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新媒体 > 新媒体和报纸的融合

新媒体和报纸的融合

发布时间:2021-03-23 12:36:12

1、如何把握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相互融合

新媒体与传统媒体如何融合发展从六个方面融合:
做强传统媒体,树立主流权威,积极发挥引领带动作用。
把握时代走向,借鉴先进经验,进一步更新、深化媒介融合理念。
完善技术手段,拓展新技术新应用,为媒体融合发展提供强大支撑。
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提高行业队伍综合素质,打牢融合发展根基。
增强政策支撑,拓宽资金渠道,助推新媒体良性发展。
加强有效监管,做好舆情防控,规范新媒体传播行为。

分别介绍:
(一)做强传统媒体,树立主流权威,积极发挥引领带动作用
虽然新媒体发展迅猛,但从宣传的实际情况看,传统媒体不可能被新媒体取代。在媒介融合的浪潮中,传统媒体要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形成品牌优势,以达到引领带动新媒体发展,促使传统媒体影响力辐射新媒体的目的。
一是变革观念,强化互联网思维,学会运用网络技术手段改造传统媒体,不断适应新媒体平等交流、互动传播的特点,树立用户观念,改变过去媒体单向传播、用户被动接受的方式,更加注重用户体验。
二是传统媒体要适应全媒体时代用户参与热情高涨的舆情特点,深入掌握重大新闻事件的各种舆论倾向,拓宽视角,扩大自身舆论引导的影响力,做大做强自身品牌,保持良好形象,从而提高新媒体在用户心中的权威性和可信度。

(二)把握时代走向,借鉴先进经验,进一步更新、深化媒介融合理念
加快观念转变,深化媒介融合理念,主动作为,是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融合发展的关键一环。
首先,宣传部门要以积极主动、开放包容的态度对待新媒体。加强对新媒体的正确引导不仅是一项重大的研究课题,也是一项紧迫而重要的政治任务,各级宣传部门应该高度重视,要通过教育培训引导干部科学认识和正确对待新媒体,促使干部通过亲身体验了解互联网运行机制,创新工作方式,加强网络舆论引导,凝聚社会共识,不断提高运用新媒体的能力和水平。
其次,传统媒体要转换思维,促使传统媒体与新媒体深度融合。各级报纸、电台和电视台要善于学习和借鉴主流媒体融合发展的经验,从本地实际出发,制定长期规划,逐步实现媒介深度融合的发展目标。传统媒体要善于分析和运用互联网模式,不断提升新媒体的影响力,通过融合发展创品牌、出精品、促发展。
第一,各级新闻媒体要加快网站建设,整合媒体资源,弥补传统媒体内容不易保存、检索不便等缺点,不断推动媒介内容向网络延伸。
第二,加强内容建设。一是坚持内容为王,发挥专业采编优势和信息资源优势,以权威报道满足用户信息需求,以更好地发挥舆论引导作用;二是适应新媒体传播特点,多生产精准短小、鲜活快捷、吸引力强的信息,在传播中抢占先机;三是塑造融合新闻,在“全”“深”“广”上狠下工夫,以传统媒体的内容为核心,通过跨媒体联动推助优势互补,通过专题策划利用多媒体手段呈现新闻事件的事、理、情,促使主题血肉丰满,更富感染力和渗透力。
第三,立足大数据运用,创新采编流程。各级新闻媒体应致力于建立统一指挥调度、高效整合采编资源、融合运用多媒体技术、适应多介质新闻生产的新型多功能一体化采编平台,实现新闻一次采集、新闻产品多种生成。加快建立松原市媒体数据中心,形成立足本市、辐射县区的基础性海量信息资源池,集数据存储、整合、备份为一体,实现数据共享。
第四,要重视在服务和互动上出特色。优化信息服务,强化用户理念,注重分析用户特点,准确把握用户个性化需求,以用户为中心明确网站定位,将政策宣传与用户需求有机结合,提高传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强化新媒体的“快”和“准”,在即时视频播报上求实效。与时俱进,把握媒体发展脉搏,积极主动建立官方微博和微信公众账号,有条件时打造24小时不间断的信息发布平台,不断扩大新媒体影响力。
第五,凸显个性促发展,打造新媒体品牌效应。各级媒体要在网页设计、图文制作、内容安排等方面做足“特色”文章,彰显媒体气质,增强竞争力。
最后,增强用户参与互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要进一步加大各级新闻网站宣传力度,通过开展网上投票和有奖问答等形式,引导用户积极参与互动、发表评论,不断提高网站活跃度。只有既满足用户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又提高用户的参与和贡献,才能促使网站赢得良好口碑,从而聚集人气,不断提高广大用户对本地网站的关注度。

