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报纸编辑该如何进行突发事件的策划和报道
突发事件报道是衡量一个新闻媒体综合实力、组织指挥水平和新闻队伍素质的重要标准之一,报道的好坏和水平的高低关系到新闻媒体的影响力和形象,甚至关系到国家的形象和社会的稳定。突发事件又称紧急事件、危急事件,是指人们难以预测或未能预测而突然发生的某种客观情况或事件。按其性质可将其分为自然事件和社会事件,前者即我们通常所说的“天灾”,如5.12四川汶川大地震;后者即我们通常所说的“人祸”,如3.14拉萨打砸抢烧事件。突发事件报道策划是指记者、编辑针对某个突发事件,努力发掘其新闻价值,谋划最佳报道形式,以求达到良好的传播效果和社会效应的过程。正确认识5.12汶川大地震和3.14拉萨打砸抢烧等突发事件,总结归纳央视成功的报道经验,把对突发事件的报道策划好,是新闻媒体在新形势下的一项重要任务。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不论是自然事件还是社会事件,它们都有自己的特点,认清和掌握它们的特点是做好突发事件报道策划的前提。通过解析5.12汶川大地震和3.14拉萨打砸抢烧等突发事件,我们可以发现它们的一些特点,诸如时效性强、变动性大、不确定性大、影响面广等。突发事件由于其“突发性”和“灾难性”等自身的特点,往往会迅速产生巨大的冲击力和震撼力,引起世人的广泛关注,从而在极短的时间内成为社会舆论关注的焦点和热点。这就决定了其报道策划有许多不同于常规事件策划的特点和要求,诸如报道的及时性、紧迫性、谨慎性、应变性、现场感、连续性、立体性等。突发事件不是天灾就是人祸,但在突发事件发展过程中,必定会从一些方面向世人展示中华文明之所以能够绵延数千年傲立于世的不朽的内在价值,也有人性深处向善力量的集中迸发的种种表现。我们传媒人应在了解和掌握了突发事件自身的特点和报道的特殊要求的基础上,及时跟进,随事而变,拓展报道层面,深挖新主题,用镜头说话,用版面说话。
突发事件的报道在一定意义上是对媒体社会责任感的检验。在我看来,从媒体方面而言,这次抗震救灾中,最值得称道的当数央视传媒。本次地震发生以后,央视传媒对抗震救灾发展的不同阶段选择适当的报道方式,不仅第一时间积极投入前方报道,并且在四天内就组织了一场赈灾文艺晚会。报道始终正面鼓劲,几乎没有出现任何能够引发负面效应的不负责任的报道。事实证明,抗震救灾至今的时间里,《关注汶川》的特别报道使得每个人都能够在第一时间获知正确资讯,有力地抑制了谣言和猜疑,稳定了人心,进而极大地激发了全国民众的凝聚力和爱国心,为众志成城抗震救灾提供了可靠保证。不说别的,如果没有那么多感人的新闻报道,会有全国、全世界各地那么多踊跃捐赠吗?当然,类似媒体围着领导转,领导未到的重灾区如文县等迟迟得不到救援等问题的反思,随着抗震救灾的逐渐推进,特别是进入灾后重建阶段以后,媒体也一定会将注意力逐步转移到一些深层次的问题上。如何应对和接受质疑,如果改变对信息传播的单纯性“管制”思维,将见证管理者的制度创新意识和能力。同时,在突发事件面前,媒体将承担怎样的社会责任,如何以更为专业和有效的传播方式引导舆论,也将是传媒需要面对的新课题。
新闻竞争的实质,说到底就是争夺受众,突发事件大多为受众所广泛关注,且具有较高的新闻价值,理应成为媒体重点经营的题材。新闻媒体如果不对事态发展做出必要的分析和预测,不根据可能发生的情况进行预先策划,那么,在错综复杂、瞬息万变的局势面前,就会陷入被动应付的状态,难以取得组织报道、引导舆论的主动权。对此,新华社提出的“走一步、看两步、想三步”的报道思想,能够有效指导传媒人密切关注事件发展动态,并据此分析预测,加强策划预案,迅速展开连续性报道,从而为广大媒体用户提供更加及时、准确、全面的新闻服务。正如国家不幸诗家兴一样,我们对突发事件报道也要有更深层次的认识:突发事件通常都不是什么好事情,但是报道好突发事件是新闻竞争的必然选择,是科技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加快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需要,是促进我国新闻事业与世界接轨的需要。突发性事件的报道在很大程度上是对复杂事实的综合把握,需要传媒人从宏观上把握和反映,要站在全局的高度观察问题。
