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以90后如何对待新媒体为题,写发言稿200字以内
一、新媒体带来的变化
(一)改变了传统师生信息交流模式
新媒体传播方式灵活多样,传播的信息量也非常惊人,已经大大改变了传统的师生信息交流模式。在传统师生交互模式中,往往以单向交流为主,教师方占据主动地位,存在信息传播不平衡的现象。新媒体环境下,信息的获取变得相对简单,学生群体可以利用电脑、手机、数码相机等设备便捷的完成信息的采集和制作,而且网络的普及和使用成本的降低又为他们提供了廉价的传播渠道,这就使任何拥有联网信息终端的个人可以是信息的接收者也可以是发送者,真正实现了信息的双向交流。【新媒体环境下对于学生工作的思考】
(二)消解了传统时空观
【新媒体环境下对于学生工作的思考】
除了对传统师生信息交流模式的改变,以数字技术为主的新媒体也彻底消解了传统时空观。可以说,新媒体技术创造了一个超越性别、年龄、区域的巨大虚拟空间,在这个空间中,信息交互可以穿越时间、空间和区域,交往双方可以任意选择自己中意的身份,就像有人说的:“你永远都不知道和你聊天的是不是一条狗”。时空的穿越、身份的虚拟,都极大地改变着传统社会的人际关系模式,消解了现实社会中许多难以逾越的界限。
(三)增加了信息管理困难
新媒体的便捷和使用成本的低廉,使得每个人都能共享信息盛宴,参与信息发布与传播。年轻学生捕捉时尚潮流最为敏锐,热衷于利用媒介来对外展示自我、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想法。一方面而言,这对于提升他们的自主性和开拓其视野是有利的,但从另外一方面来讲,也大大增加了信息管理的困难。特别是在以年轻大学生为主的高校,新媒体时代对学生管理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新媒体环境下对于学生工作的思考(二)
新媒体环境下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研究
龙源期刊网 .cn
新媒体环境下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研究
作者:张婧
【新媒体环境下对于学生工作的思考】
来源:《学园》2013年第28期
【摘 要】随着新媒体时代的推进,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在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被广泛应用势在必行,这是教育紧跟时代潮流的必然选择。基于新媒体的功能性,它的应用将给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崭新的面貌,本文重点针对新媒体环境下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问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与研究。
【关键词】新媒体环境 高职院校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28-0034-01【新媒体环境下对于学生工作的思考】
事物发展的同时总是伴随着挑战,新媒体在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应用也不例外。在新媒体环境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还存在一定的弊端,教师应充分引导学生的思想及行为,充分发挥新媒体的积极作用及影响。
一 新媒体在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中的作用
新媒体在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中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对思想教育政治工作的有效开展具有一定的战略性意义。首先,新媒体的应用,能拓宽该工作的覆盖面,将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全面贯彻落实到学生中,从而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对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促进作用,也合理地弥补了传统思想教育工作的不足。其次,应用新媒体完善了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诸多高职院校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中主要采用两种方式,分别是引导式与灌输式,着重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却忽略了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主体地位,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然而新媒体的应用却打破了这一局限,充分展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具有平等性、交互性及开放性等特点,让学生之间共同交流思想政治教育思想,以这样的方式开展工作更容易让学生接受。再次,利用新媒体能快速及时地传播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所要传达的思想理念及相关事实,保持学生学习与社会生活的紧密相连,有利于将来学生更好地融入社会。