(三)完善技术手段,拓展新技术新应用,为媒体融合发展提供强大支撑
传统媒体向新媒体转型需要以互联网思维为导向,以先进技术为支撑,不断加大技术投入。一是积极利用新技术,充分发挥4G等新一代网络的技术优势,提高信息传输效率,发展网络视听服务,将优质内容推送到互联网电视、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多屏幕多终端,推动社交平台与新闻传播平台对接,广泛吸引用户,不断提升影响力;二是不断探索新应用,发展移动客户端、手机网站和手机报等应用,借力微博、微信等传播平台,建设公共账号,抢占舆论高地,进一步扩大覆盖面;三是加强信息传播技术应用研发,顺应互联网传播移动化、社交化和互动化趋势,努力实现媒体融合发展的最佳效果。

(四)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提高行业队伍综合素质,打牢发展根基
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深度融合,需要一批复合型人才。一是要加强对现有人才的培养,通过业务培训和参观学习,提高编采人员综合素质,尽快建立一支集采、编、摄、播于一体,并且能够熟练掌握和运用现代传播科技手段的多媒体记者队伍;二是要大力引进适应新媒体环境的管理人才、技术人才、经营人才,适当提高技术人员的工资待遇,为新媒体的发展储备人才力量;三是重构新闻采编生产流程,升级采编系统,建立统一指挥调度的多媒体采编平台,加大新兴媒体内容生产、技术研发、资本运作和经营管理人才的培养引进力度,优化人才结构、统一调配使用;四是建立健全绩效考核体系,提升业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责任感,探索媒体融合条件下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的有效途径。

(五)增强政策支撑,拓宽资金渠道,助推新媒体良性发展
利用好新技术,推进新媒体产业化发展,不仅需要广大运营商和主流媒体发挥好主体作用,也需要各有关部门主动跟进、积极参与,以实际行动支持新媒体的健康发展。市政府及各有关部门要适时出台支持媒体融合发展的配套政策,制定行之有效的措施,大力培育地方网站,促进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相互促进、融合发展。
要不断拓宽新媒体发展的资金渠道,提高新闻采编人员和技术人员待遇,完善技术设备,吸引人才主动投身新媒体建设。一是加大政府资金扶持,为新媒体平稳有序发展提供充足保障;二是新媒体要通过提高点击率吸引广告商,加大新媒体广告的投放比例。要改变以往集中轰炸式的广告宣传与投放模式,转而建立在实证数据采集分析基础上的精准投放。与传统的广告更注重内容、创意、覆盖面相比,新媒体广告更看重效果、渠道、目标用户到达率。通过广告赞助等形式筹集资金,是当前维持新媒体运营的主要渠道。

(六)加强有效监管,做好舆情防控,规范新媒体传播行为
推动媒体融合发展,要始终坚持党管媒体原则,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方针,把正确导向贯穿到融合发展的各个环节。要完善媒体管理制度,出台相关政策法规,认真研究新媒体管理的科学方法,严格规范传播行为,加快实现管理方式上的创新。一是加大网络监管支持力度。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互联网管理纳入各部门年度考核指标,将网络知识作为公务员培训的必修内容。同时,以政府购买的形式,提高薪酬待遇,吸引专业人才参与互联网管理,扩大网评员队伍,营造积极向上的网络环境。二是改进网络舆情监测系统。通过公开监看、数据分析、技术侦察等多种手段和方法分析研判,及时掌握网络状态,获取网络情报信息。

2、新媒体和纸媒如何融合

?

3、网络新闻的多媒体整合中,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融合方式有哪些,及其特点(希望能客观化点啊,)跪求~~

回答这个问题前,给您梳理一下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具体定义。传统媒体:一般为三个,报纸、电视台、电台;新媒体:第四媒体(网络)、第五媒体(手机等移动通讯);而多媒体整合涉及到多种媒体的运用(除了传统和新媒外,还涉及到许多传媒技术),您问的应该是两个相关的问题。答案如下:
1.融合方式
(1)印刷媒体网络版;
(2)网络广播;
(3)网络电视;
2.融合特点
(1)信息更新快,内容丰富;
(2)信息传播范围更广;
(3)信息表现形式更多样;
(4)信息传播中互动性更强;
(5)信息获取更符合人们对个性化的渴求。(原创答案,请详细考虑)

