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短视频 > 微视角简报成功出版

微视角简报成功出版

发布时间:2021-03-15 10:32:34

1、山东电视台的SDTV栏目

★《道德与法治》
1986年,山东卫视推出了名牌栏目--《道德与法制》,当时是全国一五普法的第一年,这档节目后来发展成为山东电视台和全国法制节目中唯一一档连续播出23年的名牌栏目,同时也是全国开办时间最长的法制栏目,拥有一大批忠实的观众。
2012年1月14日,山东卫视在早间时段7:34推出长达一个小时的专题节目《道德与法治》,虽然和老节目仅一字之差,但是在节目理念和制作形式上与老节目有着天壤之别。法制是法治的前提和基础,法治是法制的立足点和归宿。法制规定得好坏,关系到法治能否真正实现,统治是否实现,也关系到法制是否可以进一步得到发展和完备。
山东卫视新推出的《道德与法治》栏目,就是秉承弘扬法治精神的主旨,力求更为广泛地传播法治观念。探求事件背后的真相,聆听影像背后的故事,挖掘案件当事人的心理根源,展现人物命运的跌宕起伏,彰显社会大众的人文情怀。这档栏目将以新颖的讲述方式紧贴世间万象,全面、深入地报道法治热点,解读相关政策法规,普及法律知识,警醒人们远离犯罪,远离危险。
《道德与法治》以全新的视角度关注涉及公众生活的法律事件、法律问题,展示普通人日常生活中发生的纠葛、矛盾、困惑和诉求。挖掘案件背后的社会经济背景、民族文化心理以及人的特殊生存境遇和精神氛围,把视点拓宽到对当事人生存状态的关注,对人物命运变迁和曲折情感的读解,反映个体在案件经历中的所思所想及其最终命运,从而彰显法制案例的深层内涵。品人生,彰显道德力量;看社会,弘扬法治精神。《道德与法治》为您讲故事,从道德和法律的视角关注剖析社会热点问题,披露全国大案要案。

★《生活帮》
2006年6月1日,大型民生新闻节目《生活帮》在山东电视生活频道开播,《生活帮》的开播,使齐鲁百姓又多了一个传达民意的窗口。
节目每天直播一个小时,急百姓之所急、想百姓之所想,立足“帮”与“办”的特色,踏踏实实为百姓服务。直面百姓生活中的盲点、疑点和难点,全力为百姓解难、解闷又解气。
《生活帮》围绕“有事您说话,热心生活帮”的节目宗旨,紧紧围绕百姓需要、百姓喜欢这个中心,从报道生活,到介入生活,进而干预生活,全面贴近百姓,阳光主题,快乐播报,倡导积极乐观、相互帮助、奉献爱心的快乐生活理念。树立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打造“阳光主题,快乐为本”的栏目形象。
《生活帮》还与相关行政执法部门建立联系,聘请专家官员成立不同行业的“帮办顾问团”,为老百姓办事。共同构建互帮互助的和谐社会。
★《民生直通车》
山东电视台公共频道全力打造的一档大型民生新闻栏目,是山东省内第一档民生新闻栏目。
自2004年开播以来,始终把“为百姓办事,替政府分忧”作为栏目的宗旨,把百姓话语、平民视角和民生关怀作为自己的品格追求,得到了观众的认可和好评。
根据AC尼尔森公司的调查数据显示,《民生直通车》最高收视率超过8%,市场份额接近30%,成为山东省最有影响力的民生新闻栏目之一。
2005年被评为山东省广播电视新闻十佳栏目。2007年被评为山东省十佳新闻栏目,2008年被评为山东省直机关首届“十佳青年文明号”。
《民生直通车》关注的新闻主要以省城为主,辐射全省及周边地区,节目来源以独立采编为主,强调第一时间、第一现场和亲身体验,注重倾听百姓心声,反映社会热点,建立民众与政府沟通的桥梁,积极为百姓排忧解难。包括小梦主持的小梦说天气在内,《民生直通车》栏目长度为55分钟,节目主持人为孙亮、董淑,栏目将每天最新的新闻事件,以个性化的表现手段和主持风格加以展现,同时还设置了新闻话题,观众以发送短信方式参与话题讨论,发表自己看法或提供新闻线索。
★《拉呱》
齐鲁频道首开国内曲艺新闻之先河《拉呱》将给观众带来更为新鲜和强烈的视觉冲击,在互动环节上,也会让观众有更多的认同和参与感,同时我们将引入更多的娱乐元素,增加对观众的吸引力。每天下午五点半,如果你能走到每一个打开电视的家庭,会发现有一半的人在收看《拉呱》。家庭主妇宁愿把做饭时间推迟,也要等到小么哥说完“不见不散”。《拉呱》的节目收视率一直稳定在25%,市场份额达到了50%。
★《每日新闻》
全国收视率冠军栏目 《每日新闻》是齐鲁频道(齐鲁电视台)的主流新闻栏目,1995年1月1日创办。“青春形象、新锐思想、第一时间、第一现场”,“森骥行动”、“为您办事”等多个板块强势出击,打造全国收视率冠军栏目。
★《说事拉理》
生活每天都在继续,故事每天都在发生。
山东电视生活频道《说事拉理》作为《八点听书》的升级版,将秉承过去三年的成功运作经验,聚焦人生百态,追寻事件真相,彰显法制力量。
生活每天都在继续,故事每天都在发生,《说事拉理》真情援助正在进行。《说事拉理》关注弱势群体,关心百姓小事,充分发挥媒体的作用,帮助百姓解决实际问题,有事您说话。 ★《今日报道》
山东电视台新闻中心全新打造的晚间电视新闻节目《今日报道》2012年1月1日晚九点三十分亮相公共频道。《今日报道》是新闻中心为贯彻台党委加强新闻宣传的要求,在原《齐鲁夜新闻》的基础上改版的一档形式全新的电视新闻节目。
为进一步发挥新闻宣传的主渠道作用,充分畅通政声民意,实现传播效果的最大化,按照李昌文副台长的要求,《今日报道》确定了比《新闻联播》软、比一般民生新闻硬的总体思路,以新锐、贴近、权威作为栏目的定位,从新闻内容到表述方式都较既有的新闻节目有较大的变化。在内容取材方面,《今日报道》立足山东,集萃本台和全省17城市台记者采制的精彩新闻内容,同时兼收并蓄,放眼全国、全球的热点新闻事件,力争在不到半小时的时间里,让观众了解到尽量多的新闻资讯。在播报方式上,改变过去新闻播报中过于严肃甚至刻板的风格,把观众关心、公众关注、百姓有用的信息,以说、议结合的方式在电视荧屏上呈现出来。
《今日报道》将设立今日·关注、今日·现场今日·登场、今日·声音、今日· 热线等小版块,根据内容需要优化组合,科学编排,增加有效信息量,为观众开辟一扇以个性化的方式观察新闻事件的窗口。
★《101》
矗立在台北的101大厦,被公认为中国第一高楼。而2011年11月7日21:40,齐鲁频道将全新开播一档名为《101》的晚间新闻。
《101》意味着一个高度,更意味着一种精神,“这两个1,代表着齐鲁频道‘或者第一、或者唯一’的办台理念。”而这一节目也是之前本台晚间《一天零一夜》节目的升级版华丽回归。
2011年10月,齐鲁电视台进一步明确了“公益齐鲁,公信天下”的品牌升级定位。《101》作为午间、傍晚、晚间“新闻三塔”的最后一塔,迎来“火线升级、挑战最高点”的战役指示,精干的铁三角班底,全新升级的武器库,将突击新闻第一速度,抢占晚间新闻第一高地。“时间一到,当头一炮”,是《101》三人组冲锋陷阵的第一利器。从类似佛山小悦悦事件的冷漠路人,到游走在道德和法律边缘的“碰瓷高手”,再到弱势群体的生存困境,发人深省的社会时弊……“不当不忿不平事儿”,都是当头炮的事儿。“连珠炮响,奇事一筐”,《101》专为小番茄、小海螺两位辣妹定制此版块,以包罗天下奇事,打尽一筐新鲜。两位美女凭借连珠炮似的嘎嘣脆语气,把社会网络、国内国外最奇最新的事儿一网打尽,为观众带来饕餮视觉盛宴。
《101》节目最后,将启用“回马枪”,让观众意外到尖叫,而后会心一笑。据了解,“回马腔”将《当头炮》评述过的焦点事件,用老歌新编的方式唱出,在戏谑和调侃中,为观众引出事件的本质。新战队,新武器,新出征。“天天好新闻,句句大实话”,《101》或将为观众带来全新新闻体验。
★《乡村季风》
乡村季风栏目是山东电视台的一档农业节目,是在山东省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民致富奔小康的大背景下产生的。
1996年,台领导指出,山东电视台要创办一个对农电视栏目。1997年3月6日,《乡村季风》栏目应运而生,并确立了以“关注农村经济发展,科技兴农搭桥牵线,小康路上人物新传,引导农民更新观念”的栏目定位。栏目深受广大观众尤其是农民观众的欢迎,平均每天接到观众热线电话上百次。时任省委书记吴官正同志在一位农民观众写给他的来信上作了批示,对《乡村季风》注重宣传致富技术、重视播后服务给予了肯定和表扬。
2001年9月,根据国家广电总局的批复,局党组决定在《乡村季风》栏目的基础上筹建山东电视台农村科普频道(简称农科频道),其宗旨是:宣传党的农村政策,传播现代农业理念,普及科学技术知识,搭建城乡交流平台。省委省政府非常重视农科频道的开办,2002年1月3日,省委副书记陈建国对筹建中的农科频道做出重要指示说:“这是山东电视台在新世纪初送给全省广大农民的一份珍贵礼物。希望真正办出特色、办出水平、成为广大农民的良师益友和好帮手。要千方百计把节目送到农村各家各户。”
2002年3月,山东省副省长邵桂芳为筹建中的农科频道题词:办好农科频道、增加农民收入。4月20日,以《乡村季风》为主打栏目的农科频道正式开播。
★《我是大明星》
2010年山东电视综艺频道《综艺满天星》推出了第5系列金牌达人选秀类节目《我是大明星(第一季)》,再一次在全国引领了选秀风潮。
《我是大明星》足迹遍布山东、济南、青岛、潍坊、济宁、烟台、淄博等地,海选每到一地,都火爆异常。与以往选秀活动不同,《我是大明星》实现了从俊男靓女选秀到大众草根选拔的蜕变,发掘出一大批深受观众喜爱的平民英雄和达人偶像。
2011年,《我是大明星(第二季)》全新启动,全民大海选,我是大明星!2011山东电视综艺频道再推海选热潮,三大评委携手终极武器再度归来,最严厉的点评,最尖锐的对峙,最苛刻的观众,最精彩的表演!
2015年,山东电视综艺频道王牌选秀节目《我是大明星》继续为每个普通人提供实现梦想的机会,真正成为平民舞台,造星工厂!
★《小溪办事》
“小溪热心肠,有事我帮忙。小溪力量大,有事您说话。”
2012年1月1日起,每晚17:55,齐鲁电视台全新打造的新闻服务类节目《小溪办事》将与观众见面,主打公益,全力为老百姓办事。
《小溪办事》脱胎于齐鲁电视台《每日新闻》节目中的明星板块“为您办事”。《小溪办事》继承“办事风格”,壮大服务队伍,扩大服务范围,提高服务手段,全力打造该台继名牌栏目《拉呱》之后的又一公益名片。
★《好运连连到》
《好运连连到》是齐鲁电视台2013年下半年重点打造的史上中奖率最高的、全直播、全互动娱乐节目。
《好运连连到》节目以观众互动为核心,以各种互动游戏为载体,以生活商品、奖品为吸引,同时结合齐鲁频道的平台优势,让观众真正体验到一种全新的消费游戏和娱乐过程。
《好运连连到》设置4大互动游戏板块,第一板块:“我是大胃王”,吃得快、吃得多就能赢大奖。第二板块:“我是达人”,各路民间“达人”高手亮绝活赢大奖;第三板块:“好运天平”,搭档配合,共同搬奖,只要天平平衡,奖品就能到家;第四板块:“全部拿走”。
《好运连连到》贴合齐鲁电视台“公益齐鲁、公信天下”的频道定位节目,还将不定期的推出一系列公益活动,以提升栏目在观众当中的美誉度。 齐鲁网是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批准成立,山东新闻广电出版局、山东电视台主办的大型新闻门户网站,山东省重点新闻网站,享有山东广电的强大内容和政策优势,也是山东广播电视各频道和广播电视栏目的官方网站。以主流媒体地位、独有资源优势打造的新媒体平台。是与大众日报、山东人民广播电台、山东电视台居于同等地位的山东省第四主流媒体。
齐鲁网致力于打造山东第一门户网站,致力于构建基于山东广电强势资源的网络电视台,致力于向手机用户提供高质量的视频节目,致力于创建山东新媒体营销的优质品牌。拟建新闻、娱乐、体育等多个资讯频道,论坛、博客等社区频道,融直播、点播、视频分享功能于一体的新媒体全业务平台。山东网络台2011年1月7日,国家广电总局正式批准山东电视台开办网络广播电视台,山东台成为全国首批获得网络广播电视台运营牌照的7家电视台之一,从此拥有了面向互联网用户的媒体和机构品牌。山东网络广播电视台是以宽带互联网、移动通信网等新兴信息网络为节目传播载体的新形态广播电视播出机构,是党和政府重要的视听新媒体,承担着通过宽带互联网等新载体、新渠道、新手段向社会传达政令、宣传党和国家方针政策、引导舆论的重要任务。山东网络广播电视台业务涵盖面向电脑、电视、手机三类终端的四大业务板块:包括面向电脑终端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齐鲁网及其视频网站--齐鲁视频、面向电视终端的IPTV业务、面向电视终端的互联网电视业务、面向手机和移动终端的山东手机台业务。今天上午,这四大业务也相继举行了上线启动仪式。此外,山东网络广播电视台联合国家广电总局广播科学研究院、浪潮、海信、新浪等多家知名企业,联合成立了我国首个中国社交电视实验室,尝试开展立足三网、打通三屏的社交媒体业务。
网络台
2011年1月7日,国家广电总局正式批准山东广播电视台开办网络广播电视台,山东台成为全国首批获得网络广播电视台运营牌照的7家电视台之一,从此拥有了面向互联网用户的媒体和机构品牌。
山东网络广播电视台(简称山东网络台)是以宽带互联网、移动通信网等新兴信息网络为节目传播载体的新形态广播电视播出机构,是党和政府重要的视听新媒体,承担着通过宽带互联网等新载体、新渠道、新手段向社会传达政令、宣传党和国家方针政策、引导舆论的重要任务。
手机台
山东手机台是国家广电总局颁发全国手机电视牌照的新媒体机构,也是山东省最大的移动互联网全媒体平台,拥有手机电视、手机广播、手机报、手机阅读、无线音乐、短信互动、微博等多项业务和产品。
作为山东网络广播电视台旗下的无线新媒体品牌,山东手机台不仅聚合了山东广电、山东十七地市广电频道的最优质内容,还在不断优选集成国内外影视剧、小说、音乐、动漫、游戏等手机网民喜爱的优质内容,全心全力为用户打造个性化、社交化的视听全媒体平台。
第一视听
第一视听是中国社交电视实验室出品的移动互联网全媒体平台,拥有国家广电总局颁发的全国牌照。第一视听精心提供80路免费的电视直播,海量电视点播节目,网络视频,微电影,最新热书,连载小说,广播音乐等特色优质内容。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依托带着体温的终端,随时随地随心所欲,乐享新鲜潮流的一站式手机视听盛宴!中国社交电视实验室是山东网络广播电视台联合国家广电总局广科院、微博运营商、电信运营商、三屏终端厂商等机构和龙头企业,共同打造的中国第一家社交电视实验室,立足三网融合、打通三屏传播,力求实现跨媒体、全媒体、融媒体的新电视业态的创新与发展。 智慧齐鲁是山东电视台打造的山东综合性服务生活APP。由山东广播电视台推出生活服务信息云平台。“智慧齐鲁“移动客户端公测版正式推出上线。作为山东省生活服务信息云平台,“智慧齐鲁”的上线也预示着山东广播电视台向移动端纵深布局,是山东省内传统媒体进军移动互联网的战略性产品和选择。
全新网台互动模式 电视移动社交新玩法
依托山东广播电视台所具有的媒体属性、平台属性和公信力属性,融合移动端新兴技术和移动应用发展潮流,“智慧齐鲁”扫描城市最新动态,将实现广电节目同步播放,通过“直播”、“点播”、“资讯”、“官方发布”四位一体,打造最新电视体验平台。
新奇的概念打造,畅快的用户体验旨在打破传统电视节目与观众点对点的互动模式,全新的交流平台将拉近每个人的距离。“智慧齐鲁”的诞生势必在2014年山东省内掀起一股电视互动大旋风。
打开“智慧齐鲁”app客户端,界面有资讯、直播、爆料、体彩、天气、二维码等功能模块。其中,有两个功能特别引人注目。“爆料”将为广大山东网民提供一个更便捷、更及时的监督平台,拓宽了民意诉求的新渠道,同时还将提高政府机构工作效能质量,扩展公共服务新领域。“二维码”为场外的电视观众提供了实时参与节目互动的通道,观众通过扫描电视节目的二维码,参与到节目活动或竞猜中来,将从现有的场外观众传统模式逐步转变到全新性的节目参与形式,可以改变节目走向,可以影响现场嘉宾,真正、完全地融入到节目中。
“智慧齐鲁”着重进行新闻资讯内容与生活信息服务的建设,从居民生活、公共服务、节目互动和移动播出等多个方面提供一站式生活服务信息云平台服务。
1、新闻资讯整合传播平台:在移动互联网终端,通过视频、音频、图文等多媒体传播方式,同步直播本地广播电视节目,打造社交互动电视媒体。
2、市民生活信息服务平台:为市民生活提供信息服务,包括天气、违章、实时路况等,实现城市综合生活信息的智能感知、采集、应用。
3、移动电子商务运营平台:全面推进移动互联网电子商务,通过O2O电子商务模式启动汽车票等垂直行业电子交易平台。
了解服务信息、查询城市动态、分享社会资源。无论你在哪个经度,无论你在哪个纬度,只要用手指触动屏幕,就能即刻启动智慧齐鲁。随时随地了解本地讯息,生活服务资讯一网打尽。引领山东移动应用魅力生活,让山东成为了一座座“指尖上的城市”。
近年来,面对新媒体的迅猛发展及其对传统媒体带来的冲击与挑战,山东广播电视台及早布局、加大投入,组建了专业的运营团队,积极探索实施媒体转型和融合发展。自2011年11月山东网络广播电视台上线以来,已经形成了涵盖齐鲁网、山东手机台、IPTV、互联网电视、地面数字电视等五大新媒体产业板块,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延展和完善产业链条。
2014年11月”智慧齐鲁“项目的启动是山东广播电视台依托移动端媒体平台,向城市生活应用及功能服务领域迈出的又一关键步伐,这无疑为山东广播电视台实施媒体转型和融合发展战略插上了一对强有力的翅膀。
充分发挥媒体公信力优势,抓住移动互联网发展机遇,借助“智慧齐鲁”强大的技术优势,为山东省“智慧城市”建设提供一款集“新闻资讯”、“公共信息”、“生活服务”、“互动社交”为一体的移动互联网平台性产品,我们真诚地希望更多的部门或单位与我们一起努力,打造打造山东省生活服务信息云平台,真正引领山东省智慧城市建设新篇章。
省政府参事、省经信委原党组书记孙志恒、山东广播电视台副总编辑潘士强、山东省委宣传部新闻处处长李兴利、山东省经信委信息化推进处处长李永华、济南市交通警察支队高新区大队副大队长王玉忠、山东省交通运输集团客运管理部部长宫方忠、山东省彩票管理中心市场部部长杨雷等领导参加启动仪式。现场扫描'智慧齐鲁移动端二维码,体验“智慧齐鲁”的特色功能。