二 新媒体在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应用现状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中的大学生基本上都是“90后”,“90后”的主要特征就是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判断能力、对新事物充满好奇、喜欢尝试与探索等,“90后”的个性特点较为鲜明。在新媒体环境的影响下,诸多大学生开始尝试各种新媒体技术及信息资源。据调查了解所知,学生通过网络主要是进行网购、阅读新闻、微博、交友聊天及搜索资料等相关操作,这些操作
新媒体环境下对于学生工作的思考(三)
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学生工作的实践与探索
【新媒体环境下对于学生工作的思考】
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学生工作的实践与探索【新媒体环境下对于学生工作的思考】
摘要:本文从新媒体的概念及特征入手,深入研究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学生工作的变化,结合从事多年学生工作的经验,分析当前学生工作的特点和规律,就此探索高校学生工作的实践。 关键词:新媒体;高校;学生工作;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26-0038-02
2012年7月19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3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2年6月底,中国网民数量达到5.38亿,互联网普及率占39.9%。其中手机网民规模达到3.88亿,超过台式电脑网民数3.8亿。大专及其以上学历人群中网民占21.6%。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手机飞信、博客、微博、qq等新媒体已经成为大学生获取知识和交流信息的重要渠道,它们正在逐步改变着当代大学生学习、工作和生活的思维模式,影响着他们的政治思想、道德风貌和价值取向。在新媒体环境下,对学校如何充分发挥新媒体优势、有效开展学生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笔者根据自己多年从事高校学生工作的体会,结合新媒体技术的应用,积极探索高校学生工作的实践,为新型的工作模式提出建设性思路。
一、新媒体的概念及特征
1.新媒体是新的技术支撑体系下出现的媒体形态,如数字报刊、数字广播、手机短信、移动电视、互联网络、桌面视窗、数字媒体
新媒体环境下对于学生工作的思考(四)
新媒体时代背景下的学生党员教育工作
摘 要 新媒体是继报刊、广播、电视、杂志等传统媒体之后,基于网络技术发展起来的新型媒介,它包括互联网媒体、手机媒体、数字电视等,它以数字信息技术为基础,以互动传播为特点、是具有创新形态的媒体。新媒体时代的来临,对社会思潮、意识形态等方面的影响不可低估,在此背景下,如何运用好新媒体,对提升学生党员党性教育的实效性至关重要。
关键词 新媒体 学生党员 教育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1 新媒体对学生党员教育工作的有利驱动
1.1 实现了教育主客体间的良性互动
由于新媒体具有互动传播的特性,能够实现教育主客体之间的有效沟通和良性互动,而在过去,更多是以教师向学生党员单向传播的教育方式,使得党课培训方式单一乏味,影响了学生对学习党课知识理论的兴趣和理解,党课质量也难以保证。利用新媒体进行信息沟通和资源交流,不仅为大学生党员教育工作者提供了便利,也增强了受教育者的自主性,使得党员教育过程更自由、更主动,将传统相对单向的受教育者僵化被动接收党员教育的过程转变为主动的思索,积极参与的自我教育的过程,不断提升和强化大学生党员教育的传播效果。①在学生党员教育过程中,充分融入新媒体教育的理念和手法,能够使得党员党性教育相关活动的开展更加贴近学生、贴近生活,给学生党员更宽广的思考空间和更宽松的语言氛围,让教育活动的渗透性得以提升。
1.2 丰富了教育载体
融合数字技术、移动通讯技术以及计算机网络技术于一体,新媒体造就了高效便捷的信息交互平台,信息能得到即时有效的发布传播、突破了信息传递在时间、空间、地点上的各种桎梏,新媒体信息传播的开放性,工具的先进性,实现了信息交互的革命性跨越。党务工作者通过各种新媒体终端设备,可搜集、整理、总结、发布各种教育资源信息,传播积极健康向上的思想。而学生党员则可通过新媒体的各种终端去获取相关信息资源,并能通过QQ、飞信、微信、BBS、微博等互联网信息产品向身边的朋友、同学实现二次传播和发布,由点及面的传播方式扩大了信息资源的散布范围和受众群体的覆盖面,能形成强大的教育合力。借助新媒体技术,能丰富完善学生党员党性教育的方式和手段,为学生党员教育提供全新的理论研究与教育实践平台。
1.3 提升了教育效果
3G时代各种信息技术的优势,承载大容量的内容,集文字、图片、音乐、多媒体、视频、通话、远程学习、交流、分享心得于一体,极大地提高了学习兴趣,激发了学习热情。学习模式从传统的二元感官组合转变为“视、听、言、触、感”等多元感官组合,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②由于信息技术带来的便捷,通过新媒体的各种终端,使用者可随时随地获取所需的信息和资源,随时查阅、及时更新,一方面,让教育内容的发布传播效率得到极大提高,另一方面,也克服了在传统教育手段下,教育内容的单一繁冗和更新的滞后,有利于学生党员培养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
2 新媒体对学生党员教育工作带来的挑战
2.1 分化了传统教育方式的集中性功能
