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老国货店如何创新经营
买传统国货,广州又多了一个好去处,这就是刚开业不久的“欢梦园百货”。说是刚开业的新店,其实就是去年结业的胜利百货。为何关了又开?除了老员工心里的不舍,市场需求是更为重要的一点。记者了解到,时至今天,国货不仅没有成为“老土”的象征,反而日渐在怀旧风潮中流行起来。虽然目前充斥市场的不再是传统国货,但它们仍在一小片市场中继续焕发着生机。
谁在买 除了中老年人,年轻人渐多
自从许多媒体报道励红百货和胜利百货这两家老式百货店后,很多上了年纪的顾客纷纷前来购买国货。据了解,他们中除了有住附近的市民,佛山、番禺等地来的顾客外,甚至还有远道从香港、深圳来的客人。
励红百货的店员告诉记者,“现在的顾客主要以中老年人为主,主要是因为他们习惯了使用这些老品牌,所以总想找回这些商品。也有一部分的年轻人会购买,他们喜欢这些老式品牌价格便宜,质量也不不差,性价比高。上了年纪的顾客进门后,都会感叹一番,真的跟以前一样,很多已经找不回来的小百货都能在这里找到,这些商品勾起了他们很多旧时的回忆。”
欢梦园的店员表示,“很多顾客过来买东西都是少量的,大多是十来元的消费额,喜欢百货店不用排队的付款方式,也喜欢老店员对商品的详细讲解和诚恳的购买建议,店员还表示有不少顾客来买东西图的就是可以顺道聊聊天,而且这里小至几毛一块的针线都应有尽有,能够很方便地买到所需日用品。”
为什么买 既能怀旧,又显新潮
近年,传统国货有回潮的趋势,而且消费群体有年轻化的倾向。在不少70后、80后眼中,传统国货是小时候模糊的记忆。静敏是80后,她告诉记者,小时候有用蜂花洗发水的记忆,“那时候父母和我们姐妹俩全家都用这种洗发水,后来开始用飘柔、海飞丝等品牌,慢慢就不用蜂花了。但最近偶然在超市看到又有蜂花出售了,于是又买来用了一下,那种香味有很多童年的记忆在里面。”同样是80后的小徐以前就读于广州执信中学,他告诉记者"回力鞋"是执信的校鞋,中学时代每天都穿,现在不用要求每天穿了,但还是很怀念回力鞋那种舒适的感觉,现在仍会购买。”
有顾客向记者总结了传统国货的三大优点:一是质量好,二是价格低,售价大多是几元;三是很怀旧,能满足老用户的习惯。
在哪买 传统老百货一应俱全,超市能买到部分
最传统的购买国货的地方非老式国货店欢梦园百货和励红百货莫属。欢梦园百货脱胎于有近80年历史的胜利百货,胜利百货在上年8月宣告结业以后,事隔半年“咸鱼翻生”,在东华东路易名重开。而励红百货则一直坚守在中山六路。
除了老式国货店以外,在一些比较大型的传统百货商场,也还可以找到传统国货的踪影。例如在上下九的妇儿用品公司,就有片仔癀、艾琳香水、大宝洗面奶等耳熟能详的国货。东山百货大楼一楼化妆品区域,当中就有片仔癀专柜、大宝专柜、永芳专柜等,还有蜂花、迷奇、美加净、隆力奇、百雀羚传统品牌都可以在这看到。.在江南大道的原海珠购物中心,现名摩登百货,一楼有国货专区,凤凰甘油、安安洗面奶等国货精品种类很多。
当然,现在消费者最常去的超市也有传统国货出售。在家乐福和华润万家等超市,只要仔细寻找,还是能找到百雀羚、七日香等品牌的产品。
2、做了两年新媒体运营的工作,现在有些迷茫,不知道这个行业未来的发展前景如何。
传播文化,输出观点,成为KOL,接广告。
3、为什么那么多企业的新媒体做不好
下面以新媒体的代表微信公众号为例:
1,没搞明白为什么一定要做一个微信公众号?别人为什么要关注你的账号?
