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在故宫修文物》,《国家宝藏》等传统文化节目在青年群体盛行,说明了什么?
“我在故宫建文物”、“国宝”等传统文化项目深受青年群体欢迎国风青年的成长,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见证着中国制造的力量,也在迎接中国文化的风帆。
在网络时代成长起来的90后和00后,他们的认知能力、尝试新事物的欲望以及对个性和自我的追求都远远高于其他年龄段在螺旋上升、曲折前进的历史进程中,青年群体的思想变化代表着时代潮流和文化潮流中国年轻消费者不仅关注产品本身,更关注产品的文化核心。在美容行业,很多国产产品在原有品牌色调的基础上,赋予了年轻人喜闻乐见的传统文化。近日,中国化妆品品牌易联与天猫新文化创新联合推出以颐和园文化为主题的联合营销活动,再次将美容化妆品的“中国风”推向高潮。
穿汉服,朗诵唐诗,买博物馆文化创作,到B站创作民族风格内容借助网络,这个民族风格的青年越来越会玩古琴、书法、武术,这些多才多艺的民族风格青年正以各种方式表达着对古人智慧和精神的热爱。
作为第一批完全在“改革的春风”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年轻人,中国传统文化经典是几千年来中国人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的高度概括它们是无数历史先民留下的思想结晶,在现代也具有现实意义。
随着“中国诗歌大会”、“中国文化小名人”等优质中国文化综艺节目的热播,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关注和喜爱中国文化。大众市场上的少数民族文化越来越流行。中国文化的巨大魅力在年轻群体中不断增长。
2、在故宫当摄影师,是怎样的一种体验?
这两年一到下雪,大家就开始盼望故宫放美照,不过你知道这些照片,其实有很多都是出自一个85后的年轻人之手吗?
@耳朵里的博物馆
在故宫当摄影师,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今天就给大家扒一扒,85后故宫摄影师――张林。
说起故宫,你最先会想到什么?明清两代皇宫?段子手院长单霁翔?还是最近大火的乾隆大花瓶?
其实我最先想到的是这里六百年不变、又六百年长新的美景??
@故宫博物院
将这些美景带到世人眼前,故宫的摄影师功不可没。
不过如果你以为做故宫摄影师,只需要每天闲来无事逛逛园子拍拍美照,就 too young too simple 了~
@故宫博物院
故宫官博@故宫博物院中发布的许多图片,其实都出自一位叫张林的年轻人之手。
他是故宫资料信息部,新媒体团队中的一员,平时主要负责故宫微信微博的运营,摄影只是众多工作中的一部分。
(中间)张林“微故宫”负责人
作为一个处女座,又身处故宫资料信息部这样一个强迫症团队,他每天所做的,要比我们看到的多得多。
不论是官微还是官博,对外发布的每一条消息,都要经过编辑、科长、主管至少三次审查,专业性内容,还要院里的专家再看一边才行。
@故宫博物院
1
2014年,从北京大学考古专业毕业以后,张林考入故宫博物院。
关于他是如何进宫的,坊间一直有着这样的传言――
其中一场笔试,故宫包下了北京林业大学整栋楼,也就是说,整栋楼的应试者都想进宫,而张林在刷掉上万人的笔试面试中过关斩将,最终留了下来。
张林表示:没那么夸张。
@故宫博物院
不知故宫接受他的时候,知不知道他身藏超高的摄影技能,但进宫以后,他确实成了故宫博物院的“御用”摄影师。
他拍这里的红墙绿瓦;
@故宫博物院
@故宫博物院
@故宫博物院
拍这里的四时风月;
@故宫博物院
@不见藏
拍这里的草木生灵;
@不见藏
@故宫博物院
@故宫博物院
不过在故宫美景中,最让人惊艳的,可能还是这里的雪。
2
2015年冬天,张林在这里拍下了他最满意的作品。
@故宫博物院
“2015年冬天有场大雪下了一夜,第二天天气放晴又赶巧周一闭馆,我们申请拿钥匙开门,去拍三大殿。只有我们两个摄影师站在太和门下面,看见银装素裹的太和殿广场,到处是一片白茫茫的景象,在阳光的照耀下非常美,简直动人心魄。”
@故宫博物院
而这些照片的广告效应也十分显著,有次大雪天,刚过中午,故宫的门票就售罄了。
“那两条(微博)总共转发有20万多,是当时转发量最高的。所以现在一下雪或者天气预报未来有雪,就会有很多网友在微博上留言催我们,赶快上照片!”
