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大学生想从事新媒体行业应具备哪些基本素质
1、 首先是学习的能力。
新媒体每天都是跟最新潮的事打交道,PS,H5场景秀,编辑器,数据表单,脑图……如果没有很强的学习欲望,没有动手的能力,就会困难重重。我们在服务客户的过程中就经常发现有用户本来是公号的运营者,对于微信公众平台和第三方编辑器的知识却是一无所知,各种问,告诉解决办法都不行,还巴不得帮忙直接操作就好。如果没有学习的能力,做任何事情都需要别人帮忙,不仅影响工作,也对成长不利。
2、 其次是文案能力。
或许你不是内容运营者,但要有基本的文字功底。我曾经招过一个BD,沟通能力非常不错,但是文字功底很差,做一个活动方案必须要编辑来组织内容,做一份商业合同也是漏洞百出,最终还是没有通过试用期。因此,基本的文案功底,公文撰写在任何一个岗位都是加分项。
3、 再次就是沟通能力。
我们公司有一位小编,面试的时候看过她写的文章,纯粹写作问题不大,当问到这些文章怎么去推广的时候,她完全不知道,只说前老板唯一的要求就是必须每篇文章都要发朋友圈,至于怎么接广告,怎么互推,完全不知。过来之后,我要求她除了写文,还要自己去找老师做课程,加入互推的群,了解各种推广的渠道,现在已经从一个纯粹的编辑变成了一个真正的新媒体运营。她说以前的工作更多的是输出和搬运,而现在也积累了自己的人脉,真正了解了更多运营的知识。三节课黄有粲说过,运营是个筐,单一掌握一方面的技能是远远不够的。
2、如何打造一个优秀的校园新媒体平台
为你奉上,请参考!
新媒体时代下校园媒体的团队建设摘 要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需要社会的各个方面协调、全面、平稳、可持续发展。高校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是科技创新的发源地,是培育人才的摇篮,在国家与社会发展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当今时代加强高校校园媒体建设,整合资源优势,提高服务水平,打造校园媒介品牌,更好地为师生服务,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高校努力,具有时代赋予的特殊意义。
传统的高校校园媒体主要有校园报刊、杂志,校园广播和校园电视,其中以校园报刊杂志的种类和数量最多,既有学校党委机关报,又有职能部门和各学院举办的报刊杂志,还有大量大学生自己创办的报纸。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强大,绝大部分高校都办起了新闻网,成为加强高校宣传思想的又一重要阵地。实践证明,校园媒体作为校园特有的舆论宣传工具,在大学生生活、思想教育以及学校校园文化等方面中发挥着相当重要的作用。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如今的高校亦是远非昔日简单、纯净的“象牙塔”了。在构建高校和谐校园的时代背景下,校园媒体的团队建设成为我们所面临的新课题之一。
关键字:校园媒体;运行机制;全媒体;团队建设
一、校园媒体的体制
校园媒体中存在着一批有着属于自己的新闻理想的年轻人,而正是这批年轻人凭借着自己的力量在校园媒体这个特殊的阵地实践着自己的新闻理想,他们需要建立成为这样一支团队,一支拥有与社会媒体相差不多的、可以高效有条不紊运转的团队,而这样一支团队需要的是相对健全的体制和管理模式,以及校园媒体所特需的培养机制。
1、校园媒体的定位
