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万维百科 > 圆梦站长站

圆梦站长站

发布时间:2020-08-03 15:18:34

1、采访扬州好人作文400字

所谓的“扬州好人”其实是被“炒”出来的,只能说有基本事实,但是其中事实的某个点或是能起到传播效应,引导公众舆论的东西是被无限放大了的。。。你要想写学习扬州好人的作文,也就只能选取一个或几个,找他们身上能够被无限放大的“发光点”或是符合“现代社会主旋律”的东西写咯~这个嘛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咯~

扬州日报:“敬业为民的扬州好人,有一个共同特点:他们勤奋敬业而又淡泊名利、甘于奉献而又绝不张扬、兢兢业业而又默默无闻。他们有勤奋为民之心,无哗众取宠之意。他们无惊天动地壮举,有润物无声善行。因此,“敬业为民”这一类“好人”往往难以被发现,只有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好事”积累到一定的量或因为某种原因才被人们认识和认可。”

提供几个从网上搜索的例子给你吧。
还有敢问楼上的,您是哪人啊?╭(╯^╰)╮ 不要一竿子打翻一船人好啊?。。。无语。。。

2010年度“十大扬州好人标兵”候选好人事迹简介

1.王文清:救助他人是他“痴迷的事业”。他捐款的范围很广,地震了,他捐款;希望工程,他也捐;艾滋病、白血病患者,他同样捐;流浪人员、遇到困难的陌生人,他也慷慨解囊……扶贫帮困22年,他捐助的对象多达200多名。从他参加工作至今,至少捐出50万元,而他一直过着节俭、清贫的生活。去年12月28日,他从江苏高速石油发展有限公司扬州双沟加油站调至东台任站长时,几件衣物、40多本义务献血证、数百张汇款收据就是他的全部行囊。他还“痴迷”于无偿献血。无论走到哪里,只要有机会,他都要参加无偿献血。10多年来他累计献血超7万毫升,相当于体内的鲜血换了15遍,可挽救70条生命!(“中国好人榜”8月上榜好人)

2.王德琴(女):扬汽集团吉祥分公司司机。深夜,她将迷路的高龄老人免费送回家。年初,她成为一名孤女的“爱心妈妈”。13年来,她在车上捡到的物品有手提电脑、手机、上万元现金等,她都一一交还失主。别人开出租都是为了赚钱,她有时候还要贴钱。有一次,她在路上碰到一对从合肥来扬州投靠亲友的小夫妻,身无分文,她载他们到达目的地后,还掏出10块钱给他们买快餐。为了照料没有一点血缘关系的孤寡老人朱永清,她曾经错过两次姻缘。她说:“我开出租13年,没啥大本事,只想热心对待身边每个人,你好我好,大家都好。”

3.冯伯来刘逸蓉夫妇:21年前,20岁的她是曲江邮电支局的临时工,在投递邮件时,结识了扬州食品公司良种场的门卫谢孝水老人。21年,她和丈夫默默无闻地照顾这个毫无血缘关系的孤寡老人,平时常给他洗衣做饭,每到春节,还把他接到自己家中,为老人烧一锅他最爱吃的蹄子汤。在老人生命最后4个月住院期间,冯伯来刘逸蓉夫妇轮流守在老人身边,精心伺候,端屎倒尿,为老人擦洗身体。最后,就像亲生儿女一样为老人送终。老人在弥留之际郑重立下遗嘱,将4.3万元遗产全部留给他们。而他们却将这带着“爱的温度”的4万多元变成助学基金,先后资助四川地震灾区的孩子和宝应鲁垛镇的贫困儿童。(“中国好人榜”8月上榜好人)

4.刘小琴(女):她是江都市环卫处城南公司的一线清扫工。效率高、标准高、肯吃苦、讲奉献是干部职工对她工作的普遍评价。生活中的她朴实憨厚,家境并不富裕,日子很清贫,但她一直坚守道德底线,一颗金子般的心感动了很多人。2010年12月6日,她在建都路清理垃圾时,捡到一只黑色皮包,内有现金1万元、黄金手镯一只、金项链两根、戒指一枚及银元数枚。面对钱物,她不为所动,主动迅速地向经理汇报并寻找失主。面对失主的感谢,她只说了一句:“这是我作为环卫工人应该做的。”她用朴实的言行展现了环卫工人高尚的个人品质和良好的精神风貌。

5.孙云凤(女):她25岁那年,与当兵的张永宽订婚。张永宽回到部队的第四天,在执行某国防施工现场排哑炮任务时,不幸被炸,双目失明,少了一只胳膊。命运的残酷,让年仅28岁的铁骨铮铮的汉子陷入极大痛苦。就在张永宽最为痛苦的时候,她不顾街坊邻居的议论和父母家人的劝告,毅然走进了张永宽的生活,让他过上普通人应有的幸福生活。她坚信:爱,能弥补生命的残缺。她说:“他没有眼睛,我就是他的眼睛;他没有胳膊,我就是他的胳膊。”35年来,他们患难与共、相濡以沫;35年来,他们不离不弃,战胜了一切艰难困苦,演绎出一个又一个感人的真情故事。(“中国好人榜”9月上榜好人)

6.孙程:他从2001年开始加入无偿献血者行列,至今已献血7.5万毫升,相当于15个健康人的全部血量。为此,他获得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2005年,他从中心血站工作人员那里了解到成分血的概念,当时全市较为固定的捐献成分血的志愿者还不到1000人,他毫不犹豫地报名捐献成分血。从那时起,每月一次捐献机采血成了他的必修课,就连到高邮挂职、母亲生病、孩子中考等特殊情况,他还是一直坚持。就这样,前后加起来,他9年献血7.5万毫升,成为扬州无偿献血最多者之一。他不但自己无偿献血,还动员身边的人无偿献血。另外,他还是扬州市无偿献血宣传员。

7.陈小星:原仪征市总工会主席、党组副书记。他40年如一日忠于职守、兢兢业业,最后累倒在工作岗位上,经抢救无效于2009年11月12日不幸逝世,终年57岁。他出身于革命家庭,从小受家庭环境的影响,耳濡目染,在40年工作历程中,模范践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宗旨,用奉献书写信念,用敬业彰显忠诚,以实际行动诠释了共产党员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人生追求。在担任仪征市总工会主席期间,他把工会工作当事业来干,把职工群众当亲人来待,把党的形象当生命呵护,用宝贵的生命为工会事业谱写了新篇章。(“中国好人榜”11月上榜好人)

8.陈宏如:他是扬州人,却把最美好的青春奉献给了延安老区。年仅24岁的他从上海第一医学院(现复旦大学医学院)一毕业,就主动提出要到革命老区去。他去的延长县雷赤公社离县城还有110里山路,是延安地区最边远、最贫困的地方,而他一呆就是24个春秋。自1968年至1992年,他先后任延长县雷赤地段医院医师、院长、延长县医院副院长、延安地区医院副院长、延安医学院院长助理(正处级)等职。1993年,任扬州市中医院大内科主任。退休后,他又重返延长坐诊三年,被老区人民尊称为“神医”。今年3月,《延长县志》收入他的传记,县志办与县政协编写的《延长人物》以《老百姓念念不忘的人》为题刊发通讯。9.陈永宏:

宝应县西安丰中学物理教师,15年前患上被称为“不死的癌症”——强直性脊柱炎,他依靠药物控制,承受着病痛和各种并发症的折磨,坚守三尺讲台。2002年以后,他的病情越来越严重,行走异常困难,为了不影响正常上课,他总是提前五六分钟拄着双拐一步步艰难地移向教室。为了减轻腿部的压力,他用手撑着讲台讲课。学生们搬了一把椅子到讲台上,希望他坐着上课,以减轻疼痛。他笑着说:“做教师的必须要站着讲课,坐着讲课成什么样子。”自此,讲课时,他半倚在椅把上,时间久了,椅把的两个角被磨得发亮。2007年5月,他无法再走上讲台上课,但他经常拖着病痛的双腿侧坐在电脑前,给教师们下载物理教学资料,给同学们下载每一章节的试卷。
10.张梅琴(女):她是一个花季女孩,却经历着不一样的花季人生——刚出生就被亲生父母送养,14岁时养父半身瘫痪,17岁时养母离家出走。为了照顾瘫痪的养父,张梅琴14岁就开始在村里的鞋厂打工,一天工作近10个小时。在得知自己不是养父亲生之后,她认定养恩胜似生恩,毅然决定不回亲生父母身边,而是坚持留下来照顾养父,承担起整个家庭的重任。在南通读大学期间,她发传单、做话务员、到麦当劳打工,除了上课,每天的日子都在打工中度过。为了把钱省下来为养父看病,她甚至连续吃过一个月的馒头。(“中国好人榜”9月上榜好人)

11.张德兵:他爱帮助人,没钱帮助人的时候,他不惜摆地摊、打零工。上班之余,他经常出来摆地摊,一个月下来有两三百元的收入,为的是帮扶6个春蕾女童、希望工程贫困学子。因此,人们称他为“摆地摊的慈善家”。他做好事,不仅是一个人做,还和几位朋友一起发起成立了扬州首支义工队伍——“圆梦义工联盟”,并任队长。许多家浴室都不大愿意接纳残疾老人洗澡,他晚上上夜班,不敢合眼,下了班却又赶去联系浴室。这些年来,“圆梦义工联盟”已经为不下1000人次的残疾老人洗过澡。他希望能通过自己的行动一点点“推动社会的进步”。

12.祝正祥:今年79岁的他,年轻时就是有名的热心肠,没退休前他叫工人在厂门口摆茶水摊,退休后他就自己在家门口摆茶水摊。每年夏天他都会投入400元,在丁家湾和仓巷的交界处摆一个爱心茶水摊,来往的三轮车夫、做小生意的商贩、赶路的市民,渴了累了,都习惯在这里喝上一杯清茶,到今年已经22年。市长谢正义视察时发现了这个爱心茶水摊,夸赞他是“扬州好人”。他表示,自己年纪大了,花不了什么钱,能用钱做好事,觉得心安理得。社区活动有困难去捐款,有地方受灾了也是第一个去捐款。他的爱心感染着身边的邻居们,也从小小的丁家湾流淌到扬州的各个角落。

