坚持,把引导网络舆情作为一种能力来锻炼,前瞻性地做好思想政治工作。要加强网络舆情监控工作,准确把握网络舆情的存在空间,及时搜索发现影响社会大局稳定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要注重舆情表象背后本质的分析研判,不断提高网络舆情处置引导能力。对于网上搬弄是非、恶意炒作的内容,要采取有效措施消除根源,控制事态的发展。通过各种媒介及时发布真实信息,正确引导和弱化负面信息,使党和政府的声音始终占据舆论制高点。在开展热点问题和敏感问题舆论引导时,要注意引导艺术,深入研究各类受众群体的心理特点和接受习惯,准确把握舆论引导的时机、节奏、力度。在新媒体时代,一个不能熟练掌握和运用网络与群众打交道的领导干部,不是称职的领导干部。党员干部必须要将懂网、上网、用网作为一项基本要求来落实,主动加强新媒体的业务学习,全面研究和掌握新媒体技术,学会运用网言网语和网络交流技巧,在良性互动交流中把握舆情的主动权。
四是坚持“网上做与网下做”相结合,着力增强工作的实效性。网上“灌水”之处、“拍砖”之语,尽管理解上会有偏差,但大多是民生关注所在。必须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善于在网上发现问题并及时交流引导,在网下集中力量加以解决,实现网上与网下结合,虚拟与现实结合,不断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因为具体问题,特别是一些敏感、热点、疑难和深层次问题,在网上是得不到彻底解决的,仍然离不开网下耐心细致的深入工作,进网络只是思想政治工作在网络领域的有效延伸和有益补充。通过在网上一段时间的浏览和关注,可以归纳总结出一些苗头性、倾向性、普遍性的问题,在网下采取座谈讨论、专题宣讲、解释说明等“点对点”、“面对面”的方式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引导,并对网上反映的实际问题积极给予答复解决,依靠解决实际问题来化解思想认识和心理上的疑惑。要坚持“一把钥匙开一把锁”,通过人际交流和心理咨询开展一人一事的思想政治工作,把解决思想认识问题与解决心理问题紧密联系在一起,通过心理咨询帮助解决思想问题,拓展思想政治工作的视野。近年来,各级党委、政府和企业通过开通“网络民生直通车”,采取“实时问答、在线交流、线下服务”等方式,积极把握民生动向,针对环境污染、食品安全、贪污腐败等问题,在网上及时解释答复的同时,在网下积极协调给予妥善解决,有效避免了矛盾激化,得到群众的普遍认可和广泛赞同。
总之,新形势下,必须高度重视和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顺势而为,因势利导,不断拓展思想政治工作阵地,扩大覆盖面,增强影响力,提高实效性,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积极贡献。(郭玉成:胜利油田现河采油厂党委书记、高级政工师)
5、如何利用新媒体等形式加强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英盛观察】
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事关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的战略工程。我们党历来重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理论研究、课程设置、队伍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大成绩。近年来,以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移动通信技术为依托的新媒体迅速发展,在改变大学生生活方式、学习方式、思维方式的同时,也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从机遇方面看,新媒体海量、快速、交互、生动等特点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新载体、新平台,丰富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有效利用就能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从挑战方面看,新媒体虚拟、开放、难以掌握和监控等特点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许多新矛盾、新问题,迫切要求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和方式方法。在这种情况下,广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全面把握新媒体的特性,趋利避害、发挥优势,利用新媒体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依托新媒体搭建平台,拓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空间。