4、如何将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相互融合

下面引用湖州广播电视台的资料,希望对你有所帮助,望采纳!
媒体融合发展的策略
面对新的形势,传统媒体的从业者在感到危机与紧迫性的同时,更要考虑在当前这个大背景下,如何积极勇敢地进行转型,融合发展。
1.解放思想,打开新思维。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融合发展是大势所趋,传统媒体对新媒体不应该逃避或焦虑,而应怀着满腔热情去探索、互动。要敞开胸怀,拥抱新技术,打开新思维;要转变观念,创新驱动,以创新思路坚守舆论阵地;要拓宽思路,抛弃传统的包袱,让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之间实现良性互动、相得益彰。
2.提升素养,适应新要求。人是事业发展的不竭动力和核心要素。媒体的融合发展对每一名媒体人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其中新媒体环境下的媒介素养,更是传统媒体人转型融合中所应具备的重要素质。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受众对内容的要求标准非但没有降低,而是革命式地提高了。原本几百字或者几千字的文章,如今以几十个字甚至是标题式的导语吸引着受众的眼球,阅读、收看的主动权几乎完全掌握在了受众手中。这就要求媒体人的媒介素养更加全面,不仅要有非常扎实的文字功底,还要有熟练的图片软件使用能力、视频编辑能力以及大数据时代的数据图表制作能力,要有对新媒体信息的获取、解读、运用能力等。
在当前媒体环境演变的情况下,负责统筹协调的媒体负责人也要具备更加全面的素质和能力:要能够洞察传媒大势,要勇于决断和承担风险,要善于用人,融合是没有经验可循的试验和尝试,这就要求媒体的领导层知人善任,用智慧来用人管人。
3.内容为王,进军新媒体。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内容为王”依然是媒体价值创造的原点,是媒体取胜的法宝。一个不生产内容,只做内容聚合、分发的APP——“今日头条”却能融资1亿美元,估值5亿美元,尽管这引起了关注和思考,但其5亿美元的估值证明了内容的价值。
传统媒体要加强解释性报道和深度报道的力度和厚度,提高这些报道在新媒体平台上的首发率和发布率,取得新媒体舆论场的主动权。要充分发挥传统媒体在新闻传播中的权威性,积极引导公众舆论,凝聚社会力量,加大主流价值观新闻内容的覆盖规模。
4.推进融合,运用新技术。信息时代,技术发展的引领作用毋庸置疑。新媒体的快速崛起,即是因为有先进技术体系的支撑。媒体要实现智能匹配、融合发展,就要充分利用各种先进技术手段,创新传播形式。
要运用新技术实现业务流程再造,构建全媒体化的业务流程。把传统媒体的内容生产与新媒体信息发布的速度和广度优势相结合,通过流程重组,实现内容信息的统一采集、加工、编辑,综合运用图文、图表、动漫、音视频等各种形式,实现内容产品从可读到可视、从一维到多维的升级融合,满足多终端传播和多种体验的信息获取需求。
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是媒体应对挑战、提升整体实力和核心竞争力的必由之路。面对融合新趋势,我们必须抓住机遇,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进一步创新理念、创新手段和方法,努力在媒体融合发展之路上走稳走快走好。

5、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怎么建设

 媒体融合发展的策略
面对新的形势,传统媒体的从业者在感到危机与紧迫性的同时,更要考虑在当前这个大背景下,如何积极勇敢地进行转型,融合发展。
1.解放思想,打开新思维。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融合发展是大势所趋,传统媒体对新媒体不应该逃避或焦虑,而应怀着满腔热情去探索、互动。要敞开胸怀,拥抱新技术,打开新思维;要转变观念,创新驱动,以创新思路坚守舆论阵地;要拓宽思路,抛弃传统的包袱,让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之间实现良性互动、相得益彰。
2.提升素养,适应新要求。人是事业发展的不竭动力和核心要素。媒体的融合发展对每一名媒体人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其中新媒体环境下的媒介素养,更是传统媒体人转型融合中所应具备的重要素质。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受众对内容的要求标准非但没有降低,而是革命式地提高了。原本几百字或者几千字的文章,如今以几十个字甚至是标题式的导语吸引着受众的眼球,阅读、收看的主动权几乎完全掌握在了受众手中。这就要求媒体人的媒介素养更加全面,不仅要有非常扎实的文字功底,还要有熟练的图片软件使用能力、视频编辑能力以及大数据时代的数据图表制作能力,要有对新媒体信息的获取、解读、运用能力等。
在当前媒体环境演变的情况下,负责统筹协调的媒体负责人也要具备更加全面的素质和能力:要能够洞察传媒大势,要勇于决断和承担风险,要善于用人,融合是没有经验可循的试验和尝试,这就要求媒体的领导层知人善任,用智慧来用人管人。
3.内容为王,进军新媒体。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内容为王”依然是媒体价值创造的原点,是媒体取胜的法宝。一个不生产内容,只做内容聚合、分发的APP——“今日头条”却能融资1亿美元,估值5亿美元,尽管这引起了关注和思考,但其5亿美元的估值证明了内容的价值。
传统媒体要加强解释性报道和深度报道的力度和厚度,提高这些报道在新媒体平台上的首发率和发布率,取得新媒体舆论场的主动权。要充分发挥传统媒体在新闻传播中的权威性,积极引导公众舆论,凝聚社会力量,加大主流价值观新闻内容的覆盖规模。
4.推进融合,运用新技术。信息时代,技术发展的引领作用毋庸置疑。新媒体的快速崛起,即是因为有先进技术体系的支撑。媒体要实现智能匹配、融合发展,就要充分利用各种先进技术手段,创新传播形式。
要运用新技术实现业务流程再造,构建全媒体化的业务流程。把传统媒体的内容生产与新媒体信息发布的速度和广度优势相结合,通过流程重组,实现内容信息的统一采集、加工、编辑,综合运用图文、图表、动漫、音视频等各种形式,实现内容产品从可读到可视、从一维到多维的升级融合,满足多终端传播和多种体验的信息获取需求。
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是媒体应对挑战、提升整体实力和核心竞争力的必由之路。面对融合新趋势,我们必须抓住机遇,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进一步创新理念、创新手段和方法,努力在媒体融合发展之路上走稳走快走好。