2、关于生命起源的最新报道

上海交大一项研究为生命起源提供新的启示

新华社上海2004\1月8日电(记者刘军)上海交通大学研究人员在世界上率先报道了宏观自组装现象,这项研究为生命起源提供了新的启示。

今年1月2日在美国出版的《科学》杂志,发表了上海交通大学化学化工学院颜德岳教授及其博士生周永丰、侯健的论文《形成宏观管子的超分子自组装行为研究》。论文在国际上率先报道了宏观自组装现象,由一类新型的不规则的大分子自组装得到了厘米长度、毫米直径的多壁螺旋管,将超分子自组装研究领域拓展到了宏观尺度,使我国在这一研究领域处于国际领先的地位。

据介绍,超分子自组装是近年来国际科技界关注的一个前沿热点。人们知道蛋白质,细胞乃至生命的形成都是通过自组装来实现的,因此自组装的研究对揭开生命现象奥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另外,自组装是目前用来制造纳米材料的最方便最普遍的途径之一。特别对于制造结构规则的功能材料,自组装已经显示出独一无二的优越性。可以说,自组装研究不仅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而且具有广泛的技术应用前景,因此吸引了众多科学家的目光。

由颜德岳教授课题组进行的这项研究,始于1998年冬。经过5年多的努力,终于成功地自组装得到了形貌更为完美的宏观多壁螺旋管,并经多次重复测试,都重现了自组装现象。

这项研究结果所展示的从分子直接自组装得到宏观物体的过程和生命物体的形成过程有关,为生命起源研究提供了新的启示。另外,这项研究开创了不规则大分子自组装的先河,拓宽了超分子自组装的研究范围,同时提出和证明了宏观超分子自组装机理,不仅阐明了所观察到的实验现象,而且对其他不规则大分子自组装具有指导作用。由于诸多的自然现象,如血管、腔肠和植物茎秆都是由有机分子通过宏观自组装形成的,这项研究成果对相关学科的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专家新说:中国泥河湾可能是人类起源地

中新网2003年2月19日电 近日,中国专家指出:中国泥河湾遗址的发掘,首次发现了距今约二百万年前人类进餐的遗迹,使世界人类不仅可能从东非的奥杜维峡谷中走来,也有可能从中国的泥河湾走来。

据光明日报消息,在18日举行的河北省泥河湾文化研究会成立大会上,来自中国的上百名文物考古工作者建议:应该加强对泥河湾遗址群的发掘,深入研究解决泥河湾地层的划分与对比,深入开展泥河湾盆地旧石器考古学研究,建立科学准确的年代学框架。

据报道,泥河湾遗址群位于中国河北省张家口市阳原县桑干河畔。经过中外专家80年的考古发掘和研究,在东西长82公里、南北宽27公里的桑干河两岸区域内,发现了含有早期人类文化遗存的遗址80多处,出土了数万件古人类化石、动物化石和各种石器,几乎记录了从旧石器时代至新石器时代发展演变的全部过程。在中国目前已经发现的25处距今100万年以上的早期人类文化遗存中,泥河湾遗址群就占了21处。泥河湾早期文化遗存的密度之高,年代之久远,不仅在国内绝无仅有,在世界上也极为罕见。特别是2001年马圈沟遗址的发掘,首次发现了距今约二百万年前人类进餐的遗迹,使世界人类不仅可能从东非的奥杜维峡谷中走来,也有可能从中国的泥河湾走来。2000年泥河湾旧石器考古被评为中国百项重大考古发现之一,其中小长梁遗址作为人类活动最北端的见证和中华大地古人类早期发祥地之一,被镌刻在北京中华世纪坛270米长的青铜甬道的第一个台阶上;2001年,泥河湾遗址群被列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2年,泥河湾被列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目前正在积极筹备申请“世界文化遗产”。

专家建议,泥河湾遗址的发掘、保护与研究应开拓新思路,创新研究和保护机制。其经费来源除国家拨款外,应积极开展招商引资,建立泥河湾遗址博物馆;搞好防洪设施建设,确保遗址不受洪水冲淹;结合退耕还林还草,搞好泥河湾遗址绿化美化工作;抓紧通往泥河湾遗址道路的修建。并以研究会的形式组织强有力的中外文物考古队伍,加强对遗址群的深入发掘和研究。

生育研究称人类进化朝新方向发展

[英国<独立报>2001.4月23日文章]题:生育研究称人类进化朝新方向发展 —项首创性研究显示,人类进化正朝着新方向发展,自然选择在妇女生有上仍发挥着重要作用,基因决定了如今的年轻妇女倾向于更早生育。
科学家们发现,女性何时组建家庭只是部分决定于她们的成长教育环境。而令人吃惊的是,基因对决定女孩是否可能会在青少年时期怀孕起了重要作用。尽管发达国家有许多广泛的文化因素促使职业妇女推迟生台年龄,但新的研究表明,现存正有一股相反的潮流,即相当一部分女孩在青少年时期怀孕。此项研究发表在今天出版的《演变》月刊上,其中对2710对卵双胞胎和非—gp双胞胎的女性进行了调查,为的是找出遗传因素对生育孩子的数量;第—胎和最后一胎以及月经初潮年龄的可能影响。
由澳大利亚、英国和美国科学家组成的国际研究小组发现,人类的进化仍在依照达尔文的自然选择理论进行着,而此前一些科学家认为,由于饮食、住房和医疗方面的进步,人类进化已经停止了。此顶研究的主要发现是:自然选择使女性第一次生育的年龄提前了,这种倾向有部分遗传性。其结果是,进化给女性带来了更多的生理压力,迫使她们更早地开始组建家庭。
在今后的几代人——大约200到300年——时间里,这—进化的趋势将在生育较早和生育较晚的女性之间显示出严格的区别。那些对抗生理趋势、刻意推迟组建家庭的妇女,患心理疾病的可能性会增大。
伦敦帝国学院的伊恩·欧文斯博士说:“这是遗传与文化在进化中发生冲突的例证。较早生育在遗传上行得通,但在文化上就并非如此了。 尽管有调查发现,信仰罗马天主教的妇女生育几率比信仰其它宗教的妇女高出20%,而受过高等教育的妇女比受教育较少的妇女要低35%。但这次的研究显示,这种文化上的影响并不能解释妇女在生育方面的差异。 欧文斯博士说,研究结果令人吃惊的是,在这方面,遗传与宗教或社会阶层等因素起了同等重要的决定作用。 <参考消息>2001.5.4

生命性别的起源

在贵州中部的磷矿化石中,发现了多细胞化石,观察到类似现代某些红藻的果胞体和精子囊的有性生殖结构。同位素年龄测定是6亿2千万年,比代表后生动物的第一次适应辐射的伊迪卡拉化石群早5千万年。所以,性别分化大约发生在元古宙晚期,发生在后生动、植物最早能适应辐射之前不久。

原核细胞的繁殖是靠自身的分裂,而真核细胞出现了有性繁殖,繁殖率大大提高,一对细胞一次可繁殖出成千上万的后代。

任何一个有性个体都可能将其基因型不变地传递到下一代。一个有性个体一生要产生成千上万的卵子或成亿的精子,如果原核细胞在遗传时有10个位点发生突变,那么它就会出现11种变异;而有性繁殖时,如果有10个位点出现突变,它就会有3 10种变异。有性生殖给生物带来的第二个重大利益是使生殖与营养的分化、生物结构的复杂化和生物个体由微观体积向宏观体积转变成为可能。生命自从有了雌雄之分,就有了它的大量繁殖,就有了它的种类类爆炸。动物与植物的遗传变异极大地增加,进化的步伐加快,生活变得更复杂、更丰富了。

细胞起源和生命起源

生命的起源和细胞的起源的研究不仅有生物学的意义,而且有科学的宇宙观的意义。细胞的起源包含三个方面:(1)构成所有真核生物的真核细胞的起源;(2)与生命的起源相伴随的原核细胞的起源;(3)最新发展的三界学说,即古核细胞的起源。

在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原生生物学和微生物学有了巨大发展的基础上,近30年来真核细胞起源的研究取得了重大的进展,例如叶绿体和线粒体的起源。有的正在取得重大突破,如鞭毛和细胞骨架的起源问题,开创了进化分子细胞生物学,其目的在于从生命的发展、进化的角度考察一切细胞生物学现象。

真核细胞起源的根本关键是细胞核的起源,因为具有核被膜的细胞核是真核细胞在形态结构上的最根本的标志。近年来,我们对所有现存的真核生物中目前所知的最为原始的类群--双滴虫类(diplomonads)的细胞核及核分裂方式进行了研究,已发现了一系列独特的极为原始的特征,如尚核仁,核被膜不完整,核分裂方式极为原始,贾第虫(Giadia)的核分裂中看来没有纺锤体参与。这些发现结合近年来国外在原核生物的染色质结构及其分裂机理上的一些重要发现,正在给细胞核的起源研究和有丝分裂的起源研究带来重大的新突破。

贵州出土6亿年前不明动物胚胎

一些形如米粒的化石原来是地球生命大爆发前的动物胚胎。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的一个研究小组最近发现了两枚非常珍贵的动物化石,它们的样子呈现一种不明动物从囊胚发育到原肠胚时的形态。这一发现证明在贵州瓮安发现的许多生命大爆发前的生物化石不仅不是植物,而且也不是简单的原生动物,它们是多细胞的后生动物。但具体是什么动物现在不得而知。 关于这一发现的论文刊登在最近一期的我国权威学术杂志《科学通报》上。该文第一作者、中国地质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尹崇玉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从1995年起,南京古生物所、美国哈佛大学等国内外许多不同研究机构的中外学者不断在国际权威学术杂志《科学》、《自然》等发表文章,对贵州瓮安发现的球状化石是植物还是动物进行了长久的争论。其中有的说是藻类化石,有的说是动物胚胎化石,还有人进一步提出是海绵的胚胎化石。 尹崇玉说,我们此次发现的两枚原肠胚化石有力地结束了这一争论,证明这些震旦纪的化石是动物不是植物。由于这么早期的动物化石非常罕见,这两枚化石非常珍贵。 关于这些动物化石的年代,国外研究人员认为在5.9亿年前至5.7亿年前之间。但国内研究认为在6.5亿年前。这意味着,贵州瓮安发现了目前世界上最早的动物,因为在此之前已知最古老的澳大利亚埃迪卡拉生物群化石距今时间为5.8亿年。

无独有偶,国外学者上周发表论文说发现了5.11亿年前的甲壳类动物化石。 7月20日,美国《科学》杂志刊登英国和德国科学家的论文说,在英国希罗普郡的寒武纪沉积石灰岩中,发现了保存精美的甲壳类动物化石,这种动物与龙虾、螃蟹和小虾属于同一个类群。这些具有5.11亿年历史的化石属于迄今所发现的最古老的甲壳类动物之列。这一发现可能把甲壳类动物的起源提前到前寒武纪。这些动物的软体部分被磷酸钙完好地“铸造”下来,使得研究人员能描绘出动物躯体和肢体的三维结构。 不断涌现的新发现为科学家破解生命大爆发之谜提供了更多的证据。在7月20日《科学》杂志的相关评述中,研究者论述了这一发现和其它化石的形成以及分子时钟数据如何表明,在所有主要类型动物在寒武纪期间“爆炸性”出现之前,存在一个长期的进化分叉“导火线”。 生命大爆发是科学家至今没有解开的谜团之一:沉寂了40亿年的地球为何突然间出现了五花八门的生命? 地球大约是在46亿年前诞生的。在地球诞生后的40亿年时间里,地球上的生命,包括植物和动物,几乎没留下任何实质性的痕迹。然而,在此后不超过500万至1000万年的这段短短的时间里,却产生了生命的大爆发。专家发现,现今世界上所有的动物的门都在这一时期同时出现,而且之后再没有产生新的门。这一时期出现的生命的形状同今天的生物已很相近,从星形对称的海星到左右对称的甲壳纲动物,以及具备脊椎雏形的动物等。仅在我国云南省澄江县发现的5.8亿年前的动物化石中,即使不包括现在已经绝灭了的门,所发现的动物的门仍多达20多个,而现在地球上热闹非凡的上千万种生物总共才35 个门。这说明,在寒武纪早期,动物多样性的基本体制就已经建 立了。

达尔文在《物种起源》里写道,如果寒武纪生命大爆发是真实的话,他的学术将受到致命的打击。 19世纪30年代,达尔文在其著名的《物种起源》一书中预言:今后如果有人对我的理论提出挑战,那很可能来自对寒武纪动物突然大量出现的解释。进化论认为,生命的演化是渐变的结果,多种生物门类的出现是在长期的演化过程中逐渐发生的,“生命界没有飞跃”。 然而,寒武纪的地球生命大爆发如果确凿无疑,那么,地球上生命是由最低等的单细胞原核生物, 突然性地爆发出形态造型多样、 构造复杂的生物类群,中间缺少生物循序演进的阶段和类型。大爆发从开始到结束的数百万年只相当于地球历史46亿年的一个瞬间。 这种突如其来的生物种类大爆发给生物学出了一个难题:生物是如何进化出来的?对于一些生物学家来说,小规模的累积的基因变异结果似乎不足以解释如此激烈而快速的生物变化。 有的专家进一步提出疑问:现在我们可以看到原始的单细胞微生物、多细胞微生物、海中低等生物、有壳生物、鱼类、两栖类、爬虫类、鸟类、哺乳类、灵长类、猿、人类,但是从来就没有发现介于两类之间的生物,那么从一类进化到另一类,是如何慢慢进化的?为什么没有发现两者之间的中间体? 进化论者对这些疑问的解释是:寒武纪时期是保存化石的最好时期,在寒武纪大爆炸前 ,有很漫长的进化期,这时期的地质记录已毁,化石的记录不完整 。至于中间体,目前还没有发现证据,希望在未来的日子能够寻找到。