传统教育的方式包括课堂教育、会议、主题报告、谈话等。传统教育的优势在于具有高度的集中性和强化性。通过时间空间上的集中,传统教育以明晰化的教育主题培养浓厚的学习氛围,并以此激发学生党员之间以及学生党员和教师之间的相互交流和学习,容易收到比较明显的教育效果。而新媒体不具有传统教育载体的集中性功能,它不再受到时间、空间和地点的限制,具有极高的自由度和分散性,若传统的教育方被新媒体手段完全取代,学生党员过度依赖新媒体的新颖性、便捷性和自由性,则会极大地限制传统教育手段对大学生党员教育效果的发挥,逐渐形成学生党员对课堂教育、会议、谈话等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漠视,甚至产生排斥和厌恶感,削弱了党员教育工作的实际效果。
2.2 影响了学生党员价值观的形成与巩固
纷繁复杂的新媒体环境对学生党员的价值观的形成与巩固造成了极大冲击。一方面,新媒体的信息传播量大、传播速度迅捷,然而这些信息真假难辨,一些消极的、负面的信息容易影响大学生党员的独立选择和判断,使一些大学生党员的价值观呈现多元化和世俗化。另一方面,新媒体具有虚拟性的特点,容易使大学生党员脱离监督,产生自我放纵的倾向,忘却社会责任和先锋模范意识,内心的道德约束感和角色意识被弱化。③
2.3 加大了舆论监管和引导的难度
实际生活中,有些人会利用新媒体具有开放性、隐匿性和虚拟性的特点,发表不负责任的言论,或侵犯他人名誉权,对他人进行侮辱和骚扰等,造成媒介行为和道德行为的失范;一些大学生自我控制能力相对较差,过多使用和依赖新媒介,往往会偏离学习目标、降低学习效率,甚而影响到周围的同学。④以互联网为例,通过BBS,微博等可以自由分享发布一些信息,特别是在匿名制下,这些信息的发布更具随意性,充斥着暴力、淫秽、乃至颠覆国家和政权等不良信息,这对社会思想道德建设以及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带来极大的破坏,也对广大学生党员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稳定形成带来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新媒体的开放性、自主性、自由性加大了舆论监管和引导的难度。
3 新媒体背景下学生党员党性教育工作的完善
3.1 积极搭建新媒体党建工作平台
新媒体已成为当代大学生学习生活不可或缺的工具,在学生党员教育的过程中积极搭建新媒体工作平台是顺应信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作为教育工作者,一方面,我们要加强和巩固传统教育方式手段在学生党员教育活动开展中的应用,另一方面,我们要充分审视新媒体作为传播工具的优劣势,并充分考虑大学生在信息媒介空前发达环境下的心理思想特点,积极探索利用新媒体工具做好党员理想信念教育和党性培养的新构思、新方法。在网站建设方面,加强党章党史、党员风采、支部活动、党建实务、时事热点等板块内容的建设,打造具有影响力的红色网站。推进电子党报的建设,利用新媒体平台,将教育信息以文本、图片、音频、视频多形态呈现,提供丰富生动的学习资源,通过手机、电脑、移动电视等信息终端将资源信息充分集成整合,把党员教育内容的政治属性隐藏在新媒体发布的信息中,实现学生党员教育潜移默化的最优效果。尝试“红色资源”搜索引擎的建设,方便广大学生党员通过输入关键词即可找到相应的学习课件、视频、电子文档等。 3.2 提升新媒体背景下的教育主体的沟通素养
新媒体党建工作平台要发挥积极有效的作用,离不开一支高素质的党建工作队伍。在社会思潮空前活跃以及利益诉求多元化的今天,必然会对高校学生的思想产生各种冲击,这就要求党建工作者要有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和社会主义信念、坚定的政治方向和鲜明的政治立场以及强烈的事业心和政治责任感,在学生党员中开展强有力的思想、组织和教育引导工作,保证党的基本路线和教育方针在学校得到贯彻落实。与此同时,在新媒体环境下,党建工作者要使掌握新媒体的传播规律,学习新媒体的使用技巧以及培养利用新媒体的开展工作的职业素养,学会使用得体合理的网络语言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及时掌握新媒体舆情动态和组织议题,在深刻把握新媒体沟通特征和传播规律的基础上,准确地把握新媒体舆论的话语权提升舆情敏锐性和鉴别力,专业化地组织和引导新媒体舆论,让宣传教育工作占领制高点。
3.3 注重利用新媒体打造党建活动的文化品牌
高校学生党员教育工作的开展要不断提高党建活动的文化品牌。优秀的党建文化品牌是一种潜在的隐性教育力量,对学生党员具有强大的渗透力、感染力和凝聚力。提升党建活动的文化品牌,要充分把握党建活动的文化内涵,发挥新媒体各种传播介质作为文化载体的积极作用,用科学的理论武装人、用正确的舆论引导人、用高尚的精神塑造人,培养学生党员对党建活动文化品牌的信赖,有目的地将党员教育工作的内容贯穿在党建文化品牌建设中,让学生党员在良好的文化品牌氛围中受到教育、感染和熏陶。
3.4 优化新媒体的信息传播环境
新媒体手段作为传统教育方式的拓展和延伸,有利于建立多层次、广覆盖的学生党员教育体系,然而新媒体在言论开放性、自由性方面的弊端,我们不能忽视。新媒体凭借发达的信息技术,让信息传播的门槛与成本不断降低,从而导致话语权向大众草根阶层分散和下移,公众在言论散布方面的失实、失范、失德乃至违法现象层出不穷。为此,舆情监管部门要加强公权力在大众传播领域的监管督导职能,完善相关立法,约束不合理的网络言论规则。作为学生党员个人,要坚决抵制和反对网络上各种影响大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危害言论和错误信息,要旗帜鲜明地秉承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净化网络环境,确保网络安全,积极营造文明、健康、绿色的信息传播环境,真正适应和融入新媒体时代,发挥党员的示范带头作用。新媒体时代的来临,拓宽了公众获取信息的渠道,优化了信息的传播和流通,由此也让虚拟社会的管理变得错综复杂,因此必须在新媒体的运营建设和舆情监管和引导上下足功夫,才能保证学生党员教育工作取得最终成效。
2、新媒体环境中的群体传播有哪些积极作用?