做公众号没有明确的目标和计划。看到别人有公众号自己也要有,老板不懂,任凭小编能做成啥样就啥样,或者是老板干预太多,管理者总管不住自己的插手欲望,这会让编辑觉得自己是个傻逼。这是两个极端。
2,公司没预算、产出要求高、对运营人的不信任
“高层肯放权,中层不干预,编辑敢折腾”,企业新媒体想做不好都难。最怕的就是审核预览、反复修改,行或不行就一个字,一篇稿件决定不了什么。可怜多少小编忐忐忑忑熬到半夜就等领导一个反馈,万一领导在飞机上、在酒局上也只能傻等着,愤而辞职者甚多。重要紧急的特殊稿件除外,一般的稿件真没有必要锱铢必较。管理者总管不住自己的插手欲望,这会让编辑觉得自己是个傻逼。既然你聘任了他,你就应该相信他比你专业。
3,命名错误,除了大品牌之外,小公司没有必要用公司名做公众号名
很多企业公众号,一看名字就不会关注,试想一下谁会关注一个公司名?一个能保持用户黏度,让用户印象深刻的人格设定,是企业媒体命名最基础的,然后再去考虑这个人格设定有没有吸引人的性格特征。在运营上还是需要有一些人格化的东西在的,这样的话让用户感觉到我是在跟真人聊天,甚至说在跟一个美女聊天、跟一个帅哥聊天,而不是在跟一个机器人说话。
4,企业公众号定位不清或没有定位,发的内容乱七八糟
搬官网、微博的老套路对外展示、在功能介绍栏贴上生硬的企业介绍、今天发个从网上扒下来的八卦、明天发个与自己公司/行业一点关系没有的新闻、后天发个鸡汤...,公众号应该定位为你这个细分行业的内刊,发的内容应该是行业干货,对你这个行业(产品)用户有价值有帮助。
5,无法拯救的硬广内容
只有销售思维,没有营销思维,天天就知道发广告,发产品介绍。文章标题打头的永远都是[公司新闻]、[公司活动]、[特别推荐],就是发这样的文章能不能让标题软一点,至少让粉丝有欲望点进去。
大多数企业微信公众号缺乏创作能力以及老板简单粗暴的广告要求,在内容上表现得很不佳,有的更是直接照抄官网的信息,根本没有进行二次加工,而关键核心是无法避免的公司信息占据了很大篇幅。销售是直接卖,营销不是简单的销售,而是布局,有铺垫,一环扣一环。
6,缺乏互联网思维,不懂粉丝经济是怎么回事
粉丝经济只有达到一定的量才有显出来价值。很多号只有一两百粉丝就开始发广告。很多老板说我做自媒体是为了向用户发广告的,而不是向他们输出价值的,广告骚扰这是很严重的一个问题,很多用户不愿意去关注商家或者企业的自媒体,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发骚扰嘛,觉得我关注你的微信公众号了,你就会给我发广告嘛,特别是线下的一些传统企业好不容易让用户关注微信公众号,通过各种手段、各种利益诱导,最后关注完了之后人家还是取得关注。
7,不懂传播,不了解微信传播规律
做不出有传播力的文章,从来不想为什么没人转发文章。让员工转发文章,也不给员工发红包,谁转?