最近说法:陨石撞击地球迫使生命为适应环境而出现“爆发”。 美国《科学》杂志刊登研究者文章认为,约35亿年前,陨石撞击地球的频率开始平稳下降,但在4亿年前,这一数字突然转跌为升,回复到35亿年前的水平。研究人员说,灾难也可能成为一种契机,它形成的“生存压力”迫使地球生命加速朝新的方向进化,使物种增加、生物适应环境的能力增强。正是在这段时间前后,地球生命的数量和种类突然大规模增加,复杂的多细胞生物大量出现,形成了所谓的“寒武纪生命大爆发”。 由于土壤侵蚀、物质沉积和地壳运动,研究地球遭受陨石撞击的历史较为困难。而月球上的陨石坑保存得相对完好,可以作为判断地球受陨石撞击情况的参考。为此,研究人员对1克由阿波罗14号飞船于1971年带回的月尘进行了分析,认为这1克月尘中的155个球形微粒分别来自146个不同的陨石坑。他们通过分析微粒中氩同位素的含量来确定微粒的年代,从而得出了陨石撞击地球频率变化的曲线图。 我国科学家提出了生命毁灭——复苏——大爆发进程的科学模型 发现贵州瓮安动物化石后,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所陈均远研究员提出了地球冰冻期前后生命毁灭、复苏和大爆发进程的科学模型。他认为,距今6.1亿到5.9亿年之前,地球生命经历了大劫难。当时地球表面经历了持续长达1500万年的零下50℃极端寒冷的环境,超低温使已经在地球上演化繁衍了几十亿年的绝大部分生物都灭绝了,只有极少数生命在海洋底部依然靠化学能量顽强地延续下来。此后大气层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快速增加,当大气二氧化碳浓度积累到相当高的时候,强大的温室效应使地球冰盖几乎在瞬间消失,并很快转为高温环境。随之而来的风化作用和碳酸钙沉积使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又迅速降到了正常状态,地球再次成为了生命的乐土。风化过程中产生的磷作为生命元素也为生命复苏提供了条件,随后发生了寒武纪生物大爆发。

人猿揖别在何年 [美]赫尔曼

科学进步是一个探索的历史进程,其间充满了曲折和争论,书中以独特的视角对此进行了生动的阐述。《真实地带:十大科学争论》撷取了17-20世纪科学史上十次有影响的大争论,以明晰浅显、引人入胜的表述,向读者展示了科学观念和科学思想的艰难演进。下面就是其中的一段:
1979年元月18日,美国《纽约时报》出乎寻常地在头版以醒目的标题--"类人猿"发现问题上的人类学家之争,载文介绍了人类学家间一场广泛激烈的争论,并刊载了大幅照片。 这场争论的焦点是,新发现的猿人化石是否为迄今已知最古老猿人或类人猿化石,主角是两位著名的人类学家,英国人类学家理查德·利基和全美知名人物唐纳德·C·约翰逊博士,这称得上是一场势均力敌的真正的战斗。
当前这场争论的主角、英国人类学家理查德·利基的父亲路易斯·S·B·利基(简称"老利基")是一位了不起的考古学家。理查德·利基也像他父亲年轻时一样,足迹踏遍了整个东非大地。他从童年时代起,就和他的两个兄弟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跟随父母外出考察。年轻的利基兄弟们所具有的考古经验和田野调查的工作经历,远远超过大多数学院派古人类学家整个职业生涯的积累。
1972年,小利基终于获得了他的第一项重大发现--挖到了一个相当完整的颅骨化石,且头盖骨比以往发现的类似化石要大,没有明显的眉嵴骨。老利基欣慰地笑了--小利基找到了一个真正的人类祖先,生活在200万年前或更早些时期的非洲大陆,再一次肯定了老利基长期坚持的人类起源非洲说。经审慎分析,认定该头骨化石的年代为190万年前。1973年,小利基公布了他的发现,并简单地将他的重大发现称作为"1470号"。
70年代初,小利基进行的三次考古探险都很成功,他在自己独具慧眼选定的地区,仅用四年时间便获得了其双亲苦苦寻找30年才等到的重要发现。1975年,35岁的小利基成了科学界的一位超级明星。

"露西"出世
年轻的美国人唐纳德·C·约翰逊曾回忆说:"在中学时代,我从《国家地理杂志》上得知东非人的消息,意念中奥杜威峡谷的神奇声响犹如洪钟般时时撞击我的心房。毕业那年,尽管我的老师保罗·莱塞很希望我能进一步学习化学,但我却越来越痴迷于古人类学。老利基的经历证明,一个人完全可以把挖掘化石作为职业。"
1972年,正在做博士论文的约翰逊经历了一次戏剧性的转折。当时,小利基认识的一位学地质的研究生莫里斯·泰伯正在埃塞俄比亚荒漠中收集地质史料,他对大裂谷北部终端一个叫做阿法尔的三角地特别感兴趣,小利基建议他邀请古人类学家对相关地区进行一次田野调查。约翰逊虽然尚未完成他的博士论文,但还是应邀陪同泰伯一起前往。1973年,他们在阿法尔一处被称作哈达尔的荒凉不毛之地安营扎寨,建立了研究基地。
一年之后的1974年秋天,约翰逊和他的小组找到了一具骨架保留着近40%的化石,与现代人极为相似、距今年代为300万年,约翰逊给他取了一个颇有诗意的名字--"露西"。这一发现使约翰逊名声大噪,成了一位国际知名的古人类学家。

进攻与反击
正在人们对小利基的1470号化石年代尚存疑虑时,约翰逊却声称他的发现"是寻找人类起源历程中的一次史无前例的突破……我们在短短两天时间里,使人们对人属的认识向前推进了150万年……以往所有关于人类演化的谱系和发现,现在都必须被重新估价。"在之后的一次会议上,小利基等公布了在奥杜威峡谷及库比福勒地区的一些新发现,以澄清有关化石年代的问题。约翰逊却在随后出版的《露西》一书中表示,"小利基等的种种努力都是为了回避年代问题,小利基及他的小组其实很明白他们的处境。"约翰逊的态度开始引起利基家族的强烈反感,他们真的生气了。
提出一个新种往往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约翰逊引入的南方古猿阿法种也在古人类学界掀起了波澜。关于化石分类谱系的论战终于在1978年的一次诺贝尔讨论会上拉开了帷幕,双方的争论在约翰逊及其合作者公开发表了他们的分类谱系后达到了白热化。
约翰逊等人在文章中将"露西"及"第一家庭"称为人类最早的祖先,如果正是如此的话,这无疑将是人类进化史上一个极为重要的"缺失环节"。在约翰逊的谱系图上,阿法种位于人类进化"Y形树"的底端。人类之母"露西"是树的主干,并产生出两个分支。约翰逊这一思想不仅与利基家族长期坚持的"人类起源于尚未确定的远古"的观点相左,还试图将利基家族的一系列重大发现纳入其进化谱系,有着独享最古老人类发现者殊荣的意图。
在这场争论中,小利基认为,约翰逊的结论过于草率,缺乏足够的化石证据,"露西"的归属还是一项有待商榷、悬而未决的化石发现。在约翰逊出版有关"露西"的著作后,双方的关系日趋恶化,随着论战的升级,逐渐演变成了小利基与约翰逊两人之间的对峙。

新的发现
随着鉴别、区分物种基因技术的改进,有关基因证据表明,人猿揖别的时间正如小利基猜想的那样,至少应在500万年乃至700万年之前。只是由于尚未找到支持如此遥远年代的化石证据,因而分子基因学的研究结果还不能作为定论。
最近的一些考古新发现又使类似的争论再度升温,做出最重要贡献者是利基家族的成员梅薇·利基。1994年,她在大裂谷中一处叫卡纳波依的不毛之地出土了年代为420万年到390万年前的人科化石碎片。这些发现不仅是因为年代古老,更重要的是它们似乎不同于以往发现的任何物种,梅薇·利基的研究小组已将其命名为"南非古猿阿蒙种"。
大约在同一时期,另一些研究者在埃塞俄比亚的阿拉米斯找到了年代为440万前的另一个新种。尽管目前对此种的归属与命名尚有争议,但却能肯定无疑地表明,人类进化进程中确实有过相似种属重叠共存的时期。
这些惊人的事实预示着,人类进化的简单直线思想正面临严峻的挑战和危机。应当说,人类如今对人类起源模式和途径的认识,不但没有变得清楚,反而更复杂了。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利基父子长期以来竭力倡导的"灌木丛"式的进化思想,比以往更具说服力。
因此,有关"露西"归属问题的争论再次引起人们广泛的关注。人类进化史上缺失的环节依然未知吗?也许是,也许不是。
1996年,约翰逊在当年的《国家地理杂志》发表的一篇文章中,又情不自禁地表白说:"露西"也许不是我们最古老的祖先,但她仍是我们了解得最多的先人。
小利基早已拒绝对这类争论发表任何评论,他依然自得地仰躺在轮椅上,笑看世人为是非恩怨而一争短长。 摘自《真实地带:十大科学争论》,该书由赫尔曼著,赵乐静译

人头启示录

一 问题的提出
生物进化论在经过大量事实的检验之后,现在已被人们广泛地接受了。但当我照着镜子,用进化论解释人脸的形成时,却遇到了困难,进化论的重要观点之一便是适者生存,但仔细观察体验,却发现人脸并不适应或者说并不能更好地适应环境。比如,人是直立向前走的,人脸在前进方向的前面,容易受到前进时的伤害,如树枝的刮碰、寒风的袭击等,而头的后部则相对安全些,可偏偏是人的脸部毛发退化了,而位于头后面的头发却没有退化。再说头发,起到保护头颅及保温的作用,但人如果不理发的话,那么头发就过长了,这样,发梢部分对于保护或保温已没有任何作用,有时还碍手碍脚的。与相近的动物如猴或猩猩的头发相比,人的头发还进化了,但这种进化的结果对于适应环境几乎没有任何作用。
难道进化论不全面或者是错误的?脸是我们自己的,所以我们对它的感受比生物学家对动物的考察要更直接更真实,那么如何解释这种现象呢?

二 寻求解释
人脸是漫无目的地进化成今天的模样,还是有其特定的内在方向性呢? 生物进化有一个协调适应的普遍特性,比如鸟为了适应飞翔,不仅前肢进化成翅膀,而且肺部的气囊结构、骨胳的蜂窝结构以及身体的纺锤流线外形等都具有协调适应飞翔的特性。人类是向智慧型方向进化的,脑是这种进化的最重要器官,人脸的进化是否与脑的进化有关呢?
如果仔细观察或体验实际生活,我们就不可能不发现人脸在生活中的作用,这种作用在人选择配偶时显得尤为突出,容貌是人选择配偶的考虑因素之一,选择配偶后一般要生育后代,这样就形成了人的容貌进化的自然选择机制,这种选择虽然不是绝对的,但有其一定的几率影响作用,从而我们可以看到人脸的进化仍然符合自然选择规律,经过数百万年的这种选择,使人脸变成了今天的样子。
人对容貌的审美显然是由脑来完成的,那么脑形成审美观的根源是什么呢?根源只能是脑对自然界的反映,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说:“人(和动物一样)赖无机自然界来生存,而人之运动越是万能,那么,人赖以生活的那个无机自然界的范围也就越广阔。从理论方面来说,植物,动物,石头,空气等等,部分地作为自然科学的对象,部分地作为艺术的对象,都是人的意识的一部分,都是人的精神的无机界,是人为了能够宴乐和消化而事先必须准备好的精神食粮……实际上,人的万能正是表现在他把整个自然界……变成人的无机的身体。”
按照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心灵深处的审美结构看上去是自动地、无意识地完成的,象是艺术家的某种生物本能组织活动,实质上已经不是生物性的了。在这种生物性中,渗透着千万代人类实践造成的理性成分,它本质上是社会性的,而不是纯生物性的。
心理分析学派的重要人物之一的容格也证明:人的深层中的结构是一种审美的结构,这种结构的出现并不是偶然的,进化过程本身就是筛选和淘汰相结合的过程。在进化中,只有那些使生物既节省精力又能迅速地对外界作出判断和反应的能力才被保留下来,只有那些极为简化的形态才会被记忆储藏;而经验转变成意识所依赖的抽象的形式和符号,实质上也是一种简化,这种不断的积淀和简化的过程,使人类心灵有了最基本、最经济、最稳定的模式,使我们能够领会理解、反应、具有智慧,在最初级的水平上,这种结构使我们的机体保持着与自然之有机规律和宇宙之物质规律之间的一致。
另一著名审美心理学派----格式塔学派,则用异质同构论解释审美经验的形成。按照这种理论,在外部事物、艺术式样、人的知觉组织活动以及内在情感之间,存在着根本的统一。其代表人物阿恩海姆说过:“我们必须认识到,那推动我们的自己的情感活动的力,

3、平面广告设计的表现形式,创意手法,画面表达之类的详细分类类别!

平面广告就其形式而言,它只是传递信息的一种方式,是广告主与受众间的媒介,其结果是为了达到一定的商业目的或政治目的。广告在经济高速发达的国家是不可或缺的。当然,广告作为现代人类生活的一种特殊产物,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褒贬不一,但我们要正视一个事实,就是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随时都有可能接受到广告信息,翻开报纸、打开电视、网上冲浪,处处都会看到广告。可以说它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现代都市里的人已习惯于这样的生活。
现代广告自19世纪中期发展至今,已有一百年的历史。欧洲工业革命以后,印刷术的发展,彩色石板和丝网刻板分色印刷技术被广泛应用;经济的腾飞带来了市场的繁荣,人们对广告的需求也大大增加,这也就奠定了现代广告兴起的基础。随着广播、电视的出现,广告的形式也呈现出多元化和立体化。如今的广告在经济发达国家已趋于成熟,在理论与实际运作方面已形成一套完整的体系,在经济和政治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面对众多的广告形式,作为一个从事平面设计的专业人员就应该对广告从整体上有一个基本的认识,从而把握不同广告形式的特征,更好的地发挥其优势。
从整体上看,广告可以分为媒体广告和非媒体广告。媒体广告指通过媒体来传播信息的广告,如电视广告、报纸广告、广播广告、杂志广告等;非媒体广告指直接面对受众的广告媒介形式,如路牌广告、平面招贴广告、商业环境中的购买点广告等。不同的广告形式其设计要求也各不相同。
平面广告设计在非媒体广告中占有重要的位置,也是学习平面设计必须要掌握的一门课程,不论在表现形式上还是在表现内容上都十分宽泛。表现形式可以多种多样,不象绘画那样受某种介质的限制,绘画的、摄影的、拼贴的,各种形式都可以为我所用,写实的、写意的、抽象的,各种手段都可以取其所长。这并非平面广告设计有鲜明的个性,因为广告创造是一种时尚艺术,其作品要能体现时代的潮流,设计者应该保持着职业的敏感,在不同的艺术形式中吸取营养,创作出既符合大众审美又符合时代潮流的作品来。广告在表现内容方面也是非常广泛,大到国家的方针政策,小到一个商品,都可以成为表现的对象。具体内容可以是政治宣传、环境保护、文化体育、电影戏剧、饮料食品、家电电器、旅游观光等等。如此列举下去还可以很多,这样看起来似乎有些庞杂,我也试图把内容分成几种类别,如文化类别、商品类别等。其实,当我们面对一个广告作品时,你会发现内容并不是独立的。比如,一个商品广告有可能是从环境的角度来作广告宣传的,因此,没有必要在内容上划分得太清,如果把一个具体内容放在一个固定的范围,就有可能限制我们的创意思维。之所以这样列举,是为了说明平面广告设计涉猎范围之光,它从不同的角度关注着人们的生活,这也是我们说它在非媒体广告中占有重要位置的原因。
在对平面广告的性质、形式、内容有了一个初步认识之后,应了解它的基本创作规律。概括地说,平面广告创作包括两个方面,既创意与表现。创意是指思维能力,表现是指造型能力。它们在概念上是有区别的,但在创造过程中又是统一的。道理很简单,只有一个想法,没有造型能力,即使想法再好也不可能把它表现出来。从另一个来说,没有创造力和审美意识,其想法是很荒唐的,不可行的。另外只有造型能力,缺乏创意思维,是不可能称其为广告设计的,因为广告有很强的功能性,最基本的功能就是传递信息,这个信息如何传递,所体现的就是创意思维能力。现代的广告已不仅是简单的告知功能,独到的创意思维,恰如其分的表现,是一则广告成功的关键。因此,两者既有不同,又相互统一,这两方面能力的培养具有很强的专业性。
编辑本段要求