13.耿高鹏: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电气工程系学生。今年暑假期间,他帮助照看周边村庄9个小学生,并辅导他们英语。他所在村庄前面有一条灌溉渠,叫周山支渠,上游放水灌溉时,水面宽7米、深2.3米,而且水流湍急。7月8日这天,周山支渠放水,中午11时学生们回家时,他担心孩子们贪玩落水,特意骑着电动车护送13岁的王义伟和10岁的郁和杰回家。王义伟从田间小路拐弯上灌溉渠大道时,因为车速太快,失控冲进了灌溉渠。紧随其后的他把电动车扔到一边,不顾自己不会游泳,纵身跳进水里救人,结果救起了王义伟,却献出了自己年仅21岁的生命。(“中国好人榜”9月上榜好人)

14.贾锁香(女):她没有读过一天书,从20岁入党至今,始终把“党员”二字看得很重。10年前,一场龙卷风后,村里不少人家的房子倒塌,其他村民还可以投亲靠友渡过难关,7个五保户的日子却没了着落。时任小组长的她没多想,就将村里的7个五保户接到家中照料。家里一下子多出7口人,房间和床都不够用,她和丈夫陈炳富商量,将不漏雨的房间、家里能用的床都腾出来给五保户,自己和丈夫只在屋子的廊檐下搭个铺,睡了一个月零一天。10年来,她和7个五保户组成一家,忙前忙后照料,成了这个特殊家庭的大家长,她先后为其中的4个五保户操办了丧事。

15.龚文凤(女):江都市丁沟镇一个普通环卫工人,每天凌晨打扫集镇卫生,每月收入约600元。7月6日凌晨3点多,她清扫到新华书店东侧的一个路口时,发现了一个小黑包,借着夜色,她发现里面有厚厚一叠钞票,还有身份证、银行卡、毕业证书等。清晨5点多钟,派出所仍未上班,她赶紧回家将捡到钱的事告诉儿子和媳妇。经过清点,包里有1.45万元现金、银行卡等。一家人不为巨款所动,拨打114查询身份证主人的电话号码,联系上了失主,最终在派出所的见证下将钱物全部归还失主,不收分文报酬。(“中国好人榜”8月上榜好人)

16.梁隆圣:他除了自己掏腰包外,还动员退休老师、社会力量出资建立校友关爱基金,为学生募集善款。2002年退休后开始资助贫困学生,考虑到一个人的力量有限,他动员3个子女一起助贫济困。女儿在他的带动下,通过“春蕾女童”行动,先后资助了12个女孩。为了筹集资金,他还建立了校友关爱基金,为学生募集基金20万元。“存在学校里,学校每年给6%的利息,用利息资助学生。”他找过慈善总会,为扬州大学少数民族学生争取助学资金,资助了25个少数民族408名少数民族学生。8年来,他在校内外一共为学生募集了60万元资金,资助了几百名学生。

17.程介兵:在兰庄,他是所有残疾人的熟人。7年前,偶然的一次帮助残疾人的经历,让他对生活有了一种新的认识和理解,萌发了“我要为残疾人做点事情”的想法。从那天开始,帮助身边的残疾人成了他生活的一部分。他定了个特殊的规矩:残疾人修车,一律不收钱。不管有多忙,残疾人如需要帮助,他都会上门服务。为了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帮助更多的残疾人,去年9月,他还特意在修车摊旁设立了一个爱心充气点,承诺:充气点所得款项全部捐赠兰庄社区爱心基金。他的义举感动了过往行人,半年募得近1500元关爱资金,全部捐给兰庄社区。

18.管霞(女):父亲中风,母亲糖尿病,18岁的女儿患病毒性脑炎。背负诸多不幸的她,一个月20天时间在外唱戏,每天要赶80公里的路程,每月1200元左右的收入,却要为女儿支付1000元的医药费。10月4日晚9点多钟,管霞唱戏后回家,在路上捡到一只皮包。到了家里,管霞打开包仔细清点后发现,里面竟有26000多元现金、15万元欠条票据、6张银行卡以及身份证等。看到包里有这么多贵重财物,管霞毫不犹豫地向高邮警方报案。面对失主的酬谢,她婉言谢绝。(“中国好人榜”11月上榜好人)

19.衡秀荣(女):数年如一日,精心照料“五保”老人高春明。高春明孤苦无依,疾病缠身,因患病丧失了自理能力,她作为邻居义无反顾地承担起照顾孤老的重担。几年来,她每天都要多做一份饭,准时送到老高的小房子。有时,老高身体不好,她还额外做点好吃的,给他开小灶。因为要照料老高,这两年多,她几乎没有出过一趟远门。即使走亲访友,也是吃了中饭去,赶在晚饭前回。如果有特殊情况实在赶不回来,她也要打电话吩咐家人,安排好饭菜。谈起衡秀荣的照顾,憨厚的老高眼圈红了:“要不是她照顾,我早就不在人世了!”

20.救人群体(高俊、陈红、叶丽娟等):11月4日中午12时30分左右,在扬州市区淮海路与四望亭路交叉口,一位70多岁的老者突然昏厥,晕倒在路边。过往群众见此情形,立刻齐心协力将老者搀扶起来。最先发现老人晕倒的是一位60多岁的老师傅,发现老人晕倒后,他赶紧上前搀扶老人。其他市民也纷纷赶过来帮忙:一位女士买来矿泉水,另一名女子忙着拨打110……在众人的帮助下,老人终于苏醒过来。随后,110救助人员赶到,看到老人已无大碍,大家才悄悄散去。老人的儿子告诉记者,他父亲患有帕金森症,昏厥对于这类病人相当严重,如果救助不及时就会有生命危险。老人苏醒后,反复叮嘱儿子一定要找到所有的救命恩人,好好谢谢人家。在记者与群众的努力下,救人的好人相继被找到。

2、赣州筑家装饰设计工程有限公司怎么样?

赣州筑家装饰设计工程有限公司是2016-10-17在江西省注册成立的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投资或控股),注册地址位于江西省赣州市信丰县嘉定镇府前路17号。

赣州筑家装饰设计工程有限公司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注册号是91360722MA35KW185X,企业法人曹超,目前企业处于开业状态。

赣州筑家装饰设计工程有限公司的经营范围是:室内外装饰工程、建筑工程、安防工程、钢结构工程、市政工程设计与施工;办公设备、建筑装饰材料销售,维修服务;环境检测与治理。(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本省范围内,当前企业的注册资本属于一般。

通过百度企业信用查看赣州筑家装饰设计工程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资讯。

3、孙杰的介绍

4、扬州好人

2010年度“十大扬州好人标兵”候选好人事迹简介 1.王文清:救助他人是他“痴迷的事业”。他捐款的范围很广,地震了,他捐款;希望工程,他也捐;艾滋病、白血病患者,他同样捐;流浪人员、遇到困难的陌生人,他也慷慨解囊……扶贫帮困22年,他捐助的对象多达200多名。从他参加工作至今,至少捐出50万元,而他一直过着节俭、清贫的生活。去年12月28日,他从江苏高速石油发展有限公司扬州双沟加油站调至东台任站长时,几件衣物、40多本义务献血证、数百张汇款收据就是他的全部行囊。他还“痴迷”于无偿献血。无论走到哪里,只要有机会,他都要参加无偿献血。10多年来他累计献血超7万毫升,相当于体内的鲜血换了15遍,可挽救70条生命!(“中国好人榜”8月上榜好人)

2.王德琴(女):扬汽集团吉祥分公司司机。深夜,她将迷路的高龄老人免费送回家。年初,她成为一名孤女的“爱心妈妈”。13年来,她在车上捡到的物品有手提电脑、手机、上万元现金等,她都一一交还失主。别人开出租都是为了赚钱,她有时候还要贴钱。有一次,她在路上碰到一对从合肥来扬州投靠亲友的小夫妻,身无分文,她载他们到达目的地后,还掏出10块钱给他们买快餐。为了照料没有一点血缘关系的孤寡老人朱永清,她曾经错过两次姻缘。她说:“我开出租13年,没啥大本事,只想热心对待身边每个人,你好我好,大家都好。”

3.冯伯来刘逸蓉夫妇:21年前,20岁的她是曲江邮电支局的临时工,在投递邮件时,结识了扬州食品公司良种场的门卫谢孝水老人。21年,她和丈夫默默无闻地照顾这个毫无血缘关系的孤寡老人,平时常给他洗衣做饭,每到春节,还把他接到自己家中,为老人烧一锅他最爱吃的蹄子汤。在老人生命最后4个月住院期间,冯伯来刘逸蓉夫妇轮流守在老人身边,精心伺候,端屎倒尿,为老人擦洗身体。最后,就像亲生儿女一样为老人送终。老人在弥留之际郑重立下遗嘱,将4.3万元遗产全部留给他们。而他们却将这带着“爱的温度”的4万多元变成助学基金,先后资助四川地震灾区的孩子和宝应鲁垛镇的贫困儿童。(“中国好人榜”8月上榜好人)

4.刘小琴(女):她是江都市环卫处城南公司的一线清扫工。效率高、标准高、肯吃苦、讲奉献是干部职工对她工作的普遍评价。生活中的她朴实憨厚,家境并不富裕,日子很清贫,但她一直坚守道德底线,一颗金子般的心感动了很多人。2010年12月6日,她在建都路清理垃圾时,捡到一只黑色皮包,内有现金1万元、黄金手镯一只、金项链两根、戒指一枚及银元数枚。面对钱物,她不为所动,主动迅速地向经理汇报并寻找失主。面对失主的感谢,她只说了一句:“这是我作为环卫工人应该做的。”她用朴实的言行展现了环卫工人高尚的个人品质和良好的精神风貌。

