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新媒体 > 白南准新媒体作品

白南准新媒体作品

发布时间:2020-08-29 22:38:39

1、白南准的电视装置

这两段可以直接用:
白南准在其艺术生涯中,涉足了音乐、戏剧、装置等多种艺术媒介,特别是在电视成为普遍的大众文化方式之后,他积极实验了电视视觉幻象等技术。白南准富有探索精神,努力将不同门类的艺术合为一体,以敏感的姿态迎接新技术对艺术的介入和应用。白南准被认为是新媒体艺术领域的拓荒者,后来的视频艺术多受其影响。

作为VIDEO艺术和电子艺术的先行者,他的艺术实验为这些基于新媒介平台的艺术开发出极大的拓展空间,同时确立了许多对新媒体艺术日后的发展至关重要的样式和路径。他的艺术和他的实验精神必然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影响着年青的新媒体艺术家们。

以下是一部分白南准的艺术简述和评论,从中截取200字应该很简单。我就不替你剪接了。

韩国出生的被誉为“影像艺术之父”的白南准(1932-2006)1960年跨出了第一步,那时他在德国把自己在电子音乐方面受到的训练转换成了“电子化艺术”。开始时他巧妙地颠覆了主流电视节目,把它们变成用电视技术模拟“艺术”的“抽象影像”。当他以通过卫星电视进行全球性艺术传播的乌托邦式幻象挑战西方的艺术景观时,他很快就成了全球艺术的先行者。这样,在1984年的元旦,他“通过在纽约、巴黎、首尔和科隆同时进行电子化通讯”将艺术家的“天籁般二重奏”推上了舞台(38)。在让-于贝尔·马尔丹1989年巴黎的展览中,他展出了一幅素描,画的是空的电视机外壳堆成的格栅,让人们想起他的电视作品“你好,奥威尔先生”。这些电视机外壳围绕一个中心堆放,它们那奇怪的模样环绕着“包围世界”的标签旋转着(39)。当他表现出作为一个艺术家的无所不在时,在某种意义上说成功地实现了个人的全球化,但他只能通过将艺术家的自我与大众媒体的全球形象——“喧闹”和空洞——对比来捍卫这种自我。
白南准是享有国际声誉的VIDEO艺术、电子艺术、多媒体艺术先驱和激浪派音乐、行为艺术的代表人物。他的作品被世界各大艺术博物馆和权威艺术机构广泛收藏。
白南准1932年7月20日出生于汉城一个纺织企业主家庭,为家中第五子,1950年,由于朝鲜战争爆发,白南准随家庭先移居香港,后举家迁至日本。白南准在日本东京和德国慕尼黑度过了他的学生时代,1956年,他毕业于东京大学,获得艺术史与音乐史学位。同年赴德国慕尼黑大学继续音乐史的学习。在此期间,他与美国激浪派音乐大师约翰.凯奇的相遇是白南准人生中的一个重要事件,约翰.凯奇重视偶发性和实验性的激浪派音乐创作方式深深的影响了白南准。凯奇认为创作的过程比结果更重要,生活方式等同于艺术的态度也符合了白南准的艺术观点,这个殷实资产阶级家庭出身的青年似乎一天也未曾打算去过他的家庭早已为他铺设好的循规蹈矩的中产阶级生活。与约翰.凯奇的相遇令他天生叛逆的心灵和赋予破坏性的创造力象荒草遇到野火一般迅速燃烧起来。他很快就成为了欧洲激浪派运动中一名活跃的代表艺术家。
他在激浪派前期的“行动音乐”作品《向约翰.凯奇致敬》(1959年)带有鲜明的白南准烙印;他先在台上将一架钢琴砸个粉碎,然后径直来到坐在观众席的凯奇面前,将凯奇的外套扒下来,并剪开他的衬衣和领带,将一瓶香槟酒一股脑浇在凯奇头上。然后扬长而去离开现场,就在众人不知所措之际,场内电话玲声响起,原来是白南准打来的,告知观众表演结束。他那颠覆传统的即兴式“胡闹”令当时的评论界惊讶莫明,将他这个作品称之为“文化恐怖主义”。在1962年西德威斯巴登市举行的“国际激浪派新音乐节”上,白南准在一个名为《头之禅》的作品中与作曲家拉莫特.扬的音乐互动,将自己的头,双手和脖颈蘸入一盆由墨汁和番茄汁混合的液体里,然后在一张纸上拖出一条长长的水平线。
这是白南准首次将东方禅宗哲学纳入他“行动音乐”的创作,在他以后的VIDEO艺术(录像艺术)和VIDEO装置中,“禅”的主题一再出现在这个拥有东方文化背景的艺术家的创作中。
颠覆与解构艺术以及对资产阶级价值观的破坏作用是激浪派的内燃机,而白南准以后的艺术之所以能够超越激浪派的领域之外就在于他那与生俱来的建立在“破坏”之上的创造力。他并没有停留在满足于西方辉煌的文化艺术传统为激浪派艺术家提供的取之不尽的“可破坏素材”上。在白南准1964年正式定居美国纽约后,他开始将焦点转换到了更具时效性和广泛社会消费基础的电视媒介上,在上世纪60年代初的美国,电视这种新媒介已经发展成熟为占支配形态大众传媒产业,百分之九十的美国家庭已经拥有电视机,美国每日人均收看电视节目的时间更达到了可观的七个小时。由新媒介引发的“注意力经济”诞生的同时,一种更加强大的意识形态工具也应运而生。以白南准为代表的一小撮艺术家最先敏感地察觉到了电视作为新时代的意识形态工具对人群的精神意志和行为方式所展现出的绝对强大的影响力和控制力,以及电视作为新媒体影像工具为艺术提供的巨大可能性和拓展性。
白南准似乎天生就是为了创造诸多的“第一次”而生的艺术家。1965年,艺术史上的第一件VIDEO艺术作品诞生了,白南准使用第一台SONY Portapak便携式摄像机从一辆出租车内拍摄到罗马教宗经过纽约第五大道的状况。当晚,他来到Café a Go Go咖啡馆将自己拍摄的影像放映给聚会上的艺术家们观看,这也成为了第一件VIDEO艺术作品的展映。白南准“追踪拍摄”教宗这段影像的目的并不是为了“报道”这一新闻事件,而仅仅是捕捉一些他个人认为具有文化、政治意味的影像,并将这些影像用以非商业性、纯艺术动机的方式展出;对大众传媒产业的电视新闻符号构成一种消解。这就是白南准的第一件“游击式VIDEO”作品之所以在艺术史被认为是“VIDEO艺术的开端”而不被等同于一则普通电视新闻的原因。1963年,他的个展“对音乐的说明———电子电视”在德国乌波塔的帕那斯艺廊举行,首次把11台经过艺术改造的黑白电视机作为媒材使用于装置艺术作品。这是电视屏幕第一次被引入当代艺术展览,标志着VIDEO装置艺术的诞生。
白南准最广为人知的VIDEO装置作品莫过于1971年与女音乐家夏洛特.穆曼合作的《电子大提琴》,
在这件作品中,穆曼用琴弓“演奏”着一个用电视屏幕制成的提琴,屏幕中播放着预先录制好的穆曼正在演奏“电视提琴”的同步录像。白南准的兴趣在于将时间概念视觉化:“这势必承受很大的压力,因为我的我的作品既不是绘画,也不是雕塑,而是一种时间艺术。我喜欢没有固定流派的艺术。”基于类似的概念创作的VIDEO装置作品还有《电视佛》
他在一尊佛像的对面架设一台电视机,屏幕中播放着摄像机拍摄的佛像同步录像。这件作品所展现的不只是由白南准重新设定的时间概念,象征西方文明的电视影像佛和象征东方文明雕像佛包含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文化之间对峙和对话的隐喻。对于白南准这位东方文化背景的电子艺术家来说,这未尝不可以理解为其自身两种文化身份之间的对立与调和。白南准从60年代到70年代创作的一系列的实验性作品给VIDEO艺术早期的发展注入了巨大的活力,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这种使用新媒介的艺术所具有的强大表现力,VIDEO艺术也迅速在当代艺术界取得了主流的地位。
在70年代中期,白南准这位业已影响了VIDEO艺术各个领域发展的艺术家还在继续着他新的实验;这次,他对视频科技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他与电子工程师Shuya Abe合作开发了“Paik/Abe图像合成器”,这是第一部用来进行电子图像控制和色彩调节的仪器,专门用于电子拼贴图像和处理色彩、影像变形失真的特殊效果,“电子拼贴艺术”由此产生。以此为分水岭,白南准晚期的艺术开始专注于电子实验影像与文化研究,进入80年代后,白南准已不再进行带有激浪派色彩的行为艺术表演,他的创作以大型VIDEO装置为主,然而这些装置作品依然带有行为艺术的色彩,比如他在1986年创作的VIDEO装置作品《机器人家庭》系列,
由数个电视机和电路版组成的人型机器装置在屏幕中播放着预先录制的电子拼贴视频录像,最引人注目的并非屏幕中的影像,而是这些电视机装置本身的造型,它们就象是被白南准注入了生命一般生动可爱。他创作的这些装置作品被称为“行为装置”。
1979年至1996年,白南准在德国杜塞尔多夫艺术研究院担任教授。白南准于1996年身患中风,在轮椅上度过了人生最后10年的岁月,然而他并没有停止创作。2004年10月,为追悼9•11恐怖袭击遇难者,他在纽约曼哈顿举办了患病后的首场演出“Meta9•11”。
在当代艺术史上,没有任何一个艺术家能够象白南准这样涉足如此众多的艺术领域,也从未有人具备白南准这样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终其一生开创和奠定如此多样的艺术类型。作为VIDEO艺术和电子艺术的先行者,他的艺术实验为这些基于新媒介平台的艺术开发出极大的拓展空间,同时确立了许多对新媒体艺术日后的发展至关重要的样式和路径。他的艺术和他的实验精神必然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影响着年青的新媒体艺术家们。

2、●是关于一位韩国媒体大师的叫NAM JUNE PAIK。我想找介绍他和他作品的书

录影艺术之父:白南准Nam June Paik
【林景瑞】2006
■《关键字:》Nam June Paik, Video, Fluxes, Magnet TV, TV Budha, 白南准
■【摘要:】
或许没有韩战的爆发就没有今日的白南准,也因为在动荡又技术进步的年代,不得不的适应能力,造就日后大胆的创作企图,加上多样的异质文化洗礼,造就国际级的艺术观…

■【内容:】
1925 年 10 月 2 日清晨,约翰?洛吉?贝尔德(John Logie Baird)成功的将比尔(一个表演用的玩偶的脸)的脸的影像成功的传送到隔壁房间的映射接收机(Cathode ray tube),这是电视发明的起源。在七年后的韩国诞生了一位日后将电视机带入艺术殿堂的艺术家—白南准(Nam June Paik,图 1)。

