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何运用新媒体创新宣传和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电子通讯已进入3G、4G时代,各类新的媒体形式不断产生,信息的传播、知识的交流、思想的交锋变得更为快捷和频繁。新媒体发展态势迅猛,传统媒体受众向新媒体“移民”,宣传思想工作的阵地同样需要扩容,我们既要抓住新兴媒体对公路职工的思想教育的强大推进作用,又要注意结合公路工作的特点,把新兴媒体用好、用活,发挥其最大的效益。
新媒体的界定及特点
所谓新兴媒体,是相对于报刊、户外、广播、电视四大传统意义上的媒体,被形象地称为“第五媒体”,是近年来以数字技术为基础发展起来的媒体形态,如QQ群、微信群、微信公众账号等都属于新媒体的范畴。
新媒体的产生促进了传统媒体革命性的发展,同时也使媒体技术、媒体产业、媒体参与者都发生了变革。就媒体的传播与媒体的参与者而言,新媒体满足了人们随时随地互动性的诉求表达、精神娱乐与获取信息的需要,即新媒体在时间上具有即时性、传播中具有互动性、内容上具有广泛性显著特点。
(一)即时性
新媒体技术打破了传统媒体在时间上的限制。“即时传播”的特点,使新媒体的使用者可以在任何时间、地点接收信息,亦可随时可以将新信息加工发布,实现24小时在线。特别是手机这种新媒体,方便携带,随时可以实现信息传播的零距离,尤其是与网络媒体的结合,可以使信息瞬间传送到各个地区的接受者。纵然是在千里之外的河流旁、水库边,水文职工亦可在发布者点击的瞬间接收到信息。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一种新载体,新媒体强大的时效性增强了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性。
(二)互动性
信息传播中,任何人都可以参与其中,即谁都可以是发言者,传播者和接受者、接受者与接受者之间实现了信息的多元化互动交流。当传播者将信息发布在网上之后,接受者可以根据个人的思想观点、兴趣爱好对信息进行修改、讨论,传播者能及时收到反馈信息,还可转发给其他人,实现信息的双向互动、多向互动。对于思想政治工作开展的新载体,可以及时了解信息接受者的述求表达。
(三)广泛性
新媒体时代,信息内容丰富,新闻背景、相关话题报道、专家评论、网友意见,甚至还有图片及音像信息等,都是传统媒体无法给予的。因此,从网络信息价值的可靠性来说,利用新媒体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二、新媒体的应用现状
公路职工是个特殊的群体,大多数人员在养护、治超、工程建设一线,工作生活环境艰苦。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努力培养公路系统职工的使命感、主人翁意识,构建和谐的发展氛围,是确保公路事业的可持续发展重要因素之一。因此,新形势下,认真研究新媒体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应用,不断拓展思想政治工作的新途径新方法,以职工喜闻乐见的方式,统一思想,凝聚力量,为公路事业发展提供全方位政治保障,显得愈发重要。
(一)网络媒体的应用
网络内容丰富,更新迅速,中国公路网、江苏省文明单位在线已经成为公路职工查看本系统及兄弟单位动态的窗口。同时,中国公路网、文明单位在线又作为本单位信息的发布基地,又成为他们交流工作经验园地。尤其是文明单位在线网站内的思想政治工作专题栏目,重点发布各级领导关于思想政治工作的要求和部署、思想政治工作理论文章和调研报告等,可随时查看。
(二)内网邮箱与QQ群的应用
职工可通过公路内网电子邮件反馈自己的想法和建议,思想政治工作者可通过QQ群及时上传工作文件、公布工作动态,也可就某一话题公开进行讨论,形成即时良好的互动局面。若发现问题,也可即时引导、解决。
(三)手机的应用
手机作为当前必不可少的通讯工具,也成为当前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载体。通过手机上下载的微信、QQ等互联网工具,可以直接传输现场的工作图片,及时解决问题,职工之间的沟通更为便捷,拉近了距离,提高了工作效率。
三、应用新媒体开展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