设计是有目的的策划,平面设计是利用视觉元素(文字、图片等)来传播广告项目的设想和计划,并通过视觉元素向目标客户表达
广告主的诉求点。平面设计的好坏除了灵感之外,更重要的是是否准确地将诉求点表达出来,是否符合商业的需要。
平面广告,若从空间概念界定,泛指现有的以长、宽两维形态传达视觉信息的各种广告媒体的广告;若从制作方式界定,可分为印刷类、非印刷类和光电类三种形态;若从使用场所界定,又可分为户外、户内及可携带式三种形态;若从设计的角度来看,它包含着文案、图形、线条、色彩、编排诸要素。平面广告因为传达信息简洁明了,能瞬间扣住人心,从而成为广告的主要表现手段之一。平面广告设计在创作上要求表现手段浓缩化和具有象征性,一幅优秀的平面广告设计具有充满时代意识的新奇感,并具有设计上独特的表现手法和感情。
广告设计的优秀与否对广告视觉传达信息的准确起着关键的作用,是广告活动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使广告策划的深化和视觉化表现。广告的终极目的在于追求广告效果,而广告效果的优劣,关键在于广告设计的成败。现代广告设计的任务是根据企业营销目标和广告战略的要求,通过引人入胜的艺术表现,清晰准确的传递商品或服务的信息,树立有助于销售的品牌形象与企业形象。
编辑本段组成要素

平面广告的构成是由点线面构成的。
优秀的平面广告作品,该是点线面和谐的组合。同样不失大体,也不觉另类味道。适合大众化 。
也可以说是图片、文案。
图片和文案之间简洁地组合,以达到设计者和需求者的的要求为目的。
编辑本段设计软件平面广告设计软件

主要内容:广告公司常用的Photoshop、Illustrator 、PageMaker、Freehand、CorelDraw等设计软件。
Photoshop:学习图像处理、编辑、通道、图层、路径综合运用;图像色彩的校正;各种特效滤镜的使用;特效字的制作;图像输出与优化等,灵活运用图层风格,流体变形及褪底和蒙板,制作出千变万化的图像特效。
PageMaker:学习排版设计的基本法则、使用方法与技巧,工具箱、快捷键的使用,菜单功能及操作技巧,出版物、书籍、宣传彩页、出片输出注意事项,报纸杂志等的高级专业排版制作的方法。
Illustrator:学习图形绘制、包装、宣传页的制作,让你更加方便地进行LOGO及CI设计,不到一个月,您就会成为一名真正的美术大师,在Photoshop的基础上再学它如虎添翼,效率成倍提高。
Freehand:不论是个人作品设计、公司徽标、海报制作,都可以轻松完成,应用于广告、印刷等行业
CorelDraw:通过CorelDRAW9的全方面的设计及网页功能融合到现有的设计方案中,制作矢量的插图、设计及图像,出色地设计公司标志、简报、彩页、手册、产品包装、标识、网页及其它
平面设计——————————关键是要有大胆的尝试。
编辑本段广告3i标准Impact(冲击力)

从视觉表现的角度来衡量,视觉效果是吸引读者并用他们自己的语言来传达产品的利益点,一则成功的平面广告在画面上应该有非常强的吸引力,彩色的科学运用、合理搭配,图片的准确运用并且有引吸力。但要避免滥用视觉效果来吸引读者的注意力,视觉效果的运用一定要让广告画面与广告诉求内容紧密和有机的结合在一起。
标题也是获取读者注意力并传递利益信息的关键武器,标题一定要简单清晰,让忙碌一天的读者能够迅速理解和明白,隐晦的标题将会失去大量读者的注意,没有标题的广告直接影响其回忆率和说服力。DMB研究表明有彩色的主题标语有助于提高广告的吸引力和回忆率,也有利于提高关键利益点的诉求效果。
Information(信息内容)

一则成功的平面广告是通过简单清晰和明了的信息内容准确传递利益要点。广告信息内容要能够系统化的融合消费者的需求点、利益点和支持点等沟通要素。不用让读者辛苦的寻找内容,当读者需要花很多精力去弄明白广告“到底在讲些什么”的时候,则该广告会失去很多的读者;平面广告也不应该用多余的内容让读者分心,如果广告堆积多余的内容让读者分心,则不要指望读者会主动来发掘你产品的功效,因为他们不习惯作太多额外的思考。
正文的作用是通过生动化的描述来支持标题所提到的利益要点,通过利益支持信息来加深读者的对广告产品的印象,它是属于额外的内容。广告正文应该通篇明晰易读,篇幅过于紧凑和难以阅读的正文都将失去大量的读者;小插图、子标题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增强说服力,但并不是越多越好;正文空白有助于回忆,但不利于说服力读者;幽默的表达方式可以增强广告的新鲜感和娱乐性,从而提升回忆率,但不能滥用更不能作为平面广告的创作目标
Image(品牌形象)

从品牌的定位策略高度来衡量,一则成功的平面广告画面应该符合稳定、统一的品牌个性和符合品牌定位策略;在同一宣传主题下面的不同广告版本,其创作表现的风格和整体表现应该能够保持一致和连贯性。
广告创作评估应该站在广大读者的角度,了解他们对于广告的真实感受,抛开专业的视角,回归原点进行分析。少数人的喜爱或创意花费的多少绝不可以用来作为评估广告成功的标准,一则广告即使从专业的角度可能是完美的,但对于读者来说未必能够接受和理解。
编辑本段广告设计思想设计思想 形状:视觉表述的基础设计作品中的各种图形、图像、甚至文字符素,均可将其提炼为形的呈现,由于形在人的视觉意识中通常被首先感知与捕捉,因此它对于视觉唤起和引发思维具有先导与定向的作用。

l、对各种形状的认知与理解,大多得益于自然的启示。如圆形带给我们的饱满、团圆与吉祥之意,是与太阳和月亮有密切关系的;而对j角形坚韧、冷峻的感觉,则与岩石的性格有联系;跳跃的海浪与曲折的小路,使我们认识到曲线的活泼、流畅、柔软与女性的温柔,这种认知心理基础对依据表现意图来准确、迅速定位形的设计十分有益。
2、所有的形归纳为点、线、面、体四类。
点的显著特点具有定位性与凝聚性,最大魅力在于形成趣味中心与吸引视觉移动,进而制造心理张力引发潜在意念。对点的理解可解析出三个层次:一为个体点的相对性,二为多点的视觉引导作用,三为点的构成方式会对画面的光影与肌理效果产生影响。毕沙罗的“点彩法”绘画可辅助理解此点。由“视觉”调动“触觉”并使二维的设计传达出“立体的表情”,在广告设计中对于引发心理的亲和与情感的共鸣具有重要作用。

平面广告
线是设计中最基本的构成。美学家温克尔曼说:“一个物体的形式是由线条决定的。”线条语言的最感性之处是传达情感,效果要比点强烈。但线条又是理性的,具有很强的造型力,线的长短、粗细、形态、走向以及种种笔触效果,刻画了它的性格,同时代表着特定的风格与形式,能带给我们不同的感觉。尤其是多线之间的构成关系,即线的排列、组合方式,渐进、转折、渐隐、方向性延伸等,可在塑型的基础上启发连续思维,带来节奏与韵律的美感,甚至会产生某些幻化与象征的意象等。 面是视觉形式上最直接的设计语汇,所蕴含的实质内容要比点和线具象、丰富得多,其形式感和状叙形体的作用也更强。面可图形化、图像化、图案化、符号化以及文字化,是让观者直接或间接品读和体味设计思想与创意理念的载体。它通过个性的形式传达相应的信息、意象、内涵等,一般即为广告设计作品主题与主旨内容的提炼。而在设计中不同形、面的配置与组合又是创造奇思妙想,拓展知觉空问,再现生命的秩序,发掘受众思维潜能的有效手段。另外,对面结构的思考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图与地的关系。

将体归为平面的形中是对平面广告的设计思维进行提示。利用平面的形表现三维空间意象实为“虚体”,它产生于视觉的深度错觉。这种错觉源于形的构成本身所形成的空间张力,使之在直觉层面被感受到一种心理空间。设计中许多梦幻般的构图受此启发,一些超现实、反传统的非凡思维也发端于此。基于这种思维的设计,更容易打破常规、经验的“定势”,寻找到信息传达的最佳切入点。
3、点、线、面、体之间相互联系、影响与制约。点与点之间的视线流动有线的感觉,多点的分布或者线的不同构成与组合方式又可形成各种形态的面,而面的转折、连接、渐次构成等又会带来体的表象与特征。设计中应把握秩序和整体两点,“秩序”即“美”,“整体”为“宗”。多元素的设计,无论用怎样繁复多样的形来传达奇思妙想的意,只要归于秩序与整体之中,设计的主题和意旨就会达到呼之欲出,不言自明的境界。
色彩:创造设计的生命

色彩的直感性最强,通感度也最大,从设计思维角度对色彩进行演绎应是最细腻、最微妙、最见功力的。 我们能感受与设计的色彩有成千上万种。红、橙、黄、绿、青、蓝、紫七种基本色再加上黑、白、灰不同属性的组合与搭配使我们的创意与表现无穷。感知色彩有一个不能忽视的因素视觉生理,即从生理的角度通过自我调节满足种种平衡。比如:眼睛瞬间感知的“第一印象色”被认为是客观和准确的,色的美学范畴中讲求用色的单纯与统一,中性灰的环境下对色彩辨析力的大大提高以及所带来的心理安定与和谐感,属性相近的色之间视觉感知的互融,而各种对比较强的色则互为相反方向推移转换等,均是视觉生理的调和与影响的结果。色彩对比强烈、鲜艳、醒目的招贴广告,白底红字的宣传标语,中国传统水墨中“墨分五色”的精细与微妙,网点制版所依据的原理,彩色电视的空混成像等。
更微妙、潜在的有关色的心理感应效应是色彩心理,它是人与色之间的一种互动过程。比如:我们直感到的某种色调可能会由于其自身的组合与搭配或者其个性的属性表现营造出一种色彩氛围,这是色的信息,就像某种共性的感觉如冷暖、软硬、轻重、进退的空间等。这种浅层的知觉是人对生活的记忆与视觉经验积累的结果,并且带有相对性。再进一步思维会直达具象的物,如暖调橙色的朝阳,冷调蓝色的大海,但这时常常会带上明显的个性特征,对外界信息直感的结果必然又会引发人情绪上的体验,如看到红色想到火的人自然体验一种温暖、兴奋的感觉。有生命力的色彩设计是能将人们的情绪积累自然引导到某种情感之中从而达成目的,这一过程谓之情感联想。情感联想是一种深刻、成熟、且又相对稳定的高级心理体验。设计成功的关键就在于怎样有目的地引导受众达到这个层次。
用色的美学在设计中应统领把握四个方面:
(1)色的单纯。设计用色的单纯化为首要原则,单纯用色会更韵味悠长,原则上一般用色在2—3种之间。 (2)色的节奏与韵律。节奏是变化中的秩序,韵律为秩序中的变化。最具魅力的用色可从音乐中感悟,七个音符与七种色彩各自演绎的跳跃与律动在情绪渲染、情感激发与记忆留存等方面,有不少相通互易之处。
(3)色的主从与色调。主次分明反映了自然本质,也成为人们了解、洞悉事物属性的思维秩序,在设计用色中也应有主有从。关键在于设计引导在哪里,主题意旨为何,设计中应依此思路创设画面的色彩主从与基本色调。
(4)色的对比与调和。对比与调和为设计用色的基本原则。设计中可调动对比的因素很多,如色彩明度、色相、彩度三属性,色的面积大小,色的形状与走向等。而实现调和可掌握几点:首先,无彩色间最易调和。像中国传统书法的运笔,水墨画分色等。其次,关注各种色彩在消色环境中的魅力。比如灰色,不少色彩掺灰之后会很有“色”味。另外,处理好色的主从关系与基本色调也是达成调和的基础。
质感:强化内蕴的手段

事物多样的结构与组织形式,带给我们不同的知觉感受谓之质感或肌理,主要通过视觉和触觉感知。注重设计元素,特别是主要元素质感的成功再现或创造,对强化主题拓展内涵和揭示本质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还可增强吸引力,增加注目性甚至引发戏剧效果。 设计画面表现质感有再现质感与创造质感两种方式。再现质感的最佳手段是摄影,摄影技术可最大程度地准确、真实还原被摄对象的质感,甚至高度凝炼精细刻画。创造质感主要指设计中视觉质感的创意与产生。成功的关键在于设计者对设计元素的提炼、概括、想象的能力以及空间转换意识和单元的造型能力等综合的质感素养。手法包括:
(1)强化各种对比,明暗、凸凹、走向。比如利用投影与耀斑的色光不稳定性,形与形边缘的交叠与互映,粗细线条渐次交织的排列等。
(2)调动设计因素,形状、色彩、光影。如点、线、面的各种肌理构成法,色彩不同属性间强化对比的效果等。
(3)采用特殊结构形式,如间隙、分割、深度、层次、纵横、疏密、重叠等。
(4)利用错觉、幻觉。如视觉矛盾的幻觉空间,视觉暂留的波动光栅效应,视觉经验的远近错觉。
(5)模拟自然。常用绘画工具的独特肌理印迹,常见绘画手法的不同肌理效果,电脑设计软件模拟材质的感觉等。
(6)不经意中所得。从自然与现实不经意、偶发的“作品”中获取灵感,得到类似破坏性、随意性的肌理感觉有时是很精妙、有趣的,甚至还会有夸张的戏剧效果。
再现与创造质感,无论何种方式,对加深主题的作用主要源于真实性、丰富性与联想性。肌理的美,在于真实,真实的事物更易引发信任与亲和感。肌理表现,可以化单一为丰富。视觉肌理可实现知觉迁移,调动情感联想和强化内蕴。
构成:状与味的桥梁

平面广告编排设计[1],罗列起来要素众多,但统领概括非常简单:即形、色和所表现的质。构成的思维是将这些表象的诸元素编排、规划、结构为一个整体。好的构成是一座以形达意、以状表味的桥,这种形式与内涵的沟通与联结,目的是揭示主题和传达思想。 首先,无论设计元素的多寡,触一发而动全身。形与形之间,形与色之间,色与色之间,还有质的表现,均为相互联系和共同作用。比如:一行标题文字的编排,将其以正常字距纵向置于画面正中,可被视为整体的形以中轴式的构图分割画面,但如拉开字距再以渐变的字号同样纵向分布,每个亨即可感受单独的形。前者中规中矩有平衡对称的形式感,后者活泼、跳跃有流动的视线引导与放射的空间。其表意与主题内涵各异,可依据产品定位与目标群体逆向思维。
其次,传统的形式法则与基本审美规律应视为构成思维的基础。比如空白、稳定、三分法、视域兴趣中心、视线流程引导、简约的原则、多样统一中的秩序等,此为形式表现与心灵触动和情感引发最佳连接的方式和手段,循此便是一种捷径。广告设计探求反常规的构图与超经验的手法,已成为当代制造新奇、标示独特、解构梦幻、引发注目的思维切入点。
平面广告设计元素的编排组合与版面规划有一些常用的类型,也即基本的构成模式,如标准型、中轴型、偏心型、自由型;文字式、全图式、指示式、散点式等等。 一些常见类型与惯用模式各有其产生与存在的渊源与基础,有其自身的特点与特征,也有其各自的优势与不足。关键在于要理解和把握种种构成方式的特征内涵与适应方式,具体应用中结合广告的主题诉求、信息承载、产品特性、目标对象、媒体特征等相关因素综合考虑,才会有正确选择。
创意:永恒的回忆与突破

对于创意,每次设计起点为零。这里零的含义有三层:一为思维起点回归原始与本质,创想的源头应进发于对客观物象的直接积累而不是间接的经验;二为思维方式打破传统习惯的“定势”,创造崭新的思维方法;三为表现与传达的个性与突破。平面广告创意,睿智、非凡、原创的大手笔大多归于这一“零”的思维。这是一个回归与突破的循环,就像零可用首尾相连、无始无终的圆表达,代表永恒。本质上有着哲学思辨的意味,是成功创意的思维基础。 1、创意突破的起点。创意突破在于自身,常讲的“灵感突发”其本质,不在于客观、外界、物象的“启”,而在于主观、内在、心神的“悟”,“启”与“悟”相连。广告创意灵感的产生,强调自身长期的积累。詹姆士·韦伯·扬关于其孕育过程“魔岛浮现”的比喻,有助于我们形象地理解此点。珊瑚的尸体长年累积生长成珊瑚礁形成浮现海面的“魔岛”,这是一个从“此”到“彼”,从“量”到“质”的过程。量的积累过程是长期的、渐进的、潜在的,而质的改变却可以是瞬间的、突发的、显现的。此种积累,应是自觉、有意识、全方位的。比如:对广告学专业知识的学习与深入理解,对心理学、生理学有针对性的研究,对哲学思维方法的领悟,对美学与艺术思考的深度,对自然、社会、人文知识的认知程度等。
2、创意灵感的源泉。种种奇思妙想的“原创”作品虽可称为“创想”与“创造”,但决非凭空而来,来源于“创意库”,即灵感进发的源泉。创意设计作品灵感显现最重要的突破点,就是找到与设计主题和信息传达最契合的设计元素,并且挖掘出二者本质的关联。这种内在的联系有时可能很潜在、很原始、也很微妙,但却是最关键、最重要的联结点。这样,最佳表现的切入点与表现方式才容易被捕捉。
3、创意思维的启发。创新思维是一个有意识的思考过程和由直觉意识启动有的放矢的开发智力潜能的过程。打开思路的方法可从以下方面着手:
(1)注重对各种不同设计风格、不同创意特征、不同切入方式、不同表现手法的广告设计作品的采集、研究与汲取。
(2)打破种种主观与客观的限定与思考的枷锁。理性与疯狂交织,是现今商业设计的时尚,有限为无限的基础,摈弃原有的经验与种种习惯定势是一切创新与突破的前提。 (3)注意启发想象。一些奇异的、超自然、反流行、反规律的表现方式,之所以易引发注目与加深记忆,是利用了人的生理感应与心理认知的作用规律。比如:诸多超现实的表现悖背人对客观物象正常的、规律性的认识,从生理感应到心理感知应有的平衡被打破,人们对之直觉经验的思维与联想受阻,势必会激发其多维的想象与探索的好奇。
(4)诸多新、奇、独、特的表现,总能从中发现似曾相识的因素与形式,都是新秩序中旧元素新组合的结果。对元素的分解与重构以及不同对象的拼贴与整合,可创造无穷的变异,是设计思维中常用的有效手法。
(5)挣脱惯常、理性、逻辑的纵向思维,尝试与研习横向、发散、逆向、悖理等思维方式,多种思维方式的相互补充与综合使用会显著提高效率。 (6)不忽略偶发性的启示。墙上随手的涂鸦画,无关的事物间偶然的关联,对某表象直觉的领悟,自然物生长、衰落间变化的过程,蓦然发现的有趣、幽默的组合与形式,电脑设计过程中无意得到的奇异效果等,都是宝贵的财富。

4、读书简报怎么做,是什么??急,加分!!!!!!!!!

