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何评价澎湃新闻
澎湃的出现,被视为是传统媒体的华丽一击。“一出生就风华正茂”,澎湃承载的不仅仅是上海报业集团的新媒体之梦,更是不少媒体人翘首企盼的“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可以说,澎湃的未来走向,就是传统媒体转型的前进方向。
上海报业集团投入三四亿人民币,打造澎湃这支至少几百人的新媒体团队,旗下有网站、App、微信公众号、新浪微博四个主要发布渠道,拥有45个栏目(tag),每天生产至少十几万字的内容(主要是原创,也有不少组稿),预计未来各个数字还会膨胀。
作为拥有官方新闻采写牌照的媒体,澎湃唯独没有落地纸媒,很大程度节约了成本,将资金更集中于采访策划等内容生产当中。作为澎湃的老大哥,东方早报则负责澎湃在报纸上的宣传,确保线上线下都有覆盖。
线上自然不用说,澎湃正式上线的发刊词《我心澎湃如昨》,引发争议一片;接连推出周元跟、yu刚等重磅打老虎的稿子,也确立了澎湃无人能比的尺度地位,使得各大门户网站如饥似渴地转载;更惊人的是,澎湃在微博上也获得了多家法院的另类“推荐”,纷纷表示要对澎湃独家推出的报道进行调查;微信上有兄弟账号如饭局阅读等大力推荐。
线下的推广主要是由东早负责。这家上海第一的市场化报纸,影响力不容小觑。澎湃正式上线后,东早的头版即是“我心澎湃如昨”的标语,虽然两者之间是平行关系,但东早的推介力度还是非常给力的。相比东方早报,上报集团另一家都市报,新闻晨报在头版发了一条简讯,也算尽到同门之仁了。
以非常快的速度,澎湃就这样横空出世了,不仅仅是各大媒体的报道、朋友圈疯狂转发,在知乎这样的问答网站上,也罕见地出现了关于一款新闻产品的大讨论。不得不说,邱兵的第一手,非常漂亮。
那么,澎湃能拯救传统媒体吗?
这里的回答是:澎湃无法拯救传统媒体,但它可以作为一款试水之作,探寻纸媒转型的方向。
说到这里,不得不提另一家转型比较成功的媒体——财新。作为胡舒立执掌的新锐财经媒体,财新网的影响甚至远远超过《财新·新世纪周刊》这本刊物了。因为财新的独家资源尺度和超强策划能力,逐渐走向“时政新闻霸主“的道路,泡面的红与黑五组报道、谷俊shan案就充分说明了财新的强大实力在国内媒体首屈一指。
澎湃的横空出世,也具备财新的财力物力,甚至比财新更有互联网的基因。而财新的重点依然是财经新闻,服务于更专门的人群,而澎湃则面向所有人。虽然两者格调都比较高。
澎湃一直沿着时政新闻的路线走,未来的前景将是无可限量的。因为在中国做时政新闻有多难,从各种禁令、撤稿就能看出来,这是个雷区。如果澎湃能继续获得官方的许可和特殊资源,澎湃就能活得很好;如果空间越来越小,澎湃就会沦为下一个门户网站。只不过,澎湃的广告收入远远比不上各大门户。
除了内容,澎湃的新媒体形式,也可以成为传统媒体的榜样。澎湃App是个亮点,独特的字体和界面,以及追问、问答等创新,已经获得了许多人的认可。清新脱俗有品味,让受众拜托了一般新闻客户端的刻板形象,颇有新鲜感。放眼望去,南都、新京报等顶尖媒体的手机App,都做得不尽如人意。
网站自然不必多说,让人惊叹的更新速度和篇幅,非一般媒体所能企及,这也是大手笔的结果。微博、微信虽然中规中矩,但也独具一格,并不随大流。
执掌过上海最具锐气报纸的邱兵,讲过一个又一个文艺的爱情故事后,终于把澎湃推向公众。这个锐气十足的新媒体产品,让一众传统媒体黯然失色,关键不在于内容优劣,而在于生产模式和传播模式,澎湃正在尝试。
不论你看好或看坏,澎湃都在那里。它的未来,不成功便成仁,要么带领一众媒体大转型,要么消失离去引发传统媒体的深刻反思。拭目以待,把澎湃当做一个先行者,就是对它最好的期待。
2、巾帼英雄的故事,详细