5.孙云凤(女):她25岁那年,与当兵的张永宽订婚。张永宽回到部队的第四天,在执行某国防施工现场排哑炮任务时,不幸被炸,双目失明,少了一只胳膊。命运的残酷,让年仅28岁的铁骨铮铮的汉子陷入极大痛苦。就在张永宽最为痛苦的时候,她不顾街坊邻居的议论和父母家人的劝告,毅然走进了张永宽的生活,让他过上普通人应有的幸福生活。她坚信:爱,能弥补生命的残缺。她说:“他没有眼睛,我就是他的眼睛;他没有胳膊,我就是他的胳膊。”35年来,他们患难与共、相濡以沫;35年来,他们不离不弃,战胜了一切艰难困苦,演绎出一个又一个感人的真情故事。(“中国好人榜”9月上榜好人)

6.孙程:他从2001年开始加入无偿献血者行列,至今已献血7.5万毫升,相当于15个健康人的全部血量。为此,他获得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2005年,他从中心血站工作人员那里了解到成分血的概念,当时全市较为固定的捐献成分血的志愿者还不到1000人,他毫不犹豫地报名捐献成分血。从那时起,每月一次捐献机采血成了他的必修课,就连到高邮挂职、母亲生病、孩子中考等特殊情况,他还是一直坚持。就这样,前后加起来,他9年献血7.5万毫升,成为扬州无偿献血最多者之一。他不但自己无偿献血,还动员身边的人无偿献血。另外,他还是扬州市无偿献血宣传员。

7.陈小星:原仪征市总工会主席、党组副书记。他40年如一日忠于职守、兢兢业业,最后累倒在工作岗位上,经抢救无效于2009年11月12日不幸逝世,终年57岁。他出身于革命家庭,从小受家庭环境的影响,耳濡目染,在40年工作历程中,模范践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宗旨,用奉献书写信念,用敬业彰显忠诚,以实际行动诠释了共产党员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人生追求。在担任仪征市总工会主席期间,他把工会工作当事业来干,把职工群众当亲人来待,把党的形象当生命呵护,用宝贵的生命为工会事业谱写了新篇章。(“中国好人榜”11月上榜好人)

8.陈宏如:他是扬州人,却把最美好的青春奉献给了延安老区。年仅24岁的他从上海第一医学院(现复旦大学医学院)一毕业,就主动提出要到革命老区去。他去的延长县雷赤公社离县城还有110里山路,是延安地区最边远、最贫困的地方,而他一呆就是24个春秋。自1968年至1992年,他先后任延长县雷赤地段医院医师、院长、延长县医院副院长、延安地区医院副院长、延安医学院院长助理(正处级)等职。1993年,任扬州市中医院大内科主任。退休后,他又重返延长坐诊三年,被老区人民尊称为“神医”。今年3月,《延长县志》收入他的传记,县志办与县政协编写的《延长人物》以《老百姓念念不忘的人》为题刊发通讯。9.陈永宏:

宝应县西安丰中学物理教师,15年前患上被称为“不死的癌症”——强直性脊柱炎,他依靠药物控制,承受着病痛和各种并发症的折磨,坚守三尺讲台。2002年以后,他的病情越来越严重,行走异常困难,为了不影响正常上课,他总是提前五六分钟拄着双拐一步步艰难地移向教室。为了减轻腿部的压力,他用手撑着讲台讲课。学生们搬了一把椅子到讲台上,希望他坐着上课,以减轻疼痛。他笑着说:“做教师的必须要站着讲课,坐着讲课成什么样子。”自此,讲课时,他半倚在椅把上,时间久了,椅把的两个角被磨得发亮。2007年5月,他无法再走上讲台上课,但他经常拖着病痛的双腿侧坐在电脑前,给教师们下载物理教学资料,给同学们下载每一章节的试卷。
10.张梅琴(女):她是一个花季女孩,却经历着不一样的花季人生——刚出生就被亲生父母送养,14岁时养父半身瘫痪,17岁时养母离家出走。为了照顾瘫痪的养父,张梅琴14岁就开始在村里的鞋厂打工,一天工作近10个小时。在得知自己不是养父亲生之后,她认定养恩胜似生恩,毅然决定不回亲生父母身边,而是坚持留下来照顾养父,承担起整个家庭的重任。在南通读大学期间,她发传单、做话务员、到麦当劳打工,除了上课,每天的日子都在打工中度过。为了把钱省下来为养父看病,她甚至连续吃过一个月的馒头。(“中国好人榜”9月上榜好人)

11.张德兵:他爱帮助人,没钱帮助人的时候,他不惜摆地摊、打零工。上班之余,他经常出来摆地摊,一个月下来有两三百元的收入,为的是帮扶6个春蕾女童、希望工程贫困学子。因此,人们称他为“摆地摊的慈善家”。他做好事,不仅是一个人做,还和几位朋友一起发起成立了扬州首支义工队伍——“圆梦义工联盟”,并任队长。许多家浴室都不大愿意接纳残疾老人洗澡,他晚上上夜班,不敢合眼,下了班却又赶去联系浴室。这些年来,“圆梦义工联盟”已经为不下1000人次的残疾老人洗过澡。他希望能通过自己的行动一点点“推动社会的进步”。

12.祝正祥:今年79岁的他,年轻时就是有名的热心肠,没退休前他叫工人在厂门口摆茶水摊,退休后他就自己在家门口摆茶水摊。每年夏天他都会投入400元,在丁家湾和仓巷的交界处摆一个爱心茶水摊,来往的三轮车夫、做小生意的商贩、赶路的市民,渴了累了,都习惯在这里喝上一杯清茶,到今年已经22年。市长谢正义视察时发现了这个爱心茶水摊,夸赞他是“扬州好人”。他表示,自己年纪大了,花不了什么钱,能用钱做好事,觉得心安理得。社区活动有困难去捐款,有地方受灾了也是第一个去捐款。他的爱心感染着身边的邻居们,也从小小的丁家湾流淌到扬州的各个角落。

13.耿高鹏: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电气工程系学生。今年暑假期间,他帮助照看周边村庄9个小学生,并辅导他们英语。他所在村庄前面有一条灌溉渠,叫周山支渠,上游放水灌溉时,水面宽7米、深2.3米,而且水流湍急。7月8日这天,周山支渠放水,中午11时学生们回家时,他担心孩子们贪玩落水,特意骑着电动车护送13岁的王义伟和10岁的郁和杰回家。王义伟从田间小路拐弯上灌溉渠大道时,因为车速太快,失控冲进了灌溉渠。紧随其后的他把电动车扔到一边,不顾自己不会游泳,纵身跳进水里救人,结果救起了王义伟,却献出了自己年仅21岁的生命。(“中国好人榜”9月上榜好人)

14.贾锁香(女):她没有读过一天书,从20岁入党至今,始终把“党员”二字看得很重。10年前,一场龙卷风后,村里不少人家的房子倒塌,其他村民还可以投亲靠友渡过难关,7个五保户的日子却没了着落。时任小组长的她没多想,就将村里的7个五保户接到家中照料。家里一下子多出7口人,房间和床都不够用,她和丈夫陈炳富商量,将不漏雨的房间、家里能用的床都腾出来给五保户,自己和丈夫只在屋子的廊檐下搭个铺,睡了一个月零一天。10年来,她和7个五保户组成一家,忙前忙后照料,成了这个特殊家庭的大家长,她先后为其中的4个五保户操办了丧事。

15.龚文凤(女):江都市丁沟镇一个普通环卫工人,每天凌晨打扫集镇卫生,每月收入约600元。7月6日凌晨3点多,她清扫到新华书店东侧的一个路口时,发现了一个小黑包,借着夜色,她发现里面有厚厚一叠钞票,还有身份证、银行卡、毕业证书等。清晨5点多钟,派出所仍未上班,她赶紧回家将捡到钱的事告诉儿子和媳妇。经过清点,包里有1.45万元现金、银行卡等。一家人不为巨款所动,拨打114查询身份证主人的电话号码,联系上了失主,最终在派出所的见证下将钱物全部归还失主,不收分文报酬。(“中国好人榜”8月上榜好人)

16.梁隆圣:他除了自己掏腰包外,还动员退休老师、社会力量出资建立校友关爱基金,为学生募集善款。2002年退休后开始资助贫困学生,考虑到一个人的力量有限,他动员3个子女一起助贫济困。女儿在他的带动下,通过“春蕾女童”行动,先后资助了12个女孩。为了筹集资金,他还建立了校友关爱基金,为学生募集基金20万元。“存在学校里,学校每年给6%的利息,用利息资助学生。”他找过慈善总会,为扬州大学少数民族学生争取助学资金,资助了25个少数民族408名少数民族学生。8年来,他在校内外一共为学生募集了60万元资金,资助了几百名学生。

17.程介兵:在兰庄,他是所有残疾人的熟人。7年前,偶然的一次帮助残疾人的经历,让他对生活有了一种新的认识和理解,萌发了“我要为残疾人做点事情”的想法。从那天开始,帮助身边的残疾人成了他生活的一部分。他定了个特殊的规矩:残疾人修车,一律不收钱。不管有多忙,残疾人如需要帮助,他都会上门服务。为了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帮助更多的残疾人,去年9月,他还特意在修车摊旁设立了一个爱心充气点,承诺:充气点所得款项全部捐赠兰庄社区爱心基金。他的义举感动了过往行人,半年募得近1500元关爱资金,全部捐给兰庄社区。

18.管霞(女):父亲中风,母亲糖尿病,18岁的女儿患病毒性脑炎。背负诸多不幸的她,一个月20天时间在外唱戏,每天要赶80公里的路程,每月1200元左右的收入,却要为女儿支付1000元的医药费。10月4日晚9点多钟,管霞唱戏后回家,在路上捡到一只皮包。到了家里,管霞打开包仔细清点后发现,里面竟有26000多元现金、15万元欠条票据、6张银行卡以及身份证等。看到包里有这么多贵重财物,管霞毫不犹豫地向高邮警方报案。面对失主的酬谢,她婉言谢绝。(“中国好人榜”11月上榜好人)

19.衡秀荣(女):数年如一日,精心照料“五保”老人高春明。高春明孤苦无依,疾病缠身,因患病丧失了自理能力,她作为邻居义无反顾地承担起照顾孤老的重担。几年来,她每天都要多做一份饭,准时送到老高的小房子。有时,老高身体不好,她还额外做点好吃的,给他开小灶。因为要照料老高,这两年多,她几乎没有出过一趟远门。即使走亲访友,也是吃了中饭去,赶在晚饭前回。如果有特殊情况实在赶不回来,她也要打电话吩咐家人,安排好饭菜。谈起衡秀荣的照顾,憨厚的老高眼圈红了:“要不是她照顾,我早就不在人世了!”

