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政务新媒体,有何新变化 (深阅读·政务新
发布速度
舆情回应有提速,僵尸账号也不少
记者从新浪微博了解到,截至2016年12月31日,新浪微博平台认证的政务微博已达到164522个,实现了级别、地区、部门的全覆盖。
人民网新媒体智库分析显示,2016年1月—11月的600多起舆情案例中,政府回应率达到87%,有57%以上的事件政府首次响应在事发24小时之内,有73%的事件政府部门首次回应在48小时之内(含24小时)。其中,41%的事件通过政务新媒体作出回应(右图)。
《意见》指出,加强突发事件、公共安全、重大疫情等信息发布,要快速反应、及时发声,根据处置进展动态发布信息。《通知》指出,对涉及特别重大、重大突发事件的政务舆情,最迟应在24小时内举行新闻发布会,对其他政务舆情应在48小时内予以回应。《实施细则》进一步提出对涉及特别重大、重大突发事件的政务舆情,最迟要在5小时内发布权威信息,在24小时内举行新闻发布会,并根据工作进展情况,持续发布信息。
但记者也发现,在一些地方,政务新媒体仍然存在更新太慢、自说自话、敷衍了事的情况。记者随机搜索西南某省各州市微信公众号,发现头条文章阅读量常停留在三位数,“僵尸微博”例行发布的每条阅读、转发量都在十位数甚至个位数。
内容力度
互动服务有改善,水平参差不齐
说得不充分,群众看不明白;说得不恰当,又会引起新的风波。在人民网主办的2016年政务舆情回应座谈会上,有专家提到,回应舆情不仅在于速度,更在于有效、有针对性。
怎样提升回应的针对性?三文件分别给出了路径。在发布内容的形式上,《意见》提出,“注重运用数字化、图表图解、音频视频等方式”“通过新闻发布、政策吹风、接受访谈、发表文章等方式做好解读”。《通知》指出,回应内容应围绕舆论关注的焦点、热点和关键问题,实事求是、言之有据、有的放矢,避免自说自话,力求表达准确、亲切、自然。《实施细则》则更具体地指出,“多举实例,多讲故事”。
2016年上海出台老年综合津贴制度,当天“上海发布”在政策发布时还提供了图片解读。上海市政府办公厅上海发布办公室主任丁利民介绍,这条微信公众号文章的当日阅读量达到140多万。随后“上海发布”继续跟进新敬老卡换领时间、换领条件、换领程序等,微信阅读量也达50万。
但也有一些账号因爆出雷博雷语而令人侧目。比如,云南某地州一政务微博以“公主”自称,称面对“乡下的农民,赶紧溜回办公室”,令舆论哗然;陕西某县公安局官微面对网友质疑警车私用,却回复“家里人又违法了吧?找公安的茬”。尽管这些微博最终都向网友道了歉,但带来的不良影响短期仍然难以消除。
可见,政务新媒体整体水平仍参差不齐,提高水平仍然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
管理机制
投入有差别,管理还需更科学
政务新媒体“量”“质”参差不齐,背后是投入与重视上的差异。记者调查发现,西南某省一些市县至今没开通政务新媒体,主要原因是“当地主要领导不同意开”;而开通后长期不更新的“僵尸账号”,是因为“有的只为完成上级交代的任务,有的是真缺人手。”当地一位宣传部门负责人告诉记者,“开通后没人过问、没人考核,自然就放着了。”有位官员向记者“吐槽”,有县市居然让个人主办的自媒体承担起政务新闻发布工作。
“上海发布”负责人认为,解决技术、创意难题,归根究底还得靠人。“我们团队成员以内容生产、运营为主,多是传统媒体人、公务员,很少有技术人才。但随着新媒体发展,现在对技术拓展的要求越来越高。”该负责人说。
“枝江发布”是湖北省枝江市的官方政务微信公号,长年稳居湖北省政务微信周排行前十、多次拿过第一。他们通过整合政府网站、广电等平台的人员,融合发展新媒体,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人才问题。“枝江发布”负责人姚红介绍,为了长远发展,他们正在加强培训,提高把关能力。
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院长张志安认为,对于政务新媒体的运营者来说,不仅有编制问题,还有职级认定和上升通道问题。“有平台无运营”“有人员无编制”“有人力无能力”“代发布无保障”……种种问题折射出政务新媒体需要整体设计。
对此,在人员培训上,《意见》要求“力争3年内将全国从事政务公开工作人员轮训一遍”。《实施细则》指出,“推进网站集约化建设,将没有人力、财力保障的基层网站迁移到上级政府网站技术平台统一运营或向安全可控云服务平台迁移”。
政务新媒体水平在未来要再上新台阶,期待进一步努力。
2、镇政府工作围绕爱岗敬业和抓住机遇写一篇1000字的思想情况汇报
镇政府工作围绕爱岗敬业和抓住机遇写一篇1000字的思想情况汇报
