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新媒体 > 团中央新媒体吴笛

团中央新媒体吴笛

发布时间:2020-07-28 09:20:40

1、如何通过新媒体平台促进高校间的交流

本次活动以“新媒体建设与高校媒体发展”为主题,将省内16所高校的34家校园媒体代表召集一堂,通过校园媒体建设主题报告、圆桌交流会、新媒体传播矩阵、新媒体建设培训等活动让各高校媒体的建设经验通过不同侧重点、实践与经验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广泛、深入、灵活地交流。
据介绍,新媒体是新的技术支撑体系下出现的媒体形态,相对于报刊、网络、广播、电视四大传统意义上的媒体,新媒体被形象地称为“第五媒体”,新媒体建设是团中央在文化建设上的重大举措。此次论坛的举办,为各高校媒体代表搭建一个分享特色校园新媒体文化的重要平台,同时也能够促进高校传媒联盟内部信息的沟通,推动高校间媒体的交流合作,为高校校园新媒体区域联盟化提供助力。

2、团中央网络影视中心怎么样

共青团中央网络影视中心是共青团中央直属事业单位,通过网络、影视和新媒体手段,面向青少年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共青团向广大青少年提供健康向上网络文化产品的新媒体...

3、赵子忠的主要成就

博士生导师、教授,中国传媒大学新媒体研究院院长,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访问学者,中国新媒体学术领军人物,中国新媒体发展的思想者,联合国经济开发署中国项目媒介专家,下一代广播电视(NGB)专家组专家、移动多媒体广播(CMMB)工作组成员,共青团中央网络影视中心(The Communication Centre of Chinese Communist Youth League)高级顾问,文化部国家十部委联合办公室专家委员,人民网学术委员会委员,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基金评审专家。
赵子忠教授主要致力于数字新媒体产业的研究,其在新媒体领域的卓越贡献,详见以下四方面:
1、积极引入和借鉴国际新媒体思想与实践经验进入中国,推动中国新媒体思想及实践经验走向国际舞台。
2000年,赵子忠教授参加北京市代表团赴香港,对香港数码港工程展开考察;
2001年,参加清华大学代表团,对台湾新竹工业园区进行考察访问,了解台湾数字技术发展;
2004年,对美国传播学与新闻学教育展开考察,参观访问了南加州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哈佛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迈阿密大学等12所美国一流大学的新闻传播院系及研究所;
2005年,对韩国新传播技术与传媒产业发展进行考察,参观访问了汉城大学、釜山大学;
2006年,受邀于韩国参加“2006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Broadcasting and CommunicationsConvergence”论坛,发表《政府政策下的广电与电信的融合》论文;
2007年,参加日本政府海外技术者研修协会培训,期间参观访问了东京大学、早稻田大学、一桥大学等日本一流学府;
2008年,应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邀请,参观访问了南洋理工大学、新加坡《联合早报》、新加坡电视台等学府及当地最有影响力的媒体;
2009年,访问澳大利亚,参观访问了悉尼大学、墨尔本大学;
2010年,展开了对北欧四国的访问,参观访问了瑞典乌普萨拉大学、冰岛大学、哥本哈根大学;
2011年,赴英国伦敦大学进修,期间参观访问了剑桥大学、牛津大学、圣安德鲁大学、格拉斯哥大学等英国知名学府;
2012年,赵子忠教授作为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访问学者,在全球最高的传媒学府完成了国际新媒体的学术深造及交流。在访学期间,赵子忠教授深入考察了麻省理工大学、斯坦福大学等国际新媒体的“孵化室”和新技术的发源地。