突发事件的报道是新闻报道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对一家新闻单位各方面素质的综合检验,也是一家媒体走向市场、争取受众的一个重要环节。其报道大致包括及时性报道、连续性报道、总结性报道三种形式,其中及时性报道是在突发事件后即有记者赶赴现场或从多渠道获取信息,迅速发回的报道;连续性报道是记者继续追踪事件发展过程及详情进行追踪式报道、连续性报道;总结性报道是在事件发生发展的过程都十分明了,一切变化的因素都以静态的形式定格于历史空间,编辑记者充分准备后推出的终结性报道,做得好可以起到“后发制人”的效果。比如《南方周末》对此次地震的报道就深度和广度而言在众多媒体中脱颖而出,就是阶段性总结报道的典范。对突发事件进行报道是一项政策性很强的工作,应从维护国家形象和利益的高度出发,特别要注意内外有别。当灾难事件不具国际意义,则对外从简,对内翔实;若为世人普遍关注,则都要详细,甚至对外比对内更充分。无论哪种报道都需要我们遵循一定的报道策划原则,一言以蔽之,就是要快速反应、即时报道,真实准确、客观公正,把握大局、统筹安排,把握节奏、保持理智,讲求艺术、注重技巧。
突发事件是新闻编辑在组织报道的前期无法预测的一类新闻事件,它包括一些自然或人为的事故、灾难等。这类事件的发生由于其不可预见性,往往具有轰动效应,对社会造成的影响和波及面也较广。突发事件报道因而成为衡量一个媒体报道水平的重要指标。美国是世界传媒业发展最成熟的国家之一。在面对媒介新技术的更新和市场竞争的压力下,美国的传统报纸媒体改变了原来的运作方式,积极投入创新业务中,不但推出了相关的新闻网站,还将网络视频、博客、播客等新兴业务纳入网站的服务中。事实证明,开展新媒体业务给美国的报纸媒体带来了新的活力,报纸媒体在对突发事件报道的报道策略也有了明显的变化,鉴于此,本文将从“多媒体”策略和“求异”策略两个层面分析美国报纸编辑在报道突发事件时的新趋势。
2、如何进行突发事件中的舆情引导?
突发事件一般具有不可抗拒、无法预料、破坏性强、瞬间聚众等特点,而政府或媒体对于突发事件的信息发布是否及时、真实,采取的处理措施是否得力、有效,都成为平息事件、安抚公众的关键因素,媒介融合的传播优势也在突发事件的危机公关中彰显出来。
及早介入,让政府的主流意见成为舆论主导
由于报纸、电视台等传统主流媒体相对有一个制作周期,因此官方对突发事件的处理一般遵循“黄金24小时”原则,即在突发事件发生的24小时内通过主流媒体向外发布权威消息。用传统的“黄金24小时”处理突发事件之法,已经让人感觉力不从心,但以论坛、贴吧、微博、微信等为代表的新媒体,却能够快速生成舆论并迅速传播。对此,人民网的舆情监测室根据突发事件的舆情生成和发展规律,提出了“黄金4小时媒体”之说,即在事发四小时内,利用微博、微信、BBS论坛、QQ群等新媒体传播平台,及时有效地发布信息,利用这些“黄金4小时媒体”进行危机公关。这一方面需要政府各部门协调工作,厘清事实真相,组织文字语言,完成信息发布;另一方面,在这段时间内的危机公关可以在短时间内控制事件的传播、发酵,避免发展成为重大舆论事件。
由于新媒体信息有发布门槛低、传播速度快、环境虚拟性等特点,近年来很多突发事件、热点事件都是在新媒体平台上发布,并得到迅速扩散。从舆情生成的规律来看,在一个突发事件发生的最初几小时之内,意见的呈现是多元的、弱小的,还没有形成统一的或有意见领袖的民间舆论。但是几小时的发酵之后,舆论导向或意见领袖一旦占据了主导性优势,就能很容易影响公众的意见走向。因此,在一定程度上来说,当某一突发事件出现时,与其等待其自行发酵、最终发展成舆论风暴,不如及早介入,让政府的主流意见成为舆论主导。
无论是政府,还是主流媒体,都应充分利用新媒体的“黄金4小时”传播优势,使其成为公众了解突发事件发展进程的重要传播渠道。这既能在第一时间满足受众对信息的需求,又有利于社会稳定及事件的妥善处理。
及时发布消息,避免信息传播出现“真空期”