组织传播也称团体传播,是指组织成员之间或组织与组织之间的信息交流行为。组织传播的目的就在于稳定、密切组织成员之间的关系,协调行动,减少磨擦,维持和发展组织的生命力,疏通组织内外渠道,应付外部环境的变化。其特点是:传播者以组织或团体的名义讲话;信息大多是指令性、教导性和劝服性的内容;具体活动是在有组织有领导的情况下进行的;传播活动有一定的规模。
3、新媒体背景下如何持续增强团支部吸引力和凝聚力
武科大的团支书伤不起啊
在团的各项工作中,基层组织处在一个核心和基础的位置,在新的历史时期如何顺应时代和社会的发展潮流,加强团的基层组织建设,进一步增强团组织的凝聚力,更好地把青年吸引和团结在团组织周围,是各级共青团组织的重要职责和主要任务。
基层组织是共青团工作的基础,基层有多少活力,决定了共青团的工作对社会和青年的有效影响有多大。基层组织不牢固,团的工作就失去了根基,团的事业就无从发展。所以,只有不断提升共青团基层组织的生命力和战斗力,才能真正让基层活起来、动起来。
第一方面. 加强组织建设,不断扩大团的有效覆盖。组织建设是团建工作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没有了组织,就没有了团的工作,也无法开展团的活动。加强组织建设主要是解决团的覆盖面问题,关键是做好两个方面。一是要把现有的共青团基层组织巩固好、建设好。目前,县现有基层团委47个,基层团支部381个,青年服务中心1所,这是全县共青团工作的根基所在,根据其特点加强进一步建设使之成为基层青年工作的核心。并按照标准化团支部的创建要求,下大力气整治“松、瘫、散”团支部的工作,让基层团组织真正实现凝聚青年有力、工作开展有为。二是要不断加大基层团建的创新力度。在企业,要围绕企业经营发展的实际,积极探索适应现代企业制度的企业团建新模式,拓展企业团组织的工作领域。在乡镇,要以青年中心、青年专业协会建设为依托,进一步加大团的基层组织建设力度。同时,还要做好新型经济组织和社区的团建工作,力争做到哪里有青年,哪里就有健全的组织体系和活跃的工作开展。
第二方面. 加强团干部队伍建设,培养青年工作的合格带头人。团干部作为共青团工作的组织者和实施者,直接制约着共青团工作的开展情况,是推动共青团事业发展的积极因素。第一,要加强党性锤炼,就是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青年观,不断提高贯彻执行党的方针、路线、政策的自觉性,坚决从本地党委的工作全局出发谋划团的工作,切实把党的要求和团的工作部署落实到基层。第二,要加强学习,既要认真学习党的先进理论,不断提高思想水平,又要广泛学习经济、法律、贸易、网络等现代专业知识,练就成为高素质、复合型的青年人才。第三,要加强作风建设,培树起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在工作中勇于直面困难不退缩,勇于承担责任不推诿,勇于只争朝夕不懈怠。第四,要培养自身干事、成事的能力,做到对待工作有激情,谋划工作有思路,落实工作有韧性,协调工作有方法,推进工作有魄力,完成工作有成效。
第三方面. 加强团员队伍建设,巩固基层团组织的工作、活动基础。团员队伍建设是基层团组织建设中的一个重要内容,离开了团员,团组织就失去了存在的基础,基层团组织建设就没有任何意义。加强团员队伍建设,一要做好团员的发展工作。要按照《团章》的有关要求,积极将适龄青年中的优秀人才吸纳到团组织中来,并通过他们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进一步增强团的吸引力,以此带动其他青年踊跃加入团组织。在中小学,要做好“团队衔接”,积极开展团前教育,让少年儿童充分认识共青团,鼓舞他们加入团组织的信心和热情。在企业和乡镇,要将岗位能手、生产标兵、科技能人、青年种植养殖大户等优先发展为团员,并将优秀团员培养成为致富带头人,形成壮大团员队伍与增强基层团组织感召力的良性循环。现县已有3名优秀青年被“共青团中央”、“国家农业部”联合授予“全国农村青年创业致富带头人”荣誉称号。二要不断提高团员的综合素质。要按照创建学习型组织、培养学习型青年的要求,在团员中广泛开展学习成才活动,全面提高团员的思想道德水平,完善团员素质。要注重增强团员的社会实践能力,让团员在实践活动中受锻炼、长才干,进而在基层团组织开展的各项活动中成为骨干,保证基层团组织工作的顺利进行。三要进一步加强团员管理,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加强团员管理的新思路、新方法,努力做到凡是有团员的地方就有团的组织,凡是有团员的地方就有团的活动,在最大程度上减少团员流动性强给共青团工作带来的不利影响。
第四方面. 建设进一步加强党对共青团的领导,定期听取团的工作汇报。把加强改进基层团组织建设和充分发挥团员青年的作用作为衡量各级政府工作成效的重要标志。. 建议加强青少年活动阵地的建设。加紧建设青少年素质教育基地、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社区青少年活动场所等,让青少年能就近就便、经常性地参加活动。建设各级政府和企事业单位为青少年工作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和经费保障。
第五方面. 切实做好共青团干部转岗输送工作。积极为党的事业输送更多的合格人才,要把各级团干部转岗输送工作纳入到党的干部日常管理范畴,尤其要解决好团的机关干部的转业安置工作,积极为团干部转岗创造条件。
总之,加强基层团组织建设,既要考虑阶段性成果,更要着力建设长效机制;既要做好基础性工作,更要善于总结经验、不断开拓创新,确保基层团建工作扎实推进,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4、新媒体环境下,如何去撬动更多的曝光度传播度是一方面