20.救人群体(高俊、陈红、叶丽娟等):11月4日中午12时30分左右,在扬州市区淮海路与四望亭路交叉口,一位70多岁的老者突然昏厥,晕倒在路边。过往群众见此情形,立刻齐心协力将老者搀扶起来。最先发现老人晕倒的是一位60多岁的老师傅,发现老人晕倒后,他赶紧上前搀扶老人。其他市民也纷纷赶过来帮忙:一位女士买来矿泉水,另一名女子忙着拨打110……在众人的帮助下,老人终于苏醒过来。随后,110救助人员赶到,看到老人已无大碍,大家才悄悄散去。老人的儿子告诉记者,他父亲患有帕金森症,昏厥对于这类病人相当严重,如果救助不及时就会有生命危险。老人苏醒后,反复叮嘱儿子一定要找到所有的救命恩人,好好谢谢人家。在记者与群众的努力下,救人的好人相继被找到。

5、覃姓何来

覃姓
一、姓氏源流
覃(Tán,Qín,Xún)姓源出有四:
1、出自夏朝有覃怀地,为覃怀氏之后,以地名为氏。据《姓氏考略》载,“夏有地名覃怀,居者以地为氏为覃氏。”。“覃怀”是地名,夏代时的称谓,今河南温县周围为覃怀,底绩是覃怀之地的最底部。《禹贡》云:“覃怀底绩至于衡漳”。《左传》云:“覃怀,近河地名。”“衡”是称其重量,漳是河流之意,“衡漳”就是黄河称起的地方。《左传覃怀注疏》云:“河内郡有怀县,在河之北,善覃怀二字为一地,故云近河地名。”河南温县周围,夏称覃怀地,秦汉称河内郡,唐宋称怀州,元以后称怀庆府。覃怀底绩是这块方的底部,即今温县北平皋村,也是汉代以前的古地邢丘。“覃怀”字意来自甲骨文中的解释。考古学家罗振玉说:“覃像酒盈樽,(古代的酒壶)。郭沫若和陈梦说,“覃”字上面的“西”字,是酒壶的盖,西下的“曰”是酒壶的大肚,“十”字底部为尖状,插入地中便于存放。这些历史大家考析的覃字,正是古代覃怀地区的形貌。覃怀地区,西与北是太岳山脉,南与东是万里黄河。在今邢台、安阳一带为“西”处,在今焦作、沁阳一带为“曰”处,在今温县北平皋为“十”的下底处。北平皋四面环水,中为突起高地,黄河过此后,开始东北去,故称底尖部。此地有一部落叫覃怀氏,其后以部落名为姓,称为覃怀氏,后简改为覃(Tán 音谭)姓,称为覃氏。
2、出自南方少数民族姓氏,为复姓皇覃氏所简改。据《姓氏考略》载,夏有皇覃氏部落,其后亦简改为覃氏(Qín 音秦)。相传覃元先(南梁南海人,即今广东省南每人,相传是皇覃氏之后人)义勇隶属。
3、出自姒姓,源自春秋时谭氏为避难所简改为覃氏(Tán 音谭)。谭姓源自春秋时代是以国为氏。根据《万姓统谱》、《谭氏家谱序》等文献记载,谭姓家族的祖先本是上古圣君夏禹的姒姓后裔,周朝初年大封先圣之后时,把他们封于谭国,爵位为子爵,后为齐国的附庸国,到春秋时代齐桓公称霸诸侯,就于周庄王五十四年,即公元前683年,将谭国吞并了,当时谭国的主人谭子奔到莒国去避难,失去祖国的谭国公族后裔就“以国为氏” 而姓了谭(见《谭氏家谱序》)。覃姓为谭姓避祸去言字为覃姓(见《万姓统谱》)。故谭与覃应为一家。
4、出自曋姓,为巴人曋氏所改,覃(Xún 音荀)姓为土家族最大姓氏之一。土家族覃姓以鄂西南山区腹地长阳、招徕河最为集中,据《覃姓族谱》称:招徕河是覃姓圣地。覃是早期巴人四姓之一,有学者考证,“覃氏源于曋姓”,这证明早期巴人四姓,曾居住在招徕河流域。
得姓始祖:伯益。覃姓的始祖是有竹氏的伯益,生活在虞舜时期协助大禹治水。当时,温地竹林茂密,生活在此的族群,有一支以竹为图腾称有竹氏,首领是伯益,住在今北平皋处。此地周围今日仍然竹林丛生,晋代有“竹林七贤”在此地活动。当大禹治水来到这里后,伯益开始协助他治理济河、沁河和黄河。其后,伯益携族人向东,随大禹往东至兖州地治水,今河南浚县有覃氏族人数千人,是伯益族人留居下来的,他们以祖地“覃”为姓氏。伯益族人一直随大禹治水迁徙,最后到了江南的会稽(今浙江韶兴),其族人散居到各地。但是,他们不忘自己的祖地,均以覃怀地名为氏,在各地产生了覃的姓氏。另外,在周代期间,有竹氏迁出外地的有称孤竹氏,一支被封在今山东的章丘、历城一带建谭国,后谭国被齐国所灭,在逃亡中去“言”字边以覃为氏,《姓篡》中说:“覃本谭氏,避难改。”故覃氏后人奉伯益为覃姓的得姓始祖。
二、迁徙分布
(缺)覃氏演变过程:覃氏→覃怀氏→皇覃氏→墨胎氏→孤竹氏→有竹氏→谭氏→覃氏。
上古周武王伐纣成功,推翻商朝,建立周朝后,封远古颛顼帝的后代为谭地的首领,让他们建立了谭国(在今山东省历城县)。并封给子爵爵位,所以谭国历代国君都称为谭子。继而兼并诸侯,废了孤竹国,孤竹氏被改为有竹氏。先后被遣送到洛阳(今洛阳市东)和有褒(今陕西省南郑县)两地修筑东周城郭和抵宫。为周穆王贵族的奴隶。修筑工程完成后,周穆王把修筑抵宫的奴隶升为自由民,分配到各附庸国去耕田种地。有竹氏自由民被分配到谭国耕田种地,随谭国而姓,归宗谭氏。到古代春秋时期,齐桓公称霸,并吞谭国,国民分崩离析。国君谭子奔莒(今山东省莒县),其公族子孙,以国名为姓,相传姓谭;原有竹氏公族子孙,不甘做齐国的顺民而相率逃亡,奔有褒,重返三百多年前的故地,在逃亡途中,以谭国名去言为姓,相传姓覃。覃氏“义勇隶属将军诗”立两广开阳之罗城(即广东罗定市)戍乾位,始建功东汉末年,据此纪念义勇隶的覃氏民间传说“覃公千子生百姓”指的就是公元前约一千年左右,覃怀河部族皇覃氏氏遭禹下令灭族时期,覃公命覃氏部族各人自行改姓四逃求生,以免灭族之灾。当时覃公命誉族部人几经周哲展转沿海地带南北大迁异,历经千载后于南北朝时代早期定居南海。《覃氏家谱》载辈排有“文星朝化日,明誉向中天。思永作元辅,发祥克绍先。”覃姓望居会稽(秦初置郡。在今江苏省东南部及浙江西部一带。治所在吴县,在今江苏省苏州市)、南海(秦始皇时置南海郡,治所在番禺县,今广州市番禺区)、弘农(西汉时置郡,治所在弘农,今河南省灵宝北。东汉至北周,曾一再改名恒农郡)。
三、历史名人
覃 昌:北宋广西融州(今融安县)人,覃光佃的儿子,庆历进士,官至国子祭酒,退休后闭门讲学,教人读经书,著有文集。
覃 达:明代湖南石门人,曾任农民起义领袖陈友谅的万户官,洪武年间(1368-1398年)被征调到四川征剿,奋勇杀敌立功。丧于四川省大溪坪。
覃 吉:明代太子太傅,太子年九岁,口授四书章句及古今政典。“老伴”这个称呼,原来是太子称呼老太监的,现在通用于老年夫妻之间的称呼。明朝宪宗皇帝朱见深册立9岁儿子朱佑樘为太子,派宫中服侍多年的太监覃吉专门照管太子的生活和学习。几年间,覃吉对太子口授“四书”,还常常叙说民间情况,连历史上宦官专权祸国的往事也不避讳。覃吉对太子说:“我老了,也不想当富人,但愿天下有个圣君,我就满足了。”覃吉为人正派,忠于职守,太子非常尊敬他,称他为“老伴”。以后传到民间,老年夫妻之间互称“老伴”了。
覃 振:原名道让,字理鸣。当代湖南桃源县人,留学日本,后加入同盟会、中华革命党,参加护法运动。蒋介石隐退时,以主执委代行总统职权数月。系国民党元老,孙中山好友,与毛泽东有密切交往。1947年在上海病逝,终年63岁。葬岳麓山,墓为湖南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覃元先:字流钦,名无克,南梁广东南海人,原籍陕西善骑射,亦精通文墨。齐未,反者四起,元先募乒卫乡里,据有番禹。庆州刺史李坚,遣人说元先归梁。武帝召见问其姓名,元先以“衍”与“彦”同音,恐犯帝讳,乃以无名对帝渭曰:“公当立勋业,书彝常,奈何无名乎?遂改今名。拜东宁州(今广西罗城县)刺史。累著战功,加云麾将军。侯景反,元先与萧云合力讨伐,擒贼斩将,所向无敌,未凡卒于军中,年73岁。其后裔均落籍罗城。
覃光佃:北宋广西融州(今融安县)人。博学能文,宋仁宗时监察御史,弹劾不避权势,京师呼为真御史。外筹军政,内肃朝仪,咸倚重焉。曾与狄青并封为将军,以音乞归赐诏特进光禄大夫上柱国;赐紫金鱼袋致仕。
覃庆元:覃光佃之父亲,北宋融州(今广西壮族自治区融水苗族自治县)人,景德进士,景德至大中祥符年间(1006-1010年)被封为御史中丞。为人稳健,遇事敢于发表意见,举朝服其公正。
覃应元:字德芳,明朝四川省云阳县人,嘉靖进士,知河南府。他以德感召下属及群众,平息匪乱,整肃地方治安,政绩突出,升任四川副使。
覃子豪:又名天才、覃基(1912-1963),出生于广汉县城西街。在广汉中学读书时,便喜爱诗歌。1932年考入北平中法大学孔德学院,与同学朱颜等成立诗社,研读法国浪漫派诗人雨果等的作品,合出诗集《剪影集》。1934年,覃参加中共党员夏奇峰、蒋代兹组织的读书会,开始阅读高尔基等的作品。1935年到日本东京帝国大学读书,参加中国诗歌作者协会。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返国,投入抗日宣传活动。先后主编《扫荡简报》、《前线 日报》副刊、《新时代》周刊,创办《东方周报》、《太平洋日报》等,并创作出版《自由的旗》、《永安劫后》等诗集,宣传杭日。抗战胜利后,覃在上海加入中国民主同盟。1947年,覃子豪去台湾。先后担任台湾省物资调节委员会专员、粮食局督导员、文坛函授学校教授、文艺创作委副主任,并当选为青年写作协会理事兼该会诗歌研究委员会主任。1951年主编《新诗周刊》。后与钟鼎文等创建兰星诗社,编印《兰星》诗刊。先后创作、翻译出版《海洋诗抄》、《瓶之存在》、《论现代诗》、《法兰西诗集》等诗集、诗论。其诗作对台湾和东南亚现代诗有过极大影响,被誉为台湾诗坛三老之一,与纪弦、钟鼎文齐名。1963年10月10日,覃子豪病逝,台湾文艺界为他出版《覃子豪全集》。
覃绍殷:广西自治区马山县人,壮族。1959年毕业于湖北艺术学院美术系。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版画家协会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广西分会理事,桂林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桂林画院院长。作吕多次参加全国美展,并有作品在日本、美国、法国、新加坡、港澳等国家和地区展出或限表。有作品被全国人大会堂,天安门管理处、毛主席记念堂等收藏。
四、郡望堂号
1、郡望
会稽郡:秦置会稽郡,治吴(今江苏省苏州市),包有江南、浙江省大部及皖南一部。西汉更包有浙、闽全部。东汉永建四年(129年)分吴郡、会稽郡为二郡,会稽移治山阴(今浙江省绍兴市),有浙闽之地(今杭嘉湖均属吴郡)。三国吴分设临海(台州)等郡后,辖境缩小。隋为越州。又隋分山阴县置会稽县。民国合二县为绍兴县。
南海郡:秦置南海郡,治番禺(今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赵陀据其地建南越。汉武时再置。隋唐有广州(隋为番州)南海郡。
弘农郡:①汉置弘农郡,现在河南省内乡、宜阳县以西,黄河、华山以南,陕西省柞水县以东地区,治弘农县。②弘农县,汉置。为弘农郡治,元至元八年(1271年)废。故城在今河南省灵宝县北。
2、堂号
覃姓的主要堂号有“务滋堂”等。
============================================================
【覃姓宗祠通用对联】
〖覃姓宗祠五言通用联〗
授九岁太子;
传各龄儒生。
——佚名撰覃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明代太子太傅覃吉,宪宗时,在朝中侍太子。太子年九岁,口授四书章句及古今政典。下联典指宋代国子祭酒覃昌,融州人。致仕后闭户讲学,有文集。