2、推动新媒体在中国社会各层面的普及应用。
赵子忠教授作为相关政府部门的专家顾问,亲身参与了中国新媒体产业及数字内容产业发展规划和政策制定的重要过程,对国家新媒体发展有着独特洞见。
赵子忠教授作为下一代广播电视(NGB)专家组专家,参与中国广播影视科技发展“十一五”规划、中国广播影视科技发展“十二五”规划,中国广播影视电影产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等方案制定,主持重大课题“中国广播影视产业基本问题及对策研究”、“NGB综合业务平台需求与技术构架研究”等一系列研究课题。
作为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移动多媒体广播(CMMB)工作组成员,赵子忠教授参与CMMB的奥运推广、收视调查、用户研究等工作,主持“CMMB技术研究-业务和系统需求”、“CMMB市场需求分析及市场开发战略研究”、“CMMB用户数据研究”等大型科研项目,持续四年为CMMB运营机构中广传播及各地运营机构提供CMMB收视率调查数据,为CMMB运营决策参考做出了卓越贡献。
作为新华社的特邀专家,赵子忠教授对新华社开展新媒体业务规划及手机电视经营提供了思想及建议;作为共青团中央网络影视中心高级顾问,赵子忠教授为中心的发展规划出谋划策,参与中国青年网、未来网改版及中心建设的一系列项目;作为人民网研究院学术委员,赵子忠教授对于人民网发展提出了重要建议;作为“首都传媒经济研究基地”负责人,赵子忠教授多年来致力于北京传媒经济相关研究,取得了一系列成果。
3、紧密联系中国新媒体主流企业,进行新媒体实践应用研究。
赵子忠教授紧密联系中国新媒体主流企业,广泛且深入地参与了这些企业创新、改革、规划、经营的具体过程,将其对新媒体的思考应用到新媒体实践中,为中国新媒体主流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宝贵思想和建议。
赵子忠教授参与了多家互联网公司的研究,推动新媒体研究院与腾讯、新浪、阿里巴巴、搜狐等公司的合作,并对于互联网微博业务,搜索引擎、网络视频、社会化媒体、互联网广告等领域进行了深入研究。
在中国电信行业的媒体化发展过程当中,从2004年开始,赵子忠教授积极提出电信产业媒体化转型的战略规划,在电信企业开展手机电视、手机报、手机广告等业务的过程中给予了多方支持。在手机电视、用户研究、二维码营销等领域,与中国移动、中国联通等电信支柱企业进行了紧密合作,开展了一系列商业实践。
赵子忠教授参与了中国IT技术和互联网技术进入广电领域的多项重大工程及重要规划,对广电与互联网的融合进程产生了深入影响。赵子忠教授主持了“中央电视台影响力营销研究”、“网络视频对中央电视台广告经营的影响”、“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整合经营规划”等一系列课题,对中国国家级媒体的发展贡献了思想;协助中国各地主流媒体开展经营,为广东省广电集团“南方广播影视传媒集团”完成了第二个五年发展规划,出任深圳有线网络运营商天威视讯的独立董事,为北京人民广播电台、北京歌华、北京移动电视、杭州华数、广州人民广播电台的业务发展提供了咨询建议。
赵子忠教授对数字内容产业的多家主流企业进行了调研及规划指导,其研究课题包括电影、电视剧、网络游戏、网络新闻、动画、数字出版等多个数字内容产业领域。
赵子忠教授对“北、上、广、深”等中国一线城市的新媒体发展和规划做出了的贡献,为北京地铁广告事业、上海市新媒体产业发展规划、上海世博会等提供了规划并展开了相关调研,成果获得相关单位采用并广泛好评。
4、创新中国新媒体高校教育,积极培养人才,倡导新媒体创新精神。
赵子忠教授于2008年主导创建了中国传媒大学新媒体研究院,是中国传媒大学新媒体学科领军学者。在国内第一家创建了新媒体产业博士点、硕士点专业。新媒体研究院是全国首个新媒体学术机构,也是全国高校首个专门进行新媒体人才教育的专业院系。
赵子忠教授多年来在新媒体产业领域开设了一系列博士、硕士、学士课程,他犀利、幽默、深入浅出的语言风格,深获学生的喜爱,学生自发为其撰写“赵老师语录”。赵子忠教授讲授的博士课程《现代科技与传播》、硕士课程《新媒体产业研究》、《广告专题研究》、《市场营销学》、《经济学》、本科课程《企业广告研究》、《媒介经营概论》、《娱乐产业经济学》等,广受中国传媒大学校内外学生的欢迎,不少外院系乃至外校学生慕名前来学习。