游历世界的漂泊者

出生於 1932 年的韩国,在接受完高中教育后,1950 年韩战爆发开始了漂泊的生涯,先后在日本东京大学完成音乐、艺术史和哲学的学位,接续到德国研修西方古典音乐及现代音乐,最后来到美国为其主要的创作舞台与定居地点,可以说是接受了战后文化重建的日本艺术启蒙,又来到欧战结束的德国接受另一番文化重生的洗礼,最后来到世界舞台的纽约,接受世界最迅速、最创新的文化潮流。或许没有韩战的爆发就没有今日的白南准,也因为在动荡又技术进步的年代,不得不的适应能力,造就日后大胆的创作企图,加上多样的异质文化洗礼,造就国际级的艺术观。

西方禅的启发

在日本求学阶段,接受的全是西方的音乐教育与思潮影响,不论在作曲方法或是音乐结构,甚至最根本的美学概念,都全盘唯西方化,例如毕业时的学士论文就是研究二十世纪重要作曲家阿诺.荀白格(Arnold Schoenberg)[1],这也导致后来继续前往德国慕尼黑大学,学习更纯正的西方音乐。但却在一次的音乐会中,有机会听到美国前卫音乐家约翰.凯吉(John Cage)[2] 的演出,而彻底改变了白南准,进而刺激他转往实验音乐、电子音乐发展,之后白南准回忆起那场音乐会,形容当时聆听的经验就如同参与「禅」修课时获得空的概念一样,也因此让白南准在日后的创作上都掺杂禅的意味。

也并非完全受到约翰.凯吉的演出而产生 180 度的改变,在这之前白南准已在位於科隆的电子音乐工作是从是实验工作,期中白南准对於噪音、声响的组合相当具有天分与创意,例如 Random Access(图 2)的创作,就是一种结合行动与声音的作品,参观者主动被允许自由操作作品,可能是破碎的噪音,也可能是田野纪实的声响,加上不准确的磁带、磁头读取过程,更造成另一种不确定的效果。在此白南准从追求西方美学到回归东方思源,甚至是一连串参与激流派(Fluxus)[3] 相关的行动音乐表演,都回应了受到约翰.凯吉的影响。

艺术家的新武器

后来由於部分行动音乐的表演充满更多视觉上的刺激,也可能是待在实验看著示波器将声音频率转换成视觉图像,开启白南准另一个创作的因子,於是选择了映像管(Cathode ray tube)作为他艺术创作的画布,当然这样的实验需要更大的资金挹注与技术支援,才能让白南准成功的在 1963 年於德国伍珀塔尔(Wuppertal)的 Parnass 画廊发表《音乐展览会——电子电视》(Exposition of Music——Electronic Television)。展览中展出相当多作品,总共使用 12 部电视、三部以上的钢琴以及一些小提琴、乐器等等,当然这些物件的原貌都已不易辨识,被缠绕上大量的电线、电子零件,甚至利用磁铁来制造出炫丽的画面,如作品 Magnet TV(图 3)利用简单物理现象构造出相当奇异的效果。

但在此次展出中,并没有造成极大的轰动,也并未构成录影艺术的要素,原因在於当时德国电视影像放送仅有一家电视公司,且一天也仅仅是播放几个小时的节目,因此白南准此次的展览也仅能在电子物件上作发挥,并未涉及社会媒体领域。不过,回顾来看艺廊老板著实有著强大的冒险精神,才不至於抑制了白南准的未来录影艺术创作上的发展。

录影艺术之父

在首次展览之后,白南准继续埋首实验室,与日本籍工程师 SHUYA ABE 合作开发利用电台频道控制的录像合成器,成功的将影像透过电子方式加以重组、处理,并结合及时电视讯号来进行创作。另外,当时先进的手持录影设备,也在白南准的巧妙运用下成为另一项创作素材,而创造出一系列例如《电视大提琴》(TV Cello, 1971)、《电视佛陀》(TV Buddha, 1974;图 4)、《电视罗丹》(TV Rodin, 1978)等。利用 SONY 录影设备至做出封闭循环录影作品,其中以电视佛陀最具代表性,白南准拿出他的古董收藏,一个佛陀的佛像再摆放了一个极具现代风格的球体型制的电视,结合及时的录影影像,让实体的大佛看著电视萤幕中产生的另一个大佛,一幅极为冲突但又透露出禅意的作品,让人不断去思考东方与西方、过去与现在、真实与再现等等议题,当然白南准陆续制作过类似的主题,但是这件电视佛陀堪称经典。

引领韩国新艺术浪潮

由於白南准在国际艺术舞台的崭露头角,完全掌握在白南准能及时嗅出敏感议题与最先进的语调,如同他在 1974 年提出Information superhighway [4] 这个未来概念,以及一些媒体成为操作工具的现象都转化成为艺术创作来表现,当然电视、录影也成为白南准怀念故乡的一种创作工具,例如 1986 年的作品就以白南准的韩国故乡图像为素材来进行创作,到 88 年更以 1003 台电视机与监视器讯号来制作一座电视塔,播放来自於汉城奥运会上的监视器讯号。白南准并没有忘记韩国,而韩国的中生代艺术家也没有忘记白南准,陆续受到白南准的影响朝向媒体艺术、数位艺术创作的道路前进。

[1] Arnold Schoenberg;现代音乐作曲家,参见维基百科解释:en.wikipedia.org/wiki/Arnold_Schoenberg
[2] John Cage;现代音乐家,与小野洋子、白南准、草间弥生等人皆为活跃於纽约艺术圈的 Fluxus 成员
[3] Fluxus;参见维基百科解释:en.wikipedia.org/wiki/Fluxus
[4] Information superhighway;直译为资讯高速道路,参见维基百科解释:en.wikipedia.org/wiki/Information_superhighway

【图说】
图 1:白南准(Nam June Paik, 1932~2006);林景瑞提供/图片出自网址:www.paikstudios.com/images/njp_rip2.jpg
图 2:Random Access, 1963
图 3:白南准《磁力电视》(Magnet Tv, 1965);林景瑞提供/图片出自网址:www.fh-server.net/net_students/wallenborn/NameJunePaik/PICs/content/MagnetTV.jpg
图 4:白南准《电视佛陀》(TV Buddha, 1974);林景瑞提供/图片出自网址:www.paikstudios.com/images/crop0025.jpg

■【授权方式:】姓名标示 - 非商业性 - 禁止改作

3、历史上有哪些“新”媒体艺术

新媒体艺术是什么  作者:苏也

与沙发和坦克一样,当代艺术这个概念也是个外来词。早在一百多年前的1913年,杜尚就已经把车轱辘安在了木椅子上边,而纽约也开始了如今赫赫有名的“军械库艺术展”(The
Armory
Show)。所以说,现当代艺术在西方世界已有正统的百年历史,艺术理论水平,艺术表现能力,大众审美水平都得到了时间和数量的重重历练。而在他们看来已经司空见惯的,甚至是已经不再新鲜的新媒体艺术(New
Media Art)在中国大陆还是知者甚少。不少在学校研修新媒体艺术专业的学生,也不知道该如何向自己的家人和朋友解释自己到底在学些什么玩意儿。
那么,新媒体艺术到底在做些什么呢?
首先,新媒体艺术已是一个非常大的概念范畴,属于当代艺术的一种新型表现形式。顾名思义,新鲜的媒体技术是它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按专业解释来说,新媒体艺术主要指——那些侧重利用现代科技、新媒体形式和新的观看方式,去表现作品主题的艺术作品。而这个新媒体艺术的概念又可以按照媒介的不同来细分成许多具体分支,主要的有:数码艺术(digital
art), 电脑图绘艺术(computer graphics), 电脑动画艺术(computer animation),
虚拟艺术(virtual art), 网络艺术(Internet art), 互动型艺术(interactive art),
电子游戏艺术(video games), 电脑机械艺术(computer robotics),3D打印艺术(3D printing),
还有利用了应用生物科技的艺术作品(art as biotechnology)。
以上密密麻麻列出的这一组概念,每一个都可以单拿出来做一个专业课题。在西方艺术院校,通常也会用一个学期的专业培训和艺术实验去研究某一个表现形式。复杂、精准、有效的细分,正好说明了西方当代艺术在新媒体艺术表现形式里的发达程度;这就跟好莱坞电影工业一样,每一个工种的专业化分程度,直接代表了整个工业的良性发展水平。
这其中,有很多媒介分支都有所交集,而一般的新媒体艺术作品也会采用多重技术,利用观者的多项观感,涉及好几个专业领域。因此,在较为粗放的理解里,人们也通常把新媒体艺术作品统称为“数码艺术”(Digital
Art);或者按照另一个更为时髦的定义来说,新媒体艺术也属于“时基艺术”(Time-Based
Art)。在“时基艺术”这个定义里,艺术作品把时间这一概念引入了作品的创作和理解过程之中。在我们三维的、立体的生活里,还有一个看不见的维度其实也在发挥着重要的影响力,这个无形无影、但无处不在的“第四维作用力”,就是时间。

时间,一直以来都是各种科学家和人文艺术家所研究的主题。在天体物理里,时间是一个具体的单位,而在人文科学里,时间多半是个感性的概念。看不见、摸不着,但无时不刻地影响着个体的生命和人类的历史。随着现代艺术的发展,和科技对人类理解力的影响,视觉艺术家也开始越来越普遍地意识到时间这一客观单位的存在,于是越来越多的视觉艺术作品把时间和时间的影响力作为了自己表达和讨论的内容。
目前,国际上重要的现当代艺术机构,例如纽约的现代艺术博物馆,古根汉美术馆,还有伦敦的泰特现代美术馆都已经将“时基艺术”列为了他们的常规艺术媒介分类。“时基新媒体”(Time-Based

Media)在西方发达国家的艺术概念里,已经和绘画、雕塑、摄影、装置等常规艺术种类一起,并驾齐驱,被视为了艺术收藏、艺术编辑、艺术理论研究的一个大方向。而中国内地的大众对这个概念可能还非常陌生,那么,这个听起来科幻感十足的时基艺术到底指的是什么呢?
依照纽约古根汉美术馆给出的定义来看,时基艺术是,“包括视频、电影、幻灯片、音频和以电脑科技为基础的当代艺术作品;这些新媒体艺术作品把时间作为一个作品的创作维度,并且通过时间的流逝让观者参与其过程之中。”[1]在这个定义里,我们就可以看出时间的流动性,以及观者的参与性在时基艺术里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在传统的艺术分类中,我们可以简单地将艺术分类为二维作品和三维作品。二维作品应该最好理解,多为我们熟知的架上作品,包括绘画,摄影,拼贴,印刷品等;而三维作品则会从墙壁上走下来,在长宽高的世界里延展,例如雕塑和装置艺术。而时基艺术则是在三维艺术的长宽高之上,又加入了时间这一抽象的坐标轴。把时间的流逝,观者的参与,身体的感知,这三大要素引入了当代艺术的表现形式和创作方式之中。
这么听起来,描述时间的时基艺术似乎还是有些玄而又玄。但实际上,新媒体艺术基于其自身新奇的表现力和观者的参与性,应该是最容易被理解、最容易吸引人的艺术形式之一。这里,就要涉及到人类观看方式的改变。