随着手机、网络等新媒体平台的广泛应用,公众的参与意识也越来越强,微博、微信、微视等“三微”信息铺天盖地,逐渐形成强大的“民间舆论场”。在信息传播过程中,无论是新媒体还是传统主流媒体,都有义务对要发布的信息内容进行客观取舍。这种客观有效的取舍,一方面要保障党、国家和人民的权益不受损害;另一方面也要综合考虑,满足公众的基本知情权,避免产生次生舆论灾害。
尤其是对那些涉及到民众生命财产安全的突发事件,政务新媒体和主流媒体在事件信息的发布中应兼顾大局,秉承人文关怀,从人性化的角度承担起自己的社会责任。这种媒介融合信息发布的形式既是高度社会责任感的具体体现,也是在处理重大舆情事件中必须承担的社会责任。同时在面对突发事件时,采取客观公正的态度,是政府和传统主流媒体首先要做到的。政府和主流媒体第一时间利用新媒体平台发布真实的信息,可以避免信息传播过程中出现“真空期”,防止谣言滋生。从利于人心安定、社会稳定、利于事件妥善处理的角度,有效封杀谣言传播的空间,阻止那些非理性、有意损害公共利益和国家利益的不和谐杂音出现,净化社会舆论环境。
加强政府、主流媒体和新媒体之间的融合协作
传统主流媒体以深度的新闻报道见长,是新闻事件的叙述者,是国家政策法规的解读者,也是社会主流舆论的引导者,其信息传播一直被认为是最权威和最具影响力的。对于突发事件的危机公关,不仅要依靠政府网站的信息发布,而且要与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主流媒体合作,尤其是与主流新闻网站的合作更是不容忽视。
同时,也要加强与其他门户网站共享信息资源。政府网站和主流媒体在对事件信息发布的权威性和把握舆论的正确导向方面,有着无可比拟的宣传优势,社会公众对其信息传播有着很强的认同感。而新媒体的优势资源在于其对民意舆情的收集和监测,新媒体网络已经成为舆论生成的重要信源。政府可以在第一时间从博客、论坛、贴吧、微博、微信等新媒体上搜集相关信息,从中提取与突发事件相关的舆情关键词,进行正确的分析和研究筛选,开展动态跟踪,及时通过新媒体的传播平台进行问题处理,通过多种手段和渠道,传播正确的舆论导向。
以平等而又不失严谨的态度积极通报事件的过程与进展
由于面对突发事件时,很多公众缺乏必要的了解和应对措施,所以任何风吹草动都可能引发公众情绪的波动。因此,政府加强对公众的舆论引导和心理疏导就显得十分重要。政府和主流媒体在发布和报道重大舆情事件时,除了要及时准确地向公众传递事件的最新进展外,还要科学解读舆情事件产生的根源。通过政务新媒体的科学解读、主流媒体的现场报道,进而引导公众科学、理性地对待事件本身。
比如2014年12月31日上海外滩踩踏事件发生后,包括新媒体在内的多家媒体都对事件进行了全方位关注、报道。一些政府网站,新闻网站和主流媒体除了不间断地报道事件的最新进展之外,还针对此类事件,整理总结了近几年来全国各地发生的各类踩踏事件,从领导意识、信息发布、城市管理、风险评估、安全责任、公共安全等各方面提出问题并进行反思,更重要的是邀请部分专家和社会专业人士进行深入分析,告知公众在遇到此类突发事件时,学会如何自救、互救等救助方法,使人们了解和掌握此类突发事件的自救之道。这种痛定思痛的信息发布和深度报道形式,不仅及时客观地对事件进行报道,充分尊重了公众的知情权,而且督促政府建立起有效的管理责任机制,通过科学解读、媒体引导,避免此类事件再次发生。
我国各级政府在经过一些重大舆情事件的历练后,在对外发布消息、对舆情事件进行应急处理和对公众进行舆论引导方面,己经吸取了一些教训,积累了一定的实践经验。政府和媒体在进行事件平息、舆论引导的过程中,官方用语上的不严谨和小失误,都有可能引起公众的反感和不良情绪的蔓延。政务新媒体和传统主流媒体在进行重大舆情事件的信息发布和报道时,以何种口吻、何种形式、何种姿态向民众及时而准确地传递事件的最新进展,要把握语言上的严谨和措辞的准确性,通过政务新媒体的传播和主流媒体的现场报道,告知人们事实真相,有助于舆情事件的解决。此外,政府在引导舆论时,需要摒弃以往简单的、强势的、惯性思维的官方态度,而要注意官方用语的艺术性和人文性,以接地气、亲民的语言与民众沟通。同时,政府部门需要用积极谨慎的态度面对媒体与公众,以平等而又不失严谨的态度积极通报处理事件的过程与进展,以缓解社会的恐慌情绪,消除公众误解。
