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短视频 > 微视频教学设计的

微视频教学设计的

发布时间:2021-03-02 07:52:33

1、微课在教学设计和录制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微课的录制看起来好像很简单,但真正要录制一个高质量的微课,还是有一定的难度的,这里简单地说说在录制微课过程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1、录制前的问题。在一个微课录制之前,首先要想到的是,你这节微课要讲什么内容。毕竟微课本身就定位在"微" ,时间很短,一般都是在4到5分钟之内,不宜超过8分钟,所以内容的选择非常关键,在这么短的时间内一定要把知识点讲清楚。其实微课我觉得内容应该是考试的重点又难以理解的知识点。与之无关的我觉得在微课上体现的就不明显。这也许是微课与其他一些微电影、微信、微博的区别吧!其次就是制作课件,由于时间很短,所以课件页数应该控制在5-8页,同时在页面上应该力求简洁、大方、重点突出。所以在备课上一定要下足功夫,写好微教案,不要只照着PPT来念。
2、录制中的问题。 在录制的过程当中,要注意周围的环境,一定要安静,这样才能保证最后录制出来的效果更好,由于录制中视频显示自己,所以在着装和坐姿上要注意,这个可以先把摄像头调整到最佳位置。录制的过程当中,一定把把一些无关的页面关闭,还有一些自己的个人信息要注意不要泄露出来,因为录制时会截取屏幕的。其次就是录制过程当中要注意语速,语速与鼠标点击要对应好,以免有不真实之嫌。再个就是录制结束时注意及时点击"结束"按钮。
3、录制后的问题。一个微课录制结束之后,一定要把之前的视频从头往后看一遍,由于之前录制时录制完不知道结束按钮在哪,就导致后面多余了一段视频,所以要进行视频剪切,再转换成相应的格式。

2、教学设计片段与微课有什么不同

.“微课”的概copy念和组成
“微课”是指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教与学活动全过程。“微课”的核心组成内容是课堂教学视频(课例片段),同时还包含与该教学主题相关的教学设计、素材课件、教学反思、练习测试及学生反馈、教师点评等辅助性教学资源,它们以一定的组织关系和呈现方式共同“营造”了一个半结构化、主题式的资源单元应用“小环境”(见图1)。因此,“微课”既有别于传统单一资源类型的教学课例、教学课件、教学设计、教学反思等教学资源,又是在其基础上继承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教学资源。

3、什么是微课堂教学

有一种说法:
“微课”是指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内外教育教学过程,微课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重点难点疑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教与学活动全过程。“微课”的核心组成内容是课堂教学视频(课例片段),同时还包含与该教学主题相关的教学设计、素材课件、教学反思、练习测试及学生反馈、教师点评等辅助性教学资源,它们以一定的组织关系和呈现方式共同“营造”了一个半结构化、主题式的资源单元应用“小环境”。因此,“微课”既有别于传统单一资源类型的教学课例、教学课件、教学设计、教学反思等教学资源,又是在其基础上继承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教学资源。
特点 (1)教学时间较短(2)教学内容较少(3)资源容量较小(4)资源组成/结构/构成“情景化
类似说法:
微课只讲授一两个知识点,没有复杂的课程体系,也没有微课众多的教学目标与教学对象,看似没有系统性和全面性,许多人称之为“碎片化”。但是微课是针对特定的目标人群、传递特定的知识内容的,一个微课自身仍然需要系统性,一组微课所表达的知识仍然需要全面性。微课的特征有:
1.主持人讲授性。主持人可以出镜,可以话外音。
2.流媒体播放性。可以视频、动画等基于网络流媒体播放。
3.教学时间较短。5-10分钟为宜,最少的1-2分钟,最长不宜超过20分钟。
4.教学内容较少。突出某个学科知识点或技能点。
5.资源容量较小。适于基于移动设备的移动学习。
6.精致教学设计。完全的、精心的信息化教学设计。
7.经典示范案例。真实的、具体的、典型案例化的教与学情景。
8.自主学习为主。供学习者自主学习的课程,是一对一的学习。
9.制作简便实用。多种途径和设备制作,以实用为宗旨。
10.配套相关材料。微课需要配套相关的练习、资源及评价方法。