@故宫博物院
看到这些图,可能很多人会问,这么美!到底是怎么拍出来的?
“有人会说你们拍的照片那么好,为什么我拍不出来?主要是因为游客来故宫参观,一天要看这么大的地方,来去匆匆,没什么时间仔细观察体味。但我们在这里工作,同一个地点可能会来很多次,就有机会从不同角度去观察,找到更多有趣的视角。”
@故宫博物院
拍了三、四年,张林也遇到过难题和瓶颈。
“这几年下来,有时候觉得怎么拍的这些照片跟去年拍的有些像,视角什么的已经有一些惯性。因为知道那个角落比较好看,每次都会去拍,拍多了就觉得这几年到了一个瓶颈。再美的东西,拍了两年也很难找到新的角度了,所以拍照最大的难度就是如何推陈出新。”
@故宫博物院
“比如海棠树那么高,我正常的镜头一举,背景是蓝天白云,衬着红花很好看。但是看不出来这是在哪儿拍的,衬不到屋檐或是宫墙,没有故宫元素就体现不出这里是故宫。”
@故宫博物院
“乾隆花园里有一株楸树,也开花,这株楸树在乾隆建花园和亭子的时候就已经是古树了。为了给它让出空间,乾隆还让人把要修建的亭子往后挪了一下。楸树开的花也特别高,我拍的时候连亭子的顶都衬不到,很难拍,所以到现在还没有成功地拍到过楸花和亭子互相结合的好照片。”
@故宫博物院
而且对于故宫的摄影师来说,在宫里拍照,可能并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便利“。
“在宫里到处都是游客的情况下,还是要努力找角度去拍。比如,游客刚刚走过去,被一个假山挡住了,这个时候就抓紧时间赶快拍一张。”
@故宫博物院
多数情况下,他们其实无法比游客看到更多的风景。
“很想安静地看一会雪,但是几乎做不到,我必须努力赶在保洁人员清扫宫里各处的积雪前去拍照。”
@故宫博物院
但这些障碍并没有禁锢张林的脚步,他开始不断尝试更新拍摄方法。
“原来就是站在一棵树下拍,今年我试着从这棵树越过去拍另一棵树,制造一个前后景交错的感觉,找一些不一样的视角。”
@不见藏
这两年,故宫越来越火,尤其是在“故宫看雪”、“故宫淘宝”、“故宫段子手看门人”等一波又一波网络热潮过后,很多人会认为是故宫新媒体起到了巨大的宣传作用。那张林怎么看自己的美照的效果呢?
“其实就是拍了一些照片,我们显然不能包揽全部的功劳,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吧。如今‘故宫’这个IP确实为更多人所知,但仍然任总道远。在相当一部分人的印象里,故宫还只是一个旅游景点。”
@故宫博物院
是的,在很多人眼中,故宫还是一个“到此一游”的打卡景点,甚至很多走进故宫的大人小孩,还没听说过故宫也是博物馆,还不知道这里有无数精美的文物和展览。
但庆幸的是,“风花雪月”的美图,也在第一时间吸引了大家,让大家慢慢开始关注故宫的其他美好之处。
来源丨耳朵里的博物馆
往期回顾
茶席窥美
为什么现代人比古时候更需要茶?
秋天,有秋天的味道!