利用新媒体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很多优势,比如,新媒体功能强大、应用广泛,在一定程度上摆脱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容量无限的新阵地;信息传播方式多样生动,符合大学生希望平等交流的心理特征和接受习惯,有利于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吸引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在坚持课堂教育、主题活动、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传统方式的基础上,把新媒体引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利用论坛、博客、微博和专业网站等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从而拓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空间。
通过新媒体加强互动,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效果。传统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具有较强的单向性特征,而新媒体条件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双向、交互、开放的。这有利于发挥教与学两方面的积极性,特别是吸引大学生积极参与。但是,由于新媒体尤其是互联网上的信息内容繁多而芜杂,也由于大学生存在一定的猎奇心理、判断力不够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受到一定影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尽可能地通过新媒体与大学生加强互动,及时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认真做好相应的引导工作。一方面,可以利用论坛、博客、微博等进行一对一、一对多、多对多的沟通交流,针对大学生的特点和思想困惑,有的放矢地进行引导,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做到大学生的心坎上;另一方面,建设和完善专业的思想政治教育网站,丰富其内容、改进其形式,为大学生提供互动平台。学校各部门则应加强协调、形成合力,建立必要的信息监督机制,倡导健康文明上网,营造良好网络环境。
利用新媒体开展学习,提高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能力。新媒体的蓬勃发展不仅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方式方法产生了重大影响,而且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业务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面对新形势新挑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既应不断提高政治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确保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正确方向;又应不断提高媒介素养和运用新媒体的能力,确保有效利用新媒体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两课”教学中,应积极发掘网络资源,随时更新教育素材,并善于利用图片、动画等形式,使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更充实、形式更生动。在日常管理中,应注重利用新媒体开展相关调研和测评,了解和掌握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心理状况、精神需求,使思想政治教育更贴近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取得更好效果。
6、如何运用新媒体做好思想政治工作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电子通讯已进入3G、4G时代,各类新的媒体形式不断产生,信息的传播、知识的交流、思想的交锋变得更为快捷和频繁。新媒体发展态势迅猛,传统媒体受众向新媒体“移民”,宣传思想工作的阵地同样需要扩容,我们既要抓住新兴媒体对公路职工的思想教育的强大推进作用,又要注意结合公路工作的特点,把新兴媒体用好、用活,发挥其最大的效益。
新媒体的界定及特点