(一)运用新媒体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主动适应性不够
随着科技的发展,新媒体的形式不断增加和延伸,思想政治工作者对这些变化要么有抵触的心理,要么对应用方法掌握不够,主动开发较少,导致这一宣传教育阵地利用率偏低,内容缺乏吸引力,对职工的影响力达不到预期效果。从职工的角度来讲,图便利、图兴趣的成分多,用于社交用途远大于用于工作和学习,共享知识、反馈信息、自我教育的功能远没有发挥出来。
(二)新媒体存在复杂性和难以把握性
新媒体传播的内容广泛,相关信息链接丰富,新闻背影、相关话题报道、专家评论、网友意见等信息无所不有,由于可控性较差,网络上的信息良莠不齐,其中也不乏存在消极、颓废,甚至谎言、讹言和毫无理性的言论与观点。新媒体的互动、便捷等特性,也使得社会舆论环境也更加复杂。如何在复杂的社会舆论,发挥新媒体的正面引导功能,使广大干部职工树立自尊自信、理性平和、健康向上的良好心态,是对我们舆论引导能力的严峻考验。 四、充分应用新媒体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考
(一)加大新媒体的投入,强化思想政治队伍建设
应用新媒体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在新媒体技术应用方面加大投入。一是及时更新软件,使宣传内容具有新颖性、实效性及下载应用的便捷性;二是建设好一支素质精良的新媒体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培养网络信息员、舆情观察员等思想政治工作者和志愿者队伍,及时关注职工所思所忧所盼,畅通职工思想动态反映渠道,有针对性地做好公路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
(二)丰富文明单位在线网站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与形式,搭建互动、沟通的平台
加强文明单位在线网站的思想政治工作平台的建设,进一步开拓思想政治工作的新空间、新渠道。充分发挥互联网的共享、交流、引导功能。利用新技术使思想政治工作者与职工就焦点、热点问题各抒己见、展开辩论,达到明辨事非、提高认识的目的。通过畅通的网络信息反馈和舆情反映渠道,“倾听职工呼声、问计于广大职工”,又能更透彻、全面地了解职工的思想与实际问题,从而及时为职工排忧解难。
(三)关注微博、微信、QQ等的宣传功能
微博、微信、博客等原本是很私人化的空间,但是,由于新媒体的受众广泛,受众之间的横向联系加强,这些新媒体的宣传交流功能不可小觑。我们要通过开通“官方微博”、“领导成员个人微博”有效拓展宣传渠道,及时主动发布单位重大动态,晒一晒公路信息,回一回职工及群众留言,转一转心得体会,努力将微博建成单位、领导与职工和网友们讨论工作、交流思想的特殊场所,化解怨气、纠纷的特殊场所,及时发现、疏导和化解各类网络“堵点”,牢牢把握舆论引导主动权和主导权,营造积极向上的舆论氛围,树立正气,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稳定。
总之,对于思想政治工作,新媒体就是一把双刃剑,既带来了挑战也开辟了新途径、新领域,我们所要做的就是有效利用这些新兴事物,以其为载体,围绕公路中心工作,开展理论武装、引导舆论、化解矛盾、增进团结、统一思想、凝聚人心的工作,为公路的改革、发展和稳定提供思想保证、精神动力、舆论支持和文化条件。
2、如何发挥新媒体作用做好宣传思想工作
1、从上到下树立“必用、敢用、善用”理念。利用新媒体开展宣传思想工作,需要开放包容的心态,要清醒地意识到新媒体时代社会化传播模式变化,新的传播格局给传统的宣传思想工作格局带来冲击。从领导干部到普通党员干部,都该放下身段,以“必用”的信念、“敢用”的勇气、“善用”的智慧来应对新媒体的挑战。在人人都是“自媒体”发声的时代,要鼓励、支持、引导宣传思想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由“被动应对”向“主动出击”转变,在众声喧哗中发出更有分量的声音。