不作不死,为了那个可以干一辈子的事
温柔的震撼
爱上青花,她用残碎的瓷片讲述美丽的故事
中国千年前的电影,另一个《百鸟朝凤》
鸟去留笼,玩儿出来的指尖神工――刘子元的微笼技艺
活在历史里的村庄――丁村
3、六百岁故宫为什么成为“网红”?
凭借电视剧的宣传,和互联网的宣传就成为了网红。
从故宫西华门进入,经过宝蕴楼、金水河,有一座红墙围绕的院子。这里原来是寿康宫南侧的小厨房,在热播剧《甄嬛传》中,寿康宫是甄嬛,也就是乾隆母亲最后的住所。
负责故宫的官方网站、微博、微信、APP等新媒体的策划、发布与运营的资料信息部数字传媒组,就坐落于此。历史与新媒体时代碰撞的结果是,故宫博物院新媒体端的“菜品”,就是在这个“厨房”里被“烹饪”出来的。
再过三年,紫禁城就600岁了。这座明清两代的皇家宫殿,近两年的公众形象,却不像是一位迟暮老者,而是展现出逆生长的“萌”。不管是此前朋友圈里流行的“明成祖朱棣从画像中跳出来”的H5页面,还是出现在故宫淘宝店中类似雍正皇帝“不与朕相干”手书折扇这样的文创产品,都在传达一个信息:年岁渐长的故宫,并未停止追赶时代的脚步。
可就在几年前,媒体的笔端不乏这样的质问:台北故宫博物院以文创取胜,而北京故宫博物院却每每靠社会新闻吸引公众眼球?这说的是2013年7月,台北故宫博物院推出了一款胶带,上印清代康熙皇帝御笔“朕知道了”四字。这款看似不起眼的胶带几天内迅速爆红。
而故宫形象的转变,也发生在短短几年间。如今,故宫卖萌、搞笑的网络形象,很大程度是由“故宫淘宝”建立起来的。故宫文创产品的成功营销几乎都出自“故宫淘宝”之手:帝后画像被“玩”成表情包,每个创意产品都配上“脑洞大开”的文案。“故宫淘宝”由北京尚潮创意纪念品公司运营,由故宫文化服务中心授权开发文创产品,同时进行利润分成。
故宫走红,对不少故宫的工作人员来说,显得有些意外。但他们有一个共识:这和现任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有着直接联系。自2012年1月走马上任,五年多的时间里,单霁翔传达的理念是:故宫始终保持着学习心态,并有意识地将故宫和互联网传播有效结合。他曾这样说:“故宫要吸引更多的公众、推广我们的传统文化,就不能保持一成不变的严肃面孔。吸引年轻观众,必须用年轻人的方式。”
北京故宫是中国明清两代的皇家宫殿,旧称为紫禁城,位于北京中轴线的中心,是中国古代宫廷建筑之精华。北京故宫以三大殿为中心,占地面积7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5万平方米,有大小宫殿七十多座,房屋九千余间。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木质结构古建筑之一。
北京故宫于明成祖永乐四年(1406年)开始建设,以南京故宫为蓝本营建,到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成。它是一座长方形城池,南北长961米,东西宽753米,四面围有高10米的城墙,城外有宽52米的护城河。紫禁城内的建筑分为外朝和内廷两部分。外朝的中心为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统称三大殿,是国家举行大典礼的地方。内廷的中心是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统称后三宫,是皇帝和皇后居住的正宫。
北京故宫被誉为世界五大宫之首(北京故宫、法国凡尔赛宫、英国白金汉宫、美国白宫、俄罗斯克里姆林宫),是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1961年被列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87年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4、每日故宫是什么运营模式