所谓新兴媒体,是相对于报刊、户外、广播、电视四大传统意义上的媒体,被形象地称为“第五媒体”,是近年来以数字技术为基础发展起来的媒体形态,如QQ群、微信群、微信公众账号等都属于新媒体的范畴。
新媒体的产生促进了传统媒体革命性的发展,同时也使媒体技术、媒体产业、媒体参与者都发生了变革。就媒体的传播与媒体的参与者而言,新媒体满足了人们随时随地互动性的诉求表达、精神娱乐与获取信息的需要,即新媒体在时间上具有即时性、传播中具有互动性、内容上具有广泛性显著特点。
(一)即时性
新媒体技术打破了传统媒体在时间上的限制。“即时传播”的特点,使新媒体的使用者可以在任何时间、地点接收信息,亦可随时可以将新信息加工发布,实现24小时在线。特别是手机这种新媒体,方便携带,随时可以实现信息传播的零距离,尤其是与网络媒体的结合,可以使信息瞬间传送到各个地区的接受者。纵然是在千里之外的河流旁、水库边,水文职工亦可在发布者点击的瞬间接收到信息。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一种新载体,新媒体强大的时效性增强了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性。
(二)互动性
信息传播中,任何人都可以参与其中,即谁都可以是发言者,传播者和接受者、接受者与接受者之间实现了信息的多元化互动交流。当传播者将信息发布在网上之后,接受者可以根据个人的思想观点、兴趣爱好对信息进行修改、讨论,传播者能及时收到反馈信息,还可转发给其他人,实现信息的双向互动、多向互动。对于思想政治工作开展的新载体,可以及时了解信息接受者的述求表达。
(三)广泛性
新媒体时代,信息内容丰富,新闻背景、相关话题报道、专家评论、网友意见,甚至还有图片及音像信息等,都是传统媒体无法给予的。因此,从网络信息价值的可靠性来说,利用新媒体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二、新媒体的应用现状
公路职工是个特殊的群体,大多数人员在养护、治超、工程建设一线,工作生活环境艰苦。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努力培养公路系统职工的使命感、主人翁意识,构建和谐的发展氛围,是确保公路事业的可持续发展重要因素之一。因此,新形势下,认真研究新媒体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应用,不断拓展思想政治工作的新途径新方法,以职工喜闻乐见的方式,统一思想,凝聚力量,为公路事业发展提供全方位政治保障,显得愈发重要。
(一)网络媒体的应用
网络内容丰富,更新迅速,中国公路网、江苏省文明单位在线已经成为公路职工查看本系统及兄弟单位动态的窗口。同时,中国公路网、文明单位在线又作为本单位信息的发布基地,又成为他们交流工作经验园地。尤其是文明单位在线网站内的思想政治工作专题栏目,重点发布各级领导关于思想政治工作的要求和部署、思想政治工作理论文章和调研报告等,可随时查看。
(二)内网邮箱与QQ群的应用
职工可通过公路内网电子邮件反馈自己的想法和建议,思想政治工作者可通过QQ群及时上传工作文件、公布工作动态,也可就某一话题公开进行讨论,形成即时良好的互动局面。若发现问题,也可即时引导、解决。
(三)手机的应用
手机作为当前必不可少的通讯工具,也成为当前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载体。通过手机上下载的微信、QQ等互联网工具,可以直接传输现场的工作图片,及时解决问题,职工之间的沟通更为便捷,拉近了距离,提高了工作效率。
三、应用新媒体开展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
(一)运用新媒体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主动适应性不够
随着科技的发展,新媒体的形式不断增加和延伸,思想政治工作者对这些变化要么有抵触的心理,要么对应用方法掌握不够,主动开发较少,导致这一宣传教育阵地利用率偏低,内容缺乏吸引力,对职工的影响力达不到预期效果。从职工的角度来讲,图便利、图兴趣的成分多,用于社交用途远大于用于工作和学习,共享知识、反馈信息、自我教育的功能远没有发挥出来。
(二)新媒体存在复杂性和难以把握性
新媒体传播的内容广泛,相关信息链接丰富,新闻背影、相关话题报道、专家评论、网友意见等信息无所不有,由于可控性较差,网络上的信息良莠不齐,其中也不乏存在消极、颓废,甚至谎言、讹言和毫无理性的言论与观点。新媒体的互动、便捷等特性,也使得社会舆论环境也更加复杂。如何在复杂的社会舆论,发挥新媒体的正面引导功能,使广大干部职工树立自尊自信、理性平和、健康向上的良好心态,是对我们舆论引导能力的严峻考验。四、充分应用新媒体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考
(一)加大新媒体的投入,强化思想政治队伍建设
应用新媒体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在新媒体技术应用方面加大投入。一是及时更新软件,使宣传内容具有新颖性、实效性及下载应用的便捷性;二是建设好一支素质精良的新媒体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培养网络信息员、舆情观察员等思想政治工作者和志愿者队伍,及时关注职工所思所忧所盼,畅通职工思想动态反映渠道,有针对性地做好公路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