首先应该给校园媒体一个定位。大学校园里存在各种各样的社团,大体一类为“民间社团”(学生自发成立、自我管理、自行运作的社团),如各种文学社;另外一类为“官方社团”(在相关校方机构,实际中多为校团委直接领导的学生组织),如接受校方的直接监督和指导的学生会。有别于内部层次明晰、权责分明的“官方社团”,“民间社团”由于其成员多是因为共同的兴趣爱好而走到一起来,同时工作范围的局限和活动数量的相对稀少决定了他们内部组织的松散,进而又导致了工作相对效率的低下。
目前,大多数高校的报纸、广播、电视、网络分属于不同部门管理。媒体之间相对独立,报纸、广播、电视、新闻网,都有各自独立的一套班子,都要建立自己的通讯员队伍,分别采写各自的稿件。除校报在出版质量和周期等方面管理相对规范以外,其它几种媒体管理松散。新闻资源没有整合,媒体之间缺少互通,出版(播出)时间也没有协调一致。因此新闻简单、重复、撞车现象时有发生,造成了校园媒体人力、物力资源的极大浪费。
基于以上定位思考,不难发现,实际上校园媒体在校园中这个具体而微的小社会中所处的地位是非常微妙的。她不仅要作为传达学校官方意见及态度的主要“喉舌”,同时又要以一个媒体人的姿态来面对现实生活中所发生的种种不理想事件。如何能巧妙地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关系成为其能否生存下去以及以什么样的状态生存下去的关键因素。2、从社会媒体看向校园媒体
许多人都熟悉“从一粒沙看见世界,在一朵野花里看见天堂”这句诗。它出自英国诗人兼当时最勇猛的社会批评家布莱克的长诗《天真之兆》的起首句。在这首诗里,它的结尾句也同样掷地有声:
我们被引导 去相信谎言
当我们看却不经过双眼;
它在黑暗里生也在黑暗里亡
当灵魂在光照里却欲沉睡。
在这里,“我们被引导 去相信谎言”最可以用来当作今天媒体批判的指针。我们通常都习惯的相信媒体是公正、客观的在呈现试试。这种媒体的客观性当然不能完全否认,但在许多事情上,媒体也确实在政治操纵下,扮演、偏见和歧视扩大再生产。新闻记者进入这个体系,除非他们向那种意识形态压力屈服,内化成自己的价值,否则即无法生存。那些不屈服的,即会被扫地出门。其实这样的现象不仅仅存在与社会媒体,在校园媒体中亦是存在的,最简单的例子就是一篇有政治敏感度的文章如果拿捏不好,就会被和谐掉;一个得不到学校支持的边缘性校园媒体同时会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而解散或重组到其他媒体中。媒体资源缺乏有效的整合。很大程度上,现在有不少校园媒体与学校上级交流的很频繁,而忽视了我们绝大多数校园媒体是为同学们服务的,其实我们应当加强与同学们的交流,建立及时反馈机制,积极的与校内媒体沟通交流,还应通过校媒这个平台多与全国各大高校交流,建立一种校园媒体的联合与信息共享。有人形容校园媒体是带着枷锁在舞蹈,而比较积极的新闻人的看法是,至少我们还可以舞蹈,因此,寻找对策,突出重围就成了这些舞蹈者们不断思考的话题。不管在校园媒体受到种种限制的前提下这些舞蹈者们能不能成功突围,这些思考都显得弥足珍贵。3、社会媒体带来的反思
《南方周末》曾经做个这样一个新年的特别策划,展开想象的翅膀,2020年的中国会怎样,2020年的世界会怎样?其中就包含着校园媒体的发展。
批评和赞美分列正义天平的两端,任何一端都不能有所偏倚。
长期以来,大学校园新闻媒体的天平一直处于失衡状态,浮夸的赞美泛滥成灾,而真正关乎痛痒的媒体声音却少之又少。这种失衡状态,所有人都有目共睹。人的内心深处都有被恭维的原始渴望,“体制”也希望自己被歌颂和赞美。体制终究是人创造的,对体制的赞美终究是对人的赞美。可是,人性有弱点。当一个人长期被赞美的声音所包围,他会无可避免地陷入麻木,甚至上瘾的状态,他只能听得进赞美的声音,这样他才会身心舒适,无忧无愁。“体制”同样有弱点,世界上没有那一种体制是完美无瑕的。当体制里的人们都被赞美的声音催眠而进入麻木、上瘾的状态,体制也就无可避免地自我陶醉,昏昏欲睡了。“人”为什么会得到赞美?