这种政府、主流媒体以及新媒体之间的媒介融合联动工作机制,不仅可以发挥媒体之间的引导作用,也可以正确应对突发事件的危机问题,成功进行突发事件后的危机公关。最终既能达到疏解公众情绪的良好效果,又取得公众的信任和支持,有利于维护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发展。
3、如何进行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
突发事件一般具有不可抗拒、无法预料、破坏性强、瞬间聚众等特点,而政府或媒体对于突发事件的信息发布是否及时、真实,采取的处理措施是否得力、有效,都成为平息事件、安抚公众的关键因素,媒介融合的传播优势也在突发事件的危机公关中彰显出来。如何进行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
一、及早介入,让政府的主流意见成为舆论主导
由于报纸、电视台等传统主流媒体相对有一个制作周期,因此官方对突发事件的处理一般遵循“黄金24小时”原则,即在突发事件发生的24小时内通过主流媒体向外发布权威消息。用传统的“黄金24小时”处理突发事件之法,已经让人感觉力不从心,但以论坛、贴吧、微博、微信等为代表的新媒体,却能够快速生成舆论并迅速传播。对此,人民网的舆情监测室根据突发事件的舆情生成和发展规律,提出了“黄金4小时媒体”之说,即在事发四小时内,利用微博、微信、BBS论坛、QQ群等新媒体传播平台,及时有效地发布信息,利用这些“黄金4小时媒体”进行危机公关。这一方面需要政府各部门协调工作,厘清事实真相,组织文字语言,完成信息发布;另一方面,在这段时间内的危机公关可以在短时间内控制事件的传播、发酵,避免发展成为重大舆论事件。
由于新媒体信息有发布门槛低、传播速度快、环境虚拟性等特点,近年来很多突发事件、热点事件都是在新媒体平台上发布,并得到迅速扩散。从舆情生成的规律来看,在一个突发事件发生的最初几小时之内,意见的呈现是多元的、弱小的,还没有形成统一的或有意见领袖的民间舆论。但是几小时的发酵之后,舆论导向或意见领袖一旦占据了主导性优势,就能很容易影响公众的意见走向。因此,在一定程度上来说,当某一突发事件出现时,与其等待其自行发酵、最终发展成舆论风暴,不如及早介入,让政府的主流意见成为舆论主导。
无论是政府,还是主流媒体,都应充分利用新媒体的“黄金4小时”传播优势,使其成为公众了解突发事件发展进程的重要传播渠道。这既能在第一时间满足受众对信息的需求,又有利于社会稳定及事件的妥善处理。
二、及时发布消息,避免信息传播出现“真空期”
随着手机、网络等新媒体平台的广泛应用,公众的参与意识也越来越强,微博、微信、微视等“三微”信息铺天盖地,逐渐形成强大的“民间舆论场”。在信息传播过程中,无论是新媒体还是传统主流媒体,都有义务对要发布的信息内容进行客观取舍。这种客观有效的取舍,一方面要保障党、国家和人民的权益不受损害;另一方面也要综合考虑,满足公众的基本知情权,避免产生次生舆论灾害。
尤其是对那些涉及到民众生命财产安全的突发事件,政务新媒体和主流媒体在事件信息的发布中应兼顾大局,秉承人文关怀,从人性化的角度承担起自己的社会责任。这种媒介融合信息发布的形式既是高度社会责任感的具体体现,也是在处理重大舆情事件中必须承担的社会责任。同时在面对突发事件时,采取客观公正的态度,是政府和传统主流媒体首先要做到的。政府和主流媒体第一时间利用新媒体平台发布真实的信息,可以避免信息传播过程中出现“真空期”,防止谣言滋生。从利于人心安定、社会稳定、利于事件妥善处理的角度,有效封杀谣言传播的空间,阻止那些非理性、有意损害公共利益和国家利益的不和谐杂音出现,净化社会舆论环境。
三、加强政府、主流媒体和新媒体之间的融合协作
传统主流媒体以深度的新闻报道见长,是新闻事件的叙述者,是国家政策法规的解读者,也是社会主流舆论的引导者,其信息传播一直被认为是最权威和最具影响力的。对于突发事件的危机公关,不仅要依靠政府网站的信息发布,而且要与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主流媒体合作,尤其是与主流新闻网站的合作更是不容忽视。