(二)丰富文明单位在线网站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与形式,搭建互动、沟通的平台
加强文明单位在线网站的思想政治工作平台的建设,进一步开拓思想政治工作的新空间、新渠道。充分发挥互联网的共享、交流、引导功能。利用新技术使思想政治工作者与职工就焦点、热点问题各抒己见、展开辩论,达到明辨事非、提高认识的目的。通过畅通的网络信息反馈和舆情反映渠道,“倾听职工呼声、问计于广大职工”,又能更透彻、全面地了解职工的思想与实际问题,从而及时为职工排忧解难。
(三)关注微博、微信、QQ等的宣传功能
微博、微信、博客等原本是很私人化的空间,但是,由于新媒体的受众广泛,受众之间的横向联系加强,这些新媒体的宣传交流功能不可小觑。我们要通过开通“官方微博”、“领导成员个人微博”有效拓展宣传渠道,及时主动发布单位重大动态,晒一晒公路信息,回一回职工及群众留言,转一转心得体会,努力将微博建成单位、领导与职工和网友们讨论工作、交流思想的特殊场所,化解怨气、纠纷的特殊场所,及时发现、疏导和化解各类网络“堵点”,牢牢把握舆论引导主动权和主导权,营造积极向上的舆论氛围,树立正气,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稳定。
总之,对于思想政治工作,新媒体就是一把双刃剑,既带来了挑战也开辟了新途径、新领域,我们所要做的就是有效利用这些新兴事物,以其为载体,围绕公路中心工作,开展理论武装、引导舆论、化解矛盾、增进团结、统一思想、凝聚人心的工作,为公路的改革、发展和稳定提供思想保证、精神动力、舆论支持和文化条件。
7、如何运用新媒体创新宣传和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电子通讯已进入3G、4G时代,各类新的媒体形式不断产生,信息的传播、知识的交流、思想的交锋变得更为快捷和频繁。新媒体发展态势迅猛,传统媒体受众向新媒体“移民”,宣传思想工作的阵地同样需要扩容,我们既要抓住新兴媒体对公路职工的思想教育的强大推进作用,又要注意结合公路工作的特点,把新兴媒体用好、用活,发挥其最大的效益。
新媒体的界定及特点
所谓新兴媒体,是相对于报刊、户外、广播、电视四大传统意义上的媒体,被形象地称为“第五媒体”,是近年来以数字技术为基础发展起来的媒体形态,如QQ群、微信群、微信公众账号等都属于新媒体的范畴。
新媒体的产生促进了传统媒体革命性的发展,同时也使媒体技术、媒体产业、媒体参与者都发生了变革。就媒体的传播与媒体的参与者而言,新媒体满足了人们随时随地互动性的诉求表达、精神娱乐与获取信息的需要,即新媒体在时间上具有即时性、传播中具有互动性、内容上具有广泛性显著特点。
(一)即时性
新媒体技术打破了传统媒体在时间上的限制。“即时传播”的特点,使新媒体的使用者可以在任何时间、地点接收信息,亦可随时可以将新信息加工发布,实现24小时在线。特别是手机这种新媒体,方便携带,随时可以实现信息传播的零距离,尤其是与网络媒体的结合,可以使信息瞬间传送到各个地区的接受者。纵然是在千里之外的河流旁、水库边,水文职工亦可在发布者点击的瞬间接收到信息。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一种新载体,新媒体强大的时效性增强了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性。
(二)互动性
信息传播中,任何人都可以参与其中,即谁都可以是发言者,传播者和接受者、接受者与接受者之间实现了信息的多元化互动交流。当传播者将信息发布在网上之后,接受者可以根据个人的思想观点、兴趣爱好对信息进行修改、讨论,传播者能及时收到反馈信息,还可转发给其他人,实现信息的双向互动、多向互动。对于思想政治工作开展的新载体,可以及时了解信息接受者的述求表达。
(三)广泛性
新媒体时代,信息内容丰富,新闻背景、相关话题报道、专家评论、网友意见,甚至还有图片及音像信息等,都是传统媒体无法给予的。因此,从网络信息价值的可靠性来说,利用新媒体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二、新媒体的应用现状
公路职工是个特殊的群体,大多数人员在养护、治超、工程建设一线,工作生活环境艰苦。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努力培养公路系统职工的使命感、主人翁意识,构建和谐的发展氛围,是确保公路事业的可持续发展重要因素之一。因此,新形势下,认真研究新媒体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应用,不断拓展思想政治工作的新途径新方法,以职工喜闻乐见的方式,统一思想,凝聚力量,为公路事业发展提供全方位政治保障,显得愈发重要。
(一)网络媒体的应用
网络内容丰富,更新迅速,中国公路网、江苏省文明单位在线已经成为公路职工查看本系统及兄弟单位动态的窗口。同时,中国公路网、文明单位在线又作为本单位信息的发布基地,又成为他们交流工作经验园地。尤其是文明单位在线网站内的思想政治工作专题栏目,重点发布各级领导关于思想政治工作的要求和部署、思想政治工作理论文章和调研报告等,可随时查看。