因为“人”掌握着令人敬畏的公权力,“人”掌握着支配资源的权利,“人”也掌握着绝对的话语权。体制为什么会受到赞美,因为体制内每一个层级的人们都在一定范围内掌握着支配资源的权利和话语权,别人不敢不赞美体制。掌握着公权力的人是不愿意听到“不和谐”的声音,纵使这些不和谐的声音是出于善意,就像那个没穿衣服的皇帝只愿意别人赞美他的衣服漂亮一样。拒绝批评的本质是不愿意被监督,“体制”很自信,它觉得自己可以“马不扬鞭自奋蹄”,可以不断地自我完善,日臻完美,它却不知道一个常识:世界上所有的体制都不具备这种能力。如若有一天,天平瞬间恢复平衡状态。稚嫩的声音告诉“体制”,若不能批评你,那么所有的赞美都不是发自内心的,而那些赞美的声音是会迷惑你的思想。每所大学都有自己的校园媒体,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校刊和校报,校刊和校报的最基本的功能就是“宣传”、就是歌功颂德,还有就是拿来垫桌脚。那么十年后的大学校内纸媒还是这样的吗?那上面会出现批评学校职能部门不合理做法的稿件吗?会允许“同性恋”学生的照片出现吗?会允许刊发社评吗?二、全媒体的传播发展对校园媒体团队建设带来的影响
1、关于“全媒体”
(1)“全媒体”的概念
虽然全媒体的概念并没有在学界被正式提出,但近一年来,“全媒体”的说法开始风靡新闻、出版界,它来自于传媒界的应用层面。媒体形式的不断出现和变化,媒体内容、渠道、功能层面的融合,使得人们在使用媒体的概念时需要意义涵盖更广阔的词语,至此,“全媒体”的概念开始广泛适用。
(2)对全媒体的理解
根据“全”的两个含义,全媒体有以下的两种理解:
①完备、全面,指尽可能多的单一形式媒介载体的综合体,是包括众多媒体形式的“个体”概念。②整个,是一个集体概念,是随着信息技术和通讯技术的发展、应用和普及从以前的“跨媒体”逐步衍生而成的,体现了不同形式和功能的媒体互相融合、互动的趋势。我们可以把“全媒体”理解为:综合运用各种表现形式,如文、图、声、光、电,来全方位、立体的展示传播内容,同时通过文字、声像、网络、通信等传播手段来传输的一种新的传播形态。
(3)全媒体的价值特点
①全媒体是载体形式、内容形式以及技术平台的集大成者。从传播载体工具上分可分为:报纸、杂志、广播、电视、音像、电影、出版、网络、电信、卫星通讯等等;从传播内容形式上涵盖了试、听、形象、触觉等人们接受信息的全部感官;从所依重的各类技术支持平台来看,除了传统的纸质、声像外,基于互联网络和电讯的WAP、GSM、CDMA、GPRS、3G、4G及流媒体技术等等。②全媒体包容个体的特性。它并不排斥任何一种单一表现形式的媒体,它视单一形式的媒体为“全媒体”中“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在整合运用全媒体的同时仍然很看重各种单一媒体的核心价值特性和优势。③全媒体的“全”体现在对受众的全面覆盖,它的传播面广泛,互相整合填充人们行为的各个注意力空间。④“全媒体”的大而全,在以受众需求导向下表现为超细分服务。针对受众的不同需求类型,选择最适合的媒体形式和渠道,实现最佳效果。举例来说,对同一条信息,通过“全媒体”平台可以有各种纷繁的表现形式,但同时也根据不同个体受众的个性化需求以及信息表现的侧重点来对采用的媒体形式进行取舍和调整。2、校园媒体的存在形式
高校校园媒体主要包括校报、校园广播、有线电视和校园新闻网等形式。其中校报和校园广播是校园媒体的传统形式,有线电视和校同新闻网是随着校园有线电视和互联网的发展而出现的新型校园媒体形式。
(1)校报
校报是高校党委的机关报,也是校园媒体中的主要形式。校报主要以文字和图片为载体,便于反复阅读和做深度报道,言论、述评也是校报发挥作用的有效体裁。各地高校校报成立了校报协会等机构,定期组织业务研讨、培训、评奖等活动,因而校报成为校同媒体中管理最为规范、新闻效果最佳、发展最为成熟的一种媒体。