6、新媒体与传统媒体如何融合发展

新媒体与传统媒体如何融合发展从六个方面融合:

做强传统媒体,树立主流权威,积极发挥引领带动作用。

把握时代走向,借鉴先进经验,进一步更新、深化媒介融合理念。

完善技术手段,拓展新技术新应用,为媒体融合发展提供强大支撑。

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提高行业队伍综合素质,打牢融合发展根基。

增强政策支撑,拓宽资金渠道,助推新媒体良性发展。

加强有效监管,做好舆情防控,规范新媒体传播行为。


分别介绍:

(一)做强传统媒体,树立主流权威,积极发挥引领带动作用

虽然新媒体发展迅猛,但从宣传的实际情况看,传统媒体不可能被新媒体取代。在媒介融合的浪潮中,传统媒体要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形成品牌优势,以达到引领带动新媒体发展,促使传统媒体影响力辐射新媒体的目的。

一是变革观念,强化互联网思维,学会运用网络技术手段改造传统媒体,不断适应新媒体平等交流、互动传播的特点,树立用户观念,改变过去媒体单向传播、用户被动接受的方式,更加注重用户体验。

二是传统媒体要适应全媒体时代用户参与热情高涨的舆情特点,深入掌握重大新闻事件的各种舆论倾向,拓宽视角,扩大自身舆论引导的影响力,做大做强自身品牌,保持良好形象,从而提高新媒体在用户心中的权威性和可信度。


(二)把握时代走向,借鉴先进经验,进一步更新、深化媒介融合理念

加快观念转变,深化媒介融合理念,主动作为,是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融合发展的关键一环。

首先,宣传部门要以积极主动、开放包容的态度对待新媒体。加强对新媒体的正确引导不仅是一项重大的研究课题,也是一项紧迫而重要的政治任务,各级宣传部门应该高度重视,要通过教育培训引导干部科学认识和正确对待新媒体,促使干部通过亲身体验了解互联网运行机制,创新工作方式,加强网络舆论引导,凝聚社会共识,不断提高运用新媒体的能力和水平。

其次,传统媒体要转换思维,促使传统媒体与新媒体深度融合。各级报纸、电台和电视台要善于学习和借鉴主流媒体融合发展的经验,从本地实际出发,制定长期规划,逐步实现媒介深度融合的发展目标。传统媒体要善于分析和运用互联网模式,不断提升新媒体的影响力,通过融合发展创品牌、出精品、促发展。

第一,各级新闻媒体要加快网站建设,整合媒体资源,弥补传统媒体内容不易保存、检索不便等缺点,不断推动媒介内容向网络延伸。

第二,加强内容建设。一是坚持内容为王,发挥专业采编优势和信息资源优势,以权威报道满足用户信息需求,以更好地发挥舆论引导作用;二是适应新媒体传播特点,多生产精准短小、鲜活快捷、吸引力强的信息,在传播中抢占先机;三是塑造融合新闻,在“全”“深”“广”上狠下工夫,以传统媒体的内容为核心,通过跨媒体联动推助优势互补,通过专题策划利用多媒体手段呈现新闻事件的事、理、情,促使主题血肉丰满,更富感染力和渗透力。

第三,立足大数据运用,创新采编流程。各级新闻媒体应致力于建立统一指挥调度、高效整合采编资源、融合运用多媒体技术、适应多介质新闻生产的新型多功能一体化采编平台,实现新闻一次采集、新闻产品多种生成。加快建立松原市媒体数据中心,形成立足本市、辐射县区的基础性海量信息资源池,集数据存储、整合、备份为一体,实现数据共享。

第四,要重视在服务和互动上出特色。优化信息服务,强化用户理念,注重分析用户特点,准确把握用户个性化需求,以用户为中心明确网站定位,将政策宣传与用户需求有机结合,提高传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强化新媒体的“快”和“准”,在即时视频播报上求实效。与时俱进,把握媒体发展脉搏,积极主动建立官方微博和微信公众账号,有条件时打造24小时不间断的信息发布平台,不断扩大新媒体影响力。