在长期的艺术史里,人类对于艺术的解读和观看都是被动的。就拿我们最为熟悉的油画来说,艺术家将它们创作出来,可以选择让它们永不见天日;而那些被藏家、艺术机构拿出来展览的油画作品,也是安静而正经地待在雪白的墙壁上,保质保温,且不动声色。观众来到它的面前,也只感小心翼翼地观察,搜肠刮肚地去揣摩,用眼睛和脑子去想象,不能与之触碰,更别想和它对话。这种我们已经习以为常的艺术观看方式其实是一种一厢情愿的投入,是十分被动的艺术审美体验。我们在自己的脑子里绞尽脑汁,胡思乱想,试图了解艺术品背后的用意和故事,但这么多的努力其实还不如艺术家本人的一个词,或是艺评家的一段话。
然而,随着新的科技进步,新的人类交流方式的产生,新媒体艺术正在打破这种被动的艺术欣赏方式,一种交互的、对话式的观看方式正在出现。借着影像声效的吸引,搭着时间的桥梁,时基艺术作品正在把观者的参与和互动带入到当代艺术的语境里。如果说,传统的艺术作品是静态的,那么新媒体艺术就是动态的;如果说,传统的艺术表达是单向的,那么新媒体艺术的沟通则是双向的。
在这种双向的观看方式里,时间成为了新媒体艺术的关键语境。时间的流逝,观者投入在一件作品里的时光,在这段时光里光线、声音、空间、活动对于观者的影响,都是一件时基艺术作品所需要掌控和展现的。所以说,观看一件新媒体艺术作品的理想型,应该是一次四维的、双向的、全身心的体验。
因此,现在当代艺术的发展中,新媒体艺术创作的一大趋势就是在时基媒体,数码艺术,和装置艺术的基础上利用时间的作用和人类的感官这两大重要元素,突出艺术作品的“对话性”和观者的参与感。于是,交互艺术(Interactive

Art)这一新媒体艺术分支在各大艺术商览和艺术年展上大放异彩,也有越来越多的专业院校和艺术机构把作品和观者的互动性(interactivity)作为了一个专门的课题来研究,来讨论。而对于那些不懂艺术理论和艺术流派的普通大众来说,互动性的艺术作品也是十分有趣的,它们要么是用突出的视觉效果和听觉效果吸引着来往的观众,要么是用先进的科技完成与观众的交流。总之,作品本身的互动性总是会让是新媒体艺术快速地吸引众人,在单独或者集体的参与活动中传达艺术家所要表达的主题和情感。
这种艺术的“互动性”可以有不同的理解。例如,做出一只机器人的手臂跟每个前来的观者握手,这是一种直接的、可视的互动;但艺术家也可以营造出一个视觉幻像,用空间和体验去迷惑观众的神经和感知。显然,第二种类型的互动显得较为“隐形”和“诗意”,是我更为欣赏的艺术表达方式,但同时,这种潜移默化的互动性艺术对体验者也有一定的要求,作品意义的完整需要观众的适当参与,审美基础和思辨能力。但无论是哪一种交互形式,大部分的新媒体艺术都是利用时间的作用,身体的参与和我们的感知能力来实现意义和内容的交流与互动。

时间的流逝,观者的参与,身体的感知,这三大新媒体要素在不同的艺术作品里所占有的比例各不相同,或者说,所采取的步骤是不一样的。越复杂、越大型的新媒体艺术所需要的观者投入比例更大。例如,一部视频短片作品,用显示屏展示给观众,观众所需要的投入就是站在显示屏跟前,花上几分钟的时间去观看这部作品,在时间的陪伴和流逝下,逐渐理解艺术家的意图;而许多新媒体互动装置作品所需要的观众投入则显得更多,你不仅需要时间去体验艺术家营造的环境,甚至还需要真刀真枪地去触碰、去操作、去完成一个装置,最后还要根据自己的眼耳口鼻手所获得的信息去消化得出这一段体验中所蕴含的意义。
那么,就观众投入的比例由浅到深的顺序来看,新媒体艺术发生的早期作品,包括录像艺术、幻灯片艺术、音频艺术,到后来的视频艺术,都还只是需要观众的观看和收听,利用我们的视听感官;而到了当代的艺术现场,越来越多的新媒体艺术大面积、大规模地动用观者的各方面感官,甚至有些作品没有了观众的参与根本就不存在。这些观者参与性的比重加强,一个是新媒体科技的交互创新所带来的,二个也是随着大众媒介、网络环境、社交媒体的不断兴盛所造成的——现代人的观看和体验方式已和几十年前大为不同。艺术家一方面用作品传达着这类的讯息,一方面又让观众在体验式的观看行为中意识到这样的时代和文化变迁。
不过,现在再回首新媒体艺术产生的初期,许多艺术家在七十多年前就已经预言了如今的媒体观看模式。例如,2006年去世的韩裔美籍艺术家——白南准(NamJune
Paik),他被美国人誉为“录像艺术之父”(Father of video art),也是当之无愧的新媒体艺术先驱。
白南准在其1972年撰写的文章中,就预视了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和信息全球化的必然趋势。他也代表了早期新媒体艺术家的一个共同特质——醉心于钻研科技的潜力和新的视觉表达语言。他们这一批被后人称为“图像工程师”(image
technician)的艺术家终日埋首实验室,研究新的图像技术和新的播放技术对艺术的直接影响。例如,白南准与日本籍工程师Shuya
Abe合作开发的录像合成器,就利用了电台频道控制的录像装置,成功的将影像透过电子方式加以重组和处理,并结合及时的电视讯号来进行艺术创作。同时,白南准还将当时十分时髦和先进的手持录影设备融入到艺术当中,与传统的文化符合和观看方式产生了有趣的对话,创作出了一系列例如《电视大提琴》(TV
Cello, 1971)、《电视佛陀》(TV Buddha, 1974)、《电视罗丹》(TV Rodin,
1978)等重要作品。其中,以他的《电视佛陀》最为著名,白南准采用了一套SONY录影设备,制作出了封闭循环的录影作品,将他自己的古董收藏——一个佛陀的佛像,摆放进入了一个极具后现代风格的语境之中。一架SONY录像机对着闭目禅修的佛陀,拍摄下的影像出现在了一个极具摩登风格的圆型电视机中,结合及时播放的录影影像,让真实生活里的佛像与闪烁的电视萤幕中“倒映”的佛像产生了有趣的面对面。这是一幅极为冲突但又透露出禅意的作品,让人们不断去思考东方与西方、过去与现在、真实与再现等重要艺术主题。
除了录像、及时播放、电视显示屏,还有一项技术常常被运用到新媒体艺术的创作里,那就是投影技术。1957年出生于纽约的美国艺术家托尼·奥斯勒(Tony

Oursler)就是一个长期利用图像投影技术的艺术家。虽然他的作品包括绘画、雕塑、行为艺术,但最具代表性的是他的投影装置作品。在奥斯勒的创作里,他常常将人脸和五官的一部分投影到自制的雕塑表面,让一个奇形怪状的物体展现出栩栩如生的喜怒哀乐,再借助投影环境的灯光效果,奥斯勒的投影雕塑往往会给人十分惊愕的视觉效果。那种刻意为之的视觉张力、人类器官的熟悉和不安、怪异的生命力都形成了奥斯勒的艺术语言。通过造型的叠加和投影带来的动态和声音,奥斯勒制造的新生物、新噩梦、新童话都是生动而夸张的,利用观者的感官认知和理性的不安和不适表现了当代生活中的焦虑和奇思。

4、新媒体有哪些,各有什么特点和趋势?