通过微信、微博、微站来扩大品牌知名度以及提高品牌影响力去撬动更多曝光量。
一、内容是第一竞争力
适合品牌自己的东西才是最好的东西,在内容制作上最大程度保持原创,提升品牌辨识度,我们不是农夫山泉,所以我们不做大自然的搬运工。只有真正的做好了原创,在长期的向用户推送之后,才能更好地做到提高品牌的影响力。
二、标题是最佳吸引力
两个相同实力的人去应聘,长得好看的肯定会被默默加分;
两篇内容相同的文章,标题出众的肯定阅览量高,阅览量高的知名度顺手就做出去了。
三、一个好的品牌单靠品牌本身发声也是不能打响名声的,更重要的是提高用户粘度。建立社区是最理想的,但一个新的品牌想做到这一点,需要一步步扎实的走下去。
A.建立粉丝群、用户群组之类,提高用户凝聚力和活跃度
B.可对每期文章设置小小的投票环节,看用户是否喜欢文章,提高用户参与程度的同时又能统计有效阅读,明确用户喜好;
C.原创内容由用户决定,品牌形象代表由用户决定,提升用户归属感和参与感,通过投票的方式进而扩大品牌知名度。
5、如何运用新媒体引导凝聚青年并创新共青团工作
应该看到,互联网对青少年产生的影响重大而深刻,这一趋势不可逆转。认识不到网络发展趋势,我们就会距离青年越来越远,不付出巨大的工作努力,我们的工作就会越来越落后于时代。重视和关注互联网、全方位加强互联网工作应该成为全团的重要共识和一致行动,这是决定共青团组织吸引力、凝聚力、影响力的关键所在。
我们要充分发挥新媒体的正面作用,使之成为联系和组织青年的重要手臂、教育和引导青年的重要阵地、服务和维护青年的重要手段,牢牢把握新媒体工作的主动权。当前,尤其要深入研究当代青少年使用新媒体的规律,善于运用新媒体来创新团的工作和组织建设,把新媒体作为青年思想引导工作新的突破口,牢牢把握网上思想引导的主动权,做到青年人的注意力在哪里,思想引导就聚焦哪里。对于当前的网络舆论生态,共青团组织要自觉担负起责任。青年是新媒体的主体,是新媒体舆论的主导者,也是接受者。青年人为主导的舆论生态最终要由青年人来营造。要高度重视新媒体工作,积极营造良好网络舆论,努力在新媒体领域发挥共青团应有的作用,发挥团员青年的作用,旗帜鲜明地进行网络斗争,把握舆论主动权,形成鲜明的社会导向。
6、新媒体如何体现品牌文化、团队、业务
新媒体最主要的特征就是信息传播载体为数字网络,完全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并且传输速度快,覆盖面极广,一条信息或新闻很快就可以传遍整个世界。
新媒体这种强大的动能突破了传统媒介的被动接受方式,建立了受众和受众之间沟通互动的桥梁,网民通过论坛/BBS、博客、QQ群、微博等强大的信息传播工具实时发表观点看法,实现单对单,单对群,单对大众的交流互动,一些受众只要愿意,还可以主动参与到信息的提供和传播中来,通过发送手机短信、撰写博客(微博)、发起网络群聊等,实现“任何时候、任何地点、对任何人”进行大众传播。
正是由于上述新媒体传播的优势和强大动能, 新媒体的出现迅速 改变了社会的传播环境, 进而对处于这一环境中的政治、 经济、 文化、 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一、新媒体对企业文化建设的影响:
新媒体对企业文化建设形成的挑战新媒体时代的全面到来, 凸显了新媒体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1、新媒体传播的广泛性是企业文化建设必须考虑的第一个问 题。 关于企业的每一则消息与新闻的发布都会直接接受公众赤裸的监 视。 据调查显示, 有超过 60%的现代人通过互联网来获取新闻和了解 信息。
2、新媒体“双向互动”的传播形式增加了企业文化建设的复 杂性。 我们知道新媒体能以互联网和多媒体等多种技术手段来接收和 反馈员工心声,在交流互动中势必影响员工的价值判断。一方面,企 业的方针、政策、举措能够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传播到广大企业员工中 去。但同时,许多失实信息、负面信息也会因新媒体而迅速地被企业 员工接触到。由于“第一眼效应”使然,在“一手”错误信息的干扰 下,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一旦“慢一拍、跟不上” ,广大企业员工就 容易“为传言所困”“为谣言所扰” 、 。
3、新媒体具有极强鼓动性对企业文化建设形成挑战。作为组 织力和渗透性强的现代传媒, 新媒体可以在短时间内将整个社会动员 起来,把大多数社会成员的参与性调动起来,这在一些突发事件中更 能得到显著体现。 由于信息来源的广泛性, 信息既有积极健康的内容, 也有消极反动的内容。企业员工既可以在网上了解国内的信息,也可 以得到世界上其他国家的各种信息。 一些西方国家就利用这点对我们 进行意识形态渗透,从而容易造成企业员工理想蜕变、信仰滑坡。
4、新媒体对负面新闻的偏好对企业文化建设形成挑战。受残 酷的市场竞争及外部利益诱惑等因素影响, 新媒体在信息的选择和传 播上存在很大误区,专注负面新闻,热衷渲染炒作,罔顾社会责任, 各种低俗、庸俗、媚俗现象粉墨登场,给公众造成不良道德感受和普 遍道德焦虑。 “富士康员工跳楼事件”值得每一家企业深思。
二、利用新媒体优势促进金融企业文化建设思想阵地,正确的不去占领,错误的就可能占领。时代在发展, 社会在进步,企业文化建设必须坚持与时俱进,才能不断完善,推动 企业的经营与管理。新媒体逐步成为企业员工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成为企业文化引导的前沿阵地。
1、利用新媒体 “双向互动” 特性增强企业文化宣传的力度与吸引力。