第五,凸显个性促发展,打造新媒体品牌效应。各级媒体要在网页设计、图文制作、内容安排等方面做足“特色”文章,彰显媒体气质,增强竞争力。

最后,增强用户参与互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要进一步加大各级新闻网站宣传力度,通过开展网上投票和有奖问答等形式,引导用户积极参与互动、发表评论,不断提高网站活跃度。只有既满足用户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又提高用户的参与和贡献,才能促使网站赢得良好口碑,从而聚集人气,不断提高广大用户对本地网站的关注度。


(三)完善技术手段,拓展新技术新应用,为媒体融合发展提供强大支撑

传统媒体向新媒体转型需要以互联网思维为导向,以先进技术为支撑,不断加大技术投入。一是积极利用新技术,充分发挥4G等新一代网络的技术优势,提高信息传输效率,发展网络视听服务,将优质内容推送到互联网电视、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多屏幕多终端,推动社交平台与新闻传播平台对接,广泛吸引用户,不断提升影响力;二是不断探索新应用,发展移动客户端、手机网站和手机报等应用,借力微博、微信等传播平台,建设公共账号,抢占舆论高地,进一步扩大覆盖面;三是加强信息传播技术应用研发,顺应互联网传播移动化、社交化和互动化趋势,努力实现媒体融合发展的最佳效果。


(四)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提高行业队伍综合素质,打牢发展根基

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深度融合,需要一批复合型人才。一是要加强对现有人才的培养,通过业务培训和参观学习,提高编采人员综合素质,尽快建立一支集采、编、摄、播于一体,并且能够熟练掌握和运用现代传播科技手段的多媒体记者队伍;二是要大力引进适应新媒体环境的管理人才、技术人才、经营人才,适当提高技术人员的工资待遇,为新媒体的发展储备人才力量;三是重构新闻采编生产流程,升级采编系统,建立统一指挥调度的多媒体采编平台,加大新兴媒体内容生产、技术研发、资本运作和经营管理人才的培养引进力度,优化人才结构、统一调配使用;四是建立健全绩效考核体系,提升业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责任感,探索媒体融合条件下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的有效途径。


(五)增强政策支撑,拓宽资金渠道,助推新媒体良性发展

利用好新技术,推进新媒体产业化发展,不仅需要广大运营商和主流媒体发挥好主体作用,也需要各有关部门主动跟进、积极参与,以实际行动支持新媒体的健康发展。市政府及各有关部门要适时出台支持媒体融合发展的配套政策,制定行之有效的措施,大力培育地方网站,促进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相互促进、融合发展。

要不断拓宽新媒体发展的资金渠道,提高新闻采编人员和技术人员待遇,完善技术设备,吸引人才主动投身新媒体建设。一是加大政府资金扶持,为新媒体平稳有序发展提供充足保障;二是新媒体要通过提高点击率吸引广告商,加大新媒体广告的投放比例。要改变以往集中轰炸式的广告宣传与投放模式,转而建立在实证数据采集分析基础上的精准投放。与传统的广告更注重内容、创意、覆盖面相比,新媒体广告更看重效果、渠道、目标用户到达率。通过广告赞助等形式筹集资金,是当前维持新媒体运营的主要渠道。


(六)加强有效监管,做好舆情防控,规范新媒体传播行为

 推动媒体融合发展,要始终坚持党管媒体原则,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方针,把正确导向贯穿到融合发展的各个环节。要完善媒体管理制度,出台相关政策法规,认真研究新媒体管理的科学方法,严格规范传播行为,加快实现管理方式上的创新。一是加大网络监管支持力度。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互联网管理纳入各部门年度考核指标,将网络知识作为公务员培训的必修内容。同时,以政府购买的形式,提高薪酬待遇,吸引专业人才参与互联网管理,扩大网评员队伍,营造积极向上的网络环境。二是改进网络舆情监测系统。通过公开监看、数据分析、技术侦察等多种手段和方法分析研判,及时掌握网络状态,获取网络情报信息。

7、如何推动新媒体和传统媒体的融合发展

传统媒体受到了新媒体的巨大冲击,导致纸媒倒闭,人才流失。于是国家从战略上希望并要求传统媒体及时转变,继续主导舆论。另一方面,面对媒介环境的变化和用户阅读、观看习惯的改变,传统媒体也必须自我革命进行媒体融合。
实际上,虽然新媒体的出现对传统媒体是很大冲击,但传统媒体在原创新闻、新闻可信度和权威性上又远远超过了新媒体,通过两者之间的融合,可以达到优势互补、相互促进的状态