6、2013年的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事例+颁奖词 求解。。。。拜托各位大神

、马俊欣:残疾检察官 马俊欣,男,47岁,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人民检察院检察官。 凭借坚强的毅力,承受着常人难以承受的痛苦,从事检察工作26年,坚守本职岗位,忠诚检察事业,总结推行过很多创新制度。 2、西哈努克:中国人民老朋友 西哈努克 1993年9月至2004年10月任柬埔寨王国国王,后为太皇。2012年10月15日在北京去世,享年90岁。 西哈努克国王长期致力于中柬友好事业,并多次访问中国。从五十年代的万隆会议之后,尽管两国国内形势历经变化。 3、刘国江、徐朝清:爱情天梯 刘国江、徐朝清,重庆江津中山古镇高滩村村民。为了躲避世人的流言,刘国江、徐朝清携手私奔至海拔1500米的半坡头山,自立更生,靠野菜和双手养大7个孩子。 4、刘跃进:公安部缉毒局长 刘跃进,男,53岁。现任国家禁毒委员会办公室常务副主任、公安部禁毒局局长,湄公河“105案”专案组组长。他大胆假设、小心求证,迅速锁定糯康武装贩毒集团,在多次抓捕糯康未果后,果断作出“斩首”与“断肢”并用的策略。 5、李成环、龚大锬:最美夫妇 龚大锬,男,33岁,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执法队协管员。李成环,女,25岁,兰州代课教师。2012年10月两人走进了婚姻殿堂。2012年11月,李成环和丈夫龚大锬等去青海玉树送爱心棉鞋,为了这次献爱心,她放弃了蜜月,却在途中遭遇车祸意外受伤。 6、李文波:南海守礁王 李文波,男,48岁,山东平度人,中国海军南海守礁士兵。李文波21岁时毕业于中国海洋大学,当年入伍,三年后赴南沙永暑礁,直到现在。 7、苏 丹:捐肝救夫 苏丹,女,32岁,北京市民。了解到肝源紧缺,眼看着前夫命在旦夕,苏丹回想起十年共同生活的点点滴滴,她作了一个决定,自己去医院做了体检。 8、吴良镛:建筑学家两院院士 男,90岁,建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人居环境科学开创者,2011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 9、何 玥:捐献肝肾女孩 何玥,女,12岁,广西桂林人,小学生。9月初,病情复发二次入院,肿瘤已扩散至脑部组织。当听说自己的生命只剩三个月时,她决定将自己的器官捐献给需要的人。 10、张丽莉:最美女教师 女,30岁。黑龙江省佳木斯市第十九中学初三(3)班班主任。驾驶员误碰操纵杆致使车辆失控撞向学生,危急时刻,张丽莉向前一扑,将车前的学生用力推到一边,自己却碾到了车下。 11、陈家顺:卧底民工局长 陈家顺,云南省沾益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沾益县驻浙江义乌劳务工作站站长,1968年出生。 为保障外出务工人员的合法利益,从2007年9月起,陈家顺先后深入5家用工企业,以农民工的身份应聘到企业 “卧底”打工。 12、陈斌强:背着妈妈上班 陈斌强,38岁,浙江磐安县冷水镇中心学校初中语文教师。为了能每天亲自照顾母亲,他决定带着母亲上班。他用一根藏青色的布条把母亲绑在自己身上,然后每天骑着电动车。 13、胡丙申:诚信的还债局长 胡丙申,男,67岁,原山西夏县乡镇企业局局长。胡丙申担任山西夏县乡镇企业局局长期间,曾以个人名义先后为19户农民担保借贷69万多元资金,后由于农民无法还债。 14、林俊德:工作到最后一刻 中国工程院院士、总装备部某基地研究员林俊德,2012年病逝。林俊德入伍52年,参加了我国全部核试验任务。 15、罗 阳:歼-15总负责人 罗阳,男,51岁,辽宁沈阳人。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11月25日,随中国首艘航母“辽宁舰”参与舰载机起降训练的罗阳,在执行任务时突发急性心肌梗死、心原性猝死,不幸殉职。 16、周月华、艾起:残疾医生夫妇 周月华,女,43岁,重庆市北碚区柳荫镇西河村乡村医生。二十多年来,她硬是靠着拐杖和丈夫的后背,“爬”遍了方圆13平方公里的大小山岭,为辖区近5000村民带去了医疗服务。 17、莫 言:诺贝尔文学奖作家 莫言出1955年生于山东高密县,写作风格素以大胆著称,其作品深受魔幻现实主义影响。莫言在小说中构造独特的主观感觉世界。 18、高秉涵:台湾老兵 高秉涵,台湾律师,老兵。1936年出生于山东菏泽。高秉涵的一生,凝聚了所有台湾老兵经历的坎坷和艰辛,同时也见证海峡两岸从隔绝到沟通的一段特殊历史。 19、高淑珍:爱心小院 高淑珍,56岁,河北滦南县司各庄镇洼里村普通农村妇女。附近村庄也有一些因肢残不能上学的孩子,他们都对读书充满渴望。她想让不幸的孩子都能读书,于是在家里办起了学校。 20、韩 红:公益歌手 韩红,歌手,1971年出生。现任空军政治部文工团副团长。韩红爱心行动成为公益界一个响亮的品牌,频繁参与各类公益活动,韩红本人不辞辛苦,到全国各地为老人、残障儿童送爱心。 三、候选人名单(未入第二阶段的39人(组)名单,排名不分先后) 21、章金媛 当代中国的“南丁格尔” 女,84岁,江西人,南丁格尔志愿服务团理事长 22、郑宜栋 替父还债67年,男,88岁,江西人,上饶县旭日街道退休干部。 23、张振江 坚守艾滋病人17年,57岁,安徽利辛县村医。 24、张美冲 拐杖信使” 48岁,湖北省恩施市新塘乡双河邮政所乡村邮递员,常年手拄一根拐杖。 25、袁 琨: “仁心廉医” ,现年50岁,武汉市中心医院耳鼻喉科主任、主任医师。 26、杨美学: 卖臭豆腐“卖出”一家慈善养老院,54岁,农民工,贵州农民工慈善助养院“院长”。 27、王文忠: 亿万富豪返乡当村官带村脱贫,男,49岁,河北人,河北省衡水市枣强县芍药村党支部书。 28、王甦菁: “脑瘫博士”“吉林阿甘” ,36岁,吉林大学2008级博士生。 29、王建玲: 服侍植物人婆婆14年 30、孙方红: 带着儿子去支教 女,42岁,原贵州制药公司的职工,现于罗甸县董王乡皮桶小学支教。 31、清流监狱民警:救赎136名艾滋病犯人。福建省第一所用于独立收押管理艾滋病病毒感染罪犯的中队。 32、林海波: 80后民警“捂肠追凶”787米 ,32岁,莆田市公安局城厢分局信息化警务中心主任,从警8年。 33、冯凤荣: 守护麻风病人33年 ,女,54岁,海南儋州市麻风医院医生。 34、“妈妈抱抱宝贝”爱心群 35、马玉剑: “信义店主” 36、宋 英: “裸捐百万”的老人 江苏南通市通州区,95岁 37、渠立强:“丰县焦裕禄” 46岁,江苏徐州丰县农林局土肥站站长 38、周江疆:烈火救人牺牲的好青年,男,1985年生,江苏南通海门人, 39、徐秋楠:接过母亲的爱心接力棒 ,男,33岁,现为天津圆梦特教中心的负责人。 40、肖兴英:“最美妈妈”独自撑起一个家,49岁,贵州安顺人,“西秀区残孤幼儿家庭寄养中心”创办人。 41、吴殿华:大爱仁医 ,76岁,河北故城县人,医生。 42、王奕鸥: 瓷娃娃关怀协会发起人,女,27岁,山东济南人。 43、汤光览:一个脚趾撑起学校,男,58岁,湖南湘潭县石鼓镇将军小学校长。 44、厦大90后学生: 捡破烂半年帮山区盖篮球场 45、齐建东:只收1块钱的理发师,男,47岁,天津宁河县理发师。 46、李小棚:陕西苦力教育家,男,41岁,陕西蓝田人。陕西蓝田一名乡村教师 47、程德忠:推动民间器官捐献的老人,今年74岁,贵州普通退休工人。 48、陈建国:大禹式的南水北调建设者 ,男 河南省水利一局南水北调中线河南段方城6标项目经理。 49、布茹玛汗毛勒朵: 坚守边防的“冬古拉玛大妈” ,69岁,乌恰县吉根乡柯尔克孜族牧民 50、杨 惠: 勇救落水者的6旬老太 ,62岁。黑龙江哈医大一院病案室的一名退休职工。 51、王 冬: 勇于承担责任“仁义哥” ,28岁,贵州遵义市习水县人。 52、乔光华: 35年坚守放映一线 ,女,52岁,新疆阿瓦提县电影放映管理中心放映员。 53、蓝宏斌: 认养烈士父母13年,男,35岁,现为江苏省国资委群众工作处一名工作人员。 54、高玉清: 成都桃姐 ,女,93岁,成都温江人。 55、文氏四兄弟寻母 56、樊 蒙: 带妈妈穿越中国的孝子 1986年生,是北京一家电子商务公司的员工。 57、欧兴田: 守墓老兵,男,87岁,安徽省固镇县任桥镇清凉村人,解放军离休干部。 58、徐莉佳: 帆船奥运冠军 59、沈 星:义救落水娃牺牲男,31岁,陕西省西安市人。第二炮兵指挥学校脱产攻读硕士研究生。