有效宣传企业文化,增强宣传效果,过滤消极、错误信息, 凸显积极、正面信息一直是各企业文化建设工作者探索的重点。新媒体为此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与常规教育不同,新媒体具有良好的可视 性、互动性、包容性和便携性,它主要是依赖可视媒体、电子读物, 以数字化为载体,进行人机对话,互动交流。增强廉政教育效果必须 在坚持好常规教育的同时,充分利用新媒体这些特性,拓展具有新媒 体特色的教育手段。比如将企业文化宣传片制作成 3GP 手机电影、 MP4 文件、网络流媒体、3D 动画,将企业特色、发展历程、取得成 果、 获得的奖项制作成电子书及有声读物, 开辟企业文化论坛、 博客, 使企业文化声色俱全、图文并茂、畅所欲言,实现心与心的交流,避 免单纯的说教,能够有效增强企业文化建设的宣传效果,使企业文化更易于被员工接受与领悟。 招商银行建立的招银 e 报网站便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它充分利用了新媒体的优势, 集企业高管动态、 市场信息、 员工博客、典型人物、服务之声等栏目于一体,为招行员工提供了一个非常方便的交流平台, 同时该平台能让招行员工了解招总行战略措 施,了解同业、同行市场信息,有利于企业员工凝聚力的增强。
2、利用新媒体“广泛性”特征拓展企业文化宣传阵地。
新媒体其中一个重要的特征是信息的受众与参与者的广泛性。 新浪网最新数据显示我国网民已超过 5 亿。 庞大的新媒体用户是企业文化宣传的绝不可忽视的对象群, 企业完全可以利用这块宣传阵地让更 多的社会大众认可该企业的文化,并成为企业文化的宣传者。人们可以透过企业网站、手机报、微博等载体,了解企业的各方面信息,发表自己的看法,提出自己的建议和管理者一起充实、完善、丰富企 业文化,一起擦亮展示企业品牌和形象的窗口。 目前,企业使用较多的新媒体平台主要有企业门户网站、企业手机报、企业微博、企业贴吧等,门户网站是新媒体平台的基础,也是连接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平台,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阵地。对于企业文化建设来说,要在利用好传统媒体形 成的读者群、阅读气氛和认知度的基础上,搭建好网络平台,通过网 络平台的集纳和链接功能,对上共享传统媒体的资源,对下延伸新媒 体功能, 开发手机媒体、 企业微博等, 使之成为吸引职工, 交流信息, 听取民意,引导舆论的新途径。
3、利用新媒体“鼓动性”特征树立企业良好社会形象。
当国门敞开,外部商品涌来,市场经济法则高悬,优胜劣汰已成 铁的定律之时,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商品竞争已突破单一层面的 局部竞争,而表现为企业文化,营销策略,人才与技术力量,服务与质量保证,公益与社会责任等全方面展开的企业整体实力的竞争,并 归结为企业形象的竞争。企业形象是企业精神的外溢,良好的形象是赢得社会信赖,扩大企业知名度的重要内容。良好的金融形象,可以 广泛吸引所需人才,争取更多客户,不断拓展业务,也可以激发员工 集体荣誉感和奋发向上之心。 新媒体具有极强“鼓动性” ,新媒体可以在短时间内将整个社会成员动员起来,把大多数社会成员的参与性调动起来,特别是出现突发事件时。企业文化建设者可以在社会或者企业重大事项出现时,抓住机会,集中宣传企业核心价值观,扩大知名度,树立正面的良好企 业文化形象。 如招商银行2011 年 8 月在深圳第 26 届大运会期间作为唯一大运会指定参与银行的身份充分利用各种媒体集中输出了该企 业核心价值理念,企业形象得到进一步提升,极大增强了招行员工凝 聚力。
4、利用新媒体加大对企业正面典型人物、事件的宣传引导,弱化新媒体“负面新闻偏好” 。 不可否认新媒体对“负面新闻”有极浓的兴趣。新媒体强大的功能恰如一把双刃剑,它在积极宣导企业的光辉形象之时,也撕扯着大 片的“负面新闻” 。正因为如此,作为企业文化建设者更应该重视优秀典型,榜样的宣传。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尽管当前社会上的一些消极观念对人们的思想腐蚀较为严重, 但金融员工队伍从总体来讲还 是好的,其中不乏各种英雄、标兵、现金典型。事迹以及蕴含其中的闪光思想是宝贵的精神财富, 也是激励企业员工最有效地内容 和方式,因此,企业文化建设者应该善于发现和挖掘身边的先进事迹和人物, 要及时加以总结, 利用各种新媒体将其进行报道并宣扬出去, 充分发挥典型的引导作用,服务于金融企业文化建设。
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企业文化建设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企业要快速发展,做大做强,就必须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与时俱进、不断创新 是企业文化建设的灵魂。要充分认识、深入挖掘、科学运用新媒体对于企业文化的影响力、推动力,搭好新媒体的“舞台” ,唱好文 化建设的“大戏” 。
7、新媒体传播的概括及其利弊
新媒体好像主要是网络传媒、新闻电视传媒,等等吧。
利嘛,大家都有感触的。在这个信息发展的社会,网络的普及。让所有可以相互共享很多各个方面的信息。不论是横向还是纵向,都是可以有好多只是可以得到拓宽的。像新闻电视传媒,我们可以坐在家里走遍全世界,领略各国各地的风俗习惯。新闻联播,我们可以专注到世界各国的情况,和一些国情等等。也增强了我们的国家凝聚力。像一些广告的播出。可以让我们对一些产品的有点好处进行了解。当然也很大程度上推动了生产力销售的增长。
弊吧。像网络。我们们都说网络是双刃剑。里面的东西一哄而来,很多时候我们都来不及看清她的好坏,或者说对我们是否真正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反而更多是我们在浪费精力。甚至像很多青少年都不能正确使用电脑,用于玩游戏甚至沉迷。