读书简报其实就是一个简短的概括的读后感,一本书的读后感可能要800字左右,但是读书简报就是800字左右会写出一段时间内,读过的4,5本书的一些简单感想,或者说是思想回报,也可以说是对先前指定的某一读书计划的反馈

例如:

五一期间读书简报

两周都没有在这里写过什么了,实在是陷在书堆里。好不容易有个假期,总得读一些自己的东西,要不然就赶不上自定义的读书计划了。

《民主与民主化比较研究》,威亚尔达编的论文集子,也是比较政治系列中的一个东西。知道了不少新鲜事和历史掌故,当然该书总的基调还是——历史、传统、文化,而不是当代人的选择塑造了现实制度及国内政治现实。尤其是讲拉美和俄罗斯的部分,两地现实政体与其宪法缔造者、革命领导者的设想的任何不同点都被学者用天主教和斯拉夫传统来解释。我个人不是很喜欢什么东西都追述到很久以前的说法,一是“源于什么”和“等于什么”是不同的两种现象,二是历史停滞或循环、现状永远合理以至于制度创新与借鉴不可行的隐喻味道太重,三是难以解释某些已经发生的实质性变化。当然,如果考虑到对历史、传统、文化的认知千差万别,而共同的理解也可能只是某种宣传的话,则这种解释更难以为继。

《直面全球化》,弗里德曼的旧作,一份翔实的全球化现状报告。记者写的东西总是非常好看,特色的言论与人物,新鲜的场景与故事,以及对南北差距和美国对全球化主导权的清醒认识。作为一般的普及性读物,还是蛮优秀的。深入不够,但也不能指望记者作相互依赖的敏感性和脆弱性、国家的变位权力行为和联系权力行为的区分。

《法治和民主迷信》,潘维老师写的文集,普及性的内容占了一大半。重点是反对民主迷信,强调“咨询型法治”应该成为政改方向。很多观点从经济学视角来看不是很可行,而把整个中国变成一个放大版的香港或者新加坡的政改则似乎更加遥远。也许是对民主迷信的矫枉过正,反正我自己对以法治本身为目的的政治不抱信心,也对中国传统对一个理性政治行为体偏好的巨大决定性塑造作用深表怀疑。

《利维坦》,霍布斯的东西,读后颇具不爽。一开始走经验主义路线,对人的行为和认识进行归类和模式化——建立微观基础,此后从中引出人与人之间无止境的战争状态,继而引出所谓和平的重要性——利维坦诞生,超大主权的国家出现。关键的是,这个国家一出现,就不再需要微观个人了——除了讲某个个人对国家的不服从就是对和平的威胁、对集体协议的违背之类的。霍布斯试图用政治哲学告诉我们,如何与国家相处,但此后的历史给了我们另一种与之相处的方式。书中也有大段的圣经相关内容,看得自己挺自卑的。

《自由与权力》,阿克顿勋爵。强人阿,近代史和中古史的造诣颇深,让我们清醒地看到了自由与民主的巨大不同,详细介绍了英国、美国政治制度形成的过程以及其背后的政治哲学含义。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自由主义者,以自由而不是其他东西为其信仰。当然书生气很重,不停的强调良知、上帝等等,让我这般马基雅维里的信徒看的道德上很愧疚,可转念一想,现实还是站在我们一边。

《国家权力与个人自由》,斯宾塞著,通过对英国时政的一些评论,阐述自己对政治的理解,对当时自由党人借助国家权力扩大福利的政策进行了批评。斯宾塞是社会达尔文主义者,其对自由的追求也是对一种强弱分明的追求,认为只有通过竞争才能实现人的进化。他的文章也同样如此,对福利政策、教育政策都坚持最低限度的政府参与和管制,隐隐约约的有今天保守主义者的味道。

引自
peter的BLOG
http://blog.sina.com.cn/lizhuo1986

希望可以帮到你

5、新闻报道分析

新闻报道的选题规划以及标题制作

一、选题策划的价值定位

从策划学角度看,所谓策划,是指以既定目标为起点,根据有关信息的分析,制定策略以及具体实施细节,以求目标之实现;它还包括对实施结果之评估,以备今后策划作参考等意义。策划一般由策划者、策划依据、策划手段、策划对象、策划效果评估等因素构成。

深度报道的特性,决定了它首先是一种深层次的新闻挖掘。也就是说,它不仅仅是对某一事件或现象的记录或叙述,还必须探究这一事件的原因、结果甚至未来的趋向。这是深度报道必须进行选题策划的基本前提。除此以外,选题策划还以最佳效果为出发点,寻求符合自身价值定位的特质。在我看来,深度报道除了通常所说的新闻五要素之外,其“价值”特质还包括:

1、事实的独特性。新闻对于受众来说,存在一种“新奇律”,越是个性独特、超出人们的经验范围,其吸引“眼球”的兴趣就越是浓厚。尽管这可以在逻辑上被归类,但它不是过去事件在平面上的重复,必有其量的积累的显著性,特别是超越常规的突进性。在现实生活中,这些事件或问题可能改变某些地域、人群的处境,留下事物发展的新记录;

2、关注者范围广。即深度报道所关注的对象,通常对社会具有广泛的震撼力,或者容易提醒人们关注人类的共同利益,或者容易唤醒人们的良知,或者容易激起人们的共同兴趣。它的受众不以地区衡量,而以国家乃至全球的尺度来衡量;

3、对未来的影响力。深度报道中的事件除对政治、经济、社会的发展进程具有影响,还对现存体制、规范、秩序构成冲击,引起社会对思想、观念、道德、伦理等方面的反思;

4、重复性宣示。所谓重复性宣示,“是指最新报道中的重要内容或部分内容是对过去报道的重复。这种重复不是疏忽所致,而是故意所为,意在明确宣示一种意图,其新闻眼不在事实的最初发生,而在已经发生的事实被延续这一时间点上,因为这个时间点的社会背景是新的。”[1]

深度报道在本质上是一种“视点新闻”,而从选题策划角度看,它的实现又有赖于“视点”的发现和“视点”的定位。前者主要表现为题材的甄别和发掘问题,后者主要是对题材的处理和思维方式问题。这里分别作出回答:

(一) “视点”的发现

即新闻源(信源)的发现和寻找。一般来说,深度报道的新闻源,可以从以下途径考虑:

第一类是影响全局的突发事件。它的每一个变化都牵动人心,是记者们的遭遇战。如伊拉克战争报道、自然和社会灾难、政变等。

第二类是历史性事件的开始或终结。它有里程碑意义,具有时代的标志性。如香港回归、修改宪法。

第三类是例行的重大会议或活动。这类会议或活动,通常依据多数原则或国际准则决定政治、经济、社会大事,程序性强。如国内的“两会”、国际的“西方八国首脑会议”、重大庆典等。

第四类是被舆论炒热的社会“焦点”。其原因和结果往往扑朔迷离,引起受众广泛注目。如政治明星的绯闻、各种“非人道”事件。

第五类是具有潜在价值的“冷点”。“冷”与“热”是相对的。一些普通人的喜怒哀乐的命运故事、一些“司空见惯”的家长里短等等,尽管不太受人关注,但如果记者潜得下去,进行观察和思考,就能从“冷点”中发现新闻“亮点”,并成为百姓关注的“热点”。

第六类是综合反映目前一系列相关事实,形成综述、系列报道、述评性报道。如以、巴冲突、西部大开发等等。

“视点”的发现,要求记者具备高度的敏感和洞察力,特别是对具有重大发掘价值的题材的鉴别力。总体上看,“视点”的最终形成,是由题材的质量、记者思想的穿透力、受众的关注度三者合力地凝聚而成。

(二) “视点”的定位

根据记者的经验,“视点”的策划和定位主要有以下一些思维方式。

一、消息延伸展开视点。深度报道的选题多数是媒体报道过的,确切说是从消息中延伸而来。在日常报道中,由于时间、体裁所限,一般的消息报道做得不深、不透,甚至只是一语带过,这就为深度报道留下二度开掘、组合的空间。

二、新闻捆绑凝聚视点。深度报道的本意在于延伸人们对某一问题、事件的多重认知,因而围绕某个问题、事实作多点、多侧面报道,便能拓展人们的感悟和认识。近年来的实践证明,新一代深度报道要摆脱“深”而不“新”的尴尬,以记者分头“抢”新闻,然后在某一主题下构成版块式的新闻组合,是一个办法。其模式是:主要版块是受众喜爱的最新消息的集纳,构成对一个个新闻事件或现象的叙述和记录,体现新闻的本意,至于言论、访谈、相关事件链接、背景资料等都围绕这个核心展开,把这个核心做深做透,形成主要版块的必不可少的补充。

三、重大题材预设视点。策划本身就有主题预设的含义。对于一些预先可知的重大事件,如奥运会、三峡发电等,这些事件是有大致日程安排的,记者就可以在“视点”到来之前,提早收集材料、进行采访,形成一整套报道预案。以《北京晚报》“每日视点”为例,国庆50周年报道,“每日视点”提前9个月就动手了,一组老照片、一个《寻找开国大典历史瞬间的人》的倡议,引起北京人的热烈响应,热线电话铃声不断,热心读者亲自送来照片,一个新颖别致的创意把50周年国庆的喜悦与激动早就播撒进读者的心。读者的热情被调动起来了,也使整个报道不断被新的事件和活动引向深入。[2]

四、再度发掘创新视点。现代传媒竞争激烈,要寻求“独家新闻”已是奢望。而新闻理论又表明,二度开掘新闻源,从而形成独家视点和思考则同样可以体现“独家新闻”。一个成熟的栏目应该建构自己独特的反映世界的视角,以敏锐的洞察力发现新闻中的新闻。《杭州日报》推出的专事深度报道的视点新闻版曾再度挖掘嘉兴本地新闻,发表《怎么,猪也要吃兴奋剂?》,反映的是当地有一个地方40余人发生食物中毒现象,经公安部门侦察,是因为吃了米粉后中毒的。当地媒体也作了报道,但仅此而已,原因没有深究,似有难言之隐。“视点”记者了解到,原来这种米粉掺了一种叫“瘦肉精”的兴奋剂,这是不法份子添加在猪饲料里的。记者觉得这是关系到百姓菜篮子的大事,马上前往嘉兴采访,公安部门证实了这个事情,同时得知,这种饲料是萧山某厂生产的。于是记者又到萧山暗访,弄清基本事实后,又走访了有关专家,清楚了“瘦肉精”是怎么一回事,对人体有怎样的伤害。这篇围绕“瘦肉精”为中心的报道出来后,引起了老百姓的广泛关注,也引发了浙江媒体的新一轮热炒。

五、逆向思维生成视点。媒体跟紧“热点”,符合人的正常心理,但“跟紧”不是盲目爆炒,仍必须抱着审视、冷静、客观的心态去分析沉潜其中的意义。所以新闻界提倡“热新闻”之中 “冷思考”,才可能避免因短期行为,而失去新闻的本真。以伊拉克战争报道为例,媒介对事件的“随动”是可以理解的,但过分的热情而迷失判断的方向,以至受众在海量的信息和媒介的失真报道前无所适从,这就客观上会造成媒介公信力的下降。深度报道的本质也告诉人们,惟有从正、反两方面告知实况,并有足够的理性和智力判断事态走向,这样的“视点”才可能是深刻的,并且会引起受众的更深入的思考。

二、一个公式:选题策划的操作模式

选题策划有没有规律可遵循?显然是有的。我们承认,新闻活动是一种创造性劳动,选题策划也是不断投入智力的创造性过程,但我们也认为,由于新闻运作有一定的程序性,事物本身也有一定的规律,因此在某种新闻理念的支配下,倘能形成一种对策性的操作模式,必然对于提高新闻报道的效率大有裨益。正是基于这样一种认识,总结选题策划的“公式”就显得无可厚非了。

深度报道的内容和价值的定位思考,决定了它有一整套有别于常规报道的操作套路:从内容上看,一篇深度报道不仅要求一个新闻作品的新闻题材、新闻角度和新闻主题能够推陈出新,而且对新闻角度和新闻主题有细化和深化的要求;从形式上看,深度报道通常是一种版块式的新闻组合(独立文体深度报道和组合文体深度报道只是在组合的方式上有差异),它一般都围绕一个事件、问题的核心展开,关键是把这个核心做深做透,相关资料链接则是必不可少的补充。根据这两个方面,一篇深度报道的完成,关键是对这个“核心”的把握,而在前期阶段,主要就是“视点”的发现和定位问题。

不妨打个比方,媒体上的深度报道就如同许许多多埋藏在地下的黄金,记者如同掘金人,怎样才能把这些黄金挖掘出来?高效率的思维方式是:1、确定开采黄金的最佳路径(重要时段);2、圈定埋藏黄金的最佳地域(题材范围);3、通过最佳角度开采出含量最大的黄金(角度选择)。显然,这种思维方法具有科学和方法论意义。

随着深度报道的量的积累,一些善于思考的记者已经在理论上对选题策划作出总结。他们意识到,选题策划不仅仅是看到或找到别人没有看到或找到的事物,而是通过对一种系列方法的分级深入,完成对具有最高传播价值的新闻的挖掘。在这一过程中,新闻策划贯穿始终,其执行人既是记者、编辑,还是新闻业务部门的管理者。从这个高度认识选题策划,就从单纯的题材发现提高到体制性新闻运作的高度进行认识,并由此总结出一种结构性思维模式。

《重庆晚报》记者陈兵对深度报道的选题策划提出自己的见解,他总结的“公式”是:发现新闻 = 重要时段 + 题材范围 + 角度选择。

对于这样一个公式,与其说它是一个“发现”,不如说是记者在试图寻找一种更适应媒体变化的方法,目的是更深入地思考深度报道的“视点”的发现和定位问题。这里的“发现”,实际上是题材策划,不妨透视这个“公式”:

1、重要时段

可分为大时段(即促成深度报道事件发生的各种因素)和小时段(事件发生的各个阶段)根据不同性质的分类,大时段可以分为:季节性时段(因特定季节衍生新闻的时段,如节日黄金周、高考、学校寒暑假等)、政策性时段(国家或本地新出台政策引发新闻的时段,如政府官员引咎辞职规定、高考取消对考生年龄和婚姻状况限制等)、事件性时段(重大事件引发相关报道的时段,如彩虹桥垮塌引出系列热点报道)、灾难性时段(天灾人祸引出的新闻时段,如9.11恐怖袭击事件、地震灾害等)、链接时段(外地、外国新闻与本地具有联动性质的新闻时段,如国外“红牛”导致瑞典人死亡事件,引出功能性饮料是否安全以及市场对此的反映等报道)、活动性时段(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活动式新闻时段,如申奥成功、房屋交易会等)、热线时段(新闻热线等引出的新闻时段,如热线中反映学校暑期违规补课现象突出等)、显著性人物时段(知名人物动态或平常人物反常举动引发的新闻时段,如刘晓庆偷税案件、幼儿园里的男阿姨等)。小时段是指新闻发生的具体阶段,相当于一个大系列报道中的一个个部分或系列报道中的一个个小高潮,如张君案件发生的各个时期,包括发生时期、审讯时期、审理时期、审判时期、执行死刑时期等。须注意的是,对于公式中的“重要时段”,应很好结合大小时段所表现的不同内容进行整合,如果分离开来,“发现新闻”就不具有策划功能,深度报道也就不会像“滚雪球”越滚越大。