4、微课程视频制作:怎么快速制作自己的微课程

一、外部视频工具拍摄(摄像机+黑板或电子白板) (一)工具与软件:摄像机、黑板(电子白板)、粉笔、其他教学 演示工具(二)方法:对教学过程同步摄像 (三)过程简述:1.针对微课主题,进行详细的教学设计,形成教案;2.利用黑板教学过程,利用便携式录像机将整个过程拍摄下来; 3.对视频进行简单的后期制作,可以进行必要的编辑和美化。优势:可以录制教师画面,教师按照日常习惯讲课,无需改变习 惯,黑板上的内容与教师画面同步;不足:需要专门的演播环境,设备和环境造价高,需要多人合力才能完成微课视频的拍摄,效率低,后期编辑需要专业人士配合。 二、便携视频工具简单拍摄(手机+白纸) (一)工具与软件:可进行视频摄像的手机、一打白纸、几只不同 颜色的笔、相关主题的教案 (二)方法:使用便携摄像工具对纸笔结合演算、书写的教学过程 进行录制 (三)过程简述:1.针对微课主题,进行详细的教学设计,形成教案;2.用笔在白纸上展现出教学过程,可以画图、书写、标记等行为,在他人的帮助下,用手机将教学过程拍摄下来。尽量保证语音清晰、 画面稳定、演算过程逻辑性强,解答或教授过程明了易懂。3.可以进行必要的编辑和美化。优势:工具随手可得不足:录制效果粗糙,声音和画面效果较差,只能表现手写的内 容,无法实现其他多种效果三、屏幕录制(屏幕录制软件+PPT)(一)工具与软件:电脑、耳麦(附带话筒)、视频录像软件CamtasiaStudio或微讲台微课程制作系统,ppt软件(二)方法:对ppt演示进行屏幕录制,辅以录音和字幕 (三)过程简述:1.针对微课主题,进行详细的教学设计,形成教案;2.在微讲台软件里做好各类教学对象(支持多种多媒体对象)的 布局; 3.通过“微讲台”微课程制作系统同步录制教学过程; 4.进行必要的编辑和美化。优势:"微讲台"微课程制作系统操作简单,使用风格符合用户习惯;灵活调用各种教学资源、素材;真实还原黑板授课模式;轻松实 现语音和视频的合成和编辑、轻松生成多种格式的视频文件不足:在视频编辑功能上还不如专业的视频编辑软件强大。

5、如何写微课教学设计的方案?

一份优秀的微课设计方案主要有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老师的文案策划,另一部分是录课机构的拍摄以及视频处理方案。

6、什么是“微课”!微课与教学课例、课例片段、微型课堂、微课堂有何区别!

1.“微课”的概念和组成
“微课”是指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教与学活动全过程。“微课”的核心组成内容是课堂教学视频(课例片段),同时还包含与该教学主题相关的教学设计、素材课件、教学反思、练习测试及学生反馈、教师点评等辅助性教学资源,它们以一定的组织关系和呈现方式共同“营造”了一个半结构化、主题式的资源单元应用“小环境”(见图1)。因此,“微课”既有别于传统单一资源类型的教学课例、教学课件、教学设计、教学反思等教学资源,又是在其基础上继承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教学资源。

图1 “微课”教学资源组成
2.“微课”的主要特点
(1)教学时间较短:教学视频是微课的核心组成内容。根据中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规律,“微课”的时长一般为5—8分钟左右,最长不宜超过10分钟。因此,相对于传统的40或45分钟的一节课的教学课例来说,“微课”可以称之为“课例片段”或“微课例”。
(2)教学内容较少:相对于较宽泛的传统课堂,“微课”的问题聚集,主题突出,更适合教师的需要:“微课”主要是为了突出课堂教学中某个学科知识点(如教学中重点、难点、疑点内容)的教学,或是反映课堂中某个教学环节、教学主题的教与学活动,相对于传统一节课要完成的复杂众多的教学内容,“微课”的内容更加精简,因此又可以称为“微课堂”。
(3)资源容量较小:从大小上来说,“微课”视频及配套辅助资源的总容量一般在几十兆左右,视频格式须是支持网络在线播放的流媒体格式(如rm,wmv,flv等),师生可流畅地在线观摩课例,查看教案、课件等辅助资源;也可灵活方便地将其下载保存到终端设备(如笔记本电脑、手机、MP4等)上实现移动学习、“泛在学习”,非常适合于教师的观摩、评课、反思和研究。
(4)资源组成/结构/构成“情景化”:资源使用方便。“微课”选取的教学内容一般要求主题突出、指向明确、相对完整。它以教学视频片段为主线“统整”教学设计(包括教案或学案)、课堂教学时使用到的多媒体素材和课件、教师课后的教学反思、学生的反馈意见及学科专家的文字点评等相关教学资源,构成了一个主题鲜明、类型多样、结构紧凑的“主题单元资源包”,营造了一个真实的“微教学资源环境”。这使得“微课”资源具有视频教学案例的特征。广大教师和学生在这种真实的、具体的、典型案例化的教与学情景中可易于实现“隐性知识”、“默会知识”等高阶思维能力的学习并实现教学观念、技能、风格的模仿、迁移和提升,从而迅速提升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提高学生学业水平。

---摘自《微课: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发展新趋势》(胡铁生,佛山市教育局,2011年5月20日)

7、根据自己信息化教学设计制作一个5-8分钟的微视频怎么做的

?

与微视频教学设计的相关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