(二)内网邮箱与QQ群的应用
职工可通过公路内网电子邮件反馈自己的想法和建议,思想政治工作者可通过QQ群及时上传工作文件、公布工作动态,也可就某一话题公开进行讨论,形成即时良好的互动局面。若发现问题,也可即时引导、解决。
(三)手机的应用
手机作为当前必不可少的通讯工具,也成为当前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载体。通过手机上下载的微信、QQ等互联网工具,可以直接传输现场的工作图片,及时解决问题,职工之间的沟通更为便捷,拉近了距离,提高了工作效率。
三、应用新媒体开展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
(一)运用新媒体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主动适应性不够
随着科技的发展,新媒体的形式不断增加和延伸,思想政治工作者对这些变化要么有抵触的心理,要么对应用方法掌握不够,主动开发较少,导致这一宣传教育阵地利用率偏低,内容缺乏吸引力,对职工的影响力达不到预期效果。从职工的角度来讲,图便利、图兴趣的成分多,用于社交用途远大于用于工作和学习,共享知识、反馈信息、自我教育的功能远没有发挥出来。
(二)新媒体存在复杂性和难以把握性
新媒体传播的内容广泛,相关信息链接丰富,新闻背影、相关话题报道、专家评论、网友意见等信息无所不有,由于可控性较差,网络上的信息良莠不齐,其中也不乏存在消极、颓废,甚至谎言、讹言和毫无理性的言论与观点。新媒体的互动、便捷等特性,也使得社会舆论环境也更加复杂。如何在复杂的社会舆论,发挥新媒体的正面引导功能,使广大干部职工树立自尊自信、理性平和、健康向上的良好心态,是对我们舆论引导能力的严峻考验。 四、充分应用新媒体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考
(一)加大新媒体的投入,强化思想政治队伍建设
应用新媒体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在新媒体技术应用方面加大投入。一是及时更新软件,使宣传内容具有新颖性、实效性及下载应用的便捷性;二是建设好一支素质精良的新媒体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培养网络信息员、舆情观察员等思想政治工作者和志愿者队伍,及时关注职工所思所忧所盼,畅通职工思想动态反映渠道,有针对性地做好公路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
(二)丰富文明单位在线网站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与形式,搭建互动、沟通的平台
加强文明单位在线网站的思想政治工作平台的建设,进一步开拓思想政治工作的新空间、新渠道。充分发挥互联网的共享、交流、引导功能。利用新技术使思想政治工作者与职工就焦点、热点问题各抒己见、展开辩论,达到明辨事非、提高认识的目的。通过畅通的网络信息反馈和舆情反映渠道,“倾听职工呼声、问计于广大职工”,又能更透彻、全面地了解职工的思想与实际问题,从而及时为职工排忧解难。
(三)关注微博、微信、QQ等的宣传功能
微博、微信、博客等原本是很私人化的空间,但是,由于新媒体的受众广泛,受众之间的横向联系加强,这些新媒体的宣传交流功能不可小觑。我们要通过开通“官方微博”、“领导成员个人微博”有效拓展宣传渠道,及时主动发布单位重大动态,晒一晒公路信息,回一回职工及群众留言,转一转心得体会,努力将微博建成单位、领导与职工和网友们讨论工作、交流思想的特殊场所,化解怨气、纠纷的特殊场所,及时发现、疏导和化解各类网络“堵点”,牢牢把握舆论引导主动权和主导权,营造积极向上的舆论氛围,树立正气,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稳定。
总之,对于思想政治工作,新媒体就是一把双刃剑,既带来了挑战也开辟了新途径、新领域,我们所要做的就是有效利用这些新兴事物,以其为载体,围绕公路中心工作,开展理论武装、引导舆论、化解矛盾、增进团结、统一思想、凝聚人心的工作,为公路的改革、发展和稳定提供思想保证、精神动力、舆论支持和文化条件。
8、如何利用新媒体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索
新媒体是新的技术支撑体系下出现的媒体形态,如数字杂志、数字报纸、数字广播、手机短信、移动电视、网络、桌面视窗、数字电视、数字电影、触摸媒体等。相对于报刊、户外、广播、电视四大传统意义上的媒体,新媒体被形象地称为“第五媒体”。大学生是新媒体技术使用最为广泛、最为活跃的群体。新媒体与传统教育方式相比具有独特的优势,但也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新的情况与问题。分析新媒体对大学生的影响,并探索新媒体技术环境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途径、新方法显得十分重要。
一、新媒体技术对大学生的影响