对于记者报道来说,“重要时段”的概念,其意义为:1)在时间上对新闻“视点”的发现给予提醒;2)对报道的切入时间予以认定;3)缩小搜索最高价值新闻的范围。

2、题材范围

题材范围是指构成深度报道的诸多材料,包括具体的事件、人物、问题或现象等。这里的“题材范围”,还特指记者分跑的“口岸”范围或采访某一专题所涉及的领域。

记者在日常报道中,通常会形成较为固定的分跑
“口岸”。他们应该对自己所分工的范围有一个全面了解,根据这种了解的深度与广度逐步建立并完善“题材范围档案”。在具体的实施题材策划时,一般采取“点线法”逐层分列出具体的领域,如对交通问题进行深度报道,就包括:大范围的汽车、火车、飞机、轮船、索道、地铁等
→ 小范围的长途客车、公交汽车、出租汽车、高速公路等
→点上的各客车站、长途汽车客运公司、运管局客运处等。对于某一专题报道,因往往是突发性的切入,则通常需要在采访前做预案或迅速作题材范围的分解或分工。如以张君案件之抓获时段的题材范围为例,包括:警方——警方发布、执行抓捕任务的民警、看守所动态、警方知情者;目击——现场目击者(直接目击、间接目击);相关对象——检察院介入动态等。记者脑子里越是储备较多的采访“线”、“点”,越可能挖掘出多方面的信息内容。

3、角度选择

角度选择,这里主要指大的角度的选择,也就是宏观上的报道思想。它依赖于记者的时事观察、知识储备,以及记者对某一领域的独特的研究或见解。简言之,角度选择直接地表现为深度报道从哪一个“点”去做的问题。

总体上说,这里的角度选择大体可以分三类:实用性角度、社会性角度和预见性角度。如交通采访,可以从与受众生活密切相关的价格、品种、质量、服务等竞争的角度做(实用性角度),也可以从企业与生活相关的经营模式的社会性、经济性思考角度报道(社会性角度),或者以西方发达国家的交通为参照,着眼于未来交通发展的角度进行分析(预瞻性角度)等。角度选择是个深层次问题,它受到媒介定位、记者认识、读者关注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

这个公式,还需要综合起来理解。应该说,重要时段、题材范围、角度选择是紧密联系在一起,并相互作用的。“有什么样的题材,就会有什么样的角度,这是事实决定方向的问题,同时也说明对时段、题材的选择是否正确、深入,都会直接影响角度切入的准确乃至传播价值。反之,对方向(角度)、大小的切入是否恰倒好处,同时也会反过来影响对时段、题材的选择与开拓。总之,越是准确切入,就越会缩短发现新闻的路径,从而更深入地挖掘到新的题材甚至是被湮没的题材。” [3]

三、选题策划与媒介机制

西方传播学者休梅克、瑞斯曾提出5种影响媒介内容的因素:1、来自媒介工作者个人的影响;2、来自媒介日常工作惯例的影响;3、媒介组织方式对内容的影响;4、来自媒介机构之外的组织对媒介内容的影响;5、意识形态的影响。他们认为,在这5种影响因素中,媒介从业人员是最微观层次的影响因素,意识形态是宏观层次的影响因素,而由媒介组织方式和日常工作惯例等构成的媒介机制则是“中观层次”的影响因素。他们组成了休梅克和瑞斯所谓的“影响因素的等级结构”。[4](p264.)

深度报道作为构成媒介内容的一个重要部分,不仅直接受制于这些因素,而且其运作规则还隐含了这种“影响因素的等级结构”。以选题策划为例,属于中观层次的媒介机制就对深度报道这种结构化新闻操作方式影响深远,这主要反映在,选题策划不仅有意识形态的观念因素、记者的认识因素在起作用,还有媒介机制(如工作惯例、组织方式和资源配置等)体现其中。因此,选题策划从来不是个体性的主观臆想和人为设计,而是一种包括着采访、写作、编辑、出版、播出等一系列过程,是一种需要协调、整合的系统工程。

我们知道,在媒介的实际运作中,选题策划是一个“谋篇布局”的大文章。特别是重大报道和突发事件的报道,离不开灵活而高效的媒介机制运作,这就成了“组织策划”问题。一般来说,由于对重大事件或突发事件报道,往往可以衡量一家媒体的实力和水准,所以任何媒介都会十分重视,通常会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并且建立起快速反应和创意策划机制。以新华社为例,其国际报道的组织策划由三个层次完成:第一层次,一般日常报道的组织策划由编辑室承担;第二层次,重大报道和突发事件报道由部领导和发稿中心负责;第三层次,特别重大的或者政策把关难度较大的报道由新华社总编辑室直接确定报道方针,有的还要请示中央。对于重大、突发性事件报道,宏观上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可预见的,另一类是纯粹突发不可预见的。第一类是多数,他们一般都提前研究,制定报道计划,调集记者组成前方报道组,后方由一位部领导牵头,部发稿中心具体组织有关编辑室落实,有些重要报道计划要经过总编辑室审批。总体来看,经过研究、策划组织、落实,可预见性重大事件的战役性报道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第二类不可预见的突发事件,新华社坚持24小时跟踪国际动态,一旦有重大消息,一方面根据其他新闻来源组织报道,另一方面立即通知分社跟踪采访。[5]这三个层次的组织策划机制,相应地会影响“选题”的形成和质量。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我们讲选题策划,主要适用于题材比较重大、具有二度开掘潜力、可连续跟踪报道、规模大而持续时间较长的战役性、组合性报道,以及新闻事件处于潜性状态可促使其向显性状态转化的题材等。并不是所有报道活动都需要耗时耗力地策划,更不能把策划滥用于所有报道。从本质上讲,“新闻炒作”就是盗用策划之名,将那些“琐碎、细小、空泛”、新闻价值不大的题材以煽情、爆炒、渲染等方式作泛化处理,其结果是破坏新闻舆论的生态,也必然影响新闻的公信度。

6、高分求一篇深度报道采访提纲?

与其他新闻报道一样,深度报道的基础是采访。但深度报道的采访比一般报道的采访更为复杂、更为主动、更为深入、也更为全面。深度报道的采访至少具有如下特点:
一是一种多层次、多侧面、多角度、多种类的全面而系统的采访。这种采访形式是对事务性、程序性、礼仪性采访格式的否定,不再把重心放在事件的结果上,而是关注事件的整个发展过程,按照事物内在本质及其规律实行全程式的采访。
二是一种系统性、立体性、开放性思维方式的主动而深入的采访。这种采访可以避免那种单向度、单思维、单因果关系和封闭式思维方式的束缚,不再随波逐流,被动应付,而是利用一切机会深入现场,系统调研,获得全方位、全景式的情况。
基于以上特点,对深度报道采访的过程和方法做如下阐述:

用较多的时间寻找线索、收集资料,并拟订一个完善的采访提纲

一般的新闻报道也很重视采访的前期工作,记者应该善于研究分析资料,并以此为据写出采访提纲。但这种资料分析是有限的,采访提纲也是粗略的。因为一般新闻采访最主要的目的是得到一个相对独立的事实。所以,只要记者精于提问,往往就会有收获。然而,单个的、相对独立事实的深度对于深度报道是不够的。在Why(原因)和How(怎么样)上的探究,使背景资料的收集和研究成为深度报道采访前期工作中新闻工作者耗费大量精力的地方。
首先,通过对社会现实状态和发展变化的研究分析,找准受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能否准确、敏锐、富有远见地选择报道题材直接关系到深度报道的成功与否。这就要求记者对现实生活要有敏锐的嗅觉,对社会动态有明智的把握。《中国青年报》的“冰点”是以深度报道见长的专栏,那些看似冷点的新闻事件,却正是一段时间内社会热点、难点问题的“冰山一角”,新闻记者通过艰苦的调查研究在凌乱琐碎的线索中找到适宜的报道题材。
其次,作好背景资料的收集和分析。新闻事件的背景大致包括:补充性的历史资料、展示事物间相互关系的资料、提供人物必要经历的资料、数据性的事实等,收集并分析这些背景材料对深度报道采访的前期准备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对报道的全过程也有深远的推动作用,包括帮助记者获得采访机会、迅速进入采访角色和取得采访对象的信任。中央电视台记者水均益为了能独家采访基辛格博士,就在准备了大量相关背景材料的基础上,分析了基辛格博士的性格特点,然后直接打电话同基辛格的办公室联系采访事宜,还当面向办公室工作人员阐述了基辛格接受采访的种种好处,最终使基辛格接受了独家访问。
最后,拟订一个全面的、深入的、思路清晰的采访提纲。采访提纲是记者逻辑思维和思考问题层次的体现,一个好的采访提纲,能够帮助记者坚定信心,临阵不乱、掌握采访的主动权,使采访得到完善的结果。杜骏飞在《深度报道原理》一书中提到,美国内华达新闻学教授拉鲁.吉尔兰德曾在拟定采访提纲方面推出了设计问题的辅助公式,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他提醒记者在设 计提问时应该涉及到下列一些具体的问题:
目标———你们(或组织)要实现的目标是什么?
障碍———你们遇到过什么难题吗?目前的阻力是什么?
解决———你们是怎样对付这些难题的?是否有解决矛盾的计划?
开始———这一设想是什么时候开始的?是根据谁的意见提出的?
当然,采访提纲的拟订还和记者本人的采访习惯、交流方式有很大的关系,但确保问题的独特、准确、连贯、创意、引人入胜是更为重要的因素。

熟练地运用各种提问技巧,注意对采访现场的观察和对采访对象的倾听

成功的采访多半取决于提出恰当的问题。杰克.海敦在《怎样当好新闻记者》一书中写道:大约有百分之九十九的新闻是部分或全部以访问———也就是向人提问题———为基础写成的。《纽约时报》的主编对他手下的记者说:“只要你善于在尽可能多的话题上提出恰当的问题,你就是做得相当出色了。”在深度报道采访中熟练运用“问”的技巧才能提出问题,问出结果,问出你想要的前因后果和本质,如法拉奇就南越问题采访基辛格,而基辛格始终不愿谈南越问题,于是提问这样开始了:
法拉奇:基辛格博士,如果我把手枪对准您的太阳穴,命令您在阮文绍和黎德寿之间选择一人共进晚餐……那您选择谁?(这是打破沉默的假设性的提问,记者在提这种问题时,要冒一定风险。)
基辛格:我不能回答这个问题。
法拉奇:如果我替您回答,我想您会更乐意与黎德寿共进晚餐,是吗?
基辛格:不能,我不能……我不愿回答这个问题。
法拉奇:那么您能不能回答另一个问题,您喜欢黎德寿吗?
基辛格:喜欢。(接着谈了对黎德寿的看法)
法拉奇:跟阮文绍的关系您也作同样的评价吗?
基辛格:我过去与阮文绍的关系也很好。过去……
法拉奇:对了,过去。南越人说你们相处时不像朋友。您想说的正与此相反吗?
基辛格:关于这一点……当然我们过去和现在都有自己的观点,也毋需强求一致。我们说,我和阮文绍像盟友那样互相对待。
尽管基辛格不愿谈,但他还是顺着法拉奇“另一个问题”的指向谈开了南越问题。在这次采访中,还有许多被奉为经典的例子,法拉奇熟练地运用着各种提问技巧,使基辛格说出了很多事后连自己都感到后悔的话。归根结底,一次采访无非是一场生动活泼而富于思想的交谈,具体的提问技巧包括:
1、抓住核心问题,开门见山,切中要害。这种方法是一开始就提出硬性的、紧扣主题的问题,然后扩展为比较笼统的问题。它适用于采访那些善于言辞、敏于思考、感觉自信的对象。开门见山会让对方觉得你坦率有效率,切中要害可以使对方觉得你懂行,值得交谈。
2、由浅入深,追问问题,发掘未知的细节。深度报道的提问有许多尖锐的问题,有时难免让记者碰壁,采访对象要么 拘谨不安,支支吾吾,谈不到要害,要么有心拒绝,闪烁其辞,加以敷衍。这就要求记者具备追问的毅力和技巧。可以先用一些宽泛的话题缓解气氛,逐渐引入正题;或旁敲侧击,追本溯源,引出未知的细节。
3、诱导性的提问,引出生动活泼、论点鲜明的谈话。在诱导性提问中,采访对象得有较好的敏感性,并肯于争辩,而记者则需要掌握好谈话的时机,运用语气、声调或措辞来引诱对方作肯定性回答。诱导性提问会产生什么样的结果,取决于记者和采访对象之间建立融洽关系的程度。因为诱导性提问容易使谈话达到互不相让的地步,但只要融洽关系得以保持,便可能引出意想不到的真话。
4、适度的沉默。沉默也是深度报道采访提问中的一个重要的技巧,因为深度报道的提问多是要点性、针对性、独家类的提问,需要给采访对象留出思考和阐述问题的时间。聪明的记者一般不会打断采访对象的话,这样可能得到直接询问得不到的情况。故意地不露声色,有时同样有效。美国著名的电视节目主持人迈克.华莱士说:“我发现,在电视采访中最有趣的做法就是问一个漂亮的问题,等对方回答完毕你再沉默三、四秒钟,仿佛你还在期待着他更多的回答。你知道会怎样吗?对方会感到有点窘促而向你谈出更多的东西。”
善于观察与倾听,捕捉采访问答中所不能显现的事实。艾丰提醒所有的记者“在采访时别忘了带上眼睛和耳朵”。我们强调观察和倾听是因为深度报道采访需要记者全身心地投入,许多鲜为人知的原因和珍贵的新闻事实,都是记者调动所有感官包括心灵去感知到的。
(1)选择正确的视角进行细致入微的观察。这个视角可能是指宏观的,把握事物相互关联的全局视角;也可能是指记者个人情感、思想的视角;还可能是指在现场观察时的微观视角。总之,正确的视角加上细致的观察,会让记者获得准确的、直接的、富有特征的资料。
(2)做一个有心的听众,邝云妙在《当代新闻采访学》中提出:一名记者,特别是一名老练的记者,应该是最善于倾听的人,而不是喋喋不休的人。的确,善于倾听的记者往往更容易有丰厚的收获,也更容易与采访对象沟通。稍纵即逝的新闻线索,谈话对象的弦外之音,都会因为你的有心倾听而被发掘,对新闻事实的领悟或许就会更接近其本来面目。

分析新闻素材的前因后果,强化对素材的深思和验证

对采访到的新闻素材进行分析、验证,其主要目的是为了防止新闻报道的失实。深度报道一般都题材重大,涉及的内容,牵连的关系也很复杂。由于记者自身认知能力的有限和采访环节上可能出现的失误,导致对新闻事实的误认。强化对新闻素材的分析和验证则能有效地避免这个致命错误发生。
美国新闻周刊记者迈克尔.艾西考夫从1994年起,先后爆出克林顿与波拉.琼斯的性骚性纠葛、克林顿对凯瑟琳.威利的性骚扰,以及克林顿与莱温斯基的风流情史,从而被传媒界公认为“率先揭露克林顿行为不端和渎职丑闻,震动世界的卓越的记者。”但他为这一切所做的求证核实工作同样堪称一绝。1994年2月11日,艾西考夫就参加了一群政治保守派在华盛顿召开的公布波拉.琼斯对克林顿指控的记者招待会,但因为白宫的干涉,文章不能发表。分管此事的主编一再要求他“继续调查核实”,艾西考夫也就一日没有停止过求证采访活动。他差不多找遍了知情人,对琼斯案的调查在深度和进度上丝毫不亚于专业侦探,连琼斯本人的律师有时都要请他帮忙找寻和约谈重要证人。一些当事人本不愿公开卷入,但在他锲而不舍的要求下大都向他提供了重要的情况。为了核实知情人所谈的情况,他有时要向更多的人求证,有时要查阅数年前总统电话往来和收受礼品的记录,甚至说动不相识的人为他查阅内阁部长未解密的私人文书资料。艾西考夫的偶像———伯恩斯坦和伍德沃德,这两个调查水门事件的《华盛顿邮报》记者认为:一个称职的记者善于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收集到所有的材料……他会把两个人的话加以核对,并用已知的事实来验证,在确信自己充分掌握了一切可靠情况以后才动笔。
深度报道采访中对素材的整理可分为三个层次:一是对新闻事实和新闻线索的主体作真实性的验证;二是对新闻素材的重要细节进行推敲考证;三是通过考察新闻来源(采访对象)的可信度,辨别新闻事实的真伪和可靠程度。这三个层次都离不开平时的勤思考和多积累。

7、怎样制作个人微电影?