(2)校园广播
校园广播是校园媒体中最早出现的一种形式,也是校园新闻传播的主体。校园广播具有短、平、快的优势,能够达到有声广播和时效性的较好结合。校园广播是较为松散的一种校园媒体形式,每天安排早、中、晚三次,一般在早锻炼和校园文体活动较为集中的时段播出。
(3)有线电视
它在校园媒体中的出现,使校园新闻的视觉冲击力和现场感大为增强,成为广受师生欢迎的一种校园媒体形式。多数高校的有线电视每周播出一至两次。有线电视的观众也由最初以教职工为主扩展到全体师生员工。由于各高校对有线电视媒体的重视程度不同,管理体制各异,因此有线电视播出的时间、内容、形式随意性较大,电视媒体的长处和优势还远远没有发挥出来。
(4)校同新闻网
校园新闻网是随着高校校园网络的建立和运行而出现的一种新的校园媒体形式。校园新闻网具有随时更新、滚动播出、信息丰富、图文并茂、迅速快捷等特点,由于在一定程度上结合了校园其它媒体的时效性、直观形象性以及不受时空限制等优势。一经出现就受到校内受众群的欢迎和青睐。校园新闻网使校园媒体的受众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其新闻传播触角已经覆盖了整个社会,因此也成为高等学校加强对外宣传、扩大学校影响、提高学校声誉最具潜力、最活跃的一种媒体形式。
3、校园中的“全媒体”
在全媒体迅速成为一股强流之时,高校校园媒体更是离不开这次变革。
作为校园媒体,在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手机等多种媒体形态争奇斗艳的今天,预示着资源整合与媒体交融的全媒体时代俨然已经到来。在社会媒体实践先行的经验借鉴下,校内媒体则更应利用这一契机谋求新的发展途径、突出重围。据悉,在今年上半年南京理工大学全媒体联盟成为各大高校媒体中“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中国大学第一家全媒体机构诞生。 南京理工大学全媒体联盟主管单位是南京理工大学党委宣传部,由校党委宣传部网络主管担任指导老师,由南京理工大学钟声网、南京理工大学校报记者团、南京理工大学先风电视和南京理工大学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会以联盟形式组成。采访到扬州大学《扬大青年》主编包雨朦同学,她表示“扬大也在进行媒体整合,渐渐适应全媒体的传播发展,但是目前因为时间短,机制上还是有些不成熟的地方,他们将不断改进实现更好的发展”。
现在有很多学校都在尝试向全媒体传播去发展,大部分整合部门因为时间短、自身不成熟,再加上各个媒体成立时间已久,早已形成了自己内部的一套完整的体制,很难打破。那么如果我们要将全媒体的发展在校内媒体中进行到底的话,就应打破原来的运行机制,将各类媒体整合在一起,并且将其进行有机的联系,让各个媒体在工作上形成一种流程上的完美衔接,自然而然的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各个媒体之间也就有了必然的交流、接触和合作了。各成员社团以项目导向型模式进行合作运行,既具有高度的统一性,又具有相对的独立性。
3、如何做好大学社团新媒体编辑部的微信平台
不知道您要做的是怎样的大学社团,不过大学影响力比较大的社团基本是两类,要么是与特定学院结合比较紧密(比如,我是南开的,周恩来与池田大作研究会据我所知就与政府管理学院关系非常密切,再比如“绿色行动小组”一听名字就和环境科学关系很大,等等),要么就是社团学院色彩淡、比较强调专门兴趣(如辩协、交响乐团、话剧社等等);因为您的问题里面没有讲,我就泛泛地说了~