★巾帼英雄的故事:
花木兰
隋恭帝义宁年间,突厥犯边,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征战疆场一十二载,屡建功勋,无人发现她是女子,回朝后,封为尚书。唐代追封为"孝烈将军",设祠纪念
穆桂英:
传说故事人物。生长于山东穆柯寨,寨主穆羽之女,武艺高强,有勇有谋。因在阵前自招杨宗保为婿,归于宋营。在抗击辽的入侵时,她飒爽英姿,跃马横刀,与杨家诸将领一道,所向披靡,屡建战功。宗保在抗击西夏的战争中死去后,佘太君百岁挂帅,率十二寡妇征西时,她已五十岁,但她锐气不减,仍挂先锋印,一马当先,力战番将。是古代流传的巾帼英雄形象,深为群众所喜爱。民间以“穆桂英挂帅” 、“大破天门阵”等故事流传最广。
樊梨花:
“薛家将”中人物。原为寒江关关主樊洪之女。后投唐,与薛丁山结为夫妇。二人智勇双全,登坛挂帅。在薛家满门抄斩后,她率子薛刚杀进长安,除奸报仇。在民间传说中,她是一个富于反抗精神,武艺高强,神通广大的女英雄。
梁红玉
梁红玉生于宋徽宗崇宁元年。原籍池州,祖父与父亲都是武将出身,梁红玉自幼随侍父兄练就了一身功夫。宋徽宗宣和二年方腊起义,祖父和父亲因贻误战机被杀,梁红玉也沦落为京口营妓。朝廷派童贯率军平定方腊,最后方腊被韩世忠所捉。平定方腊后,在庆功宴上,韩世忠与梁红玉初次见面,二人对视生情,终成眷属。他们相亲相爱的生活一直伴随着战争度过。梁红玉有身孕后留在京城,却被苗傅和刘正彦扣押,但二人碍于韩世忠的勇猛并不敢难为他们母子。
此时宋高宗没有行动的自由,隆裕太后和宰相朱胜非密派梁红玉驰往秀州,催韩世忠前来救助,并封韩世忠为御营平寇左将军,封梁红玉为安国夫人。韩世忠很快平定了苗傅等人的叛乱,授武胜军节度使。
这年冬天,金人再度进犯,从黄州和采石矶两处渡江,直逼临安。宋高宗逃至越州。韩世忠留守秀州,建炎四年元宵节金兀术下战书与韩世忠,约定第二天开战。韩世忠听从梁红玉的计策把宋军兵分两路,看中军摇旗为号,进行包围截杀。结果金军大败。韩世忠放声高歌:万里长江,淘不尽壮怀秋色,漫说秦宫汉帐,瑶台银阙,长剑倚天氛雾外,宝光挂日烟尘侧!向星辰拍袖整乾坤,消息歇。龙虎啸,凤云泣,千古恨,凭淮说。对山河耿耿,泪沾襟血。汴水夜吹羌管笛,鸾舆步老辽阳幄。把唾壶击碎,问蟾蜍,圆何缺?
有奸细向金兀术献了一计:以土覆船板,以火箭烧毁韩世忠战船。但韩世忠用梁红玉的计策以少胜多,围困敌军近五十天,使金军不敢随便渡江侵犯。
岳飞被害后,韩世忠也被罢去兵权,他索性辞去官职,退隐江湖,与梁红玉白头偕老。
秋瑾
(1875~1907) 清末杰出的女革命家。字璿卿,号竞雄,别号鉴湖女侠。浙江山阴(今绍兴)人。
父寿南曾任湖南郴州知州。秋瑾生于1875年11月8日(光绪元年十月十一)。自幼爱读书,工诗文,好骑马击剑。1896年,在湖南依父命嫁湘谭富绅子王廷钧。王为人无信义,无情谊,好嫖赌,损人利己,给她婚后生活带来了极大痛苦。1903年,王纳资捐得户部主事,随王去北京居住。时值八国联军入侵后不久,她目睹民族危机的深重和清政府的腐败,决心献身救国事业。于是冲破封建家庭的束缚,于1904年夏东渡日本留学,在东京入中国留学生会馆所设日语讲习所补习日文,常参加留学生大会和浙江、湖南同乡会集会,登台演说革命救国和男女平权道理。在此期间,曾与陈撷芬发起“实行共爱会”,作为开展妇女运动的团体;和刘道一、王时泽等十人结为秘密会,以反抗清廷、恢复中原为宗旨。并创办《白话报》,以“鉴湖女侠秋瑾”署名,发表《致告中国二万万女同胞》、《警告我同胞》等文章。