就是网络媒体,也叫第四媒体
人们按照传播媒介的不同,把新闻媒体的发展划分为不同的阶段——以纸为媒介的传统报纸、以电波为媒介的广播和基于电视图像传播的电视,它们分别被称为第一媒体、第二媒体和第三媒体。
1998年5月,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在联合国新闻委员会上提出,在加强传统的文字和声像传播手段的同时,应利用最先进的第四媒体——互联网(Internet)。自此,“第四媒体”的概念正式得到使用。
将网络媒体称为“第四媒体”,是为了强调它同报纸、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介一样,是能够及时、广泛传递新闻信息的第四大新闻媒介。从广义上说,“第四媒体”通常就是指互联网,不过,互联网并非仅有传播信息的媒体功能,它还具有数字化、多媒体、实时性和交互性传递新闻信息的独特优势。因此,从狭义上说,“第四媒体”是指基于互联网这个传输平台来传播新闻和信息的网络。“第四媒体”可以分为两部分,一是传统媒体的数字化,如人民日报的电子版,二是由于网络提供的便利条件而诞生的“新型媒体”,如新浪网。
人类的每一次技术进步都会带来艺术上的巨大变革,比如透视学和几何学的发展影响了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矿物和油料的提纯技术的发展影响了北部欧洲明朗而富有层次的油画塑造风格;机器生产的颜料和光学的研究的成果促成了外光写生和印象派的发展。在20世纪,在艺术和科学技术之间最大的发展就是图像技术对于艺术语言特殊影响作用。
艺术不仅要为社会创造视觉财富,同时也必然要对社会文化进行视觉化的思考。只有这样,艺术才能真正的实现自己的功能。本世纪以来,伴随着流行文化的发展和商业性电视节目的普及,艺术家们开始了对于图像化的视觉接受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思考,另一方面,开始了用实用包括摄影、电影、电视在内的各种图像技术来从事这种思考和创作。从未来派开始,摄影和现成图像的拼贴就成为了艺术创作的重要方式;从激浪派的白南准开始,电视就开始作为一种新的视觉技术在个性化的视觉创造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在整个20世纪,摄影和电视乃至电影胶片都被从流行文化改造成艺术创作媒介。摄影本来是记录性和纪念性的工具,而艺术家则从中抽离出了摆拍和拼贴的技术手法,结合图像的本身的客观性,将其发展成为独特的个人叙述方式,从而出现了超现实主义的摄影、辛迪·谢曼的假“电影剧照”和杰夫·沃尔的伪“真实”等等。在录像艺术中,艺术家们结合电视的电子媒介特性,创造出和大众电视节目的不同的“艺术性电视节目”,从而出现了白南准的“电视电子画”、以及道格拉斯的“延长电影”等等。
二 就像摄影术和电影胶片是上个世纪之交的重大视觉技术发展一样,数码技术是一个新的世纪之交的视觉技术发展。同样,它也必然会影响到视觉艺术的发展。
拼贴和传统的暗房工艺中的多次曝光和多底合成,在技术上己被更方便也更强大的数码影像所替代。数码处理是图形的拼盘,它比起手工时代的暗房*作在技术上更圆熟完美。摄影的力量来自人们对其客观性的信任(尽管事实上他的客观性是可疑的),幻想世界式的数码蒙太奇在因为其貌似客观而获得信任的同时,埋下了无数的机关,吸引了长久和反复的凝视,客观形象摇摇欲堕的危机感带来了真假之间强大的张力。数码影像是拍摄之后对图片的处理,数码影像使得图片的体量变得无限,这样它比传统的摄影走得更远,于是出现了照片装置化。其实巴巴拉·库格所营造的铺天盖地的巨大的图文空间己经是一种装置性的“场”。
在录像艺术中,数码技术使录像短片轻松的分享了电影美学的许多成果――各种经典的电影时间处理手段适用于录像。如“闪回”作为逆转时间、激活记忆库存的倒叙手法;慢镜延缓时间以凸显微妙细节的戏剧性;切换中的时间拼接以改变叙事流程,取消因果关系甚至提示同时性的手法;快镜密集地压缩时间缩减事件过程以强化其符号意义等。但录像的时间处理在数字化方式下有着更大的弹性:画中画、多层叠画等各种数字特技所刨造的多种时间维度重叠交叉并行的种种关系,大大丰富了传统电影语言,三维动画造型的介入更是使任何奇思异想却可能成为视觉现实。
伴随着录像和录像装置的出现,互动性开始成为录像艺术超越其他传统艺术媒介的优势。而数码技术的发展在造就了CD-ROM和网络的同时也使原来那种用若干个电视屏幕或者昂贵的投影设备制造的互动性变得更加轻松的得到实现。
今天人们所谈论的多媒体艺术已经比线性演进的电影叙事厉害太多了,结合了视频、声音、文字的超级文本不但可以链接到无穷无尽的其他文本之中,更可以由多种路径进入,这已经使超级文本成了一座迷宫,而它所提供的互动性几乎使无穷无尽的。从目前人们设想的数码多媒体概念来看,今天的多媒体艺术还只是一个粗胚,我们还有更多的可能性去发掘。
多媒体对于艺术意味着综合性的某种复兴。我们知道现代主义时期是各种艺术门类自我净化的擂台,绘画要排除文学性乃至物象成为画布上的一些颜色,最终走到了抽象绘画。音乐要成为激浪派的那种纯粹的声响,摄影中出现了纯影派。古代艺术中,比如大教堂中,壁画、雕塑、管风琴和建筑空间协同起作用,渲染心理氛围的"场"的工作方式看来可能在多媒体中再次出现。就象教堂中的祭坛画搬到博物馆的聚光灯下就不再神秘,多媒体将把各种艺术再次捆绑在一起,营造出不可还原为组合要素的综合体验。
对于多媒体创作所需要的能力而言,传统分科的专业艺术训炼是远远不够的。这使创作成为多学科人才之间的一种协作,再加上我们已经意识到的数码作品在传播中多次再加工的特点,多媒体同样加剧了个人作者的匿名,就象荷马史诗并不是荷马的个人写作一样。我们在电影片尾长长的字幕中己经见识过这种集体创作的力量。另一方面这也可能为达芬奇式的全才的出现提供空间。多媒体艺术是正在出现的数码艺术品种,它吸纳了此前许多艺术方式之长,集图、文、影像、声音和互动性于一体,可述可论,也可以平直地铺陈,更可以单线深入,可能性极为丰富。我们今天所接触到的只是正在形成的冰山的一角,它的潜能还有待更多富有想象力的实践去开发出来。一旦互动性数码多媒体作品置身于网上成为网络艺术时,将大大加强了的观众参与程度,将巨大地改变我们传统的艺术概念。今天出现在网络上的艺术品绝大多数还是落后于网络本身的东西。你打开网上跟艺术有关的站点和主页,看到的还是油画、国画、雕塑。可这些东西都还不是真正跟网络般配的艺术。网络艺术当然应该是多媒体,当然必须是互动的,链接着无穷无尽的东西。
三 美国著名的文化理论家丹尼尔·贝尔曾经说过,从20世纪的下半期开始,人类已经由以读和写作为接受知识的主要方式,转变为以看和听作为主要的方式。尽管作为新保守主义的代表人物,丹尼尔·贝尔对于看听文化禀持着怀疑和批判的态度,但是显然从文字阅读转向图像阅读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电视、电影、网络和集声音、图像和文本为一体的电子读物的出现无疑会对人类的知识结构、认知方式以及行为方式产生重大的影响。伴随着全球化发展的必然趋势,中国在改革开放以来整个社会的文化传播方式也以一种加速度在向图像化方面发展。
文化和艺术的社会功能要求我们必然对这种图像阅读的潮流作出回应。回应的方式无怪乎有两种,一种是技术和视觉样式上的开拓,一种是用艺术的方式和视觉艺术的理论对图像阅读的时代特征进行思考,并将这种思考用符合这个时代视觉接受方式传达出来。因此,将数码影像艺术引入到当代艺术中来便具有特别的意义。艺术家对数码媒体的参与,往往凭借着丰富的艺术资源,所有的这些都能为数码技术在纯艺术和应用艺术上的运用提供新的可能性。他们的时间必然和商业性的数码技术公司有着积极的互补意义。和受市场制约的商业性数码技术公司相比,在艺术家的时间有着一定的前瞻性、探索性和学术性。艺术史中已有的艺术资源能使数码技术制造出更丰富、更奇特的视觉成果,满足着日益增长的社会精神需求,丰富着我们的社会生活。另一方面,数码技术作为一种艺术表现手法,同时运用在视觉艺术和实用艺术之间。所以在将数码影响纳入到艺术时间中来无疑是这两者之间的一个交换管道。它能有效的将纯粹个人的视觉创造有效的转换成社会性的视觉产品,同时又能将社会中已经出现的视觉现象系统和有效的转换成个人视觉创造的资源。
我们今天所说的高新技术,事实上是一个相对概念,即每一个时代都有自己时代的高新技术。新石器对旧石器而言,就是高新技术;青铜器对石器而言,就是高新技术;煤铁对以往而言,就是高新技术;工业化对它以前的时代,都是高新技术;而信息技术,对以前任何历史时代而言,都是高新技术。所以,所谓高新技术,就是人类在发展中,不断发现、发明的,比之以往更优越、更实用的技术。

● 新媒体艺术在欧美已经成熟了吗?

20世纪60年代,信息革命使个人电脑成为计算机的主要形式,掌握了便携式摄影录像设备的艺术家,开始将这一媒体用于艺术表现,新媒体艺术由此开端。70年代初,欧美许多大众电视台纷纷设立实验电视节目,尝试在大众电视网中接纳实验性的艺术作品,并提供将新技术与艺术思潮结合的实验场所。这些实验电视中心,为艺术家提供最新的设备,与技术人员合作的机会,直接促成了许多令人耳目一新的电子视觉,造就了录像艺术的第一代大师,同时也刺激了新技术的创造性运用。如1973年,录像艺术家白南准(NAN JUN PAIK)与工程师阿比合作,开发了同步混像器,今天这已成为电视编辑的基本功能之一。70年代末期,美国的福特基金会、洛克菲勃基金会等,减少对大众电视实验性节目的资助,转而直接资助艺术家,国家艺术基金也开始赞助非赢利性的媒体艺术中心。这些媒体中心提供了比电视台更民主的方式,也更容易接触到新的数字化技术,这些中心创作的录像作品较少在电视网中播出,而是在博物馆和画廊展出。于是,艺术家开始考虑将电子媒体与传统视觉艺术的空间结合起来,这就促成了录像装置的成熟。

从80年代开始,录像艺术在各种国际艺术大展上出尽风头,它以新技术的强大威力,以传统媒体无法抗衡的敏感性、综合性、互动性和强烈的现场感,在国际艺术大展上频频亮相,成为与架上艺术、装置艺术并驾齐驱的主要艺术媒介。90年代以后,世界各大艺术馆,不但纷纷举办专门的录像展览,还先后设立了录像部门或制定录像计划。世界各地的艺术机构定期举办录像节,推动新媒体艺术的传播和交流。近年来,由于个人电脑日趋成熟,许多作品以互动多媒体光碟的形式出现,1998年的波恩录像节为多媒体作品专门设立了奖项,互联网作品也正在蓬勃发展中。

到了今天,新媒体艺术已经发展成单频录像带作品、录像装置作品、多媒体光盘和网络艺术的大家族。与之配套的各种培训、服务和研究机构也应运而生。培训中心如欧洲的EDA,研究机构如法国的皮埃尔·夏尔费国际影视创作中心,英国的LUX CENTER,德国的ZKM等。此外还有许多半赢利的制作中心,以低于商业价格的水平向艺术家开放。对新媒体艺术的资助,大量来自高科技公司的文化基金,如柏林录像节由苹果电脑资助,汉堡录像节由西门子资助,卡赛尔文献展的技术部分由IBM和SONY赞助。对新媒体艺术的支持提升了公司的文化形象,展示了新媒体的艺术魅力与技术潜能,在新媒体艺术与新技术之间形成了良性循环的关系。

在媒体工业与相关政府机构的支持下,不少媒体艺术乌托邦相继成立,其中最知名的有位于德国卡斯鲁尔(KARLSTUHE)的“ZKM”(CENTER FOR ART AND MEDIA)、奥地利林兹(LINZ)的“AEC”(ARS ELECTRONICA CENTER)及日本东京的“ICC”(INTER COMMUNICATION CENTER)等,目的是为了促进当代艺术与科学的对话。ZKM成立于1990年,1997年10月正式开始运作。是世界上第一个唯一以“互动艺术”(INTERACTIVE ART)为主题的博物馆。它的宗旨是创建一个艺术与科技相结合的大实验室与媒体城,一个将掀起新视觉运动的“新包豪斯”。ZKM是典型的德国式企业经营方式,在大型企业如西门子赞助商与创馆馆长克罗兹(HEINRICH KLOTZ)的理念下,希望延续包豪斯时期的理念,继续成为一个与工业结合的艺术殿堂,以印证所谓的“第二次现代”理念。ZKM成立的构想,缘自德国一个地方政治人物LOTHAR SPAETH的想法,他希望设立针对艺术与媒体科技,特别是视觉影像、音乐新闻的研发机构,并且选择了前法兰克福国家建筑博物馆创办人克罗兹为计划主持人及馆长。该馆主要是发展媒体创作、收藏、展示及推广德国科学文化,1992年起举办“MULTIMEDIALE”多媒体艺术双年展,以展示其媒体艺术收藏品、国际知名媒体艺术家和中心艺术家作品。

从新媒体艺术在欧美的发展,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看到,这种艺术形式的产生,一开始就与商业利益紧密地挂在一起,所以,它更多的不是展示艺术,而是展示新技术产品,参观这种新媒体艺术展,给人的感觉更象是参观商品展销会。

● 我们准备好了吗?