8,功利化的“全员营销”
传统企业里,妄图靠公众号解决业绩问题的傻逼想法,坑死多少运营人?微信并不是很好的销售工具,也别让员工成为你发广告轰炸信息的帮手,美其名曰"全民营销",实则让员工与企业、朋友之间的距离更远。
9,没有用心包装开发品牌故事,就天天发老板或创始人的那点事,看了就让人烦。真正的故事传递价值观,又具有传播力。
10,没有吸粉意识,不懂如何吸粉却又执迷于粉丝数量,身边的资源也没有利用好。企业老板只执迷于增加公众号的粉丝,依赖各种活动拉粉,到微信群发红包,然后到各个QQ群转悠,求姥姥告奶奶希望别人关注,更有甚者花钱去粉丝,而且个个还都是纯无头像的僵死粉儿。
11,太多的微信推广活动
不少企业微信公众号,在某个节假日都会做活动,而且形式、内容,甚至是礼品都有可能大同小异。可是回过头来想想,这场活动的回报在哪里?你的投入产出比是多少?这些活动对你的企业和产品有什么意义?这些粉丝会不会因为活动对你的产品感兴趣?如果这些问题没想好,请对活动三思而行。
12,片面追求阅读量
阅读量这个东西,也不能说完全不去顾虑,但是不能片面地去追求阅读量,说白了阅读量淘宝上可以刷嘛,就是你追求那些没有用的阅读量是没有意义的,还是要追求你有多少目标用户关注你,这个才是意义。
12,涨粉”,只是解决粉丝点击关注的动作,没法解决关注后的图文点击频率,互动次数,甚至购买产品。
公众号最大的特征还是留存功能 。因为他是订阅+推送. 这个特点决定了 公众号最大的价值是留存(粉丝忠诚,粉丝粘性,粉丝活跃)。解决留存的企业公众号,必将是大浪淘沙后,依然屹立不倒的变现好手。
13, 没有专职运营人员
很多企业申请了微信公众号之后,就直接丢给公司的某一个员工去做,甚至是兼职顺带手去做,这个员工没有任何运营和文案方面的经验,一发文章就一个劲儿地夸自家产品,久而久之连自己公司的人都不想看了,你想你的客户会去看吗?客户从一开始就不会看!与他无关的东西,他为什么要去看呢?有了专业的运营者,懂得分析客群,精准定位,懂得怎么找到客户,并建立产品和客户之间的联系,企业公众号才算是真正“活”起来。
14, 不“说人话”
“说人话”就是好好说话,别端着架子,你原来什么样在公司就什么样,公司什么调性,在微信就是什么调性。什么时候发现用户开始在后台跟你“唠嗑”了,就说明你在“说人话”了。做微信就是做社群,维护和用户之间的关系,好好说话,和用户做朋友,以后企业有什么活动了,用户才会积极响应。别把“粉丝”动不动挂在嘴边,那是给人以俯视的感觉,没人愿意被人称为“粉丝”,也没有几个人牛逼到可有有大把的“粉丝”。
15,重产品销售,轻用户运营
许多企业申请了公众号后,一上来就迫不及待地想各种“卖卖卖”“推广推广推广”。每次都简单粗暴发送活动消息,老板说:我这么好的新产品,用户肯定喜欢,我这么大的优惠,绝对是给用户的福利!结果一定是活动完,用户走。为什么?因为活动前没有和用户的关系维护,活动后没有运营来做用户后续的留存和服务。
16,短期无效果,甩手不干了
很多客户看着微信每周都掉粉或个位数的用户增长,就开始怀疑微信了:为什么要做微信公众号?根本没效果!事实上呢,真的没效果吗?在这个人人都是自媒体的时代,哪怕你只有一个用户,只要服务好了他,那么他都是你的免费传播员,他会主动帮你传播产品、转介绍产品。这时,品牌和口碑已经开始建立,你要是有100个这样的超级粉丝呢?小米起价不是说依靠100个发烧友嘛!品牌/口碑有什么用?它们能让小企业拥有和大品牌一样的机会,从一开始不被用户信任,到能从强势品牌口中夺食!