1.改变了大学生获取信息的方式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大学生所获取的信息不仅量大,获取信息的方式也日趋多元化。首先,新媒体信息发布更为快捷多元。大学生获取第一手信息的时间大大缩短,信息的叙述方式更能调动起大学生获取信息的兴趣。其次,信息形式更为综合多样。在这种情况下大学生在通过新媒体技术获取信息是饿潜在意识和角色也易发生改变。
2.改变了大学生的交流方式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大学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相比传统媒体环境下他们更喜欢以QQ、电子邮件、微信、博客、手机短信等方式进行人际间的沟通与交流。他们利用新媒体可以真实地表达情感,甚至自我宣泄。这也造成了大学生在新媒体环境下表达观点的随意和偏激。
3.改变了大学生的学习习惯
在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们开始更多地利用网络搜索功能能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虽然可以使大学生的学习形式变得更加灵活、多元,但同时由于缺少专业教师的系统指定,使学生学习缺乏系统性,容易造成大学生对问题的认识和理解停留在较为肤浅的感性认识上。也阻碍了大学生思维能力和辨别能力的提高。不利于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塑造、良好心理品质的养成与综合素质的提高。
4.使大学生的性格塑造发生了变化
新媒体环境具有信息丰富的特点,提供了更加广阔的信息传播领域,灵活多变且不易控制。丰富多变的信息对大学生不稳定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可能受到巨大冲击。大学生有更多的载体和方式来张扬个性,展现自我。
二、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问题
1.易使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受到影响
新媒体信息的丰富性与多元化,会导致大学生价值冲突更加尖锐化、价值取向更多元化、价值选择更加困难。存在于新媒体环境中的信息丰富多样、良莠不齐,对于价值观正在变化和发展的大学生来说确实难以辨别真假、好坏。这就需要思想政治教育者对他们科学的加以引导,使其能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突显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
2.对传统的大学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带来了挑战
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崭新的背景下,面对全新的挑战。由于多媒体技术的承载和网络信息平台的迅速发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形态也变得丰富多样,由平面化走向立体画、由静态内容变为动态过程。这就需要我们改变传统的教育模式,应不断丰富教育内容,转变教育观念、创新教育载体,采用符合大学生群体行为习惯和心理特征的教育模式和教育观念。尤其要在认可大学生主体地位的前提下开展工作。
三、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探析
1.更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观念
首先,转变教育观念。在新媒体环境下,应积极主动利用网络载体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摒弃传统教育的单项灌输模式,构建大学生的主体性,充分依靠和发挥大学生的自主性和主动性,注意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其次,更新新媒体信息观念,切实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者的工作者水平。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及其在教育上的广泛应用,对教育者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作为信息时代的思想政治教育者要充分巧妙利用新媒体优势,增强教育效果。
2.积极构筑新媒体的资源平台,努力拓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阵地