4、如何实现高校和社会媒体之间的联系

本次活动以“新媒体建设与高校媒体发展”为主题,将省内16所高校的34家校园媒体代表召集一堂,通过校园媒体建设主题报告、圆桌交流会、新媒体传播矩阵、新媒体建设培训等活动让各高校媒体的建设经验通过不同侧重点、实践与经验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广泛、深入、灵活地交流。
据介绍,新媒体是新的技术支撑体系下出现的媒体形态,相对于报刊、网络、广播、电视四大传统意义上的媒体,新媒体被形象地称为“第五媒体”,新媒体建设是团中央在文化建设上的重大举措。此次论坛的举办,为各高校媒体代表搭建一个分享特色校园新媒体文化的重要平台,同时也能够促进高校传媒联盟内部信息的沟通,推动高校间媒体的交流合作,为高校校园新媒体区域联盟化提供助力。

5、浅谈如何运用新媒体加强企业共青团工作

据统计,中国青少年网民人数已增至2.32亿,占青少年总体的64.4%,其中80%活跃在如微博、微信等新媒体社交平台上。可以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新媒体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和广泛的运用,这使得企业青工的生活方式、思考方式和动员方式发生了显著的变化,给企业共青团工作带来了冲击与挑战。正确认识新媒体对企业共青团工作带来的影响,探索新媒体环境下,企业团组织如何运用新媒体引领团员青年思想,增强青年职工归属感与责任感,对于增强新时期企业共青团的自身建设有着重要意义。
一、新媒体的定义与特征
(1)新媒体的定义。新媒体,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暂时还没有统一的定义。但可以认为,新媒体是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的,是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以后发展起来的新的媒体形态,是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通过互联网、无线通信网、卫星等渠道,以及电脑、手机、数字电视机等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娱乐服务的传播形态,如微博、微信、手机报、QQ、论坛等。(2)新媒体的特征。目前,随着互联网络的迅速发展。以微博、QQ、社交网站为代表的“新媒体时代”已经来临,据数据统计:中国有网民5.03亿,就是说平均每3人中就有1人使用互联网,网民平均每天上网时长2.6小时。手机用户9亿多,手机网民3亿多,微博用户3亿多。针对新媒体的快速发展趋势以及在社会上的影响力,总体将新媒体可以归类为四大主要特征:一是丰富性。首先,新媒体平台越来越多,平台与平台间的融合程度越来越高,QQ、论坛、BBS、贴吧、博客、播客、彩信、电子报、微博、微信等,一个账号通行数个平台早已实现;其次,新媒体背后包含着巨大的信息库,信息之间相互关联程度越来越高;再次,新媒体融合了多媒体的表现形式,能够轻松实现文字、图片、FLASH动画、音频、视频的整合与转换,做到图、文、音、像并茂。二是实时性。传统媒体信息传播慢,存在较大的定时性与滞后性,而新媒体基于数字和网络技术,可以将正在发生的信息立即转变为数字信息,再通过网络传输传递给信息的受众,实现“发生”与“发布”的同步,打破了时间和空间上的距离,让人仿佛置身现场,随时随地,只要有电脑或者手机,就可以随时获取信息。三是互动性。与传统媒体的单向灌输不同,新媒体具有良好的互动性,这也是新媒体得以快速发展的原因之一。新媒体彻底改变了原有信息传播的方式,让每个人都成为“自媒体”——即是信息的受众,又能够成为信息的发布者与传播着,这充分迎合了青年职工渴望表达自我的需求,同时,也极大的提高了团员青年主动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四是群体性。“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新媒体也不例外。几乎所有的新媒体平台都强化了虚拟社交功能,这让青年职工能够建立起基于虚拟网络的社交圈,并获得认同与满足,其中最典型的例子便是QQ群。