品牌、口碑的建立,是个漫长的过程,需要运营者持续努力。所以,做企业公众号,不要轻易就放弃!首要任务,做好运营吧。
4、从事了10年传统媒体,跳到新媒体将近一年,可是团队太差,决策者的方向和我的理念相差太大。想换工作,
决策者的方向与您有差异,那企业本身的需求又是更偏向谁呢?我相信,做新媒体的人,自己内心都是有创意,有自己独特理念的人,但艺术家的作品能不能被赏识,还要看雇主需求方的意思,如果您的理念更符合企业需求且品质更高,做出来给大家评判,但如果企业确实只需要领导的方向,那么还是暂时收敛自己的欲望,静待将来更好的机会出现。 来自职Q用户:老韩:答案请点收藏
5、去新媒体还是旧媒体,不是真问题
一、传统媒体急需的三种人才
最近一些年发生在新闻界的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就是传统媒体的人才在向新媒体流动,要知道传统媒体的很多人至今为止仍然是看不起新媒体的,因为看上去新媒体和旧媒体比较,它依然不像是媒体,或者说不是我们传统意义上的媒体。但是,问题也许正在于此,新媒体为什么非要像媒体?你也可以把它叫做新媒介,媒介和媒体的概念似乎正在被打破。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传统媒体的许多人一直秉持着一种媒体思维,以媒体自居,以做媒体人为骄傲,在他们眼里,新媒体终归不是媒体,不是正规军,是散兵游勇。
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来看看传统媒体对人才的需求产生了什么样的变化,换句话说,它们今天更需要什么样的人才?
(一)优秀的内容提供者
人类的信息传播基本上有三个层次,第一层是事实层,也可以说是告知层,简单告诉你发生了什么。第二层是解释层,涉及有真相的事实,需要有专门人才来解释,并且需要说明的是,并非所有人都对真相感兴趣。第三层是观点层,可谓意义层,以评论为主,这个层次的受众就更少了。这三个层次也对应着新闻报道的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就是信息阶段、故事阶段和评论阶段。
不客气地说,新媒体好像已经把传统媒体逼到了第二个层次,也就是说,新媒体的速度在信息传播的第一层次上占了优势。如果我们仔细观察,就会发现今天我们可以称之为好内容的东西大部分来自传统媒体。好的内容还是要靠传统媒体?虽然新媒体给我们生产了很多好的形式,但是大部分好的内容似乎还是来自于旧媒体。所以,内容为王好像是在这个层面上探讨才有意义。反过来说,传统的渠道为王的概念如今仿佛归属了新媒体。比如说,腾讯靠什么赢了对手?现在看,它是靠产品击败了门户网站的劲敌。换句话说,做产品的打败了做媒体的。这说明什么?说明我们可能来到了产品媒介时代,媒介更像产品,而非媒体。这也许是很多人不想看到的,内容好像被形式控制了。更奇怪的是,这个结果并非都是政治使然。看上去是媒介自己改变了。
今天我们不缺少渠道,我们缺少的是内容,有价值的内容。我们似乎进入了一个渠道过剩的时代,在现实中,我们到处堵车,而在信息高速公路上,我们畅通无阻,麻烦的是我们缺少有份量的内容。如果我们的内容仅仅停留在信息的层面,甚至于滑落到数据消费的地步,那么,我们只会变成故事消费者。当多渠道遇到了少内容,渠道的丰富多彩有可能衬托出了内容的捉襟见肘。单纯的管道加粗和管道数量的增加都会扩大内容的流量。也许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内容为王才逐渐让位于渠道为王。看上去渠道畅通无阻,好的内容变成了稀缺品。从渠道稀缺到内容稀缺,渠道解放让路于内容解放。
也许我们还可以按照传播来把内容划分出三种形态,第一种是事实传播,或者更专业的叫事件传播,只传播事实,不带观点,强调客观;第二种是观点传播,往往是采访有观点的人;第三种是话题传播,通常是针对人们议论纷纷的事情而进行的一种背景式传播,经常有粉丝基础。
20世纪末中国改革开放以后,媒体出现了一个有意思的现象,就是许多好记者和好文章都出自媒体的经济部,经济部成了人才济济的地方,这源于中国的重心是从阶级斗争转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种经济部现象不仅仅出现在人民日报,也显示在央视。历史的看,在中国的文化大革命时期,人民日报最火的是国际部,最佳人才仿佛都在国际部,我们不妨称之为国际部现象。按照这种历史规律,下一个部门现象又会出现在什么地方呢?或者传统媒体已经变成了单兵作战的场所?