微信平台的架构本身不复杂,但在大学校园,我想至少有两个方面很重要,一是平台的日常维护,说白了,数据更新频率要跟得上,质量要比较高(毕竟大学生口味都比较刁),二是平台的宣传,如果是前面说的第一类,那么当然就可以借助专业负责人(教师、骨干学生)的力量来扩散,如果是后面的一种,则最好借助社团学期初的纳新和学期中的特典活动的机会,来进行宣传。所以我想,宣传的工作,有赖于某几个特定时间段的鼓噪和平时的渗透,这个没什么可取巧的吧~
不过平台日常维护的方面,就需要多花些心思了,作为微信的周边,我想需要估计到微信用户的社交需求,所以我的建议是至少要有三个方面的兼顾:1)时效信息,这一方面需要社团的办公人员紧密配合,任何社团相关的重要新闻和社团干事的采风、稿件最好都能迅速电子化,然后每日一更或两更在置顶处,最好别有太多大话空话,简明扼要地让受众知晓社团的最新动态就好;2)兴趣培养,这一方面或许需要相对丰富但不枯燥的内容来支持,比如,相声社团可以每隔一段时间就推送一些经典段子,演讲团可以定期分享精彩的历史演讲,等等,不过有一点,这些信息最好不要直接从网上扒下来就用,这样会给人很敷衍的感觉,不妨稍稍编辑一下,突出重点、甚至加以点评概括,效果会更好;3)用户彩蛋,比如,话剧社可以在演出前在微信平台组织喜(sang)闻(xin)乐(bing)见(kuang)的“抢票”活动,绿色行动小组可以在微信平台上号召科学回收废旧电子设备附赠小奖品等等,当然这个别搞得太过了,初衷是注入些新鲜感而已,要是喧宾夺主就划不来了。
以上是一点很不成熟的建议,希望能够有些帮助,欢迎批评。
4、如何做好互联网,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新媒体应该是:从两点来讲,一点就是人(灵魂人物),二点就是思想(转
变观念)。
1.打造灵魂人物
我们可以发现一个现象,现在很多企业官方微博都已死,可是我们却
发现那些行业里的意见领袖他们的微博却玩得风生水起。其实关键就是
人,企业官微对于粉丝来讲是一群人,而对于意见领袖来说,粉丝面对的是
一个活生生的人,你可以跟他进行沟通、互动、交流,也就是灵魂人物。
一个人之所以成为另一个人的粉丝,是因为被这个人的某方面特质
所吸引,所以一个微博或者微信平台,要想大量吸引更多粉丝关注,必需为
这个平台打造一个平台的核心灵魂人物,利用这个平台的灵魂人物,吸引
更多粉丝的关注,其实我们讲的核心灵魂人物,通常指的就是企业的创始
人,提到阿里巴巴大家马上会想到马云,提到腾讯会想到马化腾,灵魂人物
要抽出时间跟粉丝进行互动、沟通、交流。
就拿笔者自己运营“总裁网络营销”公众号来说,我经常抽出时间为
公众号写文章,跟读者进行沟通互动,这样就形成了独一无二的优势,因
为只有关注我运营的公众号,就可以第一时间阅读我写的文章,与我沟
通互动,我就是灵魂人物。
如果您的公众号没有独一无二的特色,请问为什么读者需要长期关注
您,关注3天、一个星期就可以取消关注,打造公众号灵魂人物是一种很好
的维持读者持续关注公众号的方法。
2.平台思维
要想吸引更多的粉丝关注,必须能够提供更多粉丝所需要的价值,就
像一家电视台一样,要想提高电视台的收视率,它必须引进更多的优质电
视剧,才能获得更多的观众。同样一个优秀的公众平台,必须拥有更优质
的作者提供内容,才能吸引粉丝关注。
最好的办法就是整理优质的文章,因为我们生活在一个泛作者时代,
作者已经没有价值了。信息太多,反而整理优质的内容变得越来越有价值
,因为他帮助人们节省了大量的宝贵时间。
就跟《读者文摘》一样,都是整理各大报纸、杂志优质的文章,它并
不提供原创内容,也不会花大价钱签约作者,就受到大量的读者欢迎,因为
他帮助读者节约了宝贵的时间,本来读者需要阅读100本书、60本杂志才
能发现这些优秀的文章,现在只要读一本读者文摘就可以了。
3.资源运作
随着粉丝越来越多,最终这些粉丝都会变资源,当然是资源就可以拿
出交换、变现,如果拥有的平台资源只供自己使用,那么这个平台发挥的