二、新媒体运用策略的探讨
1.重视新媒体对企业团建工作的促进作用。2012年初,团中央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在全团广泛运用微博开展工作的实施意见》,随即共青团湖北省委下发了《关于在全省各级团组织广泛运用新媒体开展工作的意见》,共青团武汉市委召开了全市共青团宣传战线工作会议暨学习运用新媒体专题培训班,中石化集团公司也适时成立了青年工作委员会,开展了一系列新媒体活动。由此可见,运用新媒体开展企业共青团的工作已成为发展趋势。主动将新媒体平台建设纳入团建工作意义重大,对上能够传达青年的声音;对下能发挥团组织作为党与青年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对外能够起到正面宣传形象;对内能够增强企业青工的凝聚力。可见,新媒体的运用为团建工作带来了新机遇。
2.结合团建工作实际,灵活运用新媒体。新媒体是工具,而不是摆饰,要根据团建工作实际,找准切入点和结合点,才能充分发挥新媒体在宣传和动员上的优势。在宣传工作上,要及时将团的各项工作和活动开展情况利用微博、手机报等平台进行发布,用青年职工易于接受的方式开展团的宣传工作;在青工思想引领上,要结合共青团年度工作计划、短期重点工作,如党建项目化、十八大精神学习、五四表彰大会等重点工作,在青工中营造良好舆论氛围;在组织动员上,可以利用QQ群、微信等方式发布活动通知,开展网络式动员,避免了由上至下式动员的弊端,取得最大实效。
3.建立健全新媒体管理制度体系,让新媒体形成合力。由于公司团委在新媒体运用上处于起步阶段,要保持其稳定有序发展,需要相关的新媒体维护管理制度做支撑。需要在原有经验积累的基础上,探索建立、健全一套维护管理制度,如新媒体账号保密制度、信息发布审核制度、舆情处理制度、团支部使用新媒体考核制度等,通过制度化、规范化建设促进新媒体制度安全、持续发展。在新媒体管理制度建设的同时,还应与相关管理部门协调,整合新媒体资源和载体,进一步形成合力,如将先进典型的树立、企业“双八”工程动态、党建、团建工作资源、公司“党建之窗”与手机报、微博、微信、QQ群等多形式载体相结合,进而实现团员青年思想引导的效果最大化,促进青年立足岗位成长成才。
4.用网络语言贴近青工,加强互动交流。新媒体与政务新闻不同,应力求避免严肃、刻板的风格,善于利用青年易于接受的“网言网语”来贴近青年职工,从而树立活泼、亲切的“拟人化”团组织形象。不仅如此,还要通过新媒体在网络平台上加强与集团公司、省市级团组织、各兄弟单位企业团组织,以及面向全社会青年群体的互动与交流,以有效引导舆论,增强自身公信力与影响力。
5.培养骨干,打造善用新媒体的团干队伍。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团组织的活力源自于团干部的热情。要保持企业共青团新媒体工作的正常有序开展,需要培养一批“善待、善用、善管”新媒体的团干部队伍。新媒体的学习和运用应作为团干培训班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加强团干灵活应用新媒体的能力,进一步掌握团员青年思想命脉,有针对性的开展团组织工作。 三、新媒体运用途径的探索