“移动互联网时代,不只是增加了新渠道、平台、产品,而是人被改变,需求与消费行为发生重大变化,传媒的竞争逻辑随之演变。”中国政法大学新闻学院院长陆小华表示。
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新闻学与新闻教育改革研究中心执行主任王君超则提出,传统媒体,特别是报业在进行转型时,不能片面强调“互联网思维”,而是应确立“融合思维”,开发“融合新闻”,这才是真正吸收新媒体优势的关键,而新媒体则应吸收传统媒体“严谨性思维”,更好保证内容质量。
另外,媒体融合需新技术支撑。大数据分析,精准推送……新技术的出现对媒体发展的影响之大毋庸置疑。新媒体的快速崛起,离不开先进技术体系支撑,可以说,新技术是支撑媒体融合发展的关键。
拿电视台传统的新闻采编来讲,往往受限于设备、空间、时间的制约,一场新闻采编需要耗费很大的人力、物力。而使用爆新闻移动采编,一部手机就能搞定新闻采编所有问题,碎片化时间创作文稿、手机高清拍摄素材(照片、视频)、手机编辑制作新闻、手机发起直播,随时随地上传和审核,提高新闻采编效率。目前,这种产品已经应用于湖北、河南、辽宁等电视台。
同时,要做到全渠道发布,实现内容信息的统一策划、采集、加工、编辑、发布,并综合运用图文、图表、音视频等形式,实现内容产品从可读到可视,从而满足多终端,多体验。
除了强调技术领域的支撑,有业内人士还认为,媒体融合还可以将各个传媒产业的产品相互嵌入,变成富有多种传媒思想的新型舆论新闻。这种新闻更能引起公众共鸣,传播效率和质量也会提升。同时,以资本为纽带实施融合体内各媒体的战略媒合作也是一种业务模式。

8、如何实现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发展

1.解放思想,打开新思维。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融合发展是大势所趋,传统媒体对新媒体不应该逃避或焦虑,而应怀着满腔热情去探索、互动。要敞开胸怀,拥抱新技术,打开新思维;要转变观念,创新驱动,以创新思路坚守舆论阵地;要拓宽思路,抛弃传统的包袱,让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之间实现良性互动、相得益彰。
2.提升素养,适应新要求。人是事业发展的不竭动力和核心要素。媒体的融合发展对每一名媒体人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其中新媒体环境下的媒介素养,更是传统媒体人转型融合中所应具备的重要素质。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受众对内容的要求标准非但没有降低,而是革命式地提高了。原本几百字或者几千字的文章,如今以几十个字甚至是标题式的导语吸引着受众的眼球,阅读、收看的主动权几乎完全掌握在了受众手中。这就要求媒体人的媒介素养更加全面,不仅要有非常扎实的文字功底,还要有熟练的图片软件使用能力、视频编辑能力以及大数据时代的数据图表制作能力,要有对新媒体信息的获取、解读、运用能力等。
在当前媒体环境演变的情况下,负责统筹协调的媒体负责人也要具备更加全面的素质和能力:要能够洞察传媒大势,要勇于决断和承担风险,要善于用人,融合是没有经验可循的试验和尝试,这就要求媒体的领导层知人善任,用智慧来用人管人。
3.内容为王,进军新媒体。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内容为王”依然是媒体价值创造的原点,是媒体取胜的法宝。一个不生产内容,只做内容聚合、分发的APP——“今日头条”却能融资1亿美元,估值5亿美元,尽管这引起了关注和思考,但其5亿美元的估值证明了内容的价值。
传统媒体要加强解释性报道和深度报道的力度和厚度,提高这些报道在新媒体平台上的首发率和发布率,取得新媒体舆论场的主动权。要充分发挥传统媒体在新闻传播中的权威性,积极引导公众舆论,凝聚社会力量,加大主流价值观新闻内容的覆盖规模。
4.推进融合,运用新技术。信息时代,技术发展的引领作用毋庸置疑。新媒体的快速崛起,即是因为有先进技术体系的支撑。媒体要实现智能匹配、融合发展,就要充分利用各种先进技术手段,创新传播形式。
要运用新技术实现业务流程再造,构建全媒体化的业务流程。把传统媒体的内容生产与新媒体信息发布的速度和广度优势相结合,通过流程重组,实现内容信息的统一采集、加工、编辑,综合运用图文、图表、动漫、音视频等各种形式,实现内容产品从可读到可视、从一维到多维的升级融合,满足多终端传播和多种体验的信息获取需求。