2、大胆启用年轻干部,用新人管新媒体。我国网民总数中,10—39岁的青少年占80%以上。据推算,未来3—5年,我国新媒体应用人才缺口60—80万。要结合宣传思想工作的实际要求和新媒体特质,大胆启用一批政治素质过硬、综合素质高、网络技术全面的年轻干部,投入到新媒体应用工作中,挖掘、培养具备良好素养的宣传干部,提升宣传思想工作的影响力。对年轻干部,要给舞台、给资源、给政策、给激励,打通职业上升通道,凝聚一批年轻化的宣传思想工作者,使宣传思想工作不断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
3、遵循新媒体规律。新媒体已经形成一种不同于传统媒体的话语力量,利用新媒体开展宣传思想工作,必须遵循新媒体的语言规律和运作规律,主动加强内容策划,转变话语体系,培养新的文风和作风。要更用心地践行“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三贴近”原则,丰富话语内涵和表达形式,提升综合传播能力。要更及时地在新的语境下与网民受众良性互动,在重大问题面前不失语、不回避,在主题活动中重参与、重互动,用正能量占据网络空间。
4、构建社会化合作平台,打造“网上统一战线”。新媒体在大众传播领域的渗透率不断提高。利用新媒体开展宣传思想工作,要实现跨媒体合作,发挥不同平台的不同作用,在内容、渠道、受众、效果上实现互补,实现核心价值传播效益最大化。宣传思想部门要尊重市场规律,主动建立体制内外各类新媒体资源的对话和交流机制,构建社会化合作大平台。同时,注重挖掘、培养、联合网络世界中的达人,建立线下定期联络机制,通过联谊会等形式壮大网络队伍,在重大时政任务、重点舆情引导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不断丰富宣传思想工作的力量源泉。
与此同时,提高针对性是宣传工作应对多元价值观的基本方法和要求。宣传思想工作的对象在年龄、文化程度、性格、职位、环境等很多方面都存在很大差别,不能采用“一刀切”的方式。要针对每个人的不同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区分层次性,使宣传思想工作有序推进。分层思想是针对性工作的延伸。倡导互动性,让宣传思想工作在融合中渗透。每项政策的出台都要认真充分听取职工意见,让职工乐于接受,进而转化为职工的自觉行动。核心是通过现场宣传和党建活动等载体,畅通信息渠道。加强形势教育、主题教育,增强时效性,防止纸上谈兵、流于形式。在宣传的方法和时机上必须重视时效性,用身边的事教育身边的人,并结合日常的教育,做好形势教育和主题教育的结合。从培育文化的角度,做好宣传思想工作。总之,要注重对形势和干部队伍思想的调查和把握,从以人为本的角度,最大限度发挥现代技术优势,合理利用各种载体,突出与时俱进的理念和方法,全方位提高宣传思想工作的创新性。
3、政府怎样通过新媒体建立政府形象
注意发挥大众传媒的作用。大众传媒系统是社会生活中信息沟通的主要渠道,对开展政府公共关系工作有着重要的作用。一方面,政府机构要实施政府所制定的方针、政策、法令、计划、方案等,需要借助大众传媒这一重要渠道向广大人民群众进行宣传、解释、说服和教育,并将民众的反应、意见、和建议及时地反馈回来;另一方面,可以利用大众传媒的舆论监督作用,促进政府机构工作效率的提高和办事程序的透明化。所以,政府机构应注意改善与传播媒介的关系,充分发挥传媒的沟通桥梁作用。
4、如何运用新媒体开展宣传工作
微信平台作为信息宣传界的后起之秀,凭借着时效性强、覆盖面广、内容丰富、便捷迅速等四大特点,越来越受到大众百姓的广泛关注。做好微信宣传,既能较好地宣传工作成效,也可以提升社会美誉度,可谓是一举两得。如何做好新媒体微信宣传,实现检验检疫工作成效的扩大效应,我觉得应该从四举措加以考虑。
高度重视,学习与积累相结合。对于新媒体来说则是一个很好的宣传平台。媒体虽“新”,但宣传依“旧”。依然需要一个知识的积累过程。领导高度重视宣传工作,主动带头撰写政研、专报、信息,并发挥全局同志特别是年轻人参与信息宣传工作的主动性、能动性;在工作中时刻留意并收集内网和各大媒体上信息摘要,分门别类汇总梳理,从中提炼出可用题材以备选用。
深入业务,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要成为一名合格的新媒体信息宣传员,首先应该掌握丰富的理论知识,然后运用于实践。对工作来说,理论来源于平日里的业务学习实践,只有持之以恒,才能够不断积累,不断增强。微信宣传不只是花拳绣腿、纸上谈兵,内容虽有诙谐、调侃之处,但落脚点也是对成效做法的宣传,所以在编辑的同时,也要对监管流程、法律法规做重点掌握了解。