手机上的话,在剪辑的时候,可以选择乐秀视频剪辑器进行视频的剪辑。需要加图片影片的话,可以使用FlickMoment这个软件进行图片影片的制作。

电脑上的话,可以采用Vegas来进行视频的剪辑,也可以使用Adobe Premiere进行视频的剪辑,但这个软件比前者难得多,后期特效可以使用Adobe After Effects进行制作。新手入门最好用Vegas。

(7)微视角简报成功出版扩展资料:

Vegas 是一个专业影像编辑软件现在被制作成为Vegas Movie Studio ,是专业版的简化而高效的版本,将成为PC上最佳的入门级视频编辑软件,媲美 Premiere ,挑战 After Effects 。剪辑、特效、合成、Streaming 一气呵成。结合高效率的操作界面与多功能的优异特性,让用户更简易地创造丰富的影像。

Vegas 7.0为一整合影像编辑与声音编辑的软件,其中无限制的视轨与音轨,更是其他影音软件所没有的特性。在效益上更提供了视讯合成、进阶编码、转场特效、修剪、及动画控制等。不论是专业人士或是个人用户,都可因其简易的操作介面而轻松上手。此套视讯应用软件可说是数位影像、串流视讯、多媒体简报、广播等用户解决数位编辑之方案。

参考链接:Vegas_网络

8、江苏江阴改革开放30年的采访稿

给你一个参考资料吧,相信对你有用。
改革开放30年报道的视角选择

宣传好改革开放30周年的成就是今年新闻界的一项重要任务。对地方媒体来说,如何使这一重大报道出新出彩、真正为百姓喜闻乐见?

在报道理念上防止几种倾向

1.

在策划报道选题时,防止"重城轻乡"现象,避免注重经济建设成就报道,忽视社会事业和人们精神风貌方面的变化。

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始,我们国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其中尤以经济建设成就显著,有目共睹。所以不少地方在运作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宣传报道时,自然而然会全面反映本地经济建设方面的成就。这固然值得肯定,但整个主题报道要注意城乡兼顾,经济建设与社会事业发展进步兼顾,物质变化与人的精神面貌变化兼顾。不能只反映城市变化和企业发展,忽视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村变化情况。三十年来,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都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媒体要全方位地反映报道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巨大成就,不能有失偏颇。

2.

在报道30年来巨大成就的视角和切入点上,要防止"重大轻小",目光只盯着影响大的"政绩工程"。

地方媒体报道时,要更多地从农村变化说起,从中小企业和创业者在好的政策下脱贫致富的事实说起,从基层群众共享改革开放实实在在的成果说起。这样的报道以"小"见"大",见"微"知"著", 才有说服力。有些地方媒体从业人员往往认为成就报道是做给领导看的,多反映领导重视的政绩,领导高兴就行,花大力气报道影响大的"政绩工程",而对事关民生的诸多变化却不屑一顾,使报道远离群众。在今年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宣传报道中,一定要注意克服这种"重大轻小"的现象,力求使每一篇宣传报道都能让领导、群众和报道对象,打心眼里赞成、满意。

3. 防止"虚报浮夸",只凭观点和数据说空话、套话。

围绕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进行系列主题报道,同样要恪守真实性原则,不能有丝毫虚报浮夸。然而,一些地方媒体以往的重大节庆主题报道,有夸大不实的现象。成就报道令观众厌烦,传播效果可想而知。

4.

在报道的时间性上,防止"重近轻远",忽略改革开放以来地方各项事业蓬勃发展的现象。

改革开放事业是党的第二代、第三代领导集体共同开创的。报道改革开放以来的30年成就,就应该尊重这种历史延续性。无论农村还是城市,无论经济领域还是思想文化等其它各条战线,应该全面、系统、科学地报道成就。不能舍近求远,也不能舍远求近,随心所欲。值得提醒的是,地方媒体有些从业人员误以为成就报道不太讲究历史的延续,谈远了,现任领导不高兴,取得成就的时间段要从现任主要领导任职的年份算起,动辄以现在的增长速度否定和压低以前的成绩。久而久之对媒体失去信任,媒体的公信力大打折扣。

5. 在报道对象上,防止"重官轻民"。

报道30周年来的成就时,固然要采访一些见证30年变化的领导干部、或企业老总,也要尽可能地多采访一些有切身感受的离退休人员、工人、农民、市民和其他阶层的人士,让他们也成为"同期声" 的主角。尤其是新闻由头的切入和主人公的选择,要多从普通百姓身上着眼,让老百姓自己讲述自己的故事。这样的节目才有代表性,才好看、耐看。

9、深度报道的组合规律和技术方式。

深度报道的组合规律和技术方式

深度报道是有别于一般资讯传递的特殊报道方式。所谓“特殊”,是指它处于不同的新闻参照系,有其特定的价值目标。正因为此,围绕自身的本体建构,它也相应形成了一整套特殊的选题策划理念、方式和语言,并呈现在采访、写作、编辑乃至媒介运作机制的各个层面。

一、选题策划的价值定位

从策划学角度看,所谓策划,是指以既定目标为起点,根据有关信息的分析,制定策略以及具体实施细节,以求目标之实现;它还包括对实施结果之评估,以备今后策划作参考等意义。策划一般由策划者、策划依据、策划手段、策划对象、策划效果评估等因素构成。

深度报道的特性,决定了它首先是一种深层次的新闻挖掘。也就是说,它不仅仅是对某一事件或现象的记录或叙述,还必须探究这一事件的原因、结果甚至未来的趋向。这是深度报道必须进行选题策划的基本前提。除此以外,选题策划还以最佳效果为出发点,寻求符合自身价值定位的特质。在我看来,深度报道除了通常所说的新闻五要素之外,其“价值”特质还包括:

1、事实的独特性。新闻对于受众来说,存在一种“新奇律”,越是个性独特、超出人们的经验范围,其吸引“眼球”的兴趣就越是浓厚。尽管这可以在逻辑上被归类,但它不是过去事件在平面上的重复,必有其量的积累的显著性,特别是超越常规的突进性。在现实生活中,这些事件或问题可能改变某些地域、人群的处境,留下事物发展的新记录;

2、关注者范围广。即深度报道所关注的对象,通常对社会具有广泛的震撼力,或者容易提醒人们关注人类的共同利益,或者容易唤醒人们的良知,或者容易激起人们的共同兴趣。它的受众不以地区衡量,而以国家乃至全球的尺度来衡量;

3、对未来的影响力。深度报道中的事件除对政治、经济、社会的发展进程具有影响,还对现存体制、规范、秩序构成冲击,引起社会对思想、观念、道德、伦理等方面的反思;

4、重复性宣示。所谓重复性宣示,“是指最新报道中的重要内容或部分内容是对过去报道的重复。这种重复不是疏忽所致,而是故意所为,意在明确宣示一种意图,其新闻眼不在事实的最初发生,而在已经发生的事实被延续这一时间点上,因为这个时间点的社会背景是新的。”[1]

深度报道在本质上是一种“视点新闻”,而从选题策划角度看,它的实现又有赖于“视点”的发现和“视点”的定位。前者主要表现为题材的甄别和发掘问题,后者主要是对题材的处理和思维方式问题。这里分别作出回答:

(一) “视点”的发现

即新闻源(信源)的发现和寻找。一般来说,深度报道的新闻源,可以从以下途径考虑:

第一类是影响全局的突发事件。它的每一个变化都牵动人心,是记者们的遭遇战。如伊拉克战争报道、自然和社会灾难、政变等。

第二类是历史性事件的开始或终结。它有里程碑意义,具有时代的标志性。如香港回归、修改宪法。

第三类是例行的重大会议或活动。这类会议或活动,通常依据多数原则或国际准则决定政治、经济、社会大事,程序性强。如国内的“两会”、国际的“西方八国首脑会议”、重大庆典等。

第四类是被舆论炒热的社会“焦点”。其原因和结果往往扑朔迷离,引起受众广泛注目。如政治明星的绯闻、各种“非人道”事件。

第五类是具有潜在价值的“冷点”。“冷”与“热”是相对的。一些普通人的喜怒哀乐的命运故事、一些“司空见惯”的家长里短等等,尽管不太受人关注,但如果记者潜得下去,进行观察和思考,就能从“冷点”中发现新闻“亮点”,并成为百姓关注的“热点”。

第六类是综合反映目前一系列相关事实,形成综述、系列报道、述评性报道。如以、巴冲突、西部大开发等等。

“视点”的发现,要求记者具备高度的敏感和洞察力,特别是对具有重大发掘价值的题材的鉴别力。总体上看,“视点”的最终形成,是由题材的质量、记者思想的穿透力、受众的关注度三者合力地凝聚而成。

(二) “视点”的定位

根据记者的经验,“视点”的策划和定位主要有以下一些思维方式。

一、消息延伸展开视点。深度报道的选题多数是媒体报道过的,确切说是从消息中延伸而来。在日常报道中,由于时间、体裁所限,一般的消息报道做得不深、不透,甚至只是一语带过,这就为深度报道留下二度开掘、组合的空间。

二、新闻捆绑凝聚视点。深度报道的本意在于延伸人们对某一问题、事件的多重认知,因而围绕某个问题、事实作多点、多侧面报道,便能拓展人们的感悟和认识。近年来的实践证明,新一代深度报道要摆脱“深”而不“新”的尴尬,以记者分头“抢”新闻,然后在某一主题下构成版块式的新闻组合,是一个办法。其模式是:主要版块是受众喜爱的最新消息的集纳,构成对一个个新闻事件或现象的叙述和记录,体现新闻的本意,至于言论、访谈、相关事件链接、背景资料等都围绕这个核心展开,把这个核心做深做透,形成主要版块的必不可少的补充。

三、重大题材预设视点。策划本身就有主题预设的含义。对于一些预先可知的重大事件,如奥运会、三峡发电等,这些事件是有大致日程安排的,记者就可以在“视点”到来之前,提早收集材料、进行采访,形成一整套报道预案。以《北京晚报》“每日视点”为例,国庆50周年报道,“每日视点”提前9个月就动手了,一组老照片、一个《寻找开国大典历史瞬间的人》的倡议,引起北京人的热烈响应,热线电话铃声不断,热心读者亲自送来照片,一个新颖别致的创意把50周年国庆的喜悦与激动早就播撒进读者的心。读者的热情被调动起来了,也使整个报道不断被新的事件和活动引向深入。[2]

四、再度发掘创新视点。现代传媒竞争激烈,要寻求“独家新闻”已是奢望。而新闻理论又表明,二度开掘新闻源,从而形成独家视点和思考则同样可以体现“独家新闻”。一个成熟的栏目应该建构自己独特的反映世界的视角,以敏锐的洞察力发现新闻中的新闻。《杭州日报》推出的专事深度报道的视点新闻版曾再度挖掘嘉兴本地新闻,发表《怎么,猪也要吃兴奋剂?》,反映的是当地有一个地方40余人发生食物中毒现象,经公安部门侦察,是因为吃了米粉后中毒的。当地媒体也作了报道,但仅此而已,原因没有深究,似有难言之隐。“视点”记者了解到,原来这种米粉掺了一种叫“瘦肉精”的兴奋剂,这是不法份子添加在猪饲料里的。记者觉得这是关系到百姓菜篮子的大事,马上前往嘉兴采访,公安部门证实了这个事情,同时得知,这种饲料是萧山某厂生产的。于是记者又到萧山暗访,弄清基本事实后,又走访了有关专家,清楚了“瘦肉精”是怎么一回事,对人体有怎样的伤害。这篇围绕“瘦肉精”为中心的报道出来后,引起了老百姓的广泛关注,也引发了浙江媒体的新一轮热炒。

五、逆向思维生成视点。媒体跟紧“热点”,符合人的正常心理,但“跟紧”不是盲目爆炒,仍必须抱着审视、冷静、客观的心态去分析沉潜其中的意义。所以新闻界提倡“热新闻”之中 “冷思考”,才可能避免因短期行为,而失去新闻的本真。以伊拉克战争报道为例,媒介对事件的“随动”是可以理解的,但过分的热情而迷失判断的方向,以至受众在海量的信息和媒介的失真报道前无所适从,这就客观上会造成媒介公信力的下降。深度报道的本质也告诉人们,惟有从正、反两方面告知实况,并有足够的理性和智力判断事态走向,这样的“视点”才可能是深刻的,并且会引起受众的更深入的思考。

二、一个公式:选题策划的操作模式

选题策划有没有规律可遵循?显然是有的。我们承认,新闻活动是一种创造性劳动,选题策划也是不断投入智力的创造性过程,但我们也认为,由于新闻运作有一定的程序性,事物本身也有一定的规律,因此在某种新闻理念的支配下,倘能形成一种对策性的操作模式,必然对于提高新闻报道的效率大有裨益。正是基于这样一种认识,总结选题策划的“公式”就显得无可厚非了。

深度报道的内容和价值的定位思考,决定了它有一整套有别于常规报道的操作套路:从内容上看,一篇深度报道不仅要求一个新闻作品的新闻题材、新闻角度和新闻主题能够推陈出新,而且对新闻角度和新闻主题有细化和深化的要求;从形式上看,深度报道通常是一种版块式的新闻组合(独立文体深度报道和组合文体深度报道只是在组合的方式上有差异),它一般都围绕一个事件、问题的核心展开,关键是把这个核心做深做透,相关资料链接则是必不可少的补充。根据这两个方面,一篇深度报道的完成,关键是对这个“核心”的把握,而在前期阶段,主要就是“视点”的发现和定位问题。

不妨打个比方,媒体上的深度报道就如同许许多多埋藏在地下的黄金,记者如同掘金人,怎样才能把这些黄金挖掘出来?高效率的思维方式是:1、确定开采黄金的最佳路径(重要时段);2、圈定埋藏黄金的最佳地域(题材范围);3、通过最佳角度开采出含量最大的黄金(角度选择)。显然,这种思维方法具有科学和方法论意义。

随着深度报道的量的积累,一些善于思考的记者已经在理论上对选题策划作出总结。他们意识到,选题策划不仅仅是看到或找到别人没有看到或找到的事物,而是通过对一种系列方法的分级深入,完成对具有最高传播价值的新闻的挖掘。在这一过程中,新闻策划贯穿始终,其执行人既是记者、编辑,还是新闻业务部门的管理者。从这个高度认识选题策划,就从单纯的题材发现提高到体制性新闻运作的高度进行认识,并由此总结出一种结构性思维模式。

《重庆晚报》记者陈兵对深度报道的选题策划提出自己的见解,他总结的“公式”是:发现新闻 = 重要时段 + 题材范围 + 角度选择。

对于这样一个公式,与其说它是一个“发现”,不如说是记者在试图寻找一种更适应媒体变化的方法,目的是更深入地思考深度报道的“视点”的发现和定位问题。这里的“发现”,实际上是题材策划,不妨透视这个“公式”:

1、重要时段

可分为大时段(即促成深度报道事件发生的各种因素)和小时段(事件发生的各个阶段)根据不同性质的分类,大时段可以分为:季节性时段(因特定季节衍生新闻的时段,如节日黄金周、高考、学校寒暑假等)、政策性时段(国家或本地新出台政策引发新闻的时段,如政府官员引咎辞职规定、高考取消对考生年龄和婚姻状况限制等)、事件性时段(重大事件引发相关报道的时段,如彩虹桥垮塌引出系列热点报道)、灾难性时段(天灾人祸引出的新闻时段,如9.11恐怖袭击事件、地震灾害等)、链接时段(外地、外国新闻与本地具有联动性质的新闻时段,如国外“红牛”导致瑞典人死亡事件,引出功能性饮料是否安全以及市场对此的反映等报道)、活动性时段(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活动式新闻时段,如申奥成功、房屋交易会等)、热线时段(新闻热线等引出的新闻时段,如热线中反映学校暑期违规补课现象突出等)、显著性人物时段(知名人物动态或平常人物反常举动引发的新闻时段,如刘晓庆偷税案件、幼儿园里的男阿姨等)。小时段是指新闻发生的具体阶段,相当于一个大系列报道中的一个个部分或系列报道中的一个个小高潮,如张君案件发生的各个时期,包括发生时期、审讯时期、审理时期、审判时期、执行死刑时期等。须注意的是,对于公式中的“重要时段”,应很好结合大小时段所表现的不同内容进行整合,如果分离开来,“发现新闻”就不具有策划功能,深度报道也就不会像“滚雪球”越滚越大。