9、媒体融合,报纸应该怎么融

“活法”寻宝:借力哈利·波特的魔法
当前正值“十二五”规划开启之年,移动互联网技术日新月异,涌现出了许多可供参考的技术路径与解决方案。采用三网融合云服务技术,将互联网优势引入报纸,从而实现报业转型,是一种低成本、低风险的可行性路线。
采用互联网技术之后,报纸将获得强劲的生命力,由传统的静态纸张变为立体化、全媒体化的呈现形式。例如,采用PS反解技术,数字化的原版报纸就不仅可以被无极限放大,还可以被点击阅读,已经超越了原来的那种形态。同时它也超越了PDF的形态。相比PDF报纸下载所需诸如30M、40M的流量,这类轻型数字化原版报纸下载只需几兆,所以在移动设备上会有非常好的体验。
这够不够呢?还不够。因为这还仅仅是在阅读上实现了一种超越。在互联网环境下,满足了用户“阅读”的需求只能算是传统媒体转型的开端。报纸更需要将发布的内容全媒体化和立体化,以改善用户体验,增加用户读者黏度。甚至可以把阅读平台作为其他互联网应用的导航窗口,拓展更多和更有经济效益的新媒体业务,从而迈进跨媒体经营的全新道路。
在移动设备的报纸呈现上,新型报纸需要将任意缩放与点击阅读结合起来,并对这个报纸施以“魔法”,引入全媒体化的手段,让报纸不仅可以“读”,还可以“视听”、“触控”、“娱乐”甚至在线交易,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超越。也就是说,“活”起来之后的报纸,是集合丰富呈现形式、具备多种经营模式的大平台,是一份哈利?波特式的新型“魔法”报纸。
哈利波特式的新型报纸,究竟能给我们带来什么呢?简言之,三句话可以概括:让内容更丰富,让广告更精彩,一步跨入电子商务。
让内容更丰富。互联网具有海纳百川的特性。从内容的角度来说,以往的单期报纸,由于版面有限,无法将某一条新闻、专题报道、深度评论组织到一起,让读者进行关联性的阅读。连载报道也只能单期发布,读者有需求连读的时候只能望报兴叹。但是当报纸获得了全媒体的挂接能力之后,情形将大为不同:通过互联网超链接技术,一份报道可以连接若干组不同形式的关联性内容,文本、视频、音频、图片集,可呈现全方位报道。过往连载报道也可以链接到一起,让读者的阅读一气呵成。
例如《新华日报》2012年元旦的原版,头版头条是胡锦涛总书记的新年祝词,中间配一张图片,旁边是一系列的报道。放到全媒体化的平台上后,该报道可以点击阅读,也可以放大触控阅读。如果把网络的优势加进来,就可以看到中间不仅是一张图片,还可以放多张图片;除了可以读文字以外,点击图标还可以收看胡总书记新年致辞的视频,再一点击就恢复到原文状态。旁边的系列报道图片还能上下滑动,可以设置更多的关联图片,完全不影响原有排版。所以说内容可以做得更丰富多彩。
让广告更精彩。吸收新媒体的特点和优势,传媒可以突破印刷版面的局限,对广告版位进行全媒体化扩容,由原先的静态广告位,产生多种多样的广告呈现形式,如视频、幻灯片、3D、360°全景、触控、电视等。
通过全媒体化以及互联网的超级挂接能力,不仅广告位容量大增,也因呈现形式的立体化而提升了广告表现力,媒体可在这个潜力无限的资源库上进行深度经营。
例如,常见的高校招生广告,原先局限于平面的文字性介绍,由于版面限制,图片也不宜过多。但如果在数字化平台上,可以把高校广告做成全方位多角
度的360度广告,比如高校图片集、知名教授讲课视频、学生学习生活视频等,也可以链接到高校的官方网站、官方微博等,相当于提供了一站式的服务,让学生
和家长更全面地了解高校信息。
又如,报纸原版上的房地产广告,原本只是一张平面图,把“魔法”放上去之后,可以让人们看到这个房间里面360度的景观,这个体验远远地超出了图片的效果。
对于传统媒体来说,通过这种全媒体化的广告业务,具备了更多的信息量、更良好的吸引力,不仅突破了印刷版面的局限、有了量的激增,更增加了多种立体化手段来针对用户特征进行精准投放、让广告价值最大化。那么,对于广告主来说,选择这种具备立体化经营能力的媒体的几率将大大增加,拓展了媒体业务经营的空间,并有可能产生新的业务模式。
一步跨入电子商务。利用三网融合云服务技术,媒体可以引入在线结算的应用,进入电子商务领域。如媒体可以在任意版面和内容,挂接股指、期货、网上商城、游戏币、优惠券、票类预订、团购信息等交易类网站与平台,通过新闻与广告精准的引导,将新闻读者变成实实在在的消费者。
例如做一个系列汽车的广告,可以加入触控、3D效果,手指滑动三维转动,若觉得有意思,还可以直接进入它的4S店网站,跟别的业务衔接起来,产生切实的效益。
再比如,春节临近,报纸在报道春运相关专题的时候,可以将新闻内容链接到铁路客服中心在线购票网站,既推送了新闻资讯,更方便了读者用户,大大增加了用户黏性。