1.微博——强化对外宣传,增强影响力。按照集团公司的统一要求和部署,于2011年12月注册了“@青春武汉石化”的新浪微博,开始在新媒体运用方面的“试水”。经过一年多的摸索和建设,现微博粉丝数达到101832人,仅2013年上半年,发布各类微博信息195条,累计浏览量突破6万人次,累计转评数超过千余。与集团公司“@中国石化新闻网”、青工委“@青春石化”,以及“@青春金陵”、“@镇海炼化分公司团委”等133家兄弟单位微博,还有“@青春湖北”、“@青春武汉”、“@青山政务”、“@幸福武钢”等68家省市级、大型企事业单位团组织微博形成良好互动,增强了公司团委的影响力与号召力。运用微博开展企业共青团工作,应坚持四条基本原则:一是坚持实事求是,在微博上不发布任何未经证实的信息,不参与评论转发虚假消息;二是结合共青团工作实际和公司发展情况及时发布消息,如二期制氢、蜡油加氢一次开车成功的喜讯,在微博上一经发布,纷纷引来兄弟企业单位微博的互动,形成了良好的舆论氛围;三是加强互动,主动引导舆论,借助集团公司等“领袖”微博平台宣传自身;四是绝不发出“不和谐”的声音,不违背伦理道德、不制造负面舆论、不泄漏公司内部保密信息。
2.微信——加强内部互动以增强凝聚力。微信,由于其免费、便捷的服务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青年职工青睐。为了全面落实“两个全体青年”精神,“青春武汉石化”的公众微信账号已经注册开通,这为开展青工思想引领工作又带来了创新。通过公众微信可以向青年职工发布每月两期的简讯,以拓宽团员青年了解公司的渠道。通过微信平台,及时发布“双八”建设的好消息、先进人物的典型事迹来进一步提升青工的自豪感与归属感,增添团组织的凝聚力。
3.QQ群——多重覆盖,倾听青年心声。近年来,一大批80后、90后青年职工加入武汉石化“双八”建设的队伍,为了更好的融入到这些新职工中,了解他们的所思所需,创建了多级、多重QQ群。通过建立各级新员工QQ群,能够及时了解青年职工的思想动态,与他们的沟通更加快速、便捷。同时,指导建立各团总支、支部QQ群,能够更有针对性的吸纳青年骨干,并可利用QQ群共享的功能,分享专业技术资料和心得感想,促进青工快速成长成才;通过大力支持青工建立各种兴趣爱好小组的交流群,自主开展积极健康的文体活动,增强团组织的的凝聚力。截止目前,共创建08~12年级5个新职工QQ群、团支部QQ群20余个、兴趣爱好交流群若干,做到了团员青年的多重覆盖。
4.手机报——新媒体环境下团组织的宣传阵地。为了创建在新媒体环境下团组织的宣传阵地,在宣传部的统一管理下,开办《武汉石化青年手机报》是新形势下一种更快捷、更有效的宣传载体。手机报内容应丰富、真实,应紧紧围绕公司重点工作而展开,主要由公司要闻、团委工作、团支部活动、英语角、成长励志、小常识等版块组成。由于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手机报发送范围主要针对车间党支部书记、团干部以及部分积极团员等人群。
5.微视频——吸引更多团员青年参与团组织活动。微视频的“微”在于微时长、微制作、微投资,因其短小、精练、灵活的形式而风靡于青年群体。通过拍摄“微视频”,可以将宣传文字转化为更直观的视频形式,因而更加生动、形象,更易于理解和接受。2012年尝试拍摄制作的首部微电影《家》,在团员青年中引起了强烈的共鸣,在网络上一经转载后受到了更多青工的追捧,有效激发出团组织的青春活力。
四、运用新媒体的不足与反思
新媒体为共青团工作带来了创新。但在其实际运用过程中仍反映出一些问题:一是现在公司处于“双八”开工试车阶段,部分团干忙于本职岗位工作,无暇维护个人、支部微博和QQ群,还有少部分团干不能熟练使用新媒体工具,导致了团支部在利用新媒体开展团组织活动上发展不平衡。基于以上问题,为了促进新媒体在共青团工作中的作用发挥至实处,应借助公司上下全面开展全员大培训之际,针对团干部开设针对新媒体运用的案例分析的课程,对团干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二是新媒体维护管理制度体系不够健全。由于新媒体发展迅速,对于运用新媒体开展团青工作尚处于“摸着石头过河”的摸索阶段,部分工作流程上存在制度不够健全的问题,按照制度流程化、信息化、规范化的发展要求,制定相关管理制度势在必行,应召开团委会、团支书例会等形式讨论、审议、制定制度,尽快建立健全新媒体维护管理制度体系。

与团中央新媒体吴笛相关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