记得采纳啊

7、有没有农民致富的事情、事例?

咸蛋黄大王龙金平

龙金平,今年38岁,是湖南省衡东县霞流镇李花村农民。目前,他以创办的衡金优质农产品有限公司为龙头,组建了全国最大的咸蛋黄加工基地。2001年,他已向北京、广东、上海、香港等地销售咸蛋黄1980万枚,产值1600万元。在他的影响和带动下,鸭业已成为衡东县的支柱产业,全县有3.1万农民因从事养鸭、鸭蛋加工、收购、销售而脱贫致富。近几年来,他多次被省、市、县有关部门评为“优秀经理”、“先进企业家”、“全省农产品营销大户”。2001年他被评为全省劳动模范。

依托本地资源 创办龙头企业

龙金平家紧靠京广铁路,邻里乡亲有传统的养鸭习惯。9岁时,他被生活所迫,每天一大早就用篮子提着20只鸭蛋去火车站,偷偷卖给列车员。每只鸭蛋净赚2分钱,以此解决自己的部分生活费用和学费。
1980年,他高中毕业后,来到衡阳市某建筑队打工。他每天将2400块红砖挑上6楼。当拿到第1个月160元工钱时,他哭了:在乡下时,父母辛苦半年也难挣到这么多钱呀!
一年的打工经历使他成熟了许多,他不相信在家乡的土地上发不了财。于是,他揣着打工挣下的一点钱回到了家乡,立志干出点名堂来。
那个时候,政策还没有放开,城里居民很难吃上农村的新鲜鸭蛋。他与爱人每人挑一担鸭蛋,乘火车到广东去卖。车到广州时,已是晚上10点多钟,他们往火车站边的大樟树下一倒,便蒙头大睡。第2天清晨,他们又提心吊胆将蛋挑到10公里外的清平市场卖。一次来回1个星期,可净赚50元。
改革开放后,他从霞流镇信用社贷款200元起家,以家乡作为大后方,在广州不断开拓销售的前沿阵地,赚的钱也越来越多。
但龙金平不满足。他发现:养鸭虽然是个传统产业,但效益不高,乡亲们主要靠出售新鲜蛋来获取微薄的利润,营销途径大多局限于农贸市场交易。一种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驱使着他去开拓新的事业,那就是:创办自己的蛋品加工厂,变卖原料为卖产品。当地有众多的养鸭专业户,有丰富的鸭蛋资源,有传统的盐蛋、皮蛋加工技术,这些不正是得天独厚的条件吗?
说干就干,立项、论证、筹资、建厂房、购设备,一气呵成。1997年4月,他成立了以鸭蛋收购、加工、销售为主要业务的衡金优质农产品有限责任公司。他引进先进技术对鲜蛋进行深加工,从而结束了只卖原料的历史,增加了农产品附加值,带动了蛋鸭产业的发展。
通过几年的努力,他创办的公司已发展成为内联千万农户、货畅大江南北的龙头企业。

依靠先进技术 开发名牌产品

公司办起来了,但要使它发展壮大,单靠加工普通盐蛋、皮蛋是远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的,必须要有自己的名优产品,才能使公司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永远立于不败之地!龙金平凭自己在生意场上摸爬滚打的经验和对蛋品市场的敏锐洞察力,认为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蛋黄月饼、蛋黄粽子、蛋黄糕点等食品将越来越受消费者青睐,而咸蛋黄是这类食品的基础性原料,其市场销路必定大增。他果断地作出了开发营养价值高、市场潜力大、经济效益好的咸蛋黄系列产品的决策。
1997年底,他风尘仆仆地来到广东华南食品工业研究所,花5万元请专家将鸭蛋保鲜技术研究成功。接着,他花3万元买来了盐蛋腌制配方及咸蛋黄脱水、保鲜、杀菌、烘干、包装技术,到北京花5万元请来了中国农业大学著名教授现场讲解操作要点。
经过反复试验,他终于生产出了色红、光亮、香浓、味佳的“金黄”牌红心咸蛋黄,克服了一般产品具有腥味、易霉变的弱点。该产品经全国食品协会烘焙分会鉴定为优质农产品,在1999年湖南省首届农副产品博览会上获得了银奖,2000年获得国家专利。
1999年中秋节,他生产的首批40万枚咸蛋黄被运进人民大会堂,端上了国宴餐桌。1999年国庆这天,在人民大会堂门口,国旗护卫队的卫士们抬着一个边长1.99米的正方形大月饼走向天安门广场,那月饼上面用他生产的1999个咸蛋黄组成了“天安门”、“1949-1999”和“国庆”等彩色图案,象征着中华民族的复兴、团圆和强盛。

拓展内外市场 壮大公司规模

为了拓宽销路,争取较多的市场份额,龙金平绞尽脑汁,在上海、广州、成都、北京设立了4个销售点,以便及时掌握信息,签订合同,组织生产。他常常把生产的重担交给妻子和合作伙伴,独自一个人背着行囊,带着样品走南闯北推销产品,一去就是10多天。1998年5月,他花费7万多元参加在北京举行的全国中秋月饼订货会,印发宣传资料2万多份,签订了400多万枚咸蛋黄的供销合同。目前,他已与全国30多家大型食品厂建立了稳定的供销关系,拿到了2000多万枚的销售订单。随着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他的产品走出国门,成为美国、马来西亚、加拿大等地华人的“抢手货”。到2001年止,他的公司拥有固定资产300多万元,厂房面积3000多平方米。公司每年可加工鲜蛋2000万枚以上,实现产值2000多万元,盈利100多万元,为国家提供税收30多万元。
李花村以衡金优质农产品有限公司为龙头,带动全村男女老少加工咸蛋,建成了全国最大的咸蛋黄生产基地。目前,全村从事咸蛋加工的有520多人。
在公司的带动下,周边地区养殖的蛋鸭由最初的10万羽发展到现在的60万羽,养鸭大户由原先的100多户发展到500多户,蛋鸭饲养户因此而增收1000万元以上。

菇业大王圆了现代农庄梦

磨砺 满身技术 身无分文

1980年,从部队退伍的农民赵启平顺理成章地回到山东诸城老家,成为乡文化站站长。从事文学创作是他多年的梦想。当时,他的工作是编写地方戏剧本,一年写一个,很清闲。
改革开放的春风吹进了诸城这样的历史文化古城,“万元户”成了家家羡慕的理想目标。赵启平也做起了各种各样的生意,但都不尽如意。
经过种种尝试,赵启平发现了一个可以学技术的无本生意--种蘑菇。他200元的启动资金在一堆锯末和棉花壳里开办了食用菌厂。从选场地、租大棚、做培养基到种植、养护、出售等一切工序都由他一个人承担,他不知在种植大棚里度过了多少个不眠之夜。当第一株蘑菇捧在双手上时,赵启平不禁流下了热泪。
门外汉很快成为食用菌的栽培能手。他随后应聘到江苏,成为南京食品生物研究所工程师,组建了生物技术开发部并成为中国食用菌协会员。