我们现在可以设想一种情景,就是当看《新闻联播》的人遇到了读《环球时报》的人,这时候会发生一些什么?因为这两个媒体似乎都已经被纳入可以影响世界观的范畴,只不过前者的观众稍微老一点,信息感更强,更多国内存在感。后者的民族主义情绪更强烈一些,观点性更突出,国际存在感更强。对于只关注一个信息渠道的受众来说,他们往往更容易相信这个渠道的信息,排斥其它渠道。这两个媒介可以说代表了如今中国传统媒体的某些存在状态。
在新媒体的倒逼下,传统媒体恐怕不得不思考的一个问题是,新闻和评论应该分开吗?从新闻专业的角度说,观点和事实应该分开,如同编辑和经营应该分开。但是,无论是在新闻教学上,还是在新闻一线的报道中,我们都不难看到一种微妙的变化,就是新闻评论越来越多的成为了新闻写作的一个组成部分。这如同是对新闻客观性的挑战,但是,如果是从内容产业的角度看,又不难理解,因为新闻毕竟不是由机器人来写作的。为什么机器不能完全代替人来写新闻?除了就业的考虑,这更像是一个未来学的问题,谷歌开始使用搜索引擎来抓新闻时,看上去取代的是编辑的工作。机器似乎是能替代差的新闻写作,而不能替换好的。机器可以比人更冷血。但是,人可以做到主动的客观,机器顶多做到被动的客观。况且新闻也需要情感写作。
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可以看看纪录片的情况,纪录片为什么更容易被西方社会所接受?从形态上说,纪录片是西方产物,因此,在跨文化传播中,形式认同恐怕是纪录片容易被西方主流社会接受的原因之一。除此之外,纪录片和新闻谁离历史更近?通常,我们说新闻是明天的历史,但是,倘若完全用新闻来构成历史,我们可能会得出两个结论,一是英雄创造历史;二是新闻属于明日黄花,速朽,似乎不足以承担历史。纪录片的资料性好像更符合历史要求。不过,纪录片往往不会满足于记录历史,它还要影响当代社会。因此,我们会常常感觉纪录片比新闻还要真实。
新闻和纪录片有哪些区别?前者快,后者慢;前者偏客观,后者偏主观;前者短,后者长;前者是开放的片断,后者是封闭的完整;前者似产品,后者像作品;前者雅俗共赏,后者阳春白雪;前者转瞬即逝,后者真实再现;前者排斥艺术,后者容易被当成艺术;前者是明日黄花,后者持久。
从传统媒体的角度看,我们的新闻采访水平下降了吗?至少从电视新闻采访上看是如此,如今很少能够看到一个精彩的新闻采访节目,央视的《焦点访谈》和《新闻调查》节目似乎都已经边缘化了,新闻采访有主持人化的趋势,主持人越来越会说话,已经不是记者采访了。过去说主持人不会采访,现在是说新闻成为常态。剩下的采访亮点好像就是街采了。
(二)懂新媒体的人
传统媒体转型的一个重要方向就是与新媒体的融合,但是,今天的一个普遍比较悲观的看法就是旧媒体的人往往搞不好新媒体。为什么?一种流行的说法是传统媒体的人缺乏互联网思维,先不说互联网思维这个概念是否准确,单说这样一种现象就已经十分惊人了。从20世纪末网络媒体成气候之后,全国的传统媒体几乎都开办了自己的网站。然而实际情况却是报纸办网十年不成。究其原因,除了政策和体制等因素外,传统媒体惨遭滑铁卢的最大问题似乎是缺乏互联网基因。
为什么传统媒体向新媒体的转型很难成功?一个重要原因恐怕是,很多旧媒体并不想变成新媒体,或者说它们也不大可能摇身一变就成了新媒体。新旧媒体看上去是各自干着不同的事情,新媒体也不会变成传统媒体。现在的情况是,旧媒体喜欢拉着新媒体的大旗,继续做着传统媒体的事情。