同年秋,参加冯自由在横滨组织的三合会,受封为“白纸扇”(即军师)。1905年初,在日语讲习所毕业后,报名转入东京青山实践女校附设的清国女子速成师范专修科,随即回国筹措继续留学费用。归国后,分别在上海、绍兴会晤蔡元培、徐锡麟,并由徐介绍参加光复会。同年7月,回到日本,不久入青山实践女校学习。中国同盟会成立后,由冯自由介绍,在黄兴寓所加入同盟会,被推为评议部评议员和浙江主盟人。在留日学习期间,她写下了许多充满强烈爱国思想和饱满革命热情的诗篇。慷慨激昂,表示:“危局如斯敢惜身?愿将生命作牺牲。”“拚将十万头颅血,须把乾坤力挽回。”
1906年初,秋瑾在反对日本文部省颁布的限制中国留学生的“取缔规则”风潮中,愤而归国。先在绍兴女学堂代课。3月,往浙江湖州南浔镇浔溪女校任教,发展该校主持教务的徐自华及学生徐双韵等加入同盟会。暑假离职赴沪,与尹锐志、陈伯平等以“锐进学让”为名,联系敖嘉熊、吕熊祥等运动长江一带会党,准备起义。萍浏醴起义发生后,她与同盟会会员杨卓林、胡瑛、宁调元等谋在长江流域各省响应,并担任浙江方面的发动工作。到杭州后,与将去安徽的徐锡麟约定,在皖、浙二省同时发动。此时她在杭州新军中又发展了吕公望、朱瑞等多人参加同盟会与光复会。不久,萍浏醴起义失败,接应起义事遂告停顿。
1907年1月,在上海创办《中国女报》,以“开通风气,提倡女学,联感情,结团体,并为他日创设中国妇人协会之基础为宗旨”。并为该报写了《发刊词》,号召女界为“醒狮之前驱”,“文明之先导”。旋因母丧回绍兴,又先后到诸暨、义乌、金华、兰溪等地联络会党。这时大通学堂无人负责,乃应邀以董事名义主持校务。遂以学堂为据点,继续派人到浙省各处联络会党,自己则往来杭、沪间,运动军学两界,准备起义。她秘密编制了光复军制,并起草了檄文、告示,商定先由金华起义,处州响应,诱清军离杭州出攻,然后由绍兴渡江袭击杭州,如不克,则回绍兴,再经金华、处州入江西、安徽,同徐锡麟呼应。原定7月6日起义,后改为19日。但7月6日,徐锡麟在安庆起义失败,其弟徐伟的供词中牵连秋瑾。10日,她已知徐失败的消息,但拒绝了要她离开绍兴的一切劝告,表示“革命要流血才会成功”,她遣散众人,毅然留守大通学堂。14日下午,清军包围大通学堂,秋瑾被捕。她坚不吐供,仅书“秋风秋雨愁煞人”以对。15日凌晨就义于绍兴轩亭口。
3、从成功商务模式的特点来分析制约今日头条和澎湃发展的瓶颈有哪些
值得注意的是,澎湃新闻被热烈围观是始于文艺范十足的发刊词和几篇气势磅礴的时政大稿,而今日头条闯进人们视线却是因为资本的追逐和“剽窃”的指责。从两者的比较观察看媒体的融合之道,是个非常新鲜而有趣的角度
4、大家认为中国人的语文能力在退步吗??
在退步。这个事实非常明显,我没有勇气否认。前面某个高票匿名答案指出因为文盲率的下降,所以中国人的「平均语文水平」在提高,这个角度本来很有道理,但后面他又自相矛盾地提出判断语文水平还是要看媒体、出版从业人员的水平,而恰恰这部分是当前非常不乐观的。我也同意,如果比较全国人口平均识字率、受教育率,那么当前的中国肯定在历史上处于最高峰的状态,然而衡量一门语言的运用水平,到底还是要看比较尖端的那群人所达到的程度。有四个指标足以证明中国人语文能力在退步。
1、文学不昌。即使现在不是文学的末世,文学在社会上的地位也是极端边缘的。我认为代表一门语言文字运用最高水平的应该是使用它来创作诗歌、小说、戏剧的顶尖作家,现今不是文学的时代,一两个诺贝尔奖改变不了这个状况。
2、中小学语文教育失败。虽然中小学语文教育完成了让大部分人粗浅识字的功能,但中国的整个语文教育系统仍然在一个低水平的层次上运转,且始终无法摆脱政治话语的粗暴干涉。
3、传媒、出版业水平不高。这……《澎湃新闻》的发刊词大家都读过了吧。那就是立志要做中国最好的思想、时政新媒体的主编水平。当然有的人会说,是他自己太差劲了,媒体里还是有高人的。也许存在稀有的反例,反正我自己的感受,目前在大众媒体上很少能读到什么优雅的中文,仅比较语言文字运用水平的话,比英文媒体差十万八千里。许多从业人员的文字能力是不合格的。
5、今天百度LOGO是什么意思.