8、大学新媒体工作室是一个什么样的组织
新媒体工作室是校团委指导下的全校共青团工作和校园文化活动的宣传机构,是校团委重点建设的学生宣传组织。青年通社植根于校园文化建设宣传工作,致力于打造校园文化宣传阵地,一直坚持走在时代前沿,引导正确的舆论方向。
9、浅谈如何运用新媒体加强企业共青团工作
据统计,中国青少年网民人数已增至2.32亿,占青少年总体的64.4%,其中80%活跃在如微博、微信等新媒体社交平台上。可以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新媒体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和广泛的运用,这使得企业青工的生活方式、思考方式和动员方式发生了显著的变化,给企业共青团工作带来了冲击与挑战。正确认识新媒体对企业共青团工作带来的影响,探索新媒体环境下,企业团组织如何运用新媒体引领团员青年思想,增强青年职工归属感与责任感,对于增强新时期企业共青团的自身建设有着重要意义。
一、新媒体的定义与特征
(1)新媒体的定义。新媒体,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暂时还没有统一的定义。但可以认为,新媒体是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的,是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以后发展起来的新的媒体形态,是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通过互联网、无线通信网、卫星等渠道,以及电脑、手机、数字电视机等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娱乐服务的传播形态,如微博、微信、手机报、QQ、论坛等。(2)新媒体的特征。目前,随着互联网络的迅速发展。以微博、QQ、社交网站为代表的“新媒体时代”已经来临,据数据统计:中国有网民5.03亿,就是说平均每3人中就有1人使用互联网,网民平均每天上网时长2.6小时。手机用户9亿多,手机网民3亿多,微博用户3亿多。针对新媒体的快速发展趋势以及在社会上的影响力,总体将新媒体可以归类为四大主要特征:一是丰富性。首先,新媒体平台越来越多,平台与平台间的融合程度越来越高,QQ、论坛、BBS、贴吧、博客、播客、彩信、电子报、微博、微信等,一个账号通行数个平台早已实现;其次,新媒体背后包含着巨大的信息库,信息之间相互关联程度越来越高;再次,新媒体融合了多媒体的表现形式,能够轻松实现文字、图片、FLASH动画、音频、视频的整合与转换,做到图、文、音、像并茂。二是实时性。传统媒体信息传播慢,存在较大的定时性与滞后性,而新媒体基于数字和网络技术,可以将正在发生的信息立即转变为数字信息,再通过网络传输传递给信息的受众,实现“发生”与“发布”的同步,打破了时间和空间上的距离,让人仿佛置身现场,随时随地,只要有电脑或者手机,就可以随时获取信息。三是互动性。与传统媒体的单向灌输不同,新媒体具有良好的互动性,这也是新媒体得以快速发展的原因之一。新媒体彻底改变了原有信息传播的方式,让每个人都成为“自媒体”——即是信息的受众,又能够成为信息的发布者与传播着,这充分迎合了青年职工渴望表达自我的需求,同时,也极大的提高了团员青年主动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四是群体性。“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新媒体也不例外。几乎所有的新媒体平台都强化了虚拟社交功能,这让青年职工能够建立起基于虚拟网络的社交圈,并获得认同与满足,其中最典型的例子便是QQ群。
二、新媒体运用策略的探讨
1.重视新媒体对企业团建工作的促进作用。2012年初,团中央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在全团广泛运用微博开展工作的实施意见》,随即共青团湖北省委下发了《关于在全省各级团组织广泛运用新媒体开展工作的意见》,共青团武汉市委召开了全市共青团宣传战线工作会议暨学习运用新媒体专题培训班,中石化集团公司也适时成立了青年工作委员会,开展了一系列新媒体活动。由此可见,运用新媒体开展企业共青团的工作已成为发展趋势。主动将新媒体平台建设纳入团建工作意义重大,对上能够传达青年的声音;对下能发挥团组织作为党与青年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对外能够起到正面宣传形象;对内能够增强企业青工的凝聚力。可见,新媒体的运用为团建工作带来了新机遇。
2.结合团建工作实际,灵活运用新媒体。新媒体是工具,而不是摆饰,要根据团建工作实际,找准切入点和结合点,才能充分发挥新媒体在宣传和动员上的优势。在宣传工作上,要及时将团的各项工作和活动开展情况利用微博、手机报等平台进行发布,用青年职工易于接受的方式开展团的宣传工作;在青工思想引领上,要结合共青团年度工作计划、短期重点工作,如党建项目化、十八大精神学习、五四表彰大会等重点工作,在青工中营造良好舆论氛围;在组织动员上,可以利用QQ群、微信等方式发布活动通知,开展网络式动员,避免了由上至下式动员的弊端,取得最大实效。
3.建立健全新媒体管理制度体系,让新媒体形成合力。由于公司团委在新媒体运用上处于起步阶段,要保持其稳定有序发展,需要相关的新媒体维护管理制度做支撑。需要在原有经验积累的基础上,探索建立、健全一套维护管理制度,如新媒体账号保密制度、信息发布审核制度、舆情处理制度、团支部使用新媒体考核制度等,通过制度化、规范化建设促进新媒体制度安全、持续发展。在新媒体管理制度建设的同时,还应与相关管理部门协调,整合新媒体资源和载体,进一步形成合力,如将先进典型的树立、企业“双八”工程动态、党建、团建工作资源、公司“党建之窗”与手机报、微博、微信、QQ群等多形式载体相结合,进而实现团员青年思想引导的效果最大化,促进青年立足岗位成长成才。