同时,也要加强与其他门户网站共享信息资源。政府网站和主流媒体在对事件信息发布的权威性和把握舆论的正确导向方面,有着无可比拟的宣传优势,社会公众对其信息传播有着很强的认同感。而新媒体的优势资源在于其对民意舆情的收集和监测,新媒体网络已经成为舆论生成的重要信源。政府可以在第一时间从博客、论坛、贴吧、微博、微信等新媒体上搜集相关信息,从中提取与突发事件相关的舆情关键词,进行正确的分析和研究筛选,开展动态跟踪,及时通过新媒体的传播平台进行问题处理,通过多种手段和渠道,传播正确的舆论导向。
四、以平等而又不失严谨的态度积极通报事件的过程与进展
由于面对突发事件时,很多公众缺乏必要的了解和应对措施,所以任何风吹草动都可能引发公众情绪的波动。因此,政府加强对公众的舆论引导和心理疏导就显得十分重要。政府和主流媒体在发布和报道重大舆情事件时,除了要及时准确地向公众传递事件的最新进展外,还要科学解读舆情事件产生的根源。通过政务新媒体的科学解读、主流媒体的现场报道,进而引导公众科学、理性地对待事件本身。
比如2014年12月31日上海外滩踩踏事件发生后,包括新媒体在内的多家媒体都对事件进行了全方位关注、报道。一些政府网站,新闻网站和主流媒体除了不间断地报道事件的最新进展之外,还针对此类事件,整理总结了近几年来全国各地发生的各类踩踏事件,从领导意识、信息发布、城市管理、风险评估、安全责任、公共安全等各方面提出问题并进行反思,更重要的是邀请部分专家和社会专业人士进行深入分析,告知公众在遇到此类突发事件时,学会如何自救、互救等救助方法,使人们了解和掌握此类突发事件的自救之道。这种痛定思痛的信息发布和深度报道形式,不仅及时客观地对事件进行报道,充分尊重了公众的知情权,而且督促政府建立起有效的管理责任机制,通过科学解读、媒体引导,避免此类事件再次发生。
我国各级政府在经过一些重大舆情事件的历练后,在对外发布消息、对舆情事件进行应急处理和对公众进行舆论引导方面,己经吸取了一些教训,积累了一定的实践经验。政府和媒体在进行事件平息、舆论引导的过程中,官方用语上的不严谨和小失误,都有可能引起公众的反感和不良情绪的蔓延。政务新媒体和传统主流媒体在进行重大舆情事件的信息发布和报道时,以何种口吻、何种形式、何种姿态向民众及时而准确地传递事件的最新进展,要把握语言上的严谨和措辞的准确性,通过政务新媒体的传播和主流媒体的现场报道,告知人们事实真相,有助于舆情事件的解决。此外,政府在引导舆论时,需要摒弃以往简单的、强势的、惯性思维的官方态度,而要注意官方用语的艺术性和人文性,以接地气、亲民的语言与民众沟通。同时,政府部门需要用积极谨慎的态度面对媒体与公众,以平等而又不失严谨的态度积极通报处理事件的过程与进展,以缓解社会的恐慌情绪,消除公众误解。
这种政府、主流媒体以及新媒体之间的媒介融合联动工作机制,不仅可以发挥媒体之间的引导作用,也可以正确应对突发事件的危机问题,成功进行突发事件后的危机公关。最终既能达到疏解公众情绪的良好效果,又取得公众的信任和支持,有利于维护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发展。
4、新闻是突发事件报道还是常态报道
都有。
新闻,也叫消息,是通过报纸、电台、广播、电视台等媒体途径所传播信息的一种称谓。是记录社会、传播信息、反映时代的一种文体。新闻概念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上:除了发表于报刊、广播、互联网、电视上的评论与专文外的常用文本都属于新闻,包括消息、通讯、特写、速写(有的将速写纳入特写之列)等等;狭义上:消息是用概括的叙述方式,以较简明扼要的文字,迅速及时地报道附近新近发生的、有价值的事实,使一定人群了解。新闻一般包括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五部分。前三者是主要部分,后二者是辅助部分。写法以叙述为主兼或有议论、描写、评论等。新闻是包含海量资讯的新闻服务平台,真实反映每时每刻的重要事件。您可以搜索新闻事件、热点话题、人物动态、产品资讯等,快速了解它们的最新进展。
5、关于公共突发事件,如何进行(新闻)舆论导向