喜新厌旧是人类的天性。创造新技术,利用新技术,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必然。在中国IT产业和欧美新媒体艺术的双重冲击下,中国的新媒体艺术开始在近乎朦胧的状态下起步。

新媒体艺术,不但中国的大众感到陌生,就是中国的艺术家们也并没有完全理解和认同。但是,和世间一切事物的发生与发展一样,新媒体艺术也不是等你完全理解和接受,才走进你的世界,不论你喜欢不喜欢,它总是按着自己的规律破门而入。新媒体艺术在中国的发展大约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中期,开始出现一批较优秀的作品和成熟的艺术家。1996年9月,在杭州中国美术学院画廊,举办了名为《现象与影像》的中国第一次录像艺术展。这个展览包括十几件录像装置和几个录像带作品,集中了中国第一代录像艺术的开拓者。该展在国内外获得了巨大反响,各地传媒以极大幅面加以报道,更有《文艺报》把这一事件评为当年中国美术十大新闻。该展被许多批评家定位为中国当代艺术中重要的里程碑。

1997年,在北京涌现了数个纯粹由录像艺术组成的个人展览,如《王功新个展》,宋冬的《看》录像艺术展,邱志杰的《罗辑:五个录像装置》个展。这标志着中国新媒体艺术家不但作为创作群落成为焦点,也开始以个体的方式冲撞着当代中国艺术市场。更多受此影响的艺术家开始投入录像艺术创作,他们的成果在《97中国录像艺术观摩展》中得到了体现。至此,录像艺术成为中国美术界的热点,《九十年代中国美术年鉴》特辟一章,叙述录像艺术的兴起。与此同时,中国录像艺术的活跃引起了国际艺坛的瞩目,中国新媒体艺术家的作品开始频繁地出现在世界各地重要的媒体艺术节上。随着IT产业的发展,个人电脑上的编辑设备廉价并得到普及,不但录像艺术进一步得到繁荣,而且更多的艺术家着手探索互动多媒体艺术和网络艺术。

新媒体艺术在中国,算起来不过十来个春秋,但是,它却和产生它的基础——新媒体,包括声、光、电和IT产业一样,以非常惊人的速度发展和壮大起来。MOMA录像部主任芭芭拉·兰登认为:“录像艺术在中国的活跃,是在西方新媒体艺术的圆周闭合之后划出的一个新圆的起点。”虽然我们还不知道怎样才能更准确的定义新媒体艺术,也不论现在有着怎样的见仁见智的评论,更无须担心历史将怎样回眸中国新媒体艺术的发展历程,中国新媒体艺术为了画好这刚刚起点的圆,在努力着,前进着。

● 应该如何定义新媒体艺术?

新媒体艺术的先驱罗伊·阿斯科特(ROY ASCOTT)说:新媒体艺术最鲜明的特质为连结性与互动性。了解新媒体艺术创作需要经过五个阶段:连结、融入、互动、转化、出现。首先必须连结,并全身融入其中(而非仅仅在远距离观看),与系统和他人产生互动,这将导致作品与意识转化,最后出现全新的影像、关系、思维与经验。我们一般说的新媒体艺术,主要是指电路传输和结合计算机的创作。然而,这个以硅晶与电子为基础的媒体,目前正与生物学系统,以及源自于分子科学与基因学的概念相融合。最新颖的新媒体艺术将是“干性”硅晶计算机科学和“湿性”生物学的结合。这种刚刚崛起的新媒体艺术被罗伊·阿斯科特称之为“湿媒体”(MOIST MEDIA)。

新媒体艺术的表现形式很多,但它们的共通点只有一个,那就是——使用者经由和作品之间的直接互动,参与改变了作品的影像、造型、甚至意义。他们以不同的方式来引发作品的转化——触摸、空间移动、发声等。不论与作品之间的接口为键盘、鼠标、灯光或声音感应器、抑或其它更复杂精密、甚至是看不见的“板机”,欣赏者与作品之间的关系主要还是互动。连结性乃是超越时空的藩篱,将全球各地的人连系在一起。在这些网络空间中,使用者可以随时扮演各种不同的身份,搜寻远方的数据库、信息档案、了解异国文化、产生新的社群。

英国当代艺术研究中心新媒体部主任BENJAMIN WEIL,曾于1998年在上海策划了《数字艺术新媒体展览》,他认为:艺术作品首先需要提出艺术家的观念,然后再由技术提出最为巧妙和聪明的解决方法,将其完成。艺术作品与每个人的思维方式有关,由观念驱使的创作是艺术性的创作,而如果仅仅通过技术实现的创作就不能称为艺术创作。这恰好阐明了新媒体艺术中,艺术创作和技术应用的关系问题。1996年,《ETIME》杂志曾经探讨过NETART和ART IN NET两者概念的差别,这首先取决是技术,还是艺术家的观念,来有效地确定和影响艺术的创作。前者是技术性的,而后者强调了创作的人文观念性,这就像在录像艺术(VIDEO ART)出现的早期同样发生过类似的争论一样,究竟是以观念利用技术,还是以技术的利用作为艺术分类的纯粹标准。

网络艺术可以给观众带来很多不同的感受,比如有的作品利用文本与表演相结合,互相阐释作品,并且向观众提供机会,制作和共同完成作品。与传统艺术不同的是,网络艺术可以让作品与更多的观众进行直接的交流。在一些国际性的网络艺术展中,提供一种叫做网络虚拟建筑(WEB ARCHITECTURE)的展示作品方式,观众在艺术家的指引和带领下看作品,并由艺术家来介绍作品的创作意图,艺术批评家也可以同时进行评论。在整个网络建筑的参观过程中,观众网上的行为方式与实际情况的差别不会太大,就像我们平时参观其它艺术展览一样。

就艺术本身而言,新媒体艺术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观念艺术,以及由早期未来主义宣言、达达式行为和70年的代表演艺术等。沟通与合作,成为艺术家在新媒体艺术创作中关注的焦点,他们不断探索新的行为模式与新的媒材,企图发掘创造新思维、新的人类经验,甚至新世界的可能性。许多艺术家对于让观众参与到作品中深感兴趣,而艺术作品本身的定义也不再决定于它的实体形式,更多在于它的形成过程。总之,整个20世纪对于新科学的隐喻与模式的着迷,尤其是世纪初的量子物理和世纪末的神经科学与生物学,大大地激发了艺术家的想象力。

● 是艺术融入技术,还是两者都融入商业化?

然而,也有一些问题令人感到迷惘和困惑。罗伊·阿斯科特也好,BENJAMIN WEIL也好,他们很少谈及艺术家的艺术创造,更多的是谈新媒体的技术应用和掌握问题,以及新媒体艺术的市场问题,这就给人们一种错觉,新媒体艺术,最重要的不是艺术上的创造,而是如何引导艺术应用新技术占领市场。当然,这也许与新媒体艺术一诞生就与商业化结下不解之缘有关。罗伊·阿斯科特认为,对21世纪的艺术家来说,建构的问题比呈现的问题更重要。他说:“对网际网络、生物电子学、无线网络、智能型软件、虚拟实境、神经网络、基因工程、分子电子科技、机器人科技等等的兴趣,不仅关系到我们作品的创作与流通,也关系到艺术的新定义,关系到‘出现’美学(AESTHETIC OF APPARITION),以及互动性、联结性和转变性。‘出现’美学取代了旧式的‘外形’美学(AESTHETIC OF APPEARANCE)——后者只关心物体的外观和某些具体的绝对价值。然而新的‘出现’或‘形成’美学(AESTHETIC OF COMING-INTO-BEING)则试图透过科技文化的转化演变技术,与世界中看不见的力量形成互动。”

他又说:“真正有创意的数字艺术家不在于他会使用新科技,像从食谱中挑选一种烹饪法一样,而是由新科技来拓展市场、测试科技的极限、进而促成它的转变。因此,我们寻求的是具有高度反应力的智能机器与系统,它甚至还能预测我们的需求、以及展现一定程度的自我意识(但不是人工意识)。因此,置身于后生物文化中的艺术家是如何运作呢?我们必须拓展寻求新的经费来源与支持者。以画商与画廊为主的旧式市场,没有能力对待这样一种即使不全是昙花一现,但却不断在流动、在重新自我定义与自我转换的艺术。相对于艺术的传统以及它所形成的封闭性典范,我们似乎更容易接受科学的新发现与新尝试。同时,互动性传播系统中,人与人的亲密关系、以及全球网际网络中心智之间的互联性,意谓着一种新形态的精神性的出现。我们需要与科学家、高科技人员和企业,建立有意义的联盟——他们不仅挑战与测试我们的创造力与想象力,而且更提供我们编织甚至实现幻想的可能性。若这些企业尚未存在,那么我们就必须发明他们。毕竟,就在纯粹想法以及创新性行为上投资这点来说,硅谷的新创企业与新股票上市公开发行价(IPO-Initial Public Offering)和文化与观念艺术有非常相似之处!而我们这些数字、后生物艺术家在工作上进行智性与财务投资的同时,将创造新的行为模式、新的社会组织、心智与科技的关系,以及身体与仿生学、电信系统之间的相生关系。”

从罗伊·阿斯科特上面的谈话中,我们似乎得到这样的印象:新媒体艺术将逐渐融入媒体技术当中;新媒体艺术家将转化成媒体技术专家,或者被媒体技术专家取代;新媒体艺术将更加商业化;新媒体艺术将为媒体技术的存在而存在,为媒体技术的发展而发展。这就是叫人迷惘和困惑的理由。但是,不论新媒体艺术今后的走向会怎样,它必然会随着IT产业和INTERNET的发展而存在和发展下去。我们不必急于给新媒体艺术下什么样的结论。
新技术还将迅猛的发展下去,对艺术与设计的影响和参与,也会越来越深入,艺术与科学共同作用于我们的生活,或者说艺术与科学的界限将会越来越模糊,这可能是一种无法回避的现实。但是,我们也不能就此把艺术与科学等同起来,认为新技术将使艺术变成科学,或者科学成为艺术。技术追求统一性、标准化、定型化,因为只有这样才符合工业化的大批量生产;艺术追求个性化、独创性、求异性,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够满足人类的审美情趣。我们可以把一种新技术作为创造艺术的手段,我们却不能把一种新艺术当成技术发明的方法。