4.用网络语言贴近青工,加强互动交流。新媒体与政务新闻不同,应力求避免严肃、刻板的风格,善于利用青年易于接受的“网言网语”来贴近青年职工,从而树立活泼、亲切的“拟人化”团组织形象。不仅如此,还要通过新媒体在网络平台上加强与集团公司、省市级团组织、各兄弟单位企业团组织,以及面向全社会青年群体的互动与交流,以有效引导舆论,增强自身公信力与影响力。
5.培养骨干,打造善用新媒体的团干队伍。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团组织的活力源自于团干部的热情。要保持企业共青团新媒体工作的正常有序开展,需要培养一批“善待、善用、善管”新媒体的团干部队伍。新媒体的学习和运用应作为团干培训班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加强团干灵活应用新媒体的能力,进一步掌握团员青年思想命脉,有针对性的开展团组织工作。 三、新媒体运用途径的探索
1.微博——强化对外宣传,增强影响力。按照集团公司的统一要求和部署,于2011年12月注册了“@青春武汉石化”的新浪微博,开始在新媒体运用方面的“试水”。经过一年多的摸索和建设,现微博粉丝数达到101832人,仅2013年上半年,发布各类微博信息195条,累计浏览量突破6万人次,累计转评数超过千余。与集团公司“@中国石化新闻网”、青工委“@青春石化”,以及“@青春金陵”、“@镇海炼化分公司团委”等133家兄弟单位微博,还有“@青春湖北”、“@青春武汉”、“@青山政务”、“@幸福武钢”等68家省市级、大型企事业单位团组织微博形成良好互动,增强了公司团委的影响力与号召力。运用微博开展企业共青团工作,应坚持四条基本原则:一是坚持实事求是,在微博上不发布任何未经证实的信息,不参与评论转发虚假消息;二是结合共青团工作实际和公司发展情况及时发布消息,如二期制氢、蜡油加氢一次开车成功的喜讯,在微博上一经发布,纷纷引来兄弟企业单位微博的互动,形成了良好的舆论氛围;三是加强互动,主动引导舆论,借助集团公司等“领袖”微博平台宣传自身;四是绝不发出“不和谐”的声音,不违背伦理道德、不制造负面舆论、不泄漏公司内部保密信息。
2.微信——加强内部互动以增强凝聚力。微信,由于其免费、便捷的服务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青年职工青睐。为了全面落实“两个全体青年”精神,“青春武汉石化”的公众微信账号已经注册开通,这为开展青工思想引领工作又带来了创新。通过公众微信可以向青年职工发布每月两期的简讯,以拓宽团员青年了解公司的渠道。通过微信平台,及时发布“双八”建设的好消息、先进人物的典型事迹来进一步提升青工的自豪感与归属感,增添团组织的凝聚力。
3.QQ群——多重覆盖,倾听青年心声。近年来,一大批80后、90后青年职工加入武汉石化“双八”建设的队伍,为了更好的融入到这些新职工中,了解他们的所思所需,创建了多级、多重QQ群。通过建立各级新员工QQ群,能够及时了解青年职工的思想动态,与他们的沟通更加快速、便捷。同时,指导建立各团总支、支部QQ群,能够更有针对性的吸纳青年骨干,并可利用QQ群共享的功能,分享专业技术资料和心得感想,促进青工快速成长成才;通过大力支持青工建立各种兴趣爱好小组的交流群,自主开展积极健康的文体活动,增强团组织的的凝聚力。截止目前,共创建08~12年级5个新职工QQ群、团支部QQ群20余个、兴趣爱好交流群若干,做到了团员青年的多重覆盖。
4.手机报——新媒体环境下团组织的宣传阵地。为了创建在新媒体环境下团组织的宣传阵地,在宣传部的统一管理下,开办《武汉石化青年手机报》是新形势下一种更快捷、更有效的宣传载体。手机报内容应丰富、真实,应紧紧围绕公司重点工作而展开,主要由公司要闻、团委工作、团支部活动、英语角、成长励志、小常识等版块组成。由于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手机报发送范围主要针对车间党支部书记、团干部以及部分积极团员等人群。
5.微视频——吸引更多团员青年参与团组织活动。微视频的“微”在于微时长、微制作、微投资,因其短小、精练、灵活的形式而风靡于青年群体。通过拍摄“微视频”,可以将宣传文字转化为更直观的视频形式,因而更加生动、形象,更易于理解和接受。2012年尝试拍摄制作的首部微电影《家》,在团员青年中引起了强烈的共鸣,在网络上一经转载后受到了更多青工的追捧,有效激发出团组织的青春活力。
四、运用新媒体的不足与反思
新媒体为共青团工作带来了创新。但在其实际运用过程中仍反映出一些问题:一是现在公司处于“双八”开工试车阶段,部分团干忙于本职岗位工作,无暇维护个人、支部微博和QQ群,还有少部分团干不能熟练使用新媒体工具,导致了团支部在利用新媒体开展团组织活动上发展不平衡。基于以上问题,为了促进新媒体在共青团工作中的作用发挥至实处,应借助公司上下全面开展全员大培训之际,针对团干部开设针对新媒体运用的案例分析的课程,对团干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二是新媒体维护管理制度体系不够健全。由于新媒体发展迅速,对于运用新媒体开展团青工作尚处于“摸着石头过河”的摸索阶段,部分工作流程上存在制度不够健全的问题,按照制度流程化、信息化、规范化的发展要求,制定相关管理制度势在必行,应召开团委会、团支书例会等形式讨论、审议、制定制度,尽快建立健全新媒体维护管理制度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