创业 赔了生意 赚了技术

1992年,赵启平从杏花春雨的江南转战到骏马秋风的塞北,在长白山下开始种植食用菌的二次创业。这次创业,从表面上看是完全失败了。由于决策失误,他的菇业生意赔了本。东北无霜期短,野生菌多,市场不好。但赵启平把长白山野生的榆黄菇、猴头、灵芝都引入大棚,并培植成功,成为种值食用菌的多面手。生意是赔本了,但所学到的技术是赔不掉的。
大雪冰封的东北再一次让赵启平到了走投无 路的境况。多年前,他面对过第一个妻子亡故的惨痛。这一次,和他结婚5年的第二个妻子又在他最艰难的时刻抛下一双儿女,选择了离开。赵启平看着两个未成年的孩子,临近崩溃的边缘。
北京,成了他追逐梦想的启明星。赵启平留下了儿子在东北读书,带着5岁的小女儿在一个北风萧瑟的初春季节踏上了进京的列车。

进京 抓住市场 打下根基

许多寻梦的人都在春节地后闯北京。虽说奏已经来了,但寒冷的天气加上失落的人心,总不免让人有几分凄凉。19984年,赵启平来北京的时候,手里拉着瘦小的年纪的女儿,口袋里装着100块钱,迷茫地从北京站走到天安门。
好心的交警看到他因为坐了几十个小时的火车而消瘦憔悴的面容,上前询问他是丢了钱还是不舒服。就这样几句话,赵启平至今还记得。他说,那时在他人生最低谷时期听到的最温暖的问候。
当时,一位朋友在通州租了几个大棚。但由于不懂技术种不出蘑菇,一年6万元的租金只能白白消耗。赵启平的到来无疑给朋友带来了生机。于是,赵启平又开始了自己的无本买卖产。两人你出资金、大棚,我出技术种蘑菇,一年下来,4个大棚赚了4万多元。
经过4年的努力,赵启平打下了事业的根基--占地近2000平方米的京都菇业开发中心成立。赵启平认为农业种植更多的是靠经验,靠不断实践。这位曾经想当作家的山东农民在北京种蘑菇种得越来越好,他的基地不断向北京各郊区县扩散。

责任 输出技术 助人致富

作为共产党员、退队军人的赵启平,曾给自己这个民营企业家的身份下了4点责任:一是民营企业要在经济战场上当尖兵,要有当“烈士”的准备;二是民营企业要有精神,要讲政治,在经济上讲政策策略;三是民营企业要有社会责任感,帮助政府排忧解难;四是民营企业要搞好高附加值的带动性产业,对京都菇业来说,就是要把农业产业化搞出名堂来。
有了这4点责任,对于赵启平关注失业人员的举动不不奇怪了。
许多失业人员没有本钱做生意,又不能在一夜间学到技术。于是,赵启平打出广告:“下岗待岗不用愁,租个大棚种蘑菇。”下岗职工租大棚后,从购料到销售均由京都菇业有限公司负责,他们还免费培训技术。截至2002年4月,有上百户下岗职工靠租大棚得到190万元的报酬。赵启平以成为上百户老百姓的打工仔而感到荣幸:“您当老板我打工,我就是个打工的命。”
谈起这些学技术的人,赵启平还记得有个山东寿光的女孩。“1999年9月,有个寿光的女孩看了电视上关于我的报道,她一个人用了三天的时间骑自行车到北京来学技术学了半年,她回去了,自行车还留在这里。”赵启平谈起这些来了又走,走了又来的人们,眼里渗透出一种很慈祥的东西。很多技术好的人,都是在他鼓励下回家乡的。他说:“他们技术好,适合自己创业,我当然得鼓励他们离开,自己当老板。”

圆梦 探索现代庄园经济

说起在京城寻梦的最大收获,赵启平觉得不仅仅是种出了那么多让自己和他人致富的蘑菇,而真正感知了全球化的市场,能够从发达国家的案例中去认识农业产业化,学会对术单农业、观光农业的操作。“开发旅游项目,从种蘑菇发展到种草种树,是我对现代化大农业认识的延伸。”赵启平这种想法的直接结果就是“大家地业”的成立。
他独家承包障日山大面积山地,创立”大家地业“。他的目标就是要在2003年底建成60套农家小院式的度假村,建成占地500亩,既可经营又可观赏的真菌园区。此外,还有占地5000亩左右的植物园区、动物园区、经济林区、百鸟园、鱼文化区、形成立体的观赏农业。
从京都菇业的“租个大棚种蘑菇”到障日山庄投资开发的优惠鼓励政策,赵启平都是为了吸引农科单位、民营科技企业和城乡民营资本的共同参与。
在京都菇业总部的前台有一幅画,上面的二龙戏珠图案全是用灵芝拼成的。传说中,百岁老人吃了灵芝又长出新牙,赵启平希望京都菇业成为失业人员和农民的灵芝,让他们带着技术去创造新事业。京都菇业将和他们一起走向富裕。

还有其它事例:http://www.lzny.gov.cn/info/index.asp?Curpage=1&classid=29&nclassid=72

8、扬州好人 事迹

  1.王文清:救助他人是他“痴迷的事业”。他捐款的范围很广,地震了,他捐款;希望工程,他也捐;艾滋病、白血病患者,他同样捐;流浪人员、遇到困难的陌生人,他也慷慨解囊……扶贫帮困22年,他捐助的对象多达200多名。从他参加工作至今,至少捐出50万元,而他一直过着节俭、清贫的生活。去年12月28日,他从江苏高速石油发展有限公司扬州双沟加油站调至东台任站长时,几件衣物、40多本义务献血证、数百张汇款收据就是他的全部行囊。他还“痴迷”于无偿献血。无论走到哪里,只要有机会,他都要参加无偿献血。10多年来他累计献血超7万毫升,相当于体内的鲜血换了15遍,可挽救70条生命!(“中国好人榜”8月上榜好人)

2.王德琴(女):扬汽集团吉祥分公司司机。深夜,她将迷路的高龄老人免费送回家。年初,她成为一名孤女的“爱心妈妈”。13年来,她在车上捡到的物品有手提电脑、手机、上万元现金等,她都一一交还失主。别人开出租都是为了赚钱,她有时候还要贴钱。有一次,她在路上碰到一对从合肥来扬州投靠亲友的小夫妻,身无分文,她载他们到达目的地后,还掏出10块钱给他们买快餐。为了照料没有一点血缘关系的孤寡老人朱永清,她曾经错过两次姻缘。她说:“我开出租13年,没啥大本事,只想热心对待身边每个人,你好我好,大家都好。”

3.冯伯来刘逸蓉夫妇:21年前,20岁的她是曲江邮电支局的临时工,在投递邮件时,结识了扬州食品公司良种场的门卫谢孝水老人。21年,她和丈夫默默无闻地照顾这个毫无血缘关系的孤寡老人,平时常给他洗衣做饭,每到春节,还把他接到自己家中,为老人烧一锅他最爱吃的蹄子汤。在老人生命最后4个月住院期间,冯伯来刘逸蓉夫妇轮流守在老人身边,精心伺候,端屎倒尿,为老人擦洗身体。最后,就像亲生儿女一样为老人送终。老人在弥留之际郑重立下遗嘱,将4.3万元遗产全部留给他们。而他们却将这带着“爱的温度”的4万多元变成助学基金,先后资助四川地震灾区的孩子和宝应鲁垛镇的贫困儿童。(“中国好人榜”8月上榜好人)

4.刘小琴(女):她是江都市环卫处城南公司的一线清扫工。效率高、标准高、肯吃苦、讲奉献是干部职工对她工作的普遍评价。生活中的她朴实憨厚,家境并不富裕,日子很清贫,但她一直坚守道德底线,一颗金子般的心感动了很多人。2010年12月6日,她在建都路清理垃圾时,捡到一只黑色皮包,内有现金1万元、黄金手镯一只、金项链两根、戒指一枚及银元数枚。面对钱物,她不为所动,主动迅速地向经理汇报并寻找失主。面对失主的感谢,她只说了一句:“这是我作为环卫工人应该做的。”她用朴实的言行展现了环卫工人高尚的个人品质和良好的精神风貌。

5.孙云凤(女):她25岁那年,与当兵的张永宽订婚。张永宽回到部队的第四天,在执行某国防施工现场排哑炮任务时,不幸被炸,双目失明,少了一只胳膊。命运的残酷,让年仅28岁的铁骨铮铮的汉子陷入极大痛苦。就在张永宽最为痛苦的时候,她不顾街坊邻居的议论和父母家人的劝告,毅然走进了张永宽的生活,让他过上普通人应有的幸福生活。她坚信:爱,能弥补生命的残缺。她说:“他没有眼睛,我就是他的眼睛;他没有胳膊,我就是他的胳膊。”35年来,他们患难与共、相濡以沫;35年来,他们不离不弃,战胜了一切艰难困苦,演绎出一个又一个感人的真情故事。(“中国好人榜”9月上榜好人)

6.孙程:他从2001年开始加入无偿献血者行列,至今已献血7.5万毫升,相当于15个健康人的全部血量。为此,他获得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2005年,他从中心血站工作人员那里了解到成分血的概念,当时全市较为固定的捐献成分血的志愿者还不到1000人,他毫不犹豫地报名捐献成分血。从那时起,每月一次捐献机采血成了他的必修课,就连到高邮挂职、母亲生病、孩子中考等特殊情况,他还是一直坚持。就这样,前后加起来,他9年献血7.5万毫升,成为扬州无偿献血最多者之一。他不但自己无偿献血,还动员身边的人无偿献血。另外,他还是扬州市无偿献血宣传员。