影响力会很小,如果这个平台的资源,可以为平台里面的粉丝所有,那么这
个平台就更有价值,打造粉丝跟平台利益的共同体。
如果这个平台可以帮助到更多的人,假如是1000个人甚至10000个,那
么就等于10000个人一起帮助你做大这个平台,因为这些资源也可以为他
所用,一定要把平台的资源让出去,打造粉丝跟平台利益的共同体,平台
的生死存亡都跟他们有关,不要让粉丝成为一个旁观者。
4.把读者当作顾客
请问什么是读者?读者就是读完这一篇文章或者一本书的人,读完以
后作者跟读者不需要保持任何的关系。
请问什么是顾客?购买产品以后,商家必需保持跟顾客的关系,并且
必需对卖出的产品负责任。
简单来说,一种不需要维持关系,而另一种需要长期维持关系。如果
我们希望利用新媒体来变现,那么我们就需要把读者当作顾客,因为只有
顾客才能长期创造利润,而读者只是短短的一次购买。
5.打造多个媒体传播渠道
要想获多的粉丝,必需拥有多个价值输出的渠道,这样才能保证新媒
体的活跃度,运营过新媒体的朋友就会发现,刚开始关注的粉丝往往很活
跃,可是随着时间的增加,很多粉丝的活跃度就会下降,一个新的平台只有
每一天都有源源不断的粉丝增加才可以保持平台的活跃度,所以一定要为
自己的平台准备多个价值的输出渠道,以保持平台的活跃度。
6.重视人脉关系链的传播
新媒体当中人脉链传播改变了传统媒体传播模式,把每一个粉丝都变
成了传播的载体,粉丝是观众同时又是内容的传播者,这样的传播想象力
可以无限的放大。如果分享您内容的观众是一位拥有10万粉丝的行业领
袖,那么这一次传播所产生的影响力,将会是原来的10倍甚至100倍。因为
你永远不知道分享内容的粉丝拥有的粉丝人数,同时通过人脉关系链的传
播,可以在不增加任何成本的情况下,为平台获取到更多的粉丝,增加平
台的影响力。
要想做好人脉关系链的传播,需要从内容上下功夫,问一问自己,为
什么粉丝会自愿地帮助你主动传播,答案只有两个字,就是内容。
5、如何做好大学社团新媒体编辑部的微信平台?
做好大学社团新媒体编辑部的微信平台三要素:1.微信校园媒体的定位;2.从社会媒体看向校园媒体;3.微信媒体的价值特点。
具体做好大学社团新媒体编辑部的微信平台三要素:
6、如何做好新媒体运营工作?
想做好新媒体运营,要从两个方面入手:一、内容生产,二、活动策划。
一、内容生产:
做内容,首先要进行用户调查,你的用户是谁?他们需要什么内容?他们喜欢什么内容?然后再进行内容定位。内容的形式可以是文章、图片、视频等,内容制作的流程是采集、创作、审核、编辑、呈现、扩散等。
内容的点击率和标题和配图有很大关系,转发率和内容的质量有很大关系。什么样的内容更吸引人?很有价值?很有道理?引起共鸣?引起恐慌?让人愤怒?
所以,想做好新媒体运营的同学,要在内容方面下功夫,不断的学习-思考-实践,不断的提高自己。
有人问做新媒体内容编辑有前途吗?我说前途很广阔!内容营销未来会占企业营销的很大一部分,企业要么自己做内容,要么拥抱内容生产者。内容植入营销,就像现在的电影中植入的广告。现在短视频、短内容的受众远比电影庞大,所以内容营销的价值将会不断的凸显出来!
二、活动策划:
做活动,一定要搞清楚活动目的、需要哪些资源支持、需要的成本是多少?根据自己的最大能力,然后策划出具体的活动形式。一份可执行、可操作、创意突出的活动策划案,可有效提升企业的知名度及品牌美誉度。
一个好的活动,关键在于对目标受众的吸引力大小,一定要注重受众的参与性及互动性。这是做新媒体活动成功与否的根本。
另外,活动推广不单单需要前期精心的策划,能不能最大限度的执行是非常关键的。活动前,要对整个活动计划进行反复推敲,看是否能全部落地。
没有活动经验的同学,或者经验很少的同学,可以多关注竞争对手、同行的动态,看看他们是如何做。多学习,才会有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