首先,依托校园网建立服务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络舆情疏导机制。把新媒体文化建设与校园文化建设紧密结合起来,通过校园网络文化建设主动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阵地。采取“疏堵结合,及时沟通”的办法,通过校园网密切关注大学校园中出现的焦点、难点和疑点,及时做出判断、答复、澄清,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其次,建立健全校园新媒体信息的监督机制。依托校园网建立一支由教师、辅导员、学生网络管理员、校园网版主、学生干部等组成的思想教育工作队,队伍成员要积极活跃在校园网各个论坛板块中,对于违反国家方针政策和学校规章制度的错误信息,要及时予以屏蔽或删除;积极发布健康向上的、有利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帖子。
3.充分利用新媒体的独特优势,不断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
首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积建立班级“QQ群”,主动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扩展到网络中,克服课堂教学的时间限制。其次,打造学生班级“博客群”。班级博客是一个班级学生思想交流、资源共享的平台。第三,打造学生班级“短信群”。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善于利用手机短信传播信息,即时把握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和思想动向。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既可与原有教育方式结合,使其创新发展,也可以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方法、新途径,以满足不同形势、不同阶段、不同群体条件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需求。
新媒体作为迅猛发展的科学技术,它是一把“双刃剑”,面对新媒体环境带来的利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者要善于发挥新媒体优势,更新观念,积极构筑新媒体的资源平台,不断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努力把握规律性、注重实效性、提高预见性,把新媒体的功能延伸到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服务上来。
9、如何运用新媒体创新思想政治工作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电子通讯已进入3G、4G时代,各类新的媒体形式不断产生,信息的传播、知识的交流、思想的交锋变得更为快捷和频繁。新媒体发展态势迅猛,传统媒体受众向新媒体“移民”,宣传思想工作的阵地同样需要扩容,我们既要抓住新兴媒体对公路职工的思想教育的强大推进作用,又要注意结合公路工作的特点,把新兴媒体用好、用活,发挥其最大的效益。
新媒体的界定及特点
所谓新兴媒体,是相对于报刊、户外、广播、电视四大传统意义上的媒体,被形象地称为“第五媒体”,是近年来以数字技术为基础发展起来的媒体形态,如QQ群、微信群、微信公众账号等都属于新媒体的范畴。
新媒体的产生促进了传统媒体革命性的发展,同时也使媒体技术、媒体产业、媒体参与者都发生了变革。就媒体的传播与媒体的参与者而言,新媒体满足了人们随时随地互动性的诉求表达、精神娱乐与获取信息的需要,即新媒体在时间上具有即时性、传播中具有互动性、内容上具有广泛性显著特点。
(一)即时性
新媒体技术打破了传统媒体在时间上的限制。“即时传播”的特点,使新媒体的使用者可以在任何时间、地点接收信息,亦可随时可以将新信息加工发布,实现24小时在线。特别是手机这种新媒体,方便携带,随时可以实现信息传播的零距离,尤其是与网络媒体的结合,可以使信息瞬间传送到各个地区的接受者。纵然是在千里之外的河流旁、水库边,水文职工亦可在发布者点击的瞬间接收到信息。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一种新载体,新媒体强大的时效性增强了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性。
(二)互动性
信息传播中,任何人都可以参与其中,即谁都可以是发言者,传播者和接受者、接受者与接受者之间实现了信息的多元化互动交流。当传播者将信息发布在网上之后,接受者可以根据个人的思想观点、兴趣爱好对信息进行修改、讨论,传播者能及时收到反馈信息,还可转发给其他人,实现信息的双向互动、多向互动。对于思想政治工作开展的新载体,可以及时了解信息接受者的述求表达。
(三)广泛性
新媒体时代,信息内容丰富,新闻背景、相关话题报道、专家评论、网友意见,甚至还有图片及音像信息等,都是传统媒体无法给予的。因此,从网络信息价值的可靠性来说,利用新媒体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二、新媒体的应用现状