7.陈小星:原仪征市总工会主席、党组副书记。他40年如一日忠于职守、兢兢业业,最后累倒在工作岗位上,经抢救无效于2009年11月12日不幸逝世,终年57岁。他出身于革命家庭,从小受家庭环境的影响,耳濡目染,在40年工作历程中,模范践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宗旨,用奉献书写信念,用敬业彰显忠诚,以实际行动诠释了共产党员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人生追求。在担任仪征市总工会主席期间,他把工会工作当事业来干,把职工群众当亲人来待,把党的形象当生命呵护,用宝贵的生命为工会事业谱写了新篇章。(“中国好人榜”11月上榜好人)

8.陈宏如:他是扬州人,却把最美好的青春奉献给了延安老区。年仅24岁的他从上海第一医学院(现复旦大学医学院)一毕业,就主动提出要到革命老区去。他去的延长县雷赤公社离县城还有110里山路,是延安地区最边远、最贫困的地方,而他一呆就是24个春秋。自1968年至1992年,他先后任延长县雷赤地段医院医师、院长、延长县医院副院长、延安地区医院副院长、延安医学院院长助理(正处级)等职。1993年,任扬州市中医院大内科主任。退休后,他又重返延长坐诊三年,被老区人民尊称为“神医”。今年3月,《延长县志》收入他的传记,县志办与县政协编写的《延长人物》以《老百姓念念不忘的人》为题刊发通讯。
9.陈永宏:

宝应县西安丰中学物理教师,15年前患上被称为“不死的癌症”——强直性脊柱炎,他依靠药物控制,承受着病痛和各种并发症的折磨,坚守三尺讲台。2002年以后,他的病情越来越严重,行走异常困难,为了不影响正常上课,他总是提前五六分钟拄着双拐一步步艰难地移向教室。为了减轻腿部的压力,他用手撑着讲台讲课。学生们搬了一把椅子到讲台上,希望他坐着上课,以减轻疼痛。他笑着说:“做教师的必须要站着讲课,坐着讲课成什么样子。”自此,讲课时,他半倚在椅把上,时间久了,椅把的两个角被磨得发亮。2007年5月,他无法再走上讲台上课,但他经常拖着病痛的双腿侧坐在电脑前,给教师们下载物理教学资料,给同学们下载每一章节的试卷。
10.张梅琴(女):她是一个花季女孩,却经历着不一样的花季人生——刚出生就被亲生父母送养,14岁时养父半身瘫痪,17岁时养母离家出走。为了照顾瘫痪的养父,张梅琴14岁就开始在村里的鞋厂打工,一天工作近10个小时。在得知自己不是养父亲生之后,她认定养恩胜似生恩,毅然决定不回亲生父母身边,而是坚持留下来照顾养父,承担起整个家庭的重任。在南通读大学期间,她发传单、做话务员、到麦当劳打工,除了上课,每天的日子都在打工中度过。为了把钱省下来为养父看病,她甚至连续吃过一个月的馒头。(“中国好人榜”9月上榜好人)

11.张德兵:他爱帮助人,没钱帮助人的时候,他不惜摆地摊、打零工。上班之余,他经常出来摆地摊,一个月下来有两三百元的收入,为的是帮扶6个春蕾女童、希望工程贫困学子。因此,人们称他为“摆地摊的慈善家”。他做好事,不仅是一个人做,还和几位朋友一起发起成立了扬州首支义工队伍——“圆梦义工联盟”,并任队长。许多家浴室都不大愿意接纳残疾老人洗澡,他晚上上夜班,不敢合眼,下了班却又赶去联系浴室。这些年来,“圆梦义工联盟”已经为不下1000人次的残疾老人洗过澡。他希望能通过自己的行动一点点“推动社会的进步”。

12.祝正祥:今年79岁的他,年轻时就是有名的热心肠,没退休前他叫工人在厂门口摆茶水摊,退休后他就自己在家门口摆茶水摊。每年夏天他都会投入400元,在丁家湾和仓巷的交界处摆一个爱心茶水摊,来往的三轮车夫、做小生意的商贩、赶路的市民,渴了累了,都习惯在这里喝上一杯清茶,到今年已经22年。市长谢正义视察时发现了这个爱心茶水摊,夸赞他是“扬州好人”。他表示,自己年纪大了,花不了什么钱,能用钱做好事,觉得心安理得。社区活动有困难去捐款,有地方受灾了也是第一个去捐款。他的爱心感染着身边的邻居们,也从小小的丁家湾流淌到扬州的各个角落。

13.耿高鹏: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电气工程系学生。今年暑假期间,他帮助照看周边村庄9个小学生,并辅导他们英语。他所在村庄前面有一条灌溉渠,叫周山支渠,上游放水灌溉时,水面宽7米、深2.3米,而且水流湍急。7月8日这天,周山支渠放水,中午11时学生们回家时,他担心孩子们贪玩落水,特意骑着电动车护送13岁的王义伟和10岁的郁和杰回家。王义伟从田间小路拐弯上灌溉渠大道时,因为车速太快,失控冲进了灌溉渠。紧随其后的他把电动车扔到一边,不顾自己不会游泳,纵身跳进水里救人,结果救起了王义伟,却献出了自己年仅21岁的生命。(“中国好人榜”9月上榜好人)

14.贾锁香(女):她没有读过一天书,从20岁入党至今,始终把“党员”二字看得很重。10年前,一场龙卷风后,村里不少人家的房子倒塌,其他村民还可以投亲靠友渡过难关,7个五保户的日子却没了着落。时任小组长的她没多想,就将村里的7个五保户接到家中照料。家里一下子多出7口人,房间和床都不够用,她和丈夫陈炳富商量,将不漏雨的房间、家里能用的床都腾出来给五保户,自己和丈夫只在屋子的廊檐下搭个铺,睡了一个月零一天。10年来,她和7个五保户组成一家,忙前忙后照料,成了这个特殊家庭的大家长,她先后为其中的4个五保户操办了丧事。

15.龚文凤(女):江都市丁沟镇一个普通环卫工人,每天凌晨打扫集镇卫生,每月收入约600元。7月6日凌晨3点多,她清扫到新华书店东侧的一个路口时,发现了一个小黑包,借着夜色,她发现里面有厚厚一叠钞票,还有身份证、银行卡、毕业证书等。清晨5点多钟,派出所仍未上班,她赶紧回家将捡到钱的事告诉儿子和媳妇。经过清点,包里有1.45万元现金、银行卡等。一家人不为巨款所动,拨打114查询身份证主人的电话号码,联系上了失主,最终在派出所的见证下将钱物全部归还失主,不收分文报酬。(“中国好人榜”8月上榜好人)

16.梁隆圣:他除了自己掏腰包外,还动员退休老师、社会力量出资建立校友关爱基金,为学生募集善款。2002年退休后开始资助贫困学生,考虑到一个人的力量有限,他动员3个子女一起助贫济困。女儿在他的带动下,通过“春蕾女童”行动,先后资助了12个女孩。为了筹集资金,他还建立了校友关爱基金,为学生募集基金20万元。“存在学校里,学校每年给6%的利息,用利息资助学生。”他找过慈善总会,为扬州大学少数民族学生争取助学资金,资助了25个少数民族408名少数民族学生。8年来,他在校内外一共为学生募集了60万元资金,资助了几百名学生。

17.程介兵:在兰庄,他是所有残疾人的熟人。7年前,偶然的一次帮助残疾人的经历,让他对生活有了一种新的认识和理解,萌发了“我要为残疾人做点事情”的想法。从那天开始,帮助身边的残疾人成了他生活的一部分。他定了个特殊的规矩:残疾人修车,一律不收钱。不管有多忙,残疾人如需要帮助,他都会上门服务。为了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帮助更多的残疾人,去年9月,他还特意在修车摊旁设立了一个爱心充气点,承诺:充气点所得款项全部捐赠兰庄社区爱心基金。他的义举感动了过往行人,半年募得近1500元关爱资金,全部捐给兰庄社区。

18.管霞(女):父亲中风,母亲糖尿病,18岁的女儿患病毒性脑炎。背负诸多不幸的她,一个月20天时间在外唱戏,每天要赶80公里的路程,每月1200元左右的收入,却要为女儿支付1000元的医药费。10月4日晚9点多钟,管霞唱戏后回家,在路上捡到一只皮包。到了家里,管霞打开包仔细清点后发现,里面竟有26000多元现金、15万元欠条票据、6张银行卡以及身份证等。看到包里有这么多贵重财物,管霞毫不犹豫地向高邮警方报案。面对失主的酬谢,她婉言谢绝。(“中国好人榜”11月上榜好人)

19.衡秀荣(女):数年如一日,精心照料“五保”老人高春明。高春明孤苦无依,疾病缠身,因患病丧失了自理能力,她作为邻居义无反顾地承担起照顾孤老的重担。几年来,她每天都要多做一份饭,准时送到老高的小房子。有时,老高身体不好,她还额外做点好吃的,给他开小灶。因为要照料老高,这两年多,她几乎没有出过一趟远门。即使走亲访友,也是吃了中饭去,赶在晚饭前回。如果有特殊情况实在赶不回来,她也要打电话吩咐家人,安排好饭菜。谈起衡秀荣的照顾,憨厚的老高眼圈红了:“要不是她照顾,我早就不在人世了!”

20.救人群体(高俊、陈红、叶丽娟等):11月4日中午12时30分左右,在扬州市区淮海路与四望亭路交叉口,一位70多岁的老者突然昏厥,晕倒在路边。过往群众见此情形,立刻齐心协力将老者搀扶起来。最先发现老人晕倒的是一位60多岁的老师傅,发现老人晕倒后,他赶紧上前搀扶老人。其他市民也纷纷赶过来帮忙:一位女士买来矿泉水,另一名女子忙着拨打110……在众人的帮助下,老人终于苏醒过来。随后,110救助人员赶到,看到老人已无大碍,大家才悄悄散去。老人的儿子告诉记者,他父亲患有帕金森症,昏厥对于这类病人相当严重,如果救助不及时就会有生命危险。老人苏醒后,反复叮嘱儿子一定要找到所有的救命恩人,好好谢谢人家。在记者与群众的努力下,救人的好人相继被找到。

与圆梦站长站相关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