一、抓基础工作,促农增产增收
1、深化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立足资源优势,突出特色农业的培育和壮大,着力打造“一带三中心”农业产业发展格局(以x074公路沿线为主的高效农业示范带;以三江、塘款等村为主的大径材、楠竹产业中心;以山核桃、茶油为主的生产中心;以前进、上河、三江等村为主的中药材、草食动物生产中心),形成六大农业品牌(山核桃、竹木、茶油、优势山羊、天麻、西瓜),以产业支撑来带动新农村建设的局面逐步形成。
2、加大农村水利设施建设力度。筹资50.2万元,恢复水灾水利设施40多处,完成土方12余万方,修复河堤近80米,水渠650米,水坝4座、桥梁5座,极大地改善了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完成了7000亩、投资350万元的堡子村、岩寨村、黄潭村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投资60万元的防江村土地整理项目顺利竣工并投入使用。
3、加大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力度。大力发展劳务经济,积极搭建平台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全镇外出务工人员达6250人。
4、加强农业科技培训和示范种植。加强农业科技培训和示范种植,在岩寨、堡子等村举办西瓜种植、烟叶栽培培训、外出务工技术(电动缝纫、电脑等)培训班22期,培训达2100多人次。
5、大力发展养殖业。抓好以岩湾生猪、岩寨肉牛养殖为重点基地建设,在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岩湾生态种养殖公司的带动下,全镇新增规模猪场12个,新增规模肉牛养殖场3个。目前全镇共有存栏能繁母猪近2800头,生猪5660头,肉牛300余头,鸭6.5万羽,鸡9万羽,鹅1.2万羽。同时,加强对竹鼠、石蛙等特色养殖的引导与扶持。
6、加大林改工作力度。完成外业核实面积19.06万亩,完成总任务的87.1%。岩寨村作为全省林改试点村,多次受到省、市领导高度评价。
二、抓项目建设,改善基础设施
围绕水、电、路、通讯等基础设施滞后问题,积极抢抓机遇,集中对基础设施进行重点突破。今年来,全镇共完成项目和建设项目共40多个,总投资近3600余万元。
集镇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方面。先后完成了镇敬老院、农村客运站、派出所大楼建设、集镇街道亮化工程、集镇博爱新村工程、集镇防洪堤建设和镇卫生院扩建工程,完成了集镇安全饮用水工程建设,解决农村安全饮用水人口5000余人。完成镇计生服务大楼、镇卫生院住院部大楼和公转房建设并投入使用,镇文化站综合楼也于4月破土动工。完成了《大堡子镇城镇建设总体规划》的修编,经镇人代会审议、县规划委员会审定,县人民政府常务会议已进行了审定。
通村公路建设项目方面。全镇17个村列入了通村公路项目建设,总里程69.7公里,总投资达1216.6万元,实现通村公路建设硬化率达100%。在全面完成通村公路建设的基础上,正在实施岩寨—木子冲、岩湾—牛形组通组公路硬化。完成了上河、防江、木塘等村近XX米的团寨道路硬化建设,已有堡子、岩寨等4个村全面完成团寨道路硬化。
教育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方面。先后投资301万元完成了镇中学危房改造、中心小学综合大楼建设、镇中学学生公寓建设和镇中学合格学校建设,投资近25万元的镇中学校门建设正在进行当中,教育基础设施得以较大改善。
新农村建设项目方面。重点抓好了岩寨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建设,岩寨民族鼓楼、岩寨民族新村一、二期工程建设和岩寨村农贸市场已全部完工,并投入使用,完成了岩寨村、岩湾村、塘款村、防江村村级组织活动中心建设,前进村、黄潭村、阳家村村级组织活动中心建设正在进行当中。同时,我镇在村容村貌、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方面,突出抓村庄绿化、沼气池等设施建设。投资80万元的岩寨村防洪堤建设于7月完工,岩寨村体育健身项目建设和村老年活动中心建设基本完成,新建了标准化的篮球场,配齐了老年活动室。梅子村卫生厕所建设顺利进行,全村已安装60%。各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正逐步开展。