他叫许三多。下面是他的资料
http://renwu.baidu.com/
6、如何理解澎湃新闻 CEO 邱兵的发刊词
如何理解澎湃新闻 CEO 邱兵的发刊词?
匿名用户
程村望、王祖顺、Luxenius等人赞同
我觉得,自己像是做了一场噩梦,一早起来,朋友圈里的各种人,简直快要打起来了。
杰奇 互联网营销爬虫
偏头痛奶奶、jiangxihj、武又同等人赞同
一个典型的文人在时代变化的混沌中最后的杂乱无章。
有浪漫情怀遇见现实的悲伤,有追忆往昔的唏嘘骄傲和不舍,有文人对世界嘈杂变化的慌张,最后融为这一篇的不合时宜。
他自然是不情愿的,但已无能为力;面对改变,又有心无力。澎湃在心的只能是昨日往事,未来,已注定不是他们的了。他们承不了上,也启不了下。
这是他和那个时代的最后心意,我们只需要也只能感知。
刘新征 媒体人
Bone、AAAceWong、朽木轩主等人赞同
发刊词都在追忆旧时光,如何拥抱新时代?
真正成功的,都是看到眼前的时代,激动得浑身发抖的……
这个发刊词可好,美好的理想的旧时光已经木有了,这个时代已经不是我们的了,但我们这些老家伙争取在这个乱糟糟的世界里寻找一片心灵宁静之地吧……
能有多少共鸣?
肖飞
周超、朱文兴、王美婷等人赞同
类似于一个理想主义者的宣言吧。八零年代末到九零年代初是一段不堪言说的时光,成长于那个时代的人当中假使竟然还有人在心里面埋藏着小小的一块理想而没有被完全地摧毁掉,那么这一小块理想找到机会总要萌芽生长起来的。现在邱兵有了这个机会。
刘念尧 爱学习好青年
青梅、张金伟、朱文兴等人赞同
他呈现出了一对80年代恋人的不同价值观,和当代并无不同。一个是利己主义,一个是理想主义。
最后那段,我的理解是,认真的人,也许会面对残忍,但值得敬佩。
黑明 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研究生
朱文兴、苍斯基等人赞同
尽管这是个个人化的时代,但如此个人化的发刊词还是很令人意外,尽管有很多隐喻,但这发刊词从形式到内容与我们对这个互联网新品的期待有很大落差。祝福,希望一路还是有好风光给我们。
王烨
faryung、车尔文、SherryCheng 等人赞同
谢……不怀好意的邀请,负能量小姐又要吐槽了。
首先一篇发刊词不是个大事儿,如果新闻做好了(迄今为止澎湃表现得还算值得关注),瑕不掩瑜,但是--
各种急功近利地打情怀牌,情怀牌都活活被打成了知音体,可怜的情怀还有没有办法自由地和小伙伴们玩耍了,你们有体谅过情怀的心情吗?
回到那个知音体故事本身,那一对男女,就是,不爱彼此,还没有勇气说透,的典范。这样来比喻一个声称自己有理想的新闻媒体真的大丈夫吗?
摘录一下朋友圈里雪亮的群众们的反馈:青春期没走好更年期疗伤;愿意花点钱做新闻是好的但是如果发刊词能写的稍微像样一点,就更好了;哪有澎湃,只有接桶装水的感觉;新媒体发个毛的刊词……
Big-O 踩在很多领域门槛上的二逼青年
吴口丁、梦不落、朱文兴赞同
作为一个时政媒体发刊辞,有这几段内容……
各种猜测其实都没有实质意义,但,邵总,你的心意,作为读者之一的我,切实,收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