在这里,我们容易忽视一个问题,即传者是如何向受者转变的?过去很长时间,我们关注更多的是受众怎样变成了传者,也就是所谓的自媒体。但是,我们可能忽略了一个有意思的细节,就是传者也会向受者转变。在微博和微信上,这一点似乎很明显,记者来这里不仅仅为发新闻,它还有一个功能,就是进入受众的管道,不是体验生活。
好多人为什么喜欢看电视台的跳水节目?不仅仅因为中国有些世界冠军,也不只是由于几个冠军嫁入豪门,更重要的恐怕是绝大部分人一辈子都不大可能去高台跳水,所以,现在有人替他们体验了,并且还是她们喜欢的明星,何乐而不为!如今文化的体验成份越来越大,开关似乎是触觉。过去我们有体验式采访,今天我们有体验式媒介。手机媒体在这方面表现的格外明显,媒介似乎激发了我们的触觉。从听觉到视觉再到触觉,媒介的体验感好像在逐步增强。从别人替我们体验,到自我体验,触觉媒介显得很关键。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报纸和网络的对抗,现在好像很少有人怀疑报纸会消亡,不过,看上去报纸在消亡之前依然很顽强,特征是它用自己最优秀的深度能力来最后搏击网络的挑战。但是,问题似乎也出在这里,报纸退守堡垒的做法可能恰恰让它失去了一次拥抱新媒体的机会,它赖以生存的深度调查和评论都难以融入网络。
(三)熟悉大数据和统计的人
在大数据时代,对数字的敏锐变得越来越重要,虽然这不一定意味着精确新闻主义的复兴,但是,它的确反映了数据新闻的重要性。即便我们对大数据的概念有所怀疑,不过,我们的新闻报道确实面对着越来越多的数字和统计表,我们显然不能只是满足于把这些枯燥的数字翻译为有趣的事实,也就是数字科普。今天的数字媒体和数字记者明显也比过去站得更高一些。
让我们看看大数据和统计局的区别,看上去前者比后者更靠谱一点,因为大数据好像说了更多的真话,同时它也有更少的水分。但是,它目前似乎和统计局一样难以解决一个问题,就是个体和群体的关系,或者说是少数和多数的关系。
大数据一个很直观的表象就在于它可以把用户分成很多群体,力争做到精准服务。细分受众,是大数据时代媒体变革的一个方向。只有迎合细分市场,专注于某一细分领域,才能获得人们的青睐。越专注,说明你越专业,人们才会信任你。从理论上说,这并不是新媒体的专利,因为传统媒体取胜的一个关键就是专业化,或者说是职业化,都突出的是专业精神和专业主义。由北京字节跳动科技有限公司推出的一款基于数据化挖掘的个性化信息推荐引擎——今日头条,自2012年8月份上线以来,已经累计用户9000万以上,成为增长最快的资讯类客户端。虽然它引起了一些争议,但是,它也带给传统媒体一些有益的思考。头版头条本来是报纸的概念,现在已经广泛使用于新媒体。类似的例子还有新闻观点化和观点新闻化的现象,在新媒体时代,这种情况似乎是更容易发生的。让我们多少有一点看不懂的是,新媒体好像比旧媒体更能促进观点的进步,并且它仿佛是把观点变成了新闻,又反过来把新闻变成了观点。新闻跟帖是一个例子。我们过去经常说现在是观点新闻时代,实际上,这个时代的真正到来还是因为新媒体。
6、谁能告诉我一下 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区别和联系
说说新媒体对传统媒体的影响。
①新媒体(网络媒体)有巨大的发展空间。中国网民到2010年,预计绝对数字将达到全球第一(当然相对数字还是小)。