一、突发事件的定义
什么是突发事件?突发事件又称“突发公共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生态环境破坏和严重社会危害,危及公共安全的紧急事件。
突发公共事件主要分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等4类;按照其性质、严重程度、可控性和影响范围等因素分成4级,特别重大的是Ⅰ级,重大的是Ⅱ级,较大的是Ⅲ级,一般的是Ⅳ级。
具体来看,自然灾害主要包括水旱灾害、气象灾害、地震灾害、地质灾害、海洋灾害、生物灾害和森林草原火灾等;事故灾难主要包括工矿商贸等企业的各类安全事故、交通运输事故、公共设施和设备事故、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件等;公共卫生事件主要包括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食品安全和职业危害、动物疫情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事件;社会安全事件主要包括恐怖袭击事件、经济安全事件、涉外突发事件等。
二、媒体在突发事件中的舆论导向作用
现代社会已经进入信息社会,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早已不限于传统意义上的报纸、杂志等平面媒体,也不限于电视、广播电台、网络新闻等官方主办的影音媒体,而是扩展到通过网络贴子、博客、电话、手机短信等各种现代信息通讯手段来获取相关的信息,因而突发事件呈现多渠道、多层次、多角度传播的特征,由此也造成被传递的信息真假混杂,良莠不齐,甚至给少数不良用心者提供了混淆视听的机会,以至于谣言、小道消息漫天飞。新闻报道作为信息传播的重要渠道之一,相对于其他信息渠道而言,具有不可比拟的权威性、客观性、公正性与及时性,故其舆论导向作用更强大、更有效、更积极。
第一、新闻报道可以化解谣言、稳定人心
发生突发公共事件后,及时准确地向公众报道事件信息,是媒体负责任的重要表现。对于公众了解事件真相,避免误信谣言,从而稳定人心,调动公众积极投身抗灾救灾,具有重要意义。谣言总是在信息渠道无法畅通或者是不够畅通的情况下发生的,而新闻报道的及时、新鲜是新闻的本质属性要求之一,因此新闻报道具有先天不可比拟的优势,能够做到积极主动,快速准确地向社会传递突发公共事件的相关信息,有效避免猜测性、歪曲性的报道。
第二、新闻报道对各级处置突发事件具有舆论监督作用
突发事件通常涉及面广,对社会产生较大影响,往往需要相关政府部门高效正确地处置,以及时控制事态,避免给群众财产及生命造成更大的伤害。此时群众出于对自身利益的关心,对政府的执政能力会寄予很大期望,但是,群众往往又不能够全面准确地把握事件面貌和进展情况,当其利益未能及时得到有效保护时,容易以偏概全对各级政府的处置能力及处置态度产生质疑,甚至形成整个社会的不信任心态。此时媒体的舆论监督职能就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媒体通过及时、公正、公开地报道各级政府处突决策、处突行动、处突结果以及对事态发展的预判,能够对政府的处突行为及时与否、是否卓有成效、政府相关人员工作得力与否、政府相关人员在处突事件中有无违规违纪行为等进行舆论监督,从而树立起一个高效、为民的政府形象,避免群众的误解,既有利于进一步妥善处理突发公共事件,又促进了党群感情。
第三、新闻报道可以引领健康心态、促进社会稳定
突发公共事件具有突发性、灾害性或破坏性,故往往对群众的情绪和心态、思想认识、政治立场以及生活、工作行为等方面产生较大的冲击,从而形成社会负效应,影响社会稳定,甚至形成社会恐慌,带来社会政治、经济或文化方面的危机。媒体是强大的舆论引导阵地,能够营造积极向上、健康有效的舆论氛围,并能从精神上引领在突发事件中迷失方向的受害群体,帮助他们积极应对灾害,度过难关。同时,媒体能够放大政府强有力的救助声音,把政府的行为、态度、要求等传达到民众当中,使群众理解政府,同政府形成合力,共同积极应对突发事件。可见新闻报道具有与政府一道管理社会危机的作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化解突发公共事件带来的社会心理危机,稳定民众心态,稳定社会秩序。