通电、通讯建设项目方面。完成了塘款、木塘、阳家、黄潭、岩湾、三江等村的农网改造,全镇17个村均完成了农网改造,实现了城乡同网同价。完成了防江、上河、梅子、三江、塘款、牛场、苗冲等村的移动基站建设和岩寨、防江的宽带网建设。目前,全镇共有3个联通基站和9个移动基站,全镇实现村村通电话、通手机。
三、抓基层民生,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1、教育事业不断夯实。科教事业稳步推进,教学条件逐步改善,教育质量得到提升,初中升学考试连续五年位居全县农村中学前三名。认真落实“两免一补”政策,共有3400余名学生享受了“两免一补”政策,资金达166.2万元。加大对贫困学生的扶持力度,通过“金秋助学”、“党政领导一帮一”等活动,发放资金近4.2万元。
2、卫生事业不断巩固。加大农村合作医疗政策的宣传、征收和医疗救助工作的落实力度,今年有近XX人次享受大病医疗救助和定额医疗救助100余万元,6000余人次享受门诊补助近10万元,进一步提高了群众的参保积极性,2011年度全镇有15007人参保,
总结
《镇政府工作情况总结和工作要点汇报》(http://www.unjs.com)。认真组织开展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确保疫情得到有效防治。
3、文化事业不断发展。深入开展民族文化活动,挖掘保护传承传统文化,保持岩湾歌场活动的连续性,使百年歌场青春焕发。同时,注重把民族文化元素融入到新农村建设,积极建设岩寨民族新村,连续举办了岩寨鼓楼落成庆典活动暨苗侗民歌节、“唱支山歌给党听”大型群众表演活动和湘黔边界48寨首届苗侗民歌会,岩湾歌场每年农历7月14举办歌会,吸引近万名群众参加。12月8日,我镇首届农民运动会隆重召开,278名运动员参赛,吸引3000余人观看。认真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建成农村党员现代远程教育站点2个、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服务点15个,建成岩寨、岩湾、堡子等“农家书屋”示范点3个,开通了17个自然村的广播电视村村通工作。
4、社会保障体系和生活救助制度进一步完善。全镇享受农村、城镇低保人数分别为332人、31人,发放低保金额达22.2万元;7名精神病人和9名白内障患者免费实施了医疗救助手术,29户农村特困户完成了安居工程建设;妥善安置好了“6.9”洪灾受灾灾民,共发放生活救助资金55.3万元,衣物3.6万件,棉被821床,大米161.3吨,食用油1178.1公斤,搬迁、重建灾民房376户。
5、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全面加强。坚持以优质服务、政策引导、综合治理为抓手,积极转变工作思路,不断创新工作措施,严格执行人口与计划生育政策。
6、生态创建工作有新进展。深入开展镇村环境综合整治,抓好集镇和各村的基本环境卫生制度的建立。树立“同饮一江水,共建生态镇”理念,发动全社会的力量,全力落实恭水河环境保护公约。积极开展“星级文明户”、“文明村”、“文明单位”、“绿色家庭”、“五好家庭”等评比活动。我镇顺利通过湖南省环境优美乡镇验收,岩寨、岩湾、上河村被评为省文明生态村,镇中心小学被评为省绿色学校。完成了我镇国家级环境优美乡镇和岩寨村国家级文明生态村的申报。
四、抓综治维稳工作,打造和谐环境
深入开展平安创建活动。深入开展“平安大堡子”、“平安家庭”创建活动,着力打造平安边界,进一步构建“边界联防联调”机制。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切实加强对非煤矿山、危爆物品、道路交通、学校等行业的专项整治,确保全年无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发生。2011年全面启动木房室内用电线路安全检查和整改,排除农村火灾隐患,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上半年已完成半数村的入户检查,其他村检查和各村整改正在进行中。
建立健全综治维稳工作网。进一步优化以镇党委书记、镇长,分管领导,班子成员,综治办等相关人员,村书记、村主任、治保委员、民调中心户六个层次的工作网络,通过定期召开会议、平安走访等形式了解村组干部一级的工作情况,真正做到工作“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直接到户”。全镇共有民调中心户66户,矛盾排查信息员52人,有力地促进了维稳信访工作。