《每日故宫》实现了轻量化、贴合手机用户使用习惯的目标。因为资料信息部研究后认为,“用手机的人还是比iPad多”,所以他们决定开始做手机APP,为了要符合碎片化阅读的特性,APP不能太大,也不能占用用户太多时间。一次30秒,一天一更新的《每日故宫》应运而生,每天都会推出一个有趣、好看、富有意味的藏品,供人们欣赏。
故宫博物院的官博每个月都会更新不同主题的故宫照片,一开始,故宫拍摄这些照片并不是为了运营微博,而是放在官网上供大家下载作壁纸用,开设微博的本意是为了展示故宫的展品。资料信息部发现官网上的壁纸下载很火爆,于是试着把壁纸放在微博上,同样受到了欢迎,带红了微博账号。
故宫淘宝每次写营销文章,都是借着趣味的外衣而施之以认真的科普。一篇爆款文章背后,需要查阅大量的史料,是严肃学术成果基础之上的产物。用认真的态度写有趣的科普文章,反映了故宫淘宝的志向——不只是卖纪念品而已,重要的是文化的、时尚的生活用品。
故宫新媒体团队就是这样一个年轻的组织,他们真诚地分享故宫风景,用心制作年轻人喜欢的APP,用魔性的段子吸引观众,不知不觉间,故宫这个老旧的IP被赋予了更多活力,刷新了大众的刻板认知,乃至于成为他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认为,故宫“不以盈利为目的”,不等于“不能盈利”,因此故宫打算在自嗨之外,更加彻底地重视互联网运营。
5、互联网如何改变博物馆?
随着科技的发展,如今的博物馆吸引了越来越多核心观众以外的群体,通过新的藏品阐释手段找到新的观众。例如博物馆将藏品数字化,为展览增添多媒体元素,让公众在社交媒体上分享体验。故宫博物院正顺应了“互联网+”的发展趋势,将数字技术作为文化发展的重要引擎,借助互联网和新技术平台,把故宫广博的文化资源分享给社会公众。
去年国际博物馆日活动中,故宫博物院发布第九款应用“故宫社区”,首次提出了社区化概念,这是新媒体互动性产品的又一次有益尝试。经过3年努力,故宫博物院已建成“数字故宫社区”。其中“数字故宫”在线项目,包括全景故宫、故宫出品系列APP,以及数字展厅里分享的古建筑修缮、藏品保护、科学研究、文化传播等各个方面最新进展和最新成果。而数字博物馆更是将智慧旅游与文物展示相结合,为广大观众呈现出一个更丰富、多元、精彩的“数字故宫”。
2016年,在第四届文化遗产保护与数字化国际论坛上,“故宫出品系列APP+V故宫”荣获首届数字遗产最佳实践案例大赛最高奖——最佳实践奖。实践证明,博物馆的文化传播,只要认真研究网络受众的心理特征和兴趣特点,找到灵活多样的传播方式,就可以把“阳春白雪”的内容变得“喜闻乐见”。 来源:人民日报
6、为什么传统文化新生,需要新媒体的加持?
在国内最受年轻人欢迎的APP抖音上,近期最受95后们欢迎的一组短视频,不是人们惯认的漂亮的小姐姐,或诱人美食,酷炫的舞蹈,而是一组各大博物馆官方账号在抖音上发布的短视频,当文物结合了最潮流的舞蹈和音乐元素,爆发出前所未有的魅力,瞬间成为抖音上最受欢迎的视频。创意视频《第一届文物戏精大会》累计播放量突破1.18亿,点赞量达650万,分享数超过17万。
这还只是传统文化与新媒体碰撞的冰山一角。在当下,随着经济的发展,传统文化的复兴已经成为了必然的趋势。而互联网的加持,以博物馆,手工艺人为代表的传统文化,让历史或传统文化迸发出新的生命和色彩。
1、传统文化复兴需要新媒体加持
据媒体报道,仅仅在2017年,国内博物馆的老大——故宫开发的文创产品,就通过新媒体和互联网平台的传播,在电商等方面取得了超过10亿元营收。当前沿的互联网遇到古老的博物馆,发生的剧烈化学反应让很多人吃惊和意外,那些曾经遥不可及的传统文化成为了潮流。这还只是国内诸多博物馆其中的一个案例,随着新媒体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博物馆和传统文化机构纷纷触网,成为其中的一份子。