②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相互存在的关系。近年来,受网络冲击最大的是电视。当然,电视的娱乐功能,服务功能不全受网络影响。我这儿有5月10日美国一家公司的调查:2000人中,23%的人少看电视了,20%少看杂志了,9%少听广播了,11%少看报纸了。电视观众的减少量最多。但是,我认为任何媒体是相互不可替代的,“网络媒体会替代传统媒体”的说法是不成立的。报纸、广播、电视,三者能和平共处,现在也会是这样。以前电视刚出现后,有人预言它会替代广播,事实是和平共处。各种媒体有它的优势,有它自身的不可替代性——报纸不要任何电子设备就能阅读;广播,可以边干其他事边接收。受众在选择媒体上不存在排他性、应有多种选择。以后可以看到这样的现象:新媒体还可以刺激传统媒体的发展,相互融合,出现网络广播、网上视频等。
一个新媒体要超越一个传统媒体,成为一个时代最具影响力的媒体,至少要经过一代人。2250万,这是中国的网民数。这样一个相对比例很小的数字,完全能说明:今天在中国,互联网对传统媒体远不足以构成冲击。
说说新媒体与传统媒体之间的差异:
①市场的差异。传统媒体目前是国家垄断性的,要有“准运证”。垄断带有保护性,能赚钱,能带来高利润。而互联网却是没有垄断保护的,互联网一产生,它就处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
②受众的区别。传统媒体是“主导受众型”,而网络媒体是“受众主导型”的。在网络媒体那里,受众有更大的选择权。
③管理的不同。传统媒体发展至今已经有非常清晰的管理机制和结构。编辑至上,轻视市场。而网络媒体的管理机制相对模糊。网站的老大是总经理而不是总编。对技术的重视也有区别。在网站决策层中技术人员的份量重,而传统媒体则不然。
④内容的不同。传统媒体分级管理,网络媒体的编辑职权相对大于传统媒体的编辑。记者—编辑—总编辑,这样一种“三审制”,没办法在网站上实行。总编把关的模式很难在网站实现,一天滚动发2000条新闻,你总编辑一个人哪里看得过来。所以网站编辑的职权大,也要求他有更强的把关意识。
⑤时效的不同。传统媒体有明确的发布时效、时段。定时定量。这种传播时效,决定了受众的关注也有了时段性:每天有一次性的关注。而网络媒体24小时在滚动,每天必须N次关注,才不会漏掉重要新闻。滚动新闻这种形式,对于习惯了每天一次性关注的受众来说,很可能会漏掉重要新闻。
⑥版面不同。报纸有版面的规律,报纸版面的轻重、主次,标题的处理、版面区域的安排,在网站上不存在。网络媒体是以时间流分配信息的。没有平面布局的概念。网络媒体还没有形成像报纸一样成熟的版面语言。
⑦写作的不同。网络新闻文稿关注的是速度快,文章要短。一弄就几千字的新闻稿,在网上是行不通的。网络标题的制作是大白话,直接了当,突出重点。什么标题的对仗、平仄、工整、文乎,做得再好也没人看的。
⑧采访。网络媒体基本是编辑为主,少量的采访新闻,少量的原创。而传统媒体是以自采为主。一个特派记者,花多少多少费用写回来的稿子,如果到网上一发,全给人抄走了。
7、随着新媒体的的诞生,旧媒体会不会消亡
不知LZ说的新媒体旧媒体确切指什么,
但是好的东西再古老也不会丢弃
不好的东西再先进都会被抛弃
屏弃糟粕,才会诞生新的东西
8、我是传统媒体行业的编辑记者,现在有新媒体公司挖我,我该去吗?