5、白南准作品评论

 提及白南准,当代艺术界无人不知他是堪称典范的激浪派艺术家,2006年,他在美国迈阿密的住所离开了人世。但对于他的艺术是被世界所熟悉的,在视频艺术、行为艺术、雕刻等多方领域,而他的作品能集中的在中国展出还是首次。
10月27日下午5时,在草场地艺术区都亚特中国(doART CHINA)画廊举办了白南准个展,主要展出白南准先生20世纪八十和九十年代的视频雕塑作品。其于20世纪六十年代制作的将电视画面通过视频信号转换器转换成新的影像的《电视试验》系列、20世纪七十年代与Charlotte Moorman (1963-1975) 共同制作的表演照片以及运用闭路电视系统的《Swiss Clock (1988)》也在本次展出作品之列。他的作品并非单件的影像显示器,而是由对立要素组成的有机生命体。他的视频雕塑展示了一种新的“吸收视频”的方法。从第0秒开始,视频影像流不断地溶入雕塑本身,这种独创的艺术形式使时间这一抽象概念得以具体化。
Video艺术的诞生
1965年,韩国裔激浪派艺术家和音乐人白南准在纽约拿着最早的索尼便携式摄像机拍摄第五大道的教皇人员,这一天标注着Video的诞生。从历史角度看,白南准的教皇录像获得了美国“第一个”Video的称号,大部分原因是由于他持续了一个多产的和有影响的早期Video艺术家出现。他还是Video艺术的第一代人。
Video艺术在实践形态上主要表现
1.Video与装置空间的结合。2. Video作为纪录概念艺术、激浪派、偶发表演的文献手段。3.“游击Video”。4. Video媒体与现场表演和音乐Video的结合。5.以Video为媒介进行公共交流的观念艺术。6.计算机数字影像和互动技术的Video。7. Video艺术中的女性主义、身份和政治以及后殖民的文化批评主题。
激浪派效仿达达主义、未来主义
激浪派效仿达达主义、未来主义所提出的诸多理念在20世纪后半叶大行其道:1.将音乐与动作、机器与人体、绘画与音乐、雕塑与绘画、戏剧与舞蹈及诗歌与技术相互融合,重新界定艺术流派和艺术媒介。2.实现各类艺术的交融以及艺术和生活的交融。3.观众参与和行动指导。4.利用电子媒体。5.新方法、新媒体和新材料,这一规模宏大的重新界定使概念艺术、电子音乐、影像艺术、动作艺术、身体和表演艺术、装置艺术、行为艺术等应运而生。

6、视频艺术的视频艺术之父

白南准先生的艺术创作一贯坚持“艺术和生活的交流”这一主题。作为Fluxus(激浪派)运动的一员,白南准先生的行为艺术是音乐与话剧,或者音乐行为和非音乐行为的结合。他的艺术作品将观众从被动聆听艺术声音的位置中解脱出来,使观众成为作品的一部分,从而给观众更加强烈和直接的冲击。
白南准先生的第一件视频艺术作品利用磁石靠近显示器的阴极射线管以及运用图象信号转换器的扭曲效果,向我们展示了一系列从电视节目中挑选出来的形象。这件作品解构了电视的大众传媒性以及单向交流性。这一风格在白先生之后的作品中得到了延续。白南准先生运用闭路电视系统,引导观众观察他们自己的实时影像。他使用便携录影器材,在移动记录的同时将录制的影像播放给观众。这一创作方法,将观赏者的反应也溶入了艺术作品本身。 都亚特中国画廊主办的本次个展,主要展出白南准先生20世纪八十和九十年代的视频雕塑作品。其于20世纪六十年代制作的将电视画面通过视频信号转换器转换成新的影像的《电视试验》系列、20世纪七十年代与Charlotte Moorman (1963-1975) 共同制作的表演照片以及运用闭路电视系统的《Swiss Clock (1988)》也在本次展出作品之列。另外,视频雕塑作品《Newton (1991)》以及《Darwin (1991)》也将展出。这也是这两件作品在亚洲的首次亮相。
活跃在中国现代艺术的舞台上的年轻艺术家们正在积极拓展想象力,进行不同的尝试。白南准先生的个展作为都亚特中国画廊的第二次展览具有重大的意义。
白南准先生告诉我们顺应游戏规则可以获胜,改变游戏规则也可以获胜(Chosun 日记,8月15日,1992,韩国), 让我们在他构建的视频艺术的花园里,沿着这位才华横溢、永不言弃的艺术家的足迹去领略他与众不同的人生。 白南准于1949年生于乌克兰敖德萨州,现居住及工作于德国卡尔斯鲁厄市。
曾任neue galerie(奥地利格拉茨)馆长、 Hochschule fur Angewandte Kunst(奥地利维也纳)教授、奥地利pavillon的威尼斯双年展专员,及 Institut fur Neue Medien(德国法兰克福)主任。
1999年起出任ZKM Zentrum fur Kunst und Medientechnologie(德国卡尔斯鲁厄)主席。 白南准是堪称典范的激浪派艺术家。他是1945年以后兴起的最重要的先锋派艺术——音乐先锋派、电影先锋派、行为先锋派和媒体先锋派的核心成员。所有活动的背后是他对模拟技术和数码技术的浓厚兴趣。
激浪派仿效达达主义和未来派所提出的诸多理念在20世纪后半叶大行其道:
1.将音乐与动作、机器与人体、绘画与音乐、雕塑与绘画、戏剧与舞蹈以及诗歌与技术相互融合,重新界定艺术流派和艺术媒介;
2.实现各类艺术的交融以及艺术和生活的交融;
3. 观众参与和行动指导;
4.利用电子媒体;
5.新方法(如编程)、新媒体(如电视)和新材料(如芯片)。这一规模宏大的重新界定使概念艺术、电子音乐、影像艺术、延展电影、动作艺术、身体和表演艺术、卫星电视、装置艺术、环境艺术、行为艺术、程序艺术和指导艺术等应运而生。
回顾白南准先生辉煌的艺术生涯时,我们发现其在激浪派艺术的各方面涉猎甚广,作品的艺术融合形式繁多, 众多激浪派艺术家中竟无可出其右者。他将音乐与动作、新材料与新媒体以及技术与人体相互结合。他将雕塑与电子图像结合起来,并邀请观众参与其中。与波伊斯相比,白南准更是激浪派艺术家中拥有核心地位的行动主义者。白南准本人与激浪派的理念更为贴近。
波伊斯对神话感兴趣,痴迷于重新阐述传统的隔代材料,白南准则对电子装置、媒体和变异技术制品等新材料情有独钟。波伊斯锤炼自我,白南准则培育大众。波伊斯是推崇材料的神秘主义者,白南准则是推崇媒体的神秘主义者。他在20世纪六十年代创作的音乐作品和动作作品颇具传奇色彩,可谓是欧美先锋派的核心作品。他的大部分同辈无法跟上这一艺术运动的下一步,即媒体艺术。但白南准首先意识到,乐器不仅改变了声音,还改变了音乐的用途。
因此,1963年在具有历史意义的展览“对音乐的解说——电子电视”中,他将电子乐器作为雕塑以及整件作品的一部分进行展出。此后,白南准的艺术表现形式在音乐之外又加入了媒体,除了钢琴,他还借助电子合成器进行创造。
1965年,他在美国举行了首次个展,该展览被命名为“电子艺术”。我们从中看到,白南准有意识地从电子音乐转向电子艺术。丰富的创作经验以及对电子音乐(与卡尔海因兹·施托克豪森和约翰·凯奇合作)的理解,使他意识到即将到来的电子艺术时代的重大意义。
在当时,只有他意识到了从音乐到视觉、从声音合成到影像合成的转变。1963年的个展主题明确表达了这种从电子音乐到电子媒体的转变。这是决定性的时刻,它开启了一个新时代,即电子媒体艺术时代的大门,而白南准则是这一时代的先驱者。他的主要艺术成就之一正是从乐器到媒体装置的转变。此外,他还将创作主题从电子音乐转向电子媒体,阐释和表现自由意志论、可变性、参与性及开放性。
1963年,他曾写道“虽然非决定论和可变性在近十年来是音乐领域的首要问题,但在欧普艺术中,却是并不完备的参量。” 因此,他将精力重点放在器械零件、电子音乐的编程部分和激浪派音乐上,通过引入电视和影像装置,开辟了独特的媒体艺术领域。同时他也始终念念不忘并时常提及前辈Wolf Vostell(沃尔夫·福斯特尔)和K.O. G?tz(K·O·戈兹)。
通过一系列快节奏的创作活动,他终于在20世纪六十年代开发出了媒体艺术的框架,最为重要的是,他使世人认识了在20世纪90年代征服了整个艺术世界的影像装置流派。他从多台监视器装置《电视十字(TV Cross,1966年)》开始,对电视图像进行变革(1967年),先后完成了《机器人K-456(Robot K-456,1964年)》和日后的《白/亚伯图像合成器(Paik/Abe Synthesizer,1970年)》等作品。
1965年,他在纽约举办展览“白南准:控制论,艺术和音乐(电子电视、彩色电视试验、三个机器人、两个禅箱+一个禅罐),这是他的又一次主要艺术个展。
这次个展记录了白南准使媒体与器械、音乐艺术与视觉艺术、禅宗与西方的电子消费文化变得浑然一体的过程,这应当成为“品牌”,即白南准未来的商标。摄于19世纪六十年代中期的这张白南准在纽约工作室内工作的照片向我们显示,这位艺术家的确继承了利辛斯基和拉斯洛·莫合利·那基二位大师的衣钵。 此外,早在19世纪六十年代,他已经提出未来所有的媒体装置的中心特征:公众参与。他的作品“互动电视Ⅰ”(1963-1966年)成为此后几十年间参与性艺术实践和互动性艺术实践的首要作品。
波伊斯在1962年第三期《解构拼贴》(Décollage)杂志上发表的“论音乐展览”一文中写道 “下一步要做什么并不明确,我想让观众(这里则为会众)自己进行表演”。 在向“观众参与”转变的同时,他还将视线从音乐投向电视和录像。
在1973年,他就已经意识到全球化浪潮正在使录像带成为一种“全球性享受”。描述“全球性享受”的开场白是这样一句话:“这只是对未来影像前景的一次展望,到那时你将能够转换到地球上的任何一家电视台,到那时收视指南将像曼哈顿的电话簿一样铺天盖地。”
1984年,他使“早安,奥维尔先生”节目的全球卫星直播成为现实。正如我们所看到的那样,早在1974年,白南准就梦想着将电视演变成一种双向沟通模式,而不仅仅是单向信道的信息传递。
1974年,洛克菲勒基金会委托白南准撰写了题为《后工业化社会的媒体规划》的论文。
该论文主张借助“电子高速公路、家用卫星宽带通信网络、同轴电缆和光纤等”,使洛杉矶和纽约连成一体。
1993年,他代表德国出席威尼斯双年展,并将自己的装置展台命名为“电子高速公路”。这不禁使人们回想起,他早已预见到了比尔·克林顿总统1992年起提出的这一理念。
1995年,美国政府终于将克林顿总统提出的电子信息高速公路规划变为现实。此外,白南准还对万维网的诞生和发展作出了准确预见。 白南准不仅是媒体艺术的奠基人,同时还是一位预言家。从这种意义上讲,他与马歇尔·麦克卢汉有着相似之处。麦克卢汉更像是一位华尔街和曼哈顿的媒体人,他广受平面媒体的欢迎,原因在于他开拓了他们的眼界,使他们认识到新媒体的意义及其重要性。
白南准则更像是一位形而上学的媒体人,他深受大众媒体和艺术界的喜爱,这也是因为他开拓了他们的眼界,让他们认识到新媒体的意义及其重要性。白南准对媒体进行深入洞察,因此他能够提前数十年预言媒体的未来远景。
他的艺术创作力部分源于他的预言能力。他的作品范畴涵盖了诸如舞蹈、戏剧、绘画、文学、雕塑等所有艺术门类,使用的创作工具则是五花八门的媒体和器械,创作主题的跨越幅度也很大,从宇宙论的重要意义到日常的现实生活都有所涉猎。
不仅如此,白南准的艺术还为全球层面的各宗教和各大洲架起了一座沟通的桥梁,改善了我们对空间和时间的认知。禅宗作为一种在世俗生活中隐现的宗教,帮助白南准理解日常生活中的技术真谛,所以他可以实现宗教活动与日常生活的交融。
因此,我们可以说,他将宗教艺术(佛教是一种贯穿于世俗生活的宗教)与激浪派艺术(激浪派艺术是一种日常生活中的艺术)融为一体。为了架起这座桥梁,他必需理解技术的本质:神的技术。
每一种技术都是带有神性的技术,每一种技术也都拥有宗教蕴义。或许,通过解媒体来改变我们的世界正是白南准及其媒体玄学的中心思想。

7、新媒体主要是指什么??