随着《我在故宫修文物》、《中国诗词大会》、《国家宝藏》等传统文化类节目一个接一个的爆红。热门的文化事件背后,一个事实正在被人们接受:传统文化复兴的大潮来了。移动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和新媒体的加持,为传统文化带来新的引爆点。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18年,仅仅是传统文化电商一项的交易将达到116.8亿元的规模。那些曾经淡出我们生活的传统文化,逐渐开始复兴。包括内容、IP、电商等产业,传统文化复兴背后,迎来的将是千亿级别的市场。
传统文化的载体是物件,传承文化和制作物件的还是人,而传播物和人等传统文化的,最好的载体就是新媒体。只有真正解决了传播的问题,才能让受众更多了解传统文化,文化传承才能得以延续。
互联网新媒体,与传统文化的碰撞,想象空间非常巨大,新媒体可以为传统文化提供品牌传播、用户教育、用户沉淀交易等一系列的问题。由于传统文化和物件的特殊性,比如铜器,玉器等,一些特定的材质和的使用场景,导致了很多消费者和用户对此的理解有限,无形中为传统文化的传播,为匠人的相关物品的商业化和交易,设置了门槛。此外,由于匠人们普遍缺乏互联网传播的能力,在聚焦传统文化和物件传承和生产的同时,很难兼顾。
互联网公司与类似东家这样的传统文化平台的深度合作,既解决了传播传统文化难的问题,又能通过新媒体发掘和维系更多的文化的消费者,进行有效的用户教育。同时,能帮助匠人们进行商业变现,让匠人有物质基础和动力,让传统手艺能得到更好地传承,从而实现匠人、消费者、文化、商业变现、传承的良性循环。
2、为什么头条与微博会选择东家?
维系产业的人,如果想要整合商业资源,系统性发展整个产业链,最后还是要依靠优秀的商业平台。国内知名的传统文化平台东家APP,通过深入各地,走访、访谈了3万余名匠人,其中6000人已入驻东家平台。在东家的帮助下,匠人每年卖出的手工作品超过100万件。更重要的是,每天有超过200万用户正在通过东家平台和与东家相关的新媒体的传播,接触和了解各种中国传统手工艺。由于对传统文化与互联网的准确卡位,东家已经连续获得了包括复星,SIG等头部投资机构的融资。
在刚刚结束的的中国匠人大会上,东家推出了匠星计划,经过整体的规划,推出一千名超过百万收入的匠人,一千名有万名粉丝的匠人,集合一万个博物馆典藏的IP来跟匠人合作。通过东家与头条等各大平台的合作,提供深度的内容支持和连接。
国内影响最大的资讯平台之一——今日头条,与东家APP、中国手艺发展研究中心达成了战略合作,联手深度发掘优质的传统文化。具体包括邀请匠人入驻头条号,今日头条提供海量曝光资源支持;此外,今日头条将联合东家拍摄传统文化系列大型短纪录片,广泛传播包括匠人精神在内的优质传统文化,帮助相关品牌提升影响力;组织大师级匠人进行线下演讲,近距离感受匠人文化。最热门的的抖音APP也将与东家展开合作,邀请垂直领域的优秀传统文化传承者入驻,助力传统文化产业的发展。
与此同时,微博宣布与东家开启全面战略合作,包括MCN机构入驻与扶持、东家旗下匠人入驻微博、优质内容推广和资源支持方面深度合作等。同时双方还将联合打造优质短视频IP,以纪录片的形式对传统文化进行推广,帮助传统手艺人提升个人品牌影响力,推广产品,以达到全面复兴和传播优秀传统文化的目的。
这不是东家第一次引导传统文化与互联网平台的融合了。今年五月,东家跟共青团中央在西安举办了中国华服日活动,相关话题仅在微博就有1.8亿的阅读量,直播观看1800多万,相关的H5有1200多万人次点击,一时成为微博等各大排行榜热点。