公路职工是个特殊的群体,大多数人员在养护、治超、工程建设一线,工作生活环境艰苦。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努力培养公路系统职工的使命感、主人翁意识,构建和谐的发展氛围,是确保公路事业的可持续发展重要因素之一。因此,新形势下,认真研究新媒体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应用,不断拓展思想政治工作的新途径新方法,以职工喜闻乐见的方式,统一思想,凝聚力量,为公路事业发展提供全方位政治保障,显得愈发重要。
(一)网络媒体的应用
网络内容丰富,更新迅速,中国公路网、江苏省文明单位在线已经成为公路职工查看本系统及兄弟单位动态的窗口。同时,中国公路网、文明单位在线又作为本单位信息的发布基地,又成为他们交流工作经验园地。尤其是文明单位在线网站内的思想政治工作专题栏目,重点发布各级领导关于思想政治工作的要求和部署、思想政治工作理论文章和调研报告等,可随时查看。
(二)内网邮箱与QQ群的应用
职工可通过公路内网电子邮件反馈自己的想法和建议,思想政治工作者可通过QQ群及时上传工作文件、公布工作动态,也可就某一话题公开进行讨论,形成即时良好的互动局面。若发现问题,也可即时引导、解决。
(三)手机的应用
手机作为当前必不可少的通讯工具,也成为当前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载体。通过手机上下载的微信、QQ等互联网工具,可以直接传输现场的工作图片,及时解决问题,职工之间的沟通更为便捷,拉近了距离,提高了工作效率。
三、应用新媒体开展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
(一)运用新媒体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主动适应性不够
随着科技的发展,新媒体的形式不断增加和延伸,思想政治工作者对这些变化要么有抵触的心理,要么对应用方法掌握不够,主动开发较少,导致这一宣传教育阵地利用率偏低,内容缺乏吸引力,对职工的影响力达不到预期效果。从职工的角度来讲,图便利、图兴趣的成分多,用于社交用途远大于用于工作和学习,共享知识、反馈信息、自我教育的功能远没有发挥出来。
(二)新媒体存在复杂性和难以把握性
新媒体传播的内容广泛,相关信息链接丰富,新闻背影、相关话题报道、专家评论、网友意见等信息无所不有,由于可控性较差,网络上的信息良莠不齐,其中也不乏存在消极、颓废,甚至谎言、讹言和毫无理性的言论与观点。新媒体的互动、便捷等特性,也使得社会舆论环境也更加复杂。如何在复杂的社会舆论,发挥新媒体的正面引导功能,使广大干部职工树立自尊自信、理性平和、健康向上的良好心态,是对我们舆论引导能力的严峻考验。四、充分应用新媒体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考
(一)加大新媒体的投入,强化思想政治队伍建设
应用新媒体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在新媒体技术应用方面加大投入。一是及时更新软件,使宣传内容具有新颖性、实效性及下载应用的便捷性;二是建设好一支素质精良的新媒体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培养网络信息员、舆情观察员等思想政治工作者和志愿者队伍,及时关注职工所思所忧所盼,畅通职工思想动态反映渠道,有针对性地做好公路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
(二)丰富文明单位在线网站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与形式,搭建互动、沟通的平台
加强文明单位在线网站的思想政治工作平台的建设,进一步开拓思想政治工作的新空间、新渠道。充分发挥互联网的共享、交流、引导功能。利用新技术使思想政治工作者与职工就焦点、热点问题各抒己见、展开辩论,达到明辨事非、提高认识的目的。通过畅通的网络信息反馈和舆情反映渠道,“倾听职工呼声、问计于广大职工”,又能更透彻、全面地了解职工的思想与实际问题,从而及时为职工排忧解难。
(三)关注微博、微信、QQ等的宣传功能
微博、微信、博客等原本是很私人化的空间,但是,由于新媒体的受众广泛,受众之间的横向联系加强,这些新媒体的宣传交流功能不可小觑。我们要通过开通“官方微博”、“领导成员个人微博”有效拓展宣传渠道,及时主动发布单位重大动态,晒一晒公路信息,回一回职工及群众留言,转一转心得体会,努力将微博建成单位、领导与职工和网友们讨论工作、交流思想的特殊场所,化解怨气、纠纷的特殊场所,及时发现、疏导和化解各类网络“堵点”,牢牢把握舆论引导主动权和主导权,营造积极向上的舆论氛围,树立正气,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稳定。
总之,对于思想政治工作,新媒体就是一把双刃剑,既带来了挑战也开辟了新途径、新领域,我们所要做的就是有效利用这些新兴事物,以其为载体,围绕公路中心工作,开展理论武装、引导舆论、化解矛盾、增进团结、统一思想、凝聚人心的工作,为公路的改革、发展和稳定提供思想保证、精神动力、舆论支持和文化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