新媒体主要包括基于技术进步引起的媒体形态的变革,尤其是基于无线通信技术和网络技术出现的媒体形态,如数字电视、IPTV、手机终端等;二是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转变,被应用于信息传播的载体,例如楼宇电视、车载电视等。具体有:

1、手机媒体

借助手机进行信息传播的工具。手机媒体真正跨越了地域和电脑终端的限制,拥有声音和振动的提示,能够做到与新闻同步;接受方式由静态向动态演变,受众的自主地位得到提高,可以自主选择和发布信息,信息的及时互动或暂时延宕得以自主实现,使得人际传播与大众传播完满结合。

2、数字电视

数字电视就是从演播室到发射、传输、接收的所有环节都是使用数字电视信号或对该系统所有的信号传播都是通过由0和1数字串所构成的数字流来传播的电视类型。数字信号的传播速率是每秒19.39兆字节,如此大的数据流的传递保证了数字电视的高清晰度,克服了模拟电视的先天不足。

3、互联网新媒体

互联网新媒体包括网络电视、博客、播客、视频、电子杂志等。网络电视以宽带网络为载体,通过电视服务器将传统卫星电视节目经重新编码成流媒体,经网络传输给用户收看的视讯服务;电子杂志是用Flash的方式将音频、视频、图片、文字及动画等集成展示的一种新媒体。

4、户外新媒体

户外新媒体有别于传统的户外媒体形式(广告牌、灯箱、车体等)的新型户外媒体。户外新媒体以液晶电视为载体,如楼宇电视、公交电视、地铁电视、列车电视、航空电视、大型LED屏等,主要是新材料、新技术、新媒体、新设备的应用,或与传统的户外媒体形式的相结合。

(7)白南准新媒体作品扩展资料:

新媒体根据使用主体及受众群体的变化,可划分为精英媒体阶段、大众媒体阶段以及个人媒体阶段。

1、精英媒体阶段

在新媒体诞生之初的相当一段时间内,仅有为数不多的群体有机会接触新媒体,并使用新媒体传播信息,这部分人多数是媒介领域的专业人士,具有较高的文化素质及社会阶层身份,因此这一时期是精英媒体阶段。

2、大众媒体阶段

当新媒体大规模发展并得到普及时,其发展历程就进入到了大众媒体阶段。由精英媒体向大众媒体发展,离不开媒介技术进步所带来的传播成本的下降,新媒体以更低廉的传播成本、更便捷的传播方式以及更丰富的信息传播内容成为一种大众媒体。

3、个人媒体阶段

伴随着新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及普及,以往没有占据媒体资源和平台,且具备媒介特长的个体,开始逐渐通过网络来发表自己的言论和观点,通过平台展示给受众,这是个人媒体阶段到来的一个标志。

8、新媒体艺术家有哪些阿?

北京的费俊,山东的顾群业,台湾的林俊廷,…我先想到这几位,诸位再补充。

9、急需要 白南准 的简介!!!!!!