根据今日头条副总编辑徐一龙的提供的信息,过去1年里,今日头条上专注传播与传统文化相关内容的头条号超过一万个,总共生产出了130万篇优质内容,整个领域的阅读量和观看量达到150亿余次。未来,今日头条将不断加大流量倾斜和各类资源投入,助力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刚刚推出的“国风计划”,就从多个方面扶持优秀传统文化,而匠人文化正是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如今,传统文化不再意味着老气或过时,而是文化自信和自我价值的肯定。回顾周边日本、韩国的经济和文化发展史,可以看到一个共同规律:经济崛起之后,文化自信是必然的诉求,也是刚需。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在日常生活和消费中,开始尝试和加入更多的中国元素,民族的历史和文化元素也越来越受关注。这已经是不可阻挡的时代大势。
不管是匠人、消费者,还是包括东家在内的平台,都参与到了传统文化复兴的大潮中。传统文化的载体和形式是物件,但传承文化和制作物件的还是人,准确地说,是对传统文化热爱的创业者,匠人和消费者。有了这些人,文化才有了灵魂,真正优质内容也才有了来源和传承,文化才能更好延续。而东家这样的体量和匠人规模,在国内无出其右。这批匠人也将成为传统文化与新媒体结合的承载者。
3、内容和文化成为行业的护城河
任何一个行业,从萌芽到兴起,要繁盛必须依靠文化,而内容是承载和传播文化最好的形式,不管是传统文化,还是新兴产业,谁把握住了制造内容和文化的能力,谁就能成为行业的引领者和赢家。
传承这样一个词,其实是在提醒我们,对于传统文化,不仅仅是简单的传递,更多是在当前的环境下,在继承、延续、保护原有的精华的同时,承上启下,通过新渠道,新玩法,新参与者,不断地进行创新和创造,使得我们的传统文化成为一个为大众所接受的通用文化,成为我们血液中的一部分。
“买卖是最好的保护,使用是最好的传承,分享是最好的传播”,传播最好的载体就是网络和新媒体。通过互联网和新媒体让更多人,了解那些凝聚着我们独有文化的物件,了解匠人,了解传统文化,文化的传承才能成为全民意识,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而不仅仅是阳春白雪,高山流水,束之高阁。在生活中能够随时随地体验和感知到传统文化元素的存在,同时结合时代的变化和用户的喜好,适当创新创造,更适应年轻消费者的需求。
越来越多类似东家这样的互联网创业平台,在传统文化的整合、现代化和商业化的进程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这次匠人大会上,东家、中国手艺发展研究中心、西安市文物局、有朋文博、与陕西历史博物馆、陕西关中民俗博物院等30多家博物馆、博物院代表,共同启动了文化创作的战略合作。
“今天讲到匠人的时候,我们指既能传承、又能创新,既能回到古老的时代,又能安居现代,既能传达传统的神韵,又能吸纳时尚的气息的这样一群独具匠心的精英。”在互联网和新媒体的时代下,这也许是对传统文化和匠人最好的诠释。
7、想到故宫工作的话需要什么专业?学产品设计专业的可以去吗?
随着互联网越来越普及,电脑相关的行业人才也越来越稀缺,就业岗位逐年增多,人才供不应求。因此从事互联网相关的行业,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至于想学的专业,就看个人的爱好和本身的素质来看,建设艺术设计,电子商务,新媒体UI设计,影视后期等等都是近两年发展很快的专业,就业前景不错。
8、故宫文创产品新媒体营销不足之处?
新手做自媒体一定要选对平台 ,企鹅号和腾讯微视设立“最美守护榜”,基于账号活跃度、粉丝数、传播度等向创作者发放最高达30000元的奖金。同时,腾讯微视还定向扶持各行业特长达人,对符合奖励标准的达人给予京东卡、职业账号加V认证权益、专人内容辅导等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