对于记者报道来说,“重要时段”的概念,其意义为:1)在时间上对新闻“视点”的发现给予提醒;2)对报道的切入时间予以认定;3)缩小搜索最高价值新闻的范围。

2、题材范围

题材范围是指构成深度报道的诸多材料,包括具体的事件、人物、问题或现象等。这里的“题材范围”,还特指记者分跑的“口岸”范围或采访某一专题所涉及的领域。

记者在日常报道中,通常会形成较为固定的分跑
“口岸”。他们应该对自己所分工的范围有一个全面了解,根据这种了解的深度与广度逐步建立并完善“题材范围档案”。在具体的实施题材策划时,一般采取“点线法”逐层分列出具体的领域,如对交通问题进行深度报道,就包括:大范围的汽车、火车、飞机、轮船、索道、地铁等
→ 小范围的长途客车、公交汽车、出租汽车、高速公路等
→点上的各客车站、长途汽车客运公司、运管局客运处等。对于某一专题报道,因往往是突发性的切入,则通常需要在采访前做预案或迅速作题材范围的分解或分工。如以张君案件之抓获时段的题材范围为例,包括:警方——警方发布、执行抓捕任务的民警、看守所动态、警方知情者;目击——现场目击者(直接目击、间接目击);相关对象——检察院介入动态等。记者脑子里越是储备较多的采访“线”、“点”,越可能挖掘出多方面的信息内容。

3、角度选择

角度选择,这里主要指大的角度的选择,也就是宏观上的报道思想。它依赖于记者的时事观察、知识储备,以及记者对某一领域的独特的研究或见解。简言之,角度选择直接地表现为深度报道从哪一个“点”去做的问题。

总体上说,这里的角度选择大体可以分三类:实用性角度、社会性角度和预见性角度。如交通采访,可以从与受众生活密切相关的价格、品种、质量、服务等竞争的角度做(实用性角度),也可以从企业与生活相关的经营模式的社会性、经济性思考角度报道(社会性角度),或者以西方发达国家的交通为参照,着眼于未来交通发展的角度进行分析(预瞻性角度)等。角度选择是个深层次问题,它受到媒介定位、记者认识、读者关注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

这个公式,还需要综合起来理解。应该说,重要时段、题材范围、角度选择是紧密联系在一起,并相互作用的。“有什么样的题材,就会有什么样的角度,这是事实决定方向的问题,同时也说明对时段、题材的选择是否正确、深入,都会直接影响角度切入的准确乃至传播价值。反之,对方向(角度)、大小的切入是否恰倒好处,同时也会反过来影响对时段、题材的选择与开拓。总之,越是准确切入,就越会缩短发现新闻的路径,从而更深入地挖掘到新的题材甚至是被湮没的题材。” [3]

三、选题策划与媒介机制

西方传播学者休梅克、瑞斯曾提出5种影响媒介内容的因素:1、来自媒介工作者个人的影响;2、来自媒介日常工作惯例的影响;3、媒介组织方式对内容的影响;4、来自媒介机构之外的组织对媒介内容的影响;5、意识形态的影响。他们认为,在这5种影响因素中,媒介从业人员是最微观层次的影响因素,意识形态是宏观层次的影响因素,而由媒介组织方式和日常工作惯例等构成的媒介机制则是“中观层次”的影响因素。他们组成了休梅克和瑞斯所谓的“影响因素的等级结构”。[4](p264.)

深度报道作为构成媒介内容的一个重要部分,不仅直接受制于这些因素,而且其运作规则还隐含了这种“影响因素的等级结构”。以选题策划为例,属于中观层次的媒介机制就对深度报道这种结构化新闻操作方式影响深远,这主要反映在,选题策划不仅有意识形态的观念因素、记者的认识因素在起作用,还有媒介机制(如工作惯例、组织方式和资源配置等)体现其中。因此,选题策划从来不是个体性的主观臆想和人为设计,而是一种包括着采访、写作、编辑、出版、播出等一系列过程,是一种需要协调、整合的系统工程。

我们知道,在媒介的实际运作中,选题策划是一个“谋篇布局”的大文章。特别是重大报道和突发事件的报道,离不开灵活而高效的媒介机制运作,这就成了“组织策划”问题。一般来说,由于对重大事件或突发事件报道,往往可以衡量一家媒体的实力和水准,所以任何媒介都会十分重视,通常会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并且建立起快速反应和创意策划机制。以新华社为例,其国际报道的组织策划由三个层次完成:第一层次,一般日常报道的组织策划由编辑室承担;第二层次,重大报道和突发事件报道由部领导和发稿中心负责;第三层次,特别重大的或者政策把关难度较大的报道由新华社总编辑室直接确定报道方针,有的还要请示中央。对于重大、突发性事件报道,宏观上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可预见的,另一类是纯粹突发不可预见的。第一类是多数,他们一般都提前研究,制定报道计划,调集记者组成前方报道组,后方由一位部领导牵头,部发稿中心具体组织有关编辑室落实,有些重要报道计划要经过总编辑室审批。总体来看,经过研究、策划组织、落实,可预见性重大事件的战役性报道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第二类不可预见的突发事件,新华社坚持24小时跟踪国际动态,一旦有重大消息,一方面根据其他新闻来源组织报道,另一方面立即通知分社跟踪采访。[5]这三个层次的组织策划机制,相应地会影响“选题”的形成和质量。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我们讲选题策划,主要适用于题材比较重大、具有二度开掘潜力、可连续跟踪报道、规模大而持续时间较长的战役性、组合性报道,以及新闻事件处于潜性状态可促使其向显性状态转化的题材等。并不是所有报道活动都需要耗时耗力地策划,更不能把策划滥用于所有报道。从本质上讲,“新闻炒作”就是盗用策划之名,将那些“琐碎、细小、空泛”、新闻价值不大的题材以煽情、爆炒、渲染等方式作泛化处理,其结果是破坏新闻舆论的生态,也必然影响新闻的公信度。

10、经济类的报纸,要对国内的经济进行客观的分析,评论。

市场经济条件下,政治新闻很大程度上也是经济新闻,政治家已经敏锐地感觉到,执政党的声誉、威望,以及社会的稳定,取决于公众对经济的直接和间接体验,取决于他们对政府管理经济事务的直接和间接体验。与此同时,公众也越来越多地感觉到社会生活和新闻工作的“经济化”趋势。经济已经作为一个重要的公共领域或公共问题,影响着并越来越多地支配着传统的政治、文化等领域。经济新闻的急遽增多,大众媒介对经济方面的问题越来越关注,则是经济化在新闻工作中的明显征兆。世界上权威的经济类日报《华尔街日报》在最近的几年跃升为美国发行量最高的报纸之一;我国经济新闻类传媒的种数和发行量的增长,以及同行之间竞争的激烈等等都在说明,当前世界新闻的流通中,占最大比重的是经济新闻。 但是,什么是经济?它既不是某个单独的实体,也不是能够抓得住的具体东西,它难以被清晰而准确地加以描述,进展过程也不容易测定。每个人能够直接体验的“经济”是很有限的和微观的;公众对大范围内的“经济”,很大程度是通过大众媒介来“感觉”的。在这个意义上,每个人身外的“经济”是由新闻工作者构筑,是在报刊、广播电视节目、因特网中出现的。 在这种情况下,记者的报道会影响他所报道的经济;在特定时间内被传媒界定为经济新闻的重要事实,如果涉及公众的利益,那么记者及他们在讨论中的评价(包括访问各类专家),一般情况下也会对公众产生强烈的影响。经济新闻对公众的影响实际上会超出“反映真实的经济状况”这一层次。在传播的积累中,大众传媒已经成为每个人或其家庭经济生活经验以外的“大经济”的认识来源。 一、改变过时的对外经济报道思维 一个国家的传媒关于经济的报道,对于外部世界来说,绝对是这个国家最主要的信息。这个国家的经济在国际市场上的运转,相当程度上依赖于传媒到位的全面报道、准确的预告和理性而冷静的分析。如果我国的对外经济报道,还是报告大好形势,还是片面叙述自己的立场,还是把一切不利于我方经济发展的外方的政策和国际经济诉讼或制裁概括为“挑衅”,那么我国经济将遭遇由于传媒报道不能适应新形势而带来的损害。因而,我国对外经济新闻首先要养成客观、公正报道的职业意识,摒弃过去“新闻,旧闻,无闻”的思维方式,在我国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承担及时公开经济政策信息、公开重要经济信息的职责,这也是在贯彻世贸组织“各国政策透明”的原则,树立我国传媒在国际传播中的公信力。 我们要习惯世贸的国际交往原则,而不是单纯以是否涉及我方作为选择新闻事实的标准。现在我们过多的关注涉及我国利益的经济事件,加大报道分量,忽略没有(其实这种“没有”是暂时的,当今世界上的任何重大经济事件都会波及到我国)涉及我国的重大事件。这样,由于报道欠全面,对我方企业会造成误导,以为全世界都在关注自己,而外方则会对我方的报道不以为然。减少“夜郎”眼光,放眼全球,我们的对外经济报道需要这样的视角转变。 经济报道的非客观,其实归根到底对我们自己不利。例如人家对我国某一商品进行反倾销,我们就当作“负面”新闻看待。其实,世贸条款中关于这方面的“不利条款”是为了遏制压价竞争,促进行业自律。我们也有同样的权利反人家的倾销。这个原则给了中国企业另一种可能性:证明自己在制造、生产和销售产品方面如何具备市场经济条件,没有拿国家补贴,没有恶性竞争,没做假账。如果这些可以被证明,我们就赢得了使用国内价格或成本的合法性。三年来我们在这方面有不少成功的案例,但报道不多。 当然,我们的对外经济新闻在总体上仍然要有立场,但是这种立场不是说套话,更不能主观,而是以事实说明我国如何在认真贯彻经济原则。例如:加入世贸以后的国内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如何拥有了平等竞争的机会。我国不少地方建设“阳光政府”,不也是贯彻世贸原则吗?但是,这类报道也不多见。我们的报道只看重吸纳了多少资金,忽略更重要的环境因素。即使这类多少带有宣传色彩的报道,同样要实事求是,存在的问题不应回避。我们过去只想到如何应对国际舆论,现在应该改变观念,而要学会充分借助国际舆论,造成一定的压力,促使我方企业遵循国际规则。 英国媒介经济学家加文谈到,“在记者能够直接或间接影响对经济的看法的地方,他们更加成为几乎是经济的一部分,并且更加成为广泛的政治游戏中重要的、间接的游戏者。他们不只是观察员和记者,他们能够影响他们试图报道的经济”。正由于如此,我国的对外经济新闻报道,社会责任也异常重大。 二、国内经济新闻报道要成为我国经济的良性推动力 就国内经济新闻报道而言,现在主要的问题是缺少从WTO成员国角度,站在国际经济一体化的高度报道国内经济新闻。体制上,我们的一些报纸的经济新闻版,还以机关报的模式组稿;有的经济类传媒,以办综合性传媒的模式主办专业传媒;有些经济类报纸忽视借鉴经济类传媒的经验,相当程度上是在炒作经济新闻,情绪化成份较高。 现在衡量我国一家经济传媒成熟的标志,要看其两方面。第一,它是一种对我国市场经济的良性推动力量。它能够强化对市场的研究,关注的问题与我国经济的“问题单子”对位,甚至与国际经济的“问题单子”对位;它能够正确的引进成熟的市场经济国家的经验;它能够及时发出我国经济发展瓶颈问题的预警。第二,它在我国经济传媒中是一种健康的精神力量,基本独立于利益集团之外,是经济新闻的敏锐的观察者、仗义的执言者和理性分析的推动者。 然而,现在我国的不少经济类报刊受到广告客户的利益牵制,很难成为经济新闻报道中的仗义执言者和理性的力量。强调经济新闻摆脱广告客户的影响和理性化,是当前整体上改善经济新闻报道的两个要点。达到前者的状态,需要传媒自身在经济上能够自立,具备一定的自主权;达到后者的状态,需要从业人员的知识和业务经验的积淀。 我国的经济传媒要以WTO的原则报道面向国内公众的经济新闻,减少狭隘性。当今世界经济一体化,金融方面的变化动一牵万,发达国家的传媒对这类新闻极为重视。一旦发生或即将发生重大的金融变动,通常在报纸要闻版头条或电视新闻节目的头条予以报道,接续的动态分析铺天盖地,时效性极强,各种媒介反应均很迅速,特别是通讯社新闻稿和在线网络新闻,其动作之快是以“秒”来计算的。反观近年世界上几次重大的金融事件报道,当时我国的媒介反应迟钝,没有及时给予充分的报道,只有不多的间断报道,报道重心仍在国内其他事情上。这不利于加强国民的金融意识与经济意识。国外关于金融的报道,包括一些发展中国家,已经将信息综合化了,不再只以与本国关系大小作为稿件取舍的标准,而是从全球经济角度报道金融,不单纯就眼下事情讲眼下问题。金融领域的新闻已不是单纯的市场行情及相关信息,各种影响金融的因素,包括宏观经济形势和世界各主要企业的经营情况、各国政府的金融政策和年度报告、世界各国经济状况和各国货币情况等等,一报在手,或看过十几分钟电视新闻,全世界各地的市场基本走势,大体可以知晓。我国的经济传媒如果做不到这一点,恐怕还是免谈走向世界为好。 三、我国经济类传媒的知识结构需要及时更新 大众传媒上的新闻是面向大众的,可是我们的经济新闻,特别是金融新闻,版面呆板,术语连篇,只有专业人士和特别需要这类信息的受众才会接触,难有其他的接受者。国外的金融新闻稿件,大多是通俗易懂的,即使是高级报纸上的评论。看来,学习经济新闻的写作,仍然是新加入这个行业的人员培训的要点。 在一个社会中,经济是一个系统化的整体,由变动着的一系列相互关联的进程、状态和指标构成。变动产生新闻,于是有了许多话题。与其他新闻不同,经济新闻很少是有关人物的、切实可接触的事件的报道,而是有关数字和一些抽象的决策、趋向、预测等等。经常使用数字,这就给报道者一种要求受众能够理解的压力;另外它们通常不能给受众以具体事实的立体描写性感受(这是文字报道的弱点),或者带来视觉冲击(这是图像报道的优势)。人们无法实在地看到利息率下降、股市上升、国民经济状况,只能通过图表、曲线、比喻、举例说明等等方式来报道或体会。 另外,还要意识到各种经济新闻之间存在的密切而无形的联系。当下发生着的一切问题,都有可能与正在报道的经济新闻相关;还有一些因素是长期的、历史的。只报告一个给定的变化事实,是难以让受众理解的,必须要将相关的因素反映进去。这种情况通常是以经济体系中的一个单一变量为基础,从而解释这一变量,并将其外延涵盖到可能受其影响的其他变量和进程上。这样,经济新闻在判断方面就带有相当的冒险性,因为它要提供很多的变化关系,告诉受众将发生什么,由于什么而发生,或可能出现什么问题。所以,经济新闻在没有被经济实践证实之前,会有多种观点、倾向和表现形式,相当多的新闻在事后会被发现是不准确的。经常失误的记者或媒介,就会失去公众的信任。若在经济新闻领域要求“舆论一律”,也是相当危险的,容易潜伏社会突发动荡的种子。 在知识经济的现时代,经济新闻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涉及物质财富的生产和消费,另一类是象征性资产(货币、股票、期货等等)的流通、专业性的预测、风险评估等等。随着市场的扩大和市场力量的增强,“经济”已经在很大程度上是要同象征性的成份、交易打交道。经济中的金融部门首当其冲,这一领域的电子网络已经成型巨大的全球显示系统。一个微小的变动,甚至某些相关人士的口头表示,一经披露就会影响市场行为,影响预测。经济的象征性趋势,使得各种前景分析方面的报道,心理成份更加突出,通过报道给公众留下的印象或感性认识,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因素,影响着经济本身的正常运作和职能的发挥。这就如同瑞典传播学研究者林德霍夫所说:“通讯的象征性方面在经济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知识经济中的“知识”,包括四个方面:事实知识(know-what)、原理知识(know-why)、技能知识(know-how)、源头知识(know-who)。现在的经济新闻,特别是财经新闻,已经不能只停留在叙述事实方面了,需要更多地提供第二种知识,尽可能将只可意会的第三、第四种知识,在记者报道中转化为可感知的信息。这些知识能够提高投资效益,但是知识本身需要投资。投资促进知识,知识也促进投资,它们应当是一种良性循环关系。在这个关系中,经济新闻本身既是一种知识形态,也是投资与知识之间的桥梁。要使公众感受到通过媒介找寻知识的这种“投资”,是值得的和必要的。 世界已经进入知识经济时代。改变思维方式,习惯于从全球新闻发展角度、从世界交往角度选择和分析经济新闻,以世贸组织成员、主人的身份思考问题,我们的对外经济新闻才会有大气,有深度,有吸引力。

与微视角简报成功出版相关的知识