第四、新闻报道可以凝聚民心、团结力量、战胜困难
突发公共事件往往给人民带来巨大的财产和人身伤害,如安全事故、自然灾害、流感等,需要多部门乃至全社会的力量共同努力度难关。媒体可以通过举办各种宣传活动,发出倡议,发动全社会奉献爱心,互助互爱,扶贫济困,从而凝聚民心,帮助受灾群众度过难关。如:汶川大地震凝聚了全国全世界的爱心,受灾群众获得了无数人的物质和精神资助,从而很快从灾难中站起来。此外,媒体通过第一时间前往第一现场及时报道基层干部、群众不畏困难,坚强地抗灾救灾,不屈不挠的开展自救,报道各级政府、各级领导不怕艰险,以人为本,全力救灾抗险,以及报道在突发事件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和动人事迹,可以激发人们的斗志、凝聚民心,增强共同战胜突发事件的信心和勇气。
三、媒体如何把握新闻报道在突发事件中的正确导向
突发事件发生后,身处事件当中的民众需要帮助,社会各界需要及时知道事件的真实情况和突发事件处理的进展情况,需要了解突发事件的责任由谁承担,政府相关部门需要及时有效地处理突发事件。作为媒体,应站在政治的高度、民生的高度、社会责任的高度,在及时、客观、公正的报道事实之外,应把握好新闻报道的舆论导向,促进突发事件的妥善处理,并减少突发事件给社会发展带来的后遗症。在突发事件的报道过程中,我们应从以下几方面把握好舆论导向。
第一,重视民众的知情权
突发事件发生后,公众对信息的需求极为迫切,为控制危机事态,新闻媒体应重视民众知情权,在第一时间承担起稳定社会秩序、防止社会恐慌的职责。
在过去的观念里,限制灾难事件的透明报道,担心“坏消息”传播会引发社会的动荡,影响国家和地区的形象。事实上,在以往的一些突发事件的报道中,倘若主流媒体置若罔闻,对重大突发事件报道迟缓,或者隐瞒不报,致使新闻传播出现一个“真空期”,公众得不到权威的、具有公信力的新闻信息,这种情况更容易引起人们的猜疑或虚假信息的传播,极易引发更大的恐慌。更有甚者,被一些别有用心的恶势力所利用,抓住事件大做文章,有可能扭曲事实真相,给事件的解决处理带来负面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社会的和谐稳定。
一般来说,突发事件是一个复杂的多面体,只报道某一方面的情况,对另一方面的情况避而不谈,或把个人情绪和意见掺杂其中误导公众甚至报道某些传言,都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为了给人民群众提供信息保障,新闻媒体对突发事件的报道,必须遵守非常时期的法纪规定,将信息传播纳入到法治运行轨道,让民众知道实情,让传言、谣言不攻自破。
第二,把握自身角色定位
在突发事件报道中,新闻媒体的角色定位十分重要。如果新闻媒体以旁观者的身份出现,报道往往缺少高屋建瓴的见解而与普通公众茶余饭后的街谈巷议没有本质区别。新闻媒体是一种公共资源,理应最大限度地为增进公共福利而发挥最大效益,因此,新闻媒体应有一种使命感,其在突发事件报道中应体现“稳压器”的作用,即社会秩序的维护者。新闻媒体在报道突发事件时,应对事件的前因后果、发展态势进行说明,及时宣传政府的应急行动,消除民众的恐慌与疑虑。同时要充分考虑报道在社会上可能产生的影响,站在党和政府的立场上,站在维护人民群众共同利益的角度,发挥媒体的舆论导向作用。
第三、充分体现人文关怀
在新闻传播中,人文关怀就是在报道中体现对人的生存状况的关怀、对人的尊严与自由的肯定,就是关心人、爱护人、尊重人。在突发事件报道中,宏观上媒体要把握住自己的角色定位,微观上则要在报道中充分体现人文关怀,营造良好的社会人文氛围。
新闻报道不应影响突发事件的处理。记者们冒着生命危险第一时间前往现场的精神固然令人感动,但记者在采访时首先应做的是不妨碍、不影响事件的处理。尤其是在抢险救灾的报道中,当新闻采访工作与人的生存权、生命权相矛盾时,首先要尊重生命,尊重人格尊严,报道要人性化。