白南准(백남준 NamJune Paik 1932-2006)
国际著名影像艺术家
世界级大师, Video艺术之父、现代艺术大师,激浪派大师,多媒体艺术家
美籍韩裔艺术家白南准这位“视频艺术之父”最初的职业竟然是音乐家和作曲家。对此,很多人可能会觉得惊讶。
1963年,白南准成为用电视机来表现艺术的第一人。他的作品将艺术、媒体、技术、流行文化和先锋派艺术结合在一起,影响着当代艺术、视频和电视。
白南准是亚洲向世界输出的第一位国际级明星。他被称为录象艺术的创造者。当然,电影和电视此时早已有了,但只是作为娱乐的手段。音乐家出身的韩国人白南准第一个运用早已实践了多年的当代艺术思想来改造活动的影象。如今,录像艺术也早就被广泛运用。韩国为了纪念他对当代艺术的贡献,专门创立白南准美术馆。下次去韩国旅行,便多了一项游历的项目哟。
受到全世界景仰的韩国艺术家是谁?似乎听到了指挥郑明勋、女中音曹秀美、芭蕾舞演员姜秀珍、小提琴演奏家郑京和的名字。但更多的人把影像艺术家白南准视为韩国最伟大的艺术家。因为,与其他人在自己的艺术领域取得世界瞩目的成就相比,白南准是创造艺术新形式的鼻祖。
从艺术影响来看,白南准的艺术知名度和曾经来华展出的劳伸伯格不相上下,但在高技术化艺术这一领域,白南准的艺术贡献则远远大于劳伸伯格,尽管劳氏也在60年代大力提倡艺术家与科学家的合作,建立“艺术与技术协会”这样全美性网络,所以在这方面劳申伯格更多的是位社会活动家,而白南准则以大量的作品提供了新技术与新艺术观念相统一的成功经验,留下许多经典作品,并影响到80、90年代的国际艺术发展。
白南准1932年生于首尔,幼年随父母避难到香港,后来作为难民又流落到日本。1956年,他在东京大学完成了音乐,艺术史和哲学的学业。毕业时,完成了一篇关于阿诺德·勋伯格的学土论文。因为受到日本唯西方化的音乐教育,白南淮对西方古典音乐充满迷恋,为了学到正宗的西方音乐,他毕业后,旋即来到德国的慕尼黑大学进修音乐史和创作。并于1958年遇到了来讲学的美国前卫音乐家约翰·凯奇,从此他的艺术生涯发生了突变。
1958 年,白南淮在德国的塔姆斯塔特举办的新音乐讲习班上,遇到了前来讲课的约翰·凯奇。事先,他在自己的日本和德国导师那里听说过这位著名的美国前卫音乐家,知通这位大师对亚洲禅学思想很感兴趣,并试图将禅宗思想引入音乐创作。白南淮当时对凯奇还持有怀疑态度。后来,他这样描写自己戏剧性的变化。
我带着一种玩世不恭的态度去听他的音乐,令我感到好奇的是,美国人怎样对待东方的遗产。但在音乐会进行当中,我的态白南准个人作品度发生了改变,到音乐会结束时,我已经完全是另外一个人了。
白南准惊讶地发现,他在听凯奇音乐时所获得的无聊感与他听禅学讲座时的感受一样,诸如“空”的概念等。白南准从凯奇的音乐中获得对西方音乐的革命性启发。他要放弃多年的唯西方化教育所培植的对古典音乐诚惶诚恐,顶礼膜拜的心态。这似乎有点奇怪,一位受东方思想影响的美国前卫音乐家却让一位饱学西方古典音乐的韩国人认识到自身文化遗产的潜力,从而和西方前卫艺术家一起反叛西方传统经典,重塑当代艺术新视觉,这其实正是文化交流与互渗所迸发出的灵感的火花。
凯奇音乐理论中的“偶发性”和“非确定性”给白南准很大影响,其次这本身也是白南准的个人天偏好。在认识凯奇之前,他的德国音乐老师沃尔夫纲·福特纳就推荐白南准到位于科隆的电子音乐工作室,因为他发现白南准对杂音和声音的组合很着迷。而站在常规化的作曲的角度讲,这种声音无法解释和谱成曲子,正如用绘画的特征与美学思想去解释电影中的蒙太奇效果一样,费力不讨好。由赫伯特·埃默特建立的电子音乐工作室在50年代是重要的实验音乐中心,它吸引了欧洲大批年青的作曲家。这个设在科隆的音乐工作室装备了各种可以合成声音和音乐的电子设备,主要探索种种电子音乐的可解性,而且强调作家之间的协作。白南准来到这个音乐工作室后,便了解到欧洲当代艺术的多样性。从而逐步动摇了对西方经典音乐盲目崇拜的态度。接触到凯奇的革命性音乐之后,他认识到有必要放弃他以前的音乐教育所形成的保守观念。
1959年,白南准完成了他的革命性的“行动音乐”《向约翰·凯奇致敬》。在音乐的演奏过程中,他摔鸡蛋,打碎玻璃,砸毁乐器。这些行动并不是为了讨人喜欢而是刺激和震撼观/听众,同时区别于凯奇的”解放声音”的努力,消除和混淆音乐与表演之间的界限。1961年,白南准受斯托克豪森之邀,参加了在科隆大教堂剧院的演出《原创》。当时评论界已将白南准的“行动音乐”创作学术定位为“文化恐怖主义“。作为《原创》中唯一出场的表演者,白南准演出了《单纯》、《禅之头》等作品,斯托克豪森在日记中生动地记下白南准表演的情景:”他(白南准)平静的地走上舞台,但他的动作象内电一样让在场的观众感到震惊,他将满把的黄豆撤向空中,豆子又掉到观众席上,引起阵阵骚动和嘘声。他又用纸把自己的脸裹起来,然后轻轻地将纸揉皱,又隔着纸揉自己 眼睛,直到眼泪将纸溽湿弄破,他突然大叫一声,将纸扔到观众席。
白南准以音乐家的身份登上舞台,但他的表演彻底打破了观众的期待。有论者认为,白南准在50年代末的“行动音乐”和当时在视觉艺术领域里红极一时的行动绘画有一定联系。然而,行动绘画在60年代初便迅速衰弱下去,而掺有各种杂音的实验音乐则在电子技术的支持下演变成传遍全世界的电子流行音乐。但白南准的“行动音乐”所具有的强烈视觉效果使他向视觉艺术界靠拢,从而加入了当代在欧美盛极一时的激浪艺术家阵营。在参加《原创》的表演时,白南准认识了专门推介年青的实验艺术家作品的画廊老板罗夫·加林。在以后的两年多时间内,白南准和罗夫·加林一直在准备在画廊举办“行动音乐”个人演示会的可能性。同时,白南准则秘密地研究将电视引入艺术实验。作为一名电子音乐家,他整日和导线、仪表、放大器、示波仪打交道,他逐渐培养起对电子声音和图像的白南准个人作品互动产生强烈的兴趣,他预感到打破不同学科和艺术领域之间的某种新艺术潜在力量,从而他躲到一个少人知晓的阁楼内,在技术人员的支持下,做起了"解构电视和其图像"的实验游戏·
在罗夫·加林的支持下,白南准的第一次个展于1963年3月在加林本人的别墅内展出。这是一个十分另类的展览,不仅展览场地使用了包括花园,顶楼和厨房在内的所有空间,而且许多作品象是电子仪器或装置,既有声音,又有形象,而且艺术家还邀请听观众积极的参与,动手触摸作品,更为特殊的是,经过艺术家改造后的电视机第一次被当作艺术的材料和媒介摆在观众面前。
展览包括音乐和电视两个主题。第一个主题由四架被拆散然后又重新组装起来的钢琴和两架唱机及唱片组成,名为《混乱接触》的装置作品,以及由各种可发声的物体所组成的《声音体》,另外还有位于别墅内具体房间的声音视觉装置,例如,在注满水的浴池内装上一个人形模特。第二个主题由安置在一个居室内的11架黑白电视机组成,电视机象是随便地搁到地板上,没有任何方向和序列感,但所有的电视屏幕均在播出同样的节目。但节目很难看清,因为屏幕上的图像被压缩成平行线状,象是受到强烈的干拢。白南准将这件作品称为《禅之电视》。这种对电子图像的偶发效果的强调显然是约翰·凯奇偶发音乐观念的延伸。这个在30多年前显得十分前卫的艺术展被当时保守的评论家指责为“新达主义的幼稚园”和“好玩的市场”。但在今天,这一展览被认为是视频艺术史上的里程碑,同时也奠定了白南准作为视频艺术之父的艺术史地位。对当代艺术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越来越多的先锋艺术家意识到利用科学技术的发展所带的便利条件和设备的重要性,在技术进步的平台上,不断将艺术推向时代的前沿。这一认识在21世纪初的中国知识精英界产生广泛回声,所在以便有了今年初夏,由清华大学主办的艺术与科学研究会和展览,尽管不少论者和艺术家的认识仍停留在以艺术的形式图解科学原理的初级水平上。但人们毕竟看到这一思考艺术的新维度。
60 年代初,白南准参加了欧洲激浪艺术家群体的音乐会,诗朗诵会和街头表演,同时,他结识了美国激浪艺术家迪克·希金斯等人,这使白南准来到纽约,并加入了以乔治·麦修纳斯为中心的纽约激浪艺术家群体。白南准注意到,纽约人对新技术新产品和创新意识的包容程度这远远大于欧洲的城市,这使他有充足的物质和技术条件,在电视装置的基础上,做新的艺术探索。
1965年,他得到了一架当时还很稀罕的便携式摄像机,他高兴得象得到新奇玩具的孩子,拿到纽约的大街上乱拍一通,其中拍到了正在纽约公园大道的罗马教皇的几个镜头。晚上拿到纽约艺术家经常聚会的咖啡厅放映。这被后来的一些学者认为是第一件视频艺术作品。在另外一些作品中,白南准利用磁石的磁化作用,刻意扭曲电视屏幕上的形象或者用编辑机按自己的意图改变电视画面。这样,他不仅通过解构和重组电视机的硬件来完成电视雕塑装置,同时又改变电视机的图像输出,将图像与电视装置(雕塑)结合起来,从而创造出视频装(video installation)这一在当时技术含量最高的艺术形式。在以后几十年的艺术生涯中,白南准一直努力探索video艺术的发展空间,从而成为当代举足轻重的艺术家,作品被世界各大艺术博物馆广泛收藏。1988年汉城奥运会时,他应组委会的委托,专门创作了最大的电视装置,由1000余台电视机组成 20米高的电视塔。白南准终于以自己的艺术回报了他的父老乡亲,艺术家本人也出尽了风头,火红了一把。
白南准作为第一位闯入国际当代艺术大师级宝座的亚洲人,他的艺术实践的确能给人许多启发。翻开任何一本欧美版的现当代艺术史,名载史册的均是青一色的欧美白人,白南准拥有怎样的艺术天分,从而跻身于这样的艺术前沿呢?
首先,白南准是一位杰出的跨文化牧游者,他总是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中工作,兼有东西方特征的思维方式。他的艺术启蒙来自于战后初建时期的日本,50年代末,又来到战后欧洲的艺术中心德国,活跃在杜塞多夫,科隆,墨尼黑等城市。60年代初,他又转战大西洋两岸,在欧美的文化艺术中心不断穿梭。定居纽约后,持继在世界各地举办展览,在四十年的艺术生涯中,他的艺术总是赶在时代潮流的前沿。这种跨文化牧游者的经验,使他在越来越明显的全球化过程中,获得了某种居高临下的自信和超逸。
其次,白南准是一位跨学科的艺术探索者,他最初在东京接受西方古典音乐和哲学的训练,他不满足于这种二传手式的西方文化,而来到古典音乐的故乡德国学习原汁原味的欧洲文化传统。而到德国后,才发现,他所崇尚的古典音乐正在受到年青艺术力量的强大挑战,接触到凯奇那具有禅学色彩的音乐之后,他开始创作实验音乐和行为表演,同时,介入席卷欧美的激浪艺术运动。以电视为中心的大众传媒兴起后,他既而对电视前发了浓厚的兴致。他和工程师和技术人员合作,自己也不断学习电子、光学、机械等方面的知识,自创电视装置和视频装置两种新技术化艺术形式。60年代末,当动态艺术(kinetic art)盛行时,他又参加过许多动态艺术展。电脑技术日益成熟后,他又利用数字化里像技术来整合电视图像传输系统。白南准一直对不同学科和新技术新鲜事物抱有积极而开放的态度,努力学习,并掌握它,使新的技术成果迅速转化为艺术的资源和媒介,不断提高艺术创新能力,这是他一直给在艺术前沿的重要原因。
第三,白南准的艺术实践完全打破了国家,民族和文化的界限。在他的作品中,观众感受最深的是艺术家把握新艺术能力和智慧,艺术家对现实世界的客观观照和深知洞见,是以艺术的方式对工业化技术化、传媒化、商业化、和信息化社会的直接参与,而不是回避。在他的作品中,你几乎看不到所谓东方与西方,传统与现代及民族性,国家主义的陈醉滥调,他的作品与当代人对当代社会最直接而又真切的感受发生联系,所以他的作品属于当代的国际化的和艺术家个人的创造和对社会与艺术资源的整合,这是当代艺术的本质体现。
白南准的成功还体现了国际化和地球村发展的进程中的文化互渗现象,即在这种信息化的高技术社会,任何精神,物质和技术均已转化为人类共同的遗产,这也是一些学者所讨论的文化多元论的后现代社会特征。只有抛弃固有的成见,才能真正拥抱这个日新月异的世界,白南准是这一信念的成功实践者,总是不断超越文化藩篱。如果白南准当初借着西方精英对“禅”的迷恋而装神弄鬼,倒腾和贩买些东方中密主义玄学,如风水呀,萨满拉,老庄道什么的,或许能迷惑洋人们一阵子,但决不会有今日的白南准。
----------------------------------------
跨越国界,不断创新的白南准
 生于一九三二年韩国首尔的白南准,一九五0年赴日本东京大学学习音乐,对现代作曲家荀伯格(Arnold Schonberg)尤感兴趣,一九五六年到了德国,继续学习西方古典音乐及现代音乐,一九五八年在德国认识了对他影响极大的美国前卫音乐家凯吉(John Cage),一九六四年定居纽约,似乎非常自然的参与了当时与前卫音乐有密切关系的激流派(Fluxus)活动中。这个展览有一部分,是以录像、照片、和声音记录陈述作者的早期活动及创作,许多就是与激流派有关的行动及表演。另外也特别展现中提琴家摩尔门(Charlotte Moorman)与白南准长期合作的关系和白南准拍摄的单频录像作品。这些记录不禁让我们想起在六0年代时发芽或蓬勃的各种新艺术形式:激流派、偶发艺术、行动艺术、观念艺术及表演艺术;白南准能沉浸于这样一个充满实验、挑战的创作环境里,与一群新世代的前卫艺术家共同开创新的艺术,致力于媒体运用于艺术的可能性(注三),不由得让人羡慕及向往。
一九六五年新力公司上市的手提式录像摄影机是影响白南准最大的科技发明。它易于携带的方便性,将录制的场域延展至摄影棚外,影像不须经冲洗的实时性显现,给予艺术家掌控画面呈现的自主权。白南准接触到这个新型的科技时,就像他面对电视、电子科技时,能精确、充分地运用了它们的功能、检验它们的社会意义、评估它们的文化价值。他将媒体运用于艺术上的观念、具前瞻性的视野,以及创作的成就早已经在艺术史上建立了其开创的地位;他持续地研究运用最新科技的精神,也不断地为当代艺术注入新的力量;而其跨文化、无国界的背景(韩国、日本、德国、美国),也正可能是未来全球艺术文化
发展的代表。

10、白南准的不断创新

跨越国界,不断创新的白南准
 生于一九三二年韩国首尔的白南准,一九五0年赴日本东京大学学习音乐,对现代作曲家荀伯格(Arnold Schonberg)尤感兴趣,一九五六年到了德国,继续学习西方古典音乐及现代音乐,一九五八年在德国认识了对他影响极大的美国前卫音乐家凯吉(John Cage),一九六四年定居纽约,似乎非常自然的参与了当时与前卫音乐有密切关系的激流派(Fluxus)活动中。这个展览有一部分,是以录像、照片、和声音记录陈述作者的早期活动及创作,许多就是与激流派有关的行动及表演。另外也特别展现中提琴家摩尔门(Charlotte Moorman)与白南准长期合作的关系和白南准拍摄的单频录像作品。这些记录不禁让我们想起在六0年代时发芽或蓬勃的各种新艺术形式:激流派、偶发艺术、行动艺术、观念艺术及表演艺术;白南准能沉浸于这样一个充满实验、挑战的创作环境里,与一群新世代的前卫艺术家共同开创新的艺术,致力于媒体运用于艺术的可能性(注三),不由得让人羡慕及向往。
一九六五年新力公司上市的手提式录像摄影机是影响白南准最大的科技发明。它易于携带的方便性,将录制的场域延展至摄影棚外,影像不须经冲洗的实时性显现,给予艺术家掌控画面呈现的自主权。白南准接触到这个新型的科技时,就像他面对电视、电子科技时,能精确、充分地运用了它们的功能、检验它们的社会意义、评估它们的文化价值。他将媒体运用于艺术上的观念、具前瞻性的视野,以及创作的成就早已经在艺术史上建立了其开创的地位;他持续地研究运用最新科技的精神,也不断地为当代艺术注入新的力量;而其跨文化、无国界的背景(韩国、日本、德国、美国),也正可能是未来全球艺术文化发展的代表。

与白南准新媒体作品相关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