勤于动手,思考与行动相结合。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思考的目的是为了有更好的新媒体作品,刚开始做得不好是正常的,只要多思考、肯动手,练得多了制作水平就会与日俱增,自然能信手拈来,这才是“务实”。一年里出品的每一篇新媒体稿件都是经领导、同志们和编辑的多次反复修改,提炼而成。相关人员在平日工作里能够解放思想、发散思维、积极思考,将头脑中闪现的灵感火花及时整理记录,为日后题材的选取提供充实的样品库。
加强交流,自学与互学相结合。一花独放不足奇,万紫千红才是春。微信编辑除了编辑技巧外最重要的就是灵感的激发,编辑技巧可以通过网上各种论坛、讲座以及文案加以学习提高。但是灵感则大不相同,不是简单机械的按图索骥。如果不注重交流,只是一味地闭门造车,容易导致思维僵化,拿出的作品没新意,做出的微信没创意。只有加强交流,向兄弟单位拜师学艺、汲取灵感、互通有无、互帮互助、才能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5、如何更好地运用新媒体开展宣传工作
近年来,以网络、移动新媒体等为代表的新媒体冲击着人们接触和选择传媒的方式,进而冲击着主流媒体正面宣传的生态环境。在社会价值多元化的时代,基层干部宣传如何遵循新闻传播规律,提高典型宣传的实效性,这已成为新闻媒体必须面对的一项重要课题。
一要充分利用好新媒体的整合传播优势。基层干部宣传通过单媒体、单平台、单落点形成不了强大的舆论声势,媒介融合和整合宣传是提高宣传效果的发展方向。首先要实现多媒体的报道融合,其次典型宣传在表现形式上也需要不断推陈出新,同时要熟练应用移动媒体等新型平台。二要重视新媒体的双向互动功能。媒体需更加重视与网友的互动,传播正能量,首先要消除宣传主体与网民的隔阂,善于用平等的眼光和客观的态度去宣传基层干部;其次要把网友变成自我教育的主体。三要注重挖掘提炼干部典型细节,增强感染力。在新媒体时代,基层干部的宣传报道要提升影响力、增强吸引力,就要挖掘展现那些最能打动人的细节,使干部形象更加丰满、真实、可信,才能拉近基层干部和网民的距离。四要注重营造良性舆论生态与宣传典型双向推动。加强对基层干部典型宣传与加大“正能量”的聚合和传播是一致的,应重视网友言论,整合网上正能量;重视舆论环境,双向给力推动典型宣传。
6、如何做好新时期党建宣传工作
一、双管齐下,传统宣传媒体与网络载体宣传相结合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基层党组织是我们党内执政的根基,因此基层党组织的建设宣传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尤其宣传的对象中很重要的一部分是广大青年、中青年甚至少年,他们是社会的未来,也是我们党潜在而巨大的后备力量,占领他们的思想阵地就是党建宣传工作很大的成功。因此,如何加大正面宣传引导力度,占领舆论制高点,掌握舆论主导权,提高他们对党建工作的兴趣性和关注率,是每位党建宣传工作者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一方面以传统的宣传媒体为载体进行宣传,例如利用党报、党刊、电视新闻等形式集中学习传达各种文件精神,对工作进行报刊式的新闻报道宣传,对报告式的树立典型。以便在广大群众中形成良好的氛围。另一方面,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和信息的冲击,网络上的BBS、微博、论坛、QQ等工具,都成为加快信息传递速度和广度的帮手,针对年轻党员的学习、工作思维以及方式。在继续发挥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作用的同时,只有站在网络时代新的历史起点上,宣传工作要更适应时代,更贴近群众,更注重人文关怀的观念,变传统的被动宣传为主动宣传,打破思维模式和工作模式的束缚,切实增强运用网络开展宣传工作的意识,积极利用网络传播的新渠道,大力提高党建宣传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运用网络平台拓展党建宣传的途径
通过业务网络、电信互联网开展无涉密党建宣传工作。拓展微博、论坛、QQ等途径,建立党建工作网络平台,如创建“党建宣传工作QQ群”、“党建宣传工作论坛”、“党建宣传工作微博”等,多渠道、多方式开展党建宣传工作。