加强矛盾摸排全面掌握信息。切实把矛盾纠纷排摸工作摆在突出位置,对不稳定因素建立了一周一排、一周一报的定期摸排制度。三年来共排查各类纠纷和矛盾392起,化解一般矛盾纠纷321起。
五、抓自身建设,增强服务能力
三年来,镇党委按照“党委龙头活,村级班子强,小组基础实,整体效能好”的格局,抓关键,抓重点,围绕完善“三级联创”、服务群众、村干部管理、党员教育管理、村级组织运行“五大体系”建设,扎实推进基层党建创新。以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契机,带领全镇400余名党员参与了此次活动,着力解决好了产业发展、农民增收、民主管理、乡风文明、村容整洁以及转变工作职能和党员干部工作作风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我镇被市委评为“全市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先进单位”;深入开展以“立足岗位比作为,创先争优当先锋”为主题的创先争优活动,积极组织和引导广大党员争做“创业先锋”、“敬业先锋”、“带富先锋”、“奉献先锋”。制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实施意见》《关于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的实施意见》等系列制度,积极推行“4+2”工作法,有效推进了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湖南日报》、《潇湘晨报》、《三湘都市报》、湖南人民广播电台、湖南卫视、湖南经视、红网等省内主要媒体相继对我镇创先争优活动予以重点报道。
今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镇党委、政府一班人,负重奋进,埋头苦干,大堡子经济社会得到了较快发展。下一步,我们将按照县委提出“大干三年促大变”的目标要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宜居宜业大堡子”的总体目标,按照“农业创特色,城镇扩规模,社会促和谐,建设新农村”的发展战略和贯彻一条主线(学习和实践科学发展观),夯实一个基础(基层组织建设),抓住一个关键(民生工作),培强五大产业(山核桃、二元杂猪、肉牛、西瓜、油茶)的工作思路,坚持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加快发展,落实防江1000亩核桃林建设,完成集镇防洪大堤建设,启动新集镇市场建设,奋力推动全镇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以认真负责的态度,以全新的姿态迎接新一轮大发展的到来。
3、什么是政务新媒体 如何开展政务新媒体
1.政务新媒体矩阵建设提速 协调一致共同发声
在高新技术的有力支撑下,政务新媒体矩阵建设明显提速,通过新媒体矩阵中各单位的联动发声、相互监督,能够有效扩大信息张力,提高政府“网络问政”的工作效率,增强信息监管力度,促进政务新媒体健康运转。建立政务新媒体矩阵,一是要以提高各直属单位开通政务新媒体账号的覆盖度为基础,为发挥矩阵作用提供组织保证;二是要健全政务新媒体管理制度规范和考核评价机制,通过制度约束和必要的技术手段,保证政务新媒体联动有效,监管有力。
2.“双微”融合对接推进政务新媒体综合发展
微博是浅社交、泛传播、弱关系的平台,微信是深社交、精传播、强关系的平台,根据微博、微信的自身特点,二者相互协作、互为补充的模式将成为政务新媒体发展的新趋势。特别是政务微信平台可通过二次开发方式叠加整合各类应用,能够实现行政办事等便民服务功能,以政务微博为发布平台,政务微信为应用平台,政府网站、政务APP相互促进,更加丰富政务新媒体功能作用。
3.平台整合能力提升“政务O2O”时代开启
一方面,通过政务新媒体整合信息发布资源,有利于及时准确发布权威信息,回应群众关切,营造有利的舆论环境;另一方面,通过线上线下相互促进,有利于密切政府部门与网民关系,扩大政务新媒体自身的群众基础,树立政府良好形象,更好地推动区域经济、文化协调发展。
4、如何做好乡镇政府的对内对外宣传工作
朋友好!乡镇对内copy宣传工作:一是搞好干部职工理论培训;二是组织好围绕中心工作的文体娱乐活动以及多种形式的宣传;三是做好标语、板报等的内容和区位的选择;四是及时总结工作中的典型并选树。外宣工作:一是及时上报信息;二是推树典型;三是积极主动给新闻媒体提供新闻素材;四是配合上级部门做好宣传工作。仅供参考。祝你成功!