我也想被新媒体公司挖。
开个玩笑,老何还是喜欢做个自由的文艺中年。
老何从业前的兴趣就是写作,做了十几年特讨厌却能挣钱的工作后。
新媒体平台提供了这个机会,所以老何很了解新媒体的前景。
这么说吧,新媒体还是放在案板上刚加入酵母的面团,而传统媒体已经是没吃完干透了的半块馒头。
话糙理不糙。
你认为你该去吗?
认同请采纳,谢谢关注。
来自职Q用户:愚者老何
去,为什么不去呢,毕竟现在互联网新媒体是趋势,虽然传统媒体短时间内不会消亡,但是日薄西山是现实啊,新媒体才是未来发展的主流。 来自职Q用户:杨女士
9、传统媒体PK新媒体 是否会走向消亡
2010年以来,网络媒体在社会传播中趋于主流化。今年年初,国家决定加快推进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互联网三网融合,这更促进了用户利用新媒体作为信息获取的主渠道,关于新媒体是否会逐步取代传统媒体的争论声音也不绝于耳。特别是苹果IPAD平板电脑、亚马逊Kindle电子书的问世,让消费者可以更加方便的利用电子终端产品来浏览电子报刊、杂志,这更是对传统媒体的一次巨大冲击。
但传统媒体相比新媒体来说,还是保留着许多优势,例如传统媒体给读者视觉带来的舒适度要比网络媒体更高,给读者带来的阅读感受会更为亲切、熟悉。另外,传统媒体的受众中有相当一部分都是高消费阶层,年龄层偏高,更乐意接受传统的阅读方式。 这让传统媒体在一定时期内还会保有很大的一个市场空间。 第一视频《坐视天下》特邀嘉宾李文在对 “网络媒体是否会取代传统媒体?”现场做评论时也感同深受:我觉得ebook的流行,不代表传统媒体就会消失,书店还会有,但是可能会少。像我现在都很爱去图书馆,但是不像大型的书店,可能以后连房租都交不起了。假如你现在买ebook,我不知道Ipad怎么样,我不知道方便不方便,所以我还是喜欢翻报纸的感觉,完了拿一个笔。这是我传统的做法。”
其实新老媒体会在相当一段长的时间内共存,因为市场确实还需要杂志、报纸这种传统媒体,只不过传统媒体的市场会被不断挤压,成本也会有所上升。这就如同当初电视、广播的诞生,并没有让报纸、杂志消亡一样,因为市场、消费者还很需要它们,缺之不可。很多消费者对新媒体的偏爱并不会抹去另一部分消费者对传统媒体的偏爱。随着社会人文与技术的发展,新旧媒体将会进入一个共存的时代。同时也将进入一个相互交融的时代。“因为我本身不太喜欢这么小的电话还要看,我觉得特别的累,我喜欢星期天每天早上喝杯奶茶,听点音乐,这种感觉我相信现代人基本上没有了,可能在国外都会这样,大家带着报纸会在地铁看。”李文的这种切身感受道出了传统媒体还会长期存在的一个重要原因。
面对新媒体的冲击,现在传统媒体的盈利模式也在悄悄发生改变,比如传统媒体现在跟网络、手机结合,提供付费网上阅读、下载服务等。其实传统媒体更应该充分发挥其与传统媒体的天生差异性,如在内容权威性、公信力上的优势,从而创造自己的不可替代性,形成自己的稀缺资源,提升核心功能。拿美国畅销报纸举例来说,李文就一语道破了其和新兴媒体不同的真正差异性:“230块钱一份的纽约时报,所以翻的时候可能我就在数人民币了,不过这是我愿意花的,我少出去喝点喝酒,少买一些东西,我就可以存下来去看真正有价值有知识的东西。” 所以如果不想让报纸在未来成为文物,最好的方法就是最大化体现其内容差异化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