应理性报道,避免血腥。在灾难性事件的报道中,媒体细致地展现受难者的惨状,将对受难者亲属产生极大伤害。新闻媒体在报道时应尊重受难者感受,受难者最不堪回首的就是自己或亲人遭遇不幸的悲惨细节,事后对受难者血淋淋的不幸细节化曝光,无异于在伤口上撒盐。此类报道也忽视了公众在突发事件中的心理承受能力,对细节太过详细的描写会对公众心理产生不良影响,进而产生新闻导向负作用。
第四、科学解读事件,打造信息平台
由于突发事件存在发生概率小、时间短而产生的危害又比较大的特点,因此受众对此缺乏相应的了解和应对措施,在媒体进行报道时,科学地解读突发事件产生的根源,有利于人们以科学的态度认识世界。新闻媒体的报道,除了向受众及时准确地传递事件的最新进展外,也有责任通过媒体的引导,起到宣传教育、防患于未然的作用。在报道中,记者一定要谨慎选择信息来源。如果在非典危机中,新闻记者由于个人的知识结构、价值观所限定,更多地从政治社会经济角度采访报道非典,而不是去采访医学专家或者科学家,其结果是,公众会把非典病毒看成一个与政治有关的病毒,而不是自然界的病毒。疫情报道的政治化会加剧政府与民众的紧张关系甚至冲突。由于非典是一种看不见的风险,媒体如果倾向与高估风险,那么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引发恐慌心理,不利于突发事件的妥善处理。
四、在对突发事件的报道中树立媒体公信力
突发事件对于社会来说往往意味着一定的危机,但是对于大众传媒来说,也是挑战中的机遇。正确应对突发事件,合理利用突发事件提升媒体形象与水平,能够让大众传媒获得平常时期难以产生的社会形象。通过实事求是、客观公正、有理、有节、有效的报道,可以增强党和政府的向心力和公信力。
突发事件发生后,整个社会及民众的心理往往比较脆弱,此时的大众传媒如果准确地把握社会心理,积极引导,有力监督,说出民众想说的话,做到民众没有想到却应该做的事,民众就会信赖、亲近这些媒体,团结在他们周围,形成媒体的向心力。民众对媒体的亲近与信赖往往能够得到广告商的广告认同,这对于媒体自身的发展是十分有利的。
当重大突发性事件发生时,媒体如果能够及时报道,就会抑制谣言传播的空间,维护社会稳定和人心安定。舆论监督是大众媒介重要的社会责任,在有效履行这个职责的过程中,媒体会得到管理层和民众的共同认同,媒体的公信力便构建起来。在报道突发性事件时,媒体通过引导受众对深层次问题进行理性思考,也能提升大众传媒的深度与厚重,塑造品牌形象。
总之,重大突发事件新闻报道的政治性、政策性、策略性都较强,媒体应牢记自己的职责与使命,及时、准确地报道突发事件,展现人文主义关怀精神,彰显舆论导向力量,致力于服务于党与人民,提高媒体自身的公信力,以更好地发挥新闻导向作用。
6、面对同一突发事件,媒体和记者的报道角度,立场及语言表达会有很大的不同
尽管是同一新闻事件,但是各家媒体选取的角度都不一样。 文汇报的报道较简练,采用的是客观描述; 新民晚报标题较其他几家报纸新颖,没有出现雷同,且在文章中补充了气象专家分析的原因,增强了报道的科学性; 解放日报中夹杂了许多细节描写
7、遵循新闻传播规律发布突发事件新闻体现在哪些方面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网络传播正以超强的速度迅猛发展,新媒体的兴起使电视媒体从新锐媒体变成了传统媒体。因此,电视媒体要在新的竞争态势中保持优势,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更新观念,创新机制,在突发事件的宣传报道中不失语、不滞后,在引导热点、化解难点中设置议程,影响态度,发挥其主流舆论阵地不可替代的引导和支持的功能。在新闻报道中如何设置议程,如何引导舆论,尤其是在重大突发事件发生时,如何以第一时间、第一现场,在呈现现象的同时,分析本质、提供措施、主导情绪、把握方向,这都是需要我们深思和解决的重要问题。
8、召开突发事件新闻发布会当事人和媒体最可能提出什么问题
造成事件的原因是什么?最新事件进展怎样?政府采取了哪些应急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