通过这种互联网超级挂接能力,报纸将从传统的单向资讯推送转变为读者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不仅黏性大大增加,也确实产生了多种经营创收的业务模式。
活水之源,从云服务开始
有没有一种简单便捷的方案,可以让我们的报业快速活起来?换句话说,有没有办法让平面纸媒在短时间内迅速获得“魔法”报纸的能力?答案是肯定的。
理清了思路,做法更重要。酷炫的全媒体效果,是不是像人们通常所理解的,需要有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才能达到呢?其实不然。对于报社而言,其优势在于内容采编与报业经营,而新媒体技术是短板,因此最好的方式是利用社会化大分工与大协作,将新媒体技术的实现交给专业的支撑机构来做,媒体专心做好内容与经营,优势互补,快速发力。
目前市场上涌现出了许多针对“新媒体”的产品或服务,有的是媒体自身开办的电子报、数字报、客户端,做了新媒介的延伸。有的是技术服务商在传统采编审发产品基础上针对全媒体制作、无线移动发布、媒资整合,以及编辑记者团队协作开发的改进型产品。有的报社甚至为新媒体转型专门搭建技术平台和人员,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很多的电子报、数字报经营情况堪忧,甚至已经失败。比如从原有媒体部门人员抽调组建新媒体战略部门,却面临媒体人员不懂新媒体技术路径的尴尬。在需要新技术支持的时候,报社往往从外界寻找技术服务商,普通的技术服务商能够解决技术问题,却不会主动为报社更深层次的拓展和经营分担。无论是电子报、数字报、客户端,这些产品的共同特点是仅仅帮助报社把内容发布到新的终端上供读者阅读,只是简单地解决了用新的方式“发布”的问题,而没有让核心的采编人员使用新的技术,真正参与到新媒体采编、审核、发布、甚至接收反馈的业务循环链中。
在文化产业创新升级与媒体转型的大潮中,联著实业公司携最新的技术与成功的案例应运而生,打造出了媒体转型的技术支撑与传播平台——“闻道”传媒云平台,为处于转型不同阶段的媒体机构提供针对性的解决方案。我们愿意与传统媒体一起探讨、创造新的业务模式,提供发布、经营、个性化的技术支撑和伴随式的服务。“闻道”平台的三网融合云服务、个性化终端定制、用户推广等解决方案,将成为传统媒体转型的活水之源,为报业带来无限生机和活力。
最便捷的转型之道,从闻道云服务开始。报社只要有一台PC,跟闻道云服务平台连接,“魔法”报纸的效果就可以很简便地做出来。报社不需要重做内容和版面,通过闻道平台全自动化的文件转换过程,将用于印刷的PS文件自动反解成为 HTML5.0等适用于无线移动互联网传输的文件,以原版报纸的形式,发布到iPad、iPhone、Android 手机、Android平板电脑、win7平板电脑,以及win7手机等各类移动终端上,呈现在数以亿计的移动互联网读者面前。报纸编辑人员通过闻道云平台提供的各种全媒体可视化、模块化功能,就可以在报纸原版呈现的基础上,对报纸施以各种“魔法”,就任意需要深度关联的内容制作文集、相册、音乐、视频或其组合,并制作立体化广告和电子商务网站挂接等等,将报纸变得更丰富、更精彩、更好玩。该环节不需要投入更多的人力,普通编辑就可以胜任,只需要一台连接着互联网的电脑,每年交纳很少的云服务费,就可以获得“魔法”报纸的制作和发布能力。报业获得魔力之后,辅之以即时新闻的推送、个性化终端定制、社区化网报制作等手段,将权威性、时效性、个性化相结合,将在新媒介冲击下重新拿回属于自己的影响力。
联著愿意利用自身强大的产业链整合能力提供云服务,帮助合作媒体在移动互联网这个新兴领域推广用户。媒体在“闻道”这个大平台上树立自己的品牌,展现自己的内容,发展自己的读者群,闻道平台推广用户的力度越大,合作媒体受益也越大。联著本身有自己良好的终端销售渠道和终端预置能力,已与多家手机、Pad等终端零售商实施战略合作,为提升用户数量奠定坚实的基础。我们整合了良好的软件、硬件产业链,以“闻道”平台为核心,搭建了让报纸迅速“活”起来的生态环境。通过产业链的整合优势,报纸可以利用开放的平台快速提升在群众中的传播力,从而提升舆论引导力、经营创收能力。
媒体转型的本质是业务、经营、管理模式的转变,而并不是丢弃传统纸媒诞生一个新的产品。我们希望能够与更多媒体携手,运用成熟的解决方案,为转型中的报业提供三网融合发布、经营、管理模式变革的技术及服务支撑,共同建设传媒产业美好的明天。

与新媒体和报纸的融合相关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