(一)通过业务系统网络平台,开展党建宣传工作。业务网每天浏览人数多,信息量大,可在业务网络平台上设立“组织建设”或“党建宣传”等专栏,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发展党员和党员管理、近期工作安排等文件上传,便于学习、交流。通过集群网以及远程教育广播系统,不定期给党员发送信息,开展党建宣传。
(二)通过“党建宣传工作论坛”,开展网上党课,大力开展党建宣传工作理论学习。当前,各种专项整治工作力度日益加大,干部每日外出巡查、执法占用大量的工作时间。建立支部宣传信息员制度,确定政治素质好、业务能力强、文字功底好的党员作为网络党建工作信息员,撰写党建工作开展情况在“论坛”中上传、共享,让党员干部时刻知晓近期党建工作开展情况。
(三)通过“党建宣传工作交流QQ群”,发送党建信息,设立上下
建工作的理论探讨,通过“QQ 群”发布图片、视频、文字,反映各支部开展的各项工作、活动情况,展现党员在平凡岗位中的风采,树立先进、宣传先进,挖掘工作中的闪光点,加强各支部及党员之间的联系与交流,以利举措互用、经验互学、信息共享。
三、完善工作机制,推进网络建设
(一)持续优化新阵地,重视党建宣传网络平台建设
门户网站作为党组织面向社会公众的窗口,是搞好党建宣传,让社会了解党建工作,提高其社会知晓度和满意度的重要载体,也是强化党建工作的新阵地。我们要始终立足于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着眼于“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寻求党建宣传教育与党员群众需求满足的最佳结合点,不断强化服务意识,不断做好网络党建宣传栏目的改版升级,不断适应广大网民的兴趣和需求,使之成为融“网上办公、知识学习、活动展示”等为一体的网络宣传和学习平台。
(二)抓住创先争优活动契机,全力拓展网络宣传功能
为建立创先争优长效机制,对门户网站党建宣传栏目设置、功能开发等方面进行认真的调研和精心设计。学习、借鉴、吸收党建网站的经验做法,进一步挖掘、拓展网站功能。根据实际需要和现有条件,在网站分别设置“组织建设、领导讲话、最新通知、基层党建、观点争鸣、调查调研、远程电教、党员风采”等栏目,加强与各类重要网站的链接,及时更新宣传内容,有效适应党建宣传对象的需要。
(三)建立完善长效机制,促进规范化管理
一是完善党建网络宣传工作归口管理制,有专人负责党建网络宣传工作的日常管理;二是建立一支稳定的党建宣传信息员队伍,以支部或科室为单位,由相对固定的信息员承担信息收集整理和上报工作;三是认真落实教育培训工作,以灵活多样的方式及时提升信息员写作技能、多媒体应用能力,着力在宣传作品的创意和趣味方面下功夫,提高信息质量;四是强化宣传员队伍的大局意识和纪律意识,把握好各种网络载体的发布关口,严禁发布涉密、涉稳、敏感信息,以免造成负面影响。
党建宣传工作是一项长期的工作,需要不断的创新形式、丰富内容,在网络时代的今天,党员干部要紧跟时代步伐,大胆创新,努力开创党建宣传工作的新局面。
7、如何运用新媒体加强法律法规宣传
近年来,以网络、移动新媒体等为代表的新媒体冲击着人们接触和选择传媒的方式,进而冲击着主流媒体正面宣传的生态环境。在社会价值多元化的时代,基层干部宣传如何遵循新闻传播规律,提高典型宣传的实效性,这已成为新闻媒体必须面对的一项重要课题。
一要充分利用好新媒体的整合传播优势。基层干部宣传通过单媒体、单平台、单落点形成不了强大的舆论声势,媒介融合和整合宣传是提高宣传效果的发展方向。首先要实现多媒体的报道融合,其次典型宣传在表现形式上也需要不断推陈出新,同时要熟练应用移动媒体等新型平台。二要重视新媒体的双向互动功能。媒体需更加重视与网友的互动,传播正能量,首先要消除宣传主体与网民的隔阂,善于用平等的眼光和客观的态度去宣传基层干部;其次要把网友变成自我教育的主体。三要注重挖掘提炼干部典型细节,增强感染力。在新媒体时代,基层干部的宣传报道要提升影响力、增强吸引力,就要挖掘展现那些最能打动人的细节,使干部形象更加丰满、真实、可信,才能拉近基层干部和网民的距离。四要注重营造良性舆论生态与宣传典型双向推动。加强对基层干部典型宣传与加大“正能量”的聚合和传播是一致的,应重视网友言论,整合网上正能量;重视舆论环境,双向给力推动典型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