5、政务新媒体应当如何做
要熟练驾驭政务新媒体,确保政务新媒体在全媒体时代始终沿着正确轨道健康发展,编辑需要具备以下五种能力,才能玩转政务新媒体。
一是敏锐的政治鉴别力
政务新媒体编辑在日常工作中应认真学习政治理论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努力提高自身政治素养,时刻保持清醒头脑,不断增强政治敏感。
要具有成熟的政治思想、政治意识和大局意识,把政务新媒体视作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重要阵地,以较强的政治鉴别力和政治敏锐性,紧紧把握时代脉搏,见微知著,明辨是非,努力在正面、正能量宣传中发出正确的声音。
二是专业的文字能力
工作性质决定了政务新媒体采编既要牢固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又要具备丰富的新闻专业知识和基础知识,把高超的文字驾驭、恰当的文字表现视作看家本领,面对海量的文字信息,娴熟把控选题,精妙组织文章,不仅能熟练生成流畅的文字,更能写出漂亮好看、撼动人心的文字,确保每一个发布、每一次推送及每一次传播都是美的展示、文字文化的享受。
文字表现及组织加工是政务新媒体采编的基础、基本功,在熟悉通晓文字表现规范的前提下,必须熟练掌握文字、文章采编加工的技巧,切实提升所传播信息的语言文字表达效果。同时,亲自动手写作也是政务新媒体采编诸环节中至关重要的能力需要。
三是综合的策划能力
政务新媒体在立足行业业务基础上推送和发布怎样的信息、采取何种方式推送和发布,不仅直接展示出网络媒体采编个人水准的高低,也最终体现政务新媒体的思想和方针。
因此,政务新媒体采编需善于从海量政府部门行业信息中敏锐捕捉有用信息,结合受众需求,按照一定的价值标准进行信息归纳、信息分析、信息鉴别、信息选择与信息整合。通过去伪存真、去粗取精,总结凝练出具有鲜明价值取向的主题,并围绕主题重组重构信息,进而完成信息选题策划。
四是快速的反应能力
政务新媒体通过海量信息转载,将政府部门行业工作全面推向社会公众的同时,也将各级各地政府部门推向社会舆论的风口,政务新媒体采编对政府部门行业系统发生发展的每一则业务信息发布、每一项工作动态推送,都直接关系着各级政府部门行业机构的声誉、影响着各地政府部门的行业形象。尤其面对突发性事件,政务新媒体采编必须具备较强的快速反应能力,做到不误判、不误导。如果信息判断错误,或仅凭感情办事,就会造成信息发布失误或舆论误导。
因此,政务新媒体采编在坚持“及时准确、公开透明、有序开放、有效管理、正确引导”基本方针前提下,要善于运用有关方针政策或法律法规,切实加强舆情搜集、舆隋研判及重大舆情应对基本能力培养。为切实加强民政系统政务新媒体编采队伍舆隋应对能力,国家民政部多次组织召开会议,就民政新闻宣传、民政舆情应对等工作进行专项部署、专门培训、专题讲座,全面提升面对复杂舆情的综合应对能力。
五是全方位的创新能力
政务新媒体的活力在于创新,政务新媒体的创新依赖于采编意识、采编思维、采编手段、采编方式等采编综合能力的培养与创新。网络时代面对不断扩张和全面开放的海量政务信息,政务新媒体采编必须不断培养求新意识与创新能力,充分利用互联网络的技术优势与传播优势,一方面以开阔的视野和思路,多侧面、多层次、多维度挖掘政府部门行业业务信息的深度,有意识地面向广大受众,创造性地提炼信息,切实实现内容创新;另一方面以全新的理念和思维积极拥抱新技术、掌握新手段,不断研究创造受众欢迎的信息传播新形式,立体化、全方位地进行信息发布传播,切实实现传播方式创新。
6、如何让政务新媒体走进民心
1.政务新媒体矩阵建设提速 协调一致共同发声
在高新技术的有力支撑下,政务新媒体矩阵建设明显提速,通过新媒体矩阵中各单位的联动发声、相互监督,能够有效扩大信息张力,提高政府“网络问政”的工作效率,增强信息监管力度,促进政务新媒体健康运转。建立政务新媒体矩阵,一是要以提高各直属单位开通政务新媒体账号的覆盖度为基础,为发挥矩阵作用提供组织保证;二是要健全政务新媒体管理制度规范和考核评价机制,通过制度约束和必要的技术手段,保证政务新媒体联动有效,监管有力。
2.“双微”融合对接推进政务新媒体综合发展
微博是浅社交、泛传播、弱关系的平台,微信是深社交、精传播、强关系的平台,根据微博、微信的自身特点,二者相互协作、互为补充的模式将成为政务新媒体发展的新趋势。特别是政务微信平台可通过二次开发方式叠加整合各类应用,能够实现行政办事等便民服务功能,以政务微博为发布平台,政务微信为应用平台,政府网站、政务APP相互促进,更加丰富政务新媒体功能作用。
3.平台整合能力提升“政务O2O”时代开启
一方面,通过政务新媒体整合信息发布资源,有利于及时准确发布权威信息,回应群众关切,营造有利的舆论环境;另一方面,通过线上线下相互促进,有利于密切政府部门与网民关系,扩大政务新媒体自身的群众基础,树立政府良好形象,更好地推动区域经济、文化协调发展。
7、为什么地方政府也开始热衷于政务新媒体
新媒体,比如微博的力量日渐显现出来。很多案例已经表明,不了解自媒体,很容易让地方政府陷于被动。所以,了解新媒体,利用新媒体,一则可以与